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93125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2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51771.X

申请日:

2010.08.10

公开号:

CN101962842A

公开日:

2011.02.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D02G 3/04申请日:20100810授权公告日:20111012终止日期:2016081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2G 3/04申请日:20100810|||公开

IPC分类号:

D02G3/04

主分类号:

D02G3/04

申请人:

际华三五零九纺织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传谥; 鲁利斌; 袁望丽; 李明烈; 李孝明; 杜晓燕; 王永驸

地址:

431616 湖北省汉川市马口镇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代理人:

朱盛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选用合适的圣麻纤维和棉纤维圣麻纤维经过清花、梳棉、预并后在并条上与棉精梳条并合,再经过粗纱、细纱、络筒工序生产出需要的筒纱。本发明清花工序多梳少打、勤抓少抓、打手速度低、落棉少、偏重加压,梳棉工序适当梳理,并条工序轻定量、重加压、低速度、一道预并、二道混并,粗纱工序轻定量、重加压、低速度、大捻度,细纱工序低速度、偏高捻系数、适中温湿度。用本发明生产的圣麻与棉混纺纱面料的棉质感,织物手感柔软滑爽、膨松,吸湿透气性好、保暖性好、抑菌防霉性好、悬垂性好、色泽亮丽、布面组织丰满圆滑,穿者轻盈和舒适可应用于针织内衣、休闲服饰、巾被用品、床品等。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圣麻纤维 : 干断裂强度
2: 5CN/dtex、 湿断裂强度 1.5CN/dtex、 干断裂伸长 24 %、 白 度 72-74 %、 含油率 0.2-0.4 %、 公定回潮率 13 %、 结晶度 40 %、 吸水率 1100 %、 比电阻 5.3×108Ωg/cm2、 卷曲数 2 个 /cm、 勾结强度 1.23CN/dtex, 棉纤维 : 配棉等级 2.5 级、 主体长度 29mm、 断裂强度 29CN/tex、 细度 1.67dtex、 16mm 以 下短绒为 18%、 回潮率 7.5%、 含杂率 1.0%, 具体步骤如下 : 1) 圣麻纤维清花工艺 抓棉机打手下降速度每次 3mm, 转速 960r/min, 回转小车速度 2.8r/min, 刀片伸出肋条 3mm, 打手速度 800r/min、 风扇速度 950r/min、 打手和天平罗拉的隔距 12mm, 温湿度控制在 65±5%, 棉卷罗拉速度 12r/min, 棉卷长 36 米, 棉卷湿重 1
3: 8KG, 在清花上加装粗纱装置, 成卷时加入 6 根同支别的粗纱, 2) 圣麻纤维梳棉工艺 给棉板抬高 5mm, 锡林速度 365r/min、 刺辊速度 850r/min、 道夫速度 16r/min、 盖板 速度 85mm/min, 锡林与盖板的隔距 0.4mm×0.3mm×0.3mm×0.3mm×0.4mm、 除尘刀高度与 机柜平、 刀背与机柜水平面夹角 90°、 刺辊与除尘刀隔距 0.35mm、 刺辊与小漏底入口隔距 8mm、 出口隔距 1.5mm、 刺辊与锡林隔距 0.18mm, 前张力牵伸 1.4 倍, 圣麻纤维生条定量采用 16.8g/5 米, 3) 并条工艺 4 根圣麻纤维与 3 根精梳棉条预并, 预并干重定量 15.3g/5 米, 再经过两道并条并合, 头并采用 7 根, 干重定量 15.2g/5 米, 二并 6 根并合干重定量 12.9g/5 米%, 乌斯特条干在 3.5%以内, 4) 粗纱工艺 粗纱捻度 5.26 捻 /10cm、 罗拉隔距采用 10mm×24mm×45mm、 后区牵伸 1.25 倍、 钳口隔 距 6mm、 摇架压力 130N/ 双锭, 粗纱干定量为 3.6g/10 米、 粗纱总牵伸倍数 7.44 倍、 前罗拉转 速 170r/min, 乌斯特条干≤
4: 5%, 粗纱伸长≤ 2.0%、 差异率≤ 0.5%, 5) 细纱工序总牵伸倍数 42.9 倍、 罗拉隔距为 17mm×40mm、 后区牵伸倍数为 1.19 倍, 前 罗拉速度 158r/min。捻度 132 捻 /10cm、 捻系数 413, 钢领用型号 PG1/238-51、 领丝圈用型 号 OSS10/0, 6) 络筒工序, 在自动络筒机上生产, 采用电子清纱器和空捻无结技术, 电清参数 : 棉结 250%、 短粗 140% ×1.6cm、 长粗 30% ×16cm、 长细 -30 % ×16cm, 生产出 JC/ 圣麻 50/50 9.7tex 的圣麻纱品种。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棉纤维采 用新疆细绒棉、 配棉等级 2.5 级。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圣麻纤维 生产线采用 A002C 型自动抓棉机、 A036B 豪猪开棉机、 A092A 型双棉箱给棉机、 A076C 型成卷 机和 A186D 梳棉机。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棉生产 线采用 A002C 型自动抓棉机、 A035C 混开棉机、 A036B 豪猪开棉机、 A092A 型双棉箱给棉机、 2 A076C 型成卷机和 A186D 梳棉机。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细纱工序 钢领用型号 PG1/2 38-51、 领丝圈用型号 OSS10/0。
