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4015485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0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569335.7

申请日:

2011.12.30

公开号:

CN202658523U

公开日:

2013.01.0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避免重复授予专利权IPC(主分类):E01D 21/00申请日:20111230授权公告日:20130109放弃生效日:20160504|||授权

IPC分类号:

E01D21/00; E04G21/12

主分类号:

E01D21/00

申请人:

邵旭东; 万国强; 娄志林

发明人:

邵旭东; 万国强; 娄志林

地址:

411104 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双马工业园迅达大道湘潭欧之姆预应力锚具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它主要针对桥梁预应力筋二次张拉施工的特殊要求开发的一种全新智能张拉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远程在线实时检测张拉力、张拉伸长值数据,并在第二次张拉时自动调取对应数第一次张拉力,张拉伸长值数据,将第一次张拉和第二次张拉有机联系,实现预应力筋全过程安全智能张拉施工。下位机接受上位机指令,控制智能多工位换向阀、智能液压动力源、工作千斤顶完成预定动作,实现在线检测张拉力和张拉伸长值数值,并通过无线传输至上位机。由一台上位机可同时控制两台下位机及其工作系统,达到安全有效同步张拉施工。它可应用于桥梁预应力施工;特别是各种复杂施工条件和对同一束预应力进行第二次张拉施工中。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智能控制组件(1)、多点压力检测组件(2)、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3)、智能液压动力源(4)和工作千斤顶(6),远程遥控下位机(9)及智能液压动力源(4)、工作千斤顶(6)联接上位机(10);智能控制组件(1)联接执行元件及测控元件;并联接上位机(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其特征是:智能控制组件(1)包括双向无线发射模块(8)、下位机(9)和上位机(10),所述上位机(10)中设置有无线通讯设备,并无线联接下位机(9)。
根据权利1所述的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多点压力检测组件(2)包括二个以上的压力传感器(5)、信号线(5A)和下位机(9);压力传感器分别布置在张拉千斤顶工作腔与进油阀之间管路上和进油阀与智能多工位换向阀之间管路上。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3)包括拉线式光珊尺(11)、传感器护罩(12)、数据连接线(13)和下位机(9),拉线式光珊尺(11)壳体固定在张拉千斤顶外圆周上,拉线固定在千斤顶活塞杆上;千斤顶活塞外伸,拉线式光珊尺(11)的拉线随之外伸,从而测量千斤顶伸长值;传感器护罩(12)固定在拉线式光珊尺(11)外周保护光珊尺的安全。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3)包括拉线式位移传感器、传感器护罩(12)、数据连接线(13)和下位机(9),拉线式位移传感器壳体固定在张拉千斤顶外圆周上,拉线固定在千斤顶活塞杆上;千斤顶活塞外伸,拉线式位移传感器的拉线随之外伸,从而测量千斤顶伸长值;传感器护罩(12)固定在拉线式位移传感器外周保护位移传感器的安全。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3)联接上位机(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上位机(10)中嵌入二次张拉实测伸长值综合实时测量软件。
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智能控制组件(1)中嵌入可人工设定参数的安全控制软件。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其特征是;智能液压动力源(4)包括柱塞泵(20)、电动机(21)、变频器(22)、油箱(23)、三工位自动阀(14)、保压单向阀(15)、电磁单向缷荷阀(16)和下位机(9);柱塞泵(20)与电动机(21)相连,下位机(9)联接变频器(22)及电动机。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下位机(9)包括可编程控制器(17),并联接智能液压动力源(4)、工作千斤顶(6)。

