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生装置,特别是在高楼发生危险时,能及时离开危险现场的自助式救生器。
背景技术
当高楼发生危险情况时,首要的是危险区的人员必须及时迅速撤离。由于高楼的楼道窄小,通路不畅,人们往往被困在高楼,难于自救。当人们被困在高楼中时,多是由专业的外界抢救人员采用云梯、直升飞机等设备撤离被困者。而外界的抢救,需要等待、需要时间,而当危险发生时,时间就是生命,等待会丧失生命。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可靠、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造价低廉的自救式的高楼救生器。
本发明采用带挂钩的缆绳、卷绕缆绳的缆筒、缆筒内置的涨式制动机构及其经螺纹和齿轮传动的手动操纵机构以能自助操纵从高楼下降来实现其目的。并进一步采用挂钩的锁扣提高可靠性来实现其目的。
本发明的高楼救生器(参见附图),包含吊架,与吊架转动连接地筒形的缆筒(18),与缆筒卷绕连接的缆绳(21),与缆绳连接的挂钩(22),有缆筒的制动机构,该制动机构有能与缆筒内壁呈磨擦制动配合的至少一个制动块(39),制动块连接的滑块(38)与径向滑轨(34)滑动连接,滑块再与顶板(31)铰连,顶板再与伸入缆筒中的拉杆(30)铰连,拉杆经螺纹和齿轮传动连接操纵手柄(45)。
上述的吊架的中部固定连接筒形的筒轴(12),筒轴呈同轴线地转动联接缆筒(18),上述的径向滑轨(34)固定连接在筒轴外周,上述的顶板(31)贯穿筒轴的筒壁通孔(33)且两端分别与滑块(38)和伸入筒轴筒腔中的拉杆(30)的内端铰连,置于筒轴筒腔外的拉杆外端与齿轮螺母(43)的内螺纹呈螺纹传动连接,齿轮螺母的外齿轮与扇形齿轮(44)啮合,扇形齿轮与杆形的操纵手柄(45)固定连接。
上述的制动块(39)连接制动片(40),上述的筒轴(12)的筒腔中有与拉杆的端部相接的增力弹簧(42)。
上述的挂钩(22)的后端的倒锥形的压缆腔中有与缆绳(21)相压接的倒锥形的压缆块(23),挂钩后端螺纹连接与压缆块相接的压紧螺母(24),在靠近挂钩的缆绳上套连有挂钩的锁扣(25),锁扣有与挂钩吻合的挂钩孔(26)和与挂钩孔相垂直的锁舌孔,该锁舌孔中有与挂钩相扣合的锁舌(27)及其锁舌弹簧(28)。
上述的吊架呈竖置的框形,吊架有左支架(1)和右支架(2),左右支架下端连接的连接块(3)有安全绳挂环(5),分别与左右支架上端连接的左连杆(6)和右连杆(7)的上部叠置连接并有与缆绳(21)吻合的转轮(9)。
使用本发明将挂钩钩挂在建筑物牢固的部位,或将挂钩端的缆绳穿过建筑物的牢固性构件后用锁扣锁定,将安全绳捆在被困者自己身上再吊结在吊架上或吊架的安全绳挂环上。被困者自己手握操纵手柄,依靠自身重力,并操纵制动机构,使缆筒旋转释放缆绳,使被困者自己下降,下降过程中操纵制动机构控制下降速度,实现自救式撤离高楼。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自救式从高楼下降的功能,特别是能制成单人使用的高楼救生器,由吊架、通常的缆筒和缆绳、顶板滑块涨式制动块、拉杆螺纹齿轮传动机构构成的本救生器,具有使用安全可靠,能自己控制下降速度,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造价低廉等优点。
本发明适用于高楼自救脱险,适于高楼配备,高楼居家配备。
下面,再用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一种高楼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及其A-A、B-B剖面图。图中剖出缆筒内腔结构。
图2 是图1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高楼救生器,如附图所示。由吊架、缆筒、缆绳、制动机构等构成。
上述的吊架,参见图1、2,呈竖置的框形,有中部较大两端较小的左支架1和右支架2,用螺钉固定连接左右支架下端的连接块3,连接块中部有长形的扶手孔4和下方的半环形的安全绳挂环5。用螺钉分别与左支架和右支架上端固定连接的左连杆6和右连杆7,左右连杆的上部用螺钉和夹板8连接呈间隔叠置。左右连杆叠置部的中部形成空腔,空腔中的两个转轮9用销轴10呈可转动地夹装连接在左右连杆中,参见A-A剖面图,两个转轮相距适当距离形成缆绳孔11。在吊架的中部,有贯穿左右支架中部孔的横置的筒轴12。筒轴呈阶梯圆筒形,筒轴左端的外周呈四方形,与左支架1的四方孔相吻合而固定。筒轴左端用垫圈13、螺母14和端螺帽15、右端用垫圈16和螺帽17将筒轴固定在左右支架上。