5: 3×108Ωg/cm2、 卷曲数 2 个 /cm、 勾结强度 1.23CN/dtex, 棉纤维 : 配棉等级 2.5 级、 主体长度 29mm、 断裂强度 29CN/tex、 细度 1.67dtex、 16mm 以 下短绒为 18%、 回潮率 7.5%、 含杂率 1.0%, 具体步骤如下 : 1) 圣麻纤维清花工艺 抓棉机打手下降速度每次 3mm, 转速 960r/min, 回转小车速度 2.8r/min, 刀片伸出肋条 3mm, 打手速度 800r/min、 风扇速度 950r/min、 打手和天平罗拉的隔距 12mm, 温湿度控制在 65±5%, 棉卷罗拉速度 12r/min, 棉卷长 36 米, 棉卷湿重 13.8KG, 在清花上加装粗纱装置, 成卷时加入 6 根同支别的粗纱, 2) 圣麻纤维梳棉工艺 给棉板抬高 5mm, 锡林速度 365r/min、 刺辊速度 850r/min、 道夫速度 16r/min、 盖板 速度 85mm/min, 锡林与盖板的隔距 0.4mm×0.3mm×0.3mm×0.3mm×0.4mm、 除尘刀高度与 机柜平、 刀背与机柜水平面夹角 90°、 刺辊与除尘刀隔距 0.35mm、 刺辊与小漏底入口隔距 8mm、 出口隔距 1.5mm、 刺辊与锡林隔距 0.18mm, 前张力牵伸 1.4 倍, 圣麻纤维生条定量采用 1
6: 8g/5 米, 3) 并条工艺 4 根圣麻纤维与 3 根精梳棉条预并, 预并干重定量 15.3g/5 米, 再经过两道并条并合, 头并采用 7 根, 干重定量 15.2g/5 米, 二并 6 根并合干重定量 12.9g/5 米%, 乌斯特条干在 3.5%以内, 4) 粗纱工艺 粗纱捻度 5.26 捻 /10cm、 罗拉隔距采用 10mm×24mm×45mm、 后区牵伸 1.25 倍、 钳口隔 距 6mm、 摇架压力 130N/ 双锭, 粗纱干定量为 3.6g/10 米、 粗纱总牵伸倍数 7.44 倍、 前罗拉转 速 170r/min, 乌斯特条干≤ 4.5%, 粗纱伸长≤ 2.0%、 差异率≤ 0.5%, 5) 细纱工序总牵伸倍数 42.9 倍、 罗拉隔距为 17mm×40mm、 后区牵伸倍数为 1.19 倍, 前 罗拉速度 158r/min。捻度 132 捻 /10cm、 捻系数 413, 钢领用型号 PG1/238-51、 领丝圈用型 号 OSS10/0, 6) 络筒工序, 在自动络筒机上生产, 采用电子清纱器和空捻无结技术, 电清参数 : 棉结 250%、 短粗 140% ×1.6cm、 长粗 30% ×16cm、 长细 -30 % ×16cm, 生产出 JC/ 圣麻 50/50 9.7tex 的圣麻纱品种。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棉纤维采 用新疆细绒棉、 配棉等级 2.5 级。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圣麻纤维 生产线采用 A002C 型自动抓棉机、 A036B 豪猪开棉机、 A092A 型双棉箱给棉机、 A076C 型成卷 机和 A186D 梳棉机。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棉生产 线采用 A002C 型自动抓棉机、 A035C 混开棉机、 A036B 豪猪开棉机、 A092A 型双棉箱给棉机、 2 A076C 型成卷机和 A186D 梳棉机。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细纱工序 钢领用型号 PG1/2 38-51、 领丝圈用型号 OSS10/0。
7: 5%、 含杂率 1.0%, 具体步骤如下 : 1) 圣麻纤维清花工艺 抓棉机打手下降速度每次 3mm, 转速 960r/min, 回转小车速度 2.8r/min, 刀片伸出肋条 3mm, 打手速度 800r/min、 风扇速度 950r/min、 打手和天平罗拉的隔距 12mm, 温湿度控制在 65±5%, 棉卷罗拉速度 12r/min, 棉卷长 36 米, 棉卷湿重 13.8KG, 在清花上加装粗纱装置, 成卷时加入 6 根同支别的粗纱, 2) 圣麻纤维梳棉工艺 给棉板抬高 5mm, 锡林速度 365r/min、 刺辊速度 850r/min、 道夫速度 16r/min、 盖板 速度 85mm/min, 锡林与盖板的隔距 0.4mm×0.3mm×0.3mm×0.3mm×0.4mm、 除尘刀高度与 机柜平、 刀背与机柜水平面夹角 90°、 刺辊与除尘刀隔距 0.35mm、 刺辊与小漏底入口隔距 8mm、 出口隔距 1.5mm、 刺辊与锡林隔距 0.18mm, 前张力牵伸 1.4 倍, 圣麻纤维生条定量采用 16.8g/5 米, 3) 并条工艺 4 根圣麻纤维与 3 根精梳棉条预并, 预并干重定量 15.3g/5 米, 再经过两道并条并合, 头并采用 7 根, 干重定量 15.2g/5 米, 二并 6 根并合干重定量 12.9g/5 米%, 乌斯特条干在 3.5%以内, 4) 粗纱工艺 粗纱捻度 5.26 捻 /10cm、 罗拉隔距采用 10mm×24mm×45mm、 后区牵伸 1.25 倍、 钳口隔 距 6mm、 摇架压力 130N/ 双锭, 粗纱干定量为 3.6g/10 米、 粗纱总牵伸倍数 7.44 倍、 前罗拉转 速 170r/min, 乌斯特条干≤ 4.5%, 粗纱伸长≤ 2.0%、 差异率≤ 0.5%, 5) 细纱工序总牵伸倍数 42.9 倍、 罗拉隔距为 17mm×40mm、 后区牵伸倍数为 1.19 倍, 前 罗拉速度 158r/min。捻度 132 捻 /10cm、 捻系数 413, 钢领用型号 PG1/238-51、 领丝圈用型 号 OSS10/0, 6) 络筒工序, 在自动络筒机上生产, 采用电子清纱器和空捻无结技术, 电清参数 : 棉结 250%、 短粗 140% ×1.6cm、 长粗 30% ×16cm、 长细 -30 % ×16cm, 生产出 JC/ 圣麻 50/50 9.7tex 的圣麻纱品种。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棉纤维采 用新疆细绒棉、 配棉等级 2.5 级。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圣麻纤维 生产线采用 A002C 型自动抓棉机、 A036B 豪猪开棉机、 A092A 型双棉箱给棉机、 A076C 型成卷 机和 A186D 梳棉机。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棉生产 线采用 A002C 型自动抓棉机、 A035C 混开棉机、 A036B 豪猪开棉机、 A092A 型双棉箱给棉机、 2 A076C 型成卷机和 A186D 梳棉机。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细纱工序 钢领用型号 PG1/2 38-51、 领丝圈用型号 OSS10/0。

