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用的接线装置和接线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用的接线装置和接线方法,用于将固定在摩托车车把罩上的电器件,如仪表装置和开关,与装在车把罩内的导线电气联接。
采用装配电路已实现设在摩托车车把罩上的如仪表装置和开关的电器件的接线(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60-244680为例)。
在上述常规接线中,由于设在装配电路两端的导线务必在电器件与车把罩固定之后才能与车把罩内侧的电器件如仪表装置和开关相联接;所以存在一些弊端,导线的接线和拆线工序很麻烦并且增加了组装工时。此外,由于前罩和后罩只有在接线工序完成之后才能联接,这就增加了降低工效的可能性。另一缺点是在接线期间,装配电路易于缠结和卷绕,可能出现降低组装效率和增加短路、断路和错接的可能性。
根据此情况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简化固定在车把罩上地仪表装置的接线操作并使其安全可靠。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简化将开关装入车把罩内的组装工序和开关的接线并使其安全可靠。
本发明第三个目的是简化固定在车把罩上的电器件的接线工序,无须采用装配电路,并使其安全可靠。
为实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的第一特点是提供一种摩托车用的接线装置,以便将固定在摩托车车把罩上的仪表装置与配置在车把罩内的导线电气连接,其中,在车把罩内成形的仪表安装孔内设有与若干导线相接的车把罩的侧插接件,并且将仪表插入仪表安装孔,借此将设在仪表内的仪表侧插接件与车把罩的侧插接件相联接。
采用上述结构,只要将仪表插入车把罩上的仪表安装孔内,就使仪表的仪表侧插接件和仪表安装孔内的车把罩侧插件之间相联,从而能够简便而又可靠地完成配置在车把罩内和仪表内的导线联接。
为实现第二目的,本发明的第二特点是提供一种摩托车用的接线装置,以便将安装在摩托车车把罩上的开关与布置在车把罩内的导线电气联接,其中,导线是用嵌入合成树脂的母线嵌接板中的金属板或金属型材制作的母线组成,母线的尖端从母线嵌接板朝向车把罩上成型的开孔方向伸出,形成母线侧插接件的插头,并且设在开关内的开关侧插接件的插头插入上述开孔,将母线侧插接件的插头与开关侧插接件的插头相联接。
采用该结构,只要将设在开关上的开关侧插接件插头从车把罩的开孔中插入,则使开关侧插接件插头与从母线嵌接板伸出的母线侧插接件插头相接,自动完成开关的接线。此外,由于上述的接线工作可以从车把罩的外侧进行,车把罩可以预先组装,从而提高工效。由于与开关相接的导线是用嵌入合成树脂的金属板或金属型材制成,与采用常规的装配电路相比,不仅能减少接线所需的零件数量和工时,而且还能减少短路、断路和错接的可能性。其长期使用寿命也将超过采用装配电路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从母线嵌接板伸出的母线的前端形成母线侧插接件的插头,所以有可能减少插接件的零件数量和出现接触不良及断路的次数,由此增加了使用的可靠性。而且,由于开关侧插接件插头设在开关内,能够防止其变形和损坏,借此,改善了电接触的可靠性。
为实现第三目的,本发明的第三特点是提供一种摩托车用的接线方法,以便向安装在摩托车车把罩内的电器元件供电,该接线方法包括:用合成树脂注塑成型母线嵌接板的步骤,该嵌接板包括若干嵌在其内的用金属板或金属型材制作的母线;用合成树脂注塑成型车把罩的步骤,该车把罩至少将部分母线嵌接板封入其中;以及在车把罩上安装电器件和将电器件与母线进行电气联接的步骤。
与采用装配电路相比,由于采用上述方法,利用其中嵌入若干母线的母线嵌接板,可以减少接线所需的零件数量和工时。此时,该接线方法还可减少短路、断路的错接的可能性,因此,与采用装配电路相比,可以提供较佳的长期使用寿命。
参照附图,根据下文中详述的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本发明的种种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一目了然。
图1至1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图1是摩托车的后视图;
图2是图1主要部分的放大图,显示车把后罩的前侧;
图3是车把后罩的背侧;
图4是沿图3线4-4剖切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3线5-5剖切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母线嵌接线;
图8A和8B是图7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9是仪表侧插座件的透视图;
图10是沿图2线10-10剖切的剖视放大图;
图11是开关插接件的插头端和插座端的透视图;
