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二轮车的后挡泥板安装构造.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377656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38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104012.0

申请日:

1999.03.16

公开号:

CN1229036A

公开日:

1999.09.2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62J 15/02申请日:19990316授权公告日:20020424终止日期:20120316|||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B62J15/02

主分类号:

B62J15/02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柳下正美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1998.03.18 JP 069134/98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马江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在后挡泥板31的前部左右设置向前方开放的大体为U字形的前侧安装部40,在贯通车座轨22的加强部42并向内外凸出的安装轴43的车身内侧端部设防振橡胶44。在左右车座轨22之间放入后挡泥板31,将前侧安装部40对齐防振橡胶44向前方推,从而使防振橡胶44与前侧安装部40接合,把后挡泥板31支承到车座轨22一侧。在安装轴43的外侧端部安装缓冲器26的上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机动二轮车的后挡泥板安装构造,该机动二轮车在向车身后 方延伸出的车架上支承着后挡泥板;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后挡泥板上设 置向车身前方开放的、大体形成U字形凹部的安装部,从车身后方侧 向着预先设在车架上的、凸向车身内侧的凸构件推入后挡泥板,将上述 凸构件嵌合在上述安装部,由此将后挡泥板支承在上述车架上。

说明书


机动二轮车的后挡泥板安装构造

    本发明涉及安装性良好的机动二轮车的后挡泥板安装构造。

    在日本专利公报实公昭57-10949号公开了在左右平行的一对车座轨间支承后挡泥板的机动二轮车的构造。该挡泥板在左右侧面部的、与车座轨交叉的部分预先设置筒状弹性体,使后挡泥板的侧面向车身中心侧变形,在该筒状弹性体嵌合从车座轨凸出的轴构件,从而加以支承。

    上述后挡泥板的安装构造由于必须使后挡泥板的侧面向车身中心侧变形,所以安装作业费事而且需要熟练。为此希望有更简单而且可以迅速安装的构造。本发明就是为了满足这一要求而作出来的。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的后挡泥板安装构造,该机动二轮车在向车身后方延伸出的车架上支承后挡泥板;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后挡泥板上设置向车身前方开放的、大体形成U字形凹部的安装部,从车身后方侧向预先设在车架上的、凸向车身内侧的凸构件推入后挡泥板,将上述凸构件嵌合在上述安装部上,从而将后挡泥板支承在上述车架。

    由于在后挡泥板设置向车身前方开放的大体形成U字形凹部的安装部,将其与预先设在车架上的凸构件配合,所以,只需从车身后方向凸构件推入后挡泥板,即可将其支承在车架上。因此,没有必要象现有技术那样使后挡泥板的侧面向车身内侧变形,所以安装作业简单而且迅速,成为安装性良好地构造。而且,由于不需要现有技术那样大的弹性变形,所以可用较有刚性的材料形成后挡泥板,从而使得后挡泥板的材料选择的自由度也变大。

    图1为示出后挡泥板前部的安装构造的图4的1-1剖视图。

    图2为机动二轮车外观的行进方向左侧视图。

    图3为其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4为示出后挡泥板安装部的侧视图。

    图5为从车身上方示出后挡泥板后部的图。

    图6为图4的6-6剖视图。

    图7为后挡泥板的透视图。

    图8为图9的8-8线相当部的剖视图。

    图9为示出后挡泥板安装方法的图。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适用于机动二轮车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首先,对采用了实施例的机动二轮车的构造进行概略说明。图2为机动二轮车外观的行进方向左侧视图,图3为其局部放大俯视图,该机动二轮车具有美国式机动二轮车的构成,它具有形成长轮轴距的前轮1及后轮2、主销后倾角大的前叉3、垂下式转向柄4、泪漏型燃料箱5及安装位置较低的双人座6、设置在其后部的靠背7等特征性构造。

    配置在前后轮间的发动机8为水平型发动机,其空冷式气缸部9沿前后方向大体倒成水平型。该发动机8从配置在气缸部9上方的化油器10吸取混合气,通过从气缸部9下部向后方延伸的排气管11及消声器12排气。

    化油器10从燃料箱5供给燃料,由后方的空气滤清器13供给新鲜空气。另外,化油器10配置在由前侧罩14夹住的空间内,该前罩侧14以左右一对设置在燃料箱5的下方。

    前侧罩14设置在燃料箱5的前部下方、气缸部9上方的空间内,前端部覆盖喇叭15的侧方,并在喇叭15与化油器10之间配置各种电气部件。喇叭15也是电气部件。

    发动机8支承在车架的前部,该车架在侧视(图2)下大体呈环状,其前部由前管16、上部管17、下部管18以及枢轴板20构成,上部管17沿着车身中心从前管16向后方延伸,支承着燃料箱5,同时,大体在车身中央部弯曲,向下方延伸,连接到枢轴板20。

    下部管18以左右一对设置,从前管16向车宽方向扩展,向下方延伸,在气缸部9的下方弯曲,然后在侧视下重合到枢轴板20侧方地向后方延伸,在这里,与贯通枢轴板20朝车宽方向延伸的横管21(图2)连接。

    车架的后部由车座轨22与侧车架23大体构成为桁架形状。车座轨22从上部管17的弯曲部、左右一对大致水平地向后方延伸,并支承着双人座6;侧车架23连接下部管18,从枢轴板20的侧方向斜上方往后延伸,并连接于车座轨22的中间部。

