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10178417.1
2013.03.08
CN104912281A
2015.09.16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3/24申请日:20130308|||公开
E04F13/24; E04F13/074; E04F13/30; E04F13/076; A47B96/20; B44C5/04; B44C3/02
E04F13/24
株式会社碧陆斯
卢时青; 林完洙
韩国京畿道
10-2012-0024252 2012.03.09 KR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吕俊刚; 刘久亮
本发明提供室内装修板。该室内装修板包括:设置部,其设置在固定面上;以及第1板部,其以可装卸的方式与设置部结合,第1板部包括:板部件,其形成装修面;以及结合部件,其使板部件以可装卸的方式与设置部结合。根据本发明,具有如下结构:构成如建筑的墙面或家具等产品的外观的各部件分别由不同物形成,在组装和分解之后能够再组装,从而具有容易设置和拆除,在拆除后能够进行再使用的优点。
1. 一种室内装修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部,其设置在固定面上;以及第1板部,其以可装卸的方式与所述设置部结合,所述第1板部包括:板部件,其形成装修面;结合部件,其使所述板部件以可装卸的方式与所述设置部结合;以及供电部,其向连接器供电。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装修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装卸结合部,该装卸结合部在与所述设置部分开的位置处使所述第1板部以可装卸的方式与所述固定面结合,所述装卸结合部包括:第1装卸结合部件,其与所述板部件结合;以及第2装卸结合部件,其与所述固定面结合,并以可装卸的方式与所述第1装卸结合部件结合。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装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板部还包括照明部,该照明部用于发光,在所述板部件上凹陷地形成有照明设置槽部,该照明设置槽部用于设置所述照明部。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装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部包括:固定面结合部,其与所述固定面结合;以及板结合部,其以在与所述固定面结合部之间形成固定槽部的方式从所述固定面结合部延长形成。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装修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面结合部上形成有设置突起部,该设置突起部从所述固定面结合部向所述固定面突出形成,所述设置突起部是由多个设置突起部分开形成的。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装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件的一侧夹入结合于所述固定槽部,所述结合部件的另一侧结合于所述板部件,以所述结合部件的一侧与所述板结合部密接的方式弹性支撑所述结合部件的一侧。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装修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结合部上突出形成有干扰突起部,该干扰突起部干扰到密接在所述板结合部上的所述结合部件的一侧而抑制所述结合部件从所述设置部脱离。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装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部包括:第1电极部,其设置在所述板部件上;以及第2电极部,其设置在所述板部件上,且具有与所述第1电极部不同的极性。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装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板部还包括插入部,该插入部贯通形成于所述板部件上,使得所述第1电极部和所述第2电极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向所述板部件的外侧露出,所述连接器插入到所述插入部而与所述板部件结合,且与所述第1电极部和所述第2电极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接触。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装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部包括:导轨部;第1电极部,其设置在所述导轨部的一侧部;以及第2电极部,其设置在所述导轨部的另一侧部,且具有与所述第1电极部不同的极性。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室内装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部还包括结合槽部,该结合槽部分别凹陷形成于所述导轨部的一侧部和另一侧部,并沿着所述导轨部的长度方向延长,所述第1电极部和所述第2电极部分别配置在所述导轨部的一侧部和另一侧部而设置到所述结合槽部。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室内装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板部还包括插入部,该插入部贯通形成于所述板部件,使得所述供电部 向所述板部件的外侧露出,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插入部插入而与所述导轨部结合,并与所述第1电极部和所述第2电极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接触。