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筒纸模切机的在线打连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卷筒纸模切机的在线打连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613270.X(22)申请日 2014.11.05B26D 7/27(2006.01)B26F 3/04(2006.01)(71)申请人常德金鹏印务有限公司地址 415000 湖南省常德市人民路3368号(72)发明人孔繁辉 蔡华标 周迪 刘建锋田自军 李和平 李强(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代理人李弘(54) 发明名称一种卷筒纸模切机的在线打连装置(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卷筒纸模切机的在线打连装置,包括机架、上辊、上辊轴、下辊、下辊轴、打连辊传动机构、输送纸张的皮带输送机构、罩壳;在上下。
2、辊表面设计有矩形槽,上辊矩形槽镶嵌有弹性橡胶片;模切后的包装纸在皮带摩擦力的作用下,被输送到上辊与下辊之间,存在“毛巾”现象的部位受到上下辊的压力作用而产生下凹变形,将原来处于粘连状态的纸纤维打断,从而消除“毛巾”现象。这种打连装置节约人工,显著提高效率,而且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41031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CN 104441031 A1/1页21.一种卷筒纸模切机的在线打连装置,包括机架1、输送纸张的皮带输送机构,其特征。
3、在于:在所述机架1上加装有上辊3、上辊轴6、下辊2、下辊轴11、打连辊传动机构、罩壳13;所述上辊轴6和下辊轴11上分别固定有一串相互对应的上辊3和下辊2,上、下辊轴分别固定在机架1上,在上辊3表面和下辊2表面开设矩形槽;上、下辊表面的矩形槽位置在转动过程中相互对应,上下辊的矩形槽深度相同,上辊矩形槽镶嵌有弹性橡胶片4,且橡胶片厚度大于该矩形槽深度,即橡胶片表面略高于上辊3表面;所述打连辊传动机构由上辊传动齿轮7、下辊传动齿轮8、动力装置构成,所述上辊轴6的一端安装有上辊传动齿轮7,下辊轴11的一端安装有下辊传动齿轮8并与动力装置相连,上辊传动齿轮7与下辊传动齿轮8相互啮合在一起;所述输送纸张。
4、的皮带输送机构,由第一、第二进纸端转向轴14,9和第三、第四出纸端转向轴15,12四根轴及皮带10构成,四根轴均与上、下辊轴平行安装在机架1上,第一进纸端转向轴14安装在进纸方向邻近下辊轴11之上、第三出纸端转向轴15安装在出纸方向邻近下辊轴11之上,二者的外径最上侧切线与下辊2外径最上侧切线均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第二进纸端转向轴9安装在进纸方向邻近下辊轴11之下、第四出纸端转向轴12安装在出纸方向邻近下辊轴11之下;皮带10是一种宽幅面的且周身布满小孔,在进纸端方向,皮带10的下表面绕在第一进纸端转向轴14外径内侧面上,再向下绕,皮带10的上表面绕在第二进纸端转向轴9的外径外侧面上,再向出纸。
5、端方向绕,皮带10的上表面绕在第四出纸端转向轴12的外径外侧面上,再向上绕,皮带10的下表面绕在第三出纸端转向轴15的外径内侧面上;第一、第二进纸端转向轴14,9靠近下辊2的一面称内侧面,另一面称外侧面,第三、第四出纸端转向轴15,12靠近下辊2的一面称内侧面,另一面称外侧面;在所述上辊3、上辊轴6、下辊2、下辊轴11、打连辊传动机构四周设计有一罩壳13,该罩壳安装在机架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纸模切机的在线打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辊表面开设的矩形槽深度为46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纸模切机的在线打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辊表面开设的矩形槽,也可以用键形槽代替。
