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4023743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438333.9

申请日:

2012.08.30

公开号:

CN202831592U

公开日:

2013.03.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G1/34; E04G5/08

主分类号:

E04G1/34

申请人:

珠海经济特区全达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峻

地址: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紫荆路25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代理人:

张中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脚手架,包括两个梯形框架、横向连接件和平台;横向连接件包括一对连接臂,每一连接臂均包括一个用于与梯形框架铰接的铰接端和用于相互铰接的铰接端;平台包括两个部分,分别包括一对第一边梁和固定其上的第一面板,和一对第二边梁和固定其上的第二面板;两边梁长度相同,均包括框架铰接端和相互铰接端;第一面板的长度小于第一边梁;第二面板的长度大于第二边梁,其伸出部分搭接在第一边梁伸出第一面板的部分上;还包括一对第一连杆和一对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在一梯形框架上,另一端嵌合在第一边梁的滑槽中;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另一梯形框架上,另一端嵌合在第二边梁上的滑槽中。该脚手架移动和安装更方便、稳定性高。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脚手架,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梯形框架、在两个所述梯形框架之间的可折叠的横向连接件和供踩踏的平台;
所述横向连接件包括相互铰接的一对连接臂,每一所述连接臂均包括与一个用于与所述梯形框架铰接的第一端,和用于相互铰接的第二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台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一对第一边梁和固定在所述第一边梁上的第一面板,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一对第二边梁和固定在所述第二边梁上的第二面板;
所述第一边梁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边梁的长度相同;
所述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均包括与所述梯形框架铰接的框架铰接端,和相互铰接的边梁铰接端;
所述第一面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边梁的长度;
所述第二面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边梁的长度,其伸出部分搭接在所述第一边梁伸出所述第一面板的部分上;
一对第一连杆和一对第二连杆;
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在一所述梯形框架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边梁上的滑槽相嵌合; 
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另一所述梯形框架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边梁上的滑槽相嵌合。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梯形框架之间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横挡;
所述横挡设置在所述平台上方,包括与一所述梯形框架的立柱铰接的铰接端,和与另一所述梯形框架立柱可拆卸地连接的可拆卸端。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拆卸端采用旋转螺丝与立柱相连。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梯型框架的底部均设有宽度大于所述梯形框架的脚架;
所述脚架底部设有防滑垫块;
至少一个所述脚架的底部外侧设有脚轮。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滑垫块的底面为朝地面凸起的弧面。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轮最靠近地面的部分高于所述防滑垫块与地面的接触部分。