说明书


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背景技术 圣麻纤维是以广泛盛产的麻材为原料, 采用自有的专利技术开发的一种新型纤维 素纤维, 该纤维具有吸湿透气性好、 抑菌防霉等特性, 其织物具有手感滑爽、 悬垂性好、 色泽 亮丽、 布面组织丰满圆滑的个性, 是一种新型、 健康、 时尚、 绿色环保的生态纺织纤维。但圣 麻纤维存在以下问题 : 因易产生大量的静电, 引起绕罗拉、 胶辊, 梳棉机上道夫输出的纤维 网飘起, 不能稳定输出 ; 因纤维密度小, 卷曲数少, 在纺纱过程中抱合力小, 易打滑, 给纺纱 过程带来一定难度 ; 强力比棉纤维强力要低, 纺圣麻高支纱比纺棉纤维高支纱难度要大, 由 此在圣麻纤维生产和质量控制过程中, 提高圣麻纱品种的强力和减少圣麻纤维品种的成纱 毛羽是保证圣麻纤维品种质量的关键, 也是圣麻纤维纺高支纱的难点。
     圣麻纤维强度比较低以及缩水比较大, 纱线毛羽多, 面料的麻质感不强。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 旨在提供一种干湿强度高、 吸湿透气性好、 抑菌防 霉性好, 织物手感滑爽、 悬垂性好、 色泽亮丽、 布面组织丰满圆滑的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 生产方法。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方式为, 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圣麻纤维 : 干断裂强度 2.5CN/dtex、 湿断裂强度 1.5CN/dtex、 干断裂伸长 24 %、 白度 72-74 %、 含油率 0.2-0.4 %、 公定回潮率 13 %、 结晶度 40 %、 吸水率 1100 %、 比电阻 5.3×108Ωg/cm2、 卷曲数 2 个 /cm、 勾结强度 1.23CN/dtex,
     棉纤维 : 配棉等级 2.5 级、 主体长度 29mm、 断裂强度 29CN/tex、 细度 1.67dtex、 16mm 以下短绒为 18%、 回潮率 7.5%、 含杂率 1.0%,
     具体步骤如下 :
     1) 圣麻纤维清花工艺
     抓棉机打手下降速度每次 3mm, 转速 960r/min, 回转小车速度 2.8r/min, 刀片伸出 肋条 3mm, 打手速度 800r/min、 风扇速度 950r/min、 打手和天平罗拉的隔距 12mm, 温湿度控 制在 65±5%。棉卷罗拉速度 12r/min, 棉卷长 36 米, 棉卷湿重 13.8KG, 在清花上加装粗纱 装置, 成卷时加入 6 根同支别的粗纱,
     2) 圣麻纤维梳棉工艺
     给棉板抬高 5mm, 锡林速度 365r/min、 刺辊速度 850r/min、 道夫速度 16r/min、 盖板 速度 85mm/min, 锡林与盖板的隔距 0.4mm×0.3mm×0.3mm×0.3mm×0.4mm、 除尘刀高度与 机柜平、 刀背与机柜水平面夹角 90°、 刺辊与除尘刀隔距 0.35mm、 刺辊与小漏底入口隔距 8mm、 出口隔距 1.5mm、 刺辊与锡林隔距 0.18mm, 前张力牵伸 1.4 倍, 圣麻纤维生条定量采用 16.8g/5 米,
     3) 并条工艺
     4 根圣麻纤维与 3 根精梳棉条预并, 预并干重定量 15.3g/5 米, 再经过两道并条并 合, 头并采用 7 根, 干重定量 15.2g/5 米, 二并 6 根并合干重定量 12.9g/5 米%, 乌斯特条干 在 3.5%以内,
     4) 粗纱工艺
     粗纱捻度 5.26 捻 /10cm、 罗拉隔距采用 10mm×24mm×45mm、 后区牵伸 1.25 倍、 钳 口隔距 6mm、 摇架压力 130N/ 双锭, 粗纱干定量为 3.6g/10 米、 粗纱总牵伸倍数 7.44 倍、 前罗 拉转速 170r/min, 乌斯特条干≤ 4.5%, 粗纱伸长≤ 2.0%、 差异率≤ 0.5%,
