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C发热器.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8410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48264.9

申请日:

2014.06.06

公开号:

CN104053255A

公开日:

2014.09.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5B 3/00申请日:20140606|||公开

IPC分类号:

H05B3/00; H05B3/02

主分类号:

H05B3/00

申请人:

常熟市林芝电热器件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庆新

地址: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通林路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代理人:

朱伟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PTC发热器,属于电加热器技术领域。包括PTC发热器本体、尾座和电气连接座,PTC发热器本体的数量有既彼此并行又相互分隔的两个或以上,在尾座上和在电气连接座上分别构成有与PTC发热器本体的数量相等并且位置相对应的尾座插腔以及电气连接座插腔,相邻电气连接座插腔之间由插腔分隔壁分隔,PTC发热器本体朝向电气连接座的一端与电气连接座插腔插嵌固定,而朝向尾座的一端与尾座插腔插嵌固定,并且在所述电气连接座外套设有一用于对电气连接座蔽护的电气连接座护罩。优点:能将两个或以上的PTC发热器本体共用一个尾座以及一个电气连接座,不仅可满足空调器功率变化要求以及避免受空调器的安装空间制约,而且还可满足使用时的灵活选择。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PTC发热器,包括PTC发热器本体(1)、尾座(2)和电气连接座(3),PTC发热器本体(1)朝向电气连接座(3)的一端与电气连接座(3)固定,而PTC发热器本体(1)朝向尾座(2)的一端与尾座(2)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TC发热器本体(1)的数量有既彼此并行又相互分隔的两个或以上,在所述尾座(2)上构成有与PTC发热器本体(1)的数量相等并且位置相对应的尾座插腔(21),而在所述电气连接座(3)上构成有同样与PTC发热器本体(1)的数量相等并且位置相对应的电气连接座插腔(31),相邻电气连接座插腔(31)之间由插腔分隔壁(312)分隔,PTC发热器本体(1)朝向电气连接座(3)的一端与电气连接座插腔(31)插嵌固定,而朝向尾座(2)的一端与尾座插腔(21)插嵌固定,并且在所述电气连接座(3)外套设有一用于对电气连接座(3)蔽护的电气连接座护罩(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发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TC发热器本体(1)包括铝管(11)、定位在铝管(11)的长度方向的左侧和右侧的各一个波纹状的散热铝片(12)和容纳在铝管(11)的铝管腔内的PTC发热芯(13),波纹状的散热铝片(12)连同铝管(11)朝向所述电气连接座(3)的一端插入所述电气连接座插腔(31)内,而波纹状的散热铝片(12)连同铝管(11)朝向所述尾座(2)的一端插入所述尾座插腔(21)内,并且由配置在尾座(2)上的尾座定位螺钉(22)对波纹状的散热铝片(12)朝向外的一侧定位,所述PTC发热芯(13)包括以齐整状态沿着所述铝管(11)的铝管腔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并且在左侧和右侧各结合有电极层的PTC陶瓷热敏电阻(131)、设置在铝管(11)的铝管腔内的左电极片(132)和右电极片(133),左电极片(132)与所述PTC陶瓷热敏电阻(131)的左侧的电极层电气接触,右电极片(133)与所述PTC陶瓷热敏电阻(131)的右侧的电极层电气接触,其中:左电极片(132)和右电极片(133)朝向所述电气连接座(3)的一端探出所述铝管(11)的铝管腔;在所述电气连接座(3)的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顶壁和底壁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铝管嵌槽(311),所述铝管(11)的上部和下部与铝管嵌槽(311)嵌配;所述电气连接座护罩(4)构成有一电气连接座容纳腔(41),所述电气连接座(3)位于该电气连接座容纳腔(41)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TC发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PTC发热器本体(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发热器本体定位箍(5),该发热器本体定位箍(5)构成有与PTC发热器本体(1)的数量相等并且位置相对应的定位腔(51),相邻定位腔(51)之间由定位腔凸缘(52)分隔,所述波纹状的散热铝片(12)连同所述铝管(11)穿过定位腔(51)并且由配置在发热器本体定位箍(5)上的定位螺钉(53)对波纹状的散热铝片(12)朝向外的一侧定位。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TC发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腔(51)的顶壁和底壁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铝管嵌合槽(511),所述铝管(11)的上部和下部与铝管嵌合槽(511)嵌配。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TC发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电气连接座(3)的顶部并且背对所述电气连接座板腔(31)的一侧构成有与所述PTC发热器本体(1)的数量相等的温控器插腔(32)和同样与PTC发热器本体(1)的数量相等的熔断器嵌置槽(33),在温控器插腔(32)内插置有温控器(321),而在熔断器嵌置槽(33)内嵌装有熔断器(331),温控器(321)串联连接在第一电源线(6a)与所述左电极片(132)之间,而熔断器(331)串联连接在第二电源线(6b)与所述右电极片(133)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PTC发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气连接座(3)的顶部并且背对所述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一侧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嵌线脚(34),相邻嵌线脚(34)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嵌线槽(341)。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TC发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气连接座(3)的顶部并且背对所述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一侧开设有护罩嵌合凸缘槽(35),而在所述电气连接座护罩(4)的电气连接座容纳腔(41)的腔顶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护罩嵌合凸缘槽(35)的位置构成有护罩嵌合凸缘(411),该护罩嵌合凸缘(411)与护罩嵌合凸缘槽(35)相配合,在电气连接座容纳腔(41)的后壁上并且位于居中部位开设有一导线让位孔(412)。