上述的缆筒18,参见图1、2,采用通常的卷绕式缆绳筒结构,呈直圆筒形,两端分别焊固有端板。在缆筒的筒腔中紧靠两端板各装有轴承座及其中的轴承19,依靠两个轴承座中的轴承将缆筒呈转动地安装在筒轴12上,置于左右支架之间,并在缆筒两端与左右支架之间套装垫圈20。
上述的缆绳21,参见图1,采用通常的钢制缆绳或纤维缆绳。一端固定在缆筒18上,然后将缆绳卷绕在缆筒上。缆绳的另一端穿过吊架上端的缆绳孔11,缆绳与转轮9配合便能轻便地拉出。缆绳的拉出端有挂钩22,挂钩前端制成楔形钩,后端制成圆筒形,圆筒的内腔是倒圆锥形的压缆腔,压缆腔中配装有由两个或三个倒锥块组合成倒圆锥筒形的压缆块23,将缆绳的端头置于压缆块的中心孔中,再用压紧螺母24与挂钩后端的外螺纹配合连接将缆绳牢固地与挂钩相压接。在靠近挂钩的缆绳上还套连有挂钩的锁扣25,参见图1的B-B剖面图,锁扣呈长方条形,前端有与挂钩的楔形钩吻合的挂钩孔26,中心部有与挂钩孔相垂直的锁舌孔,锁舌孔中装有长条形的锁舌27,锁舌的前端呈与楔形钩相扣合的楔形。锁舌后方的锁舌孔中装有锁舌弹簧28,锁扣的两侧有封板29,封装时应让锁舌的两侧伸出以方便用手前后推动锁舌。使用时将楔形钩插入挂钩孔26,楔形钩的楔面推动锁舌27后退,当楔形钩完全插入后,在锁舌弹簧28的推力作用下,锁舌前行卡入楔形钩的钩槽扣合中而牢固地锁定挂钩。
上述的制动机构,参见图1、2,由拉杆、顶板、滑块、制动块、齿轮螺母、操纵手柄等构成。拉杆30呈两端大中间小的阶梯轴形,拉杆的大部份从右端伸入筒轴12的筒腔中,拉杆左端的中心部沿轴线开制有上下贯穿的顶板槽,顶板槽中配备两个长条形的顶板31,用销轴32将顶板的内端铰连在拉杆上,两顶板的外端分别向上和向下伸出顶板槽再贯穿筒轴的筒壁通孔33而伸出筒轴腔。在相对于顶板位置的筒轴的外周的上下侧有呈对称结构的两个径向滑轨34,两个径向滑轨的左端用螺栓35贯穿筒轴而固定,右端用螺钉36固定连接外套在筒轴上的环形的压板37,从而在两个径向滑轨上分别形成朝上开口和朝下开口的径向滑道,在两个滑道中分别呈滑动地安装有沿径向滑道滑动的滑块38。两个滑块各再用另一根销轴32与一个顶板31的外端铰连。在两个顶板的外端各固定连接一个与缆筒内壁相吻合的圆弧形的制动块39,在各制动块外周各固定连接有通常材料的制动片40,制动片能与缆筒内壁形成磨擦制动配合。在位于拉杆左端的筒轴腔中,装有与拉杆左端头相接的圆筒形的预压套41,在预压套与上述端螺帽15之间装有螺旋形的增力弹簧42。上述拉杆30的右端制有外螺纹而伸出筒轴的内腔。拉杆的右端配装齿轮螺母43,齿轮螺母的内周制成内螺纹,外周制成外齿轮。齿轮螺母43的内螺纹与拉杆30右端的外螺纹呈传动配合,外齿轮与扇形齿轮44啮合,扇形齿轮与杆形的操纵手柄45的一端连接成一体结构。扇形齿轮和操纵手柄依靠其旋转中心孔呈可转动地套装在固定轴46上,固定轴用螺纹固定连接在右支架2的下端部。拉杆30和固定轴46的右端用档板47封挡,档板的上端用套筒48和螺钉49固定在右支架的中上部,下端用螺帽50固定在固定轴46右端。
如上构成本高楼救生器。
使用本发明将缆绳21的挂钩端穿过建筑物的牢固性构件后用锁扣25锁定挂钩22,将通常的安全绳捆在被困者自己身上再吊结在吊架的安全绳挂环5中。被困者自己可一手握紧扶手孔4,一手握持操纵手柄45操纵制动机构,然后便能依靠自身重力,使缆筒18旋转释放缆绳21而下降。当下降速度太快时,通过操纵手柄45经扇形齿轮44转动齿轮螺母43,并在增力弹簧42的辅助下,经齿轮螺母与拉杆之间的螺纹传动,使拉杆30沿筒轴12的筒腔向右移动,拉动顶板31的内端向右移动,两个顶板推动两个滑块38在径向滑轨34中沿径向向外周移动,推动两制动块39张开,使制动片40与缆筒18的内壁磨擦而制动缆筒,降低下降速度或停止下降。制动力的大小由被困者自己经操纵手柄正向和反向旋转调节,制动力越大则下降速度越慢,制动力越小则下降速度越快。如上操作,被困者自己便能将自己从高楼下降到地面,脱离危险区,及时获得自救。
本实施例特别适合单人使用,适于做高楼自救救生器和高楼家庭自救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