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重复再现磁带录音内容的简易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属录音制品内容再编辑、及该编辑录音制品内容再现的技术,主要涉及按要求分段并多次反复再现制品已录音内容的相关技术与设备。
在放音设备中,常有磁带计数器,可供使用者用来确定停、倒、走带的操作时刻,能较准确地帮助使用者标记位置,实现部分内容反复重放但操作繁复、且不易准确。还有如语言复读机,是由使用者中断放音,同时由机中已设功能按预定时间段长重复已放最后段内容,再由使用者继续原磁带使用状态的方法。上述人工中断放音亦可由所设磁带空白的检测控制执行部件替代。即工作时,凡遇到原录制内容有空白处,即执行如上中断放音及由其所引发的后续工作。这两种技术容易实现,使用方便,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使用者分段或部分反复听学的需要,扩大了录音制品的教学功能;但其反复内容要受限于设定反复的时间和录音空白位置,难于充分符合使用者的需要。另外,在录像磁带上普遍设有间隔相等的标记,这种标记很精确,可为编辑提供方便;但因此法对原录制品和制品使用设备都有特定要求,使其难于在其它放音机上使用。
本发明目的是提出按听用者需要,以分成部分重复放音的方式,将录音磁带所录内容连续再现的简易方法和设备的方案。
本发明目的中的方法部分是这样实现的。在所用已录磁带原声道半幅宽度以下的声道、或与其放音同步之磁带上,新辟专用编辑磁道,按使用者设段、重放的需要录制特定含义电磁振荡的磁记录记号;在已编辑磁带与原声道放音同步运转的过程中,以检拾其上所述记号为放音设备中预设可完成放音中止、重放、恢复放音、倒带、倒带中止功能转换控制电路地启动控制信号;在放音设备中与专用编辑磁道位置对应处改制或增设专司录制、检拾特定含义编辑记号的编辑磁头与相应电路,识别所检拾编辑记号,并依其编辑含义,控制各放音工作电路的识别控制电路,电动传动与操作机构。这样,在仍保留或保留主要已录内容的前提下,专辟磁道可供使用者录制编辑记号;无论在原声道或同步磁带上的记号皆可与指定的放音内容相对应,又可经识别控制电路控制预设功能电路的工作,编辑磁头、相关电路、传动与操作机构,则是制作编辑记号、执行该记号含义的手段。从而使放音设备体现编辑记号的意图,满足听用者的要求,实现了本发明目的中的方法内容。
本发明方法所述同步专辟编辑磁道,可设在放音状态工作磁道以外另半个磁带宽度上,或设在待编辑磁带的声道中缝。这些都是在待编磁带上可以提供新辟磁道的位置选择,这种位置选择皆可使本方案在单卡放音机的基础上实现。
本发明方法所述同步新辟编辑磁道,还可在加宽的磁带上实现,加宽的磁带为本发明方案提供了新辟磁道的位置,可由磁头加宽的部分录制和检拾编辑记号,作为编辑磁头。
本发明方法所述预设重放功能是由可按设定时长、同步记录并按要求再现所述磁带放音内容的录音电路及其执行机构完成的,所述编辑记号仅标记于各重放段段尾的相应位置,所述识别控制电路的控制内容还包括所述录音电路与原放音部分同步起动、同步录音,在有编辑记号处中止磁带放音和所述录音电路同步录音、使录音电路再现所录内容、重放完成后中止、并相继启动磁带放音的控制电路及执行机构。这样,录音电路可在放音过程同步录音,标记记号则成为放音内容中止、同步录音中止、录音电路反复再现所录内容等开始工作的动作信号。由于录音电路可设定录音容量,反复段长与次数,因此可较方便地满足使用者重放的不同要求。
本发明方法以放音中止,编辑磁头反向检拾、反向检拾中止,再放音,或继续重复上述过程、在完成重放后与磁带后续内容的放音相衔接的模式实现放音内容的分段反复再现,在中止的相应位置标记所述编辑记号;在设备的协同工作电路中应含有中止放音磁头非放音即反向拾音状态输出的控制电路。这样,两个中止的相应位置的记号标记,可以体现使用者对重放的要求,同时又是设备功能电路的起动信号和反复重放段位置的标记;在放音磁头与编辑磁头同时反向检拾非放音状态的情况下,中止放音输出电路会适时中止放音输出端在此时的无意义输出,使设备设定功能按使用者的需要工作。
