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013204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4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106162.5

申请日:

2011.04.13

公开号:

CN202000717U

公开日:

2011.10.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H 9/02申请日:20110413授权公告日:20111005终止日期:20140413|||授权

IPC分类号:

E04H9/02

主分类号:

E04H9/02

申请人:

齐伟

发明人:

齐伟

地址:

261041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阳光外滩D座805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代理人:

李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部设置有盖板和支撑板,所述盖板分别与支撑板和箱体铰接,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滑道装置,所述支撑板与和滑动装置连接;在不发生地震时,盖板盖在箱体的上部,支撑板位于箱体内,本装置可以用作他用,便捷实用;在发生地震时,可以将盖板打开,盖板通过支撑板支撑,人员可以快速的进入箱体的内部,通过箱体、盖板和支撑板快速安全的地保护人体,免受倒塌建筑物淹埋和砸压。箱体内可以备用水、食品等人体所必须的食物,可以保证人员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生存,能够较好的保证人体的安全和较长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部设置有盖板(3)和支撑板(4),所述盖板(3)分别与支撑板(4)和箱体(1)铰接,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滑道装置,所述支撑板(4)与和滑动装置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1)内的滑道(5),所述滑道(5)内设置有可沿滑道(5)滑动的连接轴(7),所述连接轴(7)与支撑板(4)固定连接。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5)位于箱体(1)的内壁上。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道(5)位于箱体(1)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其中一个滑道(5)位于其中一个内壁上,另外一个滑道(5)位于另外一个内壁上。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5)水平设置,位于箱体(1)两个内壁上的滑道(5)对称设置。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5)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

7.  如权利要求1-6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盖板(3)和支撑板(4)的形状均为矩形。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的其中一端与箱体(1)的其中一个侧板的上部铰接,所述盖板(3)的另一端与支撑板(4)的其中一端铰接,所述支撑板(4)的另一端与连接轴(7)固定连接。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座(8)。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外部和盖板(3)上分别设置有装饰板(2)。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震时避难用设备,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
背景技术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地震给人们带来无比巨大的人身、财产和精神上的伤害,其中,给人身带来的损失更为巨大,难以弥补。为了减少人员的伤亡,人们想出了很多地震时逃生的办法和器具,但是,其中更为便捷实用的,特别是更快速安全的将人体保护起来的器具还不多,人体被掩埋后,由于没有水、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不能长时间的维持生存。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快速便捷地保护人体,免受倒塌建筑物淹埋、砸压的安全器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便捷实用、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快速安全的将人体保护起来、人员能够长时间维持生存的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部设置有盖板和支撑板,所述盖板分别与支撑板和箱体铰接,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滑道装置,所述支撑板与和滑动装置连接。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滑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滑道,所述滑道内设置有可沿滑道滑动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滑道位于箱体的内壁上。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滑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道位于箱体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其中一个滑道位于其中一个内壁上,另外一个滑道位于另外一个内壁上。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滑道水平设置,位于箱体两个内壁上的滑道对称设置。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滑道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箱体、盖板和支撑板的形状均为矩形。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盖板的其中一端与箱体的其中一个侧板的上部铰接,所述盖板的另一端与支撑板的其中一端铰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与连接轴固定连接。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支座。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箱体的外部和盖板上分别设置有装饰板。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在不发生地震时,盖板盖在箱体的上部,支撑板位于箱体内,本装置可以用作他用,便捷实用;在发生地震时,可以将盖板打开,盖板通过支撑板支撑,人员可以快速的进入箱体的内部,通过箱体、盖板和支撑板快速安全的地保护人体,免受倒塌建筑物淹埋和砸压。箱体内可以备用水、食品等人体所必须的食物,可以保证人员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生存,能够较好的保证人体的安全和较长时间的存活。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剖视图。
图中:
1-箱体;2-装饰板;3-盖板;4-支撑板;5-滑道;6-限位支撑板;7-连接轴;8-支座;9-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具有空腔9,箱体1的上部设置有盖板3和支撑板4,盖板3分别与支撑板4和箱体1铰接,箱体1内设置有滑道装置,支撑板4与和滑动装置连接。
滑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1内的滑道5,滑道5内设置有可沿滑道5滑动的连接轴7,连接轴7与支撑板4固定连接。
滑动装置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可以在支撑板4上设置滑轮,在箱体1的内壁上设置导轨,滑轮在导轨上滚动。
箱体1、盖板3和支撑板4的形状均为矩形。
盖板3的其中一端与箱体1的其中一个侧板的上部铰接,盖板3的另一端与支撑板4的其中一端铰接,支撑板4的另一端与连接轴7固定连接,其中矩形长度较短的为两端,长度较长的为两侧。
滑道5位于箱体1的内壁上,滑道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道5位于箱体1相对的内壁上,两个滑道5位于箱体1长度较长的两个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其中一个滑道5位于其中一个内壁上,另外一个滑道5位于另外一个内壁上。
滑道5水平设置,滑道5沿着矩形箱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滑道5也可以根据需要倾斜设置。
位于箱体1两个内壁上的滑道5对称设置,滑道5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滑道5横截面的形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
滑道5由两个限位支撑板6组成,两个限位支撑板6固定在箱体1的内壁上,两个限位支撑板6相互平行,两个限位支撑板6之间形成滑道5。
也可以通过盖板3的一侧与箱体1铰接,盖板3的另一侧与支撑板4的一侧铰接,支撑板4的另一侧与连接轴7固定连接,此时,滑道5沿箱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
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座8,支座8的数量为四个,位于箱体1底部的四个角上。
箱体1的外部和盖板3上分别设置有装饰板2,装饰板2可以增加本装置的美观,从而可以使本装置平时用作他用。
在不发生地震时,连接轴7沿滑道5向靠近盖板3与箱体1铰接的一端滑动,使盖板3盖在箱体1的上部,支撑板4位于箱体1内,支撑板4连接有连接轴7的一端位于盖板3与箱体1铰接的一端,本装置可以当作桌子等家具使用,便捷实用;在发生地震时,可以将盖板3打开,连接轴7沿滑道5向远离盖板3与箱体1铰接的一端滑动,使支撑板4连接有连接轴7的一端位于箱体1的另一端,盖板3通过支撑板4支撑,人员可以快速的进入箱体1的内部,通过箱体1、盖板3和支撑板4快速安全的地保护人体,免受倒塌建筑物淹埋和砸压。箱体1内可以备用水、食品等人体所必须的食物,可以保证人员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生存,能够较好的保证人体的安全和较长时间的存活。