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装修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部件,该安装部件与所述板部件结合而从所述板部件突出,所述第1板部还包括安装部件结合部,该安装部件结合部配置在所述板部件上,并以可装卸的方式结合所述安装部件。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室内装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件结合部包括形成于所述板部件上的结合槽部和设置在所述结合槽部的搭挂部,所述安装部件包括从所述板部件突出形成的突出部和插入到所述结合槽部而将所述突出部结合到所述搭挂部的钩部。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室内装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部是从所述突出部的端部以钩状延长形成的,所述搭挂部包括:第1搭挂部,其供所述钩部的搭挂结合;以及第2搭挂部,其干扰到所述突出部的端部而以限制所述突出部的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突出部。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装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板部还包括成型部件,该成型部件以通过所述板部件形成的所述装修面延长的方式进行设置,所述成型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面上的固定成型部和从所述固定成型部以可弯曲的方式延长的弯曲成型部。1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装修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2板部,其具有所述板部件和所述结合部件;以及板连接部件,其使所述第1板部和所述第2板部结合。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室内装修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板部和所述第2板部的彼此相对的侧面分别形成有夹入槽部,所述板连接部件包括:结合部,其分别夹入结合于所述夹入槽部而使所述第1板部和所述第2板部结合;以及支撑部,其介于通过所述结合部结合的所述第1板部与所述第2板部之间,支撑所述第1板部和所述第2板部。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室内装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连接部件包括:第1结合部,其以可装卸的方式与所述第1板部结合;第2结合部,其以可装卸的方式与所述第2板部结合;以及挠性连接部,其以可弯曲的方式连接所述第1结合部和所述第2结合部。
室内装修板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3年3月8日,申请号为201310073851.4,发明名称为“室内装修板”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装修板,更详细地讲,涉及为了装饰家具或墙面等而设置的室内装修板。 背景技术 一般如衣柜和装饰柜那样的家具,在前表面上形成各种多样的纹路形状,从而提高装饰效果和商品价值。关于这种纹路形状,能够以阴刻或阳刻的方法直接刻在家具的表面上,或者能够以附着通过阴刻和阳刻来刻出了纹路形状的单独的装饰板的方式来表现。 本发明的背景技术公开在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07-0117844号(2007年12月13日公开,发明名称:家具用/室内装修用装饰板及其制造方法)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容易设置和更换的室内装修板。 本发明的室内装修板,其包括:设置部,其设置在固定面上;以及第1板部,其以可装卸的方式与所述设置部结合,所述第1板部包括:板部件,其形成装修面;以及结合部件,其使所述板部件以可装卸的方式与所述设置部结合。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包括装卸结合部,该装卸结合部在与所述设置部分开的位置处使所述第1板部以可装卸的方式与所述固定面结合,所述装卸结合部包括:第1装卸结合部件,其与所述板部件结合;以及第2装卸结合部件,其与所述固定面结合,并以可装卸的方式与所述第1装卸结合部件结合。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第1板部还包括照明部,该照明部用于发光,在所述板部 件上凹陷地形成有照明设置槽部,该照明设置槽部用于设置所述照明部。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设置部包括:固定面结合部,其与所述固定面结合;以及板结合部,其以在与所述固定面结合部之间形成固定槽部的方式从所述固定面结合部延长形成。 另外,优选的是,在所述固定面结合部上形成有设置突起部,该设置突起部从所述固定面结合部向所述固定面突出形成,所述设置突起部是由多个设置突起部分开形成的。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结合部件的一侧夹入结合于所述固定槽部,所述结合部件的另一侧结合于所述板部件,以所述结合部件的一侧与所述板结合部密接的方式弹性支撑所述结合部件的一侧。 另外,优选的是,在所述板结合部上突出形成有干扰突起部,该干扰突起部干扰到密接在所述板结合部上的所述结合部件的一侧而抑制所述结合部件从所述设置部脱离。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还包括供电部,该供电部向连接器供电。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供电部包括:第1电极部,其设置在所述板部件上;以及第2电极部,其设置在所述板部件上,且具有与所述第1电极部不同的极性。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第1板部还包括插入部,该插入部贯通形成于所述板部件上,使得所述第1电极部和所述第2电极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向所述板部件的外侧露出,所述连接器插入到所述插入部而与所述板部件结合,且与所述第1电极部和所述第2电极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接触。