说明书

说明书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预应力二次张拉系统,特别是一种安全型智能预应力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公路、铁路桥梁预应力施工中逐渐采用智能张拉设备,已应用的智能张拉施工设备对提高预应力张拉施工同步性,减少现场施工随意性、提升监管力度及提高施工水平和质量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也存在如下问题:
1、智能张拉时电脑控制全自动完成张拉施工,张拉设备零配件,检测元件出现故障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当检测元件或设备出现误差(或故障)将致所施加的预应力超过(或达不到)设计值,施工完的预应力度过高(或不足)而发生不合格的情况。
2、钢绞线预应力筋二次张拉施工与传统预应力张拉施工有完全不一致的施工要求和方法,目前尚无满足“钢绞线二次张拉预应力筋”智能张拉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确保预应力筋张拉安全的能满足“钢绞线二次张拉施工工艺”要求的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智能控制组件1、多点压力检测组件2、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3、智能液压动力源4、工作千斤顶6等部份组成,在智能控制组件1中预置嵌入钢绞线力筋一次张拉程序、钢绞线力筋二次张拉程序、理论张拉伸长值计算公式、动作指令、数据存储、无线接收、发射、界面显示和数据输入输出等专用软件;远程遥控下位机9及智能液压动力源4、工作千斤顶6工作,在线实时检测张拉力、张拉伸长值数值并传输至上位机10;由智能控制组件1控制系统相关执行元件及测控元件全自动完成预应力筋第一次张拉和第二次张拉施工;并将在张拉时实测到的张拉力和张拉伸长值数据,通过无线传输至上位机10;上位机10运行预设的程序,同步计算理论张拉伸长值,并与同时点在线实测到的张拉伸长值进行比较,判断理论伸长值与实测伸长值误差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当超出规定范围,将发出报警、显示故障代码、并暂停张拉作业,待人工排除故障后重新发指令才能继续张拉作业,实现动态监控张拉力与伸长值,确保张拉施工不会发生超张拉或张拉力不到位的质量亊故。
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控制组件1由双向无线发射模块8、下位机9和上位机10组成,所述上位机10包括电脑、嵌入的一次张拉程序、二次张拉程序及其理论张拉伸长值计算公式、动作指令、数据存储、专用执行软件。上位机电脑中设置有无线通讯设备,电脑适时运行预置对应程序并无线遥控下位机9向执行元件发出“张拉”、“暂停持荷”、“加快/降低张拉速度”、“调整张拉油压上升/下降速率”、“工作千斤顶回程”、“空载待机”等动作指令,接收在线实测“张拉力”、“张拉伸长值”数据,记录张拉时间,并将其数据以不可编辑的形式存储和发送至互联网指定数据库;即时显示“张拉时间‑张拉力曲线”、“张拉力‑张拉伸长值曲线”和“实时张拉力数值”、“实时伸长值数值”。
本实用新型所述多点压力检测组件2由二个以上压力传感器5、信号线5A、与下位机9组成。压力传感器分别布置在张拉千斤顶工作腔与进油阀之间管路上和进油阀与智能多工位换向阀之间管路上;当千斤顶工作腔进油时,多个检测点检测到的实时压力值通过相匹配旳信号线分别输入到下位机9,多点测量的数值应在其传感器精度误差之内,超出规定误差值则判断有一个点的传感器出现故障,此时智能控制组件1将即时发出暂停张拉施工指令,待人工排查解除故障后,再重新发出张拉工作指令系统方可继续工作。可有效防止因检测元件发生故障导致实际张拉力与设定值不符的重大质量亊故。
本实用新型所述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3包括拉线式光珊尺11、传感器护罩12、数据连接线13和下位机9,拉线式光珊尺11壳体固定在张拉千斤顶外圆周上,拉线固定在千斤顶活塞杆上;千斤顶活塞外伸,拉线式光珊尺11的拉线随之外伸,从而测量千斤顶伸长值;传感器护罩12固定在拉线式光珊尺11外周保护光珊尺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所述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3亦可设计成包括拉线式位移传感器、传感器护罩12、数据连接线13和下位机9,拉线式位移传感器壳体固定在张拉千斤顶外圆周上,拉线固定在千斤顶活塞杆上;千斤顶活塞外伸,拉线式位移传感器的拉线随之外伸,从而测量千斤顶伸长值;传感器护罩12固定在拉线式位移传感器外周保护位移传感器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所述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3将测得的实时张拉力参数传输到上位机10计算出实时理论伸长值与同一时点测得的张拉伸长值进行比较,当超出+6%~+15%或‑6%~‑15%误差时暂停张拉施工,发出故障报警。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上位机10中,嵌入特殊的“同一束预应力筋第一次张拉实测伸长值和第二次张拉实测伸长值综合实时测量”软件,对同一束钢绞线预应力筋进行第二次张拉时预应力筋的总实际伸长量进行动态测量。其测量方法是;第一次张拉完成放张,当油压在1MP时,读取张拉伸长值数值并存入数据库,该数值将作为第二次张拉初应力的伸长值。当该束预应力筋第二次实施张拉时,从数据库调取相对应束的第一次张拉放张完成时读取的张拉伸长值作基数,叠加第二次张拉的实时伸长值,得到的实测伸长值则是本束预应力筋的实时总伸长值。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智能控制组件1中,嵌入可人工设定包括“本束最高压力值”、“智能液压动力源系统最高压力限值”、“千斤顶工作回程最高限压值”参数的安全控制软件,当超过设定值时,智能液压动力源4自动停止供油,系统自动停止工作的程序。
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液压动力源4,包括柱塞泵20、电动机21、变频器22、油箱23,三工位自动阀14,保压单向阀15,电磁单向卸荷阀16和下位机9。柱塞泵20与电动机21相连,下位机9控制变频器22调整电动机转速,其柱塞泵20转速在0~1400转/分任意调节,输出油量随之在0~12升/分间无级调节,下位机9根据力筋对张拉千斤顶工作的阻力及要求的张拉伸出速度,调整柱塞泵20转速,输出与工作千斤顶伸出速度相当流量的压力油到工作腔内,因变频调速输出的力矩是恒定的,液压系统为封闭系统,张拉工作千斤顶的荷载决定动力源输出的压力,系统输出的压力和流量随着工作千斤顶荷载的变化与伸出速度变化的要求而正相关完全吻合地发生变化,张拉工作千斤顶不运动时,液压动力源停止工作,无动力能源消耗。
本实用新型所述下位机9包括可编程控制器17及嵌入的专用执行软件,接受上位机10指令,控制智能液压动力源4、工作千斤顶6完成预定动作,检测实时张拉力和张拉伸长值数值,并通过无线传输至上位机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可按预置程序全自动完第一次张拉施工,第二次张拉施工,同时,在线检测张拉过程中的实时张拉力和张拉伸长值并与相应对应理论伸长值比较,确保在设定允许误差范围,否则,系统将暂停工作并报警提示处理故陴。系统还可将实测数据不可更改地实时通过无线互联网传输至指定数据库,供业主,监理,施工企业等单位管理者查询和作为原始记录保存,提升工程质量监管水平。