本发明方法所述编辑记号是编码记号,经检拾放大解码后启动相应的功能电路。这样,本发明即可依不同的标记形式录制不同标记,以代表不同内容的使用指令,信号检拾后则依检拾内容启动相应的功能控制电路,使听用者可按不同需要灵活设制。
本发明方法以所述放音中止,反向检拾,反向检拾中止,再放音的模式工作时,以编辑磁头第一次检拾所述编辑记号作为使所述识别控制电路得电的信号,其后所检拾的标记,亦含首次检拾标记,仍作为相应功能动作的执行信号。这样以第一个被检拾的标记记号,作为所述识别控制电路得电的执行记号,可以解决首次检拾编辑记号时,功能电路不应有实际重放动作的特殊要求。但当该记号以后再次被检拾时,电路要传递其标记的意义,如中止反转,并由执行机构执行。如此可正确体现该标记的编辑意义。
本发明目的中的设备部分是这样实现的。可以实现本发明方法的设备包括:检拾磁带录音信号的磁头及其放大电路,与放大电路相联、作为最终输出的喇叭控制磁带放音、中止及恢复磁带放音位置的电路、和使各部分协同工作的开关电路,各部分的相应指示电路及辅助电路,控制设备工作位置的操作传动机构,录音磁带的安放及其操纵机构,安放各部件的壳体,以及其它联接固定部件。此外,还设有可在所述专辟编辑磁道上录制编辑记号的编辑磁头,与之相联的振荡电路和配套的抹音电路,记录重放次数的计数电路,检拾编辑记号的检拾放大电路,接受其信号并依次控制上述中止、重放、计数和恢复放音设备放音状态、倒带、倒带中止的识别控制电路,以及编辑记号录制、置入重放录音次数、不同工作电路间转换的操作部件。这样,原放音设备和电路可完成磁带录制内容的再现和再现的重放功能;编辑磁头可在编辑磁道上录制和拾取编辑记号;振荡电路可提供所设编辑磁头的记号源,供编辑者制作编辑记号,抹音电路出于编辑制作记号的需要;所设中止、重放、计数、恢复放音、倒带、倒带中止等功能和计数电路的各协同工作控制电路则可传递使用者的意图,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依使用需要标记分段,依标记记号实现分段重放,满足本发明方法对设备的要求,实现发明目的。
本发明设备所述编辑磁头为双声道或多声道中一个声道的磁头。这样,编辑磁头工作宽度可仅为原放音声道宽度的一部分,符合发明要求,且易于在现有设备中经改制实现。
本发明所述编辑磁头位于磁带放音状态、工作磁道以外的另半个宽度相应工作位置。这种磁头可在磁带非工作状态侧进行编辑,和在放音时同步执行编辑记号的检拾工作,完成放音分段重读的任务。
本发明所述编辑磁头是双卡收录机中一卡的磁头。设在该卡的磁带为编辑磁带,用来编辑另卡磁带上的录音内容,该磁头即可成为编辑用磁头。
本发明所述编辑磁头为在磁带声道间的中缝相应位置增设编辑用磁头。这样在声道中缝可以实现本发明方法的磁带编辑与使用。
本发明设备还含有与放音电路相联的语言处理器和存贮器,以及控制其同步起动,在编辑记号处中止磁带放音、录音电路录音、并按设定要求再现原录内容,然后恢复磁带放音过程等工作的控制电路,识别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编辑磁头的输出端相联。这样,语言处理器和存贮器可以同步记录设备放音的内容并定时存贮,控制电路则可控制处理器存贮器的工作,使设备重放功能得以实现,并与放音过程相衔接。
本发明所述振荡电路为不同振荡频率的发生电路或是编码电路,同时还设有与编码电路配用的解码电路。这样,不同的频率发生可产生不同的磁记录;编码则可增加编辑记号的内涵,由解码电路将其传递给协同电路控制执行,从而在设备上保证相应编辑方法的实现。