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000717 U(45)授权公告日 2011.10.05CN202000717U*CN202000717U*(21)申请号 201120106162.5(22)申请日 2011.04.13E04H 9/02(2006.01)(73)专利权人齐伟地址 261041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阳光外滩D座805室(72)发明人齐伟(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代理人李江(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部设置有盖板和支撑板,所述盖板分别与支撑板和箱体铰接,所述箱体。

2、内设置有滑道装置,所述支撑板与和滑动装置连接;在不发生地震时,盖板盖在箱体的上部,支撑板位于箱体内,本装置可以用作他用,便捷实用;在发生地震时,可以将盖板打开,盖板通过支撑板支撑,人员可以快速的进入箱体的内部,通过箱体、盖板和支撑板快速安全的地保护人体,免受倒塌建筑物淹埋和砸压。箱体内可以备用水、食品等人体所必须的食物,可以保证人员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生存,能够较好的保证人体的安全和较长时间的存活。(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CN 202000722 U 1/1页21.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包括箱。

3、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部设置有盖板(3)和支撑板(4),所述盖板(3)分别与支撑板(4)和箱体(1)铰接,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滑道装置,所述支撑板(4)与和滑动装置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1)内的滑道(5),所述滑道(5)内设置有可沿滑道(5)滑动的连接轴(7),所述连接轴(7)与支撑板(4)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5)位于箱体(1)的内壁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道(5)位于箱体(1。

4、)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其中一个滑道(5)位于其中一个内壁上,另外一个滑道(5)位于另外一个内壁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5)水平设置,位于箱体(1)两个内壁上的滑道(5)对称设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5)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7.如权利要求1-6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盖板(3)和支撑板(4)的形状均为矩形。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的其中一端与箱体(1)的其中一个侧板的上部铰接,所述盖板(3)的另一端与支撑板(4)的。

5、其中一端铰接,所述支撑板(4)的另一端与连接轴(7)固定连接。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座(8)。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外部和盖板(3)上分别设置有装饰板(2)。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000717 UCN 202000722 U 1/3页3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 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震时避难用设备,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 背景技术0002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常常造成严重。

6、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0003 地震给人们带来无比巨大的人身、财产和精神上的伤害,其中,给人身带来的损失更为巨大,难以弥补。为了减少人员的伤亡,人们想出了很多地震时逃生的办法和器具,但是,其中更为便捷实用的,特别是更快速安全的将人体保护起来的器具还不多,人体被掩埋后,由于没有水、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不能长时间的维持生存。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快速便捷地保护人体,免受倒塌建筑物淹埋、砸压的安全器具。 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便捷实用、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快速安全的将人体保护。

