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摩单元本身可以倾动,通过按摩单元的倾动使按摩头从按摩椅的靠背伸出能够施行高效按摩的按摩椅。
背景技术
有一种接受按摩者所座的、接受从脖颈至肩部、背部、腰部按摩的按摩椅。
按摩椅是由升降自由地配备在椅子靠背内部的按摩单元所构成。在按摩单元上配备了从靠背突出的左右一对按摩头。
上述按摩椅中,通过使按摩头在左右、上下、及前后的三维动作对接受按摩者施行按摩。
按摩头是在从靠背略微突出的状态对接受按摩者施行按摩。因此,按摩头无法到达接受按摩者肩部的上部。
所以,为了提高按摩头的按摩效果,出现了一种使按摩头从通常的按摩位置向前方伸出以到达接受按摩者肩部的上部的按摩椅。(比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
特开昭63-145656号公报(第5栏1~19行以及图5)
现有的按摩椅,由于采用的是按摩单元不能向前后移动,仅使按摩头向前方伸出的结构,因此伸出量受到限制,难以确保大的伸出量。
还有进行伸出的场合,叩击和揉捏功能的一部分也受到限制。
本发明的目地是,提供一种通过采用使按摩单元本身相对靠背可以伸出的结构来使得按摩头的伸出量可以加大的按摩椅。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按摩椅是一种具备:配备在接受按摩者所座椅子上的靠背12,和沿该靠背12的长方向上下可以来回移动、具备一对从靠背12伸出的按摩头30、30的按摩单元20的按摩椅,其具备:使按摩单元20相对靠背12向前后移动的伸出机构60。
采用本发明的按摩椅,通过伸出机构60使按摩单元20本身向前后移动时,按摩头30、30向前方加大伸出。在按摩头30、30位于肩部后方的状态,按摩单元20伸出按摩头30、30,由于可充分到达肩部的上部,所以能够高效地对肩部的上部施行揉捏、叩击按摩。
还有,在按摩头30、30接触到背部、腰部的状态,通过伸出机构60使按摩单元20本身伸出,就能够进行指压按摩。
再有,通过调节按摩单元20的伸出量,也能够改变按摩头30、30对接受按摩者的接触强度(强弱),从而能够进行高效的按摩。
【附图说明】
图1是按摩椅靠背的截面图。
图2是示意按摩单元以及按摩头向前方伸出状态的靠背的截面图。
图3是按摩单元的后视图。
图4是从右斜后方所见的按摩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取出按摩单元的重要部分来示意的立体图。
图6是从左斜后方所见的按摩单元的立体图。
图7是取出按摩单元的重要部分来示意的截面图。
图中:20-按摩单元,30-按摩头,60-伸出机构,61-曲柄机构,70-连杆机构,80-摇臂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按摩椅是用框架等将靠背12连结在接受按摩者所座的座位的后端使其可以自由倾动并且可以将位置固定。靠背12被垫布或者弹性垫等(未图示)把外周包起来。
靠背的内部结构
在靠背12的内部,如图1以及图2所示,沿靠背12的长方向配置沿上下方向平行延伸的左右一对导轨14。各导轨14、14的断面形状为横U字状,沟槽相对而置。在沟槽的开口一侧刻有齿条16(参照图3)。在导轨14、14上安装着后述的可以升降的按摩单元20。
按摩单元20,如图1至图3所示,突出于主基座21而设置的4个滚轮23、23、65、65嵌入导轨14、14,从而可以升降。在主基座21上安装着按摩单元20所有的构成部件。
主基座21的后面以及侧面设有开口,在中间,如图3以及图4所示,辅助基座22、22在纵向间隔开一定距离而被固定。
下侧的滚轮23、23嵌入左右贯穿辅助基座22、22的下部、从主基座21两侧突出来的上下转动轴24的顶端,在滚轮23、23的内侧与导轨1414的齿条16、16咬合的齿轮25、25被固定在上下转动轴24上。上下转动轴24介由减速装置27而与上下用电动机26连接,通过驱动上下用电动机26,与齿条16、16咬合的齿轮25、25转动,并使按摩单元20沿导轨14、14升降。减速装置27可以由皮带轮和传动带、蜗杆和涡轮组合构成。另外,图4中省略了连接减速装置27的皮带轮间的传动带。
按摩头的结构以及揉捏、叩击机构
