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木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涉及一种实木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生活品质的日益追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室内外装饰中选用实木门,其自然清新、绿色环保和美观大方的特点广受欢迎。
但是,实木材料本身具有吸湿、解吸性,随着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很容易出现膨胀开裂或收缩变形等问题。其次,现有的实木门的结构通常是由两个门边,两个门档组成一个口字型门框,门框中设这有门芯板。这种结构的实木门在使用中通常存在表面易开裂、门芯板与门框结合处漆面易断裂或露白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实木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木门包括:两个门边和两个门档组成的门框,在上述门框设置有门芯板,其中:
所述门边和门档均依次由上饰面层、上单板横向增强层、中间层、下单板横向增强层及下饰面五层结构组成。
优选地,门框内包括一条以上纵向设置的副门边和一条以上横向设置的副门档组成;所述的副门边和副门档与门边和门档形成四个以上的口字型装饰框,在每个装饰框内设置有门芯板。
优选地,副门边和副门档均依次由上饰面层、上单板横向增强层、中间层、下单板横向增强层及下饰面层组成。
优选地,门芯板依次由上装饰板,平衡层及下装饰板组成。
优选地,门芯板的上装饰层和下装饰层均为实木装饰板。
优选地,门芯板的平衡层为3mm的单板。
优选地,装饰框内的门芯板外表面沿装饰框设有装饰条。
优选地,装饰条与门芯板结合处形成有开口朝向装饰框内的凹槽。
优选地,门芯板周侧与装饰框之间设置有弹性压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的实木门,门边和门档的五层结构,大大提高了门板的横向抗拉强度和刚性,可有效防止实木门因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所产生的变形、开裂和翘曲等现象。
2.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的实木门,门边、门档、副门边、副门档、装饰条以及弹性压条结构,有效解决实木门因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等造成门芯板与门体处易出现的开裂、翘曲及油漆露白与断接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为本实用新型实木门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木门包括两个门边1和两个门档4组成的口字型的门框,在所述门框内设置有门芯板2;其中:门边1和门档4均依次上下饰面层6、上下单板横向增强层5、中间层7组成。
门框内包括一条以上纵向设置的副门边13和一条以上横向设置的副门档12组成;所述的副门边13和副门档12与门边1和门档4形成多个的口字型装饰框,在每个装饰框内设置有门芯板2。
副门边13和副门档12均由上下饰面层6、上下单板横向增强层5、中间层7组成。门边1,门档4,副门边13以及副门档12的五层结构大大提高了门板的横向抗拉强度和刚性,可有效防止木门因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所产生的变形、开裂和翘曲等现象。
门芯板2依次由上下装饰板10,平衡层11组成。平衡层11可有效改善木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的应力变形。
门芯板2的上下装饰层10均为实木装饰板,装饰层10的实木材质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能使木门的结构更加的稳定。
门芯板2的平衡层11为3mm的单板,平衡层113mm的厚度既能有效改善木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的应力变形,而且经济实惠。
装饰框内的门芯板2外表面沿装饰框设有装饰条3。装饰条3能使门芯板和门框,门芯板与装饰框的连接更加稳固,且有美化木门的效果。
装饰条3与门芯板2结合处形成有开口朝向装饰框内的凹槽9。凹槽可以有效改善木门因温度、湿度等环境影响而收缩、膨胀、变形时造成的门芯板与门框连接处漆面露白及开裂问题。
门芯板2周侧与装饰框之间设置有弹性压条8。弹性压条8的弹性能有效的缓冲温度,湿度等环境影响造成的膨胀,收缩,开裂等形变。本实木门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要求门扇尺寸及装饰框的数量、尺寸,将门边1和门档4副门边13,副门档12的中间层7锯好,且中间层7双面均匀涂胶后,单板横向增强层5胶合待用;
选择合适的包边条制作装饰条3;
将装饰条3分别与门边1,门档4,副门边13,副门档12已完成部分挤压成一体;
饰面板6涂胶,与上述完成部分压合;
平衡层11砂光、涂胶;
表面层10与平衡层11压合;
制作弹性压条8,并安装;
装饰条3内侧,门芯板2端部涂胶;
