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燃机增力节油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节能的方法,具体地说是关于内燃机增力节油的方法。内燃机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动力源,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而内燃机油耗在液体燃料消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其废气排放便成了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污染源。因此,对内燃机的增力节油和降低废气排放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七十年代我国云南交通运输部门研制成“高原型内燃机节油缸盖”。该方案采用增大压缩比的方式,克服了高原气压低、空燃比偏低的不足,使油料燃烧状况得到改善,增大了内燃机出力,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压缩比增大、发动机温度相应增高,使机件磨损加大。尤其在低海拨和气温较高的地区,此类弊病更为突出,有的甚至出现自燃、飞车等现象。因而使用此类发动机的汽车不适宜在低海拨地区行驶,因而难于进一步推广使用。
除此之外的一些改进方案,大多围绕进一步改善“混合气空燃比”和“提高燃烧性能”这一思路进行,内燃机增力节油效果并不显著。废气污染仍是一个十分严峻的同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改变内燃机燃烧室形状及改变气化器喷咀直径方法,达到使内燃机增力节油、减少废气排放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地可以通过如下方案加以实现:
一种内燃机增力节油的方法,涉及内燃机燃烧室、活塞及气化器,其特征是在保持压缩比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将燃烧室开口处截面积减小约10%~25%,最好为15%~20%;将气化器油孔截面积减小为原来的30%~50%,最好为35%~45%。减少燃烧室开口处截面积可采用在燃烧室中部加一隔板的方式,也可采用增厚燃烧室壁的方式。隔板横截面积约占据原燃烧室开口处截面积的10%~25%,最好为15%~20%;该隔板应处于燃烧室进气门和排气门中间,其与火花塞相对应处应留一缺口,该缺口的大小应稍大于火花塞所占之空间,以不影响燃烧室的点火燃烧为宜。燃烧室壁增厚或增加隔板所占据的空间可用增加燃烧室深度或在活塞顶部对应于燃烧室部位开弧形凹坑或这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来保持发动机压缩比基本不变。
上述方案经“中吉普”台架试验,与原发动机相比,在同等运行条件下,时速提高11%,油耗降低34.5%,废气排放量由原来的CO:0.5%,HC:2000PPM降低至CO:0.05%,HC:600PPM;噪声由原来的怠速:200分贝、中速:700分贝、高速:1200分贝分别降低为:140、660和1140分贝。
采用本发明,可使内燃机收到意想不到的增力、节油、使废气排放和噪声明显降低的效果。本发明广泛适用于各种燃用汽油或柴油的单缸或多缸内燃机。本发明对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具有较明显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燃烧室位于缸盖上的内燃机气缸局部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1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示意图。
图4是实是实施例3示意图。
图5是图4左视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一种燃烧室位于活塞顶部的内燃机活塞局部剖视图。
图7是实施例4示意图。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附图中1为火花塞、2为燃烧室、3为燃烧室壁、4为活塞、5为气缸壁、6为燃烧室壁增厚部分、7为活塞顶部弧形凹坑、8为燃烧室隔板、9为隔板火花塞孔、10为燃烧室底部加深部分、11为进气门、12为排气门。
实施例1:
在图2中,将燃烧室壁3沿燃烧室2开口处园周进行增厚处理,增加了增厚部分6。其增厚部分6约占原燃烧室开口处截面积的10%~25%,最好为15%~20%,同时将燃烧室底部加深,以增加燃烧室空间。该加深部分所扩充的空间10应与燃烧室壁增厚部分6所占空间基本相等。
实施例2:
在图3中,将活塞4顶部与燃烧室2相对应的部分开成弧形凹坑7,该凹坑7所扩充的空间应与燃烧室壁增厚部分6所占据的空间基本相等。
在图4和图5中,在燃烧室2中部加一隔板8,该隔板应处于进气门11及排气门12之间,且对应于火花塞部位留有一稍大于火花塞的隔板火花塞孔9。隔板8约占据燃烧室口面积的10%~25%,最好为15%~20%。
实施例3:
对于如图6所示的燃烧室位于活赛顶部的内燃机,可如图7所示将燃烧室壁3沿燃烧室2开口处园周进行增厚处理,增加了增厚部份6。其增厚部份6约占原燃烧室开口处截面积的10%~25%,最好为15%~20%,同时将燃烧室底部加深,以增加燃烧室空间。该加深部份所扩充的空间10应与燃烧室壁增厚部分6所占空间基本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