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组装式建筑模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组装式建筑模块.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000471 U(45)授权公告日 2011.10.05CN202000471U*CN202000471U*(21)申请号 201020700932.4(22)申请日 2010.12.31E04B 1/00(2006.01)(73)专利权人青岛市鑫光正钢结构材料有限公司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三城路268号(72)发明人张立芳 尹增竹 赵作军(54) 实用新型名称新型组装式建筑模块(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组装式建筑模块,包括承重梁、承重柱以及墙体,所述的承重梁与承重柱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承重柱上设有安装孔,通过螺栓与墙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
2、型采用统一的结构形式和材质,通过对相同模块的不同的排列组合达到不同的空间分割和外观形状;而不必通过加工不同形状构建而达到空间分割和立面造型。本实用新型规格统一,零件简单,适合工厂化的大规模生产,且该模块的拼装均采用螺栓连接,大大降低用工量和施工时间,同时避免因焊接水平带来的质量隐患。(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 页 附图 1 页CN 202000476 U 1/1页21.一种新型组装式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模块包括承重梁(1)、承重柱(2)以及墙体(3),所述的承重梁(1)与承重柱(2)之间通过连接杆(4。
3、)连接;承重柱(2)上设有安装孔,通过螺栓(5)与墙体(3)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组装式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模块为正方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组装式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模块为长方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组装式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梁(1)上设置有电源线接入口(6)。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000471 UCN 202000476 U 1/1页3新型组装式建筑模块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结构模块,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建筑模块。背景技术0002 现代建筑领域中,建筑物的墙体部分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固化成型,但拆除或。
4、遇意外崩塌时就会完全破碎,不能重复利用,并且成为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难以处理。现有钢结构房屋构建型号繁多,规格复杂,不利于现场组装和工厂化大批量生产,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各部位的零件不能通用且形状复杂。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钢结构的模块化工厂化程度低的不足,提供一种钢结构房屋骨架模块。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组装式建筑模块,包括承重梁、承重柱以及墙体,所述的承重梁与承重柱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承重柱上设有安装孔,通过螺栓与墙体固定连接。0005 优选的是:所述的建筑模块为正方体。0006 优选的是:所述的建筑模块为长方体。0007 优选的是:所述的。
5、承重梁上设置有电源线接入口。00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统一的结构形式和材质,通过对相同模块的不同的排列组合达到不同的空间分割和外观形状;而不必通过加工不同形状构建而达到空间分割和立面造型。本实用新型规格统一,零件简单,适合工厂化的大规模生产,且该模块的拼装均采用螺栓连接,大大降低用工量和施工时间,同时避免因焊接水平带来的质量隐患。附图说明0009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单面结构示意图;0010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一种新型组装式建筑模块,包括承重梁1、承重柱2以及墙体3,所述的承重梁1与承重柱2之间通过连接杆4连接;承重柱2上设有安装孔,通过螺栓5与墙体3固定连接;承重梁1上设置有电源线接入口6。0012 所述的建筑模块为正方体,也可以为长方体。0013 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空间的大小对建筑模块进行任意组装、排列。0014 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为方便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范畴,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作各种简单变形与修饰,均应包含在以上申请专利范围中。说 明 书CN 202000471 UCN 202000476 U 1/1页4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000471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