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巷综合掘进系统.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4010285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5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060803.2

申请日:

2012.02.24

公开号:

CN202578681U

公开日:

2012.12.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21C 25/66申请日:20120224授权公告日:20121205终止日期:20130224|||授权

IPC分类号:

E21C25/66; E21C25/68; E21C35/20

主分类号:

E21C25/66

申请人:

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武予鲁; 田富军; 于聚旺; 李建新; 黄建伟; 宋录生; 石光洁; 杨随木; 杜文宏; 杨新华; 段新伟; 张雪峰; 张帅; 胡现民; 李海军; 高铁全

地址:

472300 河南省三门峡市义马市人民路南段(机电设备租赁站院内)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代理人:

陆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岩巷综合掘进系统,涉及一种岩巷掘进系统,设置在推移部(2)一端上部的装卸部(1)处于岩巷掘进端,推移部(2)的另一端连接转载部(3)的一端,所述转载部(3)的另一端上设置的溜槽(11)处于皮带机(4)的一端上方,所述皮带机(4)的另一端通过滑梁(18)悬挂在缓冲仓(5)上部,所述缓冲仓(5)下部的二次转运部(6)的上部,二次转运部(6)的机头传动装置(21)出料口对应矿车(7);本实用新型通过装卸部的钻装机、推移部、转载部、皮带机、二次转运部和矿车形成的综合系统,系统集成了钻孔、装载、转运、存储、临时支护功能,实现岩巷掘进时的全面作业和快速掘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岩巷综合掘进系统,包括装卸部(1)、推移部(2)、转载部(3)、皮带机(4)、二次转运部(6)和矿车(7),其特征是:设置在推移部(2)一端上部的装卸部(1)处于岩巷掘进端,推移部(2)的另一端连接转载部(3)的一端,所述转载部(3)的另一端上设置的溜槽(11)处于皮带机(4)的一端上方,所述皮带机(4)的另一端通过滑梁(18)悬挂在缓冲仓(5)上部,所述缓冲仓(5)下部的二次转运部(6)的上部,二次转运部(6)的机头传动装置(21)出料口对应矿车(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装卸部(1)为钻装机,钻装机的前部设有钻臂(9),钻装机的钻臂(9)两侧设有两套采掘机构,在两套采掘机构的采掘臂下部分别设有矿石回收系统,钻装机支撑架(30)下部设有行走部(31)和导向滑鞋(32),行走部(31)和导向滑鞋(32)处于推移部(2)的滑轨槽(33)内;滑轨槽(33)上设置的推移油缸(10)活塞端对应导向滑鞋(32)。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其特征是:钻装机前部设置的钻臂(9)为两个,所述两个钻臂(9)为平行的“=”形设置且结构相同,每一包括定位装置(22)、滑架(24)和滑杆(23),滑架(24)的一端与机体(35)前端上部铰接,滑杆(23)与滑架(24)滑动配合,所述滑杆(23)和滑架(24)通过定位装置(22)固定,在滑架(24)下部设有滑架油缸(25),所述与机体(35)前端铰接。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钻装机前部两侧的采掘机构结构相同,每一采掘机构包括耙壁(8)、连接梁(43)、耙斗(27)、上推油缸(40)和下压油缸(41),所述连接梁(43)的一端与钻装机机体(35)前端筋板上部铰接,连接梁(43)的另一端与耙壁(8)的一端下部铰接,上推油缸(40)固定在连接梁(43)的中部,上推油缸(40)的活塞与耙壁(8)的一端端部连接,下压油缸(41)的一端与连接梁(43)的下面中部铰接,下压油缸(41)的另一端与筋板下部铰接连接,所述筋板通过轴固定在钻装机机体(35)前端;在耙壁(8)的一端设有耙斗(27),所述耙斗(27)上部设有托梁器(26);在采掘机构下部的矿石回收系统包括机体(35)上设置的滑板(34)、两套回收板、悬挂架(28),两套回收板分别设置在采掘机构下部,回收板的一端对应机体(35)上设置的滑板(34),回收板的一端设有扩口,在回收板的边部两侧分别设有侧板(42),在两侧板(42)之间的回收板形成滑道(29),所述两侧板(42)通过悬挂架(28)吊在钻装机机体(35)前端的筋板下部。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转载部(3)的一端设置在钻装机滑板(34)的输出端下部,转载部(3)的中部呈斜形上移,转载部(3)的另一端机架(13)下部通过伸缩装置(12)连接在皮带机(4)上部,使所述转载部(3)的另一端上设置的溜槽(11)处于皮带机(4)的一端上方。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皮带机(4)一端的下部设有多个支撑装置(15),皮带机(4)中部的托架(16)由改向滚筒(17)支撑抬高,皮带机(4)另一端活动悬挂在岩巷上部设置的悬挂卸料装置(20)的滑梁(18)上,使皮带机(4)的皮带机机尾(14)另一端处于缓冲仓(5)上方。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缓冲仓(5)的下部设有转运槽(19),转运槽(19)的端部设置的二次转运部(6)为斜形抬高,二次转运部(6)端部的机头传动装置(21)对应矿车(7)上方,在机头传动装置(21)的采掘物(36)出料口下部设有防落导板(37),所述防落导板(37)下方放置在矿车(7)的箱体内。8. 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矿车(7)的下部设有下部收口(38),转载机(39)处于矿车(7)下部收口(38)下部。