本实用新型因采用独特的智能液压动力源,实现了液压动力源只在千斤顶工作行程和回程才运转,并且完全按千斤顶所需压力和流量输送动力,没有任何其他无功损耗,大幅提高了能耗比,实际能耗显著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部件组成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控制组件布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布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多工位换向阀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液压动力源结构示意图。
图中:1‑智能控制组件;2‑多点压力检测组件;3‑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4‑智能液压动力源;5‑智能多工位换向阀;6‑工作千斤顶;7‑进油阀;8‑双向无线发射模块;9‑专用可编程控制器(简称:下位机);10‑便携式专用微机(简称:上位机);11‑拉线式光珊尺;12‑传感器护罩;13‑数据连接线;14‑三工位阀;15‑传动机构;16‑直流机电;17‑左位感器;18‑中位感器:19‑右位感器:20‑柱塞泵;21‑电动机;22‑变频器;23‑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组成件及功能实施例;参阅图1至图6可知,本实施例由智能控制组件1、多点压力检测组件2、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3、智能液压动力源4、工作千斤顶6组成,所述智能控制组件1的双向无线发射模块8采用3W无线模块、智能液压动力源4采用特殊的随荷载变化全吻合输出动力的智能液压动力源、下位机9采用欧姆龙型PCL、上位机10采用型高亮度双核手提电脑。在智能控制组件1中预置专用软件远程遥控智能液压动力源4、工作千斤顶6等部件完成预定工作。,所述上位机10预置嵌入一次张拉程序、二次张拉程序及其理论张拉伸长值计算公式、动作指令、数据存储、无线接收、发射、界面显示和数据输入报表输出专用软件;下位机9嵌入的专用执行软件,接受上位机10指令,控制智能液压动力源4、工作千斤顶6的动作,在线检测张拉力、张拉伸长值数值并将检测数据无线传输至上位机10、上位机10将不可编辑的检测数据通过3G无线互联网实时传输至指定数据库;智能控制组件1控制系统全自动完成预应力筋第一次张拉、第二次张拉施工。
智能控制组件1、由双向无线发射模块8、下位机9、上位机10组成,其下位机(9)接受上位机10指令,实施在线检测张拉力和张拉伸长值数值,并通过无线传输至上位机10。上位机10运行预设的张拉程序,测得实时张拉力后,同步计算理论张拉伸长值,并与同时点在线实测到的张拉伸长值进行比较,判断理论伸长值与实测伸长值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超出设定范围,将发出报警、显示故障代码、并暂停张拉作业,待人工排除故障后重新发指令才能继续张拉作业,确保预应力筋张拉力全程在受控状态,施工质量和安全都在理想状况。
实施例2,对单束预应力筋两端实施同步张拉施工;本实施例由智能控制组件1、和两组分别含;多点压力检测组件2、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3、智能液压动力源4、工作千斤顶6的组件组成。智能控制组件1同时控制两台工作千斤顶6对一束预应力筋两端同时施加预应力,系统工作程序及各部件功能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的是智能控制组件1中的上位机10预置的控制程序可同时遥控两组的下位机9,两组多点压力检测组件2、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3、智能液压动力源4、工作千斤顶6同时协调完成对同一束预应力筋张拉施工。本实施例可实现预应力筋两端两台千斤顶同步张拉,同步放张,当一台工作千斤顶张拉速度与另一端千斤顶张拉不同速时,系统自动调整张拉速速度,使之同步。同一束预应力筋两端张拉时,上位机10监控两台工作千斤顶实时实测伸长值相加与整束预应力张拉理论伸长值比较,进行允许误差控制评判,超出允差范围,系统自动暂停工作并报警提示,人工分析原因对问题进行处理后,重新发出指令后系统才会继续张拉作业,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上位机10的高性能笔记本电脑中嵌入一次张拉程序、二次张拉程序及其理论张拉伸长值计算公式、动作指令、数据存储、无线接收、发射、界面显示、数据输入、报表输出等专用软件和3G无线网卡软件,上位机10适时运行预置对应程序并无线遥控下位机9向执行元件发出“张拉”、“暂停持荷”、“加快/降低张拉速度”、“调整张拉油压上升/下降速率”、“工作千斤顶回程”、“空载待机”等动作指令,接收在线实测“张拉力”、“张拉伸长值”数据,记录张拉时间,并将其数据以不可编辑的形式存储和发送至互联网指定数据库;即时显示“张拉时间‑张拉力曲线”、“张拉力‑张拉伸长值曲线”和“实时张拉力数值”、“实时伸长值数值”;将测得的实时张拉力参数输入到“理论伸长值计算程序”计算出实时理论伸长值与同一时点测得的张拉伸长值进行比较,当超出设定允许误差时暂停张拉施工,待人工查清原因并排除故障后,人工重新发出指令,方可继续张拉工作。
上位机10将不可编辑的检测数据通过3G无线互联网实时传输至指定数据库,供相关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监管。
上位机10设置了智能人机对话提示界面,系统各部件和设施安装调试到位后,开启上位机10,主页界面显示;【自动张拉】、【手动张拉】、【参数设定】、【数据查询】四个按钮供操作者选择;正常施工可选择【参数设定】,进入参数设置界面,分别输入计划张拉施工预应力梁的编号、预应力束编号,预应力筋相关参数、预应力孔道参数,参数设定后应及时保存。参数设置完成后,回到主页界面,选择【自动张拉】按钮,进入参数确认界面,提示确认即将张拉施工的梁编号、预应力束编号,预应力筋参数并按【确认】按钮。同时,确认红框内提示;千斤顶及工具锚、限位板安装,吊具受力是否放松,再按此红色【确认】按钮。系统即按预定的张拉程序自动开始张拉作业。同时进入自动张拉作业监视界面,界面分别显示两端即时“张拉时间‑张拉力曲线”、“张拉力‑张拉伸长值曲线”和“实时张拉力数值”、“实时伸长值数值”;界面下方设置了【暂停】、【继续张拉】、【返回】、【紧急停机】按钮,操作者在自动张拉作业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可按【暂停】钮,系统暂停机停止作业,检查确认可继续进行张拉作业后,按【继续张拉】钮,系统在暂停处继续原程序自动张拉施工作业。如遇紧急情况,可直接按【紧急停机】按钮,系统切断电源紧急停机,待处理相应故障后再根据不同情况决定是继续张拉或返回重新从头开始。系统自动完成张拉、持荷、放张卸荷,界面进入“返回行程”提示;“两端千斤顶及工具是否准备好”,“回程最高限压值MPa”,按【确认】按钮,系统开始自动回程,该束张拉施工任务完成后,系统进入本束“张拉实测数据查询”界面,可查询已完成张拉力筋的相关实测数据,按【查询】钮,进入相关实测数据界面;按【结束】钮,返回主页界面。
系统调试或自动施工过程中出现故障需调整、调试;进入主页界面,按【手动张拉】钮,进入“手动操作界面”,该界面设有【张拉】、【暂停】、【回程】、【空转】、【加速】、【减速】按钮,可手动分别完成单台设备所需调整或完成的各种功能。
