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0282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8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09321.X

申请日:

2014.07.02

公开号:

CN104043313A

公开日:

2014.09.1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01D 50/00申请公布日:2014091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D 50/00申请日:20140702|||公开

IPC分类号:

B01D50/00; B24B55/12

主分类号:

B01D50/00

申请人:

镇江市丹徒区甬润工具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启祥

地址:

212141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黄墟镇黄墟村(村委会内)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包括吸油组件、储油组件及过滤组件,其中,上述吸油组件的外端连接外部的强力磨削设备,吸油组件的内端连接在储油组件上,并将强力磨削设备产生的油雾吸入储油组件内;储油组件包括油箱及隔板,隔板将油箱间隔为气室及排雾室,气室与吸油组件连通,排雾室与过滤组件连通;油雾经吸油组件吸入气室内,经隔板的阻挡后进入排雾室,经排雾室进入过滤组件中,过滤后排出。本发明结构简单,过滤效果好,节能环保,降低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油组件、储油组件及过滤组件,其中,上述吸油组件的外端连接外部的强力磨削设备,吸油组件的内端连接在储油组件上,并将强力磨削设备产生的油雾吸入储油组件内;储油组件包括油箱(6)及隔板(5),隔板(5)将油箱(6)间隔为气室(4)及排雾室(7),气室(4)与吸油组件连通,排雾室(7)与过滤组件连通;油雾经吸油组件吸入气室(4)内,经隔板(5)的阻挡后进入排雾室(7),经排雾室(7)进入过滤组件中,过滤后排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油组件包括吸风管(1)、吸风机(2)及排风管(3),其中,上述吸风管(1)的外端连接在强力磨削设备上,吸风管(1)的内端连接在吸风机(2)上,排风管(3)的一端连接在吸风机(2)上,另一端连接在油箱(6)上,并与气室(4)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5)固定在油箱(6)的顶板内壁上,并向下延伸将油箱(6)分隔为气室(4)及排雾室(7);隔板(5)与油箱(6)底板之间留有间隙,以便油雾经该间隙进入排雾室(7)内。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箱(13)及金属过滤网(8),其中,上述过滤箱(13)设置在油箱(6)的上部,并与排雾室(7)连通;上述金属过滤网(8)设置在过滤箱(13)内;排雾室(7)内向上漂浮的油雾进入过滤箱(13)内,经过金属过滤网(8)被阻挡。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过滤网(8)倾斜地设置在过滤箱(13)内,金属过滤网(8)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70度,以便使金属过滤网(8)过滤的油沿过滤箱(13)的内壁向下流入油箱(6)内。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箱(13)的顶部设有通风管(9),通风管(9)与过滤箱(13)的内部连通,带有油雾的空气经金属过滤网(8)过滤后,剩余的空气经通风管(9)排出。

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箱(6)的侧部设有冷却油管(11),冷却油管(11)与油箱(6)内部连通,油雾冷却后的液态油经冷却油管(11)排出。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油管(11)上设有阀门(10),以便控制冷却油管(11)的开启与闭合,冷却油管(11)的外端伸入冷却油箱(12)内,油箱(6)的液态油经冷却油管(11)导入冷却油箱(12)中储存。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油管(11)的高度比隔板(5)的底面高度低3-4cm,以便使油箱(6)中的液态油面的高度低于隔板(5)底面高度3-4cm,使油雾经该间隙进入排雾室(7)中。