说明书

岩巷综合掘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岩巷掘进系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岩巷综合掘进系统。

【背景技术】

公知的,在矿山开采、尤其是煤矿开采中,岩巷、半煤岩巷掘进中使用的技术为:采用打眼放炮掘进或掘进机组机械化掘进两种方式,其中打眼放炮掘进方式是大多数矿山开采企业常用的技术之一;这种掘进方式所采用的配套设备主要有液压掘进钻车“以便取代人工打炮眼”、挖掘式装载机或者侧卸装岩机“代替人工装载矸石渣”、运输矿山车、刮板运输机或者皮带运输机等等辅助设备。在掘进过程中,挖掘式装载机或者侧卸装岩机必须在液压掘进钻车作业完成先行退出岩巷后,然后再开到掘进面上作业,液压掘进钻车也是如此,两种设备在巷道中一进一退交替使用,非常浪费时间,影响矸石渣的清运效率,同时增加电缆等设施的使用数量,并且使前述设备磨损加快;市售的煤矿用钻装机组可较好的克服前述问题,这种钻装机组是一种新型的矿山岩巷掘进设备,它与配套的刮板运输机配套使用,机器本身拥有两个钻臂、两个挖掘式装载机、两个矸石渣运输部,钻臂和扒斗可交替进行作业,节省时间,提高矸石渣的清运效率。

但是这种设备只能在刮板运输机上直线行走,不能独立在巷道地面上行走,所以就产生了钻装机组连同刮板运输机向前移动的问题。在现有的矿山开采技术条件下,岩巷掘进多采用掘进机截割方式和炮掘方式,两者相比用于岩石较硬的巷道炮掘的优势多一些,而炮掘方式中,多使用钻车打孔放炮,用装载机和侧卸车进行矸石的清理运输作业。这样就要求巷道的宽度能够满足两台设备错车使用。而许多煤矿巷道的断面有限,不能满足两种机械设备的同时使用,频繁更换设备无疑会影响煤矿生产,降低生产效率,同时对两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也比较繁琐,不利于煤矿岩巷机械化快速掘进的开展,后续运输等辅助工序也严重制约掘进速度的提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巷综合掘进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装卸部的钻装机、推移部、转载部、皮带机、二次转运部和矿车形成的综合系统,系统集成了钻孔、装载、转运、存储、临时支护功能,实现岩巷掘进时的全面作业和快速掘进。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岩巷综合掘进系统,包括装卸部、推移部、转载部、皮带机、二次转运部和矿车,设置在推移部一端上部的装卸部处于岩巷掘进端,推移部的另一端连接转载部的一端,所述转载部的另一端上设置的溜槽处于皮带机的一端上方,所述皮带机的另一端通过滑梁悬挂在缓冲仓上部,所述缓冲仓下部的二次转运部的上部,二次转运部的机头传动装置出料口对应矿车。

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所述装卸部为钻装机,钻装机的前部设有钻臂,钻装机的钻臂两侧设有两套采掘机构,在两套采掘机构的采掘臂下部分别设有矿石回收系统,钻装机支撑架下部设有行走部和导向滑鞋,行走部和导向滑鞋处于推移部的滑轨槽内;滑轨槽上设置的推移油缸活塞端对应导向滑鞋。

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钻装机前部设置的钻臂为两个,所述两个钻臂为平行的“=”形设置且结构相同,每一包括定位装置、滑架和滑杆,滑架的一端与机体前端上部铰接,滑杆与滑架滑动配合,所述滑杆和滑架通过定位装置固定,在滑架下部设有滑架油缸,所述与机体前端铰接。

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所述钻装机前部两侧的采掘机构结构相同,每一采掘机构包括耙壁、连接梁、耙斗、上推油缸和下压油缸,所述连接梁的一端与钻装机机体前端筋板上部铰接,连接梁的另一端与耙壁的一端下部铰接,上推油缸固定在连接梁的中部,上推油缸的活塞与耙壁的一端端部连接,下压油缸的一端与连接梁的下面中部铰接,下压油缸的另一端与筋板下部铰接连接,所述筋板通过轴固定在钻装机机体前端;在耙壁的一端设有耙斗,所述耙斗上部设有托梁器;在采掘机构下部的矿石回收系统包括机体上设置的滑板、两套回收板、悬挂架,两套回收板分别设置在采掘机构下部,回收板的一端对应机体上设置的滑板,回收板的一端设有扩口,在回收板的边部两侧分别设有侧板,在两侧板之间的回收板形成滑道,所述两侧板通过悬挂架吊在钻装机机体前端的筋板下部。