     5) 细纱工序总牵伸倍数 42.9 倍、 罗拉隔距为 17mm×40mm、 后区牵伸倍数为 1.19 倍, 前罗拉速度 158r/min。捻度 132 捻 /10cm、 捻系数 413, 钢领用型号 PG1/238-51、 领丝圈 用型号 OSS10/0,
     6) 络筒工序, 在自动络筒机上生产, 采用电子清纱器和空捻无结技术, 电清参数 : 棉结 250 %、 短粗 140 % ×1.6cm、 长粗 30 % ×16cm、 长细 -30 % ×16cm, 生产出 JC/ 圣麻 50/50 9.7tex 的圣麻纱品种。
     本发明为提高纱线的强力采取如下措施 : (1) 清梳工序减少短绒的产生 ; (2) 并粗 工序加强改善半制品的内在结构 ; (3) 细纱工序合理选择工艺, 优选合适的捻度, 混纺纱选 择合适的混纺比。 为减少成纱毛羽采取 : (1) 清梳工序减少静电, 防止棉卷粘层 ; (2) 并粗工 序防止棉条、 粗纱条发毛, 提高纺纱通道与各部件的光洁度等 ; (3) 细纱工序选择合适的纲 领、 钢丝圈 ; (4) 络筒工序优选工艺, 减少毛羽的增长。
     用本发明生产的圣麻与棉混纺纱由于有优质细绒棉的加入, 增添了面料的棉质 感, 织物手感柔软滑爽、 膨松, 吸湿透气性好、 保暖性好、 抑菌防霉性好、 悬垂性好、 色泽亮 丽、 布面组织丰满圆滑, 穿者轻盈和舒适。用本发明生产的纱线主要可应用于针织内衣、 休 闲服饰、 巾被用品、 床品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先选用合适的圣麻纤维、 圣麻纤维生产线和棉纤维、 棉纤维生产线, 具体如 下:
     圣麻纤维条件 : 干断裂强度 2.5CN/dtex、 湿断裂强度 1.5CN/dtex、 干断裂伸长 24%、 白度 72-74%、 含油率 0.2-0.4%、 公定回潮率 13%、 结晶度 40%、 吸水率 1100%、 比电 8 2 阻 5.3×10 Ωg/cm 、 卷曲数 2 个 /cm、 勾结强度 1.23CN/dtex。
     圣麻纤维生产线采用 A002C 型自动抓棉机、 A036B 豪猪开棉机、 A092A 型双棉箱给 棉机、 A076C 型成卷机和 A186D 梳棉机。
     棉纤维条件 : 新疆细绒棉、 配棉等级 2.5 级、 主体长度 29mm、 断裂强度 29CN/tex、 细 度 1.67dtex、 16mm 以下短绒为 18%、 回潮率 7.5%、 含杂率 1.0%。
     棉生产线采用 A002C 型自动抓棉机、 A035C 混开棉机、 A036B 豪猪开棉机、 A092A 型 双棉箱给棉机、 A076C 型成卷机和 A186D 梳棉机。
     混纺纱的作业步骤为圣麻纤维经清花、 梳棉、 预并工序后棉精梳条并合, 再经过粗 纱、 细纱、 络筒生产出所需要的筒纱, 下面再具体描述 :
     圣麻纤维清花工艺 : 根据圣麻纤维的特点, 在传统的工艺流程基础上减少 A035C混开棉机这道工艺流程。减少 A035C 混开棉机每小时可节约能耗 10.47 度电, 另一方面减 少了 A035C 豪猪和两个平行打手的打击, 减少了纤维的损伤。为提高圆盘抓棉效率, 抓棉机 打手下降速度每次 3mm, 抓棉打手速度控制在 960r/min, 回转小车速度 2.8r/min。 圣麻纤维 棉包紧, 刀片伸出肋条 3mm, 做到勤抓少抓, 使纤维充分混合。A076 综合打手的速度 800r/ min、 风扇速度 950r/min、 打手和天平罗拉的隔距调整为 12mm, 减少豪猪打手和综合打手尘 棒与尘棒的隔距, 清花落棉全部回用。
