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记录或照相复制装置.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389672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12908.5

申请日:

1996.09.06

公开号:

CN1160865A

公开日:

1997.10.0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2.8.7|||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G03B1/24

主分类号:

G03B1/24

申请人:

矮克发-格法特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R·施罗德

地址:

联邦德国莱沃库森

优先权:

1995.09.07 DE 19533037.4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兆先;杨松龄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相记录或复制装置,最好是一种照相机,该复制装置带有一个用于沿输片路径逐帧输送胶片的输送装置和带有一个胶片长度测量装置,该胶片长度测量装置带有一个可绕一根轴枢转以便啮合在沿胶片的穿孔边缘上的片孔中的啮合构件,该输片装置在胶片在输送过程中到达记录或复制图象的位置时比锁定,该啮合构件包括一个与其转动有关的导引啮合件,和一个随动支撑件,并且可以根据一个平行于输片路径延伸的平面上的支承件的支撑横向于输片路径进行调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照相记录或照相复制装置,该复制装置带有 a)一个沿一条输片路径逐帧输送胶片的输片装置和 b)一个胶片长度测量装置,它带有一个用于沿胶片的穿孔边缘啮 合在片孔中的可绕一根轴转动的啮合件,当胶片在其记录或复制一幅 图象的输送过程中到达一个指定的位置时,输片装置就被锁定住; 其特征在于: c)啮合构件(18,48)包括一个与其转动有关的导引啮合件 (18 3 ,48 2 ),并且可以起根据平行于该输片路径延伸的平面上的支承件的 支撑横向于该输片路径进行调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啮合构件(18,48) 横向于该输片路径的调节是通过该啮合构件(18,48)的支承件的共同作 用而实现的。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啮合构件 (18,48)横向于该输片路径的返回运动是利用啮合件在该胶片上的片孔 中的啮合而实现的。
4: 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啮合构件 (18,48)的支承件处在该胶片上的其支撑位置上,并且胶片在其输送过 程中在该支承件的下面滑动。
5: 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啮合 构件(18)上顺序地设置有多个啮合件和支承件。
6: 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啮合构 件的所述啮合件和所述支承件具有同样的结构。
7: 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 件和所述支承件以这样的方式安置在该啮合构件上,使它们交替地起 啮合和支撑作用。
8: 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啮合构 件是由一个输片齿轮(18)形成的,该输片齿轮的输片齿(18 1 至18 6 )被安 置在背离所述啮合件和所述支承件的相同的倒易间距处。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被设计用 于这样的胶片中,其中边缘穿孔胶片的边缘的片孔交替地隔开较小的 倒易间距(A I )和较大的倒易间距(A II ),输片齿轮(18)的起啮合件的作用 的相应的毗邻的齿在该输片齿轮的周边上隔开一个相等的倒易间距, 该距离对应于该胶片上的顺序片孔之间的较小的倒易间距(A I )。
10: 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输片齿 轮(18)上的齿的数量至少为4个。
11: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啮合构 件(48)的支承件(48 2 )是以这样的方式被安置和/或构造的,使得它不会 与该胶片上的片孔啮合。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被设计 用于胶片,其中,沿边缘穿孔胶片的边缘的片孔交替地隔开较小的倒 易间距(A I )和较大的倒易间距(A II ),该啮合构件(48)的圆周边上的一个 啮合件(48 1 )和一个支承件(48 2 )之间的倒易间距大于该胶片上的片孔之 间的较小的倒易间距(A I )。
13: 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作 用在该输片装置(13)上的开关构件是可随啮合构件(18)横向于输片路 径的调节加以控制的。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关构件是 由啮合构件(18,48)的一根轴(21,51)形成的。
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关构件被 安置在该啮合构件(18,48)的一根轴(21,51)上。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关构件是 由一个安置在该啮合构件(18)的该轴(21)上的凸轮(19)形成的。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凸轮(19)被安 置成与构造成一个输片齿轮的啮合构件(18)共轴,并且包括与该输片 齿轮上的齿的一半那么多的齿。
18: 如权利要求13至17中之一所述的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开关构件与长度测量装置的杠杆齿轮装置(29,38)配合工作。
19: 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输片 齿轮与一个帧面计数装置(24)配合工作。
20: 如权利要求8,16和19所述的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输片齿轮(18),该凸轮(19)和/或帧面计数装置(24)的一个分度轮(20)与 该轴(21)整体地成形。
21: 如权利要求13至20中之一所述的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开关构件与一个快门传动装置(34)配合工作。
22: 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复制 装置被构造成一个照相机。

说明书


照相记录或照相复制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相记录或照相复制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照相机,该照相记录或复制装置带有

    a)一个沿一条输片路径逐帧输送胶片的输片装置和

    b)一个胶片长度测量装置,它带有一个用于沿胶片的穿孔边缘啮合在片孔中的可绕一根轴转动的啮合件,当胶片在其记录或复制一幅图象的输送过程中到达一个指定的位置时,输片装置就被锁定住。

    许多照相机都具有一个用于沿输片路径逐帧输送胶片的输片装置和具有一个带有一个啮合件的胶片长度测量装置,该啮合件可绕一条轴线转动以便啮合到沿胶片的穿孔边缘的片孔中,该输片装置在该胶片在其输送过程中到达记录图象的位置上被锁定。