本发明所述设备的传动机构含有与所述控制电路输出端和后续传动部件分别相联的电控传动机构,所述控制电路中含有受控开关电路、清噪电路与清零电路。这样,电控传动部件可按所联电路的控制信号驱动传动部件,如改变或维持磁头的拾音工作位置,实现反向拾音,以引入磁带上编辑记号的编辑意图,为实现较丰富编辑意图的工作模式提供可能。受控开关电路则可为如得电电路的设计提供可能,以实现本发明方法中首次检拾仅使控制电路得电的要求;清噪电路可以满足在非放音状态磁头检拾的磁记录不被输出的要求;清零电路可为工作状态的控制电路越过编辑记号提供可能,以解决放音内容中所含不需重复放音段的设置要求。从而使本发明方法得到更完全的实现。
本发明当所述编辑磁头位于原放音磁头所在位置时,其与所述振荡、抹音、检拾等电路与原放音电路间经转换开关相联。该开关可增加本方案的通用性,使所述编辑磁头仍可具有原设放音功能。
本发明可以是上述各方案的合理组合,以满足不同情况的使用需要。
本发明提出在已录音通用盒式磁带上,记录编辑控制重放已录内容记号的位置,可在普通盒式磁带上依使用者需要进行编辑制作,使原录内容按需分段重复再现,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要。本方法简便易行,现行通用放音设备仅作适应性改制即可实现,并仍保持设备原有功能,保持或除专用编辑磁道外保持磁带已录内容。本发明是多次重复再现磁带上录音内容的可行简易方案。
附图给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说明。
图1是分段复读语言编辑学习机电原理示意图;
图2是复读控制电原理(识别控制电原理)图;
图3是在磁带原声道位置上设制编辑磁头示意;
图4是在磁带放音状态工作磁道外另半个宽度相应位置上,设置编辑磁头的位置示意;
图5是在加宽磁带相应位置布置编辑磁头的位置示意;
图6是在磁带声道中缝处记录编辑记号时所用磁头布置图示;
图7是多种复读次数选择的编辑、执行原理图;
图8是全电子逻辑机芯语言编辑学习机电原理简图;
图9是电控自动循环放音机芯语言编辑学习机电原理简图。
图中:IC1.NE555 IC2.BA328 IC3.TDA2822M CT11.双声道磁头中的编辑磁头CT12.双向磁头中的编辑磁头CT13.加宽磁头中的编辑磁头CT14.位于中缝的编辑磁头CT2.放音磁头CT21.双声道磁头中的放音磁头QZ1.前置放大器GF1.功率放器(LM386)YC.语言处理器存贮器(T6668、HM50256)CPU.中央控制单元MK,马达控制电路FK1.复读控制电路(详见图2)K1.分段复读转换开关K2.标记开关K3.复读启动开关K4.走带开关A.检测放大输出B.复读内容功放输出C.放音电路输入端EC.电源端IC11.NE555 IC21.NE555 IC31.CD4017 IC41.NE555 VI1.编辑记号检测输入VI2.复读内容输入K11.复读启动开关CD4066 K21.走带启动开关CD4066 1.双声道磁带编辑磁道2.双向磁头用编辑磁道3.加宽磁带编辑磁道4.位于声道中缝的编辑磁道5.磁带AN1、AN2.编辑点记录控制开关K61.编辑(复读转换开关K62、K63.复读次数选择开关K64.复读启动开关K65.继续放音启动开关K66.领读/复读转换开关
IC61.BA328 IC62、IC68.NE567 IC63、IC65、IC69.CD4017 IC64、IC67、IC66.NE555 Y.CD4011 K64、K65.CD4066(其中:Y、K64、K65由V6供电)CT6.为机中双声道磁头的其中一个声道CT8为双声道磁头的其中一个声道CT81为另一个声道K81.编辑/复读转换开关K82.复读次数选择开关K83.反向放音开关K84.正向放音开关K85、K86.控制开关K87.