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码头钢引桥升降装置.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4017943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054863.9

申请日:

2011.03.04

公开号:

CN201990928U

公开日:

2011.09.2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1D15/00申请日:20110304授权公告日:20110928终止日期:20140304|||授权

IPC分类号:

E01D15/00; E01D15/02; E01D15/24

主分类号:

E01D15/00

申请人:

长江航运规划设计院

发明人:

叶超; 李秀敏; 倪德先; 颛孙伟恩

地址:

430030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利北一村4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代理人:

徐祥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码头钢引桥升降装置,它包括提升楼、钢梁、钢承台和卷扬机,其特征是提升楼的立柱上设置有牛腿,钢梁搁置在牛腿上,钢承台搁置在钢梁上,卷扬机设置在提升楼的顶部,卷扬机通过钢缆与钢承台上的提升滑轮连接,钢承台上设置有可沿提升楼立柱滚动的导轮,钢承台上部设置有轨道,轨道上设置有滑轮,钢梁通过钢绳挂接在滑轮的轴上,滑轮通过钢缆与卷扬机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平稳、工作可靠。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浮码头钢引桥升降装置,包括提升楼(1)、钢梁(2)、钢承台(3)和卷扬机(4),其特征在于:提升楼(1)的立柱上设置有牛腿(5),钢梁(2)搁置在牛腿(5)上,钢承台(3)搁置在钢梁(2)上,卷扬机(4)设置在提升楼(1)的顶部,卷扬机(4)通过钢缆与钢承台(3)上的提升滑轮(6)连接,钢承台(3)上设置有可沿提升楼(1)的立柱滚动的导轮(7),钢承台(3)上部设置有轨道(8),钢梁(2)通过滑轮(9)悬挂在轨道(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码头钢引桥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5)在提升楼(1)的立柱上均匀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码头钢引桥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立柱上牛腿(5)的间距为3-8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码头钢引桥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立柱上牛腿(5)的间距为6米。

说明书

浮码头钢引桥升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装置,具体地讲是一种浮码头钢引桥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位落差较大、后方地形较陡的地区,常用浮码头进行货物装卸,趸船后方需要两连跨或多连跨钢引桥以满足车辆运行或散货物料上下坡要求,钢引桥提升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现有的钢引桥提升装置往往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特别是散货运输,皮带机在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跑偏等现象,给作业带来不变,同时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平稳、工作可靠的浮码头钢引桥升降装置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平稳、工作可靠的浮码头钢引桥升降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浮码头钢引桥升降装置,包括提升楼、钢梁、钢承台和卷扬机,其特征是提升楼的立柱上设置有牛腿,钢梁搁置在牛腿上,钢承台搁置在钢梁上,卷扬机设置在提升楼的顶部,卷扬机通过钢缆与钢承台上的提升滑轮)连接,钢承台上设置有可沿提升楼的立柱滚动的导轮,钢承台上部设置有轨道,钢梁通过滑轮悬挂在轨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牛腿在提升楼的立柱上均匀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同一立柱上牛腿的间距为3-8米。

进一步地,所述同一立柱上牛腿的间距为6米。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通过卷扬机提起钢承台,同时使钢梁沿轨道向内侧移动,钢承台带动钢引桥和钢梁移动至上(或下)级牛腿上方,钢梁向外侧移动至牛腿上方,缓慢放下搁置在牛腿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平稳、工作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中所示的浮码头钢引桥升降装置,包括提升楼1、钢梁2、钢承台3和卷扬机4,所述提升楼1的立柱上设置有牛腿5,钢梁2搁置在牛腿5上,钢承台3搁置在钢梁2上,卷扬机4设置在提升楼1的顶部,卷扬机4通过钢缆与钢承台3上的提升滑轮6连接,钢承台3上设置有可沿提升楼1的立柱滚动的导轮7,钢承台3上部设置有轨道8,钢梁2通过滑轮9悬挂在轨道8上。

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牛腿5在提升楼1的立柱上均匀布置。

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同一立柱上牛腿5的间距为3-8米。

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同一立柱上牛腿5的间距为6米。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浮码头钢引桥升降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浮码头钢引桥升降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浮码头钢引桥升降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浮码头钢引桥升降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码头钢引桥升降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990928 U(45)授权公告日 2011.09.28CN201990928U*CN201990928U*(21)申请号 201120054863.9(22)申请日 2011.03.04E01D 15/00(2006.01)E01D 15/02(2006.01)E01D 15/24(2006.01)(73)专利权人长江航运规划设计院地址 430030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利北一村44号(72)发明人叶超 李秀敏 倪德先 颛孙伟恩(74)专利代理机构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代理人徐祥生(54) 实用新型名称浮码头钢引桥升降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

