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阴极射线管的玻 璃熔料干燥系统 本发明涉及用于阴极射线管的玻璃熔料干燥系统,该系统利用甚高频(VHF)。本发明特别涉及用于蒸发敷在玻锥上的玻璃熔料中的有机材料。
在制造阴极射线管时,将玻璃熔料用于使玻锥和屏盘相互熔接。按照以下的详细说明,屏盘与玻锥的熔接通常包括下述工艺步骤。首先,在将与屏盘熔接的玻锥的熔接部分上敷上玻璃熔料。然后,使玻璃熔料干燥。最后,在封接炉内使屏盘与玻锥熔接。
在玻锥的熔接部分上涂敷玻璃熔料时,为改善玻璃熔料的涂敷特性,而将有机材料(例如:乙酸异戊酯和硝化纤维素)加入玻璃熔料中。玻璃熔料干燥工艺就是蒸发为改善涂敷特性而加入的有机材料。通常采用两种干燥方法。一种为自然干燥法,另一种为利用红外线或热空气的强迫干燥法。
自然干燥法使用吊式传送带。使玻璃熔料干燥所需的工艺时间和行程长度分别为约50分钟和约200m。
强迫干燥法通常是使敷有玻璃熔料的屏盘通过干燥炉。在干燥炉内装有加热器并在其内保持恒定温度。另外,它使玻璃熔料干燥所需的工艺时间和行程长度分别为约17分钟和约30m。
上述自然干燥法和强迫干燥法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它们需花费较长工艺时间进行干燥,从而使在传送带生产线上的整个制造工艺过程延长。
此外,在利用加热器的强迫干燥法的情况中,由于它是从外表面至内部使玻璃熔料干燥,因而不能使其内部完全干燥。由于不是均匀地进行干燥,玻璃熔料也就易龟裂和脱落。
本发明就是致力于解决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阴极射线管的玻璃熔料干燥系统,该系统利用VHF(约30-300 MHZ),即采用可使含在玻璃熔料中的有机材料彻底蒸发的VHF电介质加热方法。
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利用VHF并用于阴极射线管的玻璃熔料干燥系统包括玻锥传送装置,为在其内使玻璃熔料干燥而构成的VHF室的炉体,用于产生VHF的VHF振荡装置,和将由VHF振荡装置产生的VHF传递到炉中地VHF传递通道。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玻锥传送装置包括玻锥传送到各工序位置上的玻锥传送带和多个玻锥固定器。玻锥固定器装配在传送带上。在玻锥固定器上固定多个涂有玻璃熔料的玻锥。并且,玻锥传送装置还包括固定器移动装置。当玻锥固定器被送至炉体的中央位置时,固定器移动装置向上移动玻锥固定器。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炉体的两侧装有VHF阻挡装置以防止VHF的辐射。最好配置双层VHF阻挡装置。
由于VHF具有直射性,因此在VHF传递通道中装有短路调谐器以使VHF沿所有方向散射。并且在VHF的端部装有变向装置以使VHF改变方向。从而使VHF射向炉体。此外,在VHF传递通道的输出端装有搅动器。该搅动器使通过变向装置而射入炉体中的VHF散射。
如上所述,当使敷有玻璃熔料的玻锥移动并将其送至炉体中时,由VHF振荡装置产生VHF并将其传送到炉体中。装在VHF传递通道中的短路调谐器使VHF沿所有方向散射。并且,搅动器再次使VHF沿所有方向散射以使其均匀地照射在炉体中。
当VHF均匀地射入炉中并均匀地照射在置于炉中的玻锥上的玻璃熔料部分上时,通过VHF的电介质损耗从玻璃熔料的内部使玻璃熔料加热。因而使含在玻璃熔料中的有机材料蒸发。
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后,VHF振荡装置停止工作,同时玻锥传送装置又开始传送玻锥。
附图引入说明书并为说明书的组成部分,它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结合其说明用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利用VHF并用于阴极射线管的玻璃熔料干燥系统的透视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剖切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沿图1中B-B线剖切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与图2相类似的局部剖视图。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VHF并用于阴级射线管的玻璃熔料干燥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传送敷有玻璃熔料4的玻锥2的玻锥传送装置,在其内限定有VHF室21的炉体20,产生VHF的VHF振荡装置22,以及将由VHF振荡装置22产生的VHF传入炉体20的VHF传递通道24。
玻锥传送装置包括将玻锥2传送到各个工序位置的传送带12,以及多个玻锥固定器14。玻锥固定器安装在传送带12上。将多个涂有玻璃熔料的玻锥2固定在玻锥固定器14上。
在炉体20的所有内表面和玻锥固定器14的顶部表面上都涂敷有能很好地反射VHF的材料。
在炉体的两侧装有VHF阻挡装置,以防止VHF的辐射。与炉体的两侧相应,该VHF阻挡装置也可上下移动。最好装备双层阻挡装置。也就是说,将一对VHF第一阻挡板34、36安装在炉体的两个侧壁上以使其可在此上下移动。并且,以与玻锥固定器14的长度相同的间隔配置一对第二阻挡板32、38以使其可在此上下移动。
