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浆的漂白工艺.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394904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72621.4

申请日:

2009.11.03

公开号:

CN101760978A

公开日:

2010.06.3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D21C 9/16申请公布日:20100630|||公开

IPC分类号:

D21C9/16; D21C9/12

主分类号:

D21C9/16

申请人:

武汉晨鸣汉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谭道诚; 赵春波; 曾治国; 柯友国; 向克祥

地址:

430057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街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代理人:

宋国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浆的漂白工艺,通过氧脱木素漂白除去蒸煮后纸浆残余木素的40-50wt%,再利用双氧水进一步除去木素,最后用次氯酸钙进行补充漂白。本发明漂白浆得率高,且漂白浆白度高,白度稳定性好,漂白废液污染负荷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纸浆的漂白工艺,通过氧脱木素漂白除去蒸煮后纸浆残余木素的40-50wt%,再利用双氧水进一步除去木素,最后用次氯酸钙进行补充漂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氧脱木素漂白的工艺要求是:浆料浓度12-16wt%,温度90-120℃,氧气用量15-20kg/t浆,NaOH用量2-4kg/t浆,硫酸镁用量0.1-0.5wt%。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双氧水进一步除去木素的工艺要求是:浆料浓度8-12wt%,浆料温度40-60℃,H2O2用量12-18kg/t浆,浆料PH值10-11,浆料硬度K值=2-4,时间40-90min。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次氯酸钙进行补充漂白的工艺要求是:漂率1.2-2.5%,浓度8-12wt%,温度38-42℃,时间60-120min,成浆白度80-85%。

说明书

一种纸浆的漂白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浆造纸行业化学法制浆纸浆漂白工艺,是对CEH漂白工艺的改进,此改进的漂白工艺既可用于阔叶木浆漂白,也可用于非木浆漂白。
背景技术
传统的非木材纤维纸浆和阔叶木纤维纸浆,主要采取CEH三段漂白工艺进行生产,但CEH三段漂白工艺存在漂白白度和得率低、纸浆粘度损失大、废水负荷重和废水AOX严重超标的缺点。为此,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11月份颁布的《造纸产业发展政策》第四章明文规定“鼓励发展应用高得率制浆技术、生物技术、低污染制浆技术、中浓技术、无元素氯或全无氯漂白技术”;第二十三条规定“禁止新上项目采用元素氯(即液氯)漂白工艺(现有企业应逐步淘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纸浆漂白工艺,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无元素氯漂白的新工艺。采用氧脱木素漂白技术(O)和过氧化物漂白技术(P)及次氯酸盐(H)漂白技术组成OPH漂白工艺替代原有的CEH漂白工艺,可以提高漂白白度和漂白得率,提高浆料强度,降低废水排放量和废水AOX。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氧脱木素漂白除去蒸煮后纸浆残余木素的50%左右,再利用双氧水(H2O2)进一步除去木素,以提高纸浆的白度和漂后纸浆白度的稳定性,最后用次氯酸钙(Ca(ClO)2)作为补充漂白,使纸浆白度达到80%以上。
第一段采用氧脱木素漂白的工艺要求是:
浆料浓度         12-16%
温度             90-120℃
氧气用量         15-20kg/t浆
NaOH用量         2-4kg/t浆
硫酸镁用量       0.1-0.5%
第二段采用双氧水漂白的工艺要求是;
浆料浓度         8-12%
浆料温度         40-60℃
H2O2用量         12-18kg/t浆
浆料PH值         10-11
浆料硬度         2-4(K值)
时间             40-90min
第三段采用少量次氯酸钙漂白以提高成浆白度;
漂率             1.2-2.5%
浓度             8-12%
温度             38-42℃
时间             60-120min
成浆白度         80-85%
氧脱木素实际上是粗浆脱木素的过程。在碱性条件下,氧与木素的氧化反应很快,使木素降解生产脂肪酸,并溶于碱性溶液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纤维素的氧化作用。为了避免纤维上的C2、C3被氧化而造成葡萄苷键的断裂,进一步氧化成糖醛酸,因此需要加入镁盐作为保护剂,来抑制纤维素的降解。氧漂废液可组合到化学回收系统中去,从而大大减少漂白废水中COD的含量和色度,也降低了废水处理的费用。
过氧化物漂白与各种含氯的漂白剂作用机理不一样,含氯漂白剂是通过氧化破坏木素、色素的结构,变成低分子物溶出,因此会降低漂白浆得率,而过氧化物对木素的主要结构不发生反应。碱性过氧化氢能除去木素侧链上的大部分发色基团,使类木素结构破裂而生成无色的脂族化合物,但又不使木素降解到可溶的程度,因而漂白浆得率高,且漂白浆白度高,白度稳定性好,漂白废液污染负荷小。
具体实施方式
芦苇、麦草、杨木等原料经过碱法蒸煮,植物原料被分解成纸浆纤维,再经过筛选净化,提取出漂白用的纤维,进入漂白工段。
改进的漂白工艺需增建氧脱木素设备,未漂纸浆首先采用氧脱木素工艺,第二段采用双氧水(H2O2),利用原CEH的E段设备即可,第三段采用次氯酸钙(H)漂白,利用原CEH的H段设备即可。
实施案例1:
用本发明的漂白工艺漂白芦苇浆,具体工艺条件如下:
1、第一段:氧脱木素段:浆料浓度13wt%,温度95℃,氧气(100%)用量15.8kg/t浆,NaOH用量3kg/t浆,硫酸镁用量为浆料的0.3wt%,用水洗去残余物。
2、第二段;洗涤后芦苇浆的浓度为11wt%,首先加入NaOH调节PH值至11,随后加入H2O213kg/t浆,浆料温度55℃(不需加热),经双辊混合器进入反应塔,处理60min,然后用水洗涤,洗去反应残余物,浆料白度达到70%。
3、第三段;采用次氯酸钙补充漂白,
浆料浓度      10wt%
漂率          1.5%
温度          40℃
时间          80min
用水洗去反应残余物,成浆白度达到80%。
与CEH漂白结果比较

