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角龙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转角龙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039533 U(45)授权公告日 2011.11.16CN202039533U*CN202039533U*(21)申请号 201120040860.X(22)申请日 2011.02.17E04F 13/21(2006.01)E04F 13/22(2006.01)E04F 13/073(2006.01)(73)专利权人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100037 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甲11号中国建材大厦16层(72)发明人王亚东 蒋超 刘长柏(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代理人胡剑辉 王漪(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转角龙骨(57)。
2、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角龙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截面形状相同双向延伸;第一侧翼与第二侧翼,所述第一侧翼与第二侧翼均截面形状相同双向延伸,所述第一侧翼与第二侧翼平行连接设置在所述底板一侧,所述第一侧翼与所述底板之间夹角为锐角。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折翼、第二折翼与底板,且第一折翼及第二折翼与底板之间夹角为锐角,可根据实际工程需要调整该角度,以使得安装、固定面更加贴合,这种结构固定更加牢靠,外表看上去更加平整、一体化,工程质量及外观效果都得到极大改善。(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CN 202039。
3、535 U 1/1页21.一种转角龙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截面形状相同双向延伸;第一侧翼(2)与第二侧翼(3),所述第一侧翼(2)与第二侧翼(3)均截面形状相同双向延伸,所述第一侧翼(2)与第二侧翼(3)平行连接设置在所述底板(1)一侧,所述第一侧翼(2)与所述底板(1)之间夹角为锐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翼(2)与第二侧翼(3)远离所述底板(1)的一侧分别连接设置有第一折翼(4)与第二折翼(5),所述第一折翼(4)与第二折翼(5)相向延伸,且平行于所述底板(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角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翼(2)与所。
4、述底板(1)之间夹角为60度。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角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加强筋(6)。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039533 UCN 202039535 U 1/3页3一种转角龙骨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斜面或弧面墙体的龙骨。背景技术0002 现代装修工程中,由墙体龙骨、石膏板等构成的普通轻型墙体。如图1、图2所示,墙体龙骨包括墙体横龙骨11与墙体竖龙骨12。图1、图2中的墙体横龙骨11及墙体竖龙骨12的断面内角为90度,这种结构主要用在普通轻型墙体、水泥墙体与地面夹角互为90度的场合。如图3、图4所示,传统墙体主要组成包括墙体横龙骨11、墙体。
5、竖龙骨12、石膏板13、支撑卡14、通贯龙骨15、自攻螺钉16等。图3与图4为传统墙体与垂直于地面的水泥墙体的连接断面示意图,图中的墙体竖龙骨12与水泥墙17用射钉18连接在一起从而保证了墙的强度。如果墙的夹角是不规则的,比如普通轻型墙体与水泥墙体的夹角不是90度,使用普通竖龙骨12就无法与水泥墙17连接,因而就无法做到既保证墙的无缝连接,又保证墙的强度。因此普通的墙体龙骨在常规的隔断墙的应用非常普遍,但遇到不规则的墙体时,如普通轻型墙体与水泥墙体的夹角不是90度、轻型墙体与水平面倾斜一定角度、普通轻型墙体与圆柱体分界点处等连接时,采用普通墙体龙骨就无法满足工程要求,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及美观程度。
6、。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满足非垂直墙体固定、安装的转角龙骨。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角龙骨,包括:0005 底板,所述底板截面形状相同双向延伸;0006 第一侧翼与第二侧翼,所述第一侧翼与第二侧翼均截面形状相同双向延伸,所述第一侧翼与第二侧翼平行连接设置在所述底板一侧,所述第一侧翼与所述底板之间夹角为锐角。0007 进一步,所述第一侧翼与第二侧翼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分别连接设置有第一折翼与第二折翼,所述第一折翼与第二折翼相向延伸,且平行于所述底板。0008 进一步,所述第一侧翼与所述底板之间夹角为60度。0009 进一步,所述底板。
7、上设置有加强筋。0010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0011 1、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折翼、第二折翼与底板,且第一折翼及第二折翼与底板之间夹角为锐角,可根据实际工程需要调整该角度,以使得安装、固定面更加贴合,这种结构固定更加牢靠,外表看上去更加平整、一体化,工程质量及外观效果都得到极大改善。0012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可靠,且方便制作、使用,宜于在工程施工中推广应用。说 明 书CN 202039533 UCN 202039535 U 2/3页4附图说明001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0014 图1示出了第一种传统龙骨截面结构示意图;0015 图2示出了第二种传统。
