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循环扇.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4026677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0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810273.2

申请日:

2014.12.23

公开号:

CN104533815A

公开日:

2015.04.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4D 25/10申请日:20141223|||公开

IPC分类号:

F04D25/10; F04D29/00

主分类号:

F04D25/10

申请人:

江门市西点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伍英杰

地址:

529000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麻三工业区得发路10号江门市西点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代理人:

冯剑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循环扇,包括立柱管和扇叶电机座,立柱管上套置有支撑架,立柱管的端部固定安装有与第一电机轴套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第一电机轴套上偏心枢接有另一端与支撑架枢接的第一连杆,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电机轴套和第一连杆驱动支撑架左右摇摆;支撑架的顶端形成有缺口槽,在槽壁上枢接有另一端与第二电机轴套枢接的第二连杆,第二电机轴套偏心连接固定在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驱动电机上固定安装扇叶电机座,第二驱动电机上还枢接有与缺口槽的槽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杆,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电机轴套、第二连杆带动扇叶电机座以支撑杆为转轴上下摇摆。本发明结构简单,驱动可靠,有利于外观造型的设计。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立式循环扇,包括立柱管和扇叶电机座,所述扇叶电机座内安装有扇叶电机,扇叶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管上套置有可左右转动的壳体式的支撑架,立柱管的端部伸入到所述支撑架内且端部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轴套,所述第一电机轴套上偏心枢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枢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电机轴套和第一连杆驱动支撑架左右摇摆;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形成有呈U形的缺口槽,该缺口槽的一槽壁上枢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枢接有第二电机轴套,所述第二电机轴套偏心连接固定在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上固定安装所述扇叶电机座,第二驱动电机上还枢接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缺口槽的槽壁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电机轴套、第二连杆带动扇叶电机座以支撑杆为转轴上下摇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循环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为同步电机。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式循环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电机座通过第一电机支架和第二电机支架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电机支架为U形结构扣在所述扇叶电机座上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第二电机支架通过螺钉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支架和第二驱动电机连接固定,在第二电机支架上设置有枢接孔用于与所述支撑杆枢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立式循环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通过左右摆动轴套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左右摆动轴套上形成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具有套孔套置在该所述第一凸起上,左右摆动轴套通过螺钉与支撑架固定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立式循环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槽的槽壁上设置有轴套盖,所述轴套盖上连接有轴套板,轴套板上设置有凸柱和方形孔,所述第二连杆套置在该所述凸柱上实现枢接,所述支撑杆插入到该所述方形孔中固定。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立式循环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第一、二电机轴套上都设置有插孔,所述第一、二电机轴套与对应的第一、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插销连接固定。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立式循环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与所述扇叶电机座连接的后罩,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第二电机轴套、第二连杆、第一、二电机支架均设置在所述后罩内。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立式循环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罩上形成有第二凸起,轴套盖上设置有与第二凸起的运动轨迹相适配的弧形槽口。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立式循环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前、后支撑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第一电机轴套、第一连杆以及左右摆动轴套设置于由前、后支撑架围合形成的腔体内。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立式循环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特别是一种立式循环扇。
背景技术
立式风扇由于其体积小、挪动方便等优点而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所使用,但传统的立式风扇一般只具有左右摇头功能,该种风扇只能用于对着人送风,并且在人体高度方向送风角度不能变化,容易使人感觉不舒服甚至感冒。
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般家庭中都会有空调,但空调在使用过程中冷风比较容易聚集在房间内的空气低层,吹热风时,热风又容易聚集在房间内空气的高层,由于房间内空气流动性小,容易造成室内环境温度不均匀,导致局部凉快或暖和,使得空调不能很好的发挥制冷或制热达到调节室温的作用。
为此,目前已经出现有立式循环扇,其不但具有左右摇头功能,还具有上下摇头功能,使得送风角度能够改变,提高舒适性;当使用空调时,打开立式循环扇,能够加快室内空气在上下方向的流动速度,使得室内温度较均匀,更好的发挥空调的调温作用。
但是传统技术中的立式循环扇其结构复杂,安装困难,特别是在驱动部位由于驱动机构众多和布置繁杂,导致整体外壳冗余体积庞大,循环扇的整体美观性大打折扣,也不利于外观造型的小型化设计。
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立式循环扇进行优化和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立式循环扇,其结构简单,驱动可靠,有利于外观造型的设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立式循环扇,包括立柱管和扇叶电机座,所述扇叶电机座内安装有扇叶电机,扇叶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扇叶,所述立柱管上套置有可左右转动的壳体式的支撑架,立柱管的端部伸入到所述支撑架内且端部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轴套,所述第一电机轴套上偏心枢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枢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电机轴套和第一连杆驱动支撑架左右摇摆;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形成有呈U形的缺口槽,该缺口槽的一槽壁上枢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枢接有第二电机轴套,所述第二电机轴套偏心连接固定在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上固定安装所述扇叶电机座,第二驱动电机上还枢接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