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纸模切机的在线打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13设计成网状或栅格状。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41031 A1/3页3一种卷筒纸模切机的在线打连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筒纸在模切机上进行模切过程中的在线打连装置。背景技术0002 卷筒纸模切机及卷筒纸模切技术在包装印刷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卷筒纸模切机主要由放卷部分、模切部分、收卷部分三个部分组成。放卷部分主要是为模切机输送纸张,模切部分就是将印刷好的纸张切成单张成品,收卷部分主要是将模切后的成品进行收集整理。0003 模切部分主要由套准系统、模切痕线辊、模切刀版辊组成。模切过程主要由模切。
7、痕线辊、模切刀版辊完成。在卷筒纸如香烟包装纸的模切过程中,一般将包装切口处需折入烟盒内的位置称为“毛巾”位,在生产过程中有少量“毛巾”部位的纤维没有完全断开,即通常所称的“粘连”现象。存在“粘连”现象的包装纸,在烟包包装机上使用时,会出现粘连卡纸现象,造成设备停机。所谓“打连”就是将存在“粘连”现象的“毛巾”位置上的没有完全断开的纤维打断。目前,为了解决“毛巾”位置粘连现象,都是采用人工方式,即人工将包装“毛巾”位置弯折,将粘连的纸纤维折断。但是这种方法工作量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发明内容0004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筒纸模切机的在线打连装置,该装置能确保包装纸模切后。
8、不再需要手工“打连”,在包装纸模切后的成品输送过程中将“毛巾”部位存在的粘连现象彻底消除。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模切机的成品输送部位安装一种卷筒纸模切机的在线打连装置,包括机架、加装在机架上的上辊、上辊轴、下辊、下辊轴、打连辊传动机构、输送纸张的皮带输送机构、罩壳;所述上辊轴和下辊轴上分别固定有一串相互对应的上辊和下辊,上、下辊轴分别固定在机架上,在上辊表面和下辊表面开设矩形槽;上、下辊表面的矩形槽位置在转动过程中相互对应,上下辊的矩形槽深度相同,上辊矩形槽镶嵌有弹性橡胶片,且橡胶片厚度大于该矩形槽深度,即橡胶片表面略高于上辊表面;所述打连辊传动机构由上辊传动齿轮。
9、、下辊传动齿轮、动力装置构成,所述上辊轴的一端安装有上辊传动齿轮,下辊轴的一端安装有下辊传动齿轮并与动力装置相连,上辊传动齿轮与下辊传动齿轮相互啮合在一起;所述输送纸张的皮带输送机构,本发明中对打连装置部位作了改进,由第一、第二进纸端转向轴和第三、第四出纸端转向轴四根轴及皮带构成,四根轴均与上、下辊轴平行安装在机架上,第一进纸端转向轴安装在进纸方向邻近下辊轴之上、第三出纸端转向轴安装在出纸方向邻近下辊轴之上,二者的外径最上侧切线与下辊外径最上侧切线均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第二进纸端转向轴安装在进纸方向邻近下辊轴之下、第四出纸端转向轴安装在出纸方向邻近下辊轴之下;皮带是一种宽幅面的且周身布满小孔,。
10、在进纸端方向,皮带的下表说 明 书CN 104441031 A2/3页4面绕在第一进纸端转向轴外径内侧面上,再向下绕,皮带的上表面绕在第二进纸端转向轴的外径外侧面上,再向出纸端方向绕,皮带的上表面绕在第四出纸端转向轴的外径外侧面上,再向上绕,皮带的下表面绕在第三出纸端转向轴的外径内侧面上;第一、第二进纸端转向轴靠近下辊的一面称内侧面,另一面称外侧面,第三、第四出纸端转向轴靠近下辊的一面称内侧面,另一面称外侧面;该皮带输送机构上的皮带在进纸端和出纸端的运动方向仍然保持一致,但避开了上、下辊,以保障上、下辊对包装纸进行打连的可靠性。0006 工作时,纸张在惯性的作用下进入上下辊之间,经过计算可以保。
11、证模切后的香烟包装纸通过上辊与下辊之间时存在“毛巾”现象的部位恰好与上下辊的矩形槽接触。在与矩形槽接触过程中,“毛巾”部位因受到上辊矩形槽内所镶嵌的橡胶片的压力作用而产生下凹变形,从而将原来处于粘连状态的纸纤维打断,消除“毛巾”现象的包装纸离开上下辊之间后重新进入到皮带上,完成打连过程。0007 在所述上辊、上辊轴、下辊、下辊轴、打连辊传动机构四周设计有一罩壳,该罩壳安装在机架上。0008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下辊表面开设的矩形槽深度为46mm。0009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下辊表面开设的矩形槽,也可以用键形槽代替。槽形的设计要根据“毛巾”部位的形状来设计,“毛巾”部位为矩形、键形。