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所述转载部的一端设置在钻装机滑板的输出端下部,转载部的中部呈斜形上移,转载部的另一端机架下部通过伸缩装置连接在皮带机上部,使所述转载部的另一端上设置的溜槽处于皮带机的一端上方。

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所述皮带机一端的下部设有多个支撑装置,皮带机中部的托架由改向滚筒支撑抬高,皮带机另一端活动悬挂在岩巷上部设置的悬挂卸料装置的滑梁上,使皮带机的皮带机机尾另一端处于缓冲仓上方。

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所述缓冲仓的下部设有转运槽,转运槽的端部设置的二次转运部为斜形抬高,二次转运部端部的机头传动装置对应矿车上方,在机头传动装置的采掘物出料口下部设有防落导板,所述防落导板下方放置在矿车的箱体内。

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所述矿车的下部设有下部收口,转载机处于矿车下部收口下部。

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钻装机上的钻臂可以在岩巷前端撑子面处进行打孔作业,在放炮后用钻装机上的扒臂与小刮板联合作业进行出矸,将矸石运送到支撑钻装机行走的刮板运输机上,刮板运输机后接伸缩皮带机,伸缩皮带机将矸石运送至矸石仓中,再由料仓转载机将矸石运至矿车上,通过矿车将矸石运至地面。该岩巷综掘系统能在打孔爆破后,进行一系列的连续出矸作业,可将矸石快速的进行清理,推移部可使整个岩巷综合掘进系统前移,跟进整个巷道的掘进。钻装机自身的打孔与出矸作业可以快速互换,且互不影响。总之,岩巷综合掘进系统可以快速、准确、方便的切换钻孔与装运方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保障人身安全,大大加快了巷道的掘进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掘进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卸部的钻装机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转载机与矿车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钻装机与滑轨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装卸部;2、推移部;3、转载部;4、皮带机;5、缓冲仓;6、二次转运部;7、矿车;8、耙壁;9、钻臂;10、推移油缸;11、溜槽;12、伸缩装置;13、机架;14、皮带机机尾;15、支撑装置;16、托架;17、改向滚筒;18、滑梁;19、转运槽;20、悬挂卸料装置;21、机头传动装置;22、定位装置;23、滑杆;24、滑架;25、滑架油缸;26、托梁器;27、耙斗;28、悬挂架;29、滑道;30、支撑架;31、行走部;32、导向滑鞋;33、滑轨槽;34、滑板;35、机体;36、采掘物;37、防落导板;38、下部收口;39、转载机;40、上推油缸;41、下压油缸;42、侧板;43连接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实施例并不是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为支持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框架内的任意等同结构替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结合附图1~5中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包括装卸部1、推移部2、转载部3、皮带机4、二次转运部6和矿车7,设置在推移部2一端上部的装卸部1处于岩巷掘进端,推移部2的另一端连接转载部3的一端,所述转载部3的另一端上设置的溜槽11处于皮带机4的一端上方,所述皮带机4的另一端通过滑梁18悬挂在缓冲仓5上部,所述缓冲仓5下部的二次转运部6的上部,二次转运部6的机头传动装置21出料口对应矿车7;结合附图4,所述矿车7的下部设有下部收口38,转载机39处于矿车7下部收口38下部。

结合附图1、2、3或5中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所述装卸部1为钻装机,钻装机的前部设有钻臂9,钻装机的钻臂9两侧设有两套采掘机构,在两套采掘机构的采掘臂下部分别设有矿石回收系统,钻装机支撑架30下部设有行走部31和导向滑鞋32,行走部31和导向滑鞋32处于推移部2的滑轨槽33内;滑轨槽33上设置的推移油缸10活塞端对应导向滑鞋32;钻装机前部设置的钻臂9为两个,所述两个钻臂9为平行的“=”形设置且结构相同,每一包括定位装置22、滑架24和滑杆23,滑架24的一端与机体35前端上部铰接,滑杆23与滑架24滑动配合,所述滑杆23和滑架24通过定位装置22固定,在滑架24下部设有滑架油缸25,所述与机体35前端铰接;所述钻装机前部两侧的采掘机构结构相同,每一采掘机构包括耙壁8、连接梁43、耙斗27、上推油缸40和下压油缸41,所述连接梁43的一端与钻装机机体35前端筋板上部铰接,连接梁43的另一端与耙壁8的一端下部铰接,上推油缸40固定在连接梁43的中部,上推油缸40的活塞与耙壁8的一端端部连接,下压油缸41的一端与连接梁43的下面中部铰接,下压油缸41的另一端与筋板下部铰接连接,所述筋板通过轴固定在钻装机机体35前端;在耙壁8的一端设有耙斗27,所述耙斗27上部设有托梁器26;在采掘机构下部的矿石回收系统包括机体35上设置的滑板34、两套回收板、悬挂架28,两套回收板分别设置在采掘机构下部,回收板的一端对应机体35上设置的滑板34,回收板的一端设有扩口,在回收板的边部两侧分别设有侧板42,在两侧板42之间的回收板形成滑道29,所述两侧板42通过悬挂架28吊在钻装机机体35前端的筋板下部。