2、型涉及浮码头钢引桥升降装置,它包括提升楼、钢梁、钢承台和卷扬机,其特征是提升楼的立柱上设置有牛腿,钢梁搁置在牛腿上,钢承台搁置在钢梁上,卷扬机设置在提升楼的顶部,卷扬机通过钢缆与钢承台上的提升滑轮连接,钢承台上设置有可沿提升楼立柱滚动的导轮,钢承台上部设置有轨道,轨道上设置有滑轮,钢梁通过钢绳挂接在滑轮的轴上,滑轮通过钢缆与卷扬机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平稳、工作可靠。(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CN 201990929 U 1/1页21.一种浮码头钢引桥升降装置,包括提升楼(1)。

3、、钢梁(2)、钢承台(3)和卷扬机(4),其特征在于:提升楼(1)的立柱上设置有牛腿(5),钢梁(2)搁置在牛腿(5)上,钢承台(3)搁置在钢梁(2)上,卷扬机(4)设置在提升楼(1)的顶部,卷扬机(4)通过钢缆与钢承台(3)上的提升滑轮(6)连接,钢承台(3)上设置有可沿提升楼(1)的立柱滚动的导轮(7),钢承台(3)上部设置有轨道(8),钢梁(2)通过滑轮(9)悬挂在轨道(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码头钢引桥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5)在提升楼(1)的立柱上均匀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码头钢引桥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立柱上牛腿(5)的间距为3-8米。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码头钢引桥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立柱上牛腿(5)的间距为6米。权 利 要 求 书CN 201990928 UCN 201990929 U 1/2页3浮码头钢引桥升降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装置,具体地讲是一种浮码头钢引桥升降装置。背景技术0002 在水位落差较大、后方地形较陡的地区,常用浮码头进行货物装卸,趸船后方需要两连跨或多连跨钢引桥以满足车辆运行或散货物料上下坡要求,钢引桥提升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现有的钢引桥提升装置往往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特别是散货运输,皮带机在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跑偏等现象,给作业带来不变,同时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设计出一。

5、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平稳、工作可靠的浮码头钢引桥升降装置十分必要。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平稳、工作可靠的浮码头钢引桥升降装置。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浮码头钢引桥升降装置,包括提升楼、钢梁、钢承台和卷扬机,其特征是提升楼的立柱上设置有牛腿,钢梁搁置在牛腿上,钢承台搁置在钢梁上,卷扬机设置在提升楼的顶部,卷扬机通过钢缆与钢承台上的提升滑轮)连接,钢承台上设置有可沿提升楼的立柱滚动的导轮,钢承台上部设置有轨道,钢梁通过滑轮悬挂在轨道上。0005 进一步地,所述牛腿在提升楼的立柱上均匀布置。0006 进一步地,所述。

6、同一立柱上牛腿的间距为3-8米。0007 进一步地,所述同一立柱上牛腿的间距为6米。0008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通过卷扬机提起钢承台,同时使钢梁沿轨道向内侧移动,钢承台带动钢引桥和钢梁移动至上(或下)级牛腿上方,钢梁向外侧移动至牛腿上方,缓慢放下搁置在牛腿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平稳、工作可靠。附图说明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0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0011 图3为图2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2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0013 图中所示的浮码头钢引桥升降装置,包括提升楼1、。

7、钢梁2、钢承台3和卷扬机4,所述提升楼1的立柱上设置有牛腿5,钢梁2搁置在牛腿5上,钢承台3搁置在钢梁2上,卷扬机4设置在提升楼1的顶部,卷扬机4通过钢缆与钢承台3上的提升滑轮6连接,钢承台3说 明 书CN 201990928 UCN 201990929 U 2/2页4上设置有可沿提升楼1的立柱滚动的导轮7,钢承台3上部设置有轨道8,钢梁2通过滑轮9悬挂在轨道8上。0014 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牛腿5在提升楼1的立柱上均匀布置。0015 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同一立柱上牛腿5的间距为3-8米。0016 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同一立柱上牛腿5的间距为6米。0017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说 明 书CN 201990928 UCN 201990929 U 1/2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990928 UCN 201990929 U 2/2页6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990928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