    这种类型的照相机主要设计来使用“135”制造系列的胶卷暗盒并且可以进行单帧图象或系列图象的记录。在此种系统中,胶片包括沿其两个纵向边缘上的片孔,这些片孔相等地隔开一个较小的距离。但是,片孔并不对胶片上的顺序的照相记录地定位提供直接的基准。因此,在各个记录和沿胶片的穿孔边缘上的特定的片孔之间没有固定的或预定的联系。输片装置与一个胶片长度测量装置一起使用以便使胶片步进式地前进。胶片长度测量装置包括一个片孔轮(下面称其为输片齿轮),该轮以其齿啮合在片孔中,并且可以由输片致动装置转动或因输片齿轮啮合在片孔中实际上是由移动的胶片使其转动,并且与一个齿轮装置配合测定每个照相记录由胶片所覆盖的输送路径的长度。

    而且,已知有设计来用于“126”或“110”制造系列的胶卷暗盒的照相机。在这些系统中,沿胶片的一个边缘对应于每个照相记录设置有一个单独的片孔,每个照相记录具有一个与各个对应的片孔有关的固定位置。为了使胶片步进式地前进,片孔的路径在照相机中由一个弹性对接测头进行扫描检查,当该测头落入一个片孔内时,照相机的锁定装置就锁定胶片的输送。在照相图象的记录过程中或在记录之后,该测头从相应的片孔中再次抬起,使得胶片可以由一个框架向前输送,进行后面的记录或输送到胶片的端部后接着进行最后的曝光。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个照相记录或照相复制装置,最好是一种最初所提及类型的照相机,其中,所使用了的胶片属于其帧面定位和片孔有固定关系的系统。

    本发明的装置最好使用如附图13中所示意性地示出的制造类型的胶片。在这种制造类型的的情况下,胶片F可以从一个供片暗盒K中抽出,它包括沿其两个纵向边缘的一个边缘上每福帧面有两个片孔i1,i2,这些片孔在输送方向上一个接一个地被安置在胶片的两个连续的帧面之间的连接片附近。设置在每对这样的片孔对i1,i2中的连续的片孔之间的是一个较小的距离AI,而在帧面的片孔对i1,i2的第二片孔i2和紧接在后的帧面的片孔对(i+1)1,(i+1)2的第一片孔(i+1)1之间的距离AII则较大,并且几乎相当于一个帧面的长度。在这方面,1<i<n-1,其中,n代表设置在胶片F上的帧面的总数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提供一种照相记录或照相复制装置,该照相记录装置带有

    a)一个沿一条输片路径逐帧输送胶片的输片装置和

    b)一个胶片长度测量装置,它带有一个用于沿胶片的穿孔边缘啮合在片孔中的可绕一根轴转动的啮合件,当胶片在其记录或复制一幅图象的输送过程中到达一个指定的位置时,输片装置就被锁定住;

    c)啮合构件包括一个与其转动有关的导引啮合件,并且可以根据平行于该输片路径延伸的平面上的支承件的支撑横向于该输片路径进行调节。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包含在从属权利要求中。

    下面结合附图1至12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附图中,附图是示意的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照相机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其上壳部分已去掉,并且照相机处在准备进行照相记录的操作状态;

    图2是图1所示照相机的后视图,其后壳部分已经去掉;

    图3是图1所示照相机的前视图,其前壳部分已经去掉;

    图4是图1所示照相机的分度轮的分解透视图;

    图5示出了图1所示发明主题处在在刚刚进行了照相记录后的操作状态;

    图6示出了图1所示的发明主题处在输片操作状态,其中,胶片处在第一中间位置处以便准备在曝光之后进行第二次记录;

    图7示出了图1所示的发明主题处在输片操作状态,其中,胶片处在接着的第二中间位置处;

    图8示出了图1所示的发明主题处在输片操作状态,其中,胶片处在接着的第三中间位置处;

    图9示出了图1所示发明主题处在输片操作状态,其中,胶片处在接着的即将到达下一次照相记录位置之前的第四中间位置处;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照相机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胶片长度测量装置的部件,该照相机处在在刚刚进行了照相记录后的操作状态;

    图11示出了根据图10的发明主题处在在连续的输片运动过程中的连续的操作状态;

    图12示出了根据图10的发明主题处在在胶片已经到达在一帧的前进运动即将结束之前的位置的状态;

    图13示出了带有每帧帧面具有两个片孔的上述制造类型的胶片的胶片暗盒。

    首先参照附图1至9对根据本发明的被构造成一个照相机的照相记录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该记录装置在图1和图5至9中示意性地以不同的操作状态示出。

    在这方面,在下面将要进一步地说明的照相机的帧面计数装置的进一步的描述所用的标号只包含在图5中,而为了图面的清晰和为了对照相机的其他的部件和组件进行清楚的描述,这些标号在图1和图6至9中没有示出。但是,帧面计数装置不仅示出在图5中,而且也示出在图6至9中,因此图5中涉及该装置的标号也可以应用于图1和图6至9中的帧面计数装置的对应的部件。

    图1至9中所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照相机的第一实施例包括一个带有一个镜头筒2的照相机外壳1。安置在该镜头筒2内的是一个用于在插入到照相机内的照相胶片上记录一个照相图象的镜头3(仅仅是示意性地示出),和一个用于使胶片一帧帧地曝光的照相快门4,曝光的时间是由该快门4开启的持续时间确定的。