进一步,所述转载部3的一端设置在钻装机滑板34的输出端下部,转载部3的中部呈斜形上移,转载部3的另一端机架13下部通过伸缩装置12连接在皮带机4上部,使所述转载部3的另一端上设置的溜槽11处于皮带机4的一端上方。

进一步,所述皮带机4一端的下部设有多个支撑装置15,皮带机4中部的托架16由改向滚筒17支撑抬高,皮带机4另一端活动悬挂在岩巷上部设置的悬挂卸料装置20的滑梁18上,使皮带机4的皮带机机尾14另一端处于缓冲仓5上方。

进一步,所述缓冲仓5的下部设有转运槽19,转运槽19的端部设置的二次转运部6为斜形抬高,二次转运部6端部的机头传动装置21对应矿车7上方,在机头传动装置21的采掘物36出料口下部设有防落导板37,所述防落导板37下方放置在矿车7的箱体内。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装卸部1钻装机在岩巷前端撑子面处进行打孔作业,在放炮后用钻装机进行出矸,钻装机的耙斗27反铲将远处的矸石扒装进回收板中,回收板后侧连接的滑板34与支撑钻装机行走的转载部3相连,矸石汇集至转载部3后,输送至机架13上的出料口后进入可伸缩的皮带机4上,皮带机4将矸石运送至矸石缓冲仓5中,通过缓冲仓5的矸石进入二次转运部6,然后将矸石运至矿车7,通过矿车7及时将矸石运至地面;本实用新型在清理完矸石后,钻装机可立刻切换至打孔状态,进行下一个爆破循环,推移部2随岩巷作业断面的前移而带动整个岩巷掘进系统前移.钻装机自身的打孔与出矸作业可以快速互换,且互不影响。

本实用新型所述钻装机具有打孔功能的钻臂9和出矸功能的反铲耙斗27及回收板形成的矸石运输机构,打孔时将钻装机两侧的反铲耙斗27收回,钻臂9移动至钻装机的最前端,钻臂9处于钻装机上方中部,钻装机马达带动行走部31齿轮啮合钻装机下部的滑轨槽33轨道上的齿条,使其可以进行前后移动;两套采掘机构的采掘臂上设置的反铲耙斗27位于钻装机两侧,通过操作先导手柄控制油缸进行扒装工作,将矸石扒进回收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钻装机钻孔作业与装载作业可共用一个液压泵站。

钻装机上设有操纵台移动阀:主要控制钻臂9操纵台的前进与后退;所述钻臂9操纵阀:有两组七联阀分别控制左、右钻臂9凿岩作业,主要动作有:钻臂9升降、摆动和回转,还控制滑架24摆动、俯仰、补偿以及凿岩推进。三联比例阀组:分别来控制凿岩冲击、凿岩回转、辅助供油,辅助供油阀用来给钻臂9操纵阀供油;逐步打眼阀:控制凿岩作业的推进及冲击。回收板控制阀:由两联阀组成,分别用来控制转载部3的溜槽油缸的升降。左、右先导阀:用来控制扒装作业,控制两套采掘机构的采掘臂各个动作:连接梁43的升降和左右回转;耙壁8升降和耙斗27收展。左、右采掘机构先导阀可以轻松方便地实现采掘机构的复合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该岩巷综合掘进系统在煤矿巷道掘进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掘进速度,减少对使用空间的要求,扩大了使用范围,为煤矿巷道的掘进作业提供了一种高效的作业方式。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岩巷综合掘进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岩巷综合掘进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岩巷综合掘进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岩巷综合掘进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巷综合掘进系统.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578681 U(45)授权公告日 2012.12.05CN202578681U*CN202578681U*(21)申请号 201220060803.2(22)申请日 2012.02.24E21C 25/66(2006.01)E21C 25/68(2006.01)E21C 35/20(2006.01)(73)专利权人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472300 河南省三门峡市义马市人民路南段(机电设备租赁站院内)(72)发明人武予鲁 田富军 于聚旺 李建新黄建伟 宋录生 石光洁 杨随木杜文宏 杨新华 段新伟 张雪峰张帅 胡现民 李海军 高铁全(74)专利代理机构洛。

