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涤纶织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静电涤纶织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以ATO(锑掺杂二氧化锡)为活性成分的抗静电涤纶织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工业发展,聚酯工业得到了快速增长。涤纶因具有强度高,弹性好,刚性大等优越的物理机械性能,因此在纺织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涤纶面料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但是由于涤纶面料存在吸水性差,极易产生静电,且静电荷难以逸散,因此发生如下现象:面料易吸灰、易占污;服装与服装、服装与人体的相互吸附(如裤子、裙子吸腿);服装在穿脱时,易产生针刺感、电火花、电击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其服用的舒适性,制约了化纤面料向高质量、高档次、高性能发展。另外,在一些特殊行业,如易燃、易爆场所及电子行业等,由于纤维织物的静电可能引起严重的灾害,如引起火灾、爆炸或电子元器件产品质量下降等。因此,多年来国内外专业人士一直在寻求解决织物静电的方法。经过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基本采用以下三种方式:①用导电纤维编入织物中;②应用共混纺丝方法,把抗静电剂混入纤维内部;③应用抗静电剂对纤维制品进行表面整理,通过热处理发生交连而固着,或通过树脂载体而黏附于织物表面,可降低表面电阻,减少静电聚集,从而达到抗静电目的。
织物表面整理相比而言是最简捷的方法,绝大多数采用有机抗静电剂,如聚丙烯酰胺季胺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这类抗静电剂通过增强织物吸湿能力,在织物表面形成连续湿膜,此膜使离子能自由移动,从而增加了电导率,降低了表面电阻,通过电荷再分布,使电荷密度迅速下降,达到抗静电效果。但是如果环境非常干燥,水膜难以形成则静电荷逸散速度极大的下降,从而使抗静电能力大大降低。因此该类抗静电剂性能对环境湿度地依赖度最大。同时,该类抗静电剂的性能持久性也不高。因此,寻求新的抗静电剂成为研发热点。
日本专利JP8325478报道一种以含有丙烯酸、环氧、聚酯中至少一种树脂和ATO颗粒的固体悬浮液为抗静电整理剂、采用浸轧法整理聚酯面料的方法,所得面料具有抗静电性能(静电半衰期为1秒),但该专利对抗静电性能的持久性未作报道。
波兰专利PL178064报道了一种以碳黑、石墨或金属粉末和交联试剂及增稠剂制成的抗静电织物整理剂、采用凹版印刷法处理棉纤维的方法,所得织物具有抗静电性能(表面电阻4.3s,106W),但对化学纤维的处理未见报道。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公开一种具有良好而持久的抗静电性能的涤纶织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抗静电涤纶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涤纶面料的表面清洁处理:采用皂洗方法将表面进行清洁;
所说的涤纶面料为纯涤纶或涤纶混纺如毛涤、涤棉、涤粘等面料;
所说的皂洗是用肥皂或洗衣粉洗后,用清水漂洗干净;
(2)涤纶面料的抗静电整理:采用浸轧、涂层法将抗静电整理剂涂覆在面料表面形成一抗静电层;或者在涂覆抗静电剂之前,先涂覆一中间层,同样可采用浸轧、涂层法;
所说的抗静电整理剂采用中国专利(申请号:01132263.2)所公开的抗静电整理剂,固含量为1~10%;
所说的中间层为一层起粘合作用的物质,如市售的各种粘合剂或胶粘剂,有效成分固含量为40~5%,优选采用常熟低温辐照技术厂KG-101、合肥低温粘合剂厂AH-1和AH-2、久联化工有限公司(台湾)CROSLENE 2M-85A;
所说的浸轧可以是一浸一轧,也可以是二浸二轧,轧液率在80~200%;
所说的涂层可采用刮涂法、辊涂法,涂布量为70~150%(以布重计);
(3)整理后面料的烘干和焙烘处理,烘干温度为100-120℃,烘干时间为5-10分钟;焙烘温度为150-180℃,焙烘时间为30-60秒。
所制得涤纶面料的表面电阻为6-7×109Ω(未经处理的面料表面电阻大于1012Ω),测试采用ZC46A型高阻计;
涤纶面料的抗静电持久性在50次以上,测试方法是用肥皂在室温下进行一次洗涤,漂洗干净后于105℃下烘干后测试表面电阻,之后再进行第二次洗涤、测试,如此反复。经过50次洗涤后,面料的表面电阻为9×109Ω。附图说明
图1为抗静电面料的SEM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叙述,但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抗静电整理剂均采用中国专利(申请号:01132263.2)中公开的方法制备,有关技术人员完全可以根据所述专利的内容方便地制得。
实施例1
将1000g纯涤纶面料用肥皂洗涤干净、烘干后,浸轧5%的抗静电整理剂,轧液率100%,于105℃烘5分钟,于180℃焙烘1分钟。所得面料的表面电阻6×109Ω,经过50次洗涤后,表面电阻8×109Ω。抗静电面料的SEM见图1。抗静电整理剂的配方如下:
浅色抗静电粉体(ρ=80Ω·cm) 5%
分散剂DP-18 1%
稳定剂CMC 2%
流平剂DC-14 1%
粘合剂KG-101 40%
水 51%
实施例2
将1000g毛涤面料用肥皂洗涤干净、烘干后,浸轧15% KG-101,轧液率80%,然后浸轧3%的抗静电整理剂,轧液率100%,于105℃烘5分钟,于150℃焙烘1分钟。所得面料的表面电阻7×109Ω,经过50次洗涤后,表面电阻9×109Ω。抗静电整理剂的配方如下:
浅色抗静电粉体(ρ=200Ω·cm) 3%
分散剂DP-18 1%
DP-518 1%
稳定剂Acrysol G-110 2%
流平剂DC-14 1%
粘合剂KG-101 40%
水 52%
实施例3
将1000g涤棉面料用肥皂洗涤干净、烘干后,浸轧2%的抗静电整理剂,轧液率90%,于105℃烘5分钟,于150℃焙烘1分钟。所得面料的表面电阻6×109Ω,经过50次洗涤后,表面电阻8×109Ω。抗静电整理剂的配方如下:
浅色抗静电粉体(ρ=80Ω·cm) 2%
分散剂DP-18 1%
稳定剂CMC 2%
流平剂DC-14 1%
粘合剂KG-101 40%
水 54%
实施例4
将1000g涤纶面料用肥皂洗涤干净、烘干后,刮涂5% KG-101,涂布量为100%,于105℃烘5分钟,然后刮涂7%的抗静电整理剂,涂布量为100%,于181℃焙烘1分钟。所得面料的表面电阻7×109Ω,经过50次洗涤后,表面电阻9×109Ω。抗静电整理剂的配方如下:
浅色抗静电粉体(ρ=200Ω·cm) 7%
分散剂DP-18 1%
DP-518 1%
稳定剂Acrysol G-110 2%
流平剂DC-14 1%
粘合剂KG-101 40%
水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