    如图3所示那样,快门4最好是由单独一片带有一个曝光片窗7的板片形成的。该板片可以通过弹簧5的作用绕一根固定到外壳上的轴6枢转并且突出有一个拱座8,该拱座8形成一个从镜头筒2进入到照相机的上侧外壳部分内的快门致动件。代替单板式快门,可以提供一个多片式镜头快门,或者甚至是一个安置在平调影像平面的前面的窄缝快门,在照相机被构造成一个反光照相机的情况下尤其如此。一个最好是可调的孔径光圈(未示出)可以独立地设置在镜头筒2内作为镜头光圈或者可以在多片式照相快门的开启运动过程中形成,使得它是一个光圈快门。

    插入到照相机内的胶片F最好是如图13所示的制造类型的,并且以其上、下边缘借助两个弯曲的导片滑架9,10在照相机中的录象窗口的区域内导引滑动,导片滑架在此区域中形成一个相对于录制透镜3凹曲的导片路径。这样便于补偿透镜3的成象差错,并且可使透镜结构简化。不过,也可以以常规的方式提供一条平坦的导片路径。

    在图1和图5至9中,胶片F步进式地从左侧移动到右侧,以便进行连续的照相记录。

    在上述的准备过程中,在将胶片暗盒K插入到一个暗盒接纳腔室11内之后,其中该暗盒接纳腔室安置在照相机外壳1的右手侧上并且可以穿过照相机底部上的装载片(未示出)从外侧接近,然后将未曝光的胶片从胶片暗盒中推出,并且从右至左没有曝光地传输,以便将其储存在被安置在左侧上的照相机外壳1内的胶片储存室12内,以便形成一个松散的片卷FW。但是,胶片端保持固定在一个被安置在胶片暗盒K内侧的片夹内,该片夹没在附图中示出。此状态在下面称为胶片装载状态。

    上述将胶片从胶片暗盒K输送到胶片储存室12内的预输送可以通过用手将输片轮13顺时针转动的方式实现,该输片轮设置在照相机上,其轴14可转动地安装在照相机外壳1内。为此,在将胶片暗盒K插入到照相机外壳1中的暗盒接纳室11内的过程中,设置在输片轮13的轴14上的联接件15实际上是以已知的方式与安置在胶片暗盒的端面处并且属于装在胶片暗盒中的片夹的联接件(未示出)啮合的,以便当输片轮13转动时,使联接到其上的胶片暗盒K的片夹也以同时转动。

    如果照相机已经由制造商提供有未曝光的胶片(提供有透镜的照相胶片组件),则可以从开始就以达到上述胶片装载状态的方式将胶片F安装在照相机内。

    从此胶片装载状态开始,随着进行连续的照相记录,胶片F在图象逐帧逐帧地曝光的过程中从左至右从照相机外壳1中的胶片储存室12向后输送到胶片暗盒接纳室11,并且绕回到胶片暗盒K上,胶片暗盒K的片夹在卷绕的方向上转动到其端部上。这是通过用手在逆时针方向上转动输片轮13实现的。

    为了使照相机的使用者便于用手致动输片轮13。输片轮13以其圆周的一部分穿过在照相机外壳1的后部中的一个凹槽16朝外突出少许,并且在其外圆周上包括一个研磨过的边缘17。

    这样输片轮13就形成一个用于输片的致动装置。此致动装置还可以以实际上是已知的方式从所图示的作为一个输片轮的结构来加以变更,以便形成例如一个致动杠杆。在具有电机驱动装置的照相机中,致动装置还可以构造成一个电机驱动的输片装置。

    装在照相机外壳1中的胶片长度测量装置包括一个起啮合零件作用的片孔轮18(下面称为输片齿轮),一个起输片开关构件作用的凸轮19和一个起帧面计数器开关构件的作用的分度轮20,这三个零件一个放置在另一个的上面,最好是紧靠着,安置在一个公共轴21上或者甚至被构造成一个整体成形的组件。在图1和图5至图9中示出的带有输片齿轮18,凸轮19,分度轮20和公共轴21的组件也在图4的放大视图中以透视的形式示出,以便更好地显示此组件。该组件以其轴21安置在照相机外壳1中的一个设置在外壳隔壁22上的槽缝23内,使得它可以横向于由导片滑架9,10形成的输片路径位移,因此还可以横向于胶片F的输送方向位移。该组件由一个弹簧(未示出)作用着,该弹簧可以使该组件在输片路径的方向上位移,只要这种移动是槽缝23所允许的,并且只要该组件在照相机的某些操作状态中以下面将详细描述的方式在此种移动中不会受到阻碍。

    在图4中可以具体地看到,在附图1至9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的输片齿轮18包括六个径向向外指的齿181至186,这些齿以60°的相同的相互角距离间隔地分布在输片齿轮18的圆周上,并且以这样的方式设计,使得它们当胶片F在其输送过程中通过图1,5,6和7的操作状态时可以啮合到片孔中。用这种方法,输片齿轮18的两个毗邻的齿之间的圆周距离就相当于图13中所示的制造类型的胶片F中的每对片孔对i1,i2中的两个片孔之间的短距离A1。

