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及其动力传递切换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机械及其动力传递切换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040316 U(45)授权公告日 2011.11.16CN202040316U*CN202040316U*(21)申请号 201120166423.2(22)申请日 2011.05.23F16H 63/32(2006.01)E04G 21/04(2006.01)(73)专利权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一工业城(72)发明人余泉旭 毕乾隆 张军(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代理人李兆岭 逯长明(54) 实用新型名称工程机械及其动力传递切换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的动力。
2、传递切换装置,包括固定有拨叉(25)的活动杆(24),还包括第一磁铁(21)和第二磁铁(22),第一磁铁(21)固定于活动杆(24),其两极的连线平行于活动杆(24)的轴线,第二磁铁(22)与第一磁铁(21)相距预定距离设置,且第二磁铁(22)与第一磁铁(21)相靠近的两极的极性相同或者相异。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动力传递切换装置取消了气压动力等装置,彻底避免了漏气故障的产生,采用电磁力实现滑移齿轮位置的改变,避免了中间状态的出现,保证切换到位,同时降低了成本。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动力传递切换装置的工程机械。(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
3、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2 页CN 202040318 U 1/1页21.一种工程机械的动力传递切换装置,包括固定有拨叉(25)的活动杆(2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磁铁(21)和第二磁铁(22),所述第一磁铁(21)固定于所述活动杆(24),其两极的连线平行于所述活动杆(24)的轴线,所述第二磁铁(22)与所述第一磁铁(21)相距预定距离设置,且所述第二磁铁(22)与所述第一磁铁(21)相靠近的两极的极性相同或者相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的动力传递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21)和所述第二磁铁(22)均为永磁铁,所述第二磁铁(22)固定于旋转轴(23)。
4、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的动力传递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21)为电磁铁,所述第二磁铁(22)为永磁铁,所述第二磁铁(22)固定于旋转轴(23)的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工程机械的动力传递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23)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的动力传递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21)为永磁铁,所述第二磁铁(22)为电磁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的动力传递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21)和所述第二磁铁(22)均为电磁铁。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工程机械的动力传递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5、,所述拨叉(25)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活动杆(24)。8.一种工程机械,包括泵送设备、行驶设备和动力传递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切换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切换装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具体为混凝土泵车。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040316 UCN 202040318 U 1/5页3工程机械及其动力传递切换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程机械的动力传递切换装置。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动力传递切换装置的工程机械。背景技术0002 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工程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混。
6、凝土的工业化、专业化大生产的质量优势的显现,预拌混凝土已越来越被广大建筑商采用,混凝土泵车作为预拌混凝土行业的主要工程机械,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0003 混凝土在搅拌站经过预搅拌以后,装于混凝土泵车,并利用混凝土泵车运输至目标位置,然后泵送至施工位置,可见,混凝土泵车主要有两种工作状态:行驶状态和泵送状态,两种状态下,混凝土泵车的动力来源都是混凝土泵车的发动机,为满足不同状态下的动力需要,混凝土泵车上都设置有动力传递切换装置,利用上述切换装置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至驱动轮,带动混凝土泵车移动,到达目的地以后,发动机的动力再切换至泵送油泵,使混凝土泵车进入泵送状态。0004 请参考图。
7、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混凝土泵车动力传递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05 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泵车的动力传递切换装置包括底盘气罐11、电磁换向阀12、气缸13、活塞杆14、拨叉15、滑移齿轮17、泵送齿轮16、内齿圈18,其中,底盘气罐11通过管路与电磁换向阀12连接,电磁换向阀12的两阀口通过两管路分别与气缸13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气缸13的活塞杆14上固定有拨叉15,拨叉15嵌入滑移齿轮17的凹槽,滑移齿轮17既能够与泵送齿轮16啮合,也可以与内齿圈18啮合。0006 工作过程中,当混凝土泵车需要行驶时,电磁换向阀12换向,使得底盘气罐11与气缸13的无杆腔导通,活塞杆14向左侧移动。
