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10248865.X
2014.06.07
CN104586244A
2015.05.06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47J 27/04申请公布日:2015050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47J 27/04申请日:20140607|||公开
A47J27/04; A47J27/16; F24C3/08; F24C3/12
A47J27/04
张立新
236000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阜涡南路阜裕大桥北东方红建材城内
本发明通过炉体中心锅产生蒸汽,主炉体是双层集热筒结构,中心锅与双层集热筒共享一个火源,通过容器罐相互连通相互循环,容器罐的功能是作为二次循环供汽和补水。由于中心锅和双层集热筒为环型,增大接触火源面积,炉体内空间大,混氧燃烧充分,燃烧充足,热值利用高,增效降耗,节能减排。本发明结构合理,制作工艺简单,适用范围广,适合规模化生产,适合长期使用。
权利要求书1. 主炉体,包括燃气炉头,容器罐装置,其特征,有两个产汽装置,两个蒸汽循环装置,两个水循环装置,炉体内装置中心锅,炉体周围设计有双层集热筒,炉体后部有容器罐。 2. 中心锅,其特征,上部有台面,台面上有多个出汽口,下部设计有蒸汽循环管、水循环管与容器罐连通。 3. 双层集热筒,其特征,形状为双层圆筒,外筒大,内筒小,两筒组合,双层之间有距离,上下部分别封口,上部设计有蒸汽循环管与容器罐连通,下部设计有水循环管与容器罐连通。 4. 容器罐装置,其特征,上下封口部分为半圆球形,中部为圆桶形,内部设有“L”形出烟管与炉体连通,外部设计有水位计显示水位,外部中间设计有蒸汽循环管与双层集热筒连通,外部下侧设计有水循环管与双层集热筒连通,底部分别设计二次蒸汽循环管、二次水循环管与炉体中心锅连通。 5. 燃气炉头,其特征,安装在炉体底部,固定在炉底板上,设计有控制器,用来控制点火和调整鼓风风量。 6. 炉体底框架,其特征,炉体底框架上部安装炉体和容器罐,底部分别安装两个定向轮和万向轮。 7. 自动补水装置,其特征,内部设计有浮球阀,用来控制给水流量和自动补水进水,其安装在容器罐外部中间,可上下调节,用来控制容器罐与中心锅水位高度,底部有软管接头与软管连通,并连通到容器罐内。
说明书多功能燃气蒸饭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炉具、厨用炉具、食品熟食加工、室内取暖、工业材料加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商业食品加工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蒸饭炉、蒸箱、蒸柜,都是由燃烧炉头向一个方向喷射火源,过火面积接触较小,部分蒸炉增加了纵向、横向加热导管,也都有效地吸收了热能,但也存在了燃烧技术的缺陷。当火源在加热导管内燃烧时会产生缺氧,使燃气不能完全燃烧,使热值降低,造成浪费。本技术克服了以往蒸饭炉出现的缺陷。本技术采用多层吸收热能的方法,本炉中心锅吸收燃气炉头喷出的正面火源,炉体双层集热筒吸收,燃气炉头喷出的侧面火源,利用一个燃气炉头燃烧时喷出的热能向炉内多个方向集热释放,炉体吸热面积不受限制,混氧空间大,燃烧充分。火源热能利用值高,有效地节能降耗。本技术有两个产汽空间,中心锅产生的蒸汽直接由台面出气口涌出,炉体外设有容器罐,容器罐与中心锅连通,炉体双层集热筒内产生的蒸汽通过容器罐转换二次进入中心锅内连续使用。本炉热效技术由单面增加至双面接触火源,有效地提高了蒸汽产量,节省时间,节省能源,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节能降耗多功能的长期使用的蒸饭炉。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多功能燃气蒸饭炉由三部分组成:A主炉体、B燃气炉头及点火控制装置、C二次供汽循环装置。 其特征,所述主炉体分为两个受热部分,中心锅位于台面下方,燃气炉头上方;双层集热筒位于炉底框架上方,环绕中心锅。 所述中心锅,上部为圆筒形,下部为半圆球形,中心锅与台面焊接一体,固定在双层集热筒上方。 所述炉台面,位于中心锅上方,炉台面上面设计有出汽孔。 所述炉体外包装,固定在炉体保温板外层。 所述炉体保温板,固定在双层集热筒外层。 所述双层集热筒,由内外筒组成,外筒大,内筒小,两筒组合,双筒之间分开距离,上下顶封闭形成空间,外圈下方与炉底板焊接。 所述开启式观火口,位于双层集热筒中间,观火口与内筒外筒外侧焊接封闭,设有开启式炉门。 所述炉体底框架,用于固定炉体及容器罐,为长方形,下方设有脚轮。 