    起输片开关构件作用的星形凸轮19包括三个较长的凸块或齿191,192和193,在任何情况下,它们被均匀地相互偏离120°角安置,近似地覆盖住输片齿轮18的相应的交替齿181,182和183,并且以下面将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的方式与毗邻的杠杆29和31配合工作。凸轮19还可以具有如用在带有多个对应于齿191至193的数量的凸块的齿轮构造中的常规凸轮盘形式。

    起帧面计数器开关构件作用的分度轮20包括三个短的开关齿201,202和203,在任何情况下,它们也相互间隔120°的等角距离,并且可以啮合在一个可转动的帧面计数盘24的齿轮轮辋25的齿之间,该帧面计数盘被安置在一个固定到外壳上的轴杆上或被安置在一个可转动地安装在该外壳内的轴26上。帧面计数盘24上带有对应于胶片F上的帧面的序数的显示标记27,并且可以通过照相机外壳1中的窗口28看到每一种情况下的标记。

    上面提及的两个杆29,31中的一个形成一个两臂的中间杠杆29,它在弹簧的作用下可绕固定到外壳上的轴杆30枢转。另一个杆31形成一个锁杆,一个弹簧33使该锁杆在其自由端处摇动,使其绕一个固定到外壳上的轴杆32枢转,并且对其予以加载。

    中间杠杆29经一个杠杆臂291与上面提及的锁杆31和一个快门传动装置34两者配合,该快门传动装置34最好被构造成一个快门传动杠杆,在弹簧36的作用下可绕一个固定到外壳上的轴杆35在顺时针方向上转动,并且能够作为快门致动件传动照相快门4的拱座8。在图1和5所示的位置上,锁定杆31不会干扰中间杠杆29,而在图6,7和8所示的其位置上,它锁定中间杠杆29阻止其在顺时针方向上转动。

    一个可枢转的棘爪杠杆38的杠杆臂382啮合在中间杠杆29的第二杠杆臂292上的凹槽37内,棘爪杠杆38包括三个杠杆臂381,382和383,它们一个在另一个之上地安置在一根轴39上。在逆时针转动的过程中,棘爪杠杆38的杠杆臂381以棘爪的方式啮合在输片轮13的磨边17中,以便锁定该轮阻止其在逐帧输片的方向上活动,而当棘爪杠杆38在顺时针方向上转动时,输片轮13就被释放以便进行逐帧输片活动。

    如图3中部分地和图1和图5至9中部分地所示的那样,棘爪杠杆38由其杠杆臂383支承着弹性地顶压着斜角快门杠杆40的一个向下倾斜的臂401,该斜角快门杠杆40可绕一个轴杆41枢转,该轴杆41被固定到外壳上并且平行于透镜轴线,该斜角快门杠杆40在其另一臂402上装有一个快门按钮42,该按钮42被安置在输片轮13上方照相机的上侧上以便照相机的使用者用手致动,而没有固定地联接到其上。

    照相机的所述长度测量装置的工作情况如下所述:

    当照相机处在准备进行照相记录的状态时,上述齿轮装置采取图1所示的操作状态。在此种情况下,快门传动杠杆34以一个向上突伸片341顶压着中间杠杆29的一个向下指的突出部分293并且借此而被锁定抗衡着弹簧36的弹力而不在顺时针方向上转动。输片轮13也被锁定住而不会在逆时针方向上转动,因此因棘爪杠杆38的杠杆臂381啮合在磨边17中而不会产生无意的输片动作。摇动的锁杆31顶压着凸轮19的齿192。输片齿轮18的齿181啮合在装在照相机中的胶片F的片孔对i1,i2中的第一引导片孔i1中。

    为了触发一个照相记录,即,为了进入到图5的操作状态,由照相机的使用者将快门按钮42向下按压,使得快门杠杆40抵抗弹簧的弹力绕轴杆41在图4所示的逆时针方向上枢转。这会使棘爪杠杆38在图1和图5至9中所示的顺时针的方向上枢转,这一方面导致输片轮13松释,另一方面会导致中间杠杆29在逆时针方向上枢转。因此,中间杠杆的突出部分293会与快门传动杠杆34的突出部分341脱开。这就释放开了快门传动杠杆34,使得其在其弹簧36的作用下在顺时针方向上被传动脱离其受拉位置,撞击到快门4的拱座8上,并且传动所述拱座8,直至它在拱座8上运行而绕轴杆6转动为止。用这样的方法,安置在镜头筒2中的照相快门4会借助往复运动进行开启和关闭运动,这样就实现了胶片F上位于照相机外壳1中的曝光窗中的片段的图象曝光。用这样的方式就进行了照相记录。锁杆31在此过程中保持不工作。

    当胶片F顺序地输送经过一个帧面距离时,首先达到根据如图6所示的操作状态的第一中间位置。为此,有棘爪杠杆38释放的输片轮13通过手动致动在逆时针方向上转动,使得胶片F被输送通过帧面距离的第一部分距离到达右侧。这样做的话,输片齿轮18因其齿181啮合在胶片F的片孔i1内而由胶片传动,输片齿轮18的上述齿181一旦在输片齿轮18的接着的齿182已经进入到胶片F的片孔对i1,i2的片孔i2内时,只从片孔i1中突现出来,从而确保了输片齿轮18当输片轮13进一步转动时会受胶片F进一步地传动。

