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曝光装置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具有多种类型的曝光透镜等光学仪器的照片曝光装置的改良方法。
这种照片曝光装置是利用设在外壳内的反射镜将从光源来的光反射并被送入至底片罩内的底片上,通过多级调焦镜头和无级调焦镜头使该底片上的图像曝光于位于规定位置上的印相纸上。
在上述照片曝光装置内设置了用于控制曝光时间的第1快门,此外还设置了用于遮住散乱光的第2快门,这些快门的开闭由控制装置所控制。另外,被送入底片罩内的底片上的图像信息由扫描器检测出来。
可是,对于上述现有照片曝光装置来说,如实开平1-149648号公报等所告示的那样,第1及第2快门分别由各自专用的驱动装置来驱动,且这些驱动装置由控制装置来控制,因此,存在快门开闭机构以及快门控制软件复杂化,成本变高的问题。
另外,在清除附着在扫描器、多级调焦镜头等光学仪器的透镜面上的尘埃时,靠人的手用气刷或布除去,或让风扇的风对向尘埃将之除去,但因透镜等光学仪器设置在外壳体内,其操作性不良,不能顺利进行除尘作业。并且必须定期地由人来除尘,因此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另外,用风扇等并不能完全除去附着于光学仪器上的尘埃。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照片曝片装置,其目的是能简化快门的开闭机构及控制软件,并能在每次印相时自动地除去附着在曝光用透镜、底片判断器等光学仪器上的尘埃。
权利要求1所述地照片曝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它包括:曝光用透镜;具备遮光部和安装透镜部分的透镜台;使透镜台移动、将设置在曝光轴上的遮光部与透镜进行转换的转换装置;控制曝光光的快门。
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片曝光装置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照片曝光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下述特征:在上述透镜台的遮光部设有反射镜的同时,设置了通过反射镜检测底片的图像信息的扫描器。
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片曝光装置包含:曝光用透镜;具备遮光部和安装透镜部分的透镜台;使透镜台移动、将设置在曝光轴上的透镜进行转换的转换装置;控制曝光光的第1快门;防止散乱光产生曝光的第2快门。
其特征在于,设有机械联动装置,当透镜台移动时,联动第2快门产生开闭动作。在等待曝光时,如使透镜台按使透镜离开曝光轴方向移动,则通过机械联动装置的作用,第2快门关闭,遮住散乱光,在曝光时,通过移动透镜台使透镜于曝光轴上,此时,依靠机械联动装置的作用,第2快门打开。
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片曝光装置是在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片曝光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下述特征:机械联动装置的结构为,在第2快门上设有突起部分,通过透镜台挂上该突起部分,使第2快门开闭。
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片曝光装置,是在通过曝光用透镜将底片上的图像印相至印相纸上的照片曝光装置中,增加了以下特征:依靠往复移动装置可使上述曝光用透镜往复移动,并且在壳体内部设置了用于除去上述曝光用透镜面上的尘埃的除尘装置,伴随曝光用透镜的往复移动可除去附着在曝光用透镜上的尘埃。
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片曝光装置,是在依靠扫描器检测出底片上的图像信息、且通过曝光用透镜、将底片上的图像印相至设定在曝光位置上的印相纸上的照片曝光装置中,增加了以下特征:依靠往复移动装置可使上述曝光用透镜往复移动,并且将上述扫描器固定于往复移动装置傍的壳体内部,在上述往复移动装置一侧及/或壳体内部设置除尘装置,将附着在上述扫描器及/或曝光用透镜上的尘埃除去。