2、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代理人陆君(54) 实用新型名称岩巷综合掘进系统(57) 摘要一种岩巷综合掘进系统,涉及一种岩巷掘进系统,设置在推移部(2)一端上部的装卸部(1)处于岩巷掘进端,推移部(2)的另一端连接转载部(3)的一端,所述转载部(3)的另一端上设置的溜槽(11)处于皮带机(4)的一端上方,所述皮带机(4)的另一端通过滑梁(18)悬挂在缓冲仓(5)上部,所述缓冲仓(5)下部的二次转运部(6)的上部,二次转运部(6)的机头传动装置(21)出料口对应矿车(7);本实用新型通过装卸部的钻装机、推移部、转载部、皮带机、二次转运部和矿车形成的综合系统,系统集成了钻孔、装载、转运、存储、临。

3、时支护功能,实现岩巷掘进时的全面作业和快速掘进。(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1/2页21. 一种岩巷综合掘进系统,包括装卸部(1)、推移部(2)、转载部(3)、皮带机(4)、二次转运部(6)和矿车(7),其特征是:设置在推移部(2)一端上部的装卸部(1)处于岩巷掘进端,推移部(2)的另一端连接转载部(3)的一端,所述转载部(3)的另一端上设置的溜槽(11)处于皮带机(4)的一端上方,所述皮带机(4)的另一端通过滑梁(1。

4、8)悬挂在缓冲仓(5)上部,所述缓冲仓(5)下部的二次转运部(6)的上部,二次转运部(6)的机头传动装置(21)出料口对应矿车(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装卸部(1)为钻装机,钻装机的前部设有钻臂(9),钻装机的钻臂(9)两侧设有两套采掘机构,在两套采掘机构的采掘臂下部分别设有矿石回收系统,钻装机支撑架(30)下部设有行走部(31)和导向滑鞋(32),行走部(31)和导向滑鞋(32)处于推移部(2)的滑轨槽(33)内;滑轨槽(33)上设置的推移油缸(10)活塞端对应导向滑鞋(32)。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其特征是:钻装机前部设置的钻臂。

5、(9)为两个,所述两个钻臂(9)为平行的“”形设置且结构相同,每一包括定位装置(22)、滑架(24)和滑杆(23),滑架(24)的一端与机体(35)前端上部铰接,滑杆(23)与滑架(24)滑动配合,所述滑杆(23)和滑架(24)通过定位装置(22)固定,在滑架(24)下部设有滑架油缸(25),所述与机体(35)前端铰接。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钻装机前部两侧的采掘机构结构相同,每一采掘机构包括耙壁(8)、连接梁(43)、耙斗(27)、上推油缸(40)和下压油缸(41),所述连接梁(43)的一端与钻装机机体(35)前端筋板上部铰接,连接梁(43)的另一端与耙壁(。

6、8)的一端下部铰接,上推油缸(40)固定在连接梁(4 3)的中部,上推油缸(40)的活塞与耙壁(8)的一端端部连接,下压油缸(41)的一端与连接梁(43)的下面中部铰接,下压油缸(41)的另一端与筋板下部铰接连接,所述筋板通过轴固定在钻装机机体(35)前端;在耙壁(8)的一端设有耙斗(27),所述耙斗(27)上部设有托梁器(26);在采掘机构下部的矿石回收系统包括机体(35)上设置的滑板(34)、两套回收板、悬挂架(28),两套回收板分别设置在采掘机构下部,回收板的一端对应机体(35)上设置的滑板(34),回收板的一端设有扩口,在回收板的边部两侧分别设有侧板(42),在两侧板(42)之间的回收。

7、板形成滑道(29),所述两侧板(42)通过悬挂架(28)吊在钻装机机体(35)前端的筋板下部。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转载部(3)的一端设置在钻装机滑板(34)的输出端下部,转载部(3)的中部呈斜形上移,转载部(3)的另一端机架(13)下部通过伸缩装置(12)连接在皮带机(4)上部,使所述转载部(3)的另一端上设置的溜槽(11)处于皮带机(4)的一端上方。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皮带机(4)一端的下部设有多个支撑装置(15),皮带机(4)中部的托架(16)由改向滚筒(17)支撑抬高,皮带机(4)另一端活动悬挂在岩巷上部设置的悬。

8、挂卸料装置(20)的滑梁(18)上,使皮带机(4)的皮带机机尾(14)另一端处于缓冲仓(5)上方。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缓冲仓(5)的下部设有转运槽(19),转运槽(19)的端部设置的二次转运部(6)为斜形抬高,二次转运部(6)端部的机头传动装置(21)对应矿车(7)上方,在机头传动装置(21)的采掘物(36)出料口下部设有防落导板(37),所述防落导板(37)下方放置在矿车(7)的箱体内。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578681 U2/2页38. 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矿车(7)的下部设有下部收口(38),转载机(39)。