    由于凸轮19因其经轴21与输片齿轮18的刚性连接而以其齿参与由胶片F的移动产生的输片齿轮18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初始是向左下倾斜的凸轮19的齿191到达快门传动杠杆34的端侧并转动后者,克服其弹簧36的弹力,回到初始拉紧位置处,其中,快门传动杠杆34再次借助其突伸片341由中间杠杆29上的突出部分293固持住。

    另一方面,在凸轮19的上述逆时针转动的过程中,锁杆31从凸轮19的齿192上松脱,使得此锁杆31在其弹簧33的作用下在逆时针方向上转动,直至它靠在一个固定到外壳上的拱座43上。在此位置处,锁杆31锁定中间杠杆29使其突出部分291抵抗在顺时针方向上的转动。

    当胶片F随着输片轮13的进一步转动而进一步输送时,该操作状态被保持着直至达到图7所示的下一个中间位置,并且输片齿轮18的后面的齿183靠在胶片F上,如图7所示那样。

    由于在图7所示的其中间位置上的胶片F落在位于输片齿轮18的齿183对面的片孔i2和(i+i)1之间的区域,它不包括输片齿轮的齿183在胶片F上运行的部位处的片孔。因此,在胶片F的进一步的输送过程中,此齿183不会落入片孔内。另一方面,在此操作状态的过程中,先前处在胶片F的片孔i2内的输片齿轮18的前面的齿182还没有离开此片孔,使得输片齿轮18继续由胶片传动。这意味着输片齿轮18连同其轴21会克服作用在轴21上的弹簧的回复力绕齿183的齿尖产生一点枢转,该齿已经在胶片F上运行并且借此得到支承,使得轴21在槽缝23中横向于输片路径,从而横向于输片方向运行了一段短的弧形路线,从而稍为背离输片路径移动了一些,如图8所示。槽缝23是以这样的方式被安排在和构造在外壳隔壁22内,使得它允许进行上面所述的轴21的横向调节。

    凸轮19和分度轮20必须参与上面所述的输片齿轮18和轴21的横向调节,而不会发生中间杠杆29妨碍输片轮13的解除锁定的情况。

    在输片齿轮的齿182在连续进行的输片过程中再次从胶片F的片孔i2中突伸出,然后脱离时,轴21的上面所述的以背离输片路径的运动形式进行的横向移动就会停下。输片齿轮18,连同凸轮19和分度轮20绕轴21的纵向轴线的转动借此也得以停下,如图8所示,已经从胶片F上的片孔i2中突伸出的输片齿轮18的齿182在胶片的进一步输送过程中靠在胶片的上表面上。在胶片的进一步输送过程中,胶片F在输片齿轮18的靠在胶片上表面上的齿182和183下面滑动。

    在通过整个帧面距离的胶片输送结束前不久,操作状态就进到如图9所示的状态。在此操作状态中,跟着片孔对i1,i2的片孔对(i+1)1,(i+1)2的片孔(i+1)1就到达在输片齿轮18的朝胶片上的片孔滑动的齿183的正前方的位置处。随着输片轮13的进一步的转动和胶片F的相应的进一步的输送,输片齿轮18的齿183会卡进片孔(i+1)1内,输片齿轮18,经轴21连同凸轮19和分度轮20,由于通过槽缝23的侧向导引,借助作用在轴21上的回复弹簧,会在槽缝23的约束范围内在输片路径的方向上向后移动。在此过程中,凸轮19的齿193开始靠在锁杆31的端侧上并且克服其弹簧33的作用使锁杆进入到其不工作的位置,使得中间杠杆29的突出部分294可再次由锁杆31释放,借此释放中间杠杆29。这样中间杠杆29通过在顺时针方向上枢转的方式可以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到其起动位置处。这就使棘爪杠杆38在逆时针方向上产生回复转动,使得杠杆臂381再次啮合在输片轮13的磨边17内并且锁定输片轮以阻碍进一步的活动。

    用这样的方法,通过整个帧面距离的胶片输送就完成了,并且进入到接着进行照相记录的操作状态,如图1所示,不同之处是:不再是啮合在胶片F的片孔对i1,i2的片孔i1中的输片齿轮18的齿181,而是啮合在胶片F的紧接着的片孔对(i+1)1,(i+1)2的片孔(i+1)1中的输片齿轮18的隔开一个的齿183,和凸轮19的齿和分度轮20的齿在每一种情况下都前进120°。在此种操作状态下,快门传动杠杆34再次被拉紧,并且输片轮13再次被锁定抵抗逐帧输片的转动。

    这样,在接着的照相记录过程中,上面结合图1和图5至9说明的操作顺序可以重复地进行。正象输片齿轮18的齿181,182和183在给定的输送周期中,例如根据上面的说明,在胶片F输送通过一个帧面距离的过程中,是活动的一样,在接着的输送周期中,齿183,184和185以及齿185,186和181等是活动的。

    从上面说明中可以看出,输片齿轮18,经轴21连同凸轮19和分度轮20,在每个帧面距离中都转动了120°。在分度轮20对应于每个输送周期进行120°转动的过程中,其三个齿中的一个齿与帧面计数装置(该装置具体参见图5)的帧面计数盘24的齿轮轮辋25啮合,使得帧面计数盘24在胶片输送经过一个帧面距离的过程中由齿轮轮辋25中的一个齿推进,因而从一个显示标记27推进到下一个显示标记,使得胶片上还可以进行照相记录的胶片片段得到连续的倒计数和显示。

