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手架扣件维修工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脚手架扣件维修工具.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577982 U(45)授权公告日 2012.12.05CN202577982U*CN202577982U*(21)申请号 201220185490.3(22)申请日 2012.04.26E04G 21/00(2006.01)(73)专利权人常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地址 213002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银花路4号(72)发明人翁永动 熊长江 何云虎 王笑阳(74)专利代理机构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代理人翁坚刚(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脚手架扣件维修工具(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脚手架扣件维修工具,包括底板、角钢、第一钢管、第二钢管、。
2、椭圆钢管和支座;底板焊接固定在支座上;第一钢管、第二钢管和椭圆钢管均由各自的下端管口与底板焊接固定;第一钢管上端管口开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钢管、第二钢管管壁与角钢上侧板边部焊接固定;角钢左侧板下部与底板焊接固定;第二钢管由下部圆管段和上部开口朝向右前方的半圆管段构成,椭圆钢管的管壁与第二钢管的管壁接触处焊接;底板上位于第一钢管下端管口内的部位开有圆形通孔、底板位于第一、第二钢管的中间开有椭圆形通孔;底板位于椭圆形通孔的右方开有十字星形通孔。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脚手架维修工具维修扣件,方便安全,省时省力,节约成本。(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
3、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6 页1/1页21.一种脚手架扣件维修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角钢(2)、第一钢管(3)、第二钢管(4)、椭圆钢管(5)和支座(6);所述的第一钢管(3)、第二钢管(4)和椭圆钢管(5)均由各自的管体铅垂设置;第一钢管(3)、第二钢管(4)和椭圆钢管(5)在前后方向上按照由前至后的次序依次设置;所述的底板(1)固定设置在支座(6)上;第一钢管(3)由其下端管口与底板(1)焊接固定,第一钢管(3)的上端管口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卡槽(31)和第二卡槽(32);角钢(2)包括前后向铅垂设置的左侧板(21)和前后向水平。
4、设置的上侧板(22);角钢(2)由其左侧板(21)的下侧与底板(1)焊接固定;角钢(2)位于第一钢管(3)和第二钢管(4)的左侧,角钢(2)由其上侧板(22)的右侧与第一钢管(3)的外管壁紧靠并在接触部位焊接固定在一起;第二钢管(4)由其下端管口平与底板(1)焊接固定;第二钢管(4)的外管壁紧靠角钢(2)的上侧板(22)的右侧并在接触部位焊接固定;第二钢管(4)包括位于下部的圆管段(41)和位于上部的开口朝向右前方的半圆管段(42),且两者共轴线;第二钢管(4)的上部的无管体的部位构成缺口(43);椭圆钢管(5)由其下端管口与底板(1)焊接固定,椭圆钢管(5)的外管壁从后方紧靠第二钢管(4)的。
5、外管壁,并在接触处焊接固定;所述的底板(1)的板体上开有上下向的圆形通孔(11)、椭圆形通孔(12)和十字星形通孔(13);所述的圆形通孔(11)开设在底板(1)的位于第一钢管(3)的下端管口内的部位上;椭圆形通孔(12)开设在底板(1)的位于第一钢管(3)与第二钢管(4)之间的部位上;所述的十字星形通孔(13)开设在底板(1)的位于椭圆形通孔(12)的右侧的部位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扣件维修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钢管(4)和椭圆钢管(5)的上端面处于同一高度且高于第一钢管(3)的上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脚手架扣件维修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钢管(3)和第二钢。