8、,带动拨叉15向左侧移动,拨叉15推动滑移齿轮17向左侧移动,与内齿圈18啮合,将发动机的动能通过滑移齿轮17和内齿圈18传递至混凝土泵车的驱动轴,实现混凝土泵车的行驶;当混凝土泵车行驶至目标位置需要进行泵送时,电磁换向阀换向,使底盘气罐11与气缸13的有杆腔导通,活塞杆14向右侧移动,带动拨叉15向右侧移动,拨叉15推动滑移齿轮17向右侧移动,与泵送齿轮16啮合,将发动机的动能通过滑移齿轮17和泵送齿轮16传递至混凝土泵车的油泵,实现混凝土泵车的泵送。0007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动力传递切换装置包括电磁阀、气缸等装置,长期使用很容易老化、磨损,进而导致漏气故障的产生,一旦漏气,就会造成底盘气。
9、罐的气压不足,对车辆的行驶、制动存在一定的危害;同时气缸的切换并非是非此即彼的方式,存在着中间状态,不能可靠的保证齿轮切换到位,特别是在气罐气压不足或者发生故障时极易造成分动箱齿轮切换不到位,而在切换不到位的情况下,还可能会发生打坏齿轮等故障;进一步地,气缸等装置对气密性的要求高,零部件的加工精度也高,加工难度大、成本高。0008 因此,如何在成本较低的基础上,避免漏气故障的产生,同时保证齿轮顺利切换到说 明 书CN 202040316 UCN 202040318 U 2/5页4位,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实用新型内容0009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传递切换装置,该。
10、动力传递切换装置取消了气压动力等装置,彻底避免了漏气故障的产生,采用电磁力实现滑移齿轮位置的改变,避免了中间状态的出现,保证切换到位,同时降低了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动力传递切换装置的工程机械。0010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的动力传递切换装置,包括固定有拨叉的活动杆,还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固定于所述活动杆,其两极的连线平行于所述活动杆的轴线,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一磁铁相距预定距离设置,且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一磁铁相靠近的两极的极性相同或者相异。0011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均为永磁铁,所述第二磁铁固定于旋转轴的端部。。
11、0012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铁为电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为永磁铁,所述第二磁铁固定于旋转轴的端部。0013 优选地,所述旋转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0014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铁为永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为电磁铁。0015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均为电磁铁。0016 优选地,所述拨叉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活动杆。001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包括泵送设备、行驶设备和动力传递切换装置,所述动力传递切换装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切换装置。0018 优选地,具体为混凝土泵车。0019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工程机械的动力传递切换装置,包括固定有拨叉的活动杆,还包括第一磁铁。
12、和第二磁铁,第一磁铁固定于活动杆,其两极的连线平行于活动杆的轴线,第二磁铁与第一磁铁相距预定距离设置,且第二磁铁与第一磁铁相靠近的两极的极性相同或者相异。从而,在工作过程中,当第二磁铁与第一磁铁相靠近的两极的极性相同时,二者之间产生排斥力,使活动杆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拨叉改变位置,向远离第二磁铁的方向移动,拨叉推动滑移齿轮滑动,使滑移齿轮与内齿圈啮合,实现将发动机的动能传递至驱动轮,从而工程机械能够在发动机的动力作用下运动,进入行驶状态;而当第二磁铁与第一磁铁相靠近的两极的极性相异时,二者之间就会产生吸引力,使活动杆带动拨叉向靠近第二磁铁的方向移动,拨叉推动滑移齿轮向相反的方向滑动,使滑移齿轮与。
13、泵送齿轮啮合,实现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至油泵,从而使得工程机械能够在发动机的动力作用下泵送,进入泵送状态。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工程机械的动力传递切换装置,取消了底盘气罐、电磁换向阀以及气缸等装置,从根本上避免了漏气现象的发生,而将动力源更换为两个相互作用的磁铁,利用磁铁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产生的电磁力,实现拨叉以及滑移齿轮的位置的改变,满足了工程机械状态切换的需要,同时,受两磁铁之间的电磁力的作用,滑移齿轮只有两个确定的位置,从而保证了齿轮切换的可靠性,避免了齿轮切换不到位以及由于齿轮切换不到位而导致的一系列故障的发生,降低了使用成本。0020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工程机械的有益效果。
14、与上述动力传递切换装置的有益效果说 明 书CN 202040316 UCN 202040318 U 3/5页5相同,这里不再赘述。附图说明0021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混凝土泵车动力传递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工程机械的动力传递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3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工程机械的动力传递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4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动力传递切换装置,该动力传递切换装置取消了气压动力等装置,彻底避免了漏气故障的产生,采用电磁力实现滑移齿轮位置的改变,避免了中间状态的出现,保证切换到位,同。