    在这方面,在上述实施例中必须通过分度轮20的齿的对应的安排来保证分度轮20的齿,在输片齿轮18,经轴21连同分度轮20在槽缝23的约束范围内枢转时,不会啮合在帧面计数盘24的齿轮轮辋25中,如图8和9所示的操作状态中的情况一样。而且,作为一种替换方法,分度轮20的横向调节还可以用来使帧面计数盘24(未示出)前进。

    在上述实施例中,输片齿轮18和安置在其轴21上的其他开关构件19和20的间歇转动是在输送胶片通过一个帧面距离的过程中在移动顺序的各个阶段中实现的,即输片齿轮18因其齿当胶片在输送方向上被传动时,间隔地啮合在片孔中而由胶片F传动。而且,作为一种替换的方法,轴21连同安置在其上的开关构件18,19和20还可以被传动,以便由输片轮13经一个连接齿轮装置(附图中未示出)转动,当中设置有一个摩擦式安全离合器,胶片F仅仅控制间歇的转动,因为输片齿轮18的齿是间隔地啮合在片孔中并且输片齿轮18的齿靠在胶片连接部分上。

    输片齿轮的产的数量z不必是六个,而可以是大于6或者甚至小于6的不同数目。一般来说,z=2m,其中m≥2。在这方面,凸轮19和分度轮20的的突起部分的数量都等于m,即输片齿轮18的齿的数目的一半,其中这些突起部分相互隔开均匀的角度距离。而且,输片齿轮18的两个毗邻的齿之间的圆周距离在每一种情况下都等于胶片F的每个片孔对i1,i2的片孔之间的距离A1。

    上述解决方法一般可以用来使具有较短的和较长的倒易间距的胶片逐帧地前进,照相机的输片齿轮18的毗邻的齿之间的圆周距离相当于胶片上的连续的片孔之间的较短的距离。

    上述实施例例如体现了这样的总的原理,即一个可转动的啮合构件是由输片齿轮18形成的,该构件可以横向于输片路径,因而也可横向于胶片F的输送方向进行调节。形成啮合构件的输片齿轮的逐个的齿起一个用于啮合在胶片上的片孔中的推进啮合构件和一个随动支承构件的作用,借此,该啮合构件就被支承在该胶片上或者,如下面更详细的说明的那样,被支承在一个固定到外壳上并且平行于胶片的表面上,并且由于这种支承作用,在啮合构件转动时可实现其横向于输片路径和输片方向的枢轴的枢转。例如,在图1和图5至9所示的操作状态中,一个第一啮合构件由输片齿轮18的齿181形成,一个第二啮合构件由其齿182形成,而支承构件由输片齿轮18的齿182形成。在这方面,在根据图1和图5至9所示的输片周期内由齿183形成的支承构件在接着的输片周期中,即在作为啮合和支承构件183,184和185的活动程序的一部分的下一个帧面步骤中,成为一个第一啮合构件,这样,这些啮合和支承构件是以类似于在前面输片周期中的啮合和支承构件181,182和183的程序的方式起作用的。由于啮合构件暂时成为活动的,导致啮合构件间歇地转动,并且由于啮合和支承构件在此期间同时成为活动的,啮合和支承构件会横向于输片路径和输片方向枢转。

    此外,图1至9所示的上述实施例例如体现了这样的总的原理,即在这种情况下以输片齿轮18形式构造的啮合构件,以这样的方式与在这种情况下构造的输片开关构件配合工作,使得随着啮合构件背离输片路径的横向位移,首先保持原先实现的输片轮13或者一个不同的输片装置的解除锁定,然后使其再次抬高,以便在啮合构件在输片路径方向上向后调节时提供重新锁定。

    根据图1至图9的上述实施例例如还体现了这样的总的原理,即在这种情况下以输片齿轮18形式构造的啮合构件的啮合件和支承件还可以通过变换功能的方式交替地起支承件和啮合件的作用,使得啮合件可以同样的方式构造,以便起啮合件或支承件的作用,并且因此可以具有简单的设计。更具体地说,啮合构件的啮合件和支承件可以是同样的结构的。

    下面参照附图的图10至12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再次被构造成照相机的装置的另一个虽然有些简单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此照相机在其总的结构上对应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因而不再在图10至12中示出。此另一个实施例的长度测量装置的部件在附图中的图10至12中以放大的比例示出,并且在下面将作进一步的说明。该长度测量装置取代照相机的上述第一实施例的长度测量装置的部件。

    在此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这样一种输片扇形块48,代替首先借助图1至9所说明的实施例的带有轴21的输片齿轮18,该输片扇形块只包括两个齿481和482,并且可以借助一个轴51以类似于根据图1至图9的第一实施例的带有轴21的输片齿轮18的方式,在一个外壳隔壁52上的一个槽缝53内横向于输片路径调节。而且,与输片输片齿轮18的齿相比,此实施例中的两个齿481和482以大于图12中所示的制造类型的胶片F的两个挨着的片孔对i1和i2之间的距离A1的间隔距离安排在输片扇形块48的周边48’上。