     为减少后工序产生静电, 相对温湿度控制在 65%左右。棉卷罗拉速度 12r/min, 棉 卷长 36 米, 棉卷湿重 13.8KG, 棉卷伸长率控制在 0.5-2.5%, 棉卷重量偏差控制在 ±100g 以内、 棉卷重量不匀率控制在 1%以内。针对棉卷在梳棉上退挠时易分层不清影响生条质 量, 由此在清花上加装粗纱装置, 成卷时加入 6 根同支别的粗纱, 并加大紧压罗拉的压力, 成卷后用塑料膜包覆, 防止水分及油剂灰发。
     圣麻纤维梳棉工艺 : 由于圣麻纤维强力过低, 手感柔软, 在梳理的过程中纤维易 损伤和缠绕针齿, 因此在工艺上采用大隔距、 小落棉、 轻定量、 充分转移、 适当梳理的工艺原 则。 为减小纤维的损伤, 给棉板抬高 5mm, 锡林速度 365r/min、 刺辊速度 850r/min、 道夫速度 16r/min、 盖板速度 85mm/min, 锡林与盖板的隔距 0.4mm×0.3mm×0.3mm×0.3mm×0.4mm、 除尘刀高度与机柜平、 刀背与机柜水平面夹角 90°、 刺辊与除尘刀隔距 0.35mm、 刺辊与小 漏底入口隔距 8mm、 出口隔距 1.5mm, 刺辊与锡林隔距 0.18mm。在棉网不下坠的情况下偏小 掌握, 前张力牵伸 1.4 倍。所用针布型号 : 锡林针布 AC2030*2040、 道夫针布 AD4030*01890、 刺辊齿条 AT5010*06332VP、 盖板针布 JPT-42。由于生条定量过大会堵喇叭口, 定量不宜太 大。圣麻纤维生条干重定量 16.8g/5 米。
     并条工艺 : 并条工艺采用大隔距、 轻定量、 重加压、 低速度、 一道预并、 二道混并的 工艺原则。 由于圣麻纤维比较蓬松, 生条不匀率比较大, 圣麻纤维在并条上与精梳棉纤维进 行并合前先经过一道预并, 预并干定量 15.3g/5 米。接着再经过二道并条并合, 头并采用 7 根 ( 圣麻纤维 4 根、 棉精梳条 3 根 ) 并合, 二并 6 根并合, 棉精梳条干定量为 20.4g/5 米。头 并干重定量 15.2g/5 米, 二并干重定量 12.9g/5 米。二并重量不匀率控制在 0.6%, 乌斯特 条干控制在 3.5%以内。 经过一道预并、 二道并条并合后, 条子易过熟过烂, 易产生偶发性纱 疵和棉结, 要降低出条速度, 保证喇叭口、 圈条斜管通光滑, 以保证出条的顺利。
     粗纱工艺 : 由于圣麻纤维较长, 易出现牵伸不开的现象, 在粗纱工艺上采用大隔 距、 轻定量、 重加压、 低速度、 大捻度的工艺原则。在保证粗纱不出硬头的基础上, 适当增 加粗纱捻系数, 以减少粗纱退绕时的意外牵伸。粗纱捻度 5.26 捻 /10cm、 罗拉隔距采用 10mm×24mm×45mm、 后区牵伸 1.25 倍、 钳口隔距 6mm、 摇架压力 130N/ 双锭。粗纱干定量为 3.6g/10 米、 粗纱总牵伸倍数 7.44 倍、 前罗拉转速 170r/min。控制粗纱重量不匀率 1%以 内、 乌斯特条干 4.5%以内。严格控制粗纱前排、 后排、 大、 中、 小纱粗纱伸长率及差异率, 粗 纱伸长控制在 1.2%以内、 差异率控制在 0.5%以内。
     细纱工序 : 为了减少细节, 降低毛羽的产生, 细纱工序采用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 锭速偏低掌握, 并优选钢领钢丝圈。考虑到圣麻纤维强力偏低, 为提高成纱强力, 细纱捻系 数偏大掌握。总牵伸倍数 42.9 倍、 罗拉隔距为 17mm×40mm、 后区牵伸倍数为 1.19 倍, 前罗 拉速度 158r/min。捻度 132 捻 /10cm、 捻系数 413。钢领用型号 PG1/2 38-51、 领丝圈用型 号 OSS10/0。络筒工序 : 为了减少成纱棉结和毛羽, 我们在日本村田的自动络筒机上生产圣麻 纤维与棉混纺纱。采用的是乌斯特电子清纱器和空捻无结技术, 保证纱疵有效清除。具体 电清参数如下 : 棉结 250%、 短粗 140% ×1.6cm、 长粗 30% ×16cm、 长细 -30% ×16cm, 生 产出 JC/ 圣麻 50/50 9.7tex 的圣麻纱品种。7

