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衬垫功能的单面提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纬编针织设备,尤其与一种附加衬垫功能的单面提花机的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两线衬垫编织是纬编织物的特殊编织形式。是将一根或几根衬垫纱按一定的衬垫比例夹带在地组织中交织的针织编织方法。在织物的某些线圈上形成不封闭的选弧,在其余的线圈上呈浮线停留在织物反面。选用不同的衬垫线圈进行有目的的配置,即可形成特殊风格的衬垫提花织物,广泛应用与服装和装饰领域中。线圈图见图1,编织图见图2。
普通三功位单面提花机具有成圈、集圈、浮线动作选择功能,可以依此功能进行各类花型组织编排编织。若想在三功位单面提花机编织两线衬垫花纹一般采用两个编织系统联合编织,一路选择编织悬弧与浮线的衬垫动作,一路编织纬平底组织。见示意图3:
显然用两路编织一个横列的织法并非是一个理想的做法。特别是用提花机编织衬垫提花花纹时,会损失1/2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附加衬垫功能的单面提花机,将原有的两路完成的编织动作集成为一路动作,实现衬垫与地纱编织一次完成。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附加衬垫功能的单面提花机,其由单一编织系统完成单一衬垫提花横列的单面提花机。
所述的提花机针舌至针钩动程8mm。
沉降片片侯至片鼻尖长2.5mm。
其工艺流程为:
第一步:所有织针的针头退回至沉降片握持平面;
第二步:选择编织悬弧的织针起针至2.5mm,其余织针停留在原浮线平面高度平动;衬垫纱由导纱管喂入沉降片片喉;沉降片向针后推进,将衬垫纱推入浮线织针针头后面;
第三步:浮线织针开始起针,衬垫纱受沉降片限制处于浮线织针的后部;随后,悬弧织针开始起针,衬垫纱处于悬弧织针的前部;
第四步:沉降片握持衬垫纱和旧线圈,所有织针完成退圈动作;
第五步:沉降片退回,织针下降,喂入底纱为成圈作准备;
第六步:弯纱成圈。喂入衬垫纱。完成一路衬垫编织。
固定起针三角的作用为先挺针片选针起针然后织针起针挺针,挺针片起针与织针起针组合使用,且挺针片起针高度尺寸为针头距沉降片握持平面高2.5mm。
推进时沉降片辅助退圈的同时推入衬纱进入针头背面,推进位置为片喉位于针背线下0.3mm,退出时让出安装衬垫喂纱导管空间,片喉位于针背线下8.0mm。
增加直向瓷管喂纱嘴向片喉喂入衬垫纱,喂纱嘴安装点位于沉降退回顶点,喂纱中心点距针背线3.8mm。
本发明是通过分析三功位单面提花机的动作原理,发现完全可以把由两路完成的编织动作集成为一路动作,实现衬垫与地纱编织一次完成;具体是将原浮线选针动作部分改为衬垫选针动作,接续再做退圈和弯纱、成圈动作。而且,后半部分动作为三功位单面提花机的原有动作。这添加进去的衬垫功能只是对普通三功位单面提花机选针方法做了适当变化,对三功位单面提花机的整体结构没有改动。
从编织动作可以看到,两线衬垫功能是在编织的起针阶段用浮线选针机构配合沉降片喂纱完成纱线的衬垫,是在普通三功位单面提花机的编织系统中局部变化改造产生的,设备上主要更改的部位为:固定起针选针三角、沉降片三角、瓷管喂纱嘴,其余部分为单面提花机的原有机件不用改造。提花衬垫动作由浮线选针刀选择,集圈刀留置不用。三角设计时要考虑到与原编织系统的衔接关系,使该机种可以通过起针选针三角的变换任意选择所需要的路数进行三功位单面提花和两线衬垫的不同组合编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不但可以在原有的三功位单面提花机的基础上保留原有功能,且可增加衬垫提花功能,不但减少降低成本,还可大大提高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衬垫提花织物的线圈图;
图2为本发明衬垫提花织物的编织图;
图3为本发明原有单面提花机上进行衬垫提花的动作图;
图4为本发明进行衬垫提花的编织动作图;
图5为本发明进行衬垫提花的编织动作工艺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三角布置对比图;
图7为本发明固定起针三角图;
图8为本发明沉降片三角图;
图9为本发明瓷管喂纱嘴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9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使用现有的三功位单面电脑提花机,更换安装固定起针选针三角1、沉降片三角2、瓷管喂纱嘴3。并按照织针与沉降片运动轨迹校准。
本发明是由单一编织系统完成单一衬垫提花横列的单面提花机。针舌至针钩动程8mm。沉降片片侯至片鼻尖长2.5mm。
其工艺流程如图4、图5:
第一步:A点,所有织针的针头退回至沉降片握持平面;
第二步:A-B点,选择编织悬弧的织针起针至2.5mm,其余织针停留在原浮线平面高度平动;衬垫纱由导纱管喂入沉降片片喉;沉降片向针后推进,将衬垫纱推入浮线织针针头后面;
第三步:B点,浮线织针开始起针,衬垫纱受沉降片限制处于浮线织针的后部;随后,悬弧织针开始起针,衬垫纱处于悬弧织针的前部;
第四步:B-C点,沉降片握持衬垫纱和旧线圈,所有织针完成退圈动作;
第五步:C-D点,沉降片退回,织针下降,喂入底纱为成圈作准备;
第六步:D点,弯纱成圈。喂入衬垫纱。完成一路衬垫编织。
其固定起针三角的作用与一般单面提花机明显不同,一般单面提花机的起针三角只使用挺针片起针方式,织针没有独立动作,面本发明为先挺针片选针起针,然后织针起针挺针,挺针片起针与织针起针组合使用,且挺针片起针高度尺寸为针头距沉降片握持平面高2.5mm。
沉降片作用也不同,推进时沉降片辅助退圈的同时推入衬纱进入针头背面,推进位置为片喉位于针背线下0.3mm,退出时让出安装衬垫喂纱导管空间,片喉位于针背线下8.0mm。
增加直向瓷管喂纱嘴向片喉喂入衬垫纱,喂纱嘴安装点位于沉降退回顶点,喂纱中心点距针背线3.8mm。
本发明是通过分析三功位单面提花机的动作原理,发现完全可以把由两路完成的编织动作集成为一路动作,实现衬垫与地纱编织一次完成;具体是将原浮线选针动作部分改为衬垫选针动作,接续再做退圈和弯纱、成圈动作。而且,后半部分动作为三功位单面提花机的原有动作。这添加进去的衬垫功能只是对普通三功位单面提花机选针方法做了适当变化,对三功位单面提花机的整体结构没有改动。
从编织动作可以看到,两线衬垫功能是在编织的起针阶段用浮线选针机构配合沉降片喂纱完成纱线地衬垫,是在普通三功位单面提花机的编织系统中局部变化改造产生的,设备上主要更改的部位为:固定起针选针三角、沉降片三角、瓷管喂纱嘴,其余部分为单面提花机的原有机件不用改造。提花衬垫动作由浮线选针刀选择,集圈刀留置不用。三角设计时要考虑到与原编织系统的衔接关系,使该机种可以通过起针选针三角的变换任意选择所需要的路数进行三功位单面提花和两线衬垫的不同组合编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不但可以在原有的三功位单面提花机的基础上保留原有功能,且可增加衬垫提花功能,不但减少降低成本,还可大大提高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