    但是,如果第二齿的横截面大于胶片F上的相应的片孔,这两个齿481和482之间的周边距离还可以等于距离A1,因而防止了啮合在相应的片孔中。

    而且,在此实施例中,输片轮13在释放按钮42的致动过程中和在照相记录过程中没有被锁定,使得输片周期,即在每一种情况下通过一个帧面距离的胶片输送,可以开始。在此操作状态下,输片扇形块48的推进齿481会与胶片F上的片孔对i1,i2中的片孔i1啮合,该胶片F沿一条稍稍凹曲的输片路径被导引,如图10所示那样。

    如果通过致动输片轮13的方式引发输片移动,那么推进齿481会首先保持与胶片F上的片孔i1啮合。一旦胶片上的片孔i2刚通过胶片路径上第二齿482开始靠在胶片F的上表面上的部位,第二齿482就到达胶片F的输片路径。因此,第二齿482就开始靠在胶片F上,并且支承在其上,以便随着胶片F的进一步输送,输片扇形块48与轴51一起会横向于输片路径绕作为一个枢转点的齿482的齿尖枢转,并且轴51会在槽缝53内进一步背离输片路径移动一点,如图11所示那样。在胶片F上的第二片孔i2通过该第一齿481后,就到达了一个可与根据图8的第一实施例的操作状态相比的操作状态。在此状态下,输片扇形块48被阻止转动,胶片F在进一步输送过程中在弹性地靠在胶片的上表面上的两个齿481和482下面滑动。

    在此实施例中,一个输片开关构件(未示出)设置在轴51上,该输片开关构件在其功能方面对应于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被构造成凸轮19的输片开关构件,并且其轴51可以横向于输片路径进行调节,从而实现背离所述路径的移动,该输片开关构件象第一实施例中那样,首先保持输片轮13的前面已实现的解除锁定状态,并且当胶片输送通过一个帧面距离结束时,实现重新锁定,随着间歇地输送输片扇形块48进入根据图12的位置处,输片扇形块的齿481会落入胶片F上的接着的片孔(i+1)1内,并且输片扇形块48与其轴51一起横向于输片路径向后移动。

    图2示出了这样一种状态,其中,输片扇形块48的齿481靠在胶片12上,并且胶片在其下滑动,胶片在通过一个帧面距离的输送移动完成之前不久就已经到达一个位置上,以便在胶片进一步有一个短的输送后,输片扇形块48的齿481可以啮合在片孔(i+1)1中。

    因此,在背离输片路径的横向调节之后,输片扇形块48从图11所示的位置移动进入到图12所示的位置,其中,齿481首先弹性地靠在胶片F上,并且在通过一个完整的帧面距离的输片移动完成之后胶片对应地进一步输送的情况下,可以啮合在胶片F上的接着的片孔(i+1)1中,输片扇形块48在通过一个帧面步进的输片移动完成之前从如图11所示的位置传递到如图12所示的位置。这是例如通过使输片扇形块48在顺时针方向上绕由轴51确定的轴线回转小于90°的角度的方式实现的。为此所要求的输片扇形块48横向于输片路径的横动可以通过使槽缝53在其纵向延伸方向上有相应的较大尺寸来达到。代替输片扇形块48在顺时针方向上通过小于90°的返回转动,还可以实现使输片扇形块48在逆时针方向上通过大于270°角度的向前转动,从图11所示的位置转动进入到图12所示的位置。输片扇形块通过小于90°的返回转动或者输片扇形块48通过大于270°的向前转动可以经一个中间齿轮装置(未示出),可选择借助一个摩擦式安全离合器,由输片轮13或者输片装置的不同的部件来实现。

    在上述输片扇形块48从图11所示的位置上移动到如图12所示的位置的过程中,输片扇形块的轴51可以进入到在其纵向轴线横向于输片路径延伸的槽缝53中的一个在图10至12中示意性地示出的侧向槽湾内,并且因而可以保持在这样的上侧位置上,在该位置上,它被从输片路径上进一步地取下,即在槽缝53的上边缘处或该上边缘的附近,从该顺路径上进一步取下。尽管如此,轴51可以再次离开槽缝53中的此侧向槽湾,并且当齿481落入片孔(i+1)1内时可以回复到位于靠近输片路径的位置处的槽缝53的下边缘,使得输片扇形块48连同其齿481处在可与前面输片周期中的如图10所示的位置相比的位置处。

    如果没有提供如图10至12所示的槽缝53内的侧向槽湾,或者如果没有提供一个不同的结构,在如图12所示的操作状态中,借助其,轴51保持在槽缝53的上边缘处或保持在该上边缘的附近,直至齿481落入移动的胶片F上的接着的片孔中,这样,轴51在如图12所示的操作状态中,即在齿481啮合在胶片F上的片孔(i+1)1中之前,已经移动返回到槽缝53的上边缘处。

    在根据图10至12的上述第二实施例中,输片扇形块48起一个啮合构件的作用。在一个初始的输片阶段中,齿481起一个导引的啮合件的作用,而482起一个接着的支承件的作用。如上所述那样,在输片周期的接着的输片阶段中,齿481靠在胶片F上。

    作为参照图10至12所说明的实施例的变更例,可以以一种未示出的方式提供一个只具有一个齿481的输片盘作为输片扇形块48,输片盘在直径方向上相对于齿481处约270°的中心圆周段上的半径对应于枢转轴线和齿481的齿尖之间的距离。紧挨在转动方向上的齿481的前侧或者后侧处的中间的圆周段形成具有由齿高减小的半径的凹陷部,使得齿481从这些凹陷部中升起。在根据图10至12的实施例的此种变型中,第二齿482这样就被加宽,以便形成一个具有一个超过270°角度的倾斜延伸部分的宽的扇形块。

