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舱门锁紧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救生舱门锁紧机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039693 U(45)授权公告日 2011.11.16CN202039693U*CN202039693U*(21)申请号 201120135739.5(22)申请日 2011.04.29E05C 9/00(2006.01)E21F 11/00(2006.01)(73)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地址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处(72)发明人方海峰 葛世荣 蔡李花 宋明(54) 实用新型名称救生舱门锁紧机构(57) 摘要一种救生舱门锁紧机构,由手柄、中心齿轮、锁紧闩板与闩板导槽组成,手柄固定在中心齿轮的轴上,可带动齿轮转动,上、下、左、右四个锁紧闩板上。
2、的齿都与中心齿轮啮合,且分别被闩板导槽约束在舱门上,闩板导槽固定在舱门上。救生舱门通过闩板的移动将门牢牢固定在舱体上,可以实现严格的密封和防震功能,当矿井发生二次爆炸时不会因为巨大的爆炸冲击而使救生舱门松动,保证了舱体内生存环境的稳定。(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CN 202039695 U 1/1页21.一种救生舱门锁紧机构,由手柄、中心齿轮、锁紧闩板与闩板导槽组成,其特征在于手柄固定在中心齿轮的轴上,可带动齿轮转动;锁紧闩板上的齿条与中心齿轮啮合,且分别被闩板导槽约束在舱门上;手柄转动带动中心。
3、齿轮及锁紧闩板啮合连动使舱门打开或锁紧。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039693 UCN 202039695 U 1/2页3救生舱门锁紧机构0001 所属领域000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舱门锁紧机构,尤其适用于煤矿井下救生舱系统和避难硐室。背景技术0003 煤矿瓦斯事故中死亡人员中的75是由于有毒、有害气体中毒死亡。煤矿井下发生矿难时,人员躲入救生舱中,当矿井下发生二次爆炸时,巨大的爆炸冲击会使舱门松动,导致舱门密封性受到影响,有毒、有害气体进入舱体内部,舱内生存环境收到很大的威胁。发明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救生舱门锁紧机构,以实现严格的密封和防震功能。0005 本实用。
4、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手柄(7)固定在中心齿轮(6)的轴上,可带动齿轮转动,上、下、左、右四个锁紧闩板(2-5)上的齿条都与中心齿轮啮合,且分别被闩板导槽(1)约束在舱门上,闩板导槽(1)固定在舱门(8)上。上、下锁紧闩板(2、4),可沿闩板导槽纵向移动,左、右锁紧闩板(3、5)可沿闩板导槽1横向移动。各锁紧闩板的伸出端均设计有斜面,在进一步伸出时可以实现对舱门(8)的压紧。0006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救生舱门通过闩板的移动将门牢牢固定在舱体上,可以实现严格的密封和防震功能,当矿井发生二次爆炸时不会因为巨大的爆炸冲击而使救生舱门松动,保证了舱体内生存环境的稳定。附图说明0007 图。
5、1为一种救生舱门锁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08 图中:1、闩板导槽,2、上锁紧闩板,3、左锁紧闩板,4、下锁紧闩板,5、右锁紧闩板,6、中心齿轮,7、手柄,8、救生舱门。具体实施方式0009 如图1所示,将手柄(7)逆时针旋转,带动中心齿轮(6)啮合上、下、左、右四个锁紧闩板(2-5)转动。上锁紧闩板(2)沿闩板导槽(1)向上滑动,伸出并进入舱体上部的闩孔;下锁紧闩板(4)沿闩板导槽(1)向下滑动,伸出并进入舱体下部的闩孔;左锁紧闩板(3)沿闩板导槽(1)向左滑动,伸出并进入舱体左部的闩孔;右锁紧闩板(5)沿闩板导槽(1)向右滑动,伸出并进入舱体右部的闩孔。各锁紧闩板的伸出端均设计有斜面,在进一步伸出时可以实现对舱门(8)的压紧,从而达到锁紧舱门的目的。同样,将手柄顺时针旋转,可以达到松开舱门的目的。0010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说 明 书CN 202039693 UCN 202039695 U 2/2页4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做出的推演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202039693 UCN 202039695 U 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039693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