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片曝光装置是在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片曝光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下述特征:在壳体内部的规定位置上设置有风扇,可与除尘装置一道将尘埃除去。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片曝光装置,在等待曝光时,由于透镜台的移动使透镜离开曝光轴,而遮光部位于曝光轴上,遮住散乱光。
另一方面,在曝光时,依靠透镜台的移动让透镜位于曝光轴上,而遮光部离开曝光轴,使曝光光对感光材料的曝光成为可能。因此,没必要设置用于遮住散乱光的快门。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片曝光装置,在等待曝光时,依靠透镜台的移动使反射镜位于曝光轴上,通过反射镜,由扫描器检测出底片上的图像,由遮光部遮挡散乱光。
另一方面,在曝光时,依靠透镜台的移动,让透镜位于曝光轴上,进行曝光。
这样,对于权利要求1及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片曝光装置,在等待曝光时,曝光用透镜离开曝光轴;曝光时,曝光用透镜位于曝光轴上。通过依靠移动透镜台,可实现光路的开闭,不需要第2快门专用的驱动装置及其控制软件。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片曝光装置,在等待曝光时,与透镜台的移动动作相联动,第2快门关闭,遮挡散乱光。另一方面,在曝光时,与透镜台的移动动作相联动,第2快门打开,使曝光光对感光材料的曝光成为可能。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片曝光装置,在等待曝光时,依靠透镜台的移动,透镜台第2快门的突起部,使第2快门关闭。另一方面,在曝光时,依靠透镜台的移动,挂上第2快门的突起部,使第2快门打开。
这样,对于权利要求3及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片曝光装置,在等待曝光时,曝光用透镜离开曝光轴,在曝光时,曝光用透镜位于曝光轴上,与透镜台的移动动作相联动,实现第2快门的开闭,不需要第2快门专用的驱动装置及其控制软件。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片曝光装置,通过曝光用透镜,向印相纸上印相时,依靠往复移动装置使曝光用透镜往复移动。这时,依靠设置于印相装置主体内的除尘装置,可将附着在曝光用透镜上的尘埃除去。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片曝光装置,在由扫描器检测出底片上的图像信息,通过曝光用透镜印相于印相纸上的过程中,依靠往复移动装置,使曝光用透镜往复移动。这时,依靠设置于往复移动装置一侧及/或照片印相装置主体内的除尘装置,可除去附着在上述扫描器及/或曝光用透镜上的尘埃。而且,在每次将底片上的各图像印相时,通过往复移动装置使曝光用透镜往复移动,因此,利用这种往复移动,在每次印相过程中可依靠除尘装置除尘。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片曝光装置,由于在印相装置主体内部的规定位置设置有风扇,与上述除尘装置的除尘作用一起,通过使该风扇的风吹向扫描器及/或曝光用透镜,可除去附着在扫描器等上的尘埃,同时可除去附着在除尘装置上的尘埃。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照片曝光装置的实施例1的概略图。
图2为该实施例1的平面图。
图3为该实施例1的正面图。
图4为该实施例1的斜视图。
图5为该实施例1的动作说明图。
图6为本发明的照片曝光装置的实施例2的概略图。
图7为该实施例2的正面图。
图8为该实施例2的斜视图。
图9为该实施例2的机械联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10为该实施例2的机械联动装置的底视图。
图11为该实施例2的动作说明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照片曝光装置的实施例3的概略图。
图13为该实施例3的局部扩大截面图。
图14为该实施例3的局部简略斜视图。
图15为该实施例3的反射镜在曝光轴上时的说明图。
图16为该实施例3的无级调焦镜头的中心在曝光轴上时的说明图。
图17为该实施例3的局部说明图。
图18为本发明的照片曝光装置的实施例4的局部扩大截面图。
实施例1
图1为备有快门装置的照片曝光装置的概略图。在壳体1的内部,由隔板1A隔开形成暗室2。在该暗室2内设有相纸暗盒3、曝光台4、切断刀7等。
从相纸暗盒3抽出的卷状印相纸P被切断刀7切断成设定尺寸,被切断的印相纸P被运送至曝光台4,放置在底片罩14上的底片14a的图像被曝光,曝光后的印相纸P被运送至显影部B,进行显影处理。