8.
  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PTC发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气连接座护罩(4)上并且在左侧和右侧的位置各构成有一护罩固定耳(42),在护罩固定耳(42)上开设有固定孔(421)。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TC发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气连接座(3)的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后壁上并且在对应于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宽度方向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电极片分隔板(36),所述左电极片(132)朝向电气连接座(3)的一端探出电气连接座插腔(31)并且对应于电极片分隔板(36)的左侧,而所述右电极片(133)朝向电气连接座(3)的一端探出电气连接座插腔(31)并且对应于电极片分隔板(36)的右侧。

10.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TC发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气连接座(3)的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后壁上并且在背对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一侧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卡线脚(37),该卡线脚(37)与所述后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卡线槽(371);以及在所述电气连接座(3)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温控器插腔(32)的腔口的位置构成有一用于阻止所述温控器(321)窜出温控器插腔(32)的挡凸缘(38)

说明书

PTC发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加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TC发热器。
背景技术
前述的PTC发热器也称PTC加热器,PTC是英文的缩写(英文全称为: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PTC加热器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一为PTC发热器本体,该PTC发热器本体也称PTC散热器本体;二为尾座;三为电气连接座。PTC发热器本体的一端与尾座固定,另一端与电气连接座固定,并且PTC发热器本体包括铝管、定位在铝管的长度方向的一侧或对应两侧表面的并且呈波纹状的散热铝片和容纳于铝管的铝管腔内的PTC发热芯,其中,PTC发热芯包括复数枚齐整排列的并且在对应两侧的表面以真空溅射镀膜方式或以其它类似的方式结合有电极层的PTC热敏电阻(正温度系数陶瓷热敏电阻)以及设置在PTC热敏电阻两侧的与电极电气接触的各一枚电极片(也称电气连接条,以下同)。
上述结构形式的PTC发热器广泛应用于空调特别是挂壁式(也称壁挂式)空调器或类似的装置,并且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略以例举的如CN2640002Y推荐的“PTC发热器套件”、CN2753090Y提供的“组合式PTC加热装置”、CN201499328U介绍的“一种PTC发热器的导热铝管及PTC发热器”和CN2392334Y披露的“PTC发热器”,等等。
已有技术中,包括上面提及的专利方案在内的PTC发热器都是以单支或称单组的形式配置于空调器的室内机上的,但是随着空调器功率以及室内机内部空间的变化并且考虑到使用过程中的可选择性、维护时的经济性和资源的节约性等因素,在空调器的室内机中配置两个或以上的PTC发热器不失为是一个富有创意的设计思路。因为,以两个PTC发热器为例,使用者可以通过对控制器的操作依需选择一个或两个PTC发热器工作,并且当两个PTC发热器中的任一PTC发热器故障时仍可使空调器处于工作状态。
然而,仅仅以复制的方式即以简单的数量叠加方式给空调器配置两个或以上的PTC发热器会产生以下技术问题:因为如果将尾座以及电气连接座的数量与PTC发热器本体的数量保持亦步亦趋的关系,具体而言,当存在两个PTC发热器本体时,如果使用两个尾座和两个电气连接座,那么无疑会产生以下技术问题:其一,由于零部件数目成倍增加,因而不利于制造与装配;其二,由于零部件数目的增加,因而会遭到室内机中的有限空间的限制,甚至与其它部件产生干涉;其三,不利于节约资源以及体现经济性。毫无疑问,将两个或以上的PTC发热器本体用一个尾座和一个电气连接座可以解决该技术问题,也就是说不论PTC发热器本体的数量多少,尾座和电气连接座始终为一个,但是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相应的技术启示。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设计,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的实验室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将两个或以上的PTC发热器本体共用一个尾座以及一个电气连接座而藉以满足空调器功率变化、避免受安装空间限制以及满足使用中的选择性要求并且体现制造与装配方便、节约资源和有效地降低成本的PTC发热器。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PTC发热器,包括PTC发热器本体、尾座和电气连接座,PTC发热器本体朝向电气连接座的一端与电气连接座固定,而PTC发热器本体朝向尾座的一端与尾座固定,特征在于:所述的PTC发热器本体的数量有既彼此并行又相互分隔的两个或以上,在所述尾座上构成有与PTC发热器本体的数量相等并且位置相对应的尾座插腔,而在所述电气连接座上构成有同样与PTC发热器本体的数量相等并且位置相对应的电气连接座插腔,相邻电气连接座插腔之间由插腔分隔壁分隔,PTC发热器本体朝向电气连接座的一端与电气连接座插腔插嵌固定,而朝向尾座的一端与尾座插腔插嵌固定,并且在所述电气连接座外套设有一用于对电气连接座蔽护的电气连接座护罩。