编辑点记录开关IC81.BA328 IC82、IC84.NE567 IC83、IC85.NE555 IC86、IC87.CD4017H1.CD4011 K83、K84、K85、K86.CD4066 QZ8为前置放大器GF8为功率放大器AJ8、AJ9为按键控制板KZ8、KZ9为电子逻辑控制系统JX8为LX-401电控机芯JX9为卡式自动循环放音机芯TN-555 K91.编辑/复读转换开关AN92为标记分小段开关AN91为标记分大段开关K92为放音启动开关IC91.BA328IC92、IC93、IC94.NE567 IC98.NE555 IC95、IC96、IC97.CD4017 K92、K93.K94、CD4066 K93为反向放音开关K94为控制开关TW91为图7的IC67及其外围电路AN91、AN92相应AN1、AN2 TW92为图7中IC63、IC64、IC65、IC66和外围电路及其所连接的电脑语言机,以完成放音,复读的连续工作。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为在新佳牌电脑语言机上进行改制,使其兼有磁带内容可任意分段、任意重复的功能。
新佳SUNCA电脑语言机处于学习状态的方框图1。当按下PLAY放音键时,CPU控制马达电路MK使马达转动,磁带为走带状态。磁头检拾磁带信号送至前置放大电路QZ1,通过音量电位送至功放GF1最后到扬声器发声。同时CPU控制YC语言处理器T6668存贮器HM,50256使其处于录音状态,同步记录磁带播放内容。当按下K3复读开关,则CPU控制马达电路使马达停转,磁带停止走带,同时使T6668录音停止,放音开始;T6668播放内容为启动K3前12秒内记录的磁带内容,启动K3一次,T6668开始放音一遍,放音完毕,CPU处于等待状态,马达仍为停止状态启动K4,则CPU使马达转动磁带放音。同时CPU使T6668同步记录磁带内容。这一状态与一开始工作时,按下PLAY键状态一样。
本例将原磁头改为双声道磁头CT11、CT21,如图3。右声道磁头CT21仍与原机拾音放大等电路相联,直至喇叭,为放音磁头。左声道磁头为编辑磁头CT11,经分段转换开关K1,分别与振荡器IC1和抹音电路Rm、BGm相联,两电路分别经标记开关K2的两个工作位置与电源相联。同时左声道磁头CT11还经选择开关K1的复读工作位置、经转换开关K8分别与放大电路IC2和原放音电路输入端C相联,如图1所示。本例还设有控制磁带工作、原复读机中固体录音电路复读、和累计控制复读次数的计数电路的控制开关电路,如图2所示。所述放大电路IC2、IC3输出端A与控制开关电路的编辑信号输入端VI1相联,固体录音电路的复读输出B与其另一输入端VI2相联,该控制电路的复读启动输出开关K11与固体录音的启动开关K3相联,另一是带控制输山开关K21与复读机电路的磁带工作开关K4相联,该电路的电源端EC与复读机的电源相联,复读次数预置开关K31,可选择复读次数。
操作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是分段编辑阶段。先将编辑磁头由分段复读转换开关K1置于抹音分段的编辑工作位置,标记开关K2处于抹音的常态工作位置,按下复读机的放音键Play。这时放音磁头CT21如原复读机,是处于放音状态。编辑磁头CT11通过标记开关K2与抹音电路Rm、BGm相通,处于抹音状态。操作者根据放音内容,在认为应该分段时,按动开关K2,这时BGm截止,CT11停止抹音;同时振荡电路被接通,信号送至磁头CT11,CT11将这个分段记号记录在与磁带内容相应的位置。即右声道磁头放音,左声道记录分段点。标记后标记开关K2立即断开IC1停止工作,BGm恢复导通,CT11复为抹音状态,至下一个分段点。重复以上过程,直到编辑结束,按起放音键Play。这样在磁带上体现为右声道为放音内容,左声道在分段处有一定时间宽度的振荡信号,其余地方均为无信号区。