说明书

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雾过滤设备,特别指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常用工具生产(例:钻头。铣刀。丝锥。中心钻等产品)随着全磨制工艺的推广。强力磨削设备已大量投入使用,而强力磨削设备在磨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雾。对油雾的处理一直困扰着各生产厂家。一般厂是通过吸风管道用排风机直接排出到烟囱中,通过烟囱把油雾排进空气中。 环保厂生产的过滤油雾装置分单机过滤和集中过滤两种,单机过滤是在每台机器上装一个小排风机,在吸风管和排风管都装有专用过滤纸过滤油雾。集中过滤是把所有机床用排风管道连接,大功率的排风机把油雾吸出。过滤装置有的厂使用一个过滤塔放在排风机前吸收油雾,有的厂是在排风机出口装一个多层过滤网吸收油雾。
一般厂家直接用鼓风机通过管道吸雾排雾,吸雾效率很高,机床内的油雾能很快吸干净,可油雾排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大量的冷却油随油雾排走,浪费了冷却油增加了机床运营成本,肯定要改进。单机过滤装置噪声大,过滤纸需经常更换,成本高,油雾大时效果不是很好。采用过滤塔过滤,这种装置装在排风机前油雾在高速运动中受到过滤网的阻挡吸风效果也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过滤效果好,节能环保,降低生产成本的高效油雾过滤装置。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包括吸油组件、储油组件及过滤组件,其中,上述吸油组件的外端连接外部的强力磨削设备,吸油组件的内端连接在储油组件上,并将强力磨削设备产生的油雾吸入储油组件内;储油组件包括油箱及隔板,隔板将油箱间隔为气室及排雾室,气室与吸油组件连通,排雾室与过滤组件连通;油雾经吸油组件吸入气室内,经隔板的阻挡后进入排雾室,经排雾室进入过滤组件中,过滤后排出。
优选地,所述的吸油组件包括吸风管、吸风机及排风管,其中,上述吸风管的外端连接在强力磨削设备上,吸风管的内端连接在吸风机上,排风管的一端连接在吸风机上,另一端连接在油箱上,并与气室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隔板固定在油箱的顶板内壁上,并向下延伸将油箱分隔为气室及排雾室;隔板与油箱底板之间留有间隙,以便油雾经该间隙进入排雾室内。
优选地,所述的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箱及金属过滤网,其中,上述过滤箱设置在油箱的上部,并与排雾室连通;上述金属过滤网设置在过滤箱内;排雾室内向上漂浮的油雾进入过滤箱内,经过金属过滤网被阻挡。
优选地,所述的金属过滤网倾斜地设置在过滤箱内,金属过滤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70度,以便使金属过滤网过滤的油沿过滤箱的内壁向下流入油箱内。
优选地,所述的过滤箱的顶部设有通风管,通风管与过滤箱的内部连通,带有油雾的空气经金属过滤网过滤后,剩余的空气经通风管排出。
优选地,所述的油箱的侧部设有冷却油管,冷却油管与油箱内部连通,油雾冷却后的液态油经冷却油管排出。
优选地,所述的冷却油管上设有阀门,以便控制冷却油管的开启与闭合,冷却油管的外端伸入冷却油箱内,油箱的液态油经冷却油管导入冷却油箱中储存。
优选地,所述的冷却油管的高度比隔板的底面高度低3-4cm,以便使油箱中的液态油面的高度低于隔板底面高度3-4cm,使油雾经该间隙进入排雾室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是针对传统技术的一种改进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集中过滤方式,通过吸风管道用大功率排风机把油雾直接排入一个大的封闭的油箱中,在油箱的上方装一个过滤箱,打入油箱的油雾一部分被液化成为油留在油箱中,一部分油雾向上漂浮进入过滤箱,过滤箱上部安装四块专用金属油雾过滤网,这样漂浮的油雾能全部挡在过滤网中,金属过滤网的上方装一个4m高的通风管便于空气流通。 另外,本发明过滤装置避开了油雾的高速运动,排风机毫无障碍地排出油雾把油雾打到油箱中,当油雾以很低的速度向上漂浮时再进行过滤,利用金属油雾过滤网进行过滤,可长期使用不需更换,过滤油雾效果非常好。制造成本非常低,环保厂生产的油雾集中过滤塔一套装置最少十几万,本套装置厂家制造简单,制造成本只需几千元钱,实用性强,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包括吸油组件、储油组件及过滤组件,其中,上述吸油组件的外端连接外部的强力磨削设备,吸油组件的内端连接在储油组件上,并将强力磨削设备产生的油雾吸入储油组件内;储油组件包括油箱6及隔板5,隔板5将油箱6间隔为气室4及排雾室7,气室4与吸油组件连通,排雾室7与过滤组件连通;油雾经吸油组件吸入气室4内,经隔板5的阻挡后进入排雾室7,经排雾室7进入过滤组件中,过滤后排出。
吸油组件包括吸风管1、吸风机2及排风管3,其中,上述吸风管1的外端连接在强力磨削设备上,吸风管1的内端连接在吸风机2上,排风管3的一端连接在吸风机2上,另一端连接在油箱6上,并与气室4连通。
隔板5固定在油箱6的顶板内壁上,并向下延伸将油箱6分隔为气室4及排雾室7;隔板5与油箱6底板之间留有间隙,以便油雾经该间隙进入排雾室7内。
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箱13及金属过滤网8,其中,上述过滤箱13设置在油箱6的上部,并与排雾室7连通;上述金属过滤网8设置在过滤箱13内;排雾室7内向上漂浮的油雾进入过滤箱13内,经过金属过滤网8被阻挡。
金属过滤网8倾斜地设置在过滤箱13内,金属过滤网8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70度,以便使金属过滤网8过滤的油沿过滤箱13的内壁向下流入油箱6内。
过滤箱13的顶部设有通风管9,通风管9与过滤箱13的内部连通,带有油雾的空气经金属过滤网8过滤后,剩余的空气经通风管9排出。
油箱6的侧部设有冷却油管11,冷却油管11与油箱6内部连通,油雾冷却后的液态油经冷却油管11排出。
冷却油管11上设有阀门10,以便控制冷却油管11的开启与闭合,冷却油管11的外端伸入冷却油箱12内,油箱6的液态油经冷却油管11导入冷却油箱12中储存。
冷却油管11的高度比隔板5的底面高度低3-4cm,以便使油箱6中的液态油面的高度低于隔板5底面高度3-4cm,使油雾经该间隙进入排雾室7中。
进一步,本发明本发明采用集中过滤方式,通过吸风管道用大功率排风机把油雾直接排入一个大的封闭的油箱中,在油箱的上方装一个过滤箱,打入油箱的油雾一部分被液化成为油留在油箱中,一部分油雾向上漂浮进入过滤箱,过滤箱上部安装四块专用金属油雾过滤网,这样漂浮的油雾能全部挡在过滤网中,金属过滤网的上方装一个4m高的通风管便于空气流通。 另外,本发明过滤装置避开了油雾的高速运动,排风机毫无障碍地排出油雾把油雾打到油箱中,当油雾以很低的速度向上漂浮时再进行过滤,利用金属油雾过滤网进行过滤,可长期使用不需更换,过滤油雾效果非常好。制造成本非常低,环保厂生产的油雾集中过滤塔一套装置最少十几万,本套装置厂家制造简单,制造成本只需几千元钱,实用性强,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另外,机床在强力磨削过程中产生的油雾,通过吸风管被吸风机吸出,经过排风管油雾被打入油箱中,油雾被隔板挡在气室,隔板间隙高度高于阀门油位3-4公分。油雾通过这个间隙进入排雾室,这时油雾已没有能量,其运动速度降低,只能以很低的速度向上漂浮,经过金属过滤网时油雾基本被挡住。通风管的作用是让排雾室的油雾向上漂浮沉淀的液态冷却油通过排油阀门流回冷却油箱中去。
本发明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发明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43313A43申请公布日20140917CN104043313A21申请号201410309321X22申请日20140702B01D50/00200601B24B55/1220060171申请人镇江市丹徒区甬润工具有限公司地址212141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黄墟镇黄墟村(村委会内)72发明人徐启祥54发明名称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包括吸油组件、储油组件及过滤组件,其中,上述吸油组件的外端连接外部的强力磨削设备,吸油组件的内端连接在储油组件上,并将强力磨削设备产生的油雾吸入储油组件内;储油组件包括油箱及隔板,隔板将油箱间隔为气室。