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PTC发热器本体包括铝管、定位在铝管的长度方向的左侧和右侧的各一个波纹状的散热铝片和容纳在铝管的铝管腔内的PTC发热芯,波纹状的散热铝片连同铝管朝向所述电气连接座的一端插入所述电气连接座插腔内,而波纹状的散热铝片连同铝管朝向所述尾座的一端插入所述尾座插腔内,并且由配置在尾座上的尾座定位螺钉对波纹状的散热铝片朝向外的一侧定位,所述PTC发热芯包括以齐整状态沿着所述铝管的铝管腔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并且在左侧和右侧各结合有电极层的PTC陶瓷热敏电阻、设置在铝管的铝管腔内的左电极片和右电极片,左电极片与所述PTC陶瓷热敏电阻的左侧的电极层电气接触,右电极片与所述PTC陶瓷热敏电阻的右侧的电极层电气接触,其中:左电极片和右电极片朝向所述电气连接座的一端探出所述铝管的铝管腔;在所述电气连接座的电气连接座插腔的顶壁和底壁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铝管嵌槽,所述铝管的上部和下部与铝管嵌槽嵌配;所述电气连接座护罩构成有一电气连接座容纳腔,所述电气连接座位于该电气连接座容纳腔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PTC发热器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发热器本体定位箍,该发热器本体定位箍构成有与PTC发热器本体的数量相等并且位置相对应的定位腔,相邻定位腔之间由定位腔凸缘分隔,所述波纹状的散热铝片连同所述铝管穿过定位腔并且由配置在发热器本体定位箍上的定位螺钉对波纹状的散热铝片朝向外的一侧定位。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定位腔的顶壁和底壁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铝管嵌合槽,所述铝管的上部和下部与铝管嵌合槽嵌配。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电气连接座的顶部并且背对所述电气连接座板腔的一侧构成有与所述PTC发热器本体的数量相等的温控器插腔和同样与PTC发热器本体的数量相等的熔断器嵌置槽,在温控器插腔内插置有温控器,而在熔断器嵌置槽内嵌装有熔断器,温控器串联连接在第一电源线与所述左电极片之间,而熔断器串联连接在第二电源线与所述右电极片之间。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气连接座的顶部并且背对所述电气连接座插腔的一侧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嵌线脚,相邻嵌线脚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嵌线槽。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气连接座的顶部并且背对所述电气连接座插腔的一侧开设有护罩嵌合凸缘槽,而在所述电气连接座护罩的电气连接座容纳腔的腔顶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护罩嵌合凸缘槽的位置构成有护罩嵌合凸缘,该护罩嵌合凸缘与护罩嵌合凸缘槽相配合,在电气连接座容纳腔的后壁上并且位于居中部位开设有一导线让位孔。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气连接座护罩上并且在左侧和右侧的位置各构成有一护罩固定耳,在护罩固定耳上开设有固定孔。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气连接座的电气连接座插腔的后壁上并且在对应于电气连接座插腔的宽度方向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电极片分隔板,所述左电极片朝向电气连接座的一端探出电气连接座插腔并且对应于电极片分隔板的左侧,而所述右电极片朝向电气连接座的一端探出电气连接座插腔并且对应于电极片分隔板的右侧。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气连接座的电气连接座插腔的后壁上并且在背对电气连接座插腔的一侧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卡线脚,该卡线脚与所述后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卡线槽;以及在所述电气连接座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温控器插腔的腔口的位置构成有一用于阻止所述温控器窜出温控器插腔的挡凸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因而能将两个或以上的PTC发热器本体共用一个尾座以及一个电气连接座,不仅可以满足空调器功率变化要求以及避免受空调器的安装空间制约,而且还可满足使用时的选择性要求;由于整体结构简练,因而可方便制造与装配,并且还可节约资源并体现经济廉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气连接座的详细结构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者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众理解,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和图3,给出了一PTC发热器本体1、一尾座2和一电气连接座3,PTC发热器本体1朝向电气连接座3的一端与电气连接座3以插拔配合方式固定,而PTC发热器本体1朝向尾座2的一端以插拔配合方式与尾座2固定。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前述PTC发热器本体1的数量有既彼此并行又相互分隔(隔开一定距离)的两个或以上,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申请人例举的PTC发热器本体1的数量为两个,因而下面的描述均是针对两个PTC发热器本体1的结构体系而言的,更具体地讲,尾座2和电气连接座3的结构是针对两个PTC发热器本体1而言的。
在前述的尾座2上构成有两个尾座插腔21,尾座插腔21的位置与PTC发热器本体1相对应,由图1和图3所示,在尾座2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各开设有一尾座定位螺钉孔23,在尾座定位螺钉孔23上配有尾座定位螺钉22。构成于尾座2上的一对定位销24用于将尾座2与空调器(室内机)固定。在前述电气连接座3上构成有两个电气连接座插腔31,两个电气连接座插腔31之间由插腔分隔壁312分隔,插腔分隔壁312的宽度与两个PTC发热器本体1之间的间距相适应。由此可知,PTC发热器本体1朝向电气连接座3的一端与电气连接座插腔31插嵌固定,而朝向尾座2的一端与尾座插腔21插嵌固定,并且由前述的尾座定位螺钉22对PTC发热器本体1朝向外的一侧定位。为了对电气连接座3蔽护,因而还设置有一电气连接座护罩4。
请见图4并且仍结合图1和图3,前述的PTC发热器本体1包括铝管11、定位在铝管11的长度方向的左侧和右侧(图1所示位置状态为例)的各一个波纹状的散热铝片12和容纳在铝管11的铝管腔内的PTC发热芯13,波纹状的散热铝片12连同铝管11朝向电气连接座3的一端插入电气连接座插腔31内,而波纹状的散热铝片12连同铝管11朝向尾座2的一端插入尾座插腔21内,并且由前述的尾座定位螺钉22对波纹状的散热铝片12朝向外的一侧定位。