9、处于矿车(7)下部收口(38)下部。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578681 U1/4页4岩巷综合掘进系统0001 【技术领域】000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岩巷掘进系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岩巷综合掘进系统。0003 【背景技术】0004 公知的,在矿山开采、尤其是煤矿开采中,岩巷、半煤岩巷掘进中使用的技术为:采用打眼放炮掘进或掘进机组机械化掘进两种方式,其中打眼放炮掘进方式是大多数矿山开采企业常用的技术之一;这种掘进方式所采用的配套设备主要有液压掘进钻车“以便取代人工打炮眼”、挖掘式装载机或者侧卸装岩机“代替人工装载矸石渣”、运输矿山车、刮板运输机或者皮带运输机等等辅助设备。在掘进过。

10、程中,挖掘式装载机或者侧卸装岩机必须在液压掘进钻车作业完成先行退出岩巷后,然后再开到掘进面上作业,液压掘进钻车也是如此,两种设备在巷道中一进一退交替使用,非常浪费时间,影响矸石渣的清运效率,同时增加电缆等设施的使用数量,并且使前述设备磨损加快;市售的煤矿用钻装机组可较好的克服前述问题,这种钻装机组是一种新型的矿山岩巷掘进设备,它与配套的刮板运输机配套使用,机器本身拥有两个钻臂、两个挖掘式装载机、两个矸石渣运输部,钻臂和扒斗可交替进行作业,节省时间,提高矸石渣的清运效率。0005 但是这种设备只能在刮板运输机上直线行走,不能独立在巷道地面上行走,所以就产生了钻装机组连同刮板运输机向前移动的问题。。

11、在现有的矿山开采技术条件下,岩巷掘进多采用掘进机截割方式和炮掘方式,两者相比用于岩石较硬的巷道炮掘的优势多一些,而炮掘方式中,多使用钻车打孔放炮,用装载机和侧卸车进行矸石的清理运输作业。这样就要求巷道的宽度能够满足两台设备错车使用。而许多煤矿巷道的断面有限,不能满足两种机械设备的同时使用,频繁更换设备无疑会影响煤矿生产,降低生产效率,同时对两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也比较繁琐,不利于煤矿岩巷机械化快速掘进的开展,后续运输等辅助工序也严重制约掘进速度的提升。0006 【发明内容】0007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巷综合掘进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装卸部的钻装机、推移部、转载部、皮。

12、带机、二次转运部和矿车形成的综合系统,系统集成了钻孔、装载、转运、存储、临时支护功能,实现岩巷掘进时的全面作业和快速掘进。0008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0009 一种岩巷综合掘进系统,包括装卸部、推移部、转载部、皮带机、二次转运部和矿车,设置在推移部一端上部的装卸部处于岩巷掘进端,推移部的另一端连接转载部的一端,所述转载部的另一端上设置的溜槽处于皮带机的一端上方,所述皮带机的另一端通过滑梁悬挂在缓冲仓上部,所述缓冲仓下部的二次转运部的上部,二次转运部的机头传动装置出料口对应矿车。0010 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所述装卸部为钻装机,钻装机的前部设有钻臂,钻装机的钻臂两侧设有两套采掘机。

13、构,在两套采掘机构的采掘臂下部分别设有矿石回收系统,钻装机支撑架下部设有行走部和导向滑鞋,行走部和导向滑鞋处于推移部的滑轨槽内;滑轨说 明 书CN 202578681 U2/4页5槽上设置的推移油缸活塞端对应导向滑鞋。0011 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钻装机前部设置的钻臂为两个,所述两个钻臂为平行的“”形设置且结构相同,每一包括定位装置、滑架和滑杆,滑架的一端与机体前端上部铰接,滑杆与滑架滑动配合,所述滑杆和滑架通过定位装置固定,在滑架下部设有滑架油缸,所述与机体前端铰接。0012 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所述钻装机前部两侧的采掘机构结构相同,每一采掘机构包括耙壁、连接梁、耙斗、上推油缸和下压。

14、油缸,所述连接梁的一端与钻装机机体前端筋板上部铰接,连接梁的另一端与耙壁的一端下部铰接,上推油缸固定在连接梁的中部,上推油缸的活塞与耙壁的一端端部连接,下压油缸的一端与连接梁的下面中部铰接,下压油缸的另一端与筋板下部铰接连接,所述筋板通过轴固定在钻装机机体前端;在耙壁的一端设有耙斗,所述耙斗上部设有托梁器;在采掘机构下部的矿石回收系统包括机体上设置的滑板、两套回收板、悬挂架,两套回收板分别设置在采掘机构下部,回收板的一端对应机体上设置的滑板,回收板的一端设有扩口,在回收板的边部两侧分别设有侧板,在两侧板之间的回收板形成滑道,所述两侧板通过悬挂架吊在钻装机机体前端的筋板下部。0013 所述的岩巷。

