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湿装置.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82401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0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92331.5

申请日:

1995.03.24

公开号:

CN1145056A

公开日:

1997.03.1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0.2.9|||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B65D81/26

主分类号:

B65D81/26

申请人:

布鲁尔·古斯塔夫松;

发明人:

布鲁尔·古斯塔夫松

地址:

瑞典哈尔姆斯塔德

优先权:

1994.03.31 SE 9401094-9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马江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吸湿装置包括由涂覆有塑料的板制成的管子(2),管子沿其纵长方向分成装有吸湿剂的上腔和装有集液装置(15)并通过透液装置(10,11,12)与上腔连通的下腔。管子(2)具有至少一个与上腔对齐的开口(5)。具有至少一个细孔网部(7)的网件(6)粘连到管子(2)的内侧,使网部(7)位于开口(5)的前面。该集液装置是由一个连到透液装置(10,11,12)上的液体密封容器(15)构成。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管子(2)形状的吸湿装置,它沿纵长方向被分成一个装有 吸湿剂的上腔和一个装有集液装置(15)的下腔,下腔通过一个透液装 置(10,11,12)与上腔连通,其特征是:所述管子(2)由涂覆有 塑料的板(1)制成,并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上腔相齐的开口(5); 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细孔网部(7)的网件(6)连到所述管子(2)的 内侧,使所述网部(7)位于所述开口(5)的前面;所述集液装置由 一个连到所述透液装置(10,11,12)上的液体密封容器(15)构 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管子(2)由 波纹纤维板制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网件(6)对 应于管子(2)中每个开口(5)具有一个套圈(9),所述套圈(9) 的外围形状对应于相应的所述开口,并且所述套圈(9)伸入所述开口 以封闭所述开口中的波纹板管开口。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网件(6)由塑料制成。
5: 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吸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网件 (6)粘到所述管子(2)的内侧。
6: 根据相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吸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透液 装置(10,11,12)包括一个仅允许液体沿着从所述上腔到所述下腔 的方向透过的止回阀装置(11,12)。
7: 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吸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集液 装置是一个塑料袋(15)。

说明书


吸湿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状的吸湿装置,它在其纵长方向被分成一个装有吸湿剂的上腔和一个装有集液装置并通过一透液装置与该上腔连通的下腔。

    WO 9314996公开了一种这类的吸湿装置,它用于在一个容器内吸湿,容器壁具有加强折边,在其壁内侧上形成垂直凹槽,吸湿装置就定位在此凹槽中。这种先有技术装置的管子由细小网孔的钢丝网制成。管子的上腔装有氯化钙絮片状的吸湿剂,而其下腔装有商品名为Skamol的制剂的起吸液作用颗粒状的集液装置。此时,设在上、下腔间的透液装置是一个由钢丝网构成的隔板。由于氯化钙絮片和Skamol颗粒的尺寸大于制成管子的钢丝网的网孔,所以它们能被保持在管子中,同时允许空气进入。由于这些絮片和颗粒的尺寸也大于制成隔板的钢丝网地网孔,所以它们被保持在各自的腔室中,而允许液体流过隔板。

    然而,上述先有技术的装置具有一定缺陷。如果对该装置处理不当,例如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损坏制成管子的钢丝网,从而让絮片和颗粒从管中漏出。当吸液颗粒饱含液体时,该液体就可从装置中漏出并损坏装在容器中的物品。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消除上述缺陷且制造容易、成本低的吸湿装置。

    根据本发明,通过上述类型的这样一种装置就能达到发明目的,其特征是:所述管子由涂覆有塑料的板制成,并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上腔对齐的开口;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细孔网部的网件连到管子的内侧,使所述网部位于所述开口的前面;集液装置由一个连到透液装置上的液体密封容器构成。

    管子最好由波纹状纤维板制成。网件具有对应于管子中每个开口的套圈,该套圈的外周形状与相应的开口相对应,当该套圈伸入所述开口中,则就封闭所述开口中的波纹板管开口。

    网件最好由塑料制成,并被胶粘到管子的内侧。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透液装置包括一个只允许液体沿着从上腔到下腔的方向透过的止回阀。

    相适配地,集液装置是一塑料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

    图1为一个顶视平面图,表示了一块用于制造一管子的波纹纤维板以及一个设置在该板上并由一个连接件和一个塑料袋构成的组件;

    图2为表示一个网件的顶视平面图;

    图3为本发明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垂直剖面图(沿图4中线III-III剖开),更详细地表示了所述连接件;和

    图4为其中装有本发明装置的一个容器的角部的视图。

    图1示出了一块矩形波纹纤维板1,其两面涂覆有塑料,将用它制造一根矩形横截面的管子2(见图3和4)。板1上成形有四条垂直折痕3,将沿折痕3进行折叠。折痕3将板1分隔成五块板片,即:两块窄的外板片4a和4b,一块窄的中央板片4c和两块宽的中间板片4d和4e,两中间板片位于中央板片4c的两侧。当折叠板1而成形管子2时,窄的外板片4b置于窄的外板片4a的外面并粘结在其上,下面将对此做更详细的说明。

