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4022101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4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542606.4

申请日:

2012.10.23

公开号:

CN202830896U

公开日:

2013.03.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2B8/06

主分类号:

E02B8/06

申请人: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孟德志; 曹中升; 孙海全; 向锐; 王迎春; 乐运红; 兰萍; 蔡连东

地址:

443002 湖北省宜昌市清波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代理人:

成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包括集水主管,多根连接管的一端与集水主管连通,另一端与排水管连通,排水管一端埋设在排水孔内,集水主管的末端与集水井相通。本实用新型由于通过布设的集水主管与多根排水孔内埋设的排水管连通,集水主管与集水井连通,从而可以将大量的涌水集中引排到集水井中,解决了坝体廊道内排水孔涌水的排水问题,给廊道创造干地施工的环境条件,从而减少了施工干扰,不仅有利于保障工程正常施工,也降低了廊道内排水的费用投入,同时有利于保证廊道内施工人员的健康及人身安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包括集水主管(1),其特征在于:多根连接管(2)的一端与集水主管(1)连通,另一端与排水管(4)连通,排水管(4)一端埋设在排水孔(3)内。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孔(3)设置于廊道(7)中。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2)上设置有截门(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主管(1)的末端与集水井(6)相通。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主管(1)向集水井(4)一端倾斜布置。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装置,尤其是一种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大坝坝体基础排水孔的涌水都是通过廊道内设置的排水沟集中排放的,但是,对于坝基地层透水性较强的大坝,在水库蓄水后,廊道内排水孔的涌水量较大,往往超过了排水沟的设计排水能力,造成廊道积水漫流,这对后续工序干扰很大,不仅影响施工人员正常工作,造成工作效率下降,成本增加,进度缓慢,质量也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可以解决坝体廊道内排水孔涌水的排水问题,给廊道创造干地施工的环境条件,从而减少了施工干扰,不仅有利于保障工程正常施工,也降低了廊道内排水的费用投入,同时有利于保证廊道内施工人员的健康及人身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包括集水主管,多根连接管的一端与集水主管连通,另一端与排水管连通,排水管一端埋设在排水孔内。
所述的排水孔设置于廊道中。所述的连接管上设置有截门。所述的集水主管的末端与集水井相通。所述的集水主管向集水井一端倾斜布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由于通过布设的集水主管与多个排水孔内埋设的排水管连通,集水主管与集水井连通,从而可以将大量的涌水集中引排到集水井中,解决了坝体廊道内排水孔涌水的排水问题,给廊道创造干地施工的环境条件,从而减少了施工干扰,不仅有利于保障工程正常施工,也降低了廊道内排水的费用投入,同时有利于保证廊道内施工人员的健康及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包括集水主管1,多根连接管2的一端与集水主管1连通,另一端与排水管4连通,排水管4一端埋设在排水孔3内。所述的排水孔3设置于廊道7中。所述的连接管2上设置有截门5。所述的集水主管1的末端与集水井6相通。所述的集水主管1向集水井4一端倾斜布置。
实施例:
1)集水主管1的大小可视涌水量大小而定,本例采用DN200的PVC管制作,排水管4和连接管2分别采用DN80和DN50的PVC管制作。
2)先在廊道内的排水孔3中埋设的排水管4。埋设时,排水管4的下端采用麻丝8扎紧封闭,然后打入排水孔内,再用水泥砂浆9回填排水孔与排水管4中间的空隙。
3)待凝一段时间后,采用管箍将排水管4连接在集水主管1的连接管2上。
4)打开截门5,各排水孔的涌水通过集水主管1引向集水井6。

一种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830896 U(45)授权公告日 2013.03.27CN202830896U*CN202830896U*(21)申请号 201220542606.4(22)申请日 2012.10.23E02B 8/06(2006.01)(73)专利权人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443002 湖北省宜昌市清波路1号(72)发明人孟德志 曹中升 孙海全 向锐王迎春 乐运红 兰萍 蔡连东(74)专利代理机构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代理人成钢(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57) 摘要一种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包括集水主管,多根连接管的一端与集水主。

2、管连通,另一端与排水管连通,排水管一端埋设在排水孔内,集水主管的末端与集水井相通。本实用新型由于通过布设的集水主管与多根排水孔内埋设的排水管连通,集水主管与集水井连通,从而可以将大量的涌水集中引排到集水井中,解决了坝体廊道内排水孔涌水的排水问题,给廊道创造干地施工的环境条件,从而减少了施工干扰,不仅有利于保障工程正常施工,也降低了廊道内排水的费用投入,同时有利于保证廊道内施工人员的健康及人身安全。(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

3、1 页1/1页21.一种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包括集水主管(1),其特征在于:多根连接管(2)的一端与集水主管(1)连通,另一端与排水管(4)连通,排水管(4)一端埋设在排水孔(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孔(3)设置于廊道(7)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2)上设置有截门(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主管(1)的末端与集水井(6)相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主管(1)向集水井(4)一端。

4、倾斜布置。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830896 U1/2页3一种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装置,尤其是一种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背景技术0002 长期以来,大坝坝体基础排水孔的涌水都是通过廊道内设置的排水沟集中排放的,但是,对于坝基地层透水性较强的大坝,在水库蓄水后,廊道内排水孔的涌水量较大,往往超过了排水沟的设计排水能力,造成廊道积水漫流,这对后续工序干扰很大,不仅影响施工人员正常工作,造成工作效率下降,成本增加,进度缓慢,质量也难以保证。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可以解决坝体廊道内排水孔涌水的。

5、排水问题,给廊道创造干地施工的环境条件,从而减少了施工干扰,不仅有利于保障工程正常施工,也降低了廊道内排水的费用投入,同时有利于保证廊道内施工人员的健康及人身安全。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包括集水主管,多根连接管的一端与集水主管连通,另一端与排水管连通,排水管一端埋设在排水孔内。0005 所述的排水孔设置于廊道中。所述的连接管上设置有截门。所述的集水主管的末端与集水井相通。所述的集水主管向集水井一端倾斜布置。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由于通过布设的集水主管与多个排水孔内埋设的排水管连通,集水主管与集水井连通。

6、,从而可以将大量的涌水集中引排到集水井中,解决了坝体廊道内排水孔涌水的排水问题,给廊道创造干地施工的环境条件,从而减少了施工干扰,不仅有利于保障工程正常施工,也降低了廊道内排水的费用投入,同时有利于保证廊道内施工人员的健康及人身安全。附图说明000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0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09 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0 如图12所示,一种廊道排水孔集中引排装置,包括集水主管1,多根连接管2的一端与集水主管1连通,另一端与排水管4连通,排水管4一端埋设在排水孔3内。所述的排水孔3设置于廊道7中。所述的连接管2上设置有截门5。

7、。所述的集水主管1的末端与集水井6相通。所述的集水主管1向集水井4一端倾斜布置。0011 实施例:说 明 书CN 202830896 U2/2页40012 1)集水主管1的大小可视涌水量大小而定,本例采用DN200的PVC管制作,排水管4和连接管2分别采用DN80和DN50的PVC管制作。0013 2)先在廊道内的排水孔3中埋设的排水管4。埋设时,排水管4的下端采用麻丝8扎紧封闭,然后打入排水孔内,再用水泥砂浆9回填排水孔与排水管4中间的空隙。0014 3)待凝一段时间后,采用管箍将排水管4连接在集水主管1的连接管2上。0015 4)打开截门5,各排水孔的涌水通过集水主管1引向集水井6。说 明 书CN 202830896 U1/1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830896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