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未说明的功能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对一束预应力单端进行二次张拉,第一次按传统的直接张拉钢绞线;放张两小时后,第二次张拉锚杯将力筋张拉至设计应力。参阅图1至图5可知,本实施例由智能控制组件1、多点压力检测组件2、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3、智能液压动力源4、工作千斤顶6组成,所述智能控制组件1的双向无线发射模块8采用3W无线模块、智能液压动力源4采用特殊的随荷载变化全吻合输出动力的智能液压动力源、下位机9采用欧姆龙型PCL、上位机10采用型高亮度双核手提电脑。在智能控制组件1中预置专用软件远程遥控智能液压动力源4、工作千斤顶6等部件完成预定工作。,所述上位机10预置嵌入一次张拉程序、二次张拉程序及其理论张拉伸长值计算公式、动作指令、数据存储、无线接收、发射、界面显示和数据输入报表输出专用软件;下位机9嵌入的专用执行软件,接受上位机10指令,控制智能液压动力源4、工作千斤顶6的动作,在线检测张拉力、张拉伸长值数值并将检测数据无线传输至上位机10、上位机10通过无线互联网将不可编辑的检测数据传输至指定数据库;智能控制组件1控制系统全自动完成预应力筋第一次张拉、第二次张拉施工。
智能控制组件1、由双向无线发射模块8、下位机9、上位机10组成,其下位机(9)接受上位机10指令,实施在线检测张拉力和张拉伸长值数值,并通过无线传输至上位机10。上位机10运行预设的张拉程序,测得实时张拉力后,同步计算理论张拉伸长值,并与同时点在线实测到的张拉伸长值进行比较,判断理论伸长值与实测伸长值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超出设定范围,将发出报警、显示故障代码、并暂停张拉作业,待人工排除故障后重新发指令才能继续张拉作业,确保预应力筋张拉力全程在受控状态,施工质量和安全都在理想状况。
第一次张拉;上位机10设置了智能人机对话提示界面,系统各部件和设施安装调试到位后,开启上位机10,主页界面显示;【自动张拉】、【手动张拉】、【参数设定】、【数据查询】四个按钮供操作者选择;正常施工可选择【参数设定】,进入参数设置界面,分别输入计划张拉施工预应力梁的编号、预应力束编号,预应力筋第一次张拉和第二次张拉相关参数、预应力孔道参数,参数设定后应及时保存。参数设置完成后,回到主页界面,选择【自动张拉】按钮,进入参数确认界面,提示确认即将张拉施工的梁编号、预应力束编号,预应力筋参数、第一次张拉或第二次张拉,并按相应【第一次张拉确认】按钮。同时,还需确认红框内提示;千斤顶及工具锚、限位板安装,吊具受力是否放松,再按此红色【确认】按钮。系统即按预定的张拉程序自动开始第一次张拉作业。同时进入自动张拉作业监视界面,界面显示即时“张拉时间‑张拉力曲线”、“张拉力‑张拉伸长值曲线”和“实时张拉力数值”、“实时伸长值数值”;界面下方设置了【暂停】、【继续张拉】、【返回】、【紧急停机】按钮,操作者在自动张拉作业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可按【暂停】钮,系统暂停机停止作业,检查确认可继续进行张拉作业后,按【继续张拉】按钮,系统在暂停处继续原程序自动张拉施工作业。如遇紧急情况,可直接按【紧急停机】按钮,系统切断电源紧急停机,待处理相应故障后再根据不同情况决定是继续张拉或返回重新从头开始。系统自动完成张拉、持荷、放张卸荷,系统油压在0.5MPa时自动测量第一次放张后实际伸长值并储存到数据库。界面进入“返回行程”提示;“千斤顶及工具是否准备好”,“回程最高限压值MPa”,按【确认】按钮,系统开始自动回程,该束第一次张拉施工任务完成后,系统进入本束“张拉实测数据查询”界面,可查询已完成张拉力筋的相关实测数据,按【查询】钮,进入相关实测数据界面;按【结束】钮,返回主页界面。
第二次张拉;上位机10设置了智能人机对话提示界面,系统各部件和设施安装调试到位后,开启上位机10,主页界面显示;【自动张拉】、【手动张拉】、【参数设定】、【数据查询】四个按钮供操作者选择;选择【自动张拉】按钮,进入参数确认界面,提示确认即将张拉施工的梁编号、预应力束编号,预应力筋参数、第一次张拉或第二次张拉,并按【第二次张拉确认】按钮。同时,还需确认红框内提示;千斤顶及张拉连接工具,吊具受力是否放松,再按此红色【确认】按钮。系统即按预定的张拉程序自动开始第二次张拉作业,同时进入自动张拉作业监视界面,界面显示即时“张拉时间‑张拉力曲线”、“张拉力‑张拉伸长值曲线”和“实时张拉力数值”、“实时伸长值数值”;系统调取第一次张拉放张后的实际剩余张拉伸长值,以此为起点,叠加第二次张拉初应力以上的实时伸长值,界面显示的实测实时伸长值为该束实际伸长量。界面下方设置了【暂停】、【继续张拉】、【返回】、【紧急停机】按钮,操作者在自动张拉作业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可按【暂停】钮,系统暂停机停止作业,检查确认可继续进行张拉作业后,按【继续张拉】按钮,系统在暂停处继续原程序自动张拉施工作业。如遇紧急情况,可直接按【紧急停机】按钮,系统切断电源紧急停机,待处理相应故障后再根据不同情况决定是继续张拉或返回重新从头开始。系统自动完成张拉、持荷、放张卸荷,界面进入“返回行程”提示;“千斤顶及工具是否准备好”,“回程最高限压值MPa”,按【确认】按钮,系统开始自动回程,该束第二次张拉施工任务完成后,系统进入本束“张拉实测数据查询”界面,可查询已完成张拉力筋的相关实测数据,按【查询】钮,进入相关实测数据界面;按【结束】钮,返回主页界面。
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未说明的功能同实施例1和实施例2。
实施例4,多点压力组件元件组成及功能;本实施例多点压力检测组件2由两个压力传感器分别布置在张拉千斤顶工作腔与进油阀之间管路上和进油阀与智能多工位换向阀之间管路上。两个压力传感器分别用信号线与下位机9两个信号接入点相连,当千斤顶工作腔进油时,两个检测点正常检测到的压力值应在其传感器精度误差之内,当有一个点的传感器出现故障,两个或两个以上点监测到的压力值就会超出传感器精度误差范围,此时智能控制组件1将即时发出暂停张拉施工指令,待人工排查解除故障后,再重新发出张拉工作指令,确保本智能张拉系统不会因张拉力测量出现误差而导致实际永存应力不足或超出预应力筋允许的最大永存应力值,参阅图1至图6。
实施例5,本实施例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3由型拉线式光珊传感器一个、与传感器外形尺寸略大形状相似的护罩一个、带保护外套的数据连接线8米、将拉线式光珊传感器和护罩固定在张拉千斤顶外圆周上,拉线固定在千斤顶活塞杆上。千斤顶活塞外伸,拉线式光珊传感器的拉线随之外伸,从而测量千斤顶伸长值。本实施例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3中“拉线式光珊传感器”、也可替换为“拉线式位移传感器”,其他部件和工作过程及动作不变,参阅图1至图6。
实施例6,本实施例智能液压动力源4由柱塞泵20、电动机21、变频器22、油箱23,三工位自动阀14,保压单向阀15,电磁单向卸荷阀16和下位机9组成,参阅图1至图6。
柱塞油泵采用六组直经10毫米柱塞耦件超高压泵,流量12升/分;最高输出压力60Mp.a;电动机采用3kw四级普通电机;变频器采用型变频器,三工位自动阀14采用三位四通阀增加左、中、右位感应式传感器和减速传动机构的结构,柱塞油泵20与电动机21相连,下位机9控制变频器22调整电动机转速,其柱塞泵20转速在0~1400转/分任意调节,输出油量随之在0~12升/分间无级调节,下位机9根据力筋对张拉千斤顶工作的阻力及要求的张拉伸出速度,调整柱塞泵20转速,输出与工作千斤顶伸出速度相当流量的压力油到工作腔内,因变频调速输出的力矩是恒定的,液压系统为封闭系统,张拉工作千斤顶的荷载决定动力源输出的压力,系统输出的压力和流量随着工作千斤顶荷载的变化与伸出速度变化的要求而正相关完全吻合地发生变化,张拉工作千斤顶不运动时,液压动力源停止工作,无动力能源消耗。