给接受按摩者实行按摩的按摩头30、30,如图3至图5所示,被连接在支撑在辅助基座22、22略中间的揉捏轴40和支撑在该揉捏轴40下方的叩击轴50上。揉捏轴40以及叩击轴50,如图3以及图4所示,借助于减速装置42、52而与安装在主基座21的各揉捏电动机41和叩击电动机5 1相连接。揉捏轴40与揉捏电动机41之间的减速装置42可以由皮带轮和传动带、蜗杆和蜗轮组合构成。另外在图4中,省略了连接减速装置42、52的皮带轮间的传动带。
按摩头30、30如图4以及图5所示,具备:分别以倾斜、偏心的状态被支撑在揉捏轴40上、从开在主基座21前面的孔21a向前方突出的摇动杆33、33,被支撑在该摇动杆33、33的前端、中间弯曲成く字型的按摩臂32、32,被支撑在该按摩臂32、32上下的揉捏球31、31、31a、31a。
在叩击轴50上,如图4以及图5所示,支撑着相互间相位偏离180度的偏心凸轮53、53,两偏心凸轮53、53借助于杆55、55而与安装在摇动杆33、33的揉捏轴40侧后端的万向联轴节54、54相连接。
摇动杆33、33分别以倾斜的状态被支撑在揉捏轴40上,由于摇动杆33、33分别被连接在杆45、45上而不能转动,揉捏轴40转动时,摇动杆33、33的前端就左右摇动。因此,按摩臂32、32左右摇动,上侧的揉捏球31、31以及下侧揉捏球31a、31a一边反复接近离开一边来回移动来进行揉捏动作。
还有,叩击电动机51转动时,借助于偏心连接在叩击轴50上的杆55、55,按摩头30、30沿上下方向来回移动来进行叩击动作。
伸出机构60
在上述按摩单元20中,配备有如图1以及图2所示的使按摩单元20向前后移动的伸出机构60。作为伸出机构60可以用以下的由曲柄机构61以及连杆机构70组成的结构为例来示意。
曲柄机构61,如图5以及图6所示,是把配备在揉捏轴40前方的曲柄轴62、和嵌入了转动自如的上侧滚轮65、65(参照图6)的曲柄销64、64(参照图5)通过曲柄臂63、63连接而构成的。由于曲柄销64、64相对于曲柄轴62偏心,所以一旦使曲柄轴62转动,曲柄销64、64就以曲柄轴62为中心作圆周运动。另外,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曲柄轴62、曲柄臂63、63以及曲柄销64、64由一根金属棒构成,如图5所示那样,曲柄轴62、62通过轴承62a、62a支撑在主基座21上。
在辅助基座22上,如图3所示,在上下突出设置具有轴承22b、22b的支承片22a、22a,在轴承22b、22b上,如图3、图4以及图6所示,支撑着切削有螺纹沟的倾动用螺纹轴67。倾动用螺纹轴67的上端,借助由皮带轮和传动带(图4中省略)组成的减速装置68与伸出用电动机69相连接。
倾动用螺纹轴67的切削有螺纹的部分上螺合有螺母。螺母71可以用树脂制品,树脂螺母71上如图6以及图7所示,连接有连杆机构70。连杆机构70可以由连杆片72和连杆片78构成。
另外,以下就连杆片72由为了在长方向可以伸缩而被构成为相互可以滑动的第1连杆片73与第2连杆片75所构成为例加以说明。
第1连杆片73被支撑在树脂螺母71上可以向前后方向倾动,在第1连杆片73的基端附近设有突出来的滑动用轴74。
第2连杆片75是由从两侧挟住第1连杆片73的一对部件构成,分别沿长方向开设有长孔76。第2连杆片75的长孔76可以滑动地嵌入各第1连杆片73的滑动用轴74。
并且,在第2连杆片75的前端,如图6所示,设置突出来的轴75a在它与上述滑动用轴74之间设置拉伸的弹簧77。弹簧77使第2连杆片75趋向树脂螺母71的方向,在无负荷的状态,弹簧77处于把第2连杆片75拉到最靠近树脂螺母71一侧的状态。
在第2连杆片75的轴75a上支撑着第3连杆片78。第3连杆片78是在中间向前方弯曲的连杆片,第3连杆片78前端被固定在上述曲柄轴62上。
在树脂螺母71位于倾动用螺纹轴67的上侧时,第3连杆片78被拉向第2连杆片75一侧,按摩单元20(主基座21)降至最低位置(参照图1)。
由该状态使倾动用螺纹轴67转动,如图7所示那样,一旦使树脂螺母71向下侧移动(图7中箭头A方向),伴随着树脂螺母71向下方的移动,第2连杆片75把与第3连杆片78的结合部向下拉,第3连杆片78以曲柄轴62为中心转动。由于第3连杆片78和曲柄轴62被固定,曲柄轴62与第3连杆片78同时一起转动。
曲柄轴62两端的曲柄销64、64由于只能通过滚轮65、65沿导轨14、14移动,不能向前后移动,所以通过曲柄轴62的转动,按摩单元20以上下回转轴24为中心倾动。由于上下回转轴24被设置在按摩单元20的下方,所以如图2所示,通过按摩单元20的倾动,按摩头30、30向前方伸出(图7中箭头B所示)。
