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在转载机上的自移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装在转载机上的自移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031646 U(45)授权公告日 2011.11.09CN202031646U*CN202031646U*(21)申请号 201120050814.8(22)申请日 2011.02.28E21F 13/06(2006.01)(73)专利权人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100011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西滨河路22号专利权人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72)发明人朱建文(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代理人王昭林 何可(54) 实用新型名称安装在转载机上的自移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在转载机上的自移装置,包括:钢板,钢板焊。
2、接在与转载机搭接的前部刮板机的机头底座下;与动力源相连的第一液压油缸和第二液压油缸,第一和第二液压油缸处于转载机的溜槽的相反两侧的相应位置处,第一和第二液压油缸的与其活塞杆端相对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钢板上;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这两个支座处于转载机中部的转载机溜槽的相应位置处,分别焊接在转载机溜槽的两侧,第一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抵靠在第一支座上,第二液压油缸的活塞缸端抵靠在第二支座上。通过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在转载机上的自移装置,实现了简单安装,耗费材料很少。使用时,程序简单方便。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
3、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CN 202031656 U 1/1页21.一种安装在转载机上的自移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板(101),钢板(101)焊接在与转载机搭接的前部刮板机的机头底座下;第一液压油缸(102a)和第二液压油缸(102b),与各自的动力源相连,所述第一液压油缸(102a)和第二液压油缸(102b)处于转载机的溜槽(104)的相反两侧上的相应位置处,第一液压油缸(102a)的与其活塞杆端相对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钢板(101)上,并且第二液压油缸(102b)的与其活塞杆端相对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钢板(101)上;第一支座(103a)和第二支座(103。
4、b),所述第一支座(103a)和第二支座(103b)处于转载机中部的转载机溜槽(104)的相应位置处,分别焊接在转载机溜槽(104)的两侧,第一液压油缸(102a)的活塞杆端抵靠在第一支座(103a)上,第二液压油缸(103b)的活塞缸端抵靠在第二支座(103b)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装置(100),其特征在于,第一液压油缸(102a)的缸径大于100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装置(100),其特征在于,第二液压油缸(102b)的缸径大于100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装置(100),其特征在于,第一液压油缸(102a)的动力源是工作面泵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
5、移装置(100),其特征在于,第二液压油缸(102b)的动力源是工作面泵站。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装置(100),其特征在于,第一液压油缸(102a)和第二液压油缸(102b)均是液压千斤顶。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031646 UCN 202031656 U 1/2页3安装在转载机上的自移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转载机的自移装置。背景技术0002 在综合采煤作业中,在工作面运输巷中使用的转载机,随着回采逐步推进所采用的移动,通常利用回拄绞车牵引来实现。然而,每次牵引均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使用人工以及相关工序较多,给工作面的正常生产造成直接影响,同时对回采过程中。
6、的安全推进也造成威胁。0003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希望能够采用一种以自行移动的方式来对转载机牵引推进的技术,以解决绞车牵引工序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益,确保矿井安全。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转载机的自移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矿井安全。0005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在转载机上的自移装置,包括:0006 钢板,钢板焊接在与转载机搭接的前部刮板机的机头底座下;0007 第一液压油缸和第二液压油缸,与各自的动力源相连,所述第一液压油缸和第二液压油缸处于转载机的溜槽的相反两侧上的相应位置处,第一液压油缸的与其活塞杆端相对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钢。
7、板上,并且第二液压油缸的与其活塞杆端相对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钢板上;0008 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处于转载机中部的转载机溜槽的相应位置处,分别焊接在转载机溜槽的两侧,第一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抵靠在第一支座上,第二液压油缸的活塞缸端抵靠在第二支座上。0009 优选地,第一液压油缸的缸径大于100毫米。0010 优选地,第二液压油缸的缸径大于100毫米。0011 优选地,第一液压油缸的动力源是工作面泵站。0012 优选地,第二液压油缸的动力源是工作面泵站。0013 优选地,第一液压油缸和第二液压油缸均是液压千斤顶。0014 通过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在转载机上的自移装置,实现了简。
8、单安装,耗费材料很少。使用时,程序简单方便。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0015 下文中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所述附图如下:0016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在转载机中的自移装置的装配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说 明 书CN 202031646 UCN 202031656 U 2/2页40017 在下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0018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技术构思是,选择牢固可靠的支点,利用液压油缸的推动,克服设备对地面摩擦力,来实现重量极大的转载机或者破碎机的移动。0019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在转载机中的自移装置100的装配结构图。所述自移装置1。
9、00包括:钢板101、第一液压油缸102a、第二液压油缸102b、第一支座103a、第二支座103b。钢板101焊接在前部刮板机的机头105的底座下,以作为第一液压油缸102a和第二液压油缸102b推动转载机的固定平台(即,上文所述的牢固可靠的支点)。0020 第一支座103a和第二支座103b处于转载机中部的转载机溜槽104的相应位置处,分别焊接在转载机溜槽104的两侧。钢板101上也设有自身的支座,钢板101的支座位于转载机机身的两侧,这样,就可以避免转载机在推移过程中发生移位,并使转载机与前部刮板机的搭接位置相对固定,确保搭接合理。0021 如图1所示,与各自的动力源相连的第一和第二液压。
10、油缸102a、102b中的每一个的一端均固定在钢板101上,而第一液压油缸102a的相对的另一端(即,活塞杆端)顶在第一支座103a上。类似地,第二液压油缸102b的相对的另一端(即,活塞杆端)顶在第二支座103b上。0022 在操作中,由于第一和第二液压油缸102a、102b中的每一个的一端均固定在钢板101上,使得第一和第二液压油缸102a、102b在这一端处均处于固定状态。同时,由于第一和第二液压油缸102a、102b的活塞杆端相应地抵靠在第一和第二支座103a、103b上,从而随着各自的动力源持续给第一和第二液压油缸102a、102b提供动力,使第一和第二液压油缸102a、102b的各。
11、自的活塞杆端相应地推动第一和第二支座103a、103b。如上文所述,第一和第二支座103a、103b各自焊接在转载机溜槽104的两侧,因此整个转载机将随着第一和第二支座103a、103b的推移而推移。从而实现了转载机的自移。0023 由于刮板机可以与转载机相挂接,因此随着液压油缸的不断前移,就实现了转载机的持续自移。0024 在实际使用时,第一和第二液压油缸102a、102b优选使用缸径大于100毫米的液压油缸作为推移元件,利用工作面泵站作为动力源。当液压达到20MPa左右时便可移动转载机。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所用的液压油缸可以是液压千斤顶。0025 如上文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自移装置安。
12、装简单,耗费材料很少。在使用时,程序简单方便。操作人员只要控制液压油缸的动力源,即可控制转载机的推移。0026 在现有技术中,如果使用绞车牵引转载机,则需要布置绞车、总开关、控制开关,还需要布置较长的动力电缆、控制电缆,所需设备和材料费用极高,甚至高达15万元,且耗费时间过长,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0027 而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移装置,大大节省了设备材料成本,且耗费时间极短,甚至只需要5分钟左右就可完成一次自移操作,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0028 而且,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移装置,每次作业只需要2人完成,1人观察监护,1人操作,减少了人力的投入,同时杜绝了安全隐患。0029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有对本实用新型的等同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说 明 书CN 202031646 UCN 202031656 U 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031646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