前述PTC发热芯13包括以齐整状态沿着铝管11的铝管腔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并且在左侧和右侧(以图1所示位置状态为例)各结合有电极层的PTC陶瓷热敏电阻131、设置在铝管11的铝管腔内的左电极片132和右电极片133,左电极片132与PTC陶瓷热敏电阻131的左侧的电极层电气接触,右电极片133与PTC陶瓷热敏电阻131的右侧的电极层电气接触。其中:左电极片132和右电极片133朝向电气连接座3的一端探出铝管11的铝管腔并且分别套置有左电极片绝缘套1321和右电极片绝缘套1331。依据公知常识,在PTC发热芯13外包裹有电气绝缘薄膜如聚酯亚胺薄膜或聚酯薄膜,以使左、右电极片132、133在铝管11的铝管腔内与铝管腔的腔壁形成绝缘隔离。
请见图2并且仍结合图1,在前述的电气连接座3的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顶壁和底壁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铝管嵌槽311,前述铝管11的上部和下部与铝管嵌槽311嵌配。前述电气连接座护罩4构成有一电气连接座容纳腔41,前述的电气连接座3位于该电气连接座容纳腔41内。
由图1和图3所示,在前述的PTC发热器本体1上设置有两个发热器本体定位箍5,发热器本体定位箍5构成有定位腔51,如前述,由于本实施例中的PTC发热器本体1的数量为两个,因而定位腔51的数量也相应有两个,该两个定位腔51之间由定位腔凸缘52分隔(图1标示),前述波纹状的散热铝片12连同铝管11穿过定位腔51并且由配设在发热器本体定位箍5上的定位螺钉53对波纹状的散热铝片12朝向外的一侧定位。前述定位螺钉53与开设在发热器本体定位箍5的左侧和右侧的定位螺钉孔54相对应(图1示意)。在定位腔51的顶壁和底壁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铝管嵌合槽511,前述铝管11的上部和下部与铝管嵌合槽511嵌配。由此可知,铝管嵌合槽511的功用是与前述铝管嵌槽311相同的。
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当PTC发热器本体1的长度较长时,前述的发热器本体定位箍5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以上,反之,可以有一个,当两个或以上时,则优选以等距离间隔的状态配置,当一个时,则优选将发热器本体定位箍5配置在PTC发热器本体1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
见图4并且结合图1和图2,在前述的电气连接座3的顶部并且背对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一侧即朝向外的表面构成有两个温控器插腔32和两个熔断器嵌置槽33,图4示意的温控器321插置在温控器插腔32内,而图4示意的熔断器331插置在熔断器嵌置槽33内。此外,温控器321串联连接在由图4示意的第一电源线6a与前述的左电极片132之间,而熔断器331串联连接在由图4示意的第二电源线6b与前述的右电极片133之间。
在电气连接座3的顶部并且背对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一侧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嵌线脚34,相邻嵌线脚34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嵌线槽341;在电气连接座3的顶部并且同样背对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一侧开设有护罩嵌合凸缘槽35(有一对),而在电气连接座护罩4的电气连接座容纳腔41的腔顶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护罩嵌合凸缘槽35的位置构成有护罩嵌合凸缘411(一对),该护罩嵌合凸缘411与护罩嵌合凸缘槽35相配合;在电气连接座容纳腔41的后壁上并且位于居中部位开设有一导线让位孔412,以便供前述的第一、第二电源线6a、6b引入电气连接座3与前述的温控器321、熔断器331电气控制连接。
在前述的电气连接座护罩4上并且在左侧和右侧的位置(以图1所示位置状态为例)各构成有一护罩固定耳42,在护罩固定耳42上开设有固定孔421。使用时,用螺钉将电气连接座护罩4与设置在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固定座固定。
优选地,在电气连接座护罩4的左侧和右侧的壁体上各开设有一护罩螺钉孔43,并且在护罩螺钉孔43上配设一固定螺钉431,在前述电气连接座3的左右壁体上并且在对应于护罩螺钉孔43的位置各开设有一螺孔39,前述的固定螺钉431经护罩螺钉孔43旋入螺孔39,并且由固定螺钉431对前述波纹状的散热铝片12定位。
优选的,在前述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后壁上并且在对应于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宽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延伸一电极片分隔板36,电极片分隔板36朝向左电极片132的一侧与电气连接座插腔31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左电极片引出槽361,电极片分隔板36朝向右电极片133的一侧与电气连接座插腔31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右电极片引出槽362(图2示)。由图4所示,左电极片132朝向电气连接座3的一端途经左电极片引出槽361伸展到电气连接座插腔31外并且位于电极片分隔板36的左侧,同样,右电极片131朝向电气连接座3的一端途经右电极片引出槽362伸展到电气连接座插腔31外并且位于电极片分隔板36的右侧(以图1所示位置状态为例)。
进而优选地,在电气连接座3的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后壁上并且在背对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一侧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卡线脚37,该卡线脚37与后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卡线槽371(图2示)。此外,在前述电气连接座3上并且在对应于温控器插腔32的腔口的位置构成有一挡凸缘38,藉由该挡凸缘38起到阻止设置在温控器插腔32内的温控器321窜出温控器插腔32的作用。
申请人在上面虽然例举了PTC发热器本体1的数量为两个的例子,但是并不会对PTC发热器本体1的数量为三个时的理解带来困惑,因为当PTC发热器本体1的数量为三个时,那么尾座2的尾座插腔21、发热器本体定位箍5的定位腔51、电气连接座3的电气连接座插腔31、温控器插腔32、熔断器嵌置槽33、温控器321、熔断器331、第一电源线6a以及第二电源线6b等的数量也相应增加。
使用时,在控制器的控制下,使一个PTC发热器本体1工作,也可同时使两个PTC发热器本体1同时工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不足,完成了发明任务,客观地体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的技术效果。