拼装门扇框体的门边1门档4,门芯板2。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一:
家居实木门包括两个门边1和两个门档4组成的口字型的门框,在所述门框内设置有门芯板2;其中:
门边1和门档4均由2mm厚上下饰面层6、0.5mm厚上下单板横向增强层5、中间层7组成。
门框内包括1条纵向设置的副门边13和1条横向设置的副门档12组成;所述的副门边13和副门档12与门边1和门档4形成4个的口字型装饰框,在每个装饰框内设置有门芯板2。
门边13和副门档12均由2mm厚上下饰面层6、0.5mm厚的上下单板横向增强层5、中间层7组成。
门芯板2依次由上下装饰板10,平衡层11组成。
门芯板2的上下装饰层10均为实木装饰板。
门芯板2的平衡层11为3mm的楸木单板。
装饰框内的门芯板2外表面沿装饰框设有装饰条3。
装饰条3与门芯板2结合处形成有开口朝向装饰框内的凹槽9。
门芯板2周侧与装饰框之间设置有弹性压条8。
具体的制作步骤如下:
1、根据家居实木门结构设计,将2个门边1、2个门档4、1个副门边1、3、1个副门档12的中间层7锯好,定厚砂光;将中间层7双面均匀涂胶后,与0.5mm 单板横向增强层5胶合待用。
2、选择包边条制作装饰线条3直线锯下料,砂光待用。
3、将步骤1和2的待用料用拼板机挤压成一体。此步骤中的门边和上下档的包边条可一起挤压。
4、用卧式带锯将2mm厚的饰面层6下好料,定厚砂光;将饰面层6涂胶后放置步骤3的待用料上,通过热压机压合,冷却后待用。
5、根据木门制作要求,选择表面层10合适木材,直线锯下料,拼板机拼至所需规格,其平衡层11为3mm自刨切楸木单板,分别对其进行砂光、涂胶,然后用热压机将三层压合,冷却后定厚砂光至要求质量待用,平衡层11可有效防止实木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的应力变形。
6、将已完成步骤4的待用料用钻床打孔、装饰条在制作的过程中留的圆弧和台阶可使与门芯板接触处形成凹槽9,此空隙可以有效阻止木门因温度、湿度等环境影响而收缩膨胀变形时造成的漆面露白及开裂问题。加工完毕后用研磨轮砂光;将步骤5待用料用精密推台锯锯好后,用高速立铣铣线,加工成门芯板2。
7、装好弹性压条8,将门芯板2的端部制作成的圆木榫状。装饰条3内侧及门芯板2涂胶,门边1、门档4、副门边13、副门档12以及门芯板2装好后,用高频机加压组装成型。制作拼装时,要注意尽量准确、精密,门边、门档和芯板的错位误差应小于0.5mm,以防止找平时露出门芯板,且影响门的强度。
8、将组装成型的门用双端锯进行门边修整,将门扇定厚砂光后精细打磨,并进行底漆、面漆的涂饰。
实施二:
宽大的办公实木门包括两个门边1和两个门档4组成的口字型的门框,在所述门框内设置有门芯板2;其中:
门边1和门档4均由上下饰面层6、上下单板横向增强层5、中间层7组成。
门框内包括2条纵向设置的副门边13和3条横向设置的副门档12组成;所述的副门边13和副门档12与门边1和门档4形成12个的口字型装饰框,在每个装饰框内设置有门芯板2。
副门边13和副门档12均由5mm厚上下饰面层6、0.8mm厚的上下单板横向增强层5、中间层7组成。
门芯板2依次由上下装饰板10,平衡层11组成。
门芯板2的上下装饰层10均为实木装饰板
门芯板2的平衡层11为3mm的楸木单板。
装饰框内的门芯板2外表面沿装饰框设有装饰条3。
装饰条3与门芯板2结合处形成有开口朝向装饰框内的凹槽9。
门芯板2周侧与装饰框之间设置有弹性压条8。
具体的制作步骤如下:
1、根据办公实木门结构设计,将2个门边1、2个门档4、2个副门边1、3、1个副门档12的中间层7锯好,定厚砂光;将中间层7双面均匀涂胶后,与0.8mm单板横向增强层5胶合待用。
2、选择包边条制作装饰线条3直线锯下料,砂光待用。
3、将步骤1和2的待用料用拼板机挤压成一体。此步骤中的门边和上下档的包边条可一起挤压。
4、用卧式带锯将5mm厚的饰面层6下好料,定厚砂光;将饰面层6涂胶后放置步骤3的待用料上,通过热压机压合,冷却后待用。
5、根据木门制作要求,选择表面层10合适木材,直线锯下料,拼板机拼至所需规格,其平衡层11为3mm自刨切楸木单板,分别对其进行砂光、涂胶,然后用热压机将三层压合,冷却后定厚砂光至要求质量待用,平衡层11可有效防止木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的应力变形。
6、将已完成步骤4的待用料用钻床打孔、装饰条在制作的过程中留的圆弧和台阶可使与门芯板接触处形成凹槽9,此空隙可以有效阻止木门因温度、湿度等环境影响而收缩膨胀变形时造成的漆面露白及开裂问题。加工完毕后用研磨轮砂光;将步骤5待用料用精密推台锯锯好后,用高速立铣铣线,加工成门芯板2。
7、装好弹性压条8,将门芯板2的端部制作成圆木榫状。装饰条3内侧及门芯板2涂胶,门边1、门档4、副门边13、副门档12以及门芯板2装好后,用高频机加压组装成型。制作拼装时,要注意尽量准确、精密,门边、门档和芯板的错位误差应小于0.5mm,以防止找平时露出门芯板,且影响门的强度。
8、将组装成型的门用双端锯进行门边修整,将门扇定厚砂光后精细打磨,并进行底漆、面漆的涂饰。
本实用新型实木门,结构合理,制作简单,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的实木门在使用过程中随温度湿度变化造成的易膨胀开裂,收缩变形,易断漆露白等稳定性差的问题,提高了实木门的整体美观效果和使用性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