所述隔热材料,位于炉底板上方,中心设计为管状空心,装配炉芯。 所述增氧孔,位于炉底板与隔热材料之间,增氧孔为圆管型,由炉底板穿过隔热材料,使空气进入炉体内。 所述定向轮万向轮,位于炉体底框架下方,与炉体底框架连接。 其特征,所述燃气炉头及点火控制装置,位于炉体下方。 所述控制器,位于炉体下方,控制点火、用于鼓风机调速。 所述电子点火针,位于燃气炉头内,由控制器控制点火。 所述燃气炉头,位于炉体底部中心位置,设有点火针、进气管、鼓风管口。 所述进气控制阀,位于燃气炉头下方,与进气管相连,用于控制进气流量。 所述进气管,位于燃气炉头下方,与燃气炉头连接,用于燃气进气。 所述鼓风机,位于炉体下方,由控制器控制开关、调速,鼓风口与燃气炉头鼓风管口连通。 其特征,所述二次供汽循环装置。 所述连接法兰,位于出烟管与容器罐之间,用于炉体与容器罐出烟管的固定连接。 所述蒸汽循环管,连通双层集热筒与容器罐,位于炉体与容器罐上方之间,用于双层集热筒上方的蒸汽流通。 所述出烟管,连通炉体内部与容器罐内中部,由容器罐顶部通过,中间有法兰片连接,用于炉体内烟尘通过,出烟管内余火通过容器罐,二次加温容器罐内储存的水。 所述容器罐,位于炉体后部,炉体底框架上部,由容器罐中部的出烟管法兰片与炉体连接,底部分别设有二次蒸汽循环管、二次水循环管与炉体中心锅连接,中部下方设有水循环管与炉体双层集热筒连接,中部上方设有蒸汽循环管与炉体双层集热筒连接,中部设有液位计和自动补水装置。 所述液位计,位于容器罐中段,上下液位计进水头与容器罐连通,用于显示容器罐的水位。 所述蒸汽循环管,位于双层集热筒上部,连通双层集热筒与容器罐上部,用于双层集热筒产生的蒸汽进入容器罐。 所述二次蒸汽循环管,位于容器罐内,由上部向下弯成“U”型进入炉体中心锅内上部,用于双层集热筒所产生蒸汽的二次循环。 所述水循环管,位于双层集热筒下部,连接双层集热筒与容器罐下部,用于双层集热筒与容器罐的水循环。 所述二次水循环管,位于容器罐底部,由底部弯成“U”型进入炉体中心锅底部,用于容器罐与中心锅内的水循环。 所述三通管件,位于二次水循环管之间,用于连通排污阀。 所述排污阀,位于二次水循环管之间,连通三通管件,用于排出炉体内中心锅与容器罐的水污。 所述自动补水装置,位于容器罐中间,内装置有浮球阀,下部设有软管接头,用于中心锅与容器罐的自动补水。 所述软管,位于自动补水装置下方,用于连通自动补水装置与容器罐内的水源流通。 所述炉台面、炉体中心锅、双层集热筒、容器罐,采用不锈钢或冷轧钢板制作,炉体底框架采用角钢制作。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结构合理,方便移动,有中心锅接触正面火源,有环型双层集热筒接触侧面火源,炉体整体接触火源面积大;设有上下四个循环管,热交换快;烟管通过容器罐内可产生二次加温,提高热效;低压敞口出汽口使用安全,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具备规模化生产条件,适合长期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后视图 图2是本发明A-A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B-B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多功能燃气蒸饭炉包括三部分组成:主炉体、燃气炉头及点火控制装置、二次供汽循环装置。 主炉体:A1:炉台面; A2:炉台面出气口; A3:炉体外包装板; A4:炉体保温板;A5:双层集热筒;A6:中心锅;A7:开启式观火口; A8:炉体底框架;、A9:炉体板;A10:增氧孔;A11:定向轮;A12:隔热材料;A13:万向轮。 燃气炉头及点火控制装置:控制器(包含点火器);B2:电子点火针; B3:燃气炉头; B4:进气控制阀;B5:进气管;B6:鼓风机。 二次供汽循环装置:C1:连接法兰;C2:蒸汽循环管;C3:出烟管; C4:容器罐; C5:液位计;C6:二次蒸汽循环管; C7:水循环管; C8:二次水循环管;C9:三通管件;C10:排污阀 ;C11:自动补水装置;C 12:软管。
《多功能燃气蒸饭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功能燃气蒸饭炉.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通过炉体中心锅产生蒸汽,主炉体是双层集热筒结构,中心锅与双层集热筒共享一个火源,通过容器罐相互连通相互循环,容器罐的功能是作为二次循环供汽和补水。由于中心锅和双层集热筒为环型,增大接触火源面积,炉体内空间大,混氧燃烧充分,燃烧充足,热值利用高,增效降耗,节能减排。本发明结构合理,制作工艺简单,适用范围广,适合规模化生产,适合长期使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