说明书

说明书脚手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手架,特别是一种便于移动的可折叠的脚手架。
背景技术
脚手架主要用于住宅或高度较低的场所内,如油漆天花板或者墙壁上方。现有各种类型的脚手架,可形成高处作业的平台。但一般的脚手架多为固定结构的框架,上面搁置踏板作为作业平台。这种结构的脚手架不能快速安装、拆卸,不易移动、笨重,占空间大。
公告号为CN2773238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可折叠脚手架。该脚手架包括两个梯型的支撑框架、踏板和横连接构件;横连接构件为两个相互铰接的U型臂,U型臂的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分别与两侧的支撑框架相铰接;踏板为独立的部件,具有定位凹槽,可拆卸地安装在两个梯形支撑框架之间,使两个梯形支撑框架定位。当取下踏板时,可以将两个相互铰接的U型臂折叠,使两个梯形的支撑框架收拢,此时,通过安装在梯形支撑框架下的万向轮,可以方便的移动该脚手架。
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可折叠脚手架解决了原来的脚手架不易移动、笨重,占空间大的问题,但是由于踏板是独立的部件,在移动过程过程中容易遗失,也给安装带来不便;同时脚手架主要通过踏板进行定位,稳定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和安装更方便、且稳定性高的脚手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零部件不易遗失的脚手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手架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梯形框架、在两个梯形框架之间的可折叠横向连接件和供踩踏的平台;横向连接件包括相互铰接的一对连接臂,两个连接臂均包括用于与梯形框架铰接的第一端和用于相互铰接的第二端;平台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一对第一边梁和固定在第一边梁上的第一面板,第二部分包括一对第二边梁和固定在第二边梁上的第二面板;第一边梁的长度与第二边梁的长度相同;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均包括与梯形框架铰接的框架铰接端和相互铰接的边梁铰接端;第一面板的长度小于第一边梁的长度;第二面板的长度大于第二边梁的长度,其伸出部分搭接在第一边梁伸出第一面板的部分上;还包括一对第一连杆和一对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在一梯形框架上,另一端与第一边梁上的滑槽相嵌合; 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另一梯形框架上,另一端与第二边梁上的滑槽相嵌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脚手架,平台与梯形框架连接为一体,且平台可折叠,使脚手架的移动和安装更方便,且零部件不易遗失。
进一步的,两个梯形框架的至少一侧之间设置有横挡;横挡设置在平台上方,包括与一梯形框架的立柱铰接的铰接端,和与另一梯形框架立柱可拆卸地连接的可拆卸端。
进一步的,可拆卸端采用旋转螺丝与立柱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的脚手架,设置横挡一方面使脚手架在展开状态时结构更牢固;另一方面也能作为扶手,更好的保障用户的安全。
更优的,两个梯型框架的底部均设有宽度大于梯形框架的脚架;脚架底部设有防滑垫块;至少一脚架的底部外侧设有脚轮。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脚手架的底部设置脚架和垫块,提高脚手架在展开状态时的稳定性;在其下方设置脚轮,使脚手架易于移动和搬运。
更进一步,防滑垫块的底面为朝地面凸起的弧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垫块底面设置成弧形,使脚手架能适应更多地面情况,增强其适应性;并且也便于脚手架在收拢后的倾斜,增强其移动性。
再进一步,脚轮最靠近地面的部分高于防滑垫块与地面的接触部分。
本技术方案的脚手架,其在使用状态时脚轮的位置高于垫块,使脚手架的四个垫块均能接触地面,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处于使用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处于收拢状态时的立体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介绍过程中针对的具体结构或者零部件,仅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参考性例证,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施例描述技术方案的启示下,还可以设计出或者摹制得到不超出本实用新型之技术范围或者技术实质的各种等同或者类似的技术特征。由此,如果用这种示例性说明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囊括的保护范围是不适宜的。等同或类似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仍然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为便于说明,处于使用状态的脚手架被视为立在一个水平面上,由此确定水平方向,并据此确定垂直方向。虽然可能在其它条件下使用脚手架,如在一个略微倾斜的平面上,或者通过使用附件用于不规则的表面,特别是台阶上,但仍应以确定的上述平面为基准。