7、起来、人员能够长时间维持生存的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部设置有盖板和支撑板,所述盖板分别与支撑板和箱体铰接,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滑道装置,所述支撑板与和滑动装置连接。 0006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滑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滑道,所述滑道内设置有可沿滑道滑动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0007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滑道位于箱体的内壁上。 0008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滑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道位于箱体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其中一个滑道位于其中一个内壁上,另外一个滑道位于另外一个内壁上。。

8、 0009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滑道水平设置,位于箱体两个内壁上的滑道对称设置。 0010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滑道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 0011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箱体、盖板和支撑板的形状均为矩形。 0012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盖板的其中一端与箱体的其中一个侧板的上部铰接,所述盖板的另一端与支撑板的其中一端铰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与连接轴固定连接。 0013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支座。 0014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箱体的外部和盖板上分别设置有装饰板。 0015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在不发生地震时,盖板盖在箱体的上部,支撑板位于箱体内,本。

9、装置可以用作他用,便捷实用;在发生地震时,可以将盖板打开,盖板通过支撑板支撑,人员可以快速的进入箱体的内部,通过箱体、盖板和支撑板快速安全的地保护人体,免受倒塌建筑物淹埋和砸压。箱体内可以备用水、食品等人体所必须的说 明 书CN 202000717 UCN 202000722 U 2/3页4食物,可以保证人员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生存,能够较好的保证人体的安全和较长时间的存活。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0017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 附图2为附图1的剖视图。 0019 图中: 0020 1-箱体;2-装饰。

10、板;3-盖板;4-支撑板;5-滑道;6-限位支撑板;7-连接轴;8-支座;9-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0021 实施例: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地震避难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具有空腔9,箱体1的上部设置有盖板3和支撑板4,盖板3分别与支撑板4和箱体1铰接,箱体1内设置有滑道装置,支撑板4与和滑动装置连接。 0022 滑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1内的滑道5,滑道5内设置有可沿滑道5滑动的连接轴7,连接轴7与支撑板4固定连接。 0023 滑动装置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可以在支撑板4上设置滑轮,在箱体1的内壁上设置导轨,滑轮在导轨上滚动。 0024 箱体1、盖板3和支撑板4的形状均为矩形。

11、。 0025 盖板3的其中一端与箱体1的其中一个侧板的上部铰接,盖板3的另一端与支撑板4的其中一端铰接,支撑板4的另一端与连接轴7固定连接,其中矩形长度较短的为两端,长度较长的为两侧。 0026 滑道5位于箱体1的内壁上,滑道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道5位于箱体1相对的内壁上,两个滑道5位于箱体1长度较长的两个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其中一个滑道5位于其中一个内壁上,另外一个滑道5位于另外一个内壁上。 0027 滑道5水平设置,滑道5沿着矩形箱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滑道5也可以根据需要倾斜设置。 0028 位于箱体1两个内壁上的滑道5对称设置,滑道5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滑道5横截面的形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

12、。 0029 滑道5由两个限位支撑板6组成,两个限位支撑板6固定在箱体1的内壁上,两个限位支撑板6相互平行,两个限位支撑板6之间形成滑道5。 0030 也可以通过盖板3的一侧与箱体1铰接,盖板3的另一侧与支撑板4的一侧铰接,支撑板4的另一侧与连接轴7固定连接,此时,滑道5沿箱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 0031 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座8,支座8的数量为四个,位于箱体1底部的四个角上。 0032 箱体1的外部和盖板3上分别设置有装饰板2,装饰板2可以增加本装置的美观,从而可以使本装置平时用作他用。 0033 在不发生地震时,连接轴7沿滑道5向靠近盖板3与箱体1铰接的一端滑动,使盖板3盖在箱体1的上部,。

13、支撑板4位于箱体1内,支撑板4连接有连接轴7的一端位于盖板说 明 书CN 202000717 UCN 202000722 U 3/3页53与箱体1铰接的一端,本装置可以当作桌子等家具使用,便捷实用;在发生地震时,可以将盖板3打开,连接轴7沿滑道5向远离盖板3与箱体1铰接的一端滑动,使支撑板4连接有连接轴7的一端位于箱体1的另一端,盖板3通过支撑板4支撑,人员可以快速的进入箱体1的内部,通过箱体1、盖板3和支撑板4快速安全的地保护人体,免受倒塌建筑物淹埋和砸压。箱体1内可以备用水、食品等人体所必须的食物,可以保证人员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生存,能够较好的保证人体的安全和较长时间的存活。 说 明 书CN 202000717 UCN 202000722 U 1/2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000717 UCN 202000722 U 2/2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000717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