图12是起动装置开关的透视图;
图13是母线接线图;
图14和1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图14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与图5类似的剖视图;
图15是沿图14线15-15剖切的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该第三实施例与图10类似的剖视图;
图17和18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
图17是按照第四实施例与图10类似的剖视图;
图18是开关插接件的插头端和插座端的透视图。
现将参照图1至13详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图1是一台小型摩托车的后视图,该车的车把的后部罩有合成的树脂制作的车把后罩1,从后罩1的两端伸出左把手2和右把手3。
图2是车把后罩1的外侧放大图(驾驶人能够看到此侧),在其中部设有一仪表装置5,仪表装置5上罩有一透明的仪表罩4。仪表装置5包括一速度计6、一油量表7、一里程表8、一速度报警灯9、转向指示灯10和一油量报警灯11。车把后罩1的右端有一起动装置开关Ss,在其左端有一调光开关Sd,方向指示灯开关Sw和鸣笛开关Sh。本发明的电器零件包括所有的仪表装置5、起动装置开关Ss、调光开关Sd、方向指示开关Sw和鸣笛开关Sh。
图3显示从图2的背面所看到的该图的车把后罩1。通常用一图中未显示的前罩罩住车把的后罩1的内侧,从而,从外侧看不到内侧。母线嵌接板21横向布置在车把后罩1的常规装配电路之处。仪表装置5、启动开关Ss、调光开关Sd、方向指示开关Sw和鸣笛开关Sh,借助于嵌入母线嵌接板21中的母线22……与设在摩托车V车体侧的蓄电池和电器件相接。
图7仅表示用合成树脂注塑成型的一块母线嵌接板21,其中嵌入许多用金属板冲压成型的导线22……。母线嵌接板21有十个开孔211-2110,一部分母线22……从上述孔中露出。由于每根母线22……是用一细薄的金属片制成,所以当母线嵌接板21注塑成型时,很难按常规方法定位将这些母线22……嵌入母线嵌接板21内。因此,在与母线嵌接板21开孔211,212对应的区域,若干母线22……借助联接段23……联成整体(见图8A中的剖面线部分)。
借助联接段23……相互联接的若干母线22……作为一组件,可以防止这些母线分开,因此有利于其制造和运输。另外,将母线22……作为一组件固定在母线嵌接板21注塑成型用的模具中时,借助于联接段23……互联成一体的母线段22……保持朝向母线嵌接板21中的开孔211,212,从而有利于母线22……的定位并使其安全可靠。
在母线嵌接板21注塑成型之后,如图8B所示,切除面向开孔211,212的母线22……的联接段23……,以便使各母线22……相互电绝缘。由于借助开孔211,212可以切除母线22……的联接段23……,所以,无需加工专用孔。虽然在上述说明中,仅以母线嵌接板21的十个开孔211-2110中的两孔211,212为例,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其余八个开孔213-2110。
从图7可见,在母线嵌接板21已整体成型的同时,其中间部位设有一插头件24和一插头件25,插头件24与摩托车V的车体侧所设蓄电池和电器件相接,插头件25与仪表装置5相接。已成型的母线嵌接板21在其一端设有一个安装起动装置开关Ss的开孔26,而在其另一端设有安装调光开关Sd、方向指示开关Sw和鸣笛开关Sh的三个开孔27、28、29。整体设置的这些开孔26-29分别与插头件30-33对应。车把后罩1设有四个孔34-37,这些孔与母线嵌接板21中的孔26-29对应(见图2)。
如图13所示,与蓄电池和电器件相接的插头件24,与仪表装置5相接的插头件25和与四个开关Ss、Sd、Sw、Sh相接的插头件30-33,借助于若干母线22……相互联接。
当采用合成树脂注塑成型车把的后罩1时,将母线嵌接板21固定在成型模具中,以便其与车把后罩1成型为一体。也就是说,从母线嵌接板21外周边突出的卡箍2111(见图7)插入车把后罩1的搭接部位110(见图5),从而,母线嵌接板21可以支承在车把后罩1上(见图5)。图3显示与车把后罩1成型为一体的母线嵌接板21。如图所示,母线嵌接板21借助于作为部分后罩1的七个跨接段11-17支承在后罩1上。结合图3和图7显而易见,形成的跨接段11覆盖母线嵌接板21的两个孔211,212;形成的跨接段12覆盖孔213;形成的跨接段13覆盖孔214;形成的跨接段14覆盖两个孔215和216,形成的跨接段15覆盖两孔217,218;形成的跨接段16覆盖孔219;和形成的跨接段17覆盖孔2110。
图4显示七个跨接段11-17之一的跨接段14的剖视图。母线嵌接板21的开孔215位于此跨接段14处,用形成车把后罩1的合成树脂灌封入其中。因此,伸入开孔215的八根母线22完全被合成树脂覆盖并相互绝缘。
在此结构中,由于嵌接若干母线22……的母线嵌接板21是用合成树脂成型,并且在车把后罩1的成型过程中,借助于七个跨接段11-17,将嵌接板21与车把后罩1成型为一体,所以具有如下优点。