如图1和图2所示,脚手架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梯式框架100A和100B;框架100A和100B的结构完全相同,均包括2个立柱110和设置在2个立柱110之间的2个踏棍111,踏棍111设置在立柱110靠近地面的一侧。在框架100A和框架100B靠近地面的端部均设置有脚板150,脚板150的宽度大于框架100A和框架100B的宽度;脚板150的两端底部设置有防滑脚垫151,在其中一个脚板150的外侧,两个防滑脚垫151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脚轮152。在垂向上,防滑垫块151的底面与地面接触,脚轮152高出地面。当框架100A朝向远离100B一侧倾斜时,防滑垫块151的底面离开地面,整个脚手架将支撑在脚轮152上,这样可方便脚手架的运输。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需要,也可以在两个脚板150的外侧均设置脚轮。
防滑垫块151的弧形底面有利于脚手架在垂直位置和倾斜位置之间的枢轴动作,同时可以在脚手架的使用位置将脚轮152提升于地面,此时,4个防滑垫块151形成的支点可保证地面对脚手架的良好支撑。
在框架100A远离地面的端部设置有用来放置各种工具的工具架140,在框架100B远离地面的端部设置有用来保护用户,同时也可用来悬挂桶之类用具的护栏112。
在踏棍111上方、靠近框架100A和100B中部的位置设置有一个可折叠的、供用户踩踏的平台200。平台200的第一部分包括一对边梁211和固定在边梁211上的第一面板212,平台200的第二部分包括一对边梁221和固定在边梁221上的第二面板222。边梁211和边梁221长度相同,其一端通过水平铰链230铰接在一起,另一端通过销轴240铰接在立柱110的内侧。第一面板212和第二面板222的宽度相同,第一面板212的长度大于边梁211的长度,第二面板222的长度小于边梁221的长度;当脚手架处于图1所示的使用状态时,第一面板212伸出边梁211的部分自由搭接在边梁221伸出第二面板222的部分上。由于第一面板212伸出边梁211部分的长度等于或略小于边梁221伸出第二面板222部分的长度,因此,平台200不仅可以很好的向上折叠,而且当完全展开时,第一面板212和第二面板222可以形成平整的平面,方便用户踩踏。
水平铰链230位于平台200下方,不仅可以保证平台200方便的朝上折叠;而且当平台200展开时,平台200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互相搭接,锁定水平铰链230,从而将平台200的展开角限制在180°。
通过一对连杆250和一对连杆260可以将平台200更牢固地保持在水平位置。连杆250的一端通过轴销251分别铰接在框架100A的两个立柱110上,另一端分别嵌合在边梁211侧面的滑槽252中;连杆260的一端通过轴销261分别铰接在框架100B的两个立柱110上,另一端分别嵌合在边梁221侧面的滑槽262中。连杆250和260的一端分别沿着滑槽252和262移动;通过滑槽252和262可以将平台200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旋转角限制在0至90度之间。当脚手架处于使用状态时,连杆250和260与滑槽嵌合端分别处于滑槽252和262靠近水平铰链230的顶端,使连杆250和260已经没有再向下旋转的余量,从而保证对平台200的支撑,使平台200保持在水平位置。边梁211和221与立柱110内侧表面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以便在脚手架合拢过程中为连杆250的位置保留余量。
在框架100A和框架100B同侧的立柱110之间设置有由两个V形连接臂组成的横向连接件330。其中一个V形连接臂由2个分支311和管状铰接件331组成,分支311的第一端通过轴销340铰接在框架100A的立柱110上,第二端与铰接件331相连;另一个V形臂由2个分支321和管状铰接件332组成,分支321的第一端通过轴销340铰接在框架100B的立柱110上,第二端与铰接件332相连;铰接件332与铰接件331为圆筒状,可旋转的套接在一起,构成两个V形连接臂在水平方向上旋转的旋转活节;该活节到框架100A和框架100B的垂直距离相同,即该活节处于脚手架长度的中线位置。通过对轴销340进行设置,可以使两个V形连接臂只能朝向脚手架的内侧转动。
在框架100A和100B远离地面的一端还设置有横挡130。横挡130设置在框架100A和100B的同一侧,横挡130一端通过轴销131铰接在框架100B的立柱110的外侧,另一端通过可拆卸的滚轮螺丝132固定在框架100A的立柱110的外侧。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横挡也可以设置在框架100A和100B的两侧。
当将脚手架放到新的工作位置而移动未合拢的脚手架时,或者当用户利用其中一个框架的踏棍爬上平台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脚手架有可能会稍微绕垫块151构成的支撑点摆动,此时,横挡130可以防止由于平台200略微抬起的误操作,保证脚手架结构的牢固性。
当拆卸横挡130后,通过绕水平铰链230在垂直方向上向上折叠平台200,此时,连杆250和260顺着滑槽252和263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面板212和222的随着边梁211和221旋转抬起;同时,以铰接件331和332构成的活节为轴线在水平方向上向内折叠横向连接件330,可以收拢脚手架。在脚手架合拢状态下,见图2,框架100A和100B几乎互相贴住,平台200和横向连接件330均收拢在框架100A和100B之间,横向连接件330的两个连接臂交叠在一起,由于分支321之间的距离大于分支311之间的距离,分支311几乎完全处于分支321中间,从而使框架100A和100B合拢得更紧密;横挡130被拆卸后,由于其一端仍然通过轴销131连接在立柱110上,不会与脚手架分离,在移动脚手架时也不会遗失。将脚手架倾斜一定角度,可以通过脚轮152移动脚手架。
最好用管材卷边组装构成梯式框架100A和100B的元件,将踏棍111组装在立柱上。各个销轴和铰接点可以铆合或用螺丝固定。