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658523 U(45)授权公告日 2013.01.09CN202658523U*CN202658523U*(21)申请号 201120569335.7(22)申请日 2011.12.30E01D 21/00(2006.01)E04G 21/12(2006.01)(73)专利权人邵旭东地址 411104 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双马工业园迅达大道湘潭欧之姆预应力锚具有限公司专利权人万国强娄志林(72)发明人邵旭东 万国强 娄志林(54) 实用新型名称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57) 摘要一种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它主要针对桥梁预应力筋二次张拉施工的特殊要求。

2、开发的一种全新智能张拉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远程在线实时检测张拉力、张拉伸长值数据,并在第二次张拉时自动调取对应数第一次张拉力,张拉伸长值数据,将第一次张拉和第二次张拉有机联系,实现预应力筋全过程安全智能张拉施工。下位机接受上位机指令,控制智能多工位换向阀、智能液压动力源、工作千斤顶完成预定动作,实现在线检测张拉力和张拉伸长值数值,并通过无线传输至上位机。由一台上位机可同时控制两台下位机及其工作系统,达到安全有效同步张拉施工。它可应用于桥梁预应力施工;特别是各种复杂施工条件和对同一束预应力进行第二次张拉施工中。(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

3、说明书7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3 页1/1页21.一种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智能控制组件(1)、多点压力检测组件(2)、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3)、智能液压动力源(4)和工作千斤顶(6),远程遥控下位机(9)及智能液压动力源(4)、工作千斤顶(6)联接上位机(10);智能控制组件(1)联接执行元件及测控元件;并联接上位机(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其特征是:智能控制组件(1)包括双向无线发射模块(8)、下位机(9)和上位机(10),所述上位机(10)。

4、中设置有无线通讯设备,并无线联接下位机(9)。3.根据权利1所述的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多点压力检测组件(2)包括二个以上的压力传感器(5)、信号线(5A)和下位机(9);压力传感器分别布置在张拉千斤顶工作腔与进油阀之间管路上和进油阀与智能多工位换向阀之间管路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3)包括拉线式光珊尺(11)、传感器护罩(12)、数据连接线(13)和下位机(9),拉线式光珊尺(11)壳体固定在张拉千斤顶外圆周上,拉线固定在千斤顶活塞杆上;千斤顶活塞外伸,拉线式光珊尺(11)的拉线随之外伸,从而测量千斤顶。

5、伸长值;传感器护罩(12)固定在拉线式光珊尺(11)外周保护光珊尺的安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3)包括拉线式位移传感器、传感器护罩(12)、数据连接线(13)和下位机(9),拉线式位移传感器壳体固定在张拉千斤顶外圆周上,拉线固定在千斤顶活塞杆上;千斤顶活塞外伸,拉线式位移传感器的拉线随之外伸,从而测量千斤顶伸长值;传感器护罩(12)固定在拉线式位移传感器外周保护位移传感器的安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3)联接上位机(1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智能钢绞。

6、线二次张拉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上位机(10)中嵌入二次张拉实测伸长值综合实时测量软件。8.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智能控制组件(1)中嵌入可人工设定参数的安全控制软件。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其特征是;智能液压动力源(4)包括柱塞泵(20)、电动机(21)、变频器(22)、油箱(23)、三工位自动阀(14)、保压单向阀(15)、电磁单向缷荷阀(16)和下位机(9);柱塞泵(20)与电动机(21)相连,下位机(9)联接变频器(22)及电动机。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下位机(9)包。

7、括可编程控制器(17),并联接智能液压动力源(4)、工作千斤顶(6)。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658523 U1/7页3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预应力二次张拉系统,特别是一种安全型智能预应力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背景技术0002 目前,公路、铁路桥梁预应力施工中逐渐采用智能张拉设备,已应用的智能张拉施工设备对提高预应力张拉施工同步性,减少现场施工随意性、提升监管力度及提高施工水平和质量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也存在如下问题:0003 1、智能张拉时电脑控制全自动完成张拉施工,张拉设备零配件,检测元件出现故障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当检测元件或设备出现误差(。

8、或故障)将致所施加的预应力超过(或达不到)设计值,施工完的预应力度过高(或不足)而发生不合格的情况。0004 2、钢绞线预应力筋二次张拉施工与传统预应力张拉施工有完全不一致的施工要求和方法,目前尚无满足“钢绞线二次张拉预应力筋”智能张拉系统。发明内容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确保预应力筋张拉安全的能满足“钢绞线二次张拉施工工艺”要求的安全型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0006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智能控制组件1、多点压力检测组件2、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3、智能液压动力源4、工作千斤顶6等部份组成,在智能控制组件1中预置嵌入钢绞线力筋一次张拉程序、钢绞线力筋二次张。

9、拉程序、理论张拉伸长值计算公式、动作指令、数据存储、无线接收、发射、界面显示和数据输入输出等专用软件;远程遥控下位机9及智能液压动力源4、工作千斤顶6工作,在线实时检测张拉力、张拉伸长值数值并传输至上位机10;由智能控制组件1控制系统相关执行元件及测控元件全自动完成预应力筋第一次张拉和第二次张拉施工;并将在张拉时实测到的张拉力和张拉伸长值数据,通过无线传输至上位机10;上位机10运行预设的程序,同步计算理论张拉伸长值,并与同时点在线实测到的张拉伸长值进行比较,判断理论伸长值与实测伸长值误差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当超出规定范围,将发出报警、显示故障代码、并暂停张拉作业,待人工排除故障后重新发指令才能。

10、继续张拉作业,实现动态监控张拉力与伸长值,确保张拉施工不会发生超张拉或张拉力不到位的质量亊故。0007 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控制组件1由双向无线发射模块8、下位机9和上位机10组成,所述上位机10包括电脑、嵌入的一次张拉程序、二次张拉程序及其理论张拉伸长值计算公式、动作指令、数据存储、专用执行软件。上位机电脑中设置有无线通讯设备,电脑适时运行预置对应程序并无线遥控下位机9向执行元件发出“张拉”、“暂停持荷”、“加快/降低张拉速度”、“调整张拉油压上升/下降速率”、“工作千斤顶回程”、“空载待机”等动作指令,接收在线实测“张拉力”、“张拉伸长值”数据,记录张拉时间,并将其数据以不可编辑的形式存储和。

11、发送至互联网指定数据库;即时显示“张拉时间-张拉力曲线”、“张拉力-张拉伸长说 明 书CN 202658523 U2/7页4值曲线”和“实时张拉力数值”、“实时伸长值数值”。0008 本实用新型所述多点压力检测组件2由二个以上压力传感器5、信号线5A、与下位机9组成。压力传感器分别布置在张拉千斤顶工作腔与进油阀之间管路上和进油阀与智能多工位换向阀之间管路上;当千斤顶工作腔进油时,多个检测点检测到的实时压力值通过相匹配旳信号线分别输入到下位机9,多点测量的数值应在其传感器精度误差之内,超出规定误差值则判断有一个点的传感器出现故障,此时智能控制组件1将即时发出暂停张拉施工指令,待人工排查解除故障后。

