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冲程发动机隔离润滑油的配气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封闭式曲轴室的二冲程发动机,在采用曲轴室压力配气时,不燃烧润滑油又完成配气的方法与装置。
目前的现有技术中;二冲程发动机,在采用曲轴室压力扫气时,不论是掺混润滑或使用可控的润滑泵分离润滑,其润滑方式都是把可燃气与润滑油先吸入曲轴室在压入气缸。从而完成了二冲程发动机的润滑与配气。但是采用这种方法的最大缺点是,润滑油与可燃气同吸入气缸燃烧,同废气排出。浪费了润滑油增大了排放污染。同时曲轴室吸入润滑油过多时,燃烧排出也多,浪费也大。在曲轴室吸入润滑油过少时,润滑的效果就较差。由于存在这样的缺点,使曲轴室压力扫气的二冲程发动机的应用领域受到限止。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即可隔离润滑油与可燃气使润滑油不吸入气缸,又可利用曲轴室的压力完成配气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装置是,在曲轴室与扫气口之间连接一个扫气室。该扫气室为上下结构的圆盘,中间有膜片弹簧隔离。使扫气室隔离为扫气室盖与扫气室座两个部分。在扫气室盖上有两个管,一个簧片阀控制开闭的进气管,另一个为出气管。其中由进气管连接化油器或空气滤清器,由出气管通向扫气口。在扫气室座上有连通管通向曲轴室。
本发明的方法是;利用活塞运动时对曲轴室地压力变化。通过连通管传梯、使扫气室座也受压力变化,并迫使中间隔离的膜片弹簧变形移动传递压力、从而把压力传递给扫气室盖,使扫气室盖出现相同的压力变化。使这种压力变化完成,簧片阀的开闭与可燃气进入扫气室盖及从扫气室盖压出。使这种扫气室可看作是一种,利用活塞运动时对曲轴室压力带动的,容积式膜片扫气泵,
在本发明具体使用时,会涉及到曲轴室通风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可在机油的加油口盖上面,设计一个阻尼式通风孔。该通风孔可通向空气滤清器或单独使用一个滤清器。这样作的主要目地就是;当活塞压缩或负压曲轴室时,阻尼孔会在单位时间内排出或吸入一些气体,以达到通气的目地,同时由于阻尼孔的阻尼限流作用,而不会使曲轴室的气压在单位时间消失过多,以过多的影响到配气的压力。
由于本发明首先利用了膜片弹簧的隔离作用,使扫气室盖中的可燃气与扫气室座中的润滑油及气隔离,又利用了膜片弹簧的变形能力来传递曲轴室的压力完成配气。从而使二冲程发动机不燃烧润滑油又完成配气,提高了经济性,减少了排放污染。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图给出。
图2是根据图1给出的剖切图。
图3、4、5是本发明的运态结构给出。
图1所示本发明主要由;扫气室1、扫气室盖2、扫气室座3、膜片弹簧4、簧片阀5、进气管6、出气管7、连通管8、气缸9、活塞10、曲轴连杆机构11、曲轴室12、扫气口13、排气口14、上止点15、下止点16、螺钉17、组成。
该扫气室1为上下结构的圆盘,中间有膜片弹簧4隔离扫气室盖2与扫气室座3。其中膜片弹簧4是由扫气室盖2与扫气室座3夹紧、由螺钉17固定连接的。
在扫气室盖2上有两个管,一个为簧片阀5控制开闭的进气管6、另一个为通向扫气口13的出气管7。在扫气室座3上有连通管8通向曲轴室12,用来传递曲轴室12的压力变化。
该扫气室1中的动态部件为,簧片阀5与膜片弹簧4(因簧片阀与膜片弹簧的结构为已知的,现不在作结构说明)。它们的动态方式为;当扫气室座3中出现负压时,膜片弹簧4就向下(下止点16方向)变形移动。当扫气室座3受压时,膜片弹簧4就向上(上止点15方向)变形移动。与些同时、当扫气室盖2出现负压时簧片阀5打开,当相对失去负压时簧片阀与关闭。
由图2所示可知,这是一个单缸风冷汽油发动机的纵向剖切图。其中只有气缸盖、活塞、曲轴连杆机构没有被剖切。
根据图2所示;该扫气室盖2可与缸体及散热片在铸造时铸为一体。扫气室座3可与曲轴室12铸为一体。这样的结构是为了方便安装及使用。
图3所示;活塞10从下止16向上止点15移动。
此时,由于活塞10的上移则使曲轴室12出现负压,并通过连通管8传递负压给扫气室座3,些时扫气室座3受负压并迫使膜片弹簧4向下(下止点16方向)移动变形。由于膜片弹簧的变形也使扫气室盖2中出现负压,这时簧片阀5就在内外压力作用下打开,可燃气从进气管6进入扫气室盖2中。随着活塞10的不断上移膜片弹簧4的不断变形下移,则扫气室盖2中的负压也不断加大,可燃气也不断进入。当活塞10不在向上止点15移动扫气室盖2失去负压时,其簧片阀5就回位关闭,这时可燃气被密封在扫气室盖2中。
图4所示;活塞10从上止点15向下止点16移动。
此时,由于活塞10的下移使曲轴室12受压,并通过连通管8传递压力给扫气室座3。由于扫气室座3受压,则迫使膜片弹簧4向上(上止点15方向)移动变形,由于膜片弹簧4的变形,则使扫气室盖2中吸入的可燃气受到压缩。这时膜片弹簧4的变形辐度及可燃气的受压度,是随着活塞10的不断下移而不断增大的。
图5所示;活塞10到达下止点16并已打开扫气口13排气口14。
此时,由于活塞10的终点下移使传递给曲轴室12、扫气室座3的压力最大,其扫气室盖2中的可燃气受压也最大。当活塞10-经打开扫气口13时,可燃气就经出气管7,扫气口13进入气缸,并从排气口14趋赶排出废气完成扫气。
综合图3、4、5可知,这是本发明历经二个冲程的一个工作循环。
它的过程是这样的,第一冲程(图3),活塞10向上止点15移动作压缩进气冲程时,活塞10的上方进行气体的压缩,活塞10的下方则通过曲轴室12、连通管8、扫气室座3、膜片弹簧4传递负压给扫气室盖2,使扫气室盖2受负压吸入可燃气。在第二冲程(图4)开始时,气缸内气体作功推动活塞10向下止点16移动,这种活塞10的上方被作功气体推动,下方则通过同轴室12、连管管8、扫气室座3、膜片弹簧4传递压力,使吸入扫气室盖2中的可燃气受到压缩。在活塞10继续下移进行扫气时(图5),扫气口13-经打开,被预先压缩的可燃气就进入气缸,并趋赶排出废气,从而完成了配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