脚手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脚手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脚手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脚手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脚手架.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831592 U(45)授权公告日 2013.03.27CN202831592U*CN202831592U*(21)申请号 201220438333.9(22)申请日 2012.08.30E04G 1/34(2006.01)E04G 5/08(2006.01)(73)专利权人珠海经济特区全达实业有限公司地址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紫荆路258号(72)发明人陈峻(74)专利代理机构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代理人张中(54) 实用新型名称脚手架(57) 摘要脚手架,包括两个梯形框架、横向连接件和平台;横向连接件包括一对连接臂,每一连接臂均包。

2、括一个用于与梯形框架铰接的铰接端和用于相互铰接的铰接端;平台包括两个部分,分别包括一对第一边梁和固定其上的第一面板,和一对第二边梁和固定其上的第二面板;两边梁长度相同,均包括框架铰接端和相互铰接端;第一面板的长度小于第一边梁;第二面板的长度大于第二边梁,其伸出部分搭接在第一边梁伸出第一面板的部分上;还包括一对第一连杆和一对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在一梯形框架上,另一端嵌合在第一边梁的滑槽中;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另一梯形框架上,另一端嵌合在第二边梁上的滑槽中。该脚手架移动和安装更方便、稳定性高。(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

3、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1/1页21.脚手架,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梯形框架、在两个所述梯形框架之间的可折叠的横向连接件和供踩踏的平台;所述横向连接件包括相互铰接的一对连接臂,每一所述连接臂均包括与一个用于与所述梯形框架铰接的第一端,和用于相互铰接的第二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一对第一边梁和固定在所述第一边梁上的第一面板,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一对第二边梁和固定在所述第二边梁上的第二面板;所述第一边梁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边梁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均包括与所述梯形框架铰接的框架铰接端,和相互铰接的边梁铰接端;所述第一面。

4、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边梁的长度;所述第二面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边梁的长度,其伸出部分搭接在所述第一边梁伸出所述第一面板的部分上;一对第一连杆和一对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在一所述梯形框架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边梁上的滑槽相嵌合; 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另一所述梯形框架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边梁上的滑槽相嵌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梯形框架之间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横挡;所述横挡设置在所述平台上方,包括与一所述梯形框架的立柱铰接的铰接端,和与另一所述梯形框架立柱可拆卸地连接的可拆卸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端采用旋转螺丝与立柱相连。4。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梯型框架的底部均设有宽度大于所述梯形框架的脚架;所述脚架底部设有防滑垫块;至少一个所述脚架的底部外侧设有脚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块的底面为朝地面凸起的弧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最靠近地面的部分高于所述防滑垫块与地面的接触部分。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831592 U1/4页3脚手架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手架,特别是一种便于移动的可折叠的脚手架。背景技术0002 脚手架主要用于住宅或高度较低的场所内,如油漆天花板或者墙壁上方。现有各种类型的脚手架。

6、,可形成高处作业的平台。但一般的脚手架多为固定结构的框架,上面搁置踏板作为作业平台。这种结构的脚手架不能快速安装、拆卸,不易移动、笨重,占空间大。0003 公告号为CN2773238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可折叠脚手架。该脚手架包括两个梯型的支撑框架、踏板和横连接构件;横连接构件为两个相互铰接的U型臂,U型臂的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分别与两侧的支撑框架相铰接;踏板为独立的部件,具有定位凹槽,可拆卸地安装在两个梯形支撑框架之间,使两个梯形支撑框架定位。当取下踏板时,可以将两个相互铰接的U型臂折叠,使两个梯形的支撑框架收拢,此时,通过安装在梯形支撑框架下的万向轮,可以方便的移动该脚手。

7、架。0004 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可折叠脚手架解决了原来的脚手架不易移动、笨重,占空间大的问题,但是由于踏板是独立的部件,在移动过程过程中容易遗失,也给安装带来不便;同时脚手架主要通过踏板进行定位,稳定性不高。发明内容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和安装更方便、且稳定性高的脚手架;0006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零部件不易遗失的脚手架。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手架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梯形框架、在两个梯形框架之间的可折叠横向连接件和供踩踏的平台;横向连接件包括相互铰接的一对连接臂,两个连接臂均包括用于与梯形框架铰接的第一端和用于相互铰接的第二端;平台包括第一。

