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静音尾门锁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用静音尾门锁体.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544562 U(45)授权公告日 2012.11.21CN202544562U*CN202544562U*(21)申请号 201220062587.5(22)申请日 2012.02.24E05B 65/12(2006.01)E05B 15/10(2006.01)(73)专利权人上海恩坦华汽车门系统有限公司地址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外高桥保税区富特中路401号(72)发明人范四辈(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翰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70代理人张维东(54) 实用新型名称车用静音尾门锁体(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车用静音尾门锁体,与锁柱。
2、配合,包括锁舌、棘爪、锁舌弹簧、棘爪弹簧、壳体、两个铆钉以及若干缓冲孔;所述锁舌和棘爪分别通过铆钉枢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锁舌与锁舌弹簧相固定,所述棘爪与棘爪弹簧相固定;所述锁舌上,与棘爪啮合处设置由弹性材料形成的第一缓冲孔;所述锁舌上,与锁柱撞击处也设置由弹性材料形成的第二缓冲孔,本实用新型在锁舌,棘爪和壳体的运动撞击和接触的区域,设计增加了缓冲的特征及缓冲块,以达到更好的吸收锁舌和棘爪的冲击能量,削弱发生源,降低发生源震动的频率,优化声音品质,最终提高客户的满意度。(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3、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5 页1/1页21.一种车用静音尾门锁体,与锁柱(8)配合,其特征在于:包括锁舌(1)、棘爪(2)、锁舌弹簧(3)、棘爪弹簧(4)、壳体(7)、两个铆钉(11)以及若干缓冲孔;所述锁舌(1)和棘爪(2)分别通过铆钉(11)枢接在所述壳体(7)内,所述锁舌(1)与锁舌弹簧(3)相固定,所述棘爪(2)与棘爪弹簧(4)相固定;所述锁舌(1)上,与棘爪(2)啮合处设置由弹性材料形成的第一缓冲孔(12);所述锁舌(1)上,与锁柱(8)撞击处也设置由弹性材料形成的第二缓冲孔(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静音尾门锁体,其特征在于:。
4、所述锁舌(1)上,与所述壳体(7)撞击处设有由弹性材料形成的第三缓冲孔(1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静音尾门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1)上,半包围所述锁柱(8)的接触处分别设有若干由弹性材料形成的缓冲部(1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静音尾门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孔设置在所述锁舌(1)与棘爪(2)半锁位啮合时的接触处。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用静音尾门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1)包括铁芯和包覆在所述铁芯外的弹性塑料层,所述弹性塑料层分别形成缓冲孔和缓冲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静音尾门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孔均为与边沿相匹配的扁长孔。7.如权利要。
5、求6所述的车用静音尾门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内,与所述锁舌(1)相接触的边沿设有由柔性弹性体材料形成的锁舌缓冲块(9)。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用静音尾门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内,与所述棘爪(2)相接触的边沿设有由柔性弹性体材料形成的棘爪缓冲块(10)。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544562 U1/4页3车用静音尾门锁体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锁具,特别涉及一种车用静音尾门锁体。背景技术0002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乘客对汽车知识的了解日益增多,对车辆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对于车门系统来说,开启和关闭的声音受客户和整车公司的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深。相。