12、,再重新发出张拉工作指令系统方可继续工作。可有效防止因检测元件发生故障导致实际张拉力与设定值不符的重大质量亊故。0009 本实用新型所述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3包括拉线式光珊尺11、传感器护罩12、数据连接线13和下位机9,拉线式光珊尺11壳体固定在张拉千斤顶外圆周上,拉线固定在千斤顶活塞杆上;千斤顶活塞外伸,拉线式光珊尺11的拉线随之外伸,从而测量千斤顶伸长值;传感器护罩12固定在拉线式光珊尺11外周保护光珊尺的安全。0010 本实用新型所述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3亦可设计成包括拉线式位移传感器、传感器护罩12、数据连接线13和下位机9,拉线式位移传感器壳体固定在张拉千斤顶外圆周上,拉线固定在千斤顶。

13、活塞杆上;千斤顶活塞外伸,拉线式位移传感器的拉线随之外伸,从而测量千斤顶伸长值;传感器护罩12固定在拉线式位移传感器外周保护位移传感器的安全。0011 本实用新型所述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3将测得的实时张拉力参数传输到上位机10计算出实时理论伸长值与同一时点测得的张拉伸长值进行比较,当超出+6+15或-6-15误差时暂停张拉施工,发出故障报警。0012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上位机10中,嵌入特殊的“同一束预应力筋第一次张拉实测伸长值和第二次张拉实测伸长值综合实时测量”软件,对同一束钢绞线预应力筋进行第二次张拉时预应力筋的总实际伸长量进行动态测量。其测量方法是;第一次张拉完成放张,当油压在1MP时,读取。

14、张拉伸长值数值并存入数据库,该数值将作为第二次张拉初应力的伸长值。当该束预应力筋第二次实施张拉时,从数据库调取相对应束的第一次张拉放张完成时读取的张拉伸长值作基数,叠加第二次张拉的实时伸长值,得到的实测伸长值则是本束预应力筋的实时总伸长值。0013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智能控制组件1中,嵌入可人工设定包括“本束最高压力值”、“智能液压动力源系统最高压力限值”、“千斤顶工作回程最高限压值”参数的安全控制软件,当超过设定值时,智能液压动力源4自动停止供油,系统自动停止工作的程序。0014 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液压动力源4,包括柱塞泵20、电动机21、变频器22、油箱23,三工位自动阀14,保压单向阀15。

15、,电磁单向卸荷阀16和下位机9。柱塞泵20与电动机21相连,下位机9控制变频器22调整电动机转速,其柱塞泵20转速在01400转/分任意调节,输出油量随之在012升/分间无级调节,下位机9根据力筋对张拉千斤顶工作的阻力及要求的张拉伸出速度,调整柱塞泵20转速,输出与工作千斤顶伸出速度相当流量的压力油到工作腔内,因变频调速输出的力矩是恒定的,液压系统为封闭系统,张拉工作千斤顶的荷载决定动力源输出的压力,系统输出的压力和流量随着工作千斤顶荷载的变化与伸出速度变化的要求而正相关完全吻合地发生变化,张拉工作千斤顶不运动时,液压动力源停止工作,无动力能源消耗。0015 本实用新型所述下位机9包括可编程控。

16、制器17及嵌入的专用执行软件,接受上位说 明 书CN 202658523 U3/7页5机10指令,控制智能液压动力源4、工作千斤顶6完成预定动作,检测实时张拉力和张拉伸长值数值,并通过无线传输至上位机10。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智能钢绞线二次张拉系统可按预置程序全自动完第一次张拉施工,第二次张拉施工,同时,在线检测张拉过程中的实时张拉力和张拉伸长值并与相应对应理论伸长值比较,确保在设定允许误差范围,否则,系统将暂停工作并报警提示处理故陴。系统还可将实测数据不可更改地实时通过无线互联网传输至指定数据库,供业主,监理,施工企业等单位管理者查询和作为原始记录保存,提升工程质量监管水平。0。

17、017 本实用新型因采用独特的智能液压动力源,实现了液压动力源只在千斤顶工作行程和回程才运转,并且完全按千斤顶所需压力和流量输送动力,没有任何其他无功损耗,大幅提高了能耗比,实际能耗显著降低。附图说明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部件组成布置示意图。0019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控制组件布置示意图。0020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布置示意图。0021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多工位换向阀结构示意图。0022 图5是图4俯视结构示意图。0023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液压动力源结构示意图。0024 图中:1-智能控制组件;2-多点压力检测组件;3-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4-智能液压。

18、动力源;5-智能多工位换向阀;6-工作千斤顶;7-进油阀;8-双向无线发射模块;9-专用可编程控制器(简称:下位机);10-便携式专用微机(简称:上位机);11-拉线式光珊尺;12-传感器护罩;13-数据连接线;14-三工位阀;15-传动机构;16-直流机电;17-左位感器;18-中位感器:19-右位感器:20-柱塞泵;21-电动机;22-变频器;23-油箱。具体实施方式0025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0026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组成件及功能实施例;参阅图1至图6可知,本实施例由智能控制组件1、多点压力检测组件2、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3、智能液压动力源4、工作千斤顶6组成,。

19、所述智能控制组件1的双向无线发射模块8采用3W无线模块、智能液压动力源4采用特殊的随荷载变化全吻合输出动力的智能液压动力源、下位机9采用欧姆龙型PCL、上位机10采用型高亮度双核手提电脑。在智能控制组件1中预置专用软件远程遥控智能液压动力源4、工作千斤顶6等部件完成预定工作。,所述上位机10预置嵌入一次张拉程序、二次张拉程序及其理论张拉伸长值计算公式、动作指令、数据存储、无线接收、发射、界面显示和数据输入报表输出专用软件;下位机9嵌入的专用执行软件,接受上位机10指令,控制智能液压动力源4、工作千斤顶6的动作,在线检测张拉力、张拉伸长值数值并将检测数据无线传输至上位机10、上位机10将不可编辑。

20、的检测数据通过3G无线互联网实时传输至指定数据库;智能控制组件1控制系统全自动完成预应力筋第一次张拉、第二次张拉施工。0027 智能控制组件1、由双向无线发射模块8、下位机9、上位机10组成,其下位机(9)接受上位机10指令,实施在线检测张拉力和张拉伸长值数值,并通过无线传输至上位机说 明 书CN 202658523 U4/7页610。上位机10运行预设的张拉程序,测得实时张拉力后,同步计算理论张拉伸长值,并与同时点在线实测到的张拉伸长值进行比较,判断理论伸长值与实测伸长值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超出设定范围,将发出报警、显示故障代码、并暂停张拉作业,待人工排除故障后重新发指令才能继续张拉作业,。