8、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一对第一边梁和固定在第一边梁上的第一面板,第二部分包括一对第二边梁和固定在第二边梁上的第二面板;第一边梁的长度与第二边梁的长度相同;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均包括与梯形框架铰接的框架铰接端和相互铰接的边梁铰接端;第一面板的长度小于第一边梁的长度;第二面板的长度大于第二边梁的长度,其伸出部分搭接在第一边梁伸出第一面板的部分上;还包括一对第一连杆和一对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在一梯形框架上,另一端与第一边梁上的滑槽相嵌合; 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另一梯形框架上,另一端与第二边梁上的滑槽相嵌合。0008 上述技术方案的脚手架,平台与梯形框架连接为一体,且平台可折叠,使脚手架的。

9、移动和安装更方便,且零部件不易遗失。0009 进一步的,两个梯形框架的至少一侧之间设置有横挡;横挡设置在平台上方,包括与一梯形框架的立柱铰接的铰接端,和与另一梯形框架立柱可拆卸地连接的可拆卸端。0010 进一步的,可拆卸端采用旋转螺丝与立柱相连。0011 上述技术方案的脚手架,设置横挡一方面使脚手架在展开状态时结构更牢固;另说 明 书CN 202831592 U2/4页4一方面也能作为扶手,更好的保障用户的安全。0012 更优的,两个梯型框架的底部均设有宽度大于梯形框架的脚架;脚架底部设有防滑垫块;至少一脚架的底部外侧设有脚轮。0013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脚手架的底部设置脚架和垫块,提高脚手架。

10、在展开状态时的稳定性;在其下方设置脚轮,使脚手架易于移动和搬运。0014 更进一步,防滑垫块的底面为朝地面凸起的弧面。0015 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垫块底面设置成弧形,使脚手架能适应更多地面情况,增强其适应性;并且也便于脚手架在收拢后的倾斜,增强其移动性。0016 再进一步,脚轮最靠近地面的部分高于防滑垫块与地面的接触部分。0017 本技术方案的脚手架,其在使用状态时脚轮的位置高于垫块,使脚手架的四个垫块均能接触地面,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处于使用状态时的立体图;0019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处于收拢状态时的立体图。0020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

11、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0021 以下实施例介绍过程中针对的具体结构或者零部件,仅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参考性例证,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施例描述技术方案的启示下,还可以设计出或者摹制得到不超出本实用新型之技术范围或者技术实质的各种等同或者类似的技术特征。由此,如果用这种示例性说明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囊括的保护范围是不适宜的。等同或类似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仍然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0022 为便于说明,处于使用状态的脚手架被视为立在一个水平面上,由此确定水平方向,并据此确定垂直方向。虽然可能在其它条件下使用脚手架,如在一个略微倾斜的平面上,或者通过使用附件用。

12、于不规则的表面,特别是台阶上,但仍应以确定的上述平面为基准。0023 如图1和图2所示,脚手架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梯式框架100A和100B;框架100A和100B的结构完全相同,均包括2个立柱110和设置在2个立柱110之间的2个踏棍111,踏棍111设置在立柱110靠近地面的一侧。在框架100A和框架100B靠近地面的端部均设置有脚板150,脚板150的宽度大于框架100A和框架100B的宽度;脚板150的两端底部设置有防滑脚垫151,在其中一个脚板150的外侧,两个防滑脚垫151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脚轮152。在垂向上,防滑垫块151的底面与地面接触,脚轮152高出地面。当框架100A朝向远。

13、离100B一侧倾斜时,防滑垫块151的底面离开地面,整个脚手架将支撑在脚轮152上,这样可方便脚手架的运输。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需要,也可以在两个脚板150的外侧均设置脚轮。0024 防滑垫块151的弧形底面有利于脚手架在垂直位置和倾斜位置之间的枢轴动作,同时可以在脚手架的使用位置将脚轮152提升于地面,此时,4个防滑垫块151形成的支点可保证地面对脚手架的良好支撑。说 明 书CN 202831592 U3/4页50025 在框架100A远离地面的端部设置有用来放置各种工具的工具架140,在框架100B远离地面的端部设置有用来保护用户,同时也可用来悬挂桶之类用具的护栏112。0026 在踏棍1。

14、11上方、靠近框架100A和100B中部的位置设置有一个可折叠的、供用户踩踏的平台200。平台200的第一部分包括一对边梁211和固定在边梁211上的第一面板212,平台200的第二部分包括一对边梁221和固定在边梁221上的第二面板222。边梁211和边梁221长度相同,其一端通过水平铰链230铰接在一起,另一端通过销轴240铰接在立柱110的内侧。第一面板212和第二面板222的宽度相同,第一面板212的长度大于边梁211的长度,第二面板222的长度小于边梁221的长度;当脚手架处于图1所示的使用状态时,第一面板212伸出边梁211的部分自由搭接在边梁221伸出第二面板222的部分上。由于。