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62842A43申请公布日20110202CN101962842ACN101962842A21申请号201010251771X22申请日20100810D02G3/0420060171申请人际华三五零九纺织有限公司地址431616湖北省汉川市马口镇72发明人陈传谥鲁利斌袁望丽李明烈李孝明杜晓燕王永驸74专利代理机构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代理人朱盛华54发明名称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选用合适的圣麻纤维和棉纤维圣麻纤维经过清花、梳棉、预并后在并条上与棉精梳条并合,再经过粗纱、细纱、络筒工序生产出。

2、需要的筒纱。本发明清花工序多梳少打、勤抓少抓、打手速度低、落棉少、偏重加压,梳棉工序适当梳理,并条工序轻定量、重加压、低速度、一道预并、二道混并,粗纱工序轻定量、重加压、低速度、大捻度,细纱工序低速度、偏高捻系数、适中温湿度。用本发明生产的圣麻与棉混纺纱面料的棉质感,织物手感柔软滑爽、膨松,吸湿透气性好、保暖性好、抑菌防霉性好、悬垂性好、色泽亮丽、布面组织丰满圆滑,穿者轻盈和舒适可应用于针织内衣、休闲服饰、巾被用品、床品等。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CN101962843A1/2页21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圣麻纤。

3、维干断裂强度25CN/DTEX、湿断裂强度15CN/DTEX、干断裂伸长24、白度7274、含油率0204、公定回潮率13、结晶度40、吸水率1100、比电阻53108G/CM2、卷曲数2个/CM、勾结强度123CN/DTEX,棉纤维配棉等级25级、主体长度29MM、断裂强度29CN/TEX、细度167DTEX、16MM以下短绒为18、回潮率75、含杂率10,具体步骤如下1圣麻纤维清花工艺抓棉机打手下降速度每次3MM,转速960R/MIN,回转小车速度28R/MIN,刀片伸出肋条3MM,打手速度800R/MIN、风扇速度950R/MIN、打手和天平罗拉的隔距12MM,温湿度控制在655,棉卷罗。

4、拉速度12R/MIN,棉卷长36米,棉卷湿重138KG,在清花上加装粗纱装置,成卷时加入6根同支别的粗纱,2圣麻纤维梳棉工艺给棉板抬高5MM,锡林速度365R/MIN、刺辊速度850R/MIN、道夫速度16R/MIN、盖板速度85MM/MIN,锡林与盖板的隔距04MM03MM03MM03MM04MM、除尘刀高度与机柜平、刀背与机柜水平面夹角90、刺辊与除尘刀隔距035MM、刺辊与小漏底入口隔距8MM、出口隔距15MM、刺辊与锡林隔距018MM,前张力牵伸14倍,圣麻纤维生条定量采用168G/5米,3并条工艺4根圣麻纤维与3根精梳棉条预并,预并干重定量153G/5米,再经过两道并条并合,头并采用。

5、7根,干重定量152G/5米,二并6根并合干重定量129G/5米,乌斯特条干在35以内,4粗纱工艺粗纱捻度526捻/10CM、罗拉隔距采用10MM24MM45MM、后区牵伸125倍、钳口隔距6MM、摇架压力130N/双锭,粗纱干定量为36G/10米、粗纱总牵伸倍数744倍、前罗拉转速170R/MIN,乌斯特条干45,粗纱伸长20、差异率05,5细纱工序总牵伸倍数429倍、罗拉隔距为17MM40MM、后区牵伸倍数为119倍,前罗拉速度158R/MIN。捻度132捻/10CM、捻系数413,钢领用型号PG1/23851、领丝圈用型号OSS10/0,6络筒工序,在自动络筒机上生产,采用电子清纱器和空。

6、捻无结技术,电清参数棉结250、短粗14016CM、长粗3016CM、长细3016CM,生产出JC/圣麻50/5097TEX的圣麻纱品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棉纤维采用新疆细绒棉、配棉等级25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圣麻纤维生产线采用A002C型自动抓棉机、A036B豪猪开棉机、A092A型双棉箱给棉机、A076C型成卷机和A186D梳棉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棉生产线采用A002C型自动抓棉机、A035C混开棉机、A036B豪猪开棉机、A092A型双棉箱给。

7、棉机、权利要求书CN101962842ACN101962843A2/2页3A076C型成卷机和A186D梳棉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细纱工序钢领用型号PG1/23851、领丝圈用型号OSS10/0。权利要求书CN101962842ACN101962843A1/4页4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背景技术0002圣麻纤维是以广泛盛产的麻材为原料,采用自有的专利技术开发的一种新型纤维素纤维,该纤维具有吸湿透气性好、抑菌防霉等特性,其织物具有手感滑爽、悬垂性好、色泽亮丽、布面组织丰满圆滑的个性。

8、,是一种新型、健康、时尚、绿色环保的生态纺织纤维。但圣麻纤维存在以下问题因易产生大量的静电,引起绕罗拉、胶辊,梳棉机上道夫输出的纤维网飘起,不能稳定输出;因纤维密度小,卷曲数少,在纺纱过程中抱合力小,易打滑,给纺纱过程带来一定难度;强力比棉纤维强力要低,纺圣麻高支纱比纺棉纤维高支纱难度要大,由此在圣麻纤维生产和质量控制过程中,提高圣麻纱品种的强力和减少圣麻纤维品种的成纱毛羽是保证圣麻纤维品种质量的关键,也是圣麻纤维纺高支纱的难点。0003圣麻纤维强度比较低以及缩水比较大,纱线毛羽多,面料的麻质感不强。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干湿强度高、吸湿透气性好、抑菌防霉性好。