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供电部包括:导轨部;第1电极部,其设置在所述导轨部的一侧部;以及第2电极部,其设置在所述导轨部的另一侧部,且具有与所述第1电极部不同的极性。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供电部还包括结合槽部,该结合槽部分别凹陷形成于所述导轨部的一侧部和另一侧部,并沿着所述导轨部的长度方向延长,所述第1电极部和所述第2电极部分别配置在所述导轨部的一侧部和另一侧部而设置到所述结合槽部。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第1板部还包括插入部,该插入部贯通形成于所述板部件,使得所述供电部向所述板部件的外侧露出,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插入部插入而与所述导轨部结合,并与所述第1电极部和所述第2电极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接触。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安装部件,该安装部件与所述板部件结合而从所述板部件突出,所述第1板部还包括安装部件结合部,该安装部件结合部配置在所述板部件上,并以可装卸的方式结合所述安装部件。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安装部件结合部包括形成于所述板部件上的结合槽部和设置在所述结合槽部上的搭挂部,所述安装部件包括从所述板部件突出形成的突出部和插入到所述结合槽部而将所述突出部结合到所述搭挂部的钩部。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钩部是从所述突出部的端部以钩状延长形成的,所述搭挂部包括:第1搭挂部,其供所述钩部的搭挂结合;以及第2搭挂部,其干扰到所述突出部的端部而以限制所述突出部的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突出部。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第1板部还包括成型部件,该成型部件以通过所述板部件形成的所述装修面延长的方式进行设置,所述成型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面上的固定成型部和从所述固定成型部以可弯曲的方式延长的弯曲成型部。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还包括:第2板部,其具有所述板部件和所述结合部件;以及板连接部件,其使所述第1板部和所述第2板部结合。 另外,优选的是,在所述第1板部和所述第2板部的彼此相对的侧面分别形成有夹入槽部,所述板连接部件包括:结合部,其分别夹入结合于所述夹入槽部而使所述第1板部和所述第2板部结合;以及支撑部,其介于通过所述结合部结合的所述第1板部与所述第2板部之间,支撑所述第1板部和所述第2板部。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板连接部件包括:第1结合部,其以可装卸的方式与所述第1板部结合;第2结合部,其以可装卸的方式与所述第2板部结合;以及挠性连接部,其以可弯曲的方式连接所述第1结合部和所述第2结合部。 根据本发明的室内装修板,具有如下结构:构成如建筑的墙面或家具等产品的外观的各部件分别由不同物形成,在组装和分解之后能够再组装,从而具有如下优点:容易设置和拆除,在拆除后能够进行再使用。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仅仅是不是产品自身的室内装修板破损时,能够容易地仅更换破损的部分,因此容易进行维修保养,不仅能够减少维修保养费用,而且还能够节省用于产品更换而浪费的资源和费用。 另外,根据本发明,具有能够更换板部件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结构,因此在使用者长期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对产品的外观产生厌倦时,容易变更产品外观的装饰,能够以 新感觉来继续使用产品。 另外,根据本发明,利用如照明部那样的照明装置来发光,从而不仅能起到对建筑的墙面或产品的周边照亮的照明、家庭、办公室、咖啡馆等的营造气氛用或情境照明等作用,而且还将TV、计算机、平板显示装置、加湿器、空气净化器等多种家电装置设置在室内装修板上,从而能够在室内外使用。 另外,根据本发明,具有如下结构:在固定面结合部上形成设置突起部,在板结合部上形成固定槽部,从而能够提高固定面与设置部之间的结合力和设置部与板部件之间的结合力,提高结构稳定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具有成型部件,从而受限于固定面的长度和宽度及形状,能够顺利地衔接装修面与固定面之间的接口,因此能够提高室内装修板的外观美。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室内装修板的外侧提供能够向各种电子装置供电或对电子装置进行充电的充电单元,从而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对装修面的前表面照射光,从而还能够提供照亮装修面的周边的照明、营造气氛用或情境照明功能。 另外,根据本发明,具备安装部件,能够将多种物件安装在装修面上,从而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形成有支撑两个板部件之间的连接部分的支撑结构,从而能够防止两个板部件之间的连接部分因外力而压陷或者产生翘起,能够将板部件更稳定地固定在固定面上。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以角部分为中心连接的两个固定面构成锐角或钝角而非构成直角,或者固定面以圆状或椭圆状形成曲线的情况下,也能够顺利地修饰两个板部件之间的接口。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设置部与第1板部之间的结合结构的图。 