完成编辑后,即可进入学习复读状态。倒回分段完毕的磁带,先将K1、K8置于复读工作位置,使得CT11与放大电路IC2接通,将复读次数选择开关K31置于3遍(1-9任选),按下放音键Play键,磁带开始走带,控制开关电路中的IC11通电。当VI1无信号时BG3截止,电容C3上的电压Uc3=0,IC11的3脚为高电平,整个系统处于走带放音状态。这时BG7、BG8导通;IC41工作,由R4、C5产生一个宽度为1秒钟左右的脉冲信号,从而使K21接通,即K4接通一下,执行本控制电路的走带放音功能。同时由于K21接通的中央处理器CPU亦使语言处理器处于录音状态,同步记录磁带的放音内容,并存贮之。当分段信号出现,通过CT11检测由IC2、IC3放大至VI1端,由C1、C2、D1、D2整流后,使BG2导通、BG3导通,Uc3=EC,IC11的3脚为低电平,7脚亦为低电平,BG6导通,IC21、IC31开始工作;且BG7、BG8截止,IC41停止工作,开始工作的IC21因Uc4=0 IC21的3脚则为高电平,启动K11,即K3接通,则CPU控制马达电路使马达停转,磁带停止走带。同时CPU使YC的T6668停止录音,放音开始。放音完毕,CPU处于等待状态,马达仍为停止状态,启动K3一次,T6668放音一遍。整个系统处于复读状态。此时机器复读内容信号由B至VI2,通过C11、C21、D11、D21整流后,使BG9、BG10导通,Uc4=EC使IC21的3脚恢复低电平,IC21完成一次复读启动。复读完一遍之后,VI2无信号,故BG9、BG10截止,C4的电荷通过W1泄放。经过一段时间(时间可调),当Uc4小于一定电压值之后,IC21的3脚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再次启动固体录音复读开关K11、K3。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次又一次复读启动。IC21每启动一次BG4、BG3导通一次,向C3充电一次,使Uc3维持较高电平,确保IC11的3脚为低电平,维持复读状态。调整W1可改变复读之间的时间长短。计数器IC31同时记录IC21的启动次数,达到预置的次数后通过K31使BG5导通,使得Uc3约为0,IC11的3脚得到高电平,K4被启动,则CPU使马达转动磁带放音,T6668同步记录放音内容。其中R3·C3>2W1·C4,R11<<W1,R2<<R3。以上的段落起止可在12秒内完整地实现复读,若需要较长时间内容的复读,则需要增加语言复读机内语音处理器的存贮器。
本装置工作形式为,手动K2分段编辑,按分段的前后顺序,全自动每一段复读3遍,一段接一段。改变转换开关K8的工作位置可提供该磁头CT11普通放音和编辑复读状态选择的两种通道。
以上例中需详细说明的是编辑磁头、放音磁头必须是同步工作。其具体设置情况是:若如上例用于双声道磁头时,则编辑磁头CT11可为左声道,放音磁头CT12则为右声道,反之亦然,如图3。若编辑磁头与放音磁头为一双向磁头,则这时编辑磁头CT12为B向磁头,放音磁头CT2为A向原磁头,CT12在B向同步参与走带工作,反之亦然,如图4。这种方式将使磁带损失一面内容,为完整对其内容的编控,则需再配一盘相同内容的磁带,此时B面为放音、A面为编辑。若原设备为双卡录音机的两个磁头,则编辑磁头为A卡、放音磁头为B卡原磁头,A卡须配一盘磁带用作编辑,与B卡同步工作,反之亦然。这种形式以双卡单机芯为好。以上均为在现有器件上实现。若欲使磁带内容不受分段影响,还可将现有磁带加宽,并在加宽的对应位置,加一个编辑磁头CT13,以在加宽部分进行分段编辑,分段检测如图5,图中3为加宽部分。或者在磁带的中缝位置4,对应增设一个编辑磁头CT14如图6。
以上例子为单机,若将其作为主机,配以功率放大器、匹配器、发射天线,则为一套音频广播教学系统、学生每人一台音频无线接收机,在一定范围之内可接收到其编辑好的广播内容。表现为具有任意段长、任意次数的重复。若将其与现行语言室配合,则会使语音室这种教学手段更为先进。
