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轮 本发明涉及一种脚轮,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刹住脚轮的同时,可刹住脚轮上所承载机台与脚轮组合部位的转轴,使脚轮不会旋转,因此可确实完全刹车的脚轮。
如图1、2所示,为台湾新型专利第五四五七五号的“脚轮构造”专利,该“脚轮构造”包括一个承受座10、一个轮架20、一个刹车机构40及一个轮子50。
该承受座10承接欲使用脚轮的机台的底座,该轮架20大致上呈冂形,两侧侧面下方前端201设有第一长形滑槽21,两侧侧面内壁上分别设有两个内凸点202、203,并于内侧侧壁设有一枢接定点205,而该轮架20顶部204则以一个旋转轴承30(如图2)与该承受座10穿接起来,该刹车机构40包含两个连动片体41、两个刹车踏板46、47及一个长形薄刹车片45,该两连动片体41对应于该轮架20的两个内凸点202、203处设有刹车卡制孔413、414、415,而于中部对应于该第一长形滑槽21处设有一个大致呈S形的第二长形滑槽42,该两连动片体41并向上以倾斜方向延伸形成一个刹车片装设部43,该刹车片装设部43各设有一个长形槽孔431,该长形槽孔431与该第二长形滑槽42间设有一个枢接点416,该枢接点416分别枢接于该轮架20内侧的枢接定点205,该两连动片体41的两端411、412延长而分别与该两刹车踏板46、47固接,该长形薄刹车片45插置于该两连动片体41刹车片装设部43的长形槽孔431内。该轮子50置于该轮架20下,藉一个套筒轴承60穿过该轮子50的轮轴而穿置于该刹车机构40的两连动片体41的第二长形滑槽42与该轮架20的第一长形滑槽21上。
如此,藉由该刹车踏板46的下踩而使穿接该轮子50轮轴地该套筒轴承60在该刹车机构40的第二长形滑槽42中由下往上滑动,该两连动片体41的刹车卡制孔413、414因相对运动与该轮架20的两个内凸点202、203之一卡住而增加刹车动作的定位,而使该两连动片体41设有该长形薄刹车片45的一端往该轮子50上缘抵靠,并使穿接该轮子50轮轴的套筒轴承60于该轮架20侧面的该第一长形滑槽21后端212往前端211滑动,进而使该轮子50与该连动片体41刹车片装设部43的长形槽孔431的长形薄刹车片45相抵,达到刹车的效果。而且,该刹车片装设部43的长形槽孔431的孔长比该长形薄刹车片45的宽度为长,且该长形薄刹车片45受到该轮子50往上抵时,会向上卡制该旋转轴承30底面,同时完成转向刹车的功效,该脚轮构造虽然确实解决以往脚轮刹车效果不直接,刹车动作不够利落、确实及制造组装不甚方便的缺点,然而,该脚轮构造在实施时,发现脚轮是完全刹车了,但是当在该承受座10上方机台载物较重时,该承受座10因来自于上方的重压,使该承受座10会相对于该轮架20以下的整个部位产生打滑空转,对整个载重机台仍然无法完全刹稳,其原因在于:如图2所示,该轮架20的顶部204是以该旋转轴承30与该承受座10穿栓组接而已,如图3所示,为该穿栓组接部位的分解示意图,该承受座10与该轮架20只是以圆柱状转轴70穿过其中心所开设的圆孔100、200,并铆合定位而已,所以会在这穿栓组合部位处,虽然轮子顶抵该旋转轴承30底面300,轮子50是刹住了,但是由于机台重量施给该承受座10太重,在转轴70处会产生旋转。
如图4、5所示,为另一种脚轮的松、刹车两种状态透视图,该脚轮构造同样包括一个承受座10’、一个轮架20’、一个旋转轴承30’、一个刹车机构40’及一个轮子50’,该承受座10’承接欲使用脚轮的机台底座,该轮架20’ 大致上呈冂形,顶部与该承受座10’枢接,使该承受座10’可相对地转动,该轮架20’下方一端各设有一个水平长形滑槽21’,于该水平长形滑槽21’相对的上方各设有一个相对的配置孔22,该两配置孔22设有一个转轴23。该旋转轴承30’是该轮架20’与该承受座10’枢接的轴承元件,该旋转轴承30’的下方设有一个制动齿盘31,该轮架20’的转轴23处套设一个板状刹车片25,该板状刹车片25并位于该轮架20’顶面下侧,该板状刹车片25的两端斜向上设有两个挡齿250。该刹车机构40’包含左右对应的两个连动片体41’及一个刹车踏板46’,该两连动片体41’的中部对应于该水平长形滑槽21’处分别设有一个大致呈弧形的槽孔42’,该两连动片体41’一端411’延长而与该刹车踏板46’固接。该轮子50’设在该轮架20’下,且有一个套筒轴承60’穿过该轮子50′的轮轴而穿置于该刹车机构40′两连动片体41′的槽孔42′与该轮架20′的水平长形槽孔21′上,如此,藉由该刹车踏板46′的下踩,如图5所示,使穿接该轮子50′的该套筒轴承60′在该两连动片体41′的槽孔42′中由下往上滑动,并使穿接该套筒轴承60′于该轮架20′侧面的水平长形滑槽21′后端212′往前端211′滑动,进而使该轮子50′往上位移,使与该轮架20′配设于该转轴23处的该板状刹车片25相抵往上顶,并等到该板状刹车片25两端的两挡齿250因该板状刹车片25被该轮子50向上抵顶,如图6所示,而挡在该制动齿盘31的挡齿310间,如此可达到该轮子50′刹车连同该承受座10′被刹住的效果。虽然表面上该承受座10′也被刹住,但事实上这种脚轮仍具有以下缺失:该承受座10’只利用该板状刹车片25两端的两挡齿250去挡于该制动齿盘31的挡齿310间,其制动效果非常有限,原因如下:
(1)该两挡齿250的结构强度有限,初期使用具有制动效果,但是经久磨耗后,制动就会发生问题,且该承受座10′上方机台如果载重物相当重时,该挡齿250会被挡歪无法正确顶靠在该制动齿盘31的挡齿310间产生制动的效果,而且当无法正确上顶在该制动齿盘31的挡齿310间时,该板状刹车片25仍受轮子的强制上抵,就容易产生变形,使轮子50′刹车原来的功能也受影响,导致两者制动都无法发挥功效。
(2)如图5所示,该板状刹车片25是被该轮子上顶而向上摆移,该两挡齿250的动作也是呈向上摆移,而该制动齿盘31的挡齿310是沿着该制动齿盘31的圆周成型的,所以无法再增加该挡齿250的齿数,如图6所示,因为该挡齿250是在一直线上,要制成有弧度的排列,又因向上摆移的复杂因素,所以该挡齿250的个数只能有两个,且呈有弧度的排列,很难让每个挡齿250都很精确地顶卡于该制动齿盘31挡齿310间,而且两个挡齿250的强度有限,制动效果较差。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在刹住脚轮的同时,可刹住脚轮上所承载机台与脚轮组合部位,使整体不滑溜回转,达到确实完全刹车的脚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脚轮,包括一个承载装置、一个轮架、一个刹车机构及一个轮子;
该承载装置承接欲使用脚轮的机台底座,包括一个承受座,该承受座的中央穿设有一支转轴,该转轴上并设有一个旋转轴承;
该轮架包括一个顶部及由该顶部两侧向下延伸的侧面,该两侧面下方前端分别设有第一长形滑槽,顶部以该旋转轴承与该承载装置的承受座穿接;
该刹车机构包含两个连动片体及一个刹车踏板,该两连动片体中部对应于该第一长形滑槽处各设有一个第二长形滑槽,该两连动片体另一端延长而与该刹车踏板固接,该两连动片体各向上倾斜延伸形成一个刹车片装设部,该两刹车片装设部各设有一个长形槽孔,而于该两长形槽孔与第二长形滑槽间设有一个枢接点,该两枢接点分别枢接于该轮架的内侧,一个长形薄刹车片插置于该两连动片体刹车片装设部的长形槽孔内;
该轮子设在该轮架下,该轮子的轮轴穿置有套筒轴承,该套筒轴承并穿置于该刹车机构两连动片体的第二长形滑槽与该轮架的第一长形滑槽上,其特征在于:
该刹车机构的长形薄刹车片处,设有一个制动齿座,该制动齿座是一个具有上、下挡齿排的板状片体,该承载装置承受座的转轴上设有一个制动齿盘,该制动齿盘的周缘形成有环挡齿。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该承载装置的中心转轴上套设有一个制动齿盘,且该刹车机构的长形薄刹车片处设有一个制动齿座,如此,藉由该刹车踏板的下踩使该轮子的轮轴在该刹车机构的两连动片体滑动,该长形薄刹车片随刹车机构的连动片体一体连动而往该轮子靠抵,造成该轮子刹车的同时,会再藉由该制动齿座移位并使其上挡齿排卡制于该承载装置转轴所套设的制动齿盘的挡齿,使该承载装置的转轴完全制动而不滑溜回转,整个脚轮完全制动不会有任何滑移。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一种以往脚轮构造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上述图1的刹车透视图。
图3是上述以往脚轮构造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另一种以往脚轮构造的未刹车组合透视图。
图5是上述以往脚轮构造的已刹车状态组合透视图。
图6是上述以往脚轮构造的刹车片和制动齿盘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承受座将被制动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承受作被制动时的相关构件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7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脚轮与上述第一种以往脚轮构造相同的部位,为了方便说明,所以采用相同的编号,本实施例的脚轮包括一个承载装置10、一个轮架20、一个刹车机构40及一个轮子50。