2、及排雾室,气室与吸油组件连通,排雾室与过滤组件连通;油雾经吸油组件吸入气室内,经隔板的阻挡后进入排雾室,经排雾室进入过滤组件中,过滤后排出。本发明结构简单,过滤效果好,节能环保,降低生产成本。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43313ACN104043313A1/1页21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油组件、储油组件及过滤组件,其中,上述吸油组件的外端连接外部的强力磨削设备,吸油组件的内端连接在储油组件上,并将强力磨削设备产生的油雾吸入储油组件内;储油组件包括油箱(6。

3、)及隔板(5),隔板(5)将油箱(6)间隔为气室(4)及排雾室(7),气室(4)与吸油组件连通,排雾室(7)与过滤组件连通;油雾经吸油组件吸入气室(4)内,经隔板(5)的阻挡后进入排雾室(7),经排雾室(7)进入过滤组件中,过滤后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油组件包括吸风管(1)、吸风机(2)及排风管(3),其中,上述吸风管(1)的外端连接在强力磨削设备上,吸风管(1)的内端连接在吸风机(2)上,排风管(3)的一端连接在吸风机(2)上,另一端连接在油箱(6)上,并与气室(4)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5)固定。

4、在油箱(6)的顶板内壁上,并向下延伸将油箱(6)分隔为气室(4)及排雾室(7);隔板(5)与油箱(6)底板之间留有间隙,以便油雾经该间隙进入排雾室(7)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箱(13)及金属过滤网(8),其中,上述过滤箱(13)设置在油箱(6)的上部,并与排雾室(7)连通;上述金属过滤网(8)设置在过滤箱(13)内;排雾室(7)内向上漂浮的油雾进入过滤箱(13)内,经过金属过滤网(8)被阻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过滤网(8)倾斜地设置在过滤箱(13)内,金属过滤网(8)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7。