15、第一面板212伸出边梁211部分的长度等于或略小于边梁221伸出第二面板222部分的长度,因此,平台200不仅可以很好的向上折叠,而且当完全展开时,第一面板212和第二面板222可以形成平整的平面,方便用户踩踏。0027 水平铰链230位于平台200下方,不仅可以保证平台200方便的朝上折叠;而且当平台200展开时,平台200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互相搭接,锁定水平铰链230,从而将平台200的展开角限制在180。0028 通过一对连杆250和一对连杆260可以将平台200更牢固地保持在水平位置。连杆250的一端通过轴销251分别铰接在框架100A的两个立柱110上,另一端分别嵌合在边梁211侧。

16、面的滑槽252中;连杆260的一端通过轴销261分别铰接在框架100B的两个立柱110上,另一端分别嵌合在边梁221侧面的滑槽262中。连杆250和260的一端分别沿着滑槽252和262移动;通过滑槽252和262可以将平台200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旋转角限制在0至90度之间。当脚手架处于使用状态时,连杆250和260与滑槽嵌合端分别处于滑槽252和262靠近水平铰链230的顶端,使连杆250和260已经没有再向下旋转的余量,从而保证对平台200的支撑,使平台200保持在水平位置。边梁211和221与立柱110内侧表面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以便在脚手架合拢过程中为连杆250的位置保留余量。002。

17、9 在框架100A和框架100B同侧的立柱110之间设置有由两个V形连接臂组成的横向连接件330。其中一个V形连接臂由2个分支311和管状铰接件331组成,分支311的第一端通过轴销340铰接在框架100A的立柱110上,第二端与铰接件331相连;另一个V形臂由2个分支321和管状铰接件332组成,分支321的第一端通过轴销340铰接在框架100B的立柱110上,第二端与铰接件332相连;铰接件332与铰接件331为圆筒状,可旋转的套接在一起,构成两个V形连接臂在水平方向上旋转的旋转活节;该活节到框架100A和框架100B的垂直距离相同,即该活节处于脚手架长度的中线位置。通过对轴销340进行设。

18、置,可以使两个V形连接臂只能朝向脚手架的内侧转动。0030 在框架100A和100B远离地面的一端还设置有横挡130。横挡130设置在框架100A和100B的同一侧,横挡130一端通过轴销131铰接在框架100B的立柱110的外侧,另一端通过可拆卸的滚轮螺丝132固定在框架100A的立柱110的外侧。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横挡也可以设置在框架100A和100B的两侧。0031 当将脚手架放到新的工作位置而移动未合拢的脚手架时,或者当用户利用其中一个框架的踏棍爬上平台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脚手架有可能会稍微绕垫块151构成的支撑点摆动,此时,横挡130可以防止由于平台200略微抬起的误操作,保证脚手架。

19、结构的牢固说 明 书CN 202831592 U4/4页6性。0032 当拆卸横挡130后,通过绕水平铰链230在垂直方向上向上折叠平台200,此时,连杆250和260顺着滑槽252和263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面板212和222的随着边梁211和221旋转抬起;同时,以铰接件331和332构成的活节为轴线在水平方向上向内折叠横向连接件330,可以收拢脚手架。在脚手架合拢状态下,见图2,框架100A和100B几乎互相贴住,平台200和横向连接件330均收拢在框架100A和100B之间,横向连接件330的两个连接臂交叠在一起,由于分支321之间的距离大于分支311之间的距离,分支311几乎完全处于分支321中间,从而使框架100A和100B合拢得更紧密;横挡130被拆卸后,由于其一端仍然通过轴销131连接在立柱110上,不会与脚手架分离,在移动脚手架时也不会遗失。将脚手架倾斜一定角度,可以通过脚轮152移动脚手架。0033 最好用管材卷边组装构成梯式框架100A和100B的元件,将踏棍111组装在立柱上。各个销轴和铰接点可以铆合或用螺丝固定。说 明 书CN 202831592 U1/2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831592 U2/2页8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831592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