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形车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球形车锁.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596368 U(45)授权公告日 2012.12.12CN202596368U*CN202596368U*(21)申请号 201220139317.X(22)申请日 2012.03.31E05B 71/00(2006.01)(73)专利权人刘作人地址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扁南街10-11号(72)发明人刘作人(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代理人黄培智(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球形车锁(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球形车锁,包括锁柱、锁体及呈活动连接的第一U型锁杆和第二U型锁杆,锁柱镶嵌在第一U型锁杆的第一自由端内部。
2、,锁体镶嵌在第二U型锁杆的第一自由端内部,锁体侧壁上设有钥匙孔,锁体的正面设有锁舌,锁舌位于第一U型锁杆的第一自由端下方,锁体所在的平面上设有与锁柱相对应的锁孔;第二U型锁杆的第二自由端的中部固定连接着防撬装置弯轨,并在该第二自由端的下部固定连接着两个弹簧钢片;第一U型锁杆的第二自由端的平面上设有防撬装置轨道定位柱,并在该第二自由端上设有定位块。本实用新型的球形车锁,成本低,锁眼藏在锁内,无法撬开,安全性能好;且球形车锁内设有防撬装置,两个U型锁杆无法撬开,达到防橇目的。(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3、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4 页1/1页21.一种球形车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柱、锁体及呈活动连接的第一U型锁杆和第二U型锁杆,所述锁柱镶嵌在第一U型锁杆的第一自由端内部,所述锁体镶嵌在第二U型锁杆的第一自由端内部,所述锁体侧壁上设有钥匙孔,锁体的正面设有锁舌,锁舌位于第一U型锁杆的第一自由端下方,锁体所在的平面上设有与锁柱相对应的锁孔;第二U型锁杆的第二自由端的中部上固定连接着防撬装置弯轨,并在该第二自由端的下部固定连接着两个弹簧钢片;第一U型锁杆的第二自由端的平面上设有防撬装置轨道定位柱,并在该第二自由端上设有定位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的上表面与第。
4、二U型锁杆的第一自由端的平面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球形车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U型锁杆的第一自由端的平面凹陷出一个车幅条槽。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球形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的个数为两个。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球形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的个数为两个。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596368 U1/2页3一种球形车锁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尤其涉及一种球形车锁。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技术中的车锁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机械锁,锁眼暴露在外,容易被撬,并且锁杆直径大都在三公分以下,容易被剪断。另一种是电子报警器锁,当电动车处于防盗状态,整车受到震。
5、动、或移动时都会发出报警声,只有通过遥控器解除防盗功能后才能正常启用;但是噪音干扰大,盗窃者对电子报警器有简单了解,使用简单工具同样可以轻易实施盗窃,并且结构复杂,成本高,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形车锁,其成本低,安全性能好,不易被撬。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球形车锁,包括锁柱、锁体及呈活动连接的第一U型锁杆和第二U型锁杆,所述锁柱镶嵌在第一U型锁杆的第一自由端内部,所述锁体镶嵌在第二U型锁杆的第一自由端内部,所述锁体侧壁上设有钥匙孔,锁体的正面设有锁舌,锁舌位于第一U型锁杆的第一自由端下方,锁体所在的平面上设有与锁柱相对应的锁孔;第。
6、二U型锁杆的第二自由端的中部上固定连接着防撬装置弯轨,并在该第二自由端的下部固定连接着两个弹簧钢片;第一U型锁杆的第二自由端的平面上设有防撬装置轨道定位柱,并在该第二自由端上设有定位块。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球形车锁,成本低,而且锁眼藏在锁内,无法撬开;另外球形车锁直径可以达到十六公分以上,无法剪开,安全性能好;且球形车锁内设有防撬装置,两个U型锁杆无法撬开,达到防橇目的。 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球形车锁其中一侧的主视图; 0008 图2是本实用新型球形车锁另一侧的主视图; 0009 图3是本实用新型球形车锁的其中一部分形状结构图; 0010 图4是本实用新型球形车锁的另一部分。
7、形状结构图; 0011 图5是本实用新型球形车锁第二U型锁杆的侧视图; 0012 图6是木实用新型球形车锁第一U型锁杆的侧视图; 0013 图7是本实用新型球形车锁在打开状态下的形状结构图; 0014 图8是本实用新型球形车锁锁体的形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一详细的阐述。 说 明 书CN 202596368 U2/2页40016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球形车锁,包括锁柱10、锁体1、及呈活动连接的第一U型锁杆(图5中右侧的U型锁杆)、第二U型锁杆(图5中左侧的U型锁杆),该第一U型锁杆的第二自由端和第二U型锁杆的第二自由端活动连接;所述锁。
8、柱10镶嵌在第一U型锁杆的第一自由端内部,所述锁体1镶嵌在第二U型锁杆的第一自由端内部,且锁体1的上表面与该第一自由端的表面平行;所述锁体1侧壁上设有钥匙孔13,锁体1的正面设有锁舌15,锁舌15位于第一U型锁杆的第一自由端下方,锁体1所在的平面上设有与锁柱10相对应的锁孔7,该锁孔7的形状、大小与锁柱10对应,以便锁柱10能锁在锁孔7内;第二U型锁杆的第二自由端的中部上固定连接着防撬装置弯轨5,并在该第二自由端的下部固定连接着两个弹簧钢片2;第一U型锁杆的第二自由端的平面上设有防撬装置轨道定位柱4,并在该第二自由端上设有定位块3,该定位块3的个数可以为两个。 0017 具体实施时,防撬装置弯。
9、轨5伸入球内的两端可以焊在球体内壁上或用螺丝固定,再将靠槽的弯轨两面点焊在槽边板上。防撬装置轨道定位柱4可以焊接在第一U型锁杆的第二自由端的平面上。 0018 当锁闭合时,防撬装置弯轨5围绕防撬装置轨道定位柱4转动进入防撬装置定位槽12,防撬装置轨道定位柱4始终在防撬装置弯轨5内,所述两个定位块3转动进入到相对应的定位孔6内,锁柱10被锁舌15牢牢锁住且又在球形锁内,由于锁眼藏在锁内,所以无法直接撬开;球形车锁设的定位块3起固定的作用,防撬装置弯轨定位柱4主要起防撬的作用,即使铰链被撬开,由于防撬装置弯轨定位柱4在防撬装置弯轨5内滑动的角度是按锁柱10、锁舌15打开的角度而设计的,所以从铰链端。
10、强力撬开两半球,防撬装置定位柱4在防撬装置弯轨5内由于角度的逆向就会卡住,且越撬越卡死,从而达到防撬目的,能更好的防盗。所述防撬装置弯轨5所在的第一U型锁杆的第二自由端的下部固定连接着两个弹簧钢片2,当开锁时,将钥匙插入钥匙孔13转动一个角度,锁柱10在弹簧钢片2作用下向上弹出,弹簧钢片2弹开,两个U型锁杆分离;轻轻松手,锁芯14即复位,取出钥匙,又处于待锁状态。 0019 第一U型锁杆和第二U型锁杆之间的连接可以是铰链连接,当然还可采用其他活动式连接方式,如卡入式连接。所述锁体的上表面与第二U型锁杆的第一自由端的平面平行。 0020 为了方便在自行车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球形车锁,在所述第一U型锁杆的第一自由端的平面凹陷出一个车幅条槽,图中标号8和11所示。 0021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CN 202596368 U1/4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596368 U2/4页6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596368 U3/4页7图5图6图7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596368 U4/4页8图8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596368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