第二例为在新佳牌电脑语言机上进行改制,配加本发明电路,使其增加磁带内容可任意分段,任意两种不同次数的重复的功能。经编辑复读的转换开关K61分别与振荡电路和抹音电路IC67、R62相连,(两电路分别由标记开关AN1、AN2与电源的联接与断开来决定其不同的工作状态)。两电路受控于标记开关AN1、AN2与电源的连接位置。同时,左声道磁头CT6还经选择开关K61的复读工作位置与放大电路IC61相连。本例还设有控制磁带工作K65、复读启动K64、累计复读次数的计数电路IC63、IC69,以及识别不同标记的译码电路IC62、IC68和复读次数控制开关K62、K63,复读与跟读控制电路IC65及开关K66。该控制电路的复读启动输出K64与复读机复读的启动开关相连,另一走带放音开关K65与复读机的继续放音开关K4相连。I1接电脑语言机内T6668的41脚,I2接其功放LM386输入端,V6选择9V供电,复读次数选择开关K62、K63预置不同的次数(1-9遍)。多种复读次数的选择,在特设的编辑磁道上,记录不同的编码信号由解码器解码,以完成不同次数的复读。如图7。
本例选择的编码器是由NE555及其电阻电容。解码器是:NE567及其电阻电容。
编辑磁头选择的是集录、放、抹于一体的双声道磁头的一个声道。
工作原理:
本电路(如图7)与新佳牌电脑语言机相连接可实现两种不同复读次数的全自动复读。
原机磁头改换成双声道磁头,用其左声道CT6为编辑磁头。右声道磁头CT21执行放音,左声道CT6执行记录,检拾编辑点。
一.编辑状态:
将K61置L与N相连,先放音一遍,这时CT6抹音,然后倒回。若CT6所在声道专门配置一抹音磁头,则可直接编辑。按下原机放音键PLAY,这时一个声道为放音状态。CT6执行抹音、录音,这时IC67(NE555)由于2脚、6脚为低电平,故3脚为高电平。电源电压通过R61加至BG62基极,使其导通则BG61饱和导通,相当于3脚电压通过R62直接加至CT6,因此CT6为抹音状态。当编辑者认为编辑点出现时,按下一AN1(或AN2)、如按下AN1,通过AN1,使IC67振荡,使BG63饱和导通,则BG62截止,BG61截止,这样3脚输出的一定频率的振荡信号通过C62、R62加至CT6,将其记录在磁带的编辑磁道上,编辑点过后松开AN1,CT6将继续抹音,这样CT6在编辑点处于录音状态,其余各处皆为抹音状态,在不改变放音内容的情况下可反复选择编辑点以最后一次选择为准。IC67由AN1控制的振荡频率f1=10.693(R64+2R65)·C61,]]>由AN2控制的振荡频率f2=10.693(R66+2R65)·C61,]]>f1,f2最好设置在音频范围
二.复读状态
将编辑好的磁带倒回,将K61置L与M相连。按下放音键。一个声道放音,另一个声道CT6检拾编辑点的记号,当编辑点出现,即出现一定频率的振荡信号时,通过CT6送至IC61,至IC62、IC68,IC62、IC68为音频译码器NE567,其8脚对信号的频率作出反应,当出现与自身设定的频率相符合时,8脚变为低电平,余为高电平,其自身设定频率,IC62:f01=1.1/(R67·C67),CI68:f02=1.1/(R68·C68),而本电路设计为f1=f01、f2=f02即:10.693(R64+2R65)·C61-1.1R67·C67]]>10.693(R66+2R65)·C61=1.1R68·C68]]>
这样通过AN1控制的f1启动IC62的8脚,AN2控制的f2启动IC68的8脚,经过放大的编辑记号送至IC62、IC68。若出现与f01的频率信号时则IC62的8脚变为低电平,R69、D61使8脚低电平被锁住,则BG65饱和导通,IC63、IC65、IC66工作。T6668的41脚录音放音状态为低电平,放音、录音停止为高电平,IC66通电瞬间,2脚、6脚为低电平故3脚为高电平,则K64接通,启动复读,I1为低电平,2脚、6脚为高电平,3脚为低电平K64断开,完成一次复读启动。