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4024501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6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091946.5

申请日:

2011.03.31

公开号:

CN201981511U

公开日:

2011.09.2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2B 3/04申请日:20110331授权公告日:20110921终止日期:20120331|||授权

IPC分类号:

E02B3/04; E02B3/10; E02B3/12; E02B7/20; E02B15/06; C02F1/00

主分类号:

E02B3/04

申请人:

单克胜

发明人:

单克胜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广化街道翠微新村37幢103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代理人:

黄肇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主要解决现有拦水坝功能单一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包括沙包层和过滤层,所述的沙包层位于底部,所述过滤层位于沙包层上端,所述沙包层由沙包组成,所述过滤层由过滤网袋组成,所述过滤网袋内包含活性炭、木炭、小碎石以及无纺棉。由于在拦水坝中设置了过滤层装置,可以对外河进入坝内的河水进行过滤,有效的降低污染物进入河道内造成水体污染,利于水体净化,从而有利于保持河内水体干净、清澈,保证了河道生态环境的良好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其特征在于:包括沙包层(1)和过滤层(2),所述的沙包层(1)位于底部,所述过滤层(2)位于沙包层(1)上端,所述沙包层(1)由沙包(11)组成,所述过滤层(2)由过滤网袋(21)组成,所述过滤网袋(21)内包含活性炭、木炭、小碎石以及无纺棉。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包层(1)上设有通航口(3),所述通航口(3)处设有与其配合的通航门(4),所述过滤层(2)位于通航口(3)两侧的沙包层(1)上端,且所述通航口(3)与过滤层(2)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航口(3)与通航门(4)均位于沙包层(1)的中间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效多功能生态修复拦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航门(4)为两层结构且位于中间位置设有过滤层(2),位于过滤层(2)下方设有水位调节装置(7)。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2)上端设有栏网(5)。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道修复工程,尤其是指一种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城乡河道污染十分严重,各地都在采取措施进行大规模治理,其中河道生态修复是整个治理中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截污纳管,河道清淤,水体净化以及河岸植被,最终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是许多河道修复后又会出现逆转情况,很快恢复原状。究其原因除了常态维护工作没有跟上外,施工时用沙包构建的拦水坝拆除后,河外污水侵入造成水体退化,导致河水重新变黑发臭,功亏一篑。具体原因是坝体使用寿命短,功能比较单一,而且不具备截污能力,因此变单一为长效多功能的拦水坝,成为维护生态修复效果重要一环。
目前,有一种橡胶拦水坝,已有数十年历史,已在我国许多地区应用。但其适合山区丘陵地带或有一定坡度的城市河道,可筑成跌水瀑布,以此美化水环境。但存在造价昂贵,维护费用高(需要建造泵房),船只不能通航等诸多缺陷,不能在水网稠密的低洼平原大面积推广应用。因此造价低廉、同时具备蓄水、排涝、通航多功能的拦水坝成为当前河道生态修复一项重要工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缺点与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造价低廉、同时能蓄水、排涝以及可通航的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解决现有拦水坝使用功能单一、使用寿命短、造价高、维护费用大以及不能通航的诸多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其特征在于:包括沙包层和过滤层,所述的沙包层位于底部,所述过滤层位于沙包层上端,所述沙包层由沙包组成,所述过滤层由过滤网袋组成,所述过滤网袋内包含活性炭、木炭、小碎石以及无纺棉。
进一步,所述沙包层上设有通航口,所述通航口处设有与其配合的通航门,所述过滤层位于通航口两侧的沙包层上端,且所述通航口与过滤层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所述通航口与通航门均位于沙包层的中间位置。