图3是沿着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室内装修板的第1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室内装修板的第2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图1所示的室内装修板的第3变形例的图。 图7是示出图1所示的室内装修板的第4变形例的图。 图8是分解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图8所示的设置部与结合部件之间的结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的剖视图。 图11是放大了图10的一部分的图。 图12是分解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图12所示的供电装置与连接器之间的结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14是分解示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的剖视图。 图15是示出图14所示的供电装置与连接器之间的结合过程的剖视图。 图16是示出图15所示的供电装置与连接器之间的结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17是分解示出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的剖视图。 图18是示出图17所示的安装部件与安装部件结合部之间的结合过程的剖视图。 图19是示出图18所示的安装部件与安装部件结合部之间的结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20是示出图19所示的安装部件的变形例的图。 图2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的图。 图22是沿着图21的B-B线的剖视图。 图2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的图。 图24是沿着图23的C-C线的剖视图。 图25是示出图23所示的室内装修板的弯曲状态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室内装修板 105:家电装置 110、210:设置部 111、211:固定面结合部 115、215:板结合部 120、220、320:第1板部 121、771、871:板部件 122:凸台 123:凸台槽 124:设置槽 124a:通孔 125、225:结合部件 130:装卸结合部 131:第1装卸结合部件 135:第2装卸结合部件 140、140a:照明部 150、450、550:供电部 211:设置突起部 216:干扰突起部 325:成型部件 326:固定成型部 327:弯曲成型部 405、505:连接器 422:电极插入部 451、553:第1电极部 455、555:第2电极部 506:导轨结合部 551:导轨部 552:结合槽部 660:安装部件 661:搭挂部 662:安装突起 663:钩部 665:安装部件结合部 666:结合槽部 667:第1搭挂部 668:第2搭挂部 722、772:夹入槽部 770、870:第2板部 780、880:板连接部件 781:结合部 785:支撑部 881:第1结合部 883:第2结合部 885:挠性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室内装修板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为了便于说明,附图所示的线的厚度或结构要素的大小等,为了说明的明确性和便利性而可能被夸张地示出。另外,后述的用语是考虑本发明中的功能而定义的用语,可根据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惯例而不同。因此,对于这些用语的定义,应以本说明书的整体内容为基础进行。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设置部与第1板部之间的结合结构的图,图3是沿着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另外,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室内装修板的第1变形例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室内装修板的第2变形例的剖视图。另外,图6是示出图1所示的室内装修板的第3变形例的图,图7是示出图1所示的室内装修板的第4变形例的图。 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100包括设置部110和第1板部120。 设置部110设置在固定面10上,以其长度方向成为横向的方式配置。这样的设 置部110包括固定面结合部111和板结合部115。 固定面结合部111通过紧固部件(省略符号)与固定面10结合,板结合部115以在与固定面结合部111之间形成固定槽部(省略符号)的方式从固定面结合部111延长形成。这种具有固定面结合部111和板结合部115的设置部110以截面为形状的方式形成,固定槽部凹陷形成于如上所述形成的设置部110的内部,沿设置部110的长度方向、即横向延长。 第1板部120以可装卸的方式与设置部110结合。第1板部120包括板部件121和结合部件125。露出于外部的板部件121的前表面,形成室内装修板100要在固定面10上形成的装修面(省略符号)。在这样形成装修面的板部件121的前表面上,可以刻上装饰室内装修板100的外观的各种纹路或涂上颜色。在与固定面10和设置部110相对的板部件121的背面上设置有结合部件125。 结合部件125设置在板部件121的背面而与设置部110结合。在本实施例中,例示了结合部件125由可弹性变形的金属材质、例如构成为板簧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关于结合部件125,以一侧插入到固定槽部的方式可装卸地与设置部110结合,且能够以与板部件121的背面结合的另一侧为中心沿上下方向旋转。 另外,本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100还能够包括装卸结合部130。装卸结合部130在与设置部110分开的位置处使第1板部120可装卸地与固定面10结合。这样的装卸结合部130包括第1装卸结合部件131和第2装卸结合部件135。 第1装卸结合部件131设置在板部件121的背面,第2装卸结合部件135设置在固定面10上,可装卸地与第1装卸结合部件131结合。 