21、确保预应力筋张拉力全程在受控状态,施工质量和安全都在理想状况。0028 实施例2,对单束预应力筋两端实施同步张拉施工;本实施例由智能控制组件1、和两组分别含;多点压力检测组件2、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3、智能液压动力源4、工作千斤顶6的组件组成。智能控制组件1同时控制两台工作千斤顶6对一束预应力筋两端同时施加预应力,系统工作程序及各部件功能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的是智能控制组件1中的上位机10预置的控制程序可同时遥控两组的下位机9,两组多点压力检测组件2、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3、智能液压动力源4、工作千斤顶6同时协调完成对同一束预应力筋张拉施工。本实施例可实现预应力筋两端两台千斤顶同步张拉,同步放张,。

22、当一台工作千斤顶张拉速度与另一端千斤顶张拉不同速时,系统自动调整张拉速速度,使之同步。同一束预应力筋两端张拉时,上位机10监控两台工作千斤顶实时实测伸长值相加与整束预应力张拉理论伸长值比较,进行允许误差控制评判,超出允差范围,系统自动暂停工作并报警提示,人工分析原因对问题进行处理后,重新发出指令后系统才会继续张拉作业,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0029 上位机10的高性能笔记本电脑中嵌入一次张拉程序、二次张拉程序及其理论张拉伸长值计算公式、动作指令、数据存储、无线接收、发射、界面显示、数据输入、报表输出等专用软件和3G无线网卡软件,上位机10适时运行预置对应程序并无线遥控下位机9向执行元件发出“张拉。

23、”、“暂停持荷”、“加快/降低张拉速度”、“调整张拉油压上升/下降速率”、“工作千斤顶回程”、“空载待机”等动作指令,接收在线实测“张拉力”、“张拉伸长值”数据,记录张拉时间,并将其数据以不可编辑的形式存储和发送至互联网指定数据库;即时显示“张拉时间-张拉力曲线”、“张拉力-张拉伸长值曲线”和“实时张拉力数值”、“实时伸长值数值”;将测得的实时张拉力参数输入到“理论伸长值计算程序”计算出实时理论伸长值与同一时点测得的张拉伸长值进行比较,当超出设定允许误差时暂停张拉施工,待人工查清原因并排除故障后,人工重新发出指令,方可继续张拉工作。0030 上位机10将不可编辑的检测数据通过3G无线互联网实时。

24、传输至指定数据库,供相关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监管。0031 上位机10设置了智能人机对话提示界面,系统各部件和设施安装调试到位后,开启上位机10,主页界面显示;【自动张拉】、【手动张拉】、【参数设定】、【数据查询】四个按钮供操作者选择;正常施工可选择【参数设定】,进入参数设置界面,分别输入计划张拉施工预应力梁的编号、预应力束编号,预应力筋相关参数、预应力孔道参数,参数设定后应及时保存。参数设置完成后,回到主页界面,选择【自动张拉】按钮,进入参数确认界面,提示确认即将张拉施工的梁编号、预应力束编号,预应力筋参数并按【确认】按钮。同时,确认红框内提示;千斤顶及工具锚、限位板安装,吊具受力是否放松,再。

25、按此红色【确认】按钮。系统即按预定的张拉程序自动开始张拉作业。同时进入自动张拉作业监视界面,界面分别显示两端即时“张拉时间-张拉力曲线”、“张拉力-张拉伸长值曲线”和“实时张拉力数值”、“实时伸长值数值”;界面下方设置了【暂停】、【继续张拉】、【返回】、【紧急停机】按钮,操作者在自动张拉作业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可按【暂停】钮,系统暂停机停止作业,检查确认可继续进行张拉说 明 书CN 202658523 U5/7页7作业后,按【继续张拉】钮,系统在暂停处继续原程序自动张拉施工作业。如遇紧急情况,可直接按【紧急停机】按钮,系统切断电源紧急停机,待处理相应故障后再根据不同情况决定是继续张拉或返回重新从。

26、头开始。系统自动完成张拉、持荷、放张卸荷,界面进入“返回行程”提示;“两端千斤顶及工具是否准备好”,“回程最高限压值MPa”,按【确认】按钮,系统开始自动回程,该束张拉施工任务完成后,系统进入本束“张拉实测数据查询”界面,可查询已完成张拉力筋的相关实测数据,按【查询】钮,进入相关实测数据界面;按【结束】钮,返回主页界面。0032 系统调试或自动施工过程中出现故障需调整、调试;进入主页界面,按【手动张拉】钮,进入“手动操作界面”,该界面设有【张拉】、【暂停】、【回程】、【空转】、【加速】、【减速】按钮,可手动分别完成单台设备所需调整或完成的各种功能。0033 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未说明的功能。

27、同实施例1。0034 实施例3,对一束预应力单端进行二次张拉,第一次按传统的直接张拉钢绞线;放张两小时后,第二次张拉锚杯将力筋张拉至设计应力。参阅图1至图5可知,本实施例由智能控制组件1、多点压力检测组件2、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3、智能液压动力源4、工作千斤顶6组成,所述智能控制组件1的双向无线发射模块8采用3W无线模块、智能液压动力源4采用特殊的随荷载变化全吻合输出动力的智能液压动力源、下位机9采用欧姆龙型PCL、上位机10采用型高亮度双核手提电脑。在智能控制组件1中预置专用软件远程遥控智能液压动力源4、工作千斤顶6等部件完成预定工作。,所述上位机10预置嵌入一次张拉程序、二次张拉程序及其理论。

28、张拉伸长值计算公式、动作指令、数据存储、无线接收、发射、界面显示和数据输入报表输出专用软件;下位机9嵌入的专用执行软件,接受上位机10指令,控制智能液压动力源4、工作千斤顶6的动作,在线检测张拉力、张拉伸长值数值并将检测数据无线传输至上位机10、上位机10通过无线互联网将不可编辑的检测数据传输至指定数据库;智能控制组件1控制系统全自动完成预应力筋第一次张拉、第二次张拉施工。0035 智能控制组件1、由双向无线发射模块8、下位机9、上位机10组成,其下位机(9)接受上位机10指令,实施在线检测张拉力和张拉伸长值数值,并通过无线传输至上位机10。上位机10运行预设的张拉程序,测得实时张拉力后,同步。

29、计算理论张拉伸长值,并与同时点在线实测到的张拉伸长值进行比较,判断理论伸长值与实测伸长值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超出设定范围,将发出报警、显示故障代码、并暂停张拉作业,待人工排除故障后重新发指令才能继续张拉作业,确保预应力筋张拉力全程在受控状态,施工质量和安全都在理想状况。0036 第一次张拉;上位机10设置了智能人机对话提示界面,系统各部件和设施安装调试到位后,开启上位机10,主页界面显示;【自动张拉】、【手动张拉】、【参数设定】、【数据查询】四个按钮供操作者选择;正常施工可选择【参数设定】,进入参数设置界面,分别输入计划张拉施工预应力梁的编号、预应力束编号,预应力筋第一次张拉和第二次张拉相关。