再进一步,所述通航门为两层结构且位于中间位置设有过滤层,位于过滤层下方设有水位调节装置。
更进一步,所述过滤层上端设有栏网。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在拦水坝中设置了过滤层装置,可以对外河进入坝内的河水进行过滤,有效的降低污染物进入河道内造成水体污染,利于水体净化,从而有利于保持河内水体干净、清澈,保证了河道生态环境的良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沙包层1,沙包11,过滤层2,过滤网袋21,通航口3,通航门4,栏网5,立柱6,水位调节装置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针对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所示,该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包括沙包层1和过滤层2,所述的沙包层1设于河道底部,所述过滤层2位于沙包层1上端,所述沙包层1内设有沙包11,所述过滤层2由过滤网袋21组成,所述过滤网袋21内设有活性炭、木炭、小碎石以及无纺棉过滤材料。根据上述方案,由于在拦水坝中设置了过滤层装置,可以对外河进入坝内的河水进行过滤,有效的降低污染物进入河道内造成水体污染,利于水体净化,从而有利于保持河内水体干净、清澈,保证了河道生态环境的良好性。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沙包层1中间位置设有通航口3,所述通航口3处设有与其配合的通航门4,所述过滤层2位于通航口3两侧的沙包层1上端,且所述通航口3与过滤层2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拦水坝中央开设一个通航口3,主要是为了方便通船,空间更大,宽约为0.8—1.5米,深度0.5米—1米左右,供垃圾收集船、清淤船使用。使用通航门4时,先将水面上的栏网5收拢,然后将通航门4内过滤层2网袋移开放在通航门4的两侧或船内,船只通过后再放回,如遇暴雨洪涝可事先打开通航门4,移走过滤网袋21。必要时将过滤层网袋移到河岸,而且可以移动通航门4下面的沙包,以扩大水坝泄洪能力,确保水坝安全,待洪水过后方可放回。
在通航门处之间的过滤层2下端设有水位调节装置7,可控制并调节水位,可供船通航,通船时,打开通航门4,移走通航门4内的过滤层2以及水位调节装置7,从而使得船顺利通过。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通航门4为两层结构且位于中间位置设有过滤层2。这里所述的通航门4可通水,为双层结构,通航口3两侧均设置通航门4,在通航门4中间位置安放过滤网袋21,设置为可通水且可过滤,不用打开通航门便能通水,一方面增加河水流量,另一方面使得过滤面积更广,效率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过滤层2上端设有栏网5。为防止上游漂浮物进入坝内污染河道,在坝上端架设一道栏网5,能有效保持河道水面清洁,为使拦水坝美观,可在裸露水面部分用不锈钢网罩上,再在水面种植爬藤水草覆盖坝体,使之成为一道绿色景观。
在本实用新型中,河道生态修复关系到水文、地质、地形等许多问题,建造河道拦水坝必须征得水利部门批准后才能施工,一般选择在上下游包括支流在内交汇处或桥墩位置,用水泥柱或者油松木构建成宽80厘米—150厘米左右的拦水坝。河底至水1.5—2米左右用尼龙袋包装的沙包筑成不透水的沙包层,使河道保持充足水源,即便在冬季枯水季节,也有近2米深的清洁河道存在。而且建造前要将河底淤泥杂物清除,每根立柱6相隔1.5 至2米左右,两者之间最好用建筑用竹篱笆挡住,使用方便又不透水。每根立柱6下半节用斜木打桩加固,增强水坝支撑力,使得其强度增强了,确保坝体使用寿命,可以根据不同河道的大小设置不同的尺寸的拦水坝。
为了保证水坝长期使用,须定期清除坝外垃圾和漂浮物,保持拦水坝各项功能正常运行。在一条河道内不能过多的建造拦水坝,以免影响河水流动和排洪能力,并且要认真做好规划工作。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981511 U(45)授权公告日 2011.09.21CN201981511U*CN201981511U*(21)申请号 201120091946.5(22)申请日 2011.03.31E02B 3/04(2006.01)E02B 3/10(2006.01)E02B 3/12(2006.01)E02B 7/20(2006.01)E02B 15/06(2006.01)C02F 1/00(2006.01)(73)专利权人单克胜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广化街道翠微新村37幢103室(72)发明人单克胜(74)专利代理机构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2、33237代理人黄肇平(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主要解决现有拦水坝功能单一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包括沙包层和过滤层,所述的沙包层位于底部,所述过滤层位于沙包层上端,所述沙包层由沙包组成,所述过滤层由过滤网袋组成,所述过滤网袋内包含活性炭、木炭、小碎石以及无纺棉。由于在拦水坝中设置了过滤层装置,可以对外河进入坝内的河水进行过滤,有效的降低污染物进入河道内造成水体污染,利于水体净化,从而有利于保持河内水体干净、清澈,保证了河道生态环境的良好性。(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

