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井单元及组件测试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智能井单元及组件测试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031575 U(45)授权公告日 2011.11.09CN202031575U*CN202031575U*(21)申请号 201120051453.9(22)申请日 2011.03.01E21B 47/024(2006.01)E21B 47/06(2006.01)(73)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地址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25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研究中心西南石油大学(72)发明人曹砚峰 何东升 李汉兴 靳勇范强 张磊 张鹏(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代理人徐宁 关畅(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智能井单元及组件测试装。
2、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井单元及组件测试装置,包括加压装置和高温高压井筒,加压装置包括变频电机、泵、单向阀、先导式电磁溢流阀、供油装置和注油管线,注油管线一端连接在泵的出口,另一端通入到井筒内,在注油管线上设置单向阀和先导式电磁溢流阀;高温高压井筒包括筒体、上、下法兰、截止阀、温/压传感器、加热套、多路试验管缆,上、下法兰密封在筒体的两端,截止阀、温/压传感器安装在上法兰上,多路试验管缆在筒体内的一端连接试验元件,在筒体外的一端连接控制系统,加热套包裹在筒体外部。本实用新型是智能井井下系统各单元及组件的地面测试装置,通过该装置可以模拟井下温度压力环境,测试各单元及组件的功能状况,。
3、减少了下井风险。(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CN 202031585 U 1/1页21.一种智能井单元及组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压装置和高温高压井筒两部分,所述加压装置包括变频电机、试压泵、单向阀、先导式电磁溢流阀、供油装置和注油管线,变频电机与试压泵电连接,供油装置与试压泵油路连接,注油管线一端连接在试压泵的出口,另一端通入到高温高压井筒内,在注油管线线路上设置有单向阀和先导式电磁溢流阀;所述高温高压井筒包括筒体、上法兰、下法兰、截止阀、温/压传感器、加热套、多路试验管缆,上、下法兰分别。
4、密封安装在筒体的上、下两端,截止阀、温/压传感器安装在上法兰上,所述注油管线穿过上法兰通入到筒体内,所述多路试验管缆穿过所述上法兰,在筒体内的一端连接试验元件,筒体外的一端连接到控制系统,所述加热套包裹在所述筒体的外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井单元及组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试压泵出口处的注油管线上设置有所述单向阀,在所述单向阀之后的注油管线上设置有所述先导式电磁溢流阀。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井单元及组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套包裹在与筒体内测试元件位置相对应的筒体外部。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井单元及组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装置经过滤油器。
5、与试压泵油路连接。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井单元及组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装置经过滤油器与试压泵油路连接。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井单元及组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注油管线向所述筒体内注有高压导热油。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井单元及组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注油管线向所述筒体内注有高压导热油。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井单元及组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注油管线向所述筒体内注有高压导热油。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井单元及组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注油管线向所述筒体内注有高压导热油。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031575。
6、 UCN 202031585 U 1/3页3一种智能井单元及组件测试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天然气钻井和开采领域,具体涉及智能钻完井设备,特别是关于一种智能井单元及组件测试装置,使用本装置对智能井井下元器件进行测试,保证井下正常工作。背景技术0002 智能完井是一种新的完井技术,它可以通过在地面的操控,实现对井下各油气层的生产控制,根据各油气层产能,分别控制各层的生产规模或注水,实现多层混采及层间优化,加速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不停产动态调整,最终提高采收率。特别是对海上油气田,可以降低深海作业相应作业风险和作业成本。0003 实现智能完井技术需要一套相应的井下控制设备。由。