6、管(4)是直径均为48mm、管壁厚度均为3.5mm的脚手架用圆形钢管;所述的椭圆钢管(5)为由直径25mm的圆形钢管压扁成短轴为15mm、长轴为30 mm、管壁厚度为3mm的椭圆型钢管;所述的角钢(2)为6号等边直角角钢;所述的底板(1)上的圆形通孔(11)的直径为40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脚手架扣件维修工具,其特征在于:支座(6)由2根平行设置的圆形钢管组成,该2根圆形钢管均由各自的中心轴线沿前后向水平设置;所述底板(1)焊接固定在支座(6)的2根钢管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手架扣件维修工具,其特征在于:支座(6)的2根钢管是直径均为48mm、管壁厚度均为3.5mm的脚手架。
7、用圆形钢管。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577982 U1/3页3一种脚手架扣件维修工具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建筑工程脚手架扣件维修工具。背景技术0002 在建筑施工中,连接脚手架的扣件使用量很大,损耗也多,经常需要对扣件进行维修。但由于扣件没有相对的平面,维修加工时扣件的固定很难处理,经常由于不能固定扣件而使扣件二次损坏,并且可能会造成维修人员受伤。公告号为CN2073912U的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为90216500.3)公开了一种脚手架扣件维修机,包括工作机构部分和电机驱动部分,结构比较复杂,而且使用该机构提高了维修成本,移动也不方便。实用新型内容0003。
8、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建筑工地脚手架扣件维修量大、维修加工时扣件难固定等问题,提供一种无需动力、结构简单、省时、省力、方便安全的脚手架扣件维修工具。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脚手架扣件维修工具,其结构特点是:包括底板、角钢、第一钢管、第二钢管、椭圆钢管和支座;上述的第一钢管、第二钢管和椭圆钢管均由各自的管体铅垂设置;第一钢管、第二钢管和椭圆钢管在前后方向上按照由前至后的次序依次设置;上述的底板固定设置在支座上;第一钢管由其下端管口与底板焊接固定,第一钢管的上端管口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角钢包括前后向铅垂设置的左侧板和前后向水平设置的上侧板;角钢由其左侧板的下。
9、侧与底板焊接固定;角钢位于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的左侧,角钢由其上侧板的右侧与第一钢管的外管壁紧靠并在接触部位焊接固定在一起;第二钢管由其下端管口平与底板焊接固定;第二钢管的外管壁紧靠角钢的上侧板的右侧并在接触部位焊接固定;第二钢管包括位于下部的圆管段和位于上部的开口朝向右前方的半圆管段,且两者共轴线;第二钢管的上部的无管体的部位构成缺口;椭圆钢管由其下端管口与底板焊接固定,椭圆钢管的外管壁从后方紧靠第二钢管的外管壁,并在接触处焊接固定;上述的底板的板体上开有上下向的圆形通孔、椭圆形通孔和十字星形通孔;上述的圆形通孔开设在底板的位于第一钢管的下端管口内的部位上;椭圆形通孔开设在底板的位于第一钢管与。
10、第二钢管之间的部位上;上述的十字星形通孔开设在底板的位于椭圆形通孔的右侧的部位上。0005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第二钢管和椭圆钢管的上端面处于同一高度且高于第一钢管的上端面。0006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是直径均为48mm、管壁厚度均为3.5mm的脚手架用圆形钢管;上述的椭圆钢管为由直径25mm的圆形钢管压扁成短轴为15mm、长轴为30 mm、管壁厚度为3mm的椭圆型钢管;上述的角钢为6号等边直角角钢;上述的底板上的圆形通孔的直径为40mm。0007 进一步的方案还有:支座由2根平行设置的圆形钢管组成,该2根圆形钢管均由各自的中心轴线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上述底板焊接固定在支。
11、座的2根钢管上。说 明 书CN 202577982 U2/3页40008 进一步的方案还有:支座的2根钢管是直径均为48mm、管壁厚度均为3.5mm的脚手架用圆形钢管。0009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积极效果:(1)该工具由建筑施工工地常用构件组合而成,容易装配,随时随地均可使用,并经久耐用。(2)使用本工具维修扣件,省时,省力,方便,安全。(3)无需动力,符合低碳和环保要求。附图说明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手架扣件维修工具的一种结构示意图;0011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0012 图3为图2的A向立面视图;0013 图4为图2的B向立面视图;0014 图5为图2的C向立面视图;0015 图。