在壳体1的隔板1A上,设有曝光用的开口部5,该开口部5的中心位于曝光轴L上。
在位于壳体1的上方的灯罩9内,设有光源10、曝光控制快门S等,该快门S依靠驱动装置(图中省略)进行开闭,该驱动装置由控制装置(图中省略)控制。
11为可安放多种类型的曝光用透镜13的透镜台,它覆盖着隔板1A的开口部5。
透镜台11为从底板部11a的周边垂设有遮光用外壁11b而形成向下方开口的箱状,透镜台11的内部被2块内遮光板11c、11d隔成3个空间。
在底板部11a的两侧设有曝光用窗口(图中省略),在底板部11a的各窗口部安装有无级调焦镜头13a及多级调焦镜头13b,底板11a的中央为遮光部11f、反射镜13c被安放于此。
透镜台11依靠转换装置15(后述)往复运动,使无级调焦镜头13a、多级调焦镜头13b、反射镜13c中的某一个位于曝光轴L上。
使用透镜13a、13b时,被调整为适当曝光倍率的底片图像被记录在印相纸P上;使用反射镜13c时,依靠位于透镜台11一侧的扫描器6检测出底片的图像,用时防止由于散乱光使印相纸P产生曝光。
多级调焦镜头13b备有多种焦距不同的镜头,可方便地装卸于透镜台11上,对应于底片的尺寸,安装不同的镜头。
S3为防止散乱光使印相纸P产生曝光的遮光部件,用于开关开口部5。
在遮光部件S3的主体S21的底面的全周缘处设有突起部S22,在主体S21的两侧,设有嵌合用突起部分S23。主体S21的尺寸被设定为可完全遮挡住壳体1的开口部5的大小。
另一方面,在透镜台11的中央空间的两外侧壁11b的下部设有用于嵌合的孔11e,遮光部件S3的嵌合用突起部分S23可方便自由地装卸于该嵌合孔11e内(图4的箭头所示)。
安装于透镜台11上的遮光部件S3的下部比透镜台11的底面略突出,其突出的尺寸为能埋设透镜台11与壳体1之间的间隙Q,而遮挡住散乱光的程度(图5)。
图2为转换装置15的平面图。
转换装置15具有如下构成。
15b为位于开口部5的两侧的、左右成对的轨道,安装在图3所示的固定于壳体1的壳体15a的两侧的下部。
另一方面,在透镜台11的两侧,安装有在轨道15b上滚动的滚轮15c,透镜台11沿着轨道15b往复移动。另外,在透镜台11的一侧,安装有螺母15d。
15e为依靠马达15f而回转的驱动用螺旋轴,设置在与轨道15b相平行的位置。该螺旋轴15e与透镜台11上的螺母15d相啮合,依靠螺旋轴15e的正转、反转,使透镜台11沿轨道15b往复运动。
当无级调焦镜头13a或多级调焦镜头13b或反射镜13c当中的一个位于曝光轴L上时,通过马达15f的控制装置(图中省略),使透镜台停止。
下面说明一下照片曝光装置曝光时,透镜台11的移动时间顺序。
(1)首先,依靠透镜台11的移动,使符合曝光条件的无级调焦镜头13a或多级调焦镜头13b位于曝光轴L上,这样,经过开口部5,对无级调焦镜头13a或多级调焦镜头13b敞开光路(图5(B))。
此时,快门S处于关闭状态。
(2)此后,快门S打开,让透过底片14a的曝光光照射印相纸P,将底片图像记录在印相纸P上。
(3)印相纸P的曝光作业完成后,快门S关闭,遮断曝光光。
(4)此后,移动透镜台11,使透镜13离开曝光轴L,同时使反射镜13c位于曝光轴L上(图5(A))。由此,依靠遮光部11f关闭开口部5,遮断散乱光。
在待曝光状态,可依靠扫描器6检测出底片14a的图像信息。
另外,在以上实施例中,在透镜台11上,设有遮光部件S3,但如果将间隙Q变小至只靠透镜台11的遮光壁11b-11d就能遮断散乱光的程度,就可不必特地设置遮光部件S3。实施例2
图6为备有快门装置的照片曝光装置的概略图,在壳体1内,依靠隔板1A形成有暗室2。在暗室2内设置有相纸暗盒3、曝光台4、切断刀7等。
从相纸暗盒3抽出的卷状印相纸P由切断刀7切成规定的尺寸,被切断的印相纸P被运送至曝光台4,被放入底片罩14内的底片14a的图像被曝光,被曝光的印相纸P被运送至显影部B进行显影处理。
在壳体1的隔板1A上设有曝光用开口部5,并使该开口部5的中心位于曝光轴L上。
在位于壳体1的上方的灯罩9内,设置有光源10和控制曝光的快门S等,该快门S依靠驱动装置(图中省略)产生开闭动作,该驱动装置受控制装置(图中省略)所控制。
11为可安装多种不同类型的曝光用透镜13的透镜台,被安装成能覆盖隔板1A的开口部5的状态。
透镜台11为从底板部11a的周边向下垂设而形成的开口向下的箱状,透镜台11的内部由2块内遮光板11c、11d隔成3个空间。
在底板部11a的两侧设有曝光用窗口(图中省略),在透镜台11的底板部11a的各窗口部安装有无级调焦镜头13a及多级调焦镜头13b,在底板11a的中央设有反射镜13c。
透镜台11依靠转换装置15往复移动,据此无级调焦镜头13a或多级调焦镜头13b或反射镜13c的其中之一被送至曝光轴L上。