7、于井下的温度、压力环境与地面不同,在地面能正常使用的设备或元器件在井下可能不能正常使用。井下设备使用不正常或出现故障时,大多只能通过起出设备,吊出地面进行维修,然后再下入井下,导致井下作业的成本增高,同时影响正常的生产作业。为保证井下元器件能正常使用,需要在地面模拟相似的井下环境,对井下元器件及其组件进行测试,满足要求后才能下井工作。发明内容0004 针对需要在地面模拟井下环境,对井下元器件及其组件进行测试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井单元及组件测试装置,使其能够模拟井下环境对智能井的元器件进行耐压、耐温测试。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井单元及。
8、组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压装置和高温高压井筒两部分,所述加压装置包括变频电机、试压泵、单向阀、先导式电磁溢流阀、供油装置和注油管线,变频电机与试压泵电连接,供油装置与试压泵油路连接,注油管线一端连接在试压泵的出口,另一端通入到高温高压井筒内,在注油管线线路上设置有单向阀和先导式电磁溢流阀;所述高温高压井筒包括筒体、上法兰、下法兰、截止阀、温/压传感器、加热套、多路试验管缆,上、下法兰分别密封安装在筒体的上、下两端,截止阀、温/压传感器安装在上法兰上,所述注油管线穿过上法兰通入到筒体内,所述多路试验管缆穿过所述上法兰,在筒体内的一端连接试验元件,筒体外的另一端连接到控制系统,所述加热套包。
9、裹在所述筒体的外部。0006 在所述试压泵出口处的注油管线上设置有所述单向阀,在所述单向阀之后的注油管线上设置有所述先导式电磁溢流阀。0007 所述加热套包裹在与筒体内测试元件位置相对应的筒体外部。0008 所述供油装置经过滤油器与试压泵油路连接。0009 通过所述注油管线向所述筒体内注有高压导热油。0010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是智能井井下系统各单元及组件的地面测试装置,通过该装置可以模拟井下温度压力环境,测试智能说 明 书CN 202031575 UCN 202031585 U 2/3页4井系统各单元及组件的功能状况,同时可远程卸荷,安全经济。2、。
10、由于智能井井下系统是由多个单元或组件组成,该装置不仅能测试单个元器件,还能测试组装件的能力,这样提高了智能井系统的可靠性,减少了下井试验的风险。3、由于智能井井下单元试件尺寸小、组件尺寸也小,进行单元或组件测试的井筒也不大,在本装置中进行测试,降低了试验成本。附图说明0011 图1为智能井单元及组件测试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0013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由加压装置和高温高压井筒两部分组成。加压装置包括变频电机1、试压泵2、单向阀3、先导式电磁溢流阀4、供油装置5和注油管线6,加压装置向高温高压井筒内注入试验介质,并为系统。
11、提供所需的高压,同时先导式电磁溢流阀4实现远程卸荷。高温高压井筒包括截止阀7、温/压传感器8,上法兰9,筒体10,加热套11,下法兰12,为试件提供高温高压的测试环境。0014 变频电机1在变频器的控制下,带动试压泵2旋转。试验介质一般采用导热油,以保证在高温下具有稳定的性能,同时对试件和试验装置不具腐蚀作用。供油装置将介质油经滤油器送入试压泵2,经试压泵2后向外输送,再经过单向阀3进入注油管线6,注油管线穿过上法兰8通入到筒体10中。注油管线上连接有先导式电磁溢流阀4,可事先设定系统压力,超过设定压力时或试验结束时或遇紧急情况时,向先导式电磁溢流阀上电磁阀供电,电磁阀打开,先导式溢流阀控油口。
12、压力降为零,溢流阀泄压,系统泄压到零。0015 上法兰9和下法兰12分别通过螺栓密封或其它密封方式连接在筒体10的上、下两端,多路试验管缆13、截止阀7、温/压传感器8以及注油管线分别穿过上法兰9与筒体内部相通。在筒体10内放置测试元件14,由多路试验管缆13吊设,多路试验管缆5另一端连接到外部控制系统。加热套11包裹在筒体10的外部,尤其是与测试元件14相对应的位置处。0016 试验开始前,将测试元件14放入筒体内,各管、线路连接妥当,上、下法兰上紧,先打开筒体顶部的截止阀7排气。待筒内空气排尽后,通过加压装置向筒体10内打入高压介质油,筒体外由加热套11加热,加热套11可以为电热装置,也可。
13、以是水热装置等其它加热装置。介质温度通过温/压传感器8传至外部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计算机采集温度数据。当井筒温度接近试验温度时,暂停加热和注油,关闭截止阀7,降低变频电机1的转速,在小排量下缓慢向筒内注油。当井筒压力和温度达到试验压力和温度时,便可开始智能井系统的有关元器件的测试。测试完成后,打开先导式电磁溢流阀4,系统泄压,打开上法兰顶部截止阀7,继续泵油,冷却介质进入井筒置换部分热介质,热介质循环回油箱,再经散热器散热。井筒温度降到允许开启的温度后,开启上法兰,进行下次测试。0017 待测试的智能井井下元器件置于高压井筒中,通过上法兰的多路试验管缆13把测试元件14与外部控制系统相连,通过外。
14、部控制系统对井筒中测试元件进行测试。根据施加信号和返回的液压信号可以确定试件在井筒中的工作情况和状态。0018 智能井井下系统是由多个单元或组件组成的,单个试件或单元测试通过后,组装,说 明 书CN 202031575 UCN 202031585 U 3/3页5再进行组件的测试。逐一测试通过后,再进行下井试验,这样提高了智能井系统的可靠性,减少了下井试验的风险。由于智能井井下单元试件尺寸小、组件尺寸也小,进行单元或组件测试的井筒也不大,在本测试装置中进行测试,降低了试验成本。说 明 书CN 202031575 UCN 202031585 U 1/1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031575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