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且可食用的餐具制造方法及添加剂配方.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382077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1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59224.1

申请日:

2002.12.27

公开号:

CN1511867A

公开日:

2004.07.1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8L3/02; A23L1/10; A47G19/00

主分类号:

C08L3/02; A23L1/10; A47G19/00

申请人:

廖山育; 吴烈晄

发明人:

廖山育; 吴烈晄

地址:

台湾省台北县汐止市八连路二段31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朱黎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环保且可食用的餐具制造方法及添加剂配方,主要是以蕉粉15%、树薯粉9%、马铃薯粉15%、马铃薯休氏淀粉7%、干树薯粉4%、生水25%、蒟蒻浆7%、绿豆粉8%、大豆蛋白粉(黄豆粉休氏淀粉4%)、白山药3%、高筋面粉3%、乳化安定剂0.03%等原物料混料,经挤压成丝或条状后予以烘干,然后再浸湿以还原30%的水份,随后再编织成型后再次烘干即形成预定造型的餐具;藉此,由于所采用的原料为各种可食性物品,因此可与其它食物一起或分开放入汤内煮以供食用,其具有美观、香韧耐煮的特性,是一种零污染的器具,且具有彻底环保并有效解决业界废料处理的问题,对减少垃圾改善环境污染提供了最佳的控制技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环保且可食用的餐具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有以下的步骤: a.将原物料依序加入搅拌筒后填加适量水,利用蒸汽加热,使其搅拌均匀, 然后变成半分熟的粉团; b.粉团进入搅拌机后利用强力风扇将粉团热度驱散,并再次搅拌更均匀; c.搓揉粉团使材质更细致,增加韧性和嚼劲; d.再将粉团再次捣碎,以利第二次逼粿机再次发挥功能; e.再度搓揉粉团以求更细致的韧性和嚼劲; f.将搓揉好的粉团以压面机压成带状增加密度及韧性和嚼劲; g.挤压成条型; h.将成型的粉条冷却、分离并打掉不及格品; i.用蒸汽蒸炉将粉团蒸至全熟,热度控温在110℃,所需时间约50分钟; j.裁出客户所需规格; k.利用闷闭法使热能互相冲击而使粉条自然分离; l.整理并规格塑造; m.使用电热管在输送带下边,上边利用风扇将蒸气吹送,产品含水分控制在 12%以下,完成第一道烘干; n.将烘干后的条状粉丝送紫外线杀菌; o.送紫外线杀菌后用金属探测器检查有无异物; p.经品管后送入库备编织之用 所述p步骤中的编织制程,是包括有以下的步骤: q.将烘干检验后的粉条送入自动喷雾箱使粉条还原湿度30%; r.将还原湿度后的粉条编织成所需形状的餐具; s.送入烘干12%; t.经紫外线杀菌; u.经金属深测器检查异物; v.送品管检验后,即可包装上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且可食用的餐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h 制程中所需的时间约3~4小时。
3: 一种环保且可食用的餐具添加剂配方,其特征是用来制造粉团的原物料包 括有:蕉粉15%、树薯粉9%、马铃薯粉15%、马铃薯休氏淀粉7%、干树薯粉4%、 生水25%、蒟蒻浆7%、绿豆粉8%、大豆蛋白粉4%、白山药3%、高筋面粉3% 及乳化安定剂0.03%。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保且可食用的餐具添加剂配方,其特征是所说的 大豆蛋白粉为黄豆粉休氏淀粉。

说明书


环保且可食用的餐具制造方法及添加剂配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一种天然食品配方有关,更详而言之,特别是指一种可食用的环保餐具的制造方法及添加剂配方。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免洗餐具的消费市场之一,举凡一般的自助餐店、小吃店、餐厅等饮食场合均会采用免洗餐具为客人盛装食物,这些免洗餐具是以泡沫塑料制品与纸制品为主,所述的免洗餐具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对环境造成污染问题,而且在使用上具有以下缺点:

    一、泡沫塑料餐具:用发泡级聚苯乙烯(EPS)制成。在85℃时即开始软化,并释放出有毒物质,即戴奥辛(多氯联苯poly chlorinated diben-jo dioxin),简称PCDD),另外,本身不易分解,百年不腐造成[白色污染]公害,焚烧处理时,所释放出的有毒气体会污染空气,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免疫系统。

    二、纸制餐具:原料是来自纸浆,而制造纸浆则须砍伐林木和排放造纸污水等,对环境造成另一种破坏,与泡沫塑料相比,纸品对环境的破坏只是提前了时间,改变了方式而已;另外,纸制餐具的造价高,这是其推广的主要障碍,所以从整体利益来看,纸制品并不是最理想的替代品,它只是过渡型产品而已,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一次性餐具发展的主导方向。