8、龙骨截面结构示意图;0016 图3示出了传统墙体结构示意图;0017 图4示出了传统墙体中龙骨安装结构示意图;0018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转角龙骨第一种结构示意图;0019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转角龙骨第二种结构示意图;0020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转角龙骨第一种应用结构示意图;0021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转角龙骨第二种应用结构示意图;0022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转角龙骨第三种应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3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1、第一侧翼2与第二侧翼3。底板1、第一侧翼2与第二侧翼3共同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安装面,根据实际施工需要进行固定安装。0024 。
9、底板1为片状结构,底板1截面形状相同双向延伸。底板1长度根据实际施工需要来确定。0025 第一侧翼2与第二侧翼3均为片状结构,且截面形状相同双向延伸,第一侧翼2与第二侧翼3一侧平行连接设置在底板1上,并向同侧延伸。第一侧翼2与底板1之间夹角为锐角,相应的,第二侧翼3与底板1之间夹角为钝角,且该两个夹角互为补角。0026 底板1与第一侧翼2及第二侧翼3之间采用圆角过渡,以增强本实用新型强度。底板1、第一侧翼2与第二侧翼3厚度相同,便于加工成型。本实用新型在实际生产中可采用冷轧钢板弯折而成,也可通过对槽钢等型钢改造形成。0027 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折翼2、第二折翼3与底板1,且第一折翼2及第二折翼。
10、3与底板1之间夹角为锐角,可根据实际工程需要调整该角度,以使得安装、固定面更加贴合,这种结构固定更加牢靠,外表看上去更加平整、一体化,工程质量及外观效果都得到极大改善。0028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6所示,第一侧翼2远离底板1的一侧还连接设置有第一折翼4,第二侧翼3远离底板1的一侧还连接设置有第二折翼5。第一折翼4与第二折翼5延伸方向相对,且均平行于底板1。第一折翼4与第二折翼5延伸长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0029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侧翼2与底板1之间夹角为60度,第二侧翼3与底板1之间夹角为120度。该角度结构性更强,强度、美观都强于垂直状态,在斜面墙使用中更加方便、牢靠。0030 本实用新型中,。
11、底板1上设置有加强筋6。在底板1上设置加强筋6,可加强本实用新型的强度。0031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场合如图7、图8及图9所示。图7中为墙体7与水平面8倾斜一定角度时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情况。图7与图3相比,该墙体同样包括墙体竖龙骨12、石膏板13、支撑卡14及通贯龙骨15,墙体横龙骨11使用本实用新型转角龙骨10。0032 图8为墙体7与水泥墙17体夹角非垂直时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情况。图8与图4相说 明 书CN 202039533 UCN 202039535 U 3/3页5比,在于墙体7与水泥墙17夹角为非直角,再使用墙体竖龙骨12就无法满足要求,此时该处连接使用本实用新型转角龙骨10及射钉18连接。
12、。其余部分仍旧包括墙体竖龙骨12与自攻螺钉16。0033 图9为墙体7与圆立柱9连接固定时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情况。图9情况与图8情况类似,在与圆立柱9连接固定处,使用本实用新型转角龙骨10及射钉18,其余连接使用墙体竖龙骨12与自攻螺钉16。0034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三个使用实例清楚地表明,本实用新型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在这些特殊场合使用本实用新型,稳固性与美观性是使用常规龙骨无法比拟的。0035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可靠,且方便制作、使用,宜于在工程施工中推广应用。0036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2039533 UCN 202039535 U 1/4页6图1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039533 UCN 202039535 U 2/4页7图4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039533 UCN 202039535 U 3/4页8图6图7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039533 UCN 202039535 U 4/4页9图8图9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039533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