  漂白方式  总有效氯  %  白度  %  烘后白度  %  白度减少  %  漂白浆粘度  ml/g  漂白得率  %  漂白总  CODkg/t  综合成本  元/吨浆  CEH  8  78.0  67.5  13.4  570  92  198.3  2913  OPH  1.5  80.2  75.8  5.5  866  96  65.8  2789

从实施案例1的两种工艺对比生产测试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漂白工艺用于漂白苇浆比原工艺提高了白度和白度稳定性,提高了得率和成浆强度,降低了污染排放且综合成本降低。
实施案例2
用本发明的漂白工艺漂白杨木浆,具体工艺条件如下;
1、第一段:氧脱木素段:浆料浓度15%,温度120℃,氧气(100%)用量18kg/t浆,NaOH用量3.6kg/t浆,硫酸镁用量0.45%,用水洗去残余物。
2、第二段;洗涤后杨木浆的浓度为11.2%,调PH值至11,加入H2O216kg/t浆,浆料温度62℃,经双辊混合器进入反应塔,处理90min,然后用水洗涤,洗去反应残余物,浆料白度达到74%。
3、第三段;采用次氯酸钙补充漂白,
浆料浓度     10.5%
漂率         2.5%
温度         42℃
时间         100min
用水洗去反应残余物,成浆白度达到83.7%。
与CEH漂白结果比较
  漂白方式  总有效氯  %  白度  %  烘后白度  %  白度减少  %  漂白浆粘度  ml/g  漂白得率  %  漂白总  CODkg/t  综合成本  元/吨浆  CEH  10  80.1  69.8  12.9  790  92  203.5  3125  OPH  2.5  83.7  79.3  5.3  1203  96  73.6  3071

从实施案例2的两种工艺对比生产测试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漂白工艺用于漂白杨木浆比原工艺提高了白度和白度稳定性,提高了浆料得率和成浆强度,降低了污染排放且综合成本降低。

一种纸浆的漂白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纸浆的漂白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纸浆的漂白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纸浆的漂白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纸浆的漂白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浆的漂白工艺,通过氧脱木素漂白除去蒸煮后纸浆残余木素的40-50wt,再利用双氧水进一步除去木素,最后用次氯酸钙进行补充漂白。本发明漂白浆得率高,且漂白浆白度高,白度稳定性好,漂白废液污染负荷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造纸;纤维素的生产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