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4018801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1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312860.5

申请日:

2012.06.29

公开号:

CN202788135U

公开日:

2013.03.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04H 12/1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陕西省电力设计院变更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雁翔路99号变更后: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环城南路东段50号|||授权

IPC分类号:

E04H12/10; E04H12/24

主分类号:

E04H12/10

申请人:

陕西省电力设计院

发明人:

谭蓉; 许万军; 孙菊海

地址: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雁翔路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代理人:

田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包括塔身、导线横担和地线支架;导线横担对称的设置于塔身顶部;地线支架的两个分支对称设置在导线横担上;导线横担的下平面为梯形;导线横担与塔身的连接处和塔身的变坡处均设置有休息平台;导线横担与塔身连接处的休息平台宽度为2.6米,塔身的变坡处的休息平台宽度为4米。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为了节省塔重,降低造价,导线横担下平面设计成梯形,且左右等长;因地处高原地区,设置双休息平台,方便了组塔架线人员及检修人员组塔或检修;采用全塔防松措施,减少了高原地区检修人员的工作量,确保了线路安全运行。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身(1)、导线横担(2)和地线支架(3);导线横担(2)对称的设置于塔身(1)顶部;地线支架(3)的两个分支对称设置在导线横担(9)上;导线横担(9)的下平面为梯形;导线横担(2)与塔身(1)的连接处(12)和塔身(1)的变坡处(11)均设置有休息平台;导线横担(2)与塔身(1)连接处(12)的休息平台宽度为2.6米,塔身(1)的变坡处(11)的休息平台宽度为4米。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其特征在于,塔身(1)的变坡处(11)距离导线横担(2)与塔身(1)的连接处(12)的距离为12米。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其特征在于,塔身(1)的底部设置有公用段(4),公用段(4)底部设置有塔腿(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其特征在于,导线横担(2)的下部设有导线挂点。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铁塔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500kV是我国直流高压输电线路的最低电压等级,对于像格尔木~拉萨输电线路工程,由于西藏电网的负荷较小,采用±500kV经济性不佳。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缓解藏中电网近期缺电局面,满足远期西藏社会经济对电力发展的要求,同时兼顾经济可行性,我国已成功完成±400kV直流输电技术的开发研制。
±400kV直流输电线路负荷相对较小,同时挂线金具也有所不同,不能照搬已有其它电压等级的线路铁塔。因此,设计±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以满足±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包括塔身、导线横担和地线支架;导线横担对称的设置于塔身顶部;地线支架的两个分支对称设置在导线横担上;导线横担的下平面为梯形;导线横担与塔身的连接处和塔身的变坡处均设置有休息平台;导线横担与塔身连接处的休息平台宽度为2.6米,塔身的变坡处的休息平台宽度为4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塔身的变坡处距离导线横担与塔身的连接处的距离为12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塔身的底部设置有公用段,公用段底部设置有塔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导线横担的下部设有导线挂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为了节省塔重,降低造价,导线横担下平面设计成梯形,且左右等长;因地处高原地区,设置双休息平台,方便了组塔架线人员及检修人员组塔或检修;采用全塔防松措施,减少了高原地区检修人员的工作量,确保了线路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包括:塔身1、导线横担2、地线支架3、共用段4和塔腿5。
地线支架3设置在塔身1顶端的导线横担2上。地线支架3包括两个分支,分别位于塔身1顶端的左右两侧,其上平面为收口梯形,向塔头左右两边水平伸展并保持等长。地线支架3的两个分支最外端30到塔身的中轴线的距离为10.3米,地线支架3的高度为2.5米。
地线支架3用于悬挂地线,对两相输电导线起保护作用。
导线横担2位于地线支架3下部。导线横担2包括两个分支,分别位于塔头下部的左右两侧,其下平面为收口梯形,向塔头左右两边水平伸展并保持对称。导线横担2用于悬挂两极输电导线,并满足电气间隙要求。导线横担2总长为31.6米,高度为2.6米。
本实用新型直线塔的两相导线均采用V型绝缘子串,减少了掉串事故,降低风偏闪络概率,保障了工程的安全运行。
本实用新型直线塔设置双休息平台。针对高海拔缺氧,工作降效严重等特点,为保证组塔架线人员及检修人员充分休息和人身安全,在导线横担2与塔身1连接处12和塔身变坡处11均设置了休息平台,导线横担2与塔身1连接处12的休息平台宽度为2.6米,塔身的变坡处11的休息平台宽度为4米,有足够的空间供检修人员休息;塔身的变坡处11距离导线横担2与塔身1的连接处12的距离为12米;变坡处11距离塔腿5底部为36米。
塔身1底部通过公用段4连接塔腿5,减少了加工难度,使铁塔接腿使用更加灵活;公用段4高度为2.5米。
本实用新型直线塔的导线V型绝缘子串的挂点分别设置在横担的端部和根部,均采用双角钢结构,该种结构避免了挂点处的焊接工作,对于高海拔低气温条件下的线路铁塔来说,可以有效加强挂线节点的受力能力,保证挂线节点的强度等各项要求。
本实用新型直线塔采用全塔双帽螺栓防松措施,在青藏高原寒冷、缺氧等恶劣气候条件下,减少了检修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线路运行的安全性。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788135 U(45)授权公告日 2013.03.13CN202788135U*CN202788135U*(21)申请号 201220312860.5(22)申请日 2012.06.29E04H 12/10(2006.01)E04H 12/24(2006.01)(73)专利权人陕西省电力设计院地址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雁翔路99号(72)发明人谭蓉 许万军 孙菊海(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代理人田洲(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