5、0度,以便使金属过滤网(8)过滤的油沿过滤箱(13)的内壁向下流入油箱(6)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箱(13)的顶部设有通风管(9),通风管(9)与过滤箱(13)的内部连通,带有油雾的空气经金属过滤网(8)过滤后,剩余的空气经通风管(9)排出。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箱(6)的侧部设有冷却油管(11),冷却油管(11)与油箱(6)内部连通,油雾冷却后的液态油经冷却油管(11)排出。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油管(11)上设有阀门(10),以便控制冷却油管(11)的开。

6、启与闭合,冷却油管(11)的外端伸入冷却油箱(12)内,油箱(6)的液态油经冷却油管(11)导入冷却油箱(12)中储存。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油管(11)的高度比隔板(5)的底面高度低34CM,以便使油箱(6)中的液态油面的高度低于隔板(5)底面高度34CM,使油雾经该间隙进入排雾室(7)中。权利要求书CN104043313A1/3页3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油雾过滤设备,特别指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背景技术0002常用工具生产例钻头。铣刀。丝锥。中心钻等产品随着全磨制工艺的推广。强力磨削设备已大量投入使用,而强力磨削设备在磨制生。

7、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雾。对油雾的处理一直困扰着各生产厂家。一般厂是通过吸风管道用排风机直接排出到烟囱中,通过烟囱把油雾排进空气中。环保厂生产的过滤油雾装置分单机过滤和集中过滤两种,单机过滤是在每台机器上装一个小排风机,在吸风管和排风管都装有专用过滤纸过滤油雾。集中过滤是把所有机床用排风管道连接,大功率的排风机把油雾吸出。过滤装置有的厂使用一个过滤塔放在排风机前吸收油雾,有的厂是在排风机出口装一个多层过滤网吸收油雾。0003一般厂家直接用鼓风机通过管道吸雾排雾,吸雾效率很高,机床内的油雾能很快吸干净,可油雾排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大量的冷却油随油雾排走,浪费了冷却油增加了机床运营成本,肯定要改进。。

8、单机过滤装置噪声大,过滤纸需经常更换,成本高,油雾大时效果不是很好。采用过滤塔过滤,这种装置装在排风机前油雾在高速运动中受到过滤网的阻挡吸风效果也不好。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过滤效果好,节能环保,降低生产成本的高效油雾过滤装置。0005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包括吸油组件、储油组件及过滤组件,其中,上述吸油组件的外端连接外部的强力磨削设备,吸油组件的内端连接在储油组件上,并将强力磨削设备产生的油雾吸入储油组件内;储油组件包括油箱及隔板,隔板将油箱间隔为气室及排雾室,气室与吸油组件连通,排雾室与过滤组件连通;油雾经。

9、吸油组件吸入气室内,经隔板的阻挡后进入排雾室,经排雾室进入过滤组件中,过滤后排出。0006优选地,所述的吸油组件包括吸风管、吸风机及排风管,其中,上述吸风管的外端连接在强力磨削设备上,吸风管的内端连接在吸风机上,排风管的一端连接在吸风机上,另一端连接在油箱上,并与气室连通。0007优选地,所述的隔板固定在油箱的顶板内壁上,并向下延伸将油箱分隔为气室及排雾室;隔板与油箱底板之间留有间隙,以便油雾经该间隙进入排雾室内。0008优选地,所述的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箱及金属过滤网,其中,上述过滤箱设置在油箱的上部,并与排雾室连通;上述金属过滤网设置在过滤箱内;排雾室内向上漂浮的油雾进入过滤箱内,经过金属过滤。

10、网被阻挡。0009优选地,所述的金属过滤网倾斜地设置在过滤箱内,金属过滤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70度,以便使金属过滤网过滤的油沿过滤箱的内壁向下流入油箱内。说明书CN104043313A2/3页40010优选地,所述的过滤箱的顶部设有通风管,通风管与过滤箱的内部连通,带有油雾的空气经金属过滤网过滤后,剩余的空气经通风管排出。0011优选地,所述的油箱的侧部设有冷却油管,冷却油管与油箱内部连通,油雾冷却后的液态油经冷却油管排出。0012优选地,所述的冷却油管上设有阀门,以便控制冷却油管的开启与闭合,冷却油管的外端伸入冷却油箱内,油箱的液态油经冷却油管导入冷却油箱中储存。0013优选地,所述的冷。