12、,则上、下辊上的槽形相应地设计为矩形、键形。0010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罩壳设计成网状或栅格状。0011 本发明对现有技术的贡献:现有卷筒纸模切机把包装纸模切成成品后直接收集,然后再由人工在产品进入下道工序之前进行手动“打连”,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同时延长了工序时间,增加了成本。本发明通过在模切成品的输送收集过程中进行自动“打连”,存在以下优点:1、不需要对原设备进行根本性改动,对设备的原有功能不会造成任何不利影响;2、本发明结构相对简单、独立,具有改造方便的特点;3、本发明属于一次性投资,成本较低且工作效率高、可靠性高;4、相较以前手工模式,在人工成本与时间成本上节约效果显著,而且大大降。
13、低工人劳动强度,真正实现绿色生产。附图说明0012 图1是本发明的外型三维示意图。0013 图2是本发明内部三维示意图。0014 图3是本发明的皮带输送机构绕过上下辊打连空间的穿绕方式左视图。0015 图4是与本发明密切相关的卷筒纸模切机产品输送部分工作原理图。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0017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首先对与本发明密切相关的卷筒纸模切机产品输送部分的工作原理作一简要说明。如图4所示,卷筒纸模切机通过安装在机架上的主动输送辊16及若干输送辊轴(比如第一进纸端转向轴14、第三出纸端转向轴15),带动皮带10,待打连产品5在皮带10的作用下,通过卷。
14、筒纸模切机的在线除尘装置19除尘,除尘后的产品再经过检测系统18的识别,进入下一步工序即本发明卷筒纸模切机的在线打连装置17进行打连。说 明 书CN 104441031 A3/3页5具体实施方式0018 如图1、图2所示,在机架1上安装有上辊轴6、下辊轴11,在上辊轴6和下辊轴11上分别固定有一串相互对应的上辊3和下辊2,在上辊3表面和下辊2表面开设矩形槽;上、下辊表面的矩形槽位置在转动过程中相互对应,上下辊的矩形槽深度均为5mm,上辊3矩形槽镶嵌有弹性橡胶片4,且橡胶片4厚度大于该矩形槽深度,即橡胶片4表面高于上辊3表面;在上辊轴6的一端安装有上辊传动齿轮7,下辊轴11的一端安装有下辊传动齿。
15、轮8并与动力相连,上辊传动齿轮7与下辊传动齿轮8相互啮合在一起;如图2、图3所示,第一、第二进纸端转向轴(14,9)和第三、第四出纸端转向轴(15,12)四根轴与上、下辊轴(6,11)平行安装在机架1上,第一进纸端转向轴14安装在进纸方向邻近下辊轴11之上、第三出纸端转向轴15安装在出纸方向邻近下辊轴11之上,二者的外径最上侧切线与下辊2外径最上侧切线均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第二进纸端转向轴9安装在进纸方向邻近下辊轴11之下、第四出纸端转向轴12安装在出纸方向邻近下辊轴11之下;皮带10是宽幅面的且周身布满小孔,在进纸端方向,皮带10的下表面绕在第一进纸端转向轴14的外径内侧面上,再向下绕,皮带。
16、10的上表面绕在第二进纸端转向轴9的外径外侧面上,再向出纸端方向绕,皮带10的上表面绕在第四出纸端转向轴12的外径外侧面上,再向上绕,皮带10的下表面绕在第三出纸端转向轴15的外径内侧面上;第一、第二进纸端转向轴(14,9)靠近下辊2的一面称内侧面,另一面称外侧面,第三、第四出纸端转向轴(15,12)靠近下辊2的一面称内侧面,另一面称外侧面;皮带10在进纸端和出纸端的运动方向仍然保持一致,且避开了上、下辊进行打连的工作空间,以保障上、下辊对包装纸5进行打连的可靠性。0019 卷筒纸模切机的工作过程是:模切后的包装纸在皮带摩擦力的作用下,被输送到上辊与下辊之间,存在“毛巾”现象的部位恰好与上下辊。
17、的矩形槽接触。在与矩形槽接触过程中,“毛巾”部位因受到上辊矩形槽内所镶嵌的橡胶片的压力作用而产生下凹变形,从而将原来处于粘连状态的纸纤维打断,消除“毛巾”现象的包装纸离开上下辊之间后重新进入到皮带上,完成打连过程。0020 如图1、图2所示,在上辊3、上辊轴6、下辊2、下辊轴11、上辊传动齿轮7、下辊传动齿轮8四周设计有一罩壳13,该罩壳安装在机架上;罩壳设计成网状或栅格状。说 明 书CN 104441031 A1/3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41031 A2/3页7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41031 A3/3页8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4103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