    在这方面,在直径方向上在输片盘的起一个啮合构件的作用的齿481的对面的中心圆周段形成一个支承件,其边缘面朝该齿481,该支承件在其功能方面可与在根据图10至12的设计中起支承件作用的齿482相比。当输片盘进一步转动到可与根据图12的输片扇形块的位置相比的位置上时,该盘的中心圆周段在此转动的大部分过程中是支承在胶片F上。

    而且在此变型中,连接到输片盘上的开关构件(未进一步详细地示出)可确保输片轮13保持被释放,只要轴51背离输片路径横向地调节,或者只要齿481还没有从图12所示的位置上啮合到胶片上的片孔(i+1)1中。

    作为上述设计的变更例,还可以给根据图10至12所示的实施例在输片扇形块或输片盘的周边上挨个地提供两个或多个啮合件和支承件,几何倒易间距和构造相应地进行修改。

    在上述所有的实施例中,在啮合构件处在一个相应的位置上时,各个支承件直接支承在胶片上。胶片支承在其后侧以其支承侧靠压在外壳上和/或具有这样的原有的刚度,使得它可以承受因作用在啮合构件上的回复弹簧的弹力而由支承件施加的机械压力。更具体地说,在根据图10至12的实施例中,而且还有在其上述变更例中,在齿482或输片盘的相应的圆周段作为一个支承件在轴51上相对于作为一个啮合件的齿481在轴向上位移,并且在输片路径外侧被安置在轴51的轴向部位上的情况下,齿482或输片盘的相应的圆周段还可以被支承着作为一个支承件靠压在一个平面(未示出)上,该平面固定到外壳上并且平行于输片路径在该路径外侧延伸。

    下面对多个未在附图中示出的进一步的多个变更例进行说明。

    在根据图1至9的实施例中起开关构件作用并且连接到输片轮18上带有齿191至193的凸轮19和在根据图10至12的实施例中的连接到该输片扇形块48上的对应的开关构件可以代替中间杠杆29直接作用在棘爪杠杆38上,其相互布置和尺寸作相应的调节,以便控制其在输片路径13中的啮合运动或者释放该输片轮。代替被构造成一个凸轮19等的开关构件,可横向于该输片路径调节的轴21或51实际上可以起一个开关构件的作用。为此,轴21例如可以包括一个起开关杆作用的轴延伸段21’,该开关杆沿轴向延伸到输片轮18或分度轮20之外,并且与一个被安置在开关杆的移动路径中的杠杆或其他齿轮零件相互配合。替代作用在输片轮13上,开关构件还可以作用在输片装置的一个不同的齿轮零件上。

    如果照相机中的胶片输送是借助一个电动机实现的,当啮合件向后移动到该输片路径内时,开关构件可以控制一个安置在驱动电动机的电路中的电开关,该电开关当受到致动时将断开电动机的电路,从而停下用于胶片输送的电动机。用这样的方法,就使用于输片装置的驱动装置不工作,从而锁定所述的输片装置。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在胶片F被拉动从图1和图5至9中所示的胶片暗盒K步进式地从右至左输送到照相机外壳1中的胶卷储存室12内以便形成一个松散的片卷FW,并且在它通过照相机内的曝光窗口时逐帧地曝光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法还可以与输片装置和胶片长度测量装置的相应的修改装置一起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存在胶片F从左至右的连续的返回输送,这样可以在一个单一的步骤中实现绕回到胶片暗盒K内的动作,实际上没有使胶片再次曝光。

    作为胶片F的彩色底片或双面彩色胶片可以任意地设置有用于进行辅助数据的磁性记录的辅助涂层,这种底片或胶片本身上在其化学和物理层结构方面是已知的。

    而且,如果照相机配置有合适的光电子光接收器,如从电视技术得知的一种磁性图象记录物质还可以被用作胶片F。

    根据本发明的照相记录装置的上述较佳实施例都是照相机。根据本发明的逐帧地输送的解决方法还可以以未进一步详细地说明的方式用在照相复制装置中,例如用在图象取景装置和放映装置中并且还可以被用在构造简单的复印装置中,其中,存在逐帧地胶片前进以便复制图象,这些图象最好记录在上述制造类型的胶片上。

    如果在这种类型的用于逐帧地前进的照相复制装置中设置有一个电动机装置,那么可以设置一个手动开关提供胶片前进命令,代替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照相机中的释放按钮42。

照相记录或照相复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照相记录或照相复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照相记录或照相复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照相记录或照相复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照相记录或照相复制装置.pdf(3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相记录或复制装置,最好是一种照相机,该复制装置带有一个用于沿输片路径逐帧输送胶片的输送装置和带有一个胶片长度测量装置,该胶片长度测量装置带有一个可绕一根轴枢转以便啮合在沿胶片的穿孔边缘上的片孔中的啮合构件,该输片装置在胶片在输送过程中到达记录或复制图象的位置时比锁定,该啮合构件包括一个与其转动有关的导引啮合件,和一个随动支撑件,并且可以根据一个平行于输片路径延伸的平面上的支承件的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摄影术;电影术;利用了光波以外其他波的类似技术;电记录术;全息摄影术〔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