作为一实施例,第1装卸结合部件131可包括磁铁,第2装卸结合部件135可包括极性与第1装卸结合部件131的不同的磁铁。作为另一实施例,可以是如下形态:第1装卸结合部件131和第2装卸结合部件135中的任意一个包括磁铁,另一个包括具有极性的金属材质。作为又一实施例,第1装卸结合部件131和第2装卸结合部件135可以是组合了母velcro粘扣带和公velcro粘扣带的方式等,可进行各种变形实施。 在本实施例中,例示了设置部110和装卸结合部130分别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分开的位置。由此,设置部110和装卸结合部130在彼此分开的位置,将第1板部120支撑固定在固定面10上,因此防止第1板部120的一部分产生翘起,能够将第1板部120更稳定地固定在固定面10上。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例示了设置部110和装 卸结合部130分别设置在上下方向上的一部分上,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作为另一实施例,设置部110沿着第1板部120的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配置在多个部分上,在多处与第1板部120结合(参照图4),或者装卸结合部130沿着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配置在多个部分上(参照图5),防止第1板部120的下垂或翘起,能够使第1板部120更稳定地固定在固定面10上。 而且,板部件121能够沿横长方向或纵长方向连接多个而构成一个装修面。在这种多个板部件121的彼此相对的两端部突出有凸台122,在板部件121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分别形成的凸台122交错地突出。 如上所述的凸台122安装于在邻接的另外的板部件121上凹陷形成的凸台槽123上。如上所述安装的凸台122的前表面构成与邻接的另外的板部件121的前表面相同的平面,由此,多个板部件121以彼此之间的接口形成为接近直线形状的方式彼此连接,另一方面,通过凸台122与凸台槽123咬合的部分而彼此支撑,从而能够防止在板部件121之间的连接部分产生翘起。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100还能够包括发光的照明部140。照明部140设置在设置槽124内,该设置槽124凹陷形成于板部件121的上部或下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部分。照明部140可以是包括发光二级管(LED)的形态。在本实施例中,照明部140将光投射到装修面的上部,从而能够提供照亮装修面的周边的照明、或者营造气氛用或情境照明功能。 对于如上所述的照明部140的供电,可通过供电部150来实现。在本实施例中,例示了供电部150沿着第1板部120的横长方向分开规定间隔而配置了多个。 各个供电部150通过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线缆(C)连接而得到供电,在各个供电部150上,在彼此不同的方向上设置了多个插接件151。这样的供电部150通过插接件151与照明部140电连接,从而能够向照明部140供电。 在图6中示出照明部140的另一实施例。据此,在板部件121上,根据使用者的选择而形成有图案或图形状的通孔124a,在板部件121的背面设置有照明部140a。如上所述设置的照明部140a通过通孔124a来实现室内外的直接或间接照明,从而能够提供照亮装修面的周边的照明或者营造气氛用或情境照明功能。 在图7中例示了板部件121的另一实施例。据此,在板部件121上形成有开口部124a。这样的开口部124a贯通形成于板部件121上,以能够插入家电装置105。这 样的形成有开口部124a的板部件121,可将TV、计算机、平板显示装置、加湿器、空气净化器等多种家电装置105设置在室内装修板100上而在室内外使用。 如图1至图7所示的本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100的结构如下:构成如建筑的墙面或家具等产品的外观的各部件分别由不同物形成,在组装和分解后可进行再组装,从而具有如下优点:容易设置和拆除,拆除后可再使用。 另外,本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100,在仅仅是并非产品自身的室内装修板100破损时,能够容易地仅更换破损的部分,因此不仅维修保养容易、维修保养费用少,且还能够节省为了产品更换而浪费的资源和费用。 另外,本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100具有能够更换第1板部120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结构,从而在使用者长时间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对产品的外观产生厌倦时,容易变更产品外观的装饰,能够以新感觉来继续使用产品。 另外,本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100利用如照明部140那样的照明装置来发光,从而不仅能够起到照亮建筑的墙面或产品周边的照明、家庭、办公室、咖啡馆等的营造气氛用或情境照明等作用,而且还能够将TV、计算机、平板显示装置、加湿器、空气净化器等多种家电装置105设置在室内装修板100上而在室内外使用。 图8是分解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的剖视图,图9是示出图8所示的设置部与结合部件之间的结合状态的剖视图。 以下,参照图8和图9,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进行说明。 此处,在之前图示的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起到相同功能的相同部件,因此为了便于说明而省略反复的说明。 参照图8和图9,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200包括设置部210和第1板部220。 设置部210设置在固定面10上,以其长度方向成为横向的方式配置。这样的设置部210包括固定面结合部211和板结合部215。 固定面结合部211与固定面10结合,板结合部215以与固定面结合部211之间形成固定槽部(省略符号)的方式从固定面结合部211延长形成。