    在中间板片4e的上部,成形有一个矩形开口5,该开口占据了其上半片的大部分表面积。取代这单独一个大开口5,可在中间板片4e上开有多个较小的开口,使它们分布在基本相同的表面积上。

    图2示出了一个板状(片状)网件6,它由聚乙烯注塑模制而成,并具有一个由一矩形框8围绕的细孔网部7。网部7还由一个从网件6一侧突出的套圈9围绕,套圈9的外周形状与开口5的相对应,并且套圈9从网件6突出的距离对应于波纹纤维板1的厚度,以便伸入开口5并封闭其内的波纹板管开口(见图3)。如果取代此单独一个大开口5而在中间板片4e上开有多个小开口,那么就需要有与小开口数量同样多的套圈,而且套圈的外形要与这些小开口的相对应,以便起到与上述套圈9相同的作用。

    图3所示的连接件10由聚乙烯制成,并且有矩形横截面(当从上面看时)。连接件10为碗状,其上部有垂直壁,其下部有稍稍向内和向下倾斜的壁。在其上部,连接件10的外部尺寸与管子2的内部尺寸相同。碗底有多个出口孔11,这些出口孔成组地由两个用橡胶如硅橡胶制成的外部盘12盖住,每个盘连到一个从碗的下侧伸出的销钉13。出口孔11和橡胶盘12构成一个止回阀,它允许液体从上向下通过,但不能反向通过。

    一个保持环14也与连接件10相连,它具有矩形横截面,其外部尺寸与碗上部的外部尺寸相同,保持环14的内部具有向下缩小的横截面尺寸,以便把环14加到碗的下部,从而能夹住装在那儿的塑料袋15的开口端。从下文将会看得更加明显,塑料袋15用作吸湿装置中的集液装置。

    当制造本发明的吸湿装置时,按图3所示的方式,利用保持环14将塑料袋15连到连接件10。

    将波纹纤维板1放置在一个平表面上,并围绕着开口15设有胶线或胶带16,大约在板片4a、4d、4c和4e中部横跨地设置一条宽的或相当粗的胶线或胶带17,并沿着整个板片4b设有一条胶线或胶带18。

    然后将由连接件10和塑料袋15构成的组件放置在以图1所示方式展开的波纹纤维板1的宽的中间板片4d上,使连接件10放在胶线17上。将网件6放在波纹纤维板1的宽的中间板片4e的开口5上,使得围绕网部7的套圈9插入开口5并封闭波纹管内的开口,以防水份通过开口渗入波纹纤维板材料。框8则利用胶线16而固定到波纹纤维板1的板片4e上。然后,将波纹纤维板1围绕着连接件10和塑料袋15折叠,而形成管子2。在折叠之后,将板片4a和4b相互对压,由此利用胶线18把板片4a和4b相连。

    现在,连接件10就将管子2分成一个上腔和一个下腔,它们仅通过由出口孔11和橡胶盘12构成的止回阀彼此连通,只许液体沿着从上腔到下腔的方向流过。

    上腔中装有吸湿剂,例如氯化钙的絮片,并在管子2的上端装有一个盖(未示出),同样,在管子2的下端也装有一个盖(未示出)。

    最后,围绕着管子2的上部设置热收缩薄膜(未示出),使它盖住开口5和上盖,以便防止由于装卸或运输该装置时不小心而造成一些吸湿剂漏出和上盖松动。不用说,当使用该装置时,应去掉热收缩薄膜。

    当该装置在工作时,空气经开口5和网部7进入上腔,而空气中的水份则由吸湿剂吸收。所吸获的液体通过止回阀11和12向下流入塑料袋15。收集在塑料袋15中的液体被保持在袋中,防止其回流到上腔,即使装置倒置时也不能回流。

    根据本发明的吸湿装置可利用在一个容器19中(如图4所示),该容器具有由容器19的加强折边在容器壁的内侧上所构成的垂直空穴或凹槽20。可借助双面胶带21很方便地将该装置连到容器壁上。

吸湿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吸湿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吸湿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吸湿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湿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吸湿装置包括由涂覆有塑料的板制成的管子(2),管子沿其纵长方向分成装有吸湿剂的上腔和装有集液装置(15)并通过透液装置(10,11,12)与上腔连通的下腔。管子(2)具有至少一个与上腔对齐的开口(5)。具有至少一个细孔网部(7)的网件(6)粘连到管子(2)的内侧,使网部(7)位于开口(5)的前面。该集液装置是由一个连到透液装置(10,11,12)上的液体密封容器(15)构成。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