首先,由于嵌入母线22……使嵌接板21在结构上比较复杂,所以,将母线嵌接板21与车把后罩1分别成型,母线嵌接板21和车把后罩1的成型模具在结构上可以简化。
其次,由于母线嵌接板21与车把后罩1分别成型,可以使车把后罩1的厚度均匀一致,不受母线嵌接线板21厚度的影响,并能防止成型凹陷,借此改善车把后罩1的外观。
第三,由于借助将母线嵌接板21嵌入若干跨接段11-17,使母线嵌接板21与车把后罩1成型为一体,所以母线嵌接板21和车把后罩1互相增强,从而增加了整体刚性。
第四,由于当将母线嵌接板21嵌入跨接段11-17时,合成树脂自动注入母线嵌接板21的开孔211-2110,所以无须专门设置注料工序,借此减少工时。
下文将参照图3至图5说明在车把后罩1上安装仪表装置5的工序。
仪表装置5有一槽形壳体41,该壳体装有速度计6,油量计7,里程表8,速度报警灯9,转向指示灯10和油量报警灯11。在壳体41的开孔和仪表罩4之间安装一块表盘42。在壳体41的外周边加工有若干啮合爪411……,并且啮合爪411与仪表罩4上形成的爪的插座段41相啮合,使壳体41和仪表罩4联接在一起(见图4)。
仪表装置5从上方插入车把后罩1中部凹入的仪表装置安装孔43。此时,如图4所示,壳体41后侧(驾驶员侧)形成的啮合爪412与爪座段18啮合,从而使其可以面向仪表装置安装孔43。又如图3和图5所示,在壳体41前侧形成的两个横向啮合爪413、413与两爪的插座段19、19啮合,其结果使仪表装置5与车把后罩1相固定。
如图3和5所示,当仪表装置5插入仪表装置安装孔43中时,仪表装置5上所设的插座件44自动与母线嵌接板21整体成型的插头件25联接。母线嵌接板21侧面的插头件25有一槽形的向上敞开的凹口251和从母线22……整体延伸并伸入凹口251的若干插头端20……。插头件25构成本发明车把罩侧插接件,插座件44构成本发明仪表装置侧插接件。
图9显示在仪表装置5侧面的插座件44,该插座件44有一对导向段46、46,导向段46、46从板形座体45的上端向左、右突出并且其中还加工有圆形导向孔461、461。在其下端,座体45成型为两个向下变细的半剖式锥形导向凸台47、47,该导向凸台47可与在凹槽251入口形成的向外扩径的导向面252啮合(见图6)。这些导向凸台47、47和导向面252构成本发明的对中装置。
如图5,6和9所示,定位板48支承在一对凸台414、414的上表面上,凸台414从壳体41的底壁向上突出并靠螺栓49、49固定。插座件44有导向孔461、461,导向孔461、461松套在凸台414、414的外周,定位板48和壳体41的底壁将插座件44从上方和下方夹在其间,从而插座件44不能从中脱出。导向孔461、461的直径设定为略大于凸台414、414的直径,从而插座件44可相对于壳体41移动与上述直径差相一致的一段距离。插座件44的座体段45松动地装配在壳体41的底壁上加工的开孔415中,以便座体段45能够相对于壳体41相对移动。
当仪表装置5从上方插入车把后罩1的仪表装置安装孔43中时,即使仪表装置5侧面的插座件44的座体段45偏离母线嵌接板21的插头件25的凹槽251(见图6的双点划线),插座件44的锥形导向凸台47、47将沿插接件25的导向面252导向,因此,浮动支承的插座件44将与插头件25自动对中和联接。随之将使插头件25的插头端20……插入并与插座件44的插座端50……相联接。
下文,将参照图10至12说明起动装置开关Ss的固定装置。调光开关Sd、方向指示开关Sw和鸣笛开关Sh的固定装置与起动装置开关Ss的固定装置完全相同。
起动装置开关Ss包括一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51,一操作按钮53,分别在壳体51的上、下表面成型的啮合爪511,和嵌入壳体51的插座件54。借助一可转动的销子52,操作按钮53铰接支承在壳体51前面。当壳体51注塑成型时,由于插座端55……装入壳体51的内腔,插座件54整体嵌入壳体51。
整体嵌入后罩1的母线嵌接板21,设有一开孔26,起动装置开关Ss装配在此孔中。车把后罩1的开孔34围绕在开孔26的外侧。在母线嵌接板21的开孔26中设有一包括若干插头端56……的插头件30,插头端56……与母线22……整体成型并伸出母线嵌接板21之外。如上所述,利用一部分母线22……作为插接件30的插头端56……,可以减少插接件30的件数,简化结构,最大限度减小断路和接触不良的可能性。
于是,当起动装置开关Ss穿过后罩1开孔34插入母线嵌接板21的开孔26时,装入母线嵌接板21的开孔26的插接件30的插头端56则自动装配在嵌入起动装置开关Ss的壳体51的插座件54的插座端55中,简便地完成了起动装置开关Ss和母线嵌接板21中的母线22……之间的电气连接。当起动装置开关Ss全部插入母线嵌接板21的开孔26中时,壳体51所设的啮合爪511、511与设在母线嵌接板21的开孔26中的爪座段261、261相啮合,防止起动装置开关Ss脱出。然后,起动装置开关Ss的壳体51的法兰512与车把后罩1的开孔34装配,遮住母线嵌接板21的开孔26。