9、,织物手感滑爽、悬垂性好、色泽亮丽、布面组织丰满圆滑的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0005本发明目的的实现方式为,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0006圣麻纤维干断裂强度25CN/DTEX、湿断裂强度15CN/DTEX、干断裂伸长24、白度7274、含油率0204、公定回潮率13、结晶度40、吸水率1100、比电阻53108G/CM2、卷曲数2个/CM、勾结强度123CN/DTEX,0007棉纤维配棉等级25级、主体长度29MM、断裂强度29CN/TEX、细度167DTEX、16MM以下短绒为18、回潮率75、含杂率10,0008具体步骤如下00091圣麻纤维清花工艺0010抓棉机打手下。

10、降速度每次3MM,转速960R/MIN,回转小车速度28R/MIN,刀片伸出肋条3MM,打手速度800R/MIN、风扇速度950R/MIN、打手和天平罗拉的隔距12MM,温湿度控制在655。棉卷罗拉速度12R/MIN,棉卷长36米,棉卷湿重138KG,在清花上加装粗纱装置,成卷时加入6根同支别的粗纱,00112圣麻纤维梳棉工艺0012给棉板抬高5MM,锡林速度365R/MIN、刺辊速度850R/MIN、道夫速度16R/MIN、盖板速度85MM/MIN,锡林与盖板的隔距04MM03MM03MM03MM04MM、除尘刀高度与机柜平、刀背与机柜水平面夹角90、刺辊与除尘刀隔距035MM、刺辊与小漏底。

11、入口隔距8MM、出口隔距15MM、刺辊与锡林隔距018MM,前张力牵伸14倍,圣麻纤维生条定量采用168G/5米,说明书CN101962842ACN101962843A2/4页500133并条工艺00144根圣麻纤维与3根精梳棉条预并,预并干重定量153G/5米,再经过两道并条并合,头并采用7根,干重定量152G/5米,二并6根并合干重定量129G/5米,乌斯特条干在35以内,00154粗纱工艺0016粗纱捻度526捻/10CM、罗拉隔距采用10MM24MM45MM、后区牵伸125倍、钳口隔距6MM、摇架压力130N/双锭,粗纱干定量为36G/10米、粗纱总牵伸倍数744倍、前罗拉转速170R。

12、/MIN,乌斯特条干45,粗纱伸长20、差异率05,00175细纱工序总牵伸倍数429倍、罗拉隔距为17MM40MM、后区牵伸倍数为119倍,前罗拉速度158R/MIN。捻度132捻/10CM、捻系数413,钢领用型号PG1/23851、领丝圈用型号OSS10/0,00186络筒工序,在自动络筒机上生产,采用电子清纱器和空捻无结技术,电清参数棉结250、短粗14016CM、长粗3016CM、长细3016CM,生产出JC/圣麻50/5097TEX的圣麻纱品种。0019本发明为提高纱线的强力采取如下措施1清梳工序减少短绒的产生;2并粗工序加强改善半制品的内在结构;3细纱工序合理选择工艺,优选合适的。

13、捻度,混纺纱选择合适的混纺比。为减少成纱毛羽采取1清梳工序减少静电,防止棉卷粘层;2并粗工序防止棉条、粗纱条发毛,提高纺纱通道与各部件的光洁度等;3细纱工序选择合适的纲领、钢丝圈;4络筒工序优选工艺,减少毛羽的增长。0020用本发明生产的圣麻与棉混纺纱由于有优质细绒棉的加入,增添了面料的棉质感,织物手感柔软滑爽、膨松,吸湿透气性好、保暖性好、抑菌防霉性好、悬垂性好、色泽亮丽、布面组织丰满圆滑,穿者轻盈和舒适。用本发明生产的纱线主要可应用于针织内衣、休闲服饰、巾被用品、床品等。具体实施方式0021本发明先选用合适的圣麻纤维、圣麻纤维生产线和棉纤维、棉纤维生产线,具体如下0022圣麻纤维条件干断裂。

14、强度25CN/DTEX、湿断裂强度15CN/DTEX、干断裂伸长24、白度7274、含油率0204、公定回潮率13、结晶度40、吸水率1100、比电阻53108G/CM2、卷曲数2个/CM、勾结强度123CN/DTEX。0023圣麻纤维生产线采用A002C型自动抓棉机、A036B豪猪开棉机、A092A型双棉箱给棉机、A076C型成卷机和A186D梳棉机。0024棉纤维条件新疆细绒棉、配棉等级25级、主体长度29MM、断裂强度29CN/TEX、细度167DTEX、16MM以下短绒为18、回潮率75、含杂率10。0025棉生产线采用A002C型自动抓棉机、A035C混开棉机、A036B豪猪开棉机、。