这样的具有固定面结合部211和板结合部215的设置部210以截面为形状的方式形成,固定槽部凹陷形成于如上所述形成的设置部210的内部而沿设置部210的长度方向、即横向延长。 在固定面结合部211上彼此分开形成有多个设置突起部212。各设置突起部212 从固定面结合部211向固定面10突出形成。在本实施例中,例示出各设置突起部212沿横向延长形成,多个设置突起部212沿纵向彼此分开形成。 如上所述形成的设置突起部212形成提高固定面结合部211的强度的突出结构。另外,设置突起部212形成用于分开固定面结合部211与固定面10的支撑结构。由此,紧固部件(省略符号)可对固定面结合部211用相应于固定面结合部211与固定面10分开的长度的更大的力向固定面10侧加压,将固定面结合部211结合到固定面10上,能够进一步提高固定面结合部211与固定面10之间的结合力。 第1板部220包括结合部件225。结合部件225的一侧夹入结合于固定槽部,并且在固定槽部的内部以与板结合部215的内侧面密接的方式弯曲形成。结合部件225的另一侧与板部件121结合,以结合部件225的一侧与板结合部215的内侧面密接的方式弹性支撑结合部件225的一侧。 另一方面,在板结合部215上形成有干扰突起部216。干扰突起部216在结合部件225的一侧所密接的板结合部215的内侧面突出形成。这样的干扰突起部216,在板结合部215的内侧面形成与结合部件225的一侧干扰的突出结构,从而能够抑制与设置部210结合的结合部件225的脱离。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的剖视图,图11是放大了图10的一部分的图。 参照图10,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300包括第1板部320,第1板部320还包括成型部件325。 成型部件325是以使通过板部件121形成的装修面延长的方式设置的。在本实施例中,例示出成型部件325以背面与固定面10结合且前表面的一部分与板部件121的背面接触的方式设置。这样的成型部件325包括固定成型部326和弯曲成型部327。 固定成型部326由硬质材料形成而设置在固定面10上,弯曲成型部327由软质材料形成而以能够从固定成型部326弯曲的方式延长。以下,以设置有第1板部320和成型部件325的固定面10为墙面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在第1板部320设置在墙面10上时,成型部件325在设置有板部件121的部分与顶面20或底面(未图示)之间的空间设置。这样的成型部件325配置在板部件121的背后侧,以使通过板部件121形成的装修面延长。 此时,固定成型部326设置在墙面10上,以与顶面20或底面接近的方式配置。 并且,弯曲成型部327堵住固定成型部326与顶面20或底面之间的缝隙。根据本实施例,弯曲成型部327由软质材料形成而以能够弯曲的方式配置,因此堵住固定成型部326与顶面20或底面之间的缝隙的弯曲成型部327的剩余部分,向与顶面20或底面并排的方向弯曲并与顶面20或底面接触。 即,在设置于墙面10上的固定成型部326与顶面20或底面未正确地相对时,弯曲成型部327向与顶面20或底面并排的方向弯曲,能够顺利地衔接固定成型部326与顶面20或底面之间的接口。 另外,在顶面20或底面倾斜或凹凸不平时,弯曲成型部327的形状根据顶面20或底面的形状而变化,能够顺利地衔接固定成型部326与顶面20或底面之间的接口。 包括如上所述的弯曲成型部327的成型部件325,不受限于设置在固定面10上的板部件121与其他固定面20之间的间隔的宽度和固定面20的形状,能够顺利地衔接装修面与固定面20之间的接口,因此能够提高室内装修板300的外观美。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例示出成型部件325配置在板部件121的背后侧、即照明部140的背后侧。这种成型部件325起到如下的反射板作用:在照明部140的背后侧使从照明部140发出的光向板部件121的前表面侧反射。优选的是,在成型部件325的前表面上涂布或涂有反射用物质或者附着有反射用薄膜,从而能够提高成型部件325的光反射性能,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照明部140的照明效果。 图12是分解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的剖视图,图13是示出图12所示的室内装修板的结合状态的剖视图。 参照图1和图13,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400包括向连接器405供电的供电部450。根据本实施例,供电部450包括第1电极部451和第2电极部455。 第1电极部451设置在板部件121上。具体地讲,在板部件121上贯通形成有电极插入部422,第1电极部451插入到电极插入部422而设置在板部件121上。 第2电极部455与第1电极部451分开地设置在板部件121上。第2电极部455与第1电极部451同样地插入到电极插入部422而设置在板部件121上。 第1电极部和第2电极部451、455分别由导电性材质形成,经由线缆(C)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并且,第1电极部451和第2电极部455具有彼此不同的极性。 例如,在供电部450与直流电源连接而施加直流电源时,第1电极部451和第2电极部455中的任意一个表现为阳极、另一个表现为阴极。另外,在供电部450与交 流电源连接而施加交流电源时,第1电极部451和第2电极部455根据时间变化的极性表现为彼此相反的极性。 具有如上所述的第1电极部和第2电极部451、455的供电部450,通过贯通形成于板部件121上的电极插入部422而向板部件121的外侧、即板部件121的前表面侧露出。在这种供电部450上,连接器405从板部件121的前表面侧通过电极插入部422而插入,从而能够与供电部450电连接。 连接器405是以强行夹入或螺合方式插入到电极插入部422而以可装卸的方式结合到板部件121上,在如上所述结合到板部件121上的状态下,与供电部450的各极451、455接触而电连接,从而能够从供电部450得到供电。而且,第1电极部和第2电极部451、455还可以由带有磁性的材质形成,以提高与由金属材质形成的连接器405的连接部之间的结合力。 作为一例,与如上所述配置的供电部450连接的连接器405,可以是具备插接件、USB端子等,或者具备照明装置的形态。具有这种供电部450的本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400,提供能够向各种电子装置供电或对电子装置充电的充电单元,来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对装修面的前表面发光,从而还能够提供照亮装修面的周边的照明或者营造气氛用或情境照明功能。 