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泡脱皮法玉米湿磨淀粉制造工艺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碱泡脱皮法玉米湿磨淀粉制造工艺。
传统的玉米淀粉生产工艺是采用亚硫酸浸泡法(以下简称亚硫酸法)来提取玉米淀粉。亚硫酸法的基本过程是先将玉米在亚硫酸中浸泡两天左右,再进行破碎,胚芽分离,渣皮分离,麸质分离,淀粉洗涤,淀粉干燥等过程而制成玉米淀粉成品。亚硫酸法主要缺点是:1.玉米必须在亚硫酸介质中浸泡长达24-48小时的时间,需要投资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由耐腐蚀性材料制成的浸渍桶。玉米亚硫酸浸泡不仅占地面积大,用水量大,而且能耗也非常可观。2.在制备亚硫酸及以后的玉米加工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有害气体而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对操作工人的身体有很大的危害。3.为了回收玉米浸泡水中的干物质,必须采用价格昂贵的耐腐蚀的耗能大的蒸发器来蒸发玉米浸泡水,投资及能耗都很大。4.由于整个生产过程中物料是在亚硫酸环境中,成品淀粉及副产品中都带有一定量的残留的二氧化硫。它与残留的蛋白质反应,产生一种苦味,在进一步深加工中,特别是果糖桨生产中造成产品风味的不良影响。5.亚硫酸法生产出的淀粉含蛋白质最低只能达到0.3-0.5%,因此会增加深加工的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提出的一种新工艺——碱泡脱皮法玉米湿磨淀粉制造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在传统的工艺即玉米浸泡、破碎、细渣和蛋白分离、淀粉洗涤和干燥等,玉米浸泡工艺是选玉米∶碱液=1∶2重量比,将它们设在60℃-100℃上,碱液浓度1-7%,第一次浸泡,浸泡时间设在3-120分钟,然后脱皮、滚压,滚压后进行二次浸泡,温度设在25℃-70℃,时间5-120分钟,碱液浓度在0.1-2.5%,玉米比碱液重量比为1∶2;第二次浸泡是在带搅拌工艺中进行,经洗涤后地细渣进行干燥、粉碎成助滤吸附剂,蛋白经P H值调节沉淀,再加上述的助滤吸附剂制成滤饼,再经干燥、粉碎造粒成饲料。过滤后的蛋白溶液再用薄膜处理,处理后的水作下一次的循环过程水,其中的淀粉经洗涤、干燥制成淀粉成品。
碱泡脱皮法玉米湿磨工艺有效地克服了二氧化硫传统工艺的不足,其主要优点如下:
1.用碱替代二氧化硫,免除了生产中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对操作人员健康的危害及对设备的腐蚀。
2.浸渍时间大大的缩短,减少了浸渍的投资,能耗,管理及占地。其工艺可减少浸泡时间由4 8小时到2小时左右。
3.玉米桨蒸发过程被彻底取消,使设备及能耗大大下降。
4.淀粉成品中不含残存的二氧化硫,淀粉作为主要的食品工业原料,不含有苦味,蛋白质含量比二氧化硫工艺生产出的淀粉低50%左右,淀粉成品质量大大的提高。
5.由于玉米在加工时先将表皮脱去,因而玉米皮可以作为一种高质量的食用纤维素新产品。这种纤维质几乎不含有淀粉,食用纤维
含量高达97%以上,是一种优良的食品添加剂。
6.可以获得一个蛋白价更高的玉米蛋白混合饲料。
7.本工艺采用了新的过滤技术和膜技术,可作成全封闭水循环工艺,水的用量少,无污水排放。
“碱泡脱皮”湿磨工艺还存在潜在的优点:
1.经碱液浸泡的玉米胚牙精冻的玉米油品质高,藏贮性能好,相应的精炼工艺也可简化。
2.采用本工艺可以使用硬度更高的钢制设备来代替价格昂贵的不锈钢,或采用低质不锈钢来替代高质不锈钢,因而进一步减少投资及运行费用。
3.由于淀粉成品质量的提高,因而使淀粉深加工产品质量相应的提高。
4.由于玉米蛋白质网被碱所破坏,淀粉与蛋白的分离较为容易。淀粉收率也会相应提高。
5.混合饲料中蛋白质的饲效可能会更高。
“碱泡脱皮法”玉米湿磨淀粉制造工艺在其干物总收率上同亚硫酸法相似,这一工艺的实施可以在原有亚硫酸工艺的基础上相应的减少设备,对于老厂改造,增产时由于资金受限制,土地受限制的情况非常适用。
附图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图中的1是食用纤维,2是纤维干燥,3是过程水,4是薄膜过滤,5是蛋白过滤,6是蛋白浓缩,7是蛋白沉淀,8是细渣洗涤,9是细渣干燥,10是细渣粉碎,11是蛋白饲料(滤饼),12是玉米,13是一次浸泡,14是脱皮,15是滚压,16是二次浸泡,17是破碎,18是胚芽分离,19是细渣分离,20是蛋白分离,21是淀粉洗涤,22是淀粉干燥,23是淀粉,24是胚芽洗涤,25是胚芽干燥,26是胚芽。
实施例1-3:
各取玉米1000公斤,合计3000公斤,放在三个碱液容器内进行第一次浸泡,碱液各2000公斤,呈脱皮状,碱液浓度取1%、4%、7%,一次浸泡后的玉米放在脱皮机中脱皮,取出玉米皮经干燥后作食用纤维,脱皮后的玉米经滚压,滚压的间隙在0.5-4mm,滚压后的玉米进行第二次浸泡,碱液浓度分别取0.1%、2%、2.5%,碱液与玉米的重量比例为2∶1,浸泡时间为5、60、120分钟,温度控制在25℃、50℃、70℃,浸泡过程中需适当搅拌,用破碎机进行破碎,破碎后将分离出的胚芽进行洗涤、干燥制成胚芽成品;另一面将破碎后的淀粉乳进行细渣分离,其中的细渣经洗涤、干燥、粉碎,作助滤吸附剂,其中的蛋白经分离用可食用的酸来调节PH值,其值为1.5、3、7;加上述助滤吸附剂制成滤饼作为饲料,过滤后的蛋白溶液再用薄膜处理,处理后的水作下一次的循环过程水,其中的淀粉经洗涤、干燥制成淀粉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