为了使VHF沿所有方向散射,在VHF传递通道24中配置有不只一个短路调谐器26。 并且为使VHF改变方向而进入炉体2,故在VHF传递通道的端部配置有变向装置28。此外,在VHF传递通道24的内部涂敷有能很好地反射VHF的材料。短路调谐器26具有涂敷着能很好地反射VHF的材料的圆形柱。短路调谐器26具有回复性以使其能在VHF传递通道24中上下移动。变向装置28具有使传入VHF传递通道24的VHF垂直地改变方向的结构。因而能够将VHF导入炉体2。
搅动器30配置在VHF传递通道24的输出端,以使由变向器28射入炉体20的VHF散射。搅动器30具有良好的反射表面。搅动器30具有螺旋桨形以便能够使其旋转。并且,通过马达(未示出)使搅动器30旋转。
图4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玻璃熔料干燥系统,其玻锥传送装置包括将玻锥传送到各个工序位置的传送带12以及安装在传送带12上并固定多个玻锥2的多个玻锥固定器14,以及在将玻锥固定器14置于炉体20的中心时,使玻锥固定器14向上移动的移动固定器16的装置。
在传送带12之上沿炉体20的内周边形成有密封凸件18。当玻锥固定器14向上移动时,密封凸件18与玻锥固定器14紧密地附着在一起。此时,由密封凸件18与玻锥固定器14构成了封闭的VHF室21,以致能在封闭空间内照射VHF。因而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不需要阻挡板。
下面说明利用VHF并用于阴极射线管的玻璃熔料干燥方法。
当玻锥传送装置的传送带12将玻锥固定器14的前端送至第二阻挡板32之前时,按照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传送的信息,第二阻挡板32向上移动。而当传送带12将玻锥固定器14的后部送过第二阻挡板32时,按照传感器传送的信息,第二阻挡板32向下移动并关闭。当玻锥传送装置的传送带12将玻锥固定器14的前端送至第一阻挡板34之前的位置时,按照传感器传递的信息,第一阻挡板34向上移动。而当传送带12将玻锥固定器14的后部送过第一阻挡板34时,按照传感器传递的信息,第一阻挡板34向下移动并关闭。
当玻锥固定器14到达VHF室21的中央时,使传送带12停止传送并固定玻锥固定器。
由VHF振荡器22辐射的VHF通过VHF传递通道24而进入炉体。在VHF传递通道24中配置有不止一个短路调谐器26,并且由于通过调谐可使它们26往复上下运行,因而可通过短路调谐器26折射VHF。然后VHF被射入位于炉体中的VHF室21。而且,通过搅动器30使VHF沿所有方向射入VHF室21,以致使其均匀地照射到VHF室21中。此外,照射在炉体20的内部的VHF又被反射并沿所有方向照射到固定在玻锥固定器14上的玻锥上。
当VHF照射在玻锥2上时,通过VHF的介质损耗使敷在玻锥2上的玻璃熔料4从玻璃熔料的内部加热。当玻璃熔料达到一定的温度(如约150。)时,有机材料就蒸发。
经过预定时间(约5分钟)之后,VHF振荡装置22停止工作同时传送带12又开始运行。当玻锥固定装置的传送带12将玻锥固定器14的前端送至第一阻挡板36之前的位置时,按照传感器传递的信息,第一阻挡板36向上移动。当传送带12使玻锥固定器14的后部通过第一阻挡板36时,按照传感器传递的信息。第一阻挡板36向下移动并关闭。当玻锥固定装置的传送带12将玻锥固定装器14的前端送至第二阻挡板38之前的位置时,按照传感器传递的信息,第二阻挡板38向上移动。而当传送带12使玻锥固定器14的后部通过第一阻挡板38时,按照传感器传送的信息,第二阻挡板38向下移动并关闭。
随传送带12的运行,通过第二阻挡板38的玻锥固定器14继续移动。 并从玻锥固定器14上分离出玻锥2,然后通过另一玻锥传送装置(图中未示出)将其传送到下一工序。
按照如图4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当玻锥传送装置的传送带12将玻锥固定器14送至VHF室21的中央位置时,固定器移动装置16使玻锥固定器14向上移动。使密封凸件18与玻锥固定器14紧密附着在一起。同时,传送带12停止运行。
如上所述,VHF振荡装置22、短路调谐器26、变向装置28和搅动器30开始工作,从而使敷在玻锥2上的玻璃熔料中的有机材料蒸发。
经过预定时间之后,VHF振荡装置22停止工作,同时固定器移动装置16使玻锥固定器14向下移动。然后,玻锥固定器14被装配在传送带12上并按照传感器传送的信息,传送带12又开始运行。随后,由传送带12传送玻锥固定器14。
而且,将已使玻璃熔料中的有机物质蒸发的玻锥2由另一玻锥传送装置(图中未示出)传送。
通常,上述每一个传感器都采用自动控制过程。通过与传感器相连的自动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控制各个系统。
利用上述阴极射线管的玻璃熔料干燥系统进行干燥工艺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约为自然干燥系统的的1/10和用加热器的强迫干燥系统的1/3。因而缩短了整个工艺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此外,由于玻璃熔料干燥所需要的工艺操作的行程约为自然干燥系统的1/20和强迫干燥系统的1/3,因而也缩短了工艺操作所需的时间。
并且,由于该方法是从玻璃熔料的内部均匀加热和蒸发有机材料,因而玻璃熔料不会龟裂和脱落。
虽然结合上述被认为是最实用和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应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本文所分开的实施例。相反,覆盖各种改进和等效的设计方案也不会超出所附权利要求书的实质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