图14是分解示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的剖视图,图15是示出图14所示的供电装置与连接器之间的结合过程的剖视图,图16是示出图15所示的供电装置与连接器之间的结合状态的剖视图。 参照图14,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500包括供电部550。根据本实施例,供电部550包括导轨部551、第1电极部553以及第2电极部555。 在本实施例中,导轨部551被例示为以与固定面10结合的方式设置。作为其他例子,导轨部551可以是以与板部件121结合的方式设置,也可以以位于板部件121与固定面10之间的方式设置。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例示了导轨部551沿板部件121的横长方向延长配置,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关于本发明的导轨部551,可进行能够沿板部件121的纵长方向或对角方向延长配置等各种变形实施。 在导轨部551的侧部形成有结合槽部552。结合槽部552分别凹陷形成于导轨部551的一侧部和另一侧部上,沿着导轨部551的长度方向延长。如上所述在侧部形成有结合槽部552的导轨部551,以整体上截面为“工”形状的方式形成。这样的导轨部 551优选由绝缘体形成。 第1电极部和第2电极部553、555设置在导轨部551上。第1电极部553设置在形成于导轨部551的一侧部的结合槽部552上,第2电极部555设置在形成于导轨部551的另一侧部的结合槽部552上。并且,如上所述设置的第1电极部和第2电极部553、555分别以具有与导轨部551的长度对应的长度的方式沿导轨部551的长度方向延长。 各电极部553、555分别由导电性材质形成,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并且,第1电极部553和第2电极部555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极性的方式配置的。 例如,在供电部550与直流电源连接而施加直流电源时,第1电极部553和第2电极部555中的任意一个表现为阳极,另一个表现为阴极。另外,在供电部550与交流电源连接而施加交流电源时,第1电极部553和第2电极部555根据时间而变化的极性表现为彼此相反的极性。 另一方面,第1板部120还包括插入部522。插入部522以供电部550向板部件121的外侧、即板部件121的前表面侧露出的方式贯通形成于板部件121上。在通过插入部522向板部件121的前表面侧露出的供电部550上结合有连接器505,与供电部550电连接。 具体地讲,连接器505从板部件121的前表面侧通过插入部522插入而与导轨部551结合,在如上所述与导轨部551结合的状态下与第1电极部和第2电极部553、555接触而与供电部550电连接。 如上所述与供电部550连接的连接器505具有导轨结合部506。导轨结合部506以包围导轨部551的外侧的方式形成,以其端部向导轨部551的侧部侧弯曲的方式形成而与结合槽部552咬合来结合。 由此,导轨结合部506包围导轨部551的外侧并与导轨部551咬合而以可装卸方式与导轨部551结合,其端部夹入结合于结合槽部552而防止从导轨部551的脱离。 而且,导轨结合部506可由弹性材质来形成。这种导轨结合部506,如图15所示,能够以导轨结合部506内部的空间扩大的方式张开而与导轨部551结合。这种导轨结合部506借助于其弹性,如图16所示,导轨结合部506张开的状态恢复成原始状态而完成与导轨部551之间的可装卸的结合。 如上所述,连接器505以可装卸的方式与导轨部551结合,通过在导轨结合部 506的端部配置的连接电极507与电极部553、555之间的接触而与供电部550电连接。通过这种导轨结合部506与电极部553、555之间的连接,连接器505能够从设置有电极部553、555的导轨部551的长度方向的任意位置也仍可通过电极部553、555而得到供电。 作为一例,如上所述从供电部550得到供电的连接器505也可以是具有插接件、USB端子等,或者具有照明装置的形态。具有向如上所述的连接器505供电的供电部550的本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500,可使连接器505在各种位置连接到一个供电部550,从而连接器505不限于某特定位置而可在各种位置起到充电单元、照明的作用,从而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图17是分解示出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的剖视图,图18是示出图17所示的安装部件与安装部件结合部之间的结合过程的剖视图,图19是示出图18所示的安装部件与安装部件结合部之间的结合状态的剖视图。 参照图17,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600还包括安装部件660和安装部件结合部665。 安装部件660与板部件121结合而以从板部件121突出的方式配置。安装部件结合部665配置在板部件121上,在这种安装部件结合部665上以可装卸的方式结合有安装部件660。 根据本实施例,安装部件结合部665包括形成于板部件121上的结合槽部666和设置在结合槽部666上的搭挂部667、678。并且,安装部件660包括:突出部661,其从板部件121突出形成;和钩部663,其插入到结合槽部666而使突出部661与搭挂部667、668结合。 首先,突出部661由与板部件121不同的物质形成,以从板部件121突出的方式与板部件121结合。并且,钩部663从突出部661的端部一侧以钩状延长形成,以能够搭挂在第1搭挂部667上的方式可装卸地与搭挂部667、668结合。 搭挂部667、668包括第1搭挂部667和第2搭挂部668。第1搭挂部667沿板部件121的横长方向延长设置,在第1搭挂部667上搭挂结合有钩部663。第2搭挂部668配置在第1搭挂部667的下部,沿与第1搭挂部667并排的方向延长设置。这种第2搭挂部668以钩部663搭挂在第1搭挂部667的状态下干扰到突出部661的端部另一侧。 参照图18,突出部661以实现钩部663与第1搭挂部667之间的结合的端部一侧为中心,以能够沿上下方向旋转的状态可装卸地与搭挂部667、668结合。 在这种突出部661中,如图19所示,其端部另一侧与第2搭挂部668发生干扰而通过第2搭挂部668来支撑。由此,突出部661被限制下部方向上的旋转而以向板部件121的前表面突出的状态进行固定。 