PTC发热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PTC发热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PTC发热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TC发热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TC发热器.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53255A43申请公布日20140917CN104053255A21申请号201410248264922申请日20140606H05B3/00200601H05B3/0220060171申请人常熟市林芝电热器件有限公司地址215500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通林路88号72发明人刘庆新74专利代理机构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32113代理人朱伟军54发明名称PTC发热器57摘要一种PTC发热器,属于电加热器技术领域。包括PTC发热器本体、尾座和电气连接座,PTC发热器本体的数量有既彼此并行又相互分隔的两个或以上,在尾座上和在电气连接座上分别构成有与PT。

2、C发热器本体的数量相等并且位置相对应的尾座插腔以及电气连接座插腔,相邻电气连接座插腔之间由插腔分隔壁分隔,PTC发热器本体朝向电气连接座的一端与电气连接座插腔插嵌固定,而朝向尾座的一端与尾座插腔插嵌固定,并且在所述电气连接座外套设有一用于对电气连接座蔽护的电气连接座护罩。优点能将两个或以上的PTC发热器本体共用一个尾座以及一个电气连接座,不仅可满足空调器功率变化要求以及避免受空调器的安装空间制约,而且还可满足使用时的灵活选择。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53255ACN1。

3、04053255A1/2页21一种PTC发热器,包括PTC发热器本体1、尾座2和电气连接座3,PTC发热器本体1朝向电气连接座3的一端与电气连接座3固定,而PTC发热器本体1朝向尾座2的一端与尾座2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TC发热器本体1的数量有既彼此并行又相互分隔的两个或以上,在所述尾座2上构成有与PTC发热器本体1的数量相等并且位置相对应的尾座插腔21,而在所述电气连接座3上构成有同样与PTC发热器本体1的数量相等并且位置相对应的电气连接座插腔31,相邻电气连接座插腔31之间由插腔分隔壁312分隔,PTC发热器本体1朝向电气连接座3的一端与电气连接座插腔31插嵌固定,而朝向尾座2的一端与尾。

4、座插腔21插嵌固定,并且在所述电气连接座3外套设有一用于对电气连接座3蔽护的电气连接座护罩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发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TC发热器本体1包括铝管11、定位在铝管11的长度方向的左侧和右侧的各一个波纹状的散热铝片12和容纳在铝管11的铝管腔内的PTC发热芯13,波纹状的散热铝片12连同铝管11朝向所述电气连接座3的一端插入所述电气连接座插腔31内,而波纹状的散热铝片12连同铝管11朝向所述尾座2的一端插入所述尾座插腔21内,并且由配置在尾座2上的尾座定位螺钉22对波纹状的散热铝片12朝向外的一侧定位,所述PTC发热芯13包括以齐整状态沿着所述铝管11的铝管腔的长度方向。

5、排列的并且在左侧和右侧各结合有电极层的PTC陶瓷热敏电阻131、设置在铝管11的铝管腔内的左电极片132和右电极片133,左电极片132与所述PTC陶瓷热敏电阻131的左侧的电极层电气接触,右电极片133与所述PTC陶瓷热敏电阻131的右侧的电极层电气接触,其中左电极片132和右电极片133朝向所述电气连接座3的一端探出所述铝管11的铝管腔;在所述电气连接座3的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顶壁和底壁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铝管嵌槽311,所述铝管11的上部和下部与铝管嵌槽311嵌配;所述电气连接座护罩4构成有一电气连接座容纳腔41,所述电气连接座3位于该电气连接座容纳腔41内。3根据权利要求2。

6、所述的PTC发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PTC发热器本体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发热器本体定位箍5,该发热器本体定位箍5构成有与PTC发热器本体1的数量相等并且位置相对应的定位腔51,相邻定位腔51之间由定位腔凸缘52分隔,所述波纹状的散热铝片12连同所述铝管11穿过定位腔51并且由配置在发热器本体定位箍5上的定位螺钉53对波纹状的散热铝片12朝向外的一侧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TC发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腔51的顶壁和底壁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铝管嵌合槽511,所述铝管11的上部和下部与铝管嵌合槽511嵌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TC发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电气连接座3的顶部并。

7、且背对所述电气连接座板腔31的一侧构成有与所述PTC发热器本体1的数量相等的温控器插腔32和同样与PTC发热器本体1的数量相等的熔断器嵌置槽33,在温控器插腔32内插置有温控器321,而在熔断器嵌置槽33内嵌装有熔断器331,温控器321串联连接在第一电源线6A与所述左电极片132之间,而熔断器331串联连接在第二电源线6B与所述右电极片133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PTC发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气连接座3的顶部权利要求书CN104053255A2/2页3并且背对所述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一侧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嵌线脚34,相邻嵌线脚34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嵌线槽341。7根据权利要求2所。

8、述的PTC发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气连接座3的顶部并且背对所述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一侧开设有护罩嵌合凸缘槽35,而在所述电气连接座护罩4的电气连接座容纳腔41的腔顶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护罩嵌合凸缘槽35的位置构成有护罩嵌合凸缘411,该护罩嵌合凸缘411与护罩嵌合凸缘槽35相配合,在电气连接座容纳腔41的后壁上并且位于居中部位开设有一导线让位孔412。8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PTC发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气连接座护罩4上并且在左侧和右侧的位置各构成有一护罩固定耳42,在护罩固定耳42上开设有固定孔42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TC发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气连接座3的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后。

9、壁上并且在对应于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宽度方向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电极片分隔板36,所述左电极片132朝向电气连接座3的一端探出电气连接座插腔31并且对应于电极片分隔板36的左侧,而所述右电极片133朝向电气连接座3的一端探出电气连接座插腔31并且对应于电极片分隔板36的右侧。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TC发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气连接座3的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后壁上并且在背对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一侧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卡线脚37,该卡线脚37与所述后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卡线槽371;以及在所述电气连接座3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温控器插腔32的腔口的位置构成有一用于阻止所述温控器321窜出温控器插腔32。