第一次复读完毕I1为高电平,BG66截止,C69通过W69放电、2脚、6脚电压由于C69的放电在逐渐降低,当低于V6的1/3时,则3脚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K64接通,机器进行复读。如此下去,复读之间的间隔时间由C69、W69决定,调整W69可调整复读之间的时间。当复读次数达到K62所预置的次数时,IC63通过K62、D62、D61、R69使IC628脚复位。这时IC62的8脚,IC68的8脚同为高电平则与非门Y输出低电平,BG67饱和导通,IC64工作一通电IC64的2脚、6脚为低电平,3脚为高电平,K65接通,延时一段时间后2脚、6脚为高电平,则3脚为低电平,K65断开,完成了继续走带放音的启动。再出现编辑点时,则IC62或IC68被启动,重复以上过程。通过AN2所产生频率信号的可启动IC68,达到K63所预置的复读次数,这样对于英语教材中有语法代表性、生词较多、不易懂的等句子,选择较多复读次数的选择,对于通俗易懂的句子则选择较少的复读次数的选择,以达到恰到好处的学习效果。
关于领读、调整W69使复读间隔时间为最短,断开K66,那么预置复读次数为8,则实现4次领读。领读功能可用于学校早读。
第三实施例为在LX-401机芯及电子逻辑控制系统的录音机上进行改制,配加本发明电路,使其增加磁带内容可任意分段、任意重复的功能,如图8。
本例为放音、放音中止、倒带、倒带中止,再放音的模式来实现复读,去执行这些操作的部件为电信号控制的录放音机芯如LX-401型机芯,LX-401机芯为全电子逻辑机芯,可正反向检拾磁带信号,利用电子逻辑控制系统,配加本发明电路就可实现分段复读。
本例在例一增加了控制电路的得电电路IC82、IC83识别电路、清零电路IC87、静噪电路BG80及开关K84、K83。其中K84与按键板AJ8放音开关相连,K83与按键板的倒带开关相连。按键板与电子逻辑控制系统KZ8相连,向其发出指令。电子逻辑控制系统与机芯JX8相连。机芯完成按键的功能指令。本机芯无论正向走带与反向走带磁头均与磁带相接触。
本例的CT8为原双声边磁的一个(右)声道、另一个(左)声道为CT81。CT81与原机放大电路相连,直至喇叭,右声连磁头即为编辑磁头CT8,经编辑,复读转换开关K81与振端电路,抹音电路IC85相连,标记开关K87与电源相连,它与电源的通断,决定IC85的振荡和抹音功能,同时CT8还经转换开关K81与放大电路IC81相连。V8为9V供电,I8接录音机功放输入。
编辑点的选择须首先设置在第一分段的段首,其余在以后每段的段末。磁带内容的复读在段首与段末之间。在以后的某段,前一段的段末信号,即为本段的段首信号。
编辑状态
将K81置L1与M1相连,磁带为放音状态,首先在分段的第一段段首,按动K87一下,即在段首记录一个编辑记号,以后其工作原理及以后编辑操作均同前。
复读状态
将K81置L1与N1相连,录音机为放音状态,IC81将放大的编辑信号送至IC82,第一个编辑点出现则IC82的8脚变为低电平,IC83工作,经过一段延时后(2s左右),IC84、IC86、IC87开始工作,再出现编辑点,IC84将信号变为计数脉冲送至IC87,则IC87使K83接通一段时间断开,即启动倒带开关,则机器倒带,I8接其功放输入端,故倒带无音。当反向再次检测到编辑信号,则IC84向IC87送一个脉冲,IC87清零后使K84接通一段时间断开,即启动正向走带……如此往复,IC86记录反向走带次数,达至预置后的次数时,向IC87发也清零信号,使录音机继续正向走带。如此下去。其有关电路原理与上两例基本一样。
第四实施例:如图9,是在卡式自动循环放音机芯TN555型上,使用新佳牌电脑语言机的电路部分,配以专用识别控制电路,实现磁带同一内容定时播放的教学广播。