2、塔,包括塔身、导线横担和地线支架;导线横担对称的设置于塔身顶部;地线支架的两个分支对称设置在导线横担上;导线横担的下平面为梯形;导线横担与塔身的连接处和塔身的变坡处均设置有休息平台;导线横担与塔身连接处的休息平台宽度为2.6米,塔身的变坡处的休息平台宽度为4米。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为了节省塔重,降低造价,导线横担下平面设计成梯形,且左右等长;因地处高原地区,设置双休息平台,方便了组塔架线人员及检修人员组塔或检修;采用全塔防松措施,减少了高原地区检修人员的工作量,确保了线路安全运行。(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3、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1/1页21.一种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身(1)、导线横担(2)和地线支架(3);导线横担(2)对称的设置于塔身(1)顶部;地线支架(3)的两个分支对称设置在导线横担(9)上;导线横担(9)的下平面为梯形;导线横担(2)与塔身(1)的连接处(12)和塔身(1)的变坡处(11)均设置有休息平台;导线横担(2)与塔身(1)连接处(12)的休息平台宽度为2.6米,塔身(1)的变坡处(11)的休息平台宽度为4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其特征在于,塔身(1)。

4、的变坡处(11)距离导线横担(2)与塔身(1)的连接处(12)的距离为12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其特征在于,塔身(1)的底部设置有公用段(4),公用段(4)底部设置有塔腿(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其特征在于,导线横担(2)的下部设有导线挂点。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788135 U1/2页3一种用于 400kV 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铁塔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背景技术0002 现有技术中,500kV是我国直流高压输电线路的最低电压等级,对。

5、于像格尔木拉萨输电线路工程,由于西藏电网的负荷较小,采用500kV经济性不佳。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缓解藏中电网近期缺电局面,满足远期西藏社会经济对电力发展的要求,同时兼顾经济可行性,我国已成功完成400kV直流输电技术的开发研制。0003 400kV直流输电线路负荷相对较小,同时挂线金具也有所不同,不能照搬已有其它电压等级的线路铁塔。因此,设计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以满足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要求。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6、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6 一种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包括塔身、导线横担和地线支架;导线横担对称的设置于塔身顶部;地线支架的两个分支对称设置在导线横担上;导线横担的下平面为梯形;导线横担与塔身的连接处和塔身的变坡处均设置有休息平台;导线横担与塔身连接处的休息平台宽度为2.6米,塔身的变坡处的休息平台宽度为4米。000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塔身的变坡处距离导线横担与塔身的连接处的距离为12米。000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塔身的底部设置有公用段,公用段底部设置有塔腿。000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导线横担的下部设有导线挂点。0010 与现有技术相。

7、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为了节省塔重,降低造价,导线横担下平面设计成梯形,且左右等长;因地处高原地区,设置双休息平台,方便了组塔架线人员及检修人员组塔或检修;采用全塔防松措施,减少了高原地区检修人员的工作量,确保了线路安全运行。附图说明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说 明 书CN 202788135 U2/2页40012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4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直线塔,包括:塔身1、导线横担2、地线支架3、共用段4和塔腿5。0013 地线支架3设置在塔身1顶端的导。

8、线横担2上。地线支架3包括两个分支,分别位于塔身1顶端的左右两侧,其上平面为收口梯形,向塔头左右两边水平伸展并保持等长。地线支架3的两个分支最外端30到塔身的中轴线的距离为10.3米,地线支架3的高度为2.5米。0014 地线支架3用于悬挂地线,对两相输电导线起保护作用。0015 导线横担2位于地线支架3下部。导线横担2包括两个分支,分别位于塔头下部的左右两侧,其下平面为收口梯形,向塔头左右两边水平伸展并保持对称。导线横担2用于悬挂两极输电导线,并满足电气间隙要求。导线横担2总长为31.6米,高度为2.6米。0016 本实用新型直线塔的两相导线均采用V型绝缘子串,减少了掉串事故,降低风偏闪络概。

9、率,保障了工程的安全运行。0017 本实用新型直线塔设置双休息平台。针对高海拔缺氧,工作降效严重等特点,为保证组塔架线人员及检修人员充分休息和人身安全,在导线横担2与塔身1连接处12和塔身变坡处11均设置了休息平台,导线横担2与塔身1连接处12的休息平台宽度为2.6米,塔身的变坡处11的休息平台宽度为4米,有足够的空间供检修人员休息;塔身的变坡处11距离导线横担2与塔身1的连接处12的距离为12米;变坡处11距离塔腿5底部为36米。0018 塔身1底部通过公用段4连接塔腿5,减少了加工难度,使铁塔接腿使用更加灵活;公用段4高度为2.5米。0019 本实用新型直线塔的导线V型绝缘子串的挂点分别设。

10、置在横担的端部和根部,均采用双角钢结构,该种结构避免了挂点处的焊接工作,对于高海拔低气温条件下的线路铁塔来说,可以有效加强挂线节点的受力能力,保证挂线节点的强度等各项要求。0020 本实用新型直线塔采用全塔双帽螺栓防松措施,在青藏高原寒冷、缺氧等恶劣气候条件下,减少了检修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线路运行的安全性。0021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说 明 书CN 202788135 U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788135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