10、的挡凸缘38。权利要求书CN104053255A1/6页4PTC发热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电加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TC发热器。背景技术0002前述的PTC发热器也称PTC加热器,PTC是英文的缩写(英文全称为POSITIVETEMPERATURECOEFCIENT)。PTC加热器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一为PTC发热器本体,该PTC发热器本体也称PTC散热器本体;二为尾座;三为电气连接座。PTC发热器本体的一端与尾座固定,另一端与电气连接座固定,并且PTC发热器本体包括铝管、定位在铝管的长度方向的一侧或对应两侧表面的并且呈波纹状的散热铝片和容纳于铝管的铝管腔内的PTC发热芯,其中,PT。

11、C发热芯包括复数枚齐整排列的并且在对应两侧的表面以真空溅射镀膜方式或以其它类似的方式结合有电极层的PTC热敏电阻(正温度系数陶瓷热敏电阻)以及设置在PTC热敏电阻两侧的与电极电气接触的各一枚电极片(也称电气连接条,以下同)。0003上述结构形式的PTC发热器广泛应用于空调特别是挂壁式(也称壁挂式)空调器或类似的装置,并且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略以例举的如CN2640002Y推荐的“PTC发热器套件”、CN2753090Y提供的“组合式PTC加热装置”、CN201499328U介绍的“一种PTC发热器的导热铝管及PTC发热器”和CN2392334Y披露的“PTC发热器”,等等。0004。

12、已有技术中,包括上面提及的专利方案在内的PTC发热器都是以单支或称单组的形式配置于空调器的室内机上的,但是随着空调器功率以及室内机内部空间的变化并且考虑到使用过程中的可选择性、维护时的经济性和资源的节约性等因素,在空调器的室内机中配置两个或以上的PTC发热器不失为是一个富有创意的设计思路。因为,以两个PTC发热器为例,使用者可以通过对控制器的操作依需选择一个或两个PTC发热器工作,并且当两个PTC发热器中的任一PTC发热器故障时仍可使空调器处于工作状态。0005然而,仅仅以复制的方式即以简单的数量叠加方式给空调器配置两个或以上的PTC发热器会产生以下技术问题因为如果将尾座以及电气连接座的数量与。

13、PTC发热器本体的数量保持亦步亦趋的关系,具体而言,当存在两个PTC发热器本体时,如果使用两个尾座和两个电气连接座,那么无疑会产生以下技术问题其一,由于零部件数目成倍增加,因而不利于制造与装配;其二,由于零部件数目的增加,因而会遭到室内机中的有限空间的限制,甚至与其它部件产生干涉;其三,不利于节约资源以及体现经济性。毫无疑问,将两个或以上的PTC发热器本体用一个尾座和一个电气连接座可以解决该技术问题,也就是说不论PTC发热器本体的数量多少,尾座和电气连接座始终为一个,但是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相应的技术启示。0006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设计,形成了下。

14、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的实验室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发明内容说明书CN104053255A2/6页50007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将两个或以上的PTC发热器本体共用一个尾座以及一个电气连接座而藉以满足空调器功率变化、避免受安装空间限制以及满足使用中的选择性要求并且体现制造与装配方便、节约资源和有效地降低成本的PTC发热器。0008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PTC发热器,包括PTC发热器本体、尾座和电气连接座,PTC发热器本体朝向电气连接座的一端与电气连接座固定,而PTC发热器本体朝向尾座的一端与尾座固定,特征在于所述的PTC发热器本。

15、体的数量有既彼此并行又相互分隔的两个或以上,在所述尾座上构成有与PTC发热器本体的数量相等并且位置相对应的尾座插腔,而在所述电气连接座上构成有同样与PTC发热器本体的数量相等并且位置相对应的电气连接座插腔,相邻电气连接座插腔之间由插腔分隔壁分隔,PTC发热器本体朝向电气连接座的一端与电气连接座插腔插嵌固定,而朝向尾座的一端与尾座插腔插嵌固定,并且在所述电气连接座外套设有一用于对电气连接座蔽护的电气连接座护罩。0009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PTC发热器本体包括铝管、定位在铝管的长度方向的左侧和右侧的各一个波纹状的散热铝片和容纳在铝管的铝管腔内的PTC发热芯,波纹状的散热铝片连同铝管。

16、朝向所述电气连接座的一端插入所述电气连接座插腔内,而波纹状的散热铝片连同铝管朝向所述尾座的一端插入所述尾座插腔内,并且由配置在尾座上的尾座定位螺钉对波纹状的散热铝片朝向外的一侧定位,所述PTC发热芯包括以齐整状态沿着所述铝管的铝管腔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并且在左侧和右侧各结合有电极层的PTC陶瓷热敏电阻、设置在铝管的铝管腔内的左电极片和右电极片,左电极片与所述PTC陶瓷热敏电阻的左侧的电极层电气接触,右电极片与所述PTC陶瓷热敏电阻的右侧的电极层电气接触,其中左电极片和右电极片朝向所述电气连接座的一端探出所述铝管的铝管腔;在所述电气连接座的电气连接座插腔的顶壁和底壁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铝。