15、综合掘进系统,所述转载部的一端设置在钻装机滑板的输出端下部,转载部的中部呈斜形上移,转载部的另一端机架下部通过伸缩装置连接在皮带机上部,使所述转载部的另一端上设置的溜槽处于皮带机的一端上方。0014 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所述皮带机一端的下部设有多个支撑装置,皮带机中部的托架由改向滚筒支撑抬高,皮带机另一端活动悬挂在岩巷上部设置的悬挂卸料装置的滑梁上,使皮带机的皮带机机尾另一端处于缓冲仓上方。0015 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所述缓冲仓的下部设有转运槽,转运槽的端部设置的二次转运部为斜形抬高,二次转运部端部的机头传动装置对应矿车上方,在机头传动装置的采掘物出料口下部设有防落导板,所述防落导板。

16、下方放置在矿车的箱体内。0016 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所述矿车的下部设有下部收口,转载机处于矿车下部收口下部。0017 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8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钻装机上的钻臂可以在岩巷前端撑子面处进行打孔作业,在放炮后用钻装机上的扒臂与小刮板联合作业进行出矸,将矸石运送到支撑钻装机行走的刮板运输机上,刮板运输机后接伸缩皮带机,伸缩皮带机将矸石运送至矸石仓中,再由料仓转载机将矸石运至矿车上,通过矿车将矸石运至地面。该岩巷综掘系统能在打孔爆破后,进行一系列的连续出矸作业,可将矸石快速的进行清理,推移部可使整个岩巷综合掘进系统前移,跟进整个巷道。

17、的掘进。钻装机自身的打孔与出矸作业可以快速互换,且互不影响。总之,岩巷综合掘进系统可以快速、准确、方便的切换钻孔与装运方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保障人身安全,大大加快了巷道的掘进速度。0019 【附图说明】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掘进系统示意图;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卸部的钻装机结构示意图;0022 图3是图2的俯视图;0023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转载机与矿车的对应关系示意图;说 明 书CN 202578681 U3/4页60024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钻装机与滑轨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0025 在图中:1、装卸部;2、推移部;3、转载部;4、皮带机;5、缓冲仓;6、二次转运部;7、矿。

18、车;8、耙壁;9、钻臂;10、推移油缸;11、溜槽;12、伸缩装置;13、机架;14、皮带机机尾;15、支撑装置;16、托架;17、改向滚筒;18、滑梁;19、转运槽;20、悬挂卸料装置;21、机头传动装置;22、定位装置;23、滑杆;24、滑架;25、滑架油缸;26、托梁器;27、耙斗;28、悬挂架;29、滑道;30、支撑架;31、行走部;32、导向滑鞋;33、滑轨槽;34、滑板;35、机体;36、采掘物;37、防落导板;38、下部收口;39、转载机;40、上推油缸;41、下压油缸;42、侧板;43连接梁。0026 【具体实施方式】0027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

19、实施例并不是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为支持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框架内的任意等同结构替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0028 结合附图15中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包括装卸部1、推移部2、转载部3、皮带机4、二次转运部6和矿车7,设置在推移部2一端上部的装卸部1处于岩巷掘进端,推移部2的另一端连接转载部3的一端,所述转载部3的另一端上设置的溜槽11处于皮带机4的一端上方,所述皮带机4的另一端通过滑梁18悬挂在缓冲仓5上部,所述缓冲仓5下部的二次转运部6的上部,二次转运部6的机头传动装置21出料口对应矿车7;结合附图4,所述矿车7的下部设有下部收口38,转载机39处于矿。

20、车7下部收口38下部。0029 结合附图1、2、3或5中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所述装卸部1为钻装机,钻装机的前部设有钻臂9,钻装机的钻臂9两侧设有两套采掘机构,在两套采掘机构的采掘臂下部分别设有矿石回收系统,钻装机支撑架30下部设有行走部31和导向滑鞋32,行走部31和导向滑鞋32处于推移部2的滑轨槽33内;滑轨槽33上设置的推移油缸10活塞端对应导向滑鞋32;钻装机前部设置的钻臂9为两个,所述两个钻臂9为平行的“”形设置且结构相同,每一包括定位装置22、滑架24和滑杆23,滑架24的一端与机体35前端上部铰接,滑杆23与滑架24滑动配合,所述滑杆23和滑架24通过定位装置22固定,在滑架2。