使用透镜13a、13b时,被调整为适当曝光倍率的底片图像记录在印相纸上;使用反射镜时,依靠位于透镜台11一侧的扫描器6检测出底片的图像,同时防止由于散乱光使印相纸P产生曝光。
转换装置15与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转换装置15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
多级调焦镜头13b备有多种焦距不同的镜头,可方便地装卸于透镜台11上,对应于底片的尺寸,安装不同的透镜。
S2为用于防止由于散乱光使印相纸P曝光的第2快门。当透镜台11移动时该第2快门S2依靠机械连动装置16使开口部5开闭。
第2快门S2具有一对快门板S24、S25,依靠开闭机构17,使快门板S24、S25移动,从而开闭开口部5。
17为使第2快门S2开闭的开闭机构,具有图8-图10所示的构成。即,在开口部5的两侧,设有导向棒17a及导向轨道17b。在各快门板S24、S25的一端设有通孔17c,导向棒17a穿插于该通孔17c内。
各快门板S24、S25的另一端被导向轨道15b支持。在各快门板S24、S25的一端,安装有齿条17d,在导向棒17a的中间固定有小齿轮轴17e,在该小齿轮轴17e上,安装有与齿条17d相啮合的小齿轮17f。
17g为弹性体(拉伸弹簧),在弹性体17g的两端,安装有小齿轮轴17e及快门板S25,给予快门板S24、S25向关闭方向(快门板S24、S25相接近的方向)的弹性力。
机械联动装置16具有图8-图10所示的构成。即,在第2快门S2的各快门板S24、S25上设有突起部分16a、16b,各突起部分16a、16b的位置在与快门板S24、S25的开闭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错开。
另外,在透镜台11的左右的内遮光板11c、11d上,设有切口16c、16d,各切口16c、16d的位置在与快门板S24、S25的开闭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错开。
下面说明一下照片曝光装置曝光时,第2快门S2的开闭时间顺序。
(1)图9表示反射镜13c位于曝光轴上时的状态。在此状态,第2快门S2为关闭状态。
从此状态至多级调焦镜头13b到曝光轴L上的这段过程中,如使透镜台11移动,则突起部分16b通过透镜台11的内遮光板11d的切口16d处,但突起部分16a被内遮光板11d挂上而移动,因此,快门板S24、S25抵抗弹性体17g的弹性力而打开(11(A))。
此时,第1快门S呈关闭状态。
(2)此后,打开第1快门S,使透过底片14a的曝光光照射印相纸P,将底片图像记录于印相纸P上。
(3)印相纸P的曝光作业完成后,第1快门S关闭,遮断曝光光。
(4)此后,如将透镜台11返回至使反射镜13c回到曝光轴L上的位置,则依靠弹性体17g的复原力,第2快门S2关闭,遮断散乱光(图9)。
(5)此后,如移动透镜台11至使无级调焦镜头13a到曝光轴L上,则突起部分16a通过透镜台11的内遮光板11a的切口16c处,但突起部分16b被内遮光板11c挂上而移动,因此,快门板S24、S25抵抗弹性体17g的弹性力而打开(图11(B))。
据此,使底片图像记录于印相纸P成为可能。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如果透镜台11移动,受其联动,使第2快门S2产生开闭动作。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于透镜台11,采用了具有遮光功能的部件,但不用说,没有遮光功能也是可行的。实施例3
下面,依靠图12-图18就本发明的实施例3加以说明。
如图12所示,其构成为,从设置于壳体1的内部的相纸暗盒3内的滚筒上将印相纸P抽出,该印相纸P由切断刀7切断成规定的大小,由运送装置8将切断的印相纸P1运送至曝光位置L1。B为显影部。
进一步地,在壳体1的上部设有光源10,从该光源10发出的光被反射镜(图中省略)反射,照射到被送入底片罩14的底片14a上,该底片14a上的底片图像通过后述的作为曝光用透镜13的无级调焦镜头13a或多级调焦镜头13b(参照图13),可曝光于停止在上述曝光位置L1上的印相纸P1上。
上述多级调焦镜头13b等可依靠往复移动装置在曝光位置L1的上方往复移动。
如图13及图17所示,上述往复移动装置由轨道15b、透镜台11、滚轮15c、连接构件15h、螺旋轴15e以及马达15f等构成。
即,在固定于壳体1内的壳体15a的两侧下部,设置有左右成对的轨道15b、在轨道15b之间,通过滚轮15c设置有透镜台11,透镜台11沿着轨道15b可自由移动。另外,该透镜台11相对于水平面而倾斜,并与曝光轴L垂直相交(参照图1)。