缺口槽的槽壁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电机轴套、第二连杆带动扇叶电机座以支撑杆为转轴上下摇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为同步电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扇叶电机座通过第一电机支架和第二电机支架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电机支架为U形结构扣在所述扇叶电机座上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第二电机支架通过螺钉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支架和第二驱动电机连接固定,在第二电机支架上设置有枢接孔用于与所述支撑杆枢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通过左右摆动轴套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左右摆动轴套上形成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具有套孔套置在该所述第一凸起上,左右摆动轴套通过螺钉与支撑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缺口槽的槽壁上设置有轴套盖,所述轴套盖上连接有轴套板,轴套板上设置有凸柱和方形孔,所述第二连杆套置在该所述凸柱上实现枢接,所述支撑杆插入到该所述方形孔中固定。
进一步,所述第一、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第一、二电机轴套上都设置有插孔,所述第一、二电机轴套与对应的第一、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插销连接固定。
优选的,还包括有与所述扇叶电机座连接的后罩,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第二电机轴套、第二连杆、第一、二电机支架均设置在所述后罩内。
进一步,所述后罩上形成有第二凸起,轴套盖上设置有与第二凸起的运动轨迹相适配的弧形槽口。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包括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前、后支撑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第一电机轴套、第一连杆以及左右摆动轴套设置于由前、后支撑架围合形成的腔体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发明,通过可左右转动的支撑架、第一驱动电机、第一连杆和第一电机轴套以及与扇叶电机座连接的第二驱动电机、第二连杆、第二电机轴套等部件的配合,很容易的实现了循环扇的左右摇摆和上下摇摆,在实现循环扇多角度摇摆的同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方便、零部件数目少等优点,尤其有利于循环扇外壳在驱动部件位置的小型化设计,使得整个立式循环扇更小巧美观,更好的符合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隐藏掉后支撑架、扇叶等部件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在驱动扇叶电机座上下摇摆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隐藏掉后支撑架后在轴套盖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图6,本发明的一种立式循环扇,包括立柱管1和扇叶电机座2,所述扇叶电机座2内安装有扇叶电机,扇叶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扇叶,所述立柱管1上套置有可左右转动的壳体式的支撑架10,立柱管1的端部伸入到所述支撑架10内且端部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轴套4,所述第一电机轴套4上偏心枢接有第一连杆5,第一连杆5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10枢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通过第一电机轴套4和第一连杆5驱动支撑架10左右摇摆;所述支撑架10的顶端形成有呈U形的缺口槽101,该缺口槽101的一槽壁上枢接有第二连杆6,所述第二连杆6的另一端枢接有第二电机轴套7,所述第二电机轴套7偏心连接固定在第二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8上固定安装所述扇叶电机座2,第二驱动电机8上还枢接有一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的另一端与缺口槽101的槽壁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电机8通过第二电机轴套7、第二连杆6带动扇叶电机座2以支撑杆9为转轴上下摇摆。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和第二驱动电机8为同步电机,选用同步电机更有利于驱动结构的布局和小型化、简单化设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扇叶电机座2通过第一电机支架21和第二电机支架22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8连接,所述第一电机支架21为U形结构扣在所述扇叶电机座2上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第二电机支架22通过螺钉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支架21和第二驱动电机8连接固定,在第二电机支架22上设置有枢接孔23用于与所述支撑杆9枢接,这种结构便于模块化和装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5通过左右摆动轴套51与所述支撑架10连接,左右摆动轴套51上形成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连杆5的端部具有套孔套置在该所述第一凸起上,左右摆动轴套51通过螺钉与支撑架10固定连接。左右摆动轴套51的设置使得第一驱动电机3带动支撑架10左右摇摆时更顺畅,并且这种结构也不会增加循环扇的体积和大小,能够充分的利用支撑架10内部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缺口槽101的槽壁上设置有轴套盖102,所述轴套盖102上连接有轴套板103,轴套板103上设置有凸柱104和方形孔105,所述第二连杆6套置在该所述凸柱104上实现枢接,所述支撑杆9插入到该所述方形孔105中并通过注塑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二驱动电机3、8的输出轴、第一、二电机轴套4、7上都设置有插孔13,所述第一、二电机轴套4、7与对应的第一、二驱动电机3、8的输出轴通过插销连接固定,这种固定方式连接可靠,拆装方便,成本低廉,容易实现。
为美观需求,循环扇还包括有与所述扇叶电机座2连接的后罩1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8、第二电机轴套7、第二连杆6、第一、二电机支架21、22均设置在所述后罩11内。
优选的,所述后罩11上形成有第二凸起12,轴套盖102上设置有与第二凸起12的运动轨迹相适配的弧形槽口106,弧形槽口106与第二凸起12可以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使得循环扇更好的实现上下摇摆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装配,所述支撑架10包括前支撑架107和后支撑架108,前、后支撑架107、108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第一电机轴套4、第一连杆5以及左右摆动轴套51设置于由前、后支撑架107、108围合形成的腔体内。
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发明,通过可左右转动的支撑架10、第一驱动电机3、第一连杆4和第一电机轴套5以及与扇叶电机座2连接的第二驱动电机8、第二连杆6、第二电机轴套7等部件的配合,很容易的实现了循环扇的左右摇摆和上下摇摆,在实现循环扇多角度摇摆的同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方便、零部件数目少等优点,尤其有利于循环扇外壳在驱动部件位置的小型化设计,使得整个立式循环扇更小巧美观,更好的符合人们的需求。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立式循环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立式循环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立式循环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立式循环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立式循环扇.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循环扇,包括立柱管和扇叶电机座,立柱管上套置有支撑架,立柱管的端部固定安装有与第一电机轴套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第一电机轴套上偏心枢接有另一端与支撑架枢接的第一连杆,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电机轴套和第一连杆驱动支撑架左右摇摆;支撑架的顶端形成有缺口槽,在槽壁上枢接有另一端与第二电机轴套枢接的第二连杆,第二电机轴套偏心连接固定在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驱动电机上固定安装扇叶电机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体变容式机械;液体泵或弹性流体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