15、A092A型双棉箱给棉机、A076C型成卷机和A186D梳棉机。0026混纺纱的作业步骤为圣麻纤维经清花、梳棉、预并工序后棉精梳条并合,再经过粗纱、细纱、络筒生产出所需要的筒纱,下面再具体描述0027圣麻纤维清花工艺根据圣麻纤维的特点,在传统的工艺流程基础上减少A035C说明书CN101962842ACN101962843A3/4页6混开棉机这道工艺流程。减少A035C混开棉机每小时可节约能耗1047度电,另一方面减少了A035C豪猪和两个平行打手的打击,减少了纤维的损伤。为提高圆盘抓棉效率,抓棉机打手下降速度每次3MM,抓棉打手速度控制在960R/MIN,回转小车速度28R/MIN。圣麻纤维。

16、棉包紧,刀片伸出肋条3MM,做到勤抓少抓,使纤维充分混合。A076综合打手的速度800R/MIN、风扇速度950R/MIN、打手和天平罗拉的隔距调整为12MM,减少豪猪打手和综合打手尘棒与尘棒的隔距,清花落棉全部回用。0028为减少后工序产生静电,相对温湿度控制在65左右。棉卷罗拉速度12R/MIN,棉卷长36米,棉卷湿重138KG,棉卷伸长率控制在0525,棉卷重量偏差控制在100G以内、棉卷重量不匀率控制在1以内。针对棉卷在梳棉上退挠时易分层不清影响生条质量,由此在清花上加装粗纱装置,成卷时加入6根同支别的粗纱,并加大紧压罗拉的压力,成卷后用塑料膜包覆,防止水分及油剂灰发。0029圣麻纤维。

17、梳棉工艺由于圣麻纤维强力过低,手感柔软,在梳理的过程中纤维易损伤和缠绕针齿,因此在工艺上采用大隔距、小落棉、轻定量、充分转移、适当梳理的工艺原则。为减小纤维的损伤,给棉板抬高5MM,锡林速度365R/MIN、刺辊速度850R/MIN、道夫速度16R/MIN、盖板速度85MM/MIN,锡林与盖板的隔距04MM03MM03MM03MM04MM、除尘刀高度与机柜平、刀背与机柜水平面夹角90、刺辊与除尘刀隔距035MM、刺辊与小漏底入口隔距8MM、出口隔距15MM,刺辊与锡林隔距018MM。在棉网不下坠的情况下偏小掌握,前张力牵伸14倍。所用针布型号锡林针布AC20302040、道夫针布AD40300。

18、1890、刺辊齿条AT501006332VP、盖板针布JPT42。由于生条定量过大会堵喇叭口,定量不宜太大。圣麻纤维生条干重定量168G/5米。0030并条工艺并条工艺采用大隔距、轻定量、重加压、低速度、一道预并、二道混并的工艺原则。由于圣麻纤维比较蓬松,生条不匀率比较大,圣麻纤维在并条上与精梳棉纤维进行并合前先经过一道预并,预并干定量153G/5米。接着再经过二道并条并合,头并采用7根圣麻纤维4根、棉精梳条3根并合,二并6根并合,棉精梳条干定量为204G/5米。头并干重定量152G/5米,二并干重定量129G/5米。二并重量不匀率控制在06,乌斯特条干控制在35以内。经过一道预并、二道并条并。

19、合后,条子易过熟过烂,易产生偶发性纱疵和棉结,要降低出条速度,保证喇叭口、圈条斜管通光滑,以保证出条的顺利。0031粗纱工艺由于圣麻纤维较长,易出现牵伸不开的现象,在粗纱工艺上采用大隔距、轻定量、重加压、低速度、大捻度的工艺原则。在保证粗纱不出硬头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粗纱捻系数,以减少粗纱退绕时的意外牵伸。粗纱捻度526捻/10CM、罗拉隔距采用10MM24MM45MM、后区牵伸125倍、钳口隔距6MM、摇架压力130N/双锭。粗纱干定量为36G/10米、粗纱总牵伸倍数744倍、前罗拉转速170R/MIN。控制粗纱重量不匀率1以内、乌斯特条干45以内。严格控制粗纱前排、后排、大、中、小纱粗纱伸长。

20、率及差异率,粗纱伸长控制在12以内、差异率控制在05以内。0032细纱工序为了减少细节,降低毛羽的产生,细纱工序采用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锭速偏低掌握,并优选钢领钢丝圈。考虑到圣麻纤维强力偏低,为提高成纱强力,细纱捻系数偏大掌握。总牵伸倍数429倍、罗拉隔距为17MM40MM、后区牵伸倍数为119倍,前罗拉速度158R/MIN。捻度132捻/10CM、捻系数413。钢领用型号PG1/23851、领丝圈用型号OSS10/0。说明书CN101962842ACN101962843A4/4页70033络筒工序为了减少成纱棉结和毛羽,我们在日本村田的自动络筒机上生产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采用的是乌斯特电子清纱器和空捻无结技术,保证纱疵有效清除。具体电清参数如下棉结250、短粗14016CM、长粗3016CM、长细3016CM,生产出JC/圣麻50/5097TEX的圣麻纱品种。说明书CN10196284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纱线;纱线或绳索的机械整理;整经或络经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