进一步地,在上述透镜台11的一侧设有带有母螺纹孔15g的连接构件15h,螺旋杆15e与此连接构件15h的母螺纹孔15g相啮合,螺旋杆15e的另一端通过联轴节15k连接于马达15f的驱动轴15j上,该马达15f通过支持构件15i固定于壳体15a上。由此马达15f驱动螺旋杆15e回转,通过连接构件15h,透镜台11随着滚轮15c在轨道15b上滚动而移动。以上所述即为该实施例的往复移动装置的构成。
另外,在透镜台11上,按透镜台11的长度方向,以一定间隔并列设置了多级调焦镜头13b、反射镜13c和无级调焦镜头13a。
即,多级调焦镜头13b通过镜头板19固定于透镜台11上,无级调焦镜头13a通过镜头板18固定于透镜台11上。在该两镜头13a、13b之间的透镜台11上固定有反射镜13c,该反射镜13c的镜面13d朝透镜台11的一侧上方倾斜。
多级调焦镜头13b备有多种不同焦距的镜头,可方便自由地装卸于透镜台11上,并可根据需要印相处理的底片的大小进行替换。
多级调焦镜头13b、反射镜13c以及无级调焦镜头13a,依靠透镜台11的移动,分别位于在设定位置上的曝光轴L上(参照图15及图16)。
并且,在透镜台11的一侧,在壳体1内的可接受由反射镜13c的镜面13d反射的光的位置上设有扫描器6。该扫描器6在反射镜13c位于曝光轴L上时,检测出被送入底片罩14内的底片14a上的底片图像信息。
而且,在设置于透镜台11以及多级调焦镜头13b、反射镜13c和无级调焦镜头13a的上方的壳体22上,设置有作为除尘方法之一的除尘刷23、24(参照图12-图14)。
如图13所示,除尘刷23包括:下端25成直角弯曲且整体成<字状弯曲的支持构件26;设置在该支持构件26的上部外侧的刷子固定构件27;在此刷子固定构件27上固定有多数马毛的刷子部28;将支持构件26固定于透镜台11上的螺栓29。当透镜台11移动时,刷子部28的毛的端部28a与扫描器6的镜面6a接触那样地通过螺栓29,将支持构件26的下端部25固定于透镜台11上。
该除尘刷子23设置在透镜台11的规定位置上,确定该位置的条件是,不妨碍反射镜13c位于曝光轴L上时由扫描器6检测出底片14a上的图像信息(参照图17)。
另一方面,在壳体22的下端,由螺钉32固定着除尘用刷子24。该除尘用刷子24包括毛的固定构件30和固定于该固定构件30上的多数的马毛。当透镜台11移动时,毛的前端与无级调焦镜头13a的镜面13e相接触。
在具有上述构成的照片曝光装置中,通过驱动马达15f(参照图17),带动螺旋杆15e回转,使透镜台11移动,让反射镜13c停止于曝光轴L上,由扫描器6检测出底片14a上的图像信息。然后进一步使透镜台11移动,经过多级调焦镜头13b或无级调焦镜头13a,将底片上的图像曝光于停止在曝光位置L1上的印相纸7上。
如上所述,是使透镜台11往复移动,进行曝光。在该透镜台11往复移动时,位于透镜台11上的除尘用刷子23的前端28a与扫描器6的镜面6a相接触,可依靠刷子部28将附着于扫描器6的镜面6a上的尘埃除去。
另一方面,设置于壳体22上的除尘用刷子24的毛的首端31a,由于透镜台11的往复移动,与无级调焦镜头13a的镜面13e相接触,形成对镜面13e的清扫,可依靠刷子部31将附着于无级调焦镜头13a的镜面13e上的尘埃除去。实施例4
图18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照片曝光装置。对于具有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构成的部分,在图面上标明符号而省略其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在位于扫描器6的镜面6a的上方的壳体15a上,设有风扇33,该风扇向下倾斜。驱动该风扇33,使风吹向扫描器6的镜面6a或往复移动的透镜台11上的除尘用刷子23,这样,可提高镜面6a的除尘效果,同时,可除去附着在除尘用刷子23上的尘埃。
另外,实施例中的除尘用刷子23、24的刷子部28、31使用了马毛,但也可以使用聚酯、尼龙酰胺纤维、碳素纤维、丙烯与铜的混合物(有除静电效果)。
从以上的说明可知,对于本发明的照片曝光装置,因为可以通过透镜台的移动来遮住散乱光,所以只需具备控制曝光光的快门即可,可简化快门的开闭机构以及控制软件。
而且,在通过印相用透镜向印相纸印相时,由于在壳体内设置了除尘装置,所以,伴随着印相用透镜的往复移动,可自动地将附着于印相用透镜上的尘埃除去。
另外,因在利用扫描器检测出底片图像的信息、通过印相用透镜向印相纸印相这些过程中,移动的往复移动装置一侧及/或壳体内设有除尘装置,所以,可自动地除去附着在上述扫描器、印相用透镜上的尘埃。因此,可以消除靠人工定期除去附着在上述扫描器等上面的尘埃的工作。
更进一步地,由于在壳体内规定的位置上安装有风扇,由风扇吹出的风可进一步提高除尘装置的除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