17、管嵌槽,所述铝管的上部和下部与铝管嵌槽嵌配;所述电气连接座护罩构成有一电气连接座容纳腔,所述电气连接座位于该电气连接座容纳腔内。0010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PTC发热器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发热器本体定位箍,该发热器本体定位箍构成有与PTC发热器本体的数量相等并且位置相对应的定位腔,相邻定位腔之间由定位腔凸缘分隔,所述波纹状的散热铝片连同所述铝管穿过定位腔并且由配置在发热器本体定位箍上的定位螺钉对波纹状的散热铝片朝向外的一侧定位。0011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定位腔的顶壁和底壁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铝管嵌合槽,所述铝管的上部和下部与铝管嵌合槽嵌配。00。

18、12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电气连接座的顶部并且背对所述电气连接座板腔的一侧构成有与所述PTC发热器本体的数量相等的温控器插腔和同样与PTC发热器本体的数量相等的熔断器嵌置槽,在温控器插腔内插置有温控器,而在熔断器嵌置槽内嵌装有熔断器,温控器串联连接在第一电源线与所述左电极片之间,而熔断器串联连接在第二电源线与所述右电极片之间。0013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气连接座的顶部并且背对所述电气连接座插腔的一侧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嵌线脚,相邻嵌线脚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嵌线槽。0014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气连接座的顶部并且背对所述电说明书CN1040。

19、53255A3/6页6气连接座插腔的一侧开设有护罩嵌合凸缘槽,而在所述电气连接座护罩的电气连接座容纳腔的腔顶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护罩嵌合凸缘槽的位置构成有护罩嵌合凸缘,该护罩嵌合凸缘与护罩嵌合凸缘槽相配合,在电气连接座容纳腔的后壁上并且位于居中部位开设有一导线让位孔。0015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气连接座护罩上并且在左侧和右侧的位置各构成有一护罩固定耳,在护罩固定耳上开设有固定孔。0016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气连接座的电气连接座插腔的后壁上并且在对应于电气连接座插腔的宽度方向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电极片分隔板,所述左电极片朝向电气连接座的一端探出电气连接座插。

20、腔并且对应于电极片分隔板的左侧,而所述右电极片朝向电气连接座的一端探出电气连接座插腔并且对应于电极片分隔板的右侧。0017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气连接座的电气连接座插腔的后壁上并且在背对电气连接座插腔的一侧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卡线脚,该卡线脚与所述后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卡线槽;以及在所述电气连接座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温控器插腔的腔口的位置构成有一用于阻止所述温控器窜出温控器插腔的挡凸缘。0018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因而能将两个或以上的PTC发热器本体共用一个尾座以及一个电气连接座,不仅可以满足空调器功率变化要求以及避免受空调器的安装空间制约,而且还可满足使用。

21、时的选择性要求;由于整体结构简练,因而可方便制造与装配,并且还可节约资源并体现经济廉价。附图说明0019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0020图2为图1所示的电气连接座的详细结构图。0021图3为图1的俯视图。0022图4为本发明的电气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3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0024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者称方位性)的概念均。

22、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众理解,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0025请参见图1和图3,给出了一PTC发热器本体1、一尾座2和一电气连接座3,PTC发热器本体1朝向电气连接座3的一端与电气连接座3以插拔配合方式固定,而PTC发热器本体1朝向尾座2的一端以插拔配合方式与尾座2固定。0026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前述PTC发热器本体1的数量有既彼此并行又相互分隔(隔开一定距离)的两个或以上,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申请人例举的PTC发热说明书CN104053255A4/6页7器本体1的数量为两个,因而下面的描述均是针对两个PTC发热器本体。

23、1的结构体系而言的,更具体地讲,尾座2和电气连接座3的结构是针对两个PTC发热器本体1而言的。0027在前述的尾座2上构成有两个尾座插腔21,尾座插腔21的位置与PTC发热器本体1相对应,由图1和图3所示,在尾座2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各开设有一尾座定位螺钉孔23,在尾座定位螺钉孔23上配有尾座定位螺钉22。构成于尾座2上的一对定位销24用于将尾座2与空调器(室内机)固定。在前述电气连接座3上构成有两个电气连接座插腔31,两个电气连接座插腔31之间由插腔分隔壁312分隔,插腔分隔壁312的宽度与两个PTC发热器本体1之间的间距相适应。由此可知,PTC发热器本体1朝向电气连接座3的一端与电气连接座插。

24、腔31插嵌固定,而朝向尾座2的一端与尾座插腔21插嵌固定,并且由前述的尾座定位螺钉22对PTC发热器本体1朝向外的一侧定位。为了对电气连接座3蔽护,因而还设置有一电气连接座护罩4。0028请见图4并且仍结合图1和图3,前述的PTC发热器本体1包括铝管11、定位在铝管11的长度方向的左侧和右侧(图1所示位置状态为例)的各一个波纹状的散热铝片12和容纳在铝管11的铝管腔内的PTC发热芯13,波纹状的散热铝片12连同铝管11朝向电气连接座3的一端插入电气连接座插腔31内,而波纹状的散热铝片12连同铝管11朝向尾座2的一端插入尾座插腔21内,并且由前述的尾座定位螺钉22对波纹状的散热铝片12朝向外的一。

25、侧定位。0029前述PTC发热芯13包括以齐整状态沿着铝管11的铝管腔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并且在左侧和右侧(以图1所示位置状态为例)各结合有电极层的PTC陶瓷热敏电阻131、设置在铝管11的铝管腔内的左电极片132和右电极片133,左电极片132与PTC陶瓷热敏电阻131的左侧的电极层电气接触,右电极片133与PTC陶瓷热敏电阻131的右侧的电极层电气接触。其中左电极片132和右电极片133朝向电气连接座3的一端探出铝管11的铝管腔并且分别套置有左电极片绝缘套1321和右电极片绝缘套1331。依据公知常识,在PTC发热芯13外包裹有电气绝缘薄膜如聚酯亚胺薄膜或聚酯薄膜,以使左、右电极片132、13。