11、却油管的高度比隔板的底面高度低34CM,以便使油箱中的液态油面的高度低于隔板底面高度34CM,使油雾经该间隙进入排雾室中。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是针对传统技术的一种改进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集中过滤方式,通过吸风管道用大功率排风机把油雾直接排入一个大的封闭的油箱中,在油箱的上方装一个过滤箱,打入油箱的油雾一部分被液化成为油留在油箱中,一部分油雾向上漂浮进入过滤箱,过滤箱上部安装四块专用金属油雾过滤网,这样漂浮的油雾能全部挡在过滤网中,金属过滤网的上方装一个4M高的通风管便于空气流通。另外,本发明过滤装置避开了油雾的高速运动,排风机毫无障碍地排出油雾把油雾打到油箱中,当油雾以很低的速度。

12、向上漂浮时再进行过滤,利用金属油雾过滤网进行过滤,可长期使用不需更换,过滤油雾效果非常好。制造成本非常低,环保厂生产的油雾集中过滤塔一套装置最少十几万,本套装置厂家制造简单,制造成本只需几千元钱,实用性强,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0015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油雾过滤装置,包括吸油组件、储油组件及过滤组件,其中,上述吸油组件的外端连接外部的强力磨削设备,吸油组件的内端连接在储油组件上,并将强力磨削设备产生的油雾吸入储油组件内;储油组件包括油箱6及隔板5,隔板5将油箱6间隔为气室4及排雾室。

13、7,气室4与吸油组件连通,排雾室7与过滤组件连通;油雾经吸油组件吸入气室4内,经隔板5的阻挡后进入排雾室7,经排雾室7进入过滤组件中,过滤后排出。0017吸油组件包括吸风管1、吸风机2及排风管3,其中,上述吸风管1的外端连接在强力磨削设备上,吸风管1的内端连接在吸风机2上,排风管3的一端连接在吸风机2上,另一端连接在油箱6上,并与气室4连通。0018隔板5固定在油箱6的顶板内壁上,并向下延伸将油箱6分隔为气室4及排雾室7;隔板5与油箱6底板之间留有间隙,以便油雾经该间隙进入排雾室7内。0019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箱13及金属过滤网8,其中,上述过滤箱13设置在油箱6的上部,并与排雾室7连通;上述金。

14、属过滤网8设置在过滤箱13内;排雾室7内向上漂浮的油雾进入过滤箱13内,经过金属过滤网8被阻挡。0020金属过滤网8倾斜地设置在过滤箱13内,金属过滤网8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说明书CN104043313A3/3页53070度,以便使金属过滤网8过滤的油沿过滤箱13的内壁向下流入油箱6内。0021过滤箱13的顶部设有通风管9,通风管9与过滤箱13的内部连通,带有油雾的空气经金属过滤网8过滤后,剩余的空气经通风管9排出。0022油箱6的侧部设有冷却油管11,冷却油管11与油箱6内部连通,油雾冷却后的液态油经冷却油管11排出。0023冷却油管11上设有阀门10,以便控制冷却油管11的开启与闭合,冷却油。

15、管11的外端伸入冷却油箱12内,油箱6的液态油经冷却油管11导入冷却油箱12中储存。0024冷却油管11的高度比隔板5的底面高度低34CM,以便使油箱6中的液态油面的高度低于隔板5底面高度34CM,使油雾经该间隙进入排雾室7中。0025进一步,本发明本发明采用集中过滤方式,通过吸风管道用大功率排风机把油雾直接排入一个大的封闭的油箱中,在油箱的上方装一个过滤箱,打入油箱的油雾一部分被液化成为油留在油箱中,一部分油雾向上漂浮进入过滤箱,过滤箱上部安装四块专用金属油雾过滤网,这样漂浮的油雾能全部挡在过滤网中,金属过滤网的上方装一个4M高的通风管便于空气流通。另外,本发明过滤装置避开了油雾的高速运动,。

16、排风机毫无障碍地排出油雾把油雾打到油箱中,当油雾以很低的速度向上漂浮时再进行过滤,利用金属油雾过滤网进行过滤,可长期使用不需更换,过滤油雾效果非常好。制造成本非常低,环保厂生产的油雾集中过滤塔一套装置最少十几万,本套装置厂家制造简单,制造成本只需几千元钱,实用性强,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另外,机床在强力磨削过程中产生的油雾,通过吸风管被吸风机吸出,经过排风管油雾被打入油箱中,油雾被隔板挡在气室,隔板间隙高度高于阀门油位34公分。油雾通过这个间隙进入排雾室,这时油雾已没有能量,其运动速度降低,只能以很低的速度向上漂浮,经过金属过滤网时油雾基本被挡住。通风管的作用是让排雾室的油雾向上漂浮沉淀的液态冷却油通过排油阀门流回冷却油箱中去。0026本发明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发明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说明书CN104043313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4331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