该承载装置10承接欲使用脚轮的机台底座,包括一个承受座11,该承受座11的中央设有一个角状配置孔12,并且有一个具有四角段130及圆段131的转轴13,该转轴13穿过该四角配置孔12且组设有一个旋转轴承30,该转轴13的一端部并设有一个制动齿盘14,该制动齿盘14的周缘形成有环挡齿140,且中央也设有一个四角配置孔141。
该轮架20大致上呈冂形,包括一个顶部及由该顶部两侧向下延伸的侧面,两侧面下方前端201各设有一个第一长形滑槽21,且两侧侧面内壁上分别设有两个内凸点202、203,并于内侧侧壁设有一个枢接定点205,该轮架20顶部中央设有一个圆孔204,并内凹有一个承珠环槽206,该承珠环槽206用来容纳另一个旋转轴承的钢珠31。该转轴13穿过该圆孔204′后,再组合该制动齿盘14,在该转轴13端部套设一个垫圈16铆合而完成该承载装置10与该轮架20的组装,并在该制动齿盘14与该轮架20顶部间设有一个防尘垫15,并圈围该旋转轴承30的钢珠301以防止尘埃进入而影响转动灵活性。事实上该钢珠301及防尘垫15构成该旋转轴承30,而且上述该钢珠31外围也圈围另一防尘垫17而成为另一旋转轴承。
上述该承载装置10及轮架20与图3现有技术不同的地方,在于该承受座11的中央设有该角状配置孔12,该转轴13具有该角状段130,且多设有该制动齿盘14,以及该制动齿盘14中央设有该角状配置孔141,其余都相同。
该刹车机构40包含两个连动片体41、两个刹车踏板46、47及一个长形薄刹车片45,该两连动片体41相对于该轮架20的两内凸点202、203处设有刹车卡制孔413、414、415,中部对应于该第一长形滑槽21处设有一个大致呈S形的第二长形滑槽42,并向上倾斜延伸形成一个刹车片装设部43,该刹车片装设部43设有一个长形槽孔431,该长形槽孔431与该第二长形滑槽42间设有一枢接点416,以分别枢接于该轮架20内侧的枢接定点205,该两连动片体41的两端411、412分别延长而与该两刹车踏板46、47固接。该长形薄刹车片45插置于该两刹车片装设部43的长形槽孔431内,在该长形薄刹车片45处设有一个制动齿座48,该制动齿座48是一个冲压形成有上、下挡齿排480、481的板状片体。
该轮子50设在该轮架20下方,且有一个套筒轴承60穿过该轮子50轮轴而穿置于该刹车机构40两连动片体41的第二长形滑槽42与该轮架20的第一长形滑槽21上。如此,藉由该刹车踏板46下踩,使穿接该轮子50轮轴的该套筒轴承60在该刹车机构40的第二长形滑槽42中由下往上滑动,两连动片41的刹车卡制孔413、414因相对运动与该轮架20的两个内凸点202、203之一卡住而增加刹车动作的定位,而使两连动片体41设有该长形薄刹车片45的一端往轮子50上缘抵靠,并使该套筒轴承60于该轮架20侧面的第一长形滑槽21后端212往前端211滑动,进而使该轮子50与两连动片体41间的长形薄刹车片45相抵,而达到刹车的效果。如图8所示,当该套筒轴承60于该轮架20侧面的第一长形滑槽21后端212往前端211滑动时,该刹车片装设部43是以该枢接点205及416为支点作弯弧向上移行,配合图9所示,可使在该长形薄刹车片45的制动齿座48的上挡齿排480作侧向移位靠卡于该承载装置10一端部制动齿盘14的挡齿140,由于该上挡齿排480与该挡齿140作全面密合卡制,所以虽然该承受座11上面的机台装载的物品很重,一方面由于上述挡齿140的全面密合,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由于转轴13的四角段130与该承受座11的四角配置孔12,以及该制动齿盘14中央的四角配置孔141在组合后是互相卡住的,所以该转轴13不会随便转动,完全不会产生旋转的现象,彻底地解决以往脚轮无法完成的功效,也就是说在轮子被刹住的同时可刹住脚轮上所承载机台与脚轮相关组合部位,使该部位不旋转,确实且完全地刹车。
由以上构造说明,本发明脚轮的主要特征在于该长形薄刹车片45处设有该制动齿座48,且该制动齿座48形成上、下挡齿排480、481,该承受座11转轴13设有一个制动齿盘14,利用在原刹制该轮子50的动作过程中,同时使上述制动齿座48的上挡齿排480作侧向移位靠卡并直接吻合且整排的与该制动齿盘14的挡齿140作紧密的咬合,使脚轮上所承载机台与脚轮组合部位完全被刹住,不会因装盛重物而旋转,可确实且完全地刹车,使脚轮的使用及刹车功能充份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