26、3在铝管11的铝管腔内与铝管腔的腔壁形成绝缘隔离。0030请见图2并且仍结合图1,在前述的电气连接座3的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顶壁和底壁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铝管嵌槽311,前述铝管11的上部和下部与铝管嵌槽311嵌配。前述电气连接座护罩4构成有一电气连接座容纳腔41,前述的电气连接座3位于该电气连接座容纳腔41内。0031由图1和图3所示,在前述的PTC发热器本体1上设置有两个发热器本体定位箍5,发热器本体定位箍5构成有定位腔51,如前述,由于本实施例中的PTC发热器本体1的数量为两个,因而定位腔51的数量也相应有两个,该两个定位腔51之间由定位腔凸缘52分隔(图1标示),前述波纹状。

27、的散热铝片12连同铝管11穿过定位腔51并且由配设在发热器本体定位箍5上的定位螺钉53对波纹状的散热铝片12朝向外的一侧定位。前述定位螺钉53与开设在发热器本体定位箍5的左侧和右侧的定位螺钉孔54相对应(图1示意)。在定位腔51的顶壁和底壁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铝管嵌合槽511,前述铝管11的上部和下部与铝管嵌合槽511嵌配。由此可知,铝管嵌合槽511的功用是与前述铝管嵌槽311相同的。0032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当PTC发热器本体1的长度较长时,前述的发热器本体定位说明书CN104053255A5/6页8箍5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以上,反之,可以有一个,当两个或以上时,则优选以等距离间隔。

28、的状态配置,当一个时,则优选将发热器本体定位箍5配置在PTC发热器本体1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0033见图4并且结合图1和图2,在前述的电气连接座3的顶部并且背对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一侧即朝向外的表面构成有两个温控器插腔32和两个熔断器嵌置槽33,图4示意的温控器321插置在温控器插腔32内,而图4示意的熔断器331插置在熔断器嵌置槽33内。此外,温控器321串联连接在由图4示意的第一电源线6A与前述的左电极片132之间,而熔断器331串联连接在由图4示意的第二电源线6B与前述的右电极片133之间。0034在电气连接座3的顶部并且背对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一侧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嵌线脚34,相邻。

29、嵌线脚34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嵌线槽341;在电气连接座3的顶部并且同样背对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一侧开设有护罩嵌合凸缘槽35(有一对),而在电气连接座护罩4的电气连接座容纳腔41的腔顶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护罩嵌合凸缘槽35的位置构成有护罩嵌合凸缘411(一对),该护罩嵌合凸缘411与护罩嵌合凸缘槽35相配合;在电气连接座容纳腔41的后壁上并且位于居中部位开设有一导线让位孔412,以便供前述的第一、第二电源线6A、6B引入电气连接座3与前述的温控器321、熔断器331电气控制连接。0035在前述的电气连接座护罩4上并且在左侧和右侧的位置(以图1所示位置状态为例)各构成有一护罩固定耳42,在护罩固定耳42。

30、上开设有固定孔421。使用时,用螺钉将电气连接座护罩4与设置在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固定座固定。0036优选地,在电气连接座护罩4的左侧和右侧的壁体上各开设有一护罩螺钉孔43,并且在护罩螺钉孔43上配设一固定螺钉431,在前述电气连接座3的左右壁体上并且在对应于护罩螺钉孔43的位置各开设有一螺孔39,前述的固定螺钉431经护罩螺钉孔43旋入螺孔39,并且由固定螺钉431对前述波纹状的散热铝片12定位。0037优选的,在前述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后壁上并且在对应于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宽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延伸一电极片分隔板36,电极片分隔板36朝向左电极片132的一侧与电气连接座插腔31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左电。

31、极片引出槽361,电极片分隔板36朝向右电极片133的一侧与电气连接座插腔31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右电极片引出槽362(图2示)。由图4所示,左电极片132朝向电气连接座3的一端途经左电极片引出槽361伸展到电气连接座插腔31外并且位于电极片分隔板36的左侧,同样,右电极片131朝向电气连接座3的一端途经右电极片引出槽362伸展到电气连接座插腔31外并且位于电极片分隔板36的右侧(以图1所示位置状态为例)。0038进而优选地,在电气连接座3的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后壁上并且在背对电气连接座插腔31的一侧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卡线脚37,该卡线脚37与后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卡线槽371(图2示)。此外,在前。

32、述电气连接座3上并且在对应于温控器插腔32的腔口的位置构成有一挡凸缘38,藉由该挡凸缘38起到阻止设置在温控器插腔32内的温控器321窜出温控器插腔32的作用。0039申请人在上面虽然例举了PTC发热器本体1的数量为两个的例子,但是并不会对PTC发热器本体1的数量为三个时的理解带来困惑,因为当PTC发热器本体1的数量为三个时,那么尾座2的尾座插腔21、发热器本体定位箍5的定位腔51、电气连接座3的电气连接座插腔31、温控器插腔32、熔断器嵌置槽33、温控器321、熔断器331、第一电源线6A以及第说明书CN104053255A6/6页9二电源线6B等的数量也相应增加。0040使用时,在控制器的控制下,使一个PTC发热器本体1工作,也可同时使两个PTC发热器本体1同时工作。0041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不足,完成了发明任务,客观地体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的技术效果。说明书CN104053255A1/3页10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53255A102/3页1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4053255A113/3页12图4说明书附图CN104053255A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