6、对欧美和日韩系汽车来说,我国的汽车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很多汽车部件在设计之初,相对安全性来说,在舒适性方面考虑的相对要少一些,拿汽车门锁来说,很多门锁公司在锁体的破坏强度及使用寿命方面的要求都远超国标的要求,但对于乘客在舒适度方面的要求,投入的精力和力度却不是很大。0003 该实用新型基于对市场的调研,为新设计开发的一款比目前市场上汽车尾门锁在声音方面有很大提升的车用尾门锁,从而提升客户的满意度。0004 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车用静音尾门锁体。发明内容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静音尾门锁体,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降低锁舌和棘爪等运动部件在开启和关闭的过程中相互。
7、之间的直接冲击速度和强度,同时,在锁舌与棘爪的开启、关闭位置增加了限位缓冲,从而达到降低车尾门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产生的撞击声音。0006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7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静音尾门锁体,与锁柱相配合,包括锁舌、棘爪、锁舌弹簧、棘爪弹簧、壳体、两个铆钉以及若干缓冲孔;所述锁舌和棘爪分别通过铆钉枢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锁舌与锁舌弹簧相固定,所述棘爪与棘爪弹簧相固定;所述锁舌上,与棘爪啮合处设置由弹性材料形成的第一缓冲孔;所述锁舌上,与锁柱撞击处也设置由弹性材料形成的第二缓冲孔。0008 优选地,所述锁舌上,与所述壳体撞击处设有由弹性材料形成的第三缓冲孔。0009 优选地,。
8、所述锁舌上,半包围所述锁柱的接触处分别设有若干由弹性材料形成的缓冲部。0010 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孔设置在所述锁舌与棘爪半锁位啮合时的接触处。0011 优选地,所述锁舌包括铁芯和包覆在所述铁芯外的弹性塑料层,所述弹性塑料层分别形成缓冲孔和缓冲部。0012 优选地,所述缓冲孔均为与边沿相匹配的扁长孔。0013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与所述锁舌相接触的边沿设有由柔性弹性体材料形成的锁舌缓冲块。0014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与所述棘爪相接触的边沿设有由柔性弹性体材料形成的棘爪缓冲块。说 明 书CN 202544562 U2/4页40015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如下:0016 本实用新型的车用静音尾门。
9、锁体在尾门开启和关闭中,关键的执行部件包括如下:锁舌、棘爪、棘爪弹簧、锁舌弹簧、壳体、锁舌缓冲块、棘爪缓冲块、两个铆钉,其中,在车用尾门锁开启和关闭过程中,声音的发生源主要产生在,锁舌和棘爪,棘爪和铆钉,锁舌和锁体壳体之间的撞击声,冲击速度和强度,是影响声音产生的关键因素。0017 开启时尾门锁体部件的执行逻辑关系为:乘客通过拉动车尾门把手,带动手动解锁拉杆,手动解锁拉杆带动拉杆转动,拉杆拨动棘爪克服棘爪弹簧提供的扭力,释放与之啮合的锁舌,锁舌在锁舌弹簧的推动下,迅速脱离与棘爪的啮合,以一定的速度开启,在锁体壳体的限位下,最终停止在开启位置,乘客释放车尾门把手,棘爪依靠锁舌的边缘,定位在开启位。
10、置。0018 关闭时锁体部件的执行逻辑关系为:乘客关闭车尾门,车尾门以一定的速度带动车用尾门锁锁舌,锁舌撞击锁柱,车门的冲击力在锁舌上产生的扭力克服锁舌弹簧的弹力,使锁舌旋转到锁舌关闭位置,此时,棘爪在棘爪弹簧扭力的作用下,迅速旋转到其关闭位置,与锁舌啮合并最终锁住锁舌。 0019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车用静音尾门锁体根据车尾门锁开启和关闭的工作原理,在锁舌,棘爪和壳体的运动撞击和接触的区域,设计增加了缓冲的特征及缓冲块,以达到更好的吸收锁舌和棘爪的冲击能量,削弱发生源,降低发生源震动的频率,优化声音品质,最终提高客户的满意度。0020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
11、明本实用新型。附图说明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关键部位机械结构示意图一;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关键部位机械结构示意图二;0023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开锁位置的正视图;0024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半锁位置的正视图;0025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全锁位置的正视图;0026 图6为本实用新型锁舌和棘爪开启位置配合状态的示意图;0027 图7为本实用新型锁舌和棘爪半锁位置配合状态的示意图;0028 图8为本实用新型锁舌和棘爪全锁位置配合状态的示意图;0029 图9为本实用新型锁舌和锁柱、棘爪全锁位置配合状态的示意图。0030 附图标记0031 1为锁舌;0032 2为棘爪;0033 3为锁舌弹簧;003。