21、4下部设有滑架油缸25,所述与机体35前端铰接;所述钻装机前部两侧的采掘机构结构相同,每一采掘机构包括耙壁8、连接梁43、耙斗27、上推油缸40和下压油缸41,所述连接梁43的一端与钻装机机体35前端筋板上部铰接,连接梁43的另一端与耙壁8的一端下部铰接,上推油缸40固定在连接梁43的中部,上推油缸40的活塞与耙壁8的一端端部连接,下压油缸41的一端与连接梁43的下面中部铰接,下压油缸41的另一端与筋板下部铰接连接,所述筋板通过轴固定在钻装机机体35前端;在耙壁8的一端设有耙斗27,所述耙斗27上部设有托梁器26;在采掘机构下部的矿石回收系统包括机体35上设置的滑板34、两套回收板、悬挂架28。

22、,两套回收板分别设置在采掘机构下部,回收板的一端对应机体35上设置的滑板34,回收板的一端设有扩口,在回收板的边部两侧分别设有侧板42,在两侧板42之间的回收板形成滑道29,所述两侧板42通过悬挂架28吊在钻装机机体35前端的筋板下部。0030 进一步,所述转载部3的一端设置在钻装机滑板34的输出端下部,转载部3的中部呈斜形上移,转载部3的另一端机架13下部通过伸缩装置12连接在皮带机4上部,使所述转载部3的另一端上设置的溜槽11处于皮带机4的一端上方。0031 进一步,所述皮带机4一端的下部设有多个支撑装置15,皮带机4中部的托架16说 明 书CN 202578681 U4/4页7由改向滚筒。

23、17支撑抬高,皮带机4另一端活动悬挂在岩巷上部设置的悬挂卸料装置20的滑梁18上,使皮带机4的皮带机机尾14另一端处于缓冲仓5上方。0032 进一步,所述缓冲仓5的下部设有转运槽19,转运槽19的端部设置的二次转运部6为斜形抬高,二次转运部6端部的机头传动装置21对应矿车7上方,在机头传动装置21的采掘物36出料口下部设有防落导板37,所述防落导板37下方放置在矿车7的箱体内。0033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岩巷综合掘进系统,装卸部1钻装机在岩巷前端撑子面处进行打孔作业,在放炮后用钻装机进行出矸,钻装机的耙斗27反铲将远处的矸石扒装进回收板中,回收板后侧连接的滑板34与支撑钻装机行走的转载部3相。

24、连,矸石汇集至转载部3后,输送至机架13上的出料口后进入可伸缩的皮带机4上,皮带机4将矸石运送至矸石缓冲仓5中,通过缓冲仓5的矸石进入二次转运部6,然后将矸石运至矿车7,通过矿车7及时将矸石运至地面;本实用新型在清理完矸石后,钻装机可立刻切换至打孔状态,进行下一个爆破循环,推移部2随岩巷作业断面的前移而带动整个岩巷掘进系统前移.钻装机自身的打孔与出矸作业可以快速互换,且互不影响。0034 本实用新型所述钻装机具有打孔功能的钻臂9和出矸功能的反铲耙斗27及回收板形成的矸石运输机构,打孔时将钻装机两侧的反铲耙斗27收回,钻臂9移动至钻装机的最前端,钻臂9处于钻装机上方中部,钻装机马达带动行走部31。

25、齿轮啮合钻装机下部的滑轨槽33轨道上的齿条,使其可以进行前后移动;两套采掘机构的采掘臂上设置的反铲耙斗27位于钻装机两侧,通过操作先导手柄控制油缸进行扒装工作,将矸石扒进回收板。0035 本实用新型所述钻装机钻孔作业与装载作业可共用一个液压泵站。0036 钻装机上设有操纵台移动阀:主要控制钻臂9操纵台的前进与后退;所述钻臂9操纵阀:有两组七联阀分别控制左、右钻臂9凿岩作业,主要动作有:钻臂9升降、摆动和回转,还控制滑架24摆动、俯仰、补偿以及凿岩推进。三联比例阀组:分别来控制凿岩冲击、凿岩回转、辅助供油,辅助供油阀用来给钻臂9操纵阀供油;逐步打眼阀:控制凿岩作业的推进及冲击。回收板控制阀:由两。

26、联阀组成,分别用来控制转载部3的溜槽油缸的升降。左、右先导阀:用来控制扒装作业,控制两套采掘机构的采掘臂各个动作:连接梁43的升降和左右回转;耙壁8升降和耙斗27收展。左、右采掘机构先导阀可以轻松方便地实现采掘机构的复合操作,提高工作效率。003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该岩巷综合掘进系统在煤矿巷道掘进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掘进速度,减少对使用空间的要求,扩大了使用范围,为煤矿巷道的掘进作业提供了一种高效的作业方式。0038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说 明 书CN 202578681 U1/3页8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578681 U2/3页9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578681 U3/3页10图4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578681 U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