3、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CN 201981513 U 1/1页21.一种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其特征在于:包括沙包层(1)和过滤层(2),所述的沙包层(1)位于底部,所述过滤层(2)位于沙包层(1)上端,所述沙包层(1)由沙包(11)组成,所述过滤层(2)由过滤网袋(21)组成,所述过滤网袋(21)内包含活性炭、木炭、小碎石以及无纺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包层(1)上设有通航口(3),所述通航口(3)处设有与其配合的通航门(4),所述过滤层(2)位于通航口(3)两侧的沙包层(1)上端,且所述通航口(3)与。

4、过滤层(2)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航口(3)与通航门(4)均位于沙包层(1)的中间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效多功能生态修复拦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航门(4)为两层结构且位于中间位置设有过滤层(2),位于过滤层(2)下方设有水位调节装置(7)。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2)上端设有栏网(5)。权 利 要 求 书CN 201981511 UCN 201981513 U 1/3页3一种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道修复工程,尤。

5、其是指一种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背景技术0002 当前我国城乡河道污染十分严重,各地都在采取措施进行大规模治理,其中河道生态修复是整个治理中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截污纳管,河道清淤,水体净化以及河岸植被,最终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是许多河道修复后又会出现逆转情况,很快恢复原状。究其原因除了常态维护工作没有跟上外,施工时用沙包构建的拦水坝拆除后,河外污水侵入造成水体退化,导致河水重新变黑发臭,功亏一篑。具体原因是坝体使用寿命短,功能比较单一,而且不具备截污能力,因此变单一为长效多功能的拦水坝,成为维护生态修复效果重要一环。0003 目前,有一种橡胶拦水坝,已。

6、有数十年历史,已在我国许多地区应用。但其适合山区丘陵地带或有一定坡度的城市河道,可筑成跌水瀑布,以此美化水环境。但存在造价昂贵,维护费用高(需要建造泵房),船只不能通航等诸多缺陷,不能在水网稠密的低洼平原大面积推广应用。因此造价低廉、同时具备蓄水、排涝、通航多功能的拦水坝成为当前河道生态修复一项重要工程。发明内容0004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缺点与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造价低廉、同时能蓄水、排涝以及可通航的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解决现有拦水坝使用功能单一、使用寿命短、造价高、维护费用大以及不能通航的诸多问题。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其特征。

7、在于:包括沙包层和过滤层,所述的沙包层位于底部,所述过滤层位于沙包层上端,所述沙包层由沙包组成,所述过滤层由过滤网袋组成,所述过滤网袋内包含活性炭、木炭、小碎石以及无纺棉。0006 进一步,所述沙包层上设有通航口,所述通航口处设有与其配合的通航门,所述过滤层位于通航口两侧的沙包层上端,且所述通航口与过滤层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0007 进一步,所述通航口与通航门均位于沙包层的中间位置。0008 再进一步,所述通航门为两层结构且位于中间位置设有过滤层,位于过滤层下方设有水位调节装置。0009 更进一步,所述过滤层上端设有栏网。0010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在拦水坝中设置了过滤层装置。