12、4 4为棘爪弹簧;0035 5为拉杆;0036 6为手动解锁拉杆;0037 7为壳体;0038 8为锁柱;说 明 书CN 202544562 U3/4页50039 9为锁舌缓冲块;0040 10为棘爪缓冲块;0041 11为铆钉;0042 12为第一缓冲孔;0043 13为第二缓冲孔;0044 14为第三缓冲孔;0045 15为缓冲部。具体实施方式0046 下面通过图1至9来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0047 实施例10048 如图1和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用静音尾门锁体,与车身上锁柱8相配合,包括锁舌1、棘爪2、锁舌弹簧3、棘爪弹簧4、壳体7、两个铆钉11以及若干缓冲孔;所述锁舌1。
13、和棘爪2分别通过铆钉11枢接在所述壳体7内,所述锁舌1与锁舌弹簧3相固定,所述棘爪2与棘爪弹簧4相固定;所述锁舌1上,与棘爪2啮合处设置由弹性材料形成的第一缓冲孔12;所述锁舌1上,与锁柱8撞击处也设置由弹性材料形成的第二缓冲孔13。0049 所述锁舌1上,与所述壳体7撞击处设有由弹性材料形成的第三缓冲孔14。所述锁舌1上,半包围所述锁柱8的接触处分别设有若干由弹性材料形成的缓冲部15。所述第一缓冲孔设置在所述锁舌1与棘爪2半锁位啮合时的接触处。0050 所述锁舌1包括铁芯和包覆在所述铁芯外的弹性塑料层,所述弹性塑料层分别形成缓冲孔和缓冲部。所述缓冲孔均为与边沿相匹配的扁长孔。0051 所述壳。
14、体7内,与所述锁舌1相接触的边沿设有由柔性弹性体材料形成的锁舌缓冲块9,与所述棘爪2相接触的边沿设有由柔性弹性体材料形成的棘爪缓冲块10。0052 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情况如下:0053 图1至图9主要展示本锁实用新型关键部位机械结构,该部位主要完成车用尾门锁的开启、半锁、全锁的任务。0054 其中,开启时尾门锁体部件的执行逻辑关系为:乘客通过拉动车尾门把手,触发拉线或连杆,带动手动解锁拉杆6,手动解锁拉杆6带动拉杆5转动,同时拨动棘爪2,棘爪2克服棘爪弹簧4提供的扭力,释放与之啮合的锁舌1,锁舌1在锁舌弹簧3的推动下,迅速脱离与棘爪2的啮合,以一定的速度开启,在锁体壳体7的限位下,最终停止在。
15、开启位置,乘客释放车门把手,棘爪依靠锁舌的边缘,定位在开启位置。0055 目前,整车公司和乘客对车门锁体的开启和关闭的声音要求较高,主要反馈在声音尖锐度与响度。0056 国内市场的主流尾门锁很难满足这样高的要求,该实用新型通过研究和分析后在锁舌1上设计了第三缓冲孔14(参见图6),以减缓尾门在开启时锁舌对锁体壳体7的冲击强度,降低两个零件之间的震动频率,以达到改善声音的尖锐度和降低响度的目的。0057 半锁过程锁体部件的执行逻辑关系为:乘客以较低速度关闭尾门,尾门以较低的速度并带动尾门锁锁舌1,锁舌1撞击锁柱8,尾门的冲击力在锁舌上产生的扭力克服锁舌弹簧3的弹力,使锁舌旋转到锁舌半锁位置,此时。
16、,棘爪2在棘爪弹簧4扭力的作用下,棘爪说 明 书CN 202544562 U4/4页6迅速旋转到其关闭位置,与锁舌半锁位啮合并最终锁住锁舌。0058 同样,在尾门锁处于半锁位置(参见图7),该实用新型在锁舌1上设计了第一缓冲孔12与第二缓冲孔13。第一缓冲孔12是为了降低棘爪和锁舌在啮合时之间的撞击声;第二缓冲孔13是车门关闭时,为了降低锁舌撞击锁柱而产生的声音。这两个缓冲特征,从不同程度上降低在锁体半锁时锁舌与棘爪以及锁舌与锁扣之间因撞击而产生的声响,以及声音的尖锐度和声压级。0059 全锁过程锁体部件的执行逻辑关系为:乘客以较高速度关闭尾门,尾门以较高的速度带动尾门锁锁舌1,锁舌1撞击锁柱。
17、8,尾门的冲击力在锁舌上产生的扭力克服锁舌弹簧3的弹力,使锁舌绕旋转到锁舌全锁位置,此时,棘爪2在棘爪弹簧4扭力的作用下,棘爪迅速旋转到其关闭位置,与锁舌全锁位啮合并最终锁住锁舌。0060 分析该种情况,在车门门锁处于全锁位置,该实用新型在在壳体7上设计了装缓冲块的特征,以安装锁舌缓冲块9和棘爪缓冲块10(参见图8),并在锁舌1上设计缓冲部15(参见图9)。棘爪缓冲块10主要作用是,柔性弹性体,限制了棘爪2的啮合位置,使其锁舌的撞击能量大大被削弱,以达到降低撞击声的效果。锁舌缓冲块9的作用是通过柔性的弹性体材质,为达到限制锁舌在全锁位置的晃动量目的而设计的,这样,没有了难以控制的晃动,就没有难。
18、以控制的声音产生。缓冲部15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锁舌1的包塑部分与锁柱间有一定干涉量,来消除锁舌1与锁柱8因震动等引发的声音。0061 这样通过所有的这些缓冲特征,以及锁舌、棘爪缓冲块的应用,切实有效的达到降低尾门锁体在开启,半锁,全锁过程中声音的尖锐度与响度,为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做出很大的贡献。0062 综上可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车用静音尾门锁体通过实用新型新的运动部件结构,及零件的配合状态,以达到使车用尾门锁的锁舌和棘爪在常规的工作状态下,降低运动件之间的直接冲击接触,使部件运动更平缓,最终降低汽车门锁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提高车辆的感官品质,提升客户满意度。0063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说 明 书CN 202544562 U1/5页7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544562 U2/5页8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544562 U3/5页9图5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544562 U4/5页10图7图8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544562 U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