30、参数、预应力孔道参数,参数设定后应及时保存。参数设置完成后,回到主页界面,选择【自动张拉】按钮,进入参数确认界面,提示确认即将张拉施工的梁编号、预应力束编号,预应力筋参数、第一次张拉或第二次张拉,并按相应【第一次张拉确认】按钮。同时,还需确认红框内提示;千斤顶及工具锚、限位板安装,吊具受力是否放松,再按此红色【确认】按钮。系统即按预定的张拉程序自动开始第一次张拉作业。同时进入自动张拉作业监视界面,界面显示即时说 明 书CN 202658523 U6/7页8“张拉时间-张拉力曲线”、“张拉力-张拉伸长值曲线”和“实时张拉力数值”、“实时伸长值数值”;界面下方设置了【暂停】、【继续张拉】、【返回】。

31、、【紧急停机】按钮,操作者在自动张拉作业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可按【暂停】钮,系统暂停机停止作业,检查确认可继续进行张拉作业后,按【继续张拉】按钮,系统在暂停处继续原程序自动张拉施工作业。如遇紧急情况,可直接按【紧急停机】按钮,系统切断电源紧急停机,待处理相应故障后再根据不同情况决定是继续张拉或返回重新从头开始。系统自动完成张拉、持荷、放张卸荷,系统油压在0.5MPa时自动测量第一次放张后实际伸长值并储存到数据库。界面进入“返回行程”提示;“千斤顶及工具是否准备好”,“回程最高限压值MPa”,按【确认】按钮,系统开始自动回程,该束第一次张拉施工任务完成后,系统进入本束“张拉实测数据查询”界面,可查。

32、询已完成张拉力筋的相关实测数据,按【查询】钮,进入相关实测数据界面;按【结束】钮,返回主页界面。0037 第二次张拉;上位机10设置了智能人机对话提示界面,系统各部件和设施安装调试到位后,开启上位机10,主页界面显示;【自动张拉】、【手动张拉】、【参数设定】、【数据查询】四个按钮供操作者选择;选择【自动张拉】按钮,进入参数确认界面,提示确认即将张拉施工的梁编号、预应力束编号,预应力筋参数、第一次张拉或第二次张拉,并按【第二次张拉确认】按钮。同时,还需确认红框内提示;千斤顶及张拉连接工具,吊具受力是否放松,再按此红色【确认】按钮。系统即按预定的张拉程序自动开始第二次张拉作业,同时进入自动张拉作业。

33、监视界面,界面显示即时“张拉时间-张拉力曲线”、“张拉力-张拉伸长值曲线”和“实时张拉力数值”、“实时伸长值数值”;系统调取第一次张拉放张后的实际剩余张拉伸长值,以此为起点,叠加第二次张拉初应力以上的实时伸长值,界面显示的实测实时伸长值为该束实际伸长量。界面下方设置了【暂停】、【继续张拉】、【返回】、【紧急停机】按钮,操作者在自动张拉作业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可按【暂停】钮,系统暂停机停止作业,检查确认可继续进行张拉作业后,按【继续张拉】按钮,系统在暂停处继续原程序自动张拉施工作业。如遇紧急情况,可直接按【紧急停机】按钮,系统切断电源紧急停机,待处理相应故障后再根据不同情况决定是继续张拉或返回重新。

34、从头开始。系统自动完成张拉、持荷、放张卸荷,界面进入“返回行程”提示;“千斤顶及工具是否准备好”,“回程最高限压值MPa”,按【确认】按钮,系统开始自动回程,该束第二次张拉施工任务完成后,系统进入本束“张拉实测数据查询”界面,可查询已完成张拉力筋的相关实测数据,按【查询】钮,进入相关实测数据界面;按【结束】钮,返回主页界面。0038 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未说明的功能同实施例1和实施例2。0039 实施例4,多点压力组件元件组成及功能;本实施例多点压力检测组件2由两个压力传感器分别布置在张拉千斤顶工作腔与进油阀之间管路上和进油阀与智能多工位换向阀之间管路上。两个压力传感器分别用信号线与下位机。

35、9两个信号接入点相连,当千斤顶工作腔进油时,两个检测点正常检测到的压力值应在其传感器精度误差之内,当有一个点的传感器出现故障,两个或两个以上点监测到的压力值就会超出传感器精度误差范围,此时智能控制组件1将即时发出暂停张拉施工指令,待人工排查解除故障后,再重新发出张拉工作指令,确保本智能张拉系统不会因张拉力测量出现误差而导致实际永存应力不足或超出预应力筋允许的最大永存应力值,参阅图1至图6。0040 实施例5,本实施例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3由型拉线式光珊传感器一个、与传感器外形尺寸略大形状相似的护罩一个、带保护外套的数据连接线8米、将拉线式光珊传感器说 明 书CN 202658523 U7/7页9。

36、和护罩固定在张拉千斤顶外圆周上,拉线固定在千斤顶活塞杆上。千斤顶活塞外伸,拉线式光珊传感器的拉线随之外伸,从而测量千斤顶伸长值。本实施例伸长值在线检测组件3中“拉线式光珊传感器”、也可替换为“拉线式位移传感器”,其他部件和工作过程及动作不变,参阅图1至图6。0041 实施例6,本实施例智能液压动力源4由柱塞泵20、电动机21、变频器22、油箱23,三工位自动阀14,保压单向阀15,电磁单向卸荷阀16和下位机9组成,参阅图1至图6。0042 柱塞油泵采用六组直经10毫米柱塞耦件超高压泵,流量12升/分;最高输出压力60Mp.a;电动机采用3kw四级普通电机;变频器采用型变频器,三工位自动阀14采。

37、用三位四通阀增加左、中、右位感应式传感器和减速传动机构的结构,柱塞油泵20与电动机21相连,下位机9控制变频器22调整电动机转速,其柱塞泵20转速在01400转/分任意调节,输出油量随之在012升/分间无级调节,下位机9根据力筋对张拉千斤顶工作的阻力及要求的张拉伸出速度,调整柱塞泵20转速,输出与工作千斤顶伸出速度相当流量的压力油到工作腔内,因变频调速输出的力矩是恒定的,液压系统为封闭系统,张拉工作千斤顶的荷载决定动力源输出的压力,系统输出的压力和流量随着工作千斤顶荷载的变化与伸出速度变化的要求而正相关完全吻合地发生变化,张拉工作千斤顶不运动时,液压动力源停止工作,无动力能源消耗。说 明 书CN 202658523 U1/3页10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658523 U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