    三、可降低塑料餐具:经由在塑料中添加光敏剂和淀粉类可降解物质,加工成可降解母粒,再以塑料工艺制作而成,其防水、防油、无毒,但硬度较差;降解过程过分依赖外界条件,需有适当阳光、空气、水、土壤、微生物作用,才能达到降解效果,实际运用中真正可降解程度常常不尽人意,通常只是大块化小块,小块化网状而已。

    虽然目前已有多种已知技术利用农产品制作可以在大自然中自行分解地餐具以企图解决前述的环保问题:例如台湾专利公告第500746号、公告第440512号、公告第415886、公告第398964号、公告第410149号等专利案所示,或是其它淀粉类餐具;但是该些前专利案或已知的淀粉类餐具的共同特性是脆性高、易碎、容易受潮而不易储存;最主要的问题是它虽然是运用淀粉制作,但却不可食用,用后须扔掉,是对粮食的极大浪费又不能达到经济效用。

    综合以上所述,目前在治理[白色污染]的问题上,一直未能从根本上禁止,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在于缺乏合适的替代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是传统淀粉类餐具不可食用,在使用后必须丢弃而糟蹋粮食的缺点,转而让藉由粮食所制造的餐具本身即为食物,在使用过后可以直接下锅烹煮,充分让粮食供人食用,不会有浪费资源的缺憾。

    为了解决前述传统淀粉类餐具不可食用的缺点,本发明有别于已知淀粉类餐具的制造方法与添加剂配方,主要是以蕉粉15%、树薯粉9%、马铃薯粉15%、马铃薯休氏淀粉7%、干树薯粉4%、生水25%、蒟蒻浆7%、绿豆粉8%、大豆蛋白粉(黄豆粉休氏淀粉4%)、白山药3%、高筋面粉3%、乳化安定剂0.03%,将上述原料混料后,经挤压成丝或条状并烘干后,再浸湿以还原30%的水份,然后加以编织成花篮或各种碗盘形状,最后再次烘干以定型。藉此,由于生产原料为各种天然食品,取得制造容易,成本低廉,使用上既可食用且香韧有嚼劲可口、美观又耐煮毫无处理废弃物问题,具有百分之百环保的效果,对环保污染提供最佳的控制技术及创意。

    本发明的组成中所涉及的原料都是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得到的,其中蕉粉是香蕉的茎部提炼的干粉;休氏淀粉是一种普通淀粉经过a.温和分解;b.氧化;c.酸去聚合化;d.官能基酯化;e.碱化等步骤处理而明显改变其粘度、排列及稳定度的加工处理过的淀粉;而所谓的高筋面粉是指含蛋白质达13%以上(面粉的筋度标准是:含蛋白质达13%是高筋;11-12%是中筋;8-10%是低筋);乳化稳定剂是一般以稳定液相增加粘度的物质统称,如脂肪酸甘油酯,各种胶体,蛋白质均可作为乳化稳定剂使用;树薯粉是天然树薯Topioca干燥后的粉末;蒟蒻浆是将蒟蒻粉加水(1∶40)调制而成,使用它可增加凝固力及保水性;生水是指自来水过滤后的软化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造上述环保且可食用的餐具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有以下的步骤:

    a.将原物料依序加入搅拌筒后填加适量水,利用蒸汽加热,使其搅拌均匀,然后变成半分熟的粉团;

    b.粉团进入搅拌机后利用强力风扇将粉团热度驱散,并再次搅拌更均匀;

    c.搓揉粉团使材质更细致,增加韧性和嚼劲;

    d.再将粉团再次捣碎,以利第二次逼粿机再次发挥功能;

    e.再度搓揉粉团以求更细致的有韧性、弹性和嚼劲;

    f.将搓揉好的粉团以压面机压成带状增加密度及韧性和嚼劲;

    g.挤压成条型;

    h.将成型的粉条冷却、分离并打掉不及格品;

    i.用蒸汽蒸炉将粉团蒸至全熟,热度控温在110℃,所需时间约50分钟;

    j.裁出客户所需规格;

    k.利用闷闭法使热能互相冲击而使粉条自然分离;

    l.整理并规格塑造;

    m.使用电热管在输送带下边,上边利用风扇将蒸气吹送,产品含水分控制在12%以下,完成第一道烘干;

    n.将烘干后的条状粉丝送紫外线杀菌;

    o.送紫外线杀菌后用金属探测器检查有无异物;

    p.经品管后送入库备编织之用

    所述p步骤中的编织制程,是包括有以下的步骤:

    q.将烘干检验后的粉条送入自动喷雾箱使粉条还原湿度30%;

    r.将还原湿度后的粉条编织成所需形状的餐具;

    s.送入烘干12%;

    t.经紫外线杀菌;

    u.经金属深测器检查异物;

    v.送品管检验后,即可包装上市。

    其中,在h制程中所需的时间约3~4小时为宜,在本发明的制造步骤中使用的逼粿机其功能是搓揉作用,可使粿团材质更细致,增加韧性和嚼劲。

    和先前技术相较,本发明所提供的制造方法与添加剂配合,所制造出来的餐具,除了可以作为容器盛装食物之外,在使用后也可以直接下锅烹煮供食用;此种设计十分适合于火锅店等餐饮行业;因为火锅本身就是烹煮器具,利用本发明所制成的花篮、碗、盘等餐具盛装食物,食客将食物吃完而剩下该些餐具时,可以直接将这些餐具放入锅中烹煮而食用,丝毫不会浪费食物。

    本发明所制成的餐具经由烹煮后即形成目前我们所熟知且经常食用的[冬粉]或[粉丝],火锅店可以将这种餐具作为赠品免费提供客人食用作为号召,客人可以不需额外付费购买冬粉,不仅有创意,而且节省金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制造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编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配合参阅图1,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大体上包括下列步骤:

    a.将原物料依序加入搅拌筒后填加适量水,利用蒸汽加热,使其搅拌均匀,然后变成半分熟的粉团(湿粿)。

    b.粉团进入搅拌机后利用强力风扇将粉团热度驱散,并再次搅拌更均匀;其功能是使粉团密度增强,以适应逼粿机操作。

    c.搓揉粉团使材质更细致,增加韧性和嚼劲。

    d.再将粉团再次捣碎,以利第二次逼粿机再次发挥功能。

    e.再度搓揉粉团以求更细致的韧性和嚼劲。

    f.将搓揉好的粉团以压面机压成带状增加密度及韧性和嚼劲。

    g.挤压成条型。

    h.将成型的粉条冷却、分离并打掉不及格品,所需时间约3~4小时。

    i.用蒸汽蒸炉将粉团蒸至全熟,热度控温在110℃,所需时间约50分钟。

    j.裁出客户所需规格。

    k.利用闷闭法使热能互相冲击而使粉条自然分离。

    l.整理并规格塑造。

    m.使用电热管在输送带下边,上边利用风扇将蒸气吹送,产品含水分控制在12%以下,完成第一道烘干。

    n.将烘干后的条状粉丝送紫外线杀菌。

    o.送紫外线杀菌后用金属探测器检查有无异物。

    p.经品管后送入库备编织之用。

    本发明对于前述制成的粉条再进行编织的制造流程请参阅图2所示。

    q.将烘干检验后的粉条送入自动喷雾箱使粉条还原湿度30%以增加韧性。

    r.将还原湿度后的粉条编织成所需形状的餐具。

    s.送入烘干12%。

    t.经紫外线杀菌。

    u.经金属深测器检查异物。

    v.送品管检验后,即可包装上市。

    接着,进一步深入说明本发明的特点及创新之处;本发明是创新制造一种美观又可食用的环保餐具,由于发明物的生产原料为各种可食性的素材,当用于盛装火锅料时,可以和火锅料一起放入汤内烹煮,也可将火锅料吃完后单独再放入汤内煮,久煮不会糊烂,可口又营养;又由于外观是经过编织成花篮或各种器皿的形状,美观又大方,这种打破传统,吃火锅连盘子一起吃,可说是物尽其用,它除了是一种零污染的器具,更具有彻底环保并有效解决业界废料处理问题,对减少垃圾改善环境污染,提供了最佳的控制技术。

    以上所述为用以解释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所以,凡有在相同的发明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发明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发明意图保护的范畴。

环保且可食用的餐具制造方法及添加剂配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环保且可食用的餐具制造方法及添加剂配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环保且可食用的餐具制造方法及添加剂配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保且可食用的餐具制造方法及添加剂配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且可食用的餐具制造方法及添加剂配方.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环保且可食用的餐具制造方法及添加剂配方,主要是以蕉粉15、树薯粉9、马铃薯粉15、马铃薯休氏淀粉7、干树薯粉4、生水25、蒟蒻浆7、绿豆粉8、大豆蛋白粉(黄豆粉休氏淀粉4)、白山药3、高筋面粉3、乳化安定剂0.03等原物料混料,经挤压成丝或条状后予以烘干,然后再浸湿以还原30的水份,随后再编织成型后再次烘干即形成预定造型的餐具;藉此,由于所采用的原料为各种可食性物品,因此可与其它食物一起或分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