本例控制电路在例二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定时器,编辑记号的种类及相应计数电路IC97,不同意义的编辑记号执行电路的逻辑控制电路IC95、BG91,及放音结束后使磁带返回放音初始位置的控制电路J9。机芯为卡式自动循环放音机芯,其正向放音与反向放音也受控于机芯电路的开关。本例控制电路开关K93与该机芯按键极AJ9上中途反转开关相连,电控电路KZ9与按键极相连,机芯JX9与电控电路相连。机芯完成按键的功能指令。
定时器与相接,编辑磁头CT9占用机中双声道的一个声道,连接法同上几例。本例还有根据分段记号频率不同而产生不同作用的译码电路IC92、IC93、IC94以及使磁带走带与倒带的电路IC95、IC96、IC98,和开关K92、K93、K94,累计天数的电路IC97为9V不间断供电。U9亦为9V供电。TW1为标记电路,TW2为走带、放音、复读、计数等电路,与例二有关电路一样,AN92为标记分小段开关。AN91为标记分大段开关,J9为与电机相连的继电器。释放时为电机与电源相接,通有合时为电机与电源断开,K92接机芯放音开关,K93接机芯反向放音开关即中途反转开关。这里一向放音用于放音和检拾编辑记号,而另一向放音则用于反向检拾编辑记号,因磁头与中途反转开关联动,故用于本实施例将该磁头的AL、AR、BL、BR及L、R与A、B面转换板连线切断,使AL与L、AR与R直接相连。
本例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大段开关AN91记录首放音单元内容的始末位置,通过小段开关AN92记录大段内小段的分段点。CT9与IC91相连时。定时器,调好开关机时间,开机通电,由IC98触发使机芯走带,经IC91放大的磁带编辑记号送至IC92、IC93、IC94,其中IC92、IC93、为同一中心频率f091、IC94的中心频率为f092,若一开始走带出现f092的信号,IC94并不作出反应,因为此时IC94不工作。出现f091频率的信号时,则IC92、IC93的8脚变为低电平,其中IC92与TW92相连,控制复读计数等操作,IC93的8脚状态被锁住,这样IC94、IC95、IC96才开始工作,当本单元播放的内容结束时,f092频率的信号出现,则IC94的8脚变为低电平一次,IC95的2脚为高电平,则通过K93使电控走带传动机构反向放音走带,并静噪同时短路IC92输入信号。当反向检测到大段段首信号时,则IC94的8脚第二次变为低电平,则IC95的4脚为高电平,则J9吸合电机停转。这样当天播放内容已完整返回。等待定时关机。定时关机后当天工作全部结束。I97记录IC95的2脚变为高电平次数(天数),等达到预置的天数,通过IC96使电机停止倒带,自已清零,这样次日开机,由于IC94不工作,则跃过了上几天重复播放的一大段段末信号,并作为以后一大段的段首信号。定时开机与定时关机的时间间隔,应大于磁带广播时间。
本例可实现定时分段重复连续播放同一内容。达到预置的天数,开始下一个单元内容,这样一盘磁带可按内容分成几大段。每大段可分成若干小段,小段按一定次数重复连续播放,每日只播一大段,一大段播若干日,然后开始下一大段,如此一盘磁带可播放两三个月,非常适合学校的外语教学广播。
K92所接的开关与K93所接开关放音方向相反,对于本例若磁带进入带仓磁头与压带轮接下后一通电,按预定方向走带则K92不与任何开关相接,若一通电与预定方向走带相反,则K92与K93同接于中途反转开关的两个点上。
盒式磁带A面内容播放完毕则须手动翻磁带播放B面。
本发明所举例子中的放音控制开关,K11、K21、K64、K65、K83、K84、K92、K93均采用电子开关CD4066。亦可采用三极管驱动继电器来实现开关功能。本文所提到的复读机即为电脑语言机,若IC62、IC68、IC82、IC84、IC92、IC93、IC94若输入编辑记号幅度不够则其前级均应接一级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