如上所述,由于所有安装在摩托车V车把后罩1上的仪表装置5、起动装置开关Ss、调光开关Sd、方向指示开关Sw和鸣笛开关Sh的接线都是借助嵌入设在后罩1上的母线嵌接板21中的母线22……进行,所以,与采用常规的装配电路相比,不仅可以显著减少接线所需的零件数量和工时,而且也可以减少短路、断路和错接的可能性。使用寿命也可以超过采用装配电路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仅仅将仪表装置5插入车把后罩1的仪表装置安装孔43则能完成仪表装置5和母线22……之间的电气联接,而且由于仅将起动装置开关Ss、调光开关Sd、方向指示开关Sw和鸣笛开关Sh插入母线嵌接板21的开孔26-29中则能完成开关Ss、Sd、Sw和Sh与母线22……之间的电气联接;组装所需工时则可显著减少。由于仪表装置5是从车把后罩1的外侧插入,车把后罩1则可预先组装,这将提高工效。此外,由于插座件54的插座端55……安装在开关Ss、Sd、Sw和Sh之内,所以可以保护插座端55……,防止其变形和损坏,提高了电接触的安全可靠性。
下文将参照图14和15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用相同的序号标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组成元件。
第一实施例中组装时,仪表装置5是从车把后罩1的外侧向下插入;而在第二实施例中,仪表装置5的组装是将其从车把后罩1的内侧向后插。
换言之,在车把后罩1的中部,仪表装置的安装孔43是沿纵向成型,而且仪表装置5是从车把后罩1的内侧向外侧插,即从车体的前侧向其后侧插。此时,在壳体41侧面形成的啮合爪412、412与面向仪表装置安装孔43形成的爪座段18、18相啮合,借此,固定仪表装置5。由于仪表装置5沿车体纵向插入,设在母线嵌接板21侧面的插头件25的插头端20……和设在仪表装置5侧面的插座件44的插座端50……均沿车体纵向配置。
仪表装置5从车把后罩1的内侧向外侧嵌插,增加了仪表装置5设计的自由度。例如,即使当因添加组成件而使仪表装置5的尺寸增加时,只要设置一个能够从车把后罩1的外侧观察到仪表装置5显示区的观察口则足以,借此,改善仪表装置5的外观。
下文,将参照图16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起动装置开关Ss是在壳体51注塑成型时,将其插座件54嵌入壳体51中;而在第三实施例中,是在壳体51注塑成型之后,将起动装置开关Ss的插座件54安装在壳体51中。也就是说,插座件54有一对啮合爪541、541,将插座件54插入壳体51则使啮合爪541、541和壳体51的爪座段513、513相啮合;借此,插座件54与壳体51相固定。插座端55……可预先嵌入壳体51,并且当将插座件54插入壳体51时,插座端装配在插座件54中。
下文将参照图17和18,阐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
第四实施例中,起动装置开关Ss的插座端55……是松动地装配在嵌入壳体51的插座件54中,并且预先嵌入壳体51的开关端子57……装配在插座端55……的一端内。当插头件30与插座件54相联接时,从母线22……整体延伸的插头端56……装配在插座端55……的另一端,于是完成了起动装置开关Ss与母线22……的电气联接。由于插座端55……限定在插座件54之内,当拉出插头端56……时,插座端55……不会与插头端56……一起拉出插座件54……之外。
已详细阐述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值得指出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精髓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修改。
例如,按权利要求1、2和4所述的本发明,导线不限于母线22……,而且可以采用装配电路。可以在任选的构件上加工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中装置。在导向凸台47和导向面252之间的定位关系例如可以转换。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本发明的开关不局限于起动装置开关Ss、调光开关Sd、方向指示开关Sw和鸣笛开关Sh,也可以是任何其它型式的开关。再者,在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本发明的电器件也不局限于仪表装置5、起动装置开关Ss、调光开关Sd、方向指示开关Sw和鸣笛开关Sh,也可以是任何其它型式的开关。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是用金属片制成母线22……,但它们也可以是任选的断面,并可用圆形或矩形断面的金属型材制成。虽然,上述实施例中,母线嵌接板21固定在车把后罩1上,但也可以将母线嵌接板21支承在车把罩的任何部位。另外,还可以转换插座件44和插头件30之间的位置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