如上所述向板部件121的前表面突出地配置的安装部件660,根据需要突出设置在板部件121上,从而能够使如衣服、围巾、领带、配件等的各种物件安装在板部件121上来利用。 图20是示出图19所示的安装部件的变形例的图。 参照图20,突出部661是以在其上部面上形成倾斜面的方式形成的。在如上所述倾斜形成的突出部661的上部面上突出配置有多个安装突起662,多个安装突起662沿着倾斜面的长度方向彼此分开规定间隔来配置。 如上所述配置的安装部件660形成了可通过多个安装突起662沿着突出部661的长度方向同时安装多个物件的安装结构,从而能够安装多个物件而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图2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的图,图22是沿着图21的B-B线的剖视图。 参照图21和图22,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700包括第2板部770和板连接部件780。 第2板部770包括前表面形成装修面的板部件771和将板部件771可装卸地结合在设置部110上的结合部件(未图示)。在本实施例中,第2板部770被例示为板部件771以形成与第1板部120的板部件121在一条直线上的装修面的方式并排配置。 根据本实施例,关于在第1板部120与第2板部770的相对的侧面,更具体地第1板部120的板部件121与第2板部770的板部件771的相对的侧面分别形成有夹入槽部722、772。 板连接部件780使第1板部120和第2板部770结合。这种板连接部件780包括结合部781和支撑部785。 结合部781是从支撑部785向两侧突出形成的,分别夹入结合于夹入槽部722、772,从而使第1板部120和第2板部770可装卸地结合。 支撑部785介于通过结合部781结合的第1板部120与第2板部770之间,支撑第1板部120和第2板部770。这种支撑部785优选在介于第1板部120与第2板部770之间的状态下,以与彼此并排连接的第1和第2板部120的板部件121、77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形成相同平面的方式形成。 如上所述使第1板部120和第2板部770结合的板连接部件780,以彼此可装卸的方式连接了第1板部120和第2板部770,从而提供如下的连接结构:可根据需要沿横向或纵向连接第1板部120和第2板部770,使装修面容易扩大。 另外,板连接部件780以与彼此连接的第1板部120和第2板部770构成相同平面的方式介入,从而顺利地衔接第1板部120与第2板部770之间的连接部分,可使通过第1板部120和第2板部770形成的装修面美观地维持并扩大。 而且,如上所述的板连接部件780形成支撑第1板部120与第2板部770之间的连接部分的支撑结构,从而防止第1板部120与第2板部770之间的连接部分因外力而压陷或产生翘起,第1板部120和第2板部770能够更稳定地固定在固定面10上。 图2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的图,图24是沿着图23的C-C线的剖视图,图25是示出图23所示的室内装修板的弯曲状态的剖视图。 参照图23和图24,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的室内装修板800包括第2板部870和板连接部件880。 第2板部870包括前表面形成装修面的板部件871和使板部件871可装卸地与设置部110结合的结合部件(未图示)。在本实施例中,第2板部870被例示为可以板部件871以形成与第1板部120的板部件121在一条直线上的装修面的方式并排配置,也可以使板部件871形成相对于第1板部120的板部件121为弯曲的装修面的方式以不同方向配置。 板连接部件880使第1板部120和第2板部870结合。这种板连接部件880包括第1结合部881、第2结合部883以及挠性连接部885。 第1结合部881可装卸地与第1板部120结合。在本实施例中,第1结合部881的与第1板部120相对的一侧形成为开口的形状。在这种第1结合部881的内部以强行夹入的方式结合有第1板部120的板部件121,第1结合部881通过这种方式的结合可装卸地与第1板部120结合。 第2结合部883以可装卸的方式与第2板部870结合。 这种第2结合部883隔着挠性连接部885而配置在第1结合部881的相反侧,形成为与第2板部870相对的一侧开口的、即向与第1结合部881相反的方向开口的形状。在这种第2结合部883的内部以强行夹入的方式结合有第2板部870的板部件871,第2结合部883通过这种方式的结合而可装卸地与第2板部870结合。 挠性连接部885可弯曲地连接第1结合部881和第2结合部883。这种挠性连接部885由可向各方向自由弯曲的软质材料形成。 如上所述形成的板连接部件880顺利地衔接第1板部120与第2板部870之间的连接部分,从而不仅使通过第1板部120和第2板部870形成的装修面美观地维持并扩大,而且还能够防止第1板部120与第2板部870之间的连接部分因外力而压陷或产生翘起,使第1板部120和第2板部870能够更稳定地固定在固定面10上。 另外,如图25所示,板连接部件880能够在彼此向不同方向配置的第1板部120与第2板部870之间形成弯曲的装修面。 这种板连接部件880,在以角部分为中心连接的两个固定面10构成不是直角的锐角或钝角的方式形成,或者固定面10以圆状或椭圆状形成曲线时,也根据固定面10的形状弯曲,能够顺利地衔接两个板部120、870之间的接口。 虽然参照附图所示的实施例来说明了本发明,但这仅是例示的,可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由此实施多种变形和等效的其他实施例。因此,本发明的真正技术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来定义。
《室内装修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装修板.pdf(3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室内装修板。该室内装修板包括:设置部,其设置在固定面上;以及第1板部,其以可装卸的方式与设置部结合,第1板部包括:板部件,其形成装修面;以及结合部件,其使板部件以可装卸的方式与设置部结合。根据本发明,具有如下结构:构成如建筑的墙面或家具等产品的外观的各部件分别由不同物形成,在组装和分解之后能够再组装,从而具有容易设置和拆除,在拆除后能够进行再使用的优点。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