通过在接受按摩者的肩部位置使按摩头30、30伸出,按摩头30、30可以达到接受按摩者的肩部的上部。在该状态通过驱动揉捏电动机41以及/或者叩击电动机51,就能够有效地按摩接受按摩者的肩部的上部。
另外,在按摩头30、30位于比接受按摩者肩部的位置更下侧,即后背和腰部的位置的状态,通过使按摩头30、30伸出,就可以对接受按摩者的后背和腰部进行指压按摩。还有,在该状态,通过转动上下用电动机26来使按摩单元20升降,按摩头30、30就能够对接受按摩者进行强有力的滚动按摩。
从图2的状态使倾动用轴67逆转时,树脂螺母71向上侧移动,与上述相反,按摩单元20后退,按摩头3030被拉回靠背的内部(参照图1)。在被拉回的状态,能够进行与原来同样的按摩。
通过调节倾动用轴67的转动,即树脂螺母71相对于倾动用轴67的位置,就能够调节按摩单元20的伸出量。另外,通过改变曲柄臂63、63的长度,也能够调节最大的伸出量。
按摩单元20的伸出量可以利用伸出量检测手段79进行检测。作为伸出量检测手段79,例如如图6所示,可以配备与第3连杆片78接触的可变电阻器79,通过该可变电阻器79,测定伴随第3连杆片78的转动角度的电阻值的变化。
另外,由于曲柄轴62也与第3连杆片78一体进行转动,因此也可以在曲柄轴62上设置伸出量检测手段79。
连杆机构70的其他实施例
在上述中,通过把利用弹簧张力使第1连杆片73与第2连杆片75可以滑动的连杆片72与第3连杆片78连结起来的连杆机构70,将曲柄轴62与树脂螺母71连结起来。第1连杆片73与第2连杆片75做成可以滑动,是为了按摩头30、30在向前方伸出的状态,从前方对按摩头30、30增加力度时,按摩头30、30按摩单元20能够后退少许。因此,按摩头3030在伸出状态,接受按摩者用背部等猛烈地顶到靠背12时,按摩头30、30在后方承受强大的力度,按摩单元20后退。因此,可以使接受按摩者不会感到疼痛。
在不需要上述那种效果的场合,第1连杆片73与第2连杆片75,不必用不同的部件构成,只要把第3连杆片78与树脂螺母71直接用一根连接片72连结即可。
另外,由于第2连杆片75相对于第1连杆片73的滑动量对应于施加在按摩头30、30上的力,因此基于第2连杆片75的滑动量,可以配备检测按摩头30、30接触到接受按摩者的身体的哪个部位的部件79a。该场合,滑动量的检测,如图6所示,可以通过在第1连杆片73上安装趋向第2连杆片75并与之接触的可变电阻79a等来进行。
按摩头30、30,在没有接触到接受按摩者的状态,即,从按摩单元20位于靠背12上方的状态使按摩单元20降下,一旦按摩头30、30接触到接受按摩者的肩部,按摩头30、30就受到向上的力。
结果,第2连杆片75抵抗弹簧77的弹性力而向上滑动。第2连杆片75的滑动量通过可变电阻79a而被检测出,从检测出的值就能够知道接受按摩者的肩的位置。
摇臂机构80
上述伸出机构60还可以具有与按摩单元20的伸出配合,使按摩头30、30也向前方突出的摇臂机构80。
摇臂机构80如图7所示,是将按摩臂32、32的弯曲部分与上述曲柄轴62分别借助于万向联轴节81、81、82、82与摇臂杆83、83连结的机构。曲柄轴62一侧的万向联轴节82、82安装在按摩单元20最突出时(参照图2),使按摩臂32、32上侧的揉捏球31、31向最前方推出的位置。
使曲柄轴62转动,如上所述使按摩单元20伸出,万向联轴节82、82与曲柄轴62的转动一起转动,把摇臂杆83、83推向上方。其结果,摇臂杆83、83使按摩臂32、32向前方转动,上下的揉捏球31、31a从与靠背12基本平行的状态变到上侧的揉捏球31相对主基座21向前方突出。
利用上述的伸出机构60加大按摩单元20的伸出,通过使揉捏球31伸出,揉捏球31、31能够充分伸至肩的上部施行高效的按摩。
另外,在该状态,通过使揉捏轴40以及/或者叩击轴50转动,上侧的揉捏球31在突出的状态能够施行揉捏以及/或者叩击按摩。
在按摩头30、30在与接受按摩者的背和腰接触的状态进行上述动作时,也能够通过上侧的揉捏球31进行指压按摩。
还有,使曲柄轴62逆向转动并使按摩单元20后退时,与上述相反,万向联轴节82、82向下拉摇臂杆83、83。其结果,摇臂杆83、83使按摩臂32、32向后方转动,上下揉捏球31、31a返回到相对靠背12基本平行的状态,就能够进行普通的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