15、时降低了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动力传递切换装置的工程机械。0025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0026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工程机械的动力传递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7 如图2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工程机械的动力传递切换装置,包括固定有拨叉25的活动杆24,在拨叉25的推动下改变位置的滑移齿轮27,能够与滑移齿轮27啮合的泵送齿轮26和内齿圈28,还包括第一磁铁21和第二磁铁22,第一磁铁21固定于活动杆24,其两极的连线平行于活动杆。
16、24的轴线,第二磁铁22与第一磁铁21相距预定距离设置,且第二磁铁22与第一磁铁21相靠近的两极的极性相同或者相异。0028 当然,泵送齿轮26可以通过中间的传输装置将动能传输至油泵,从而可以实现工程机械的泵送;内齿圈28与工程机械的驱动轴连接,从而可以将发动机的动力传输至驱动轮,实现工程机械的行驶;第一磁铁21的两极的连线平行于活动杆24的轴线是指在第一磁铁21与第二磁铁22之间产生作用力时,作用力的方向平行于活动杆24的轴线,从而可以使活动杆24沿其轴线方向移动;本文所述的第二磁铁22与第一磁铁21相距预定距离设置是指第二磁铁22与第一磁铁21之间的距离足以保证二者之间产生的电磁力足够大,。
17、能够使拨叉25带动滑移齿轮27移动,顺利地与内齿圈28或者泵送齿轮26啮合。0029 另外,如图中所示,拨叉25具体可以通过螺栓固定于活动杆24。此种连接方式可以很方便地实现拨叉25与活动杆24的固定连接。0030 在工作过程中,当需要工程机械行驶时,调整第二磁铁22,使第二磁铁22与第一磁铁21相靠近的两极的极性,二者之间产生排斥力,使活动杆24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拨叉25改变位置,向远离第二磁铁22的方向移动,拨叉25推动滑移齿轮27滑动,使滑移齿轮27与内齿圈28啮合,实现将发动机的动能传递至驱动轮,从而工程机械能够在发动机的动力作用下运动,进入行驶状态;而当需要工程机械进行泵送时,调整第。
18、二磁铁22,使第二磁铁22与第一磁铁21相靠近的两极的极性相异,二者之间就会产生吸引力,使活动杆24带动拨叉25向靠近第二磁铁22的方向移动,拨叉25推动滑移齿轮27向相反的方向滑动,使说 明 书CN 202040316 UCN 202040318 U 4/5页6滑移齿轮27与泵送齿轮26啮合,实现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至油泵,从而使得工程机械能够在发动机的动力作用下泵送,进入泵送状态。0031 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工程机械的动力传递切换装置,取消了底盘气罐、电磁换向阀以及气缸等装置,从根本上避免了漏气现象的发生,而将动力源更换为两个相互作用的磁铁,利用磁铁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产生的。
19、电磁力,实现拨叉25以及滑移齿轮27的位置的改变,满足了工程机械动力传递状态切换的需要,同时,受两磁铁之间的电磁力的作用,滑移齿轮27只有两个确定的位置,从而保证了齿轮切换的可靠性,避免了齿轮切换不到位以及由于齿轮切换不到位而导致的一系列故障的发生,降低了使用成本。0032 如图2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磁铁21和第二磁铁22均可以为永磁铁,第二磁铁22固定于旋转轴23的端部。0033 永磁铁是指不需要电流来保持其磁场,具有宽磁滞回线、高矫顽力、高剩磁,一经磁化即能保持恒定磁性的材料。由于永磁铁具有上述特点,因此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工作可靠性很高。0034 工作过程中,当需要进行动力传递。
20、切换时,旋转轴旋转,带动第二磁铁22旋转,从而改变与第一磁铁21接近的磁极的极性,使得两磁铁之间的作用力的方向改变,在上述作用力的作用下,第一磁铁21带动活动杆24以及与其固定连接的拨叉25移动,从而使滑移齿轮27改变位置,与不同的装置(内齿圈28或者泵送齿轮26)啮合,实现动力传递的切换。0035 当然,上述第一磁铁21也可以为电磁铁,此时第二磁铁22为永磁铁,第二磁铁固定于旋转轴23的端部。电磁铁是指内部带有铁芯的、利用通有电流的线圈使其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的装置,通常制成条形或蹄形,铁芯要用容易磁化,又容易消失磁性的软铁或硅钢来制作,这样的电磁铁在通电时有磁性,断电后就随之消失。0036 。
21、在此种情况下,第一磁铁21和第二磁铁22相互靠近的两极的极性相同还是相反既可以通过旋转轴23带动第二磁铁22旋转实现,也可以通过改变第一磁铁21中的电流的方向实现,具体地调节方式可以考虑所需成本的高低以及结构是否简单等因素作决定。0037 具体地,旋转轴23旋转的动力源可以是与其连接的电机的输出轴,从而在需要进行动力的切换时,开启电机,使电机带动旋转轴23旋转即可;当然,旋转轴23也可以通过手动旋转。0038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工程机械的动力传递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39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动力传递切换装置的第一磁铁21可以为永磁。
22、铁,第二磁铁22可以为电磁铁,电磁铁的内部线圈通有交流电,通过改变第一磁铁21内部线圈中的电流的方向实现电磁铁的极性的改变。0040 当然,第一磁铁21和第二磁铁22也可以均为电磁铁,从而,就可以通过改变电磁铁的线圈内的电流的方向改变两磁铁的极性,实现动力传递的切换。0041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包括泵送设备、行驶设备和动力传递切换装置,所述动力传递切换装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切换装置。0042 除了上述动力传递切换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包括泵送设备、行驶设备和动力传递切换装置,该动力传递切换装置为以上所述的动力传递切换装置,该工说 明 书CN。
23、 202040316 UCN 202040318 U 5/5页7程机械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0043 具体地,上述工程机械可以为混凝土泵车。0044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工程机械及其动力传递切换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说 明 书CN 202040316 UCN 202040318 U 1/2页8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040316 UCN 202040318 U 2/2页9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040316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