8、,可以对外河进入坝内的河水进行过滤,有效的降低污染物进入河道内造成水体污染,利于水体净化,从而有利于保持河内水体干净、清澈,保证了河道生态环境的良好性。说 明 书CN 201981511 UCN 201981513 U 2/3页4附图说明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2 图中,沙包层1,沙包11,过滤层2,过滤网袋21,通航口3,通航门4,栏网5,立柱6,水位调节装置7。具体实施方式0013 下面针对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0014 由图所示,该长效多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拦水坝,包括沙包层1和过滤层2,所述的沙包层1设于河道底部,所述过滤层2位于沙包层1上端,所述沙包。

9、层1内设有沙包11,所述过滤层2由过滤网袋21组成,所述过滤网袋21内设有活性炭、木炭、小碎石以及无纺棉过滤材料。根据上述方案,由于在拦水坝中设置了过滤层装置,可以对外河进入坝内的河水进行过滤,有效的降低污染物进入河道内造成水体污染,利于水体净化,从而有利于保持河内水体干净、清澈,保证了河道生态环境的良好性。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沙包层1中间位置设有通航口3,所述通航口3处设有与其配合的通航门4,所述过滤层2位于通航口3两侧的沙包层1上端,且所述通航口3与过滤层2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拦水坝中央开设一个通航口3,主要是为了方便通船,空间更大,宽约为0.81.5米,深度0.5米 1米左右,供垃。

10、圾收集船、清淤船使用。使用通航门4时,先将水面上的栏网5收拢,然后将通航门4内过滤层2网袋移开放在通航门4的两侧或船内,船只通过后再放回,如遇暴雨洪涝可事先打开通航门4,移走过滤网袋21。必要时将过滤层网袋移到河岸,而且可以移动通航门4下面的沙包,以扩大水坝泄洪能力,确保水坝安全,待洪水过后方可放回。0015 在通航门处之间的过滤层2下端设有水位调节装置7,可控制并调节水位,可供船通航,通船时,打开通航门4,移走通航门4内的过滤层2以及水位调节装置7,从而使得船顺利通过。0016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通航门4为两层结构且位于中间位置设有过滤层2。这里所述的通航门4可通水,为双层结构,通航口3两。

11、侧均设置通航门4,在通航门4中间位置安放过滤网袋21,设置为可通水且可过滤,不用打开通航门便能通水,一方面增加河水流量,另一方面使得过滤面积更广,效率更高。0017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过滤层2上端设有栏网5。为防止上游漂浮物进入坝内污染河道,在坝上端架设一道栏网5,能有效保持河道水面清洁,为使拦水坝美观,可在裸露水面部分用不锈钢网罩上,再在水面种植爬藤水草覆盖坝体,使之成为一道绿色景观。0018 在本实用新型中,河道生态修复关系到水文、地质、地形等许多问题,建造河道拦水坝必须征得水利部门批准后才能施工,一般选择在上下游包括支流在内交汇处或桥墩位置,用水泥柱或者油松木构建成宽80厘米 150厘。

12、米左右的拦水坝。河底至水1.52米左右用尼龙袋包装的沙包筑成不透水的沙包层,使河道保持充足水源,即便在冬季枯水季节,也有近2米深的清洁河道存在。而且建造前要将河底淤泥杂物清除,每根立柱6相隔1.5 至2米左右,两者之间最好用建筑用竹篱笆挡住,使用方便又不透水。每根立柱6下半节用斜木打桩加固,增强水坝支撑力,使得其强度增强了,确保坝体使用寿命,可以根据不同河道的大小设置不同的尺寸的拦水坝。0019 为了保证水坝长期使用,须定期清除坝外垃圾和漂浮物,保持拦水坝各项功能正说 明 书CN 201981511 UCN 201981513 U 3/3页5常运行。在一条河道内不能过多的建造拦水坝,以免影响河水流动和排洪能力,并且要认真做好规划工作。0020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1981511 UCN 201981513 U 1/1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981511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