12、6为图2的D向立面视图。0016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0017 底板1,圆形通孔11,椭圆形通孔12,十字星形通孔13,0018 角钢2,0019 第一钢管3,第一卡槽31,第二卡槽32,0020 第二钢管4,圆管段41,半圆管段42,缺口43,0021 椭圆钢管5,0022 支座6。具体实施方式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24 (实施例1)0025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脚手架扣件维修工具包括底板1、角钢2、第一钢管3、第二钢管4、椭圆钢管5和支座6。0026 底板1、角钢2、第一钢管3、第二钢管4和椭圆钢管5均为钢制一体件。支座6由2根平。
13、行设置的圆形钢管组成,该2根圆形钢管均由各自的中心轴线沿前后向水平设置。底板1焊接固定在支座6的2根钢管上。0027 第一钢管3、第二钢管4和椭圆钢管5均由各自的管体铅垂设置;在前后方向上,第一钢管3、第二钢管4和椭圆钢管5按照由前至后的次序依次设置。0028 第一钢管3由其下端管口平放于底板1上,且在接触部位与底板1焊接固定,第一钢管3的上端管口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卡槽31和第二卡槽32。0029 角钢2由左侧板21和上侧板22组成,左侧板21沿前后向铅垂设置,上侧板22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且上侧板22由其左侧连接在左侧板21的上侧上;角钢2由其左侧板21的下侧与底板1焊接固定,且角钢2位于第一。
14、钢管3和第二钢管4的左侧;角钢2由其上侧板22的右侧与第一钢管3的外管壁紧靠并在接触部位焊接固定在一起。0030 第二钢管4由其下端管口平放于底板1上,且在接触部位与底板1焊接固定,第二钢管4的外管壁紧靠角钢2的上侧板22的右侧并在接触部位焊接固定。第二钢管4由位说 明 书CN 202577982 U3/3页5于下部的圆管段41和位于上部的开口朝向右前方的半圆管段42组成,半圆管段42从上方连接在圆管段41上,且两者共轴线;第二钢管4的上部的无管体的部位则形成缺口43。0031 椭圆钢管5由其下端管口平放于底板1上,且在接触部位与底板1焊接固定,椭圆钢管5的外管壁从后方紧靠第二钢管4的外管壁,。
15、并在接触处焊接固定。0032 底板1为矩形钢板,在其板体上开有上下向的圆形通孔11、椭圆形通孔12和十字星形通孔13。圆形通孔11开设在底板1的位于第一钢管3的下端管口内的部位上。椭圆形通孔12开设在底板1的位于第一钢管3与第二钢管4之间的部位上。十字星形通孔13开设在底板1的位于椭圆形通孔12的右侧的部位上。0033 第一钢管3和第二钢管4均为设有槽口或缺口的圆形钢管;所述的椭圆钢管5为椭圆形钢管。第二钢管4的上端面和椭圆钢管5的上端面处于同一高度,且高于第一钢管3的上端面。0034 本实施例中,第一钢管3、第二钢管4和支座6的2个圆形钢管的直径均为48mm、管壁厚度均为3.5mm。底板1的。
16、前后向的长度为300mm、左右向长度为300mm、厚度为10mm;椭圆钢管5由直径为25mm的圆形钢管压扁而制成,其短轴为15mm,长轴为30mm,管壁厚度为3mm;所述的角钢2为6号等边直角角钢;底板1的圆形通孔11的直径为40mm。0035 利用本实施例的脚手架扣件维修工具,可以方便地固定建筑工程中脚手架常用的接头扣件、十字扣件、转向扣件等三种扣件。0036 十字星型通孔13主要用于固定接头扣件;椭圆形通孔12用于配合退拔或安装扣件的转轴。0037 第一钢管3的第一卡槽31和第二卡槽32主要用于固定扣件盖板,并且与第二钢管4的缺口43一起主要用于固定十字扣件。0038 椭圆钢管5主要用于卸。
17、T型螺杆的螺母之用。角钢2配合钢管用于恢复盖板圆弧之用。0039 再利用如鎯头、扳手、凿子、钢筋、钢管等一些简单的辅助工具,即可方便、省力进行扣件维修。0040 以上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换和变化而得到相对应的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归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202577982 U1/6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577982 U2/6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577982 U3/6页8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577982 U4/6页9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577982 U5/6页10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577982 U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