    在枢轴板20可上下自由摆动地由枢轴25支承后叉24的前端部,该后叉24向后方延伸,在其后端部可自由回转地支承着后轮2。另外,在车座轨22和侧车架23的连接部与后叉24的后端部之间设置着缓冲器26。

    后轮2由链29驱动,链29卷挂在同心地设置在其侧面的从动链轮27与发动机8的驱动链轮28之间。图中的符号30为货架,符号31为后挡泥板,符号32为尾灯,符号33为挡泥片,符号34为后闪光式方向指示灯,符号35为后车号牌。

    下面,说明后挡泥板的安装构造。图1为示出后挡泥板前部的安装构造的图4中1-1剖视图,图5为示出后挡泥板后部的安装状态的图,图6为图4的6-6剖视图,图7为后挡泥板的透视图,图8为图9的8-8剖视图,图9为示出后挡泥板的安装方法的图。

    如图4和图5所示,后挡泥板31收容在左右一对的车座轨22之间,其前部和后部分别由前侧安装部40和设在左右侧面的后侧安装部41(图7)支承到车座轨22。

    如图7等所示那样,前侧安装部40为向前方开放的大体呈U字形的切口部,设在后挡泥板31的前部左右,该部分与安装轴43接合,该安装轴43贯通加强部42向内外凸出,该加强部42焊接在车座轨22与副车架23的连接部。

    在安装轴43的轴端部安装有圆形的防振橡胶44,在其外周部形成环状槽44a,在该环状槽44a嵌合导向肋45(参照图1),该导向肋45从前侧安装部40的边缘部一体地凸出。这样,可将后挡泥板31侧防振支承于车座轨22侧。

    在安装轴43的另一端,嵌合着形成于缓冲器26上部的环状上侧安装部46,在预先形成于安装轴43轴心部的螺母部靠紧垫圈47用螺栓48连接,从而同轴地支承缓冲器26。

    如图5所示,后挡泥板31的后部左右由螺栓51,与货架30一道固定安装在制动钳(キヤリパ)安装轴50。该制动钳安装轴50贯穿车座轨22。

    图6示出该构造,在后挡泥板31的内侧预先配置着副车架52,贯通支承于其侧部的筒状螺母53的外侧端部经护孔环54嵌合在形成于后挡泥板31后部侧面的贯通孔中,从而将后挡泥板31与副车架52组合在一起,而且螺母53的外侧端部与制动钳安装轴50的端部接触。螺母53、护孔环54及后挡泥板侧面的贯通孔相当于后侧安装部41。

    在该状态下将货架30的安装端部重合到制动钳安装轴50的另一端部,从外侧通过螺栓51,将其前端与形成于螺母53的轴孔中的阴螺纹部连接。由于货架30的安装部在每一侧面有前后两个位置,所以该安装与其相应在前后两个位置进行。

    图5中的符号60为靠背7的支架部,一体安装于其下端的带板状安装板61向前方延伸,在其前后部分将环形套筒62、62一体化。

    该安装板61平行于压扁部63地收容于空间64内,该空间64在形成于车座轨22后端部内侧的压扁部63与后挡泥板31的侧面之间形成,通过从压扁部63外侧将螺栓65连接到形成于环状套筒62内筒部(图示省略)的螺母部,把车座轨22与支架部60一体化。

    如图7及图8所示,后挡泥板31用树脂等适宜的材料成形,在前部一体形成前侧安装部40,在内侧预先安装有护孔环54。在上面于俯视下与副车架52的桥接部56重合的位置形成贯通孔57,在这里嵌合缓冲橡胶58。该贯通孔57形成2列,每列于左右两处形成,以对应桥接部56沿前后隔有一定距离地形成于两处这一情况。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作用。如图9所示,从上方往左右一对车座轨22之间放入后挡泥板31,将前侧安装部40对着安装轴43推入到前方,则在防振橡胶44嵌合到安装轴43的同时,在形成于防振橡胶44外周槽的环状槽44a(图1)中嵌合导向肋45,从而进行定位和安装。

    这样,使前侧安装部40与加强部42接合地将后挡泥板31的前部支承于车座轨22。其结果,后挡泥板31的前部临时受到固定,所以,可使后部的后侧安装部41和制动钳安装轴50对齐,由螺栓51将货架30一起固定。

    这样一来,只需从后方向车座轨22之间插入后挡泥板31即可将前部接合支承于车座轨22,所以,不需要一边使后挡泥板31产生大的弹性变形一边安装,从而可使将后挡泥板31的前部支承到车座轨22一侧的作业变得简单而且迅速。而且,由于可以使用较有刚性的材料,所以制造后挡泥板时材料的选择自由度也变大。

    而且,由于可以这样临时固定前部侧,同时预先将副车架52组合到后挡泥板31的内侧,所以在安装后挡泥板31的后部侧时,可以放开前部侧地用双手作业,这一点也使操作性得到极大的改善。

    由于将安装轴43兼用作缓冲器26安装用的轴构件,所以可减少零件数目。但是,并不一定非要将从与前侧安装部40接合的车座轨22侧凸出的构件兼用作缓冲器26的安装轴,也可以任意设定别的构件,在该场合,前侧安装部40与车座轨22侧的安装场所设定的自由度变大。

    另外,不使用设于安装轴43的防振橡胶44也可以。在使用的场合,不限于橡胶,可以换成各种弹性材料。

机动二轮车的后挡泥板安装构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机动二轮车的后挡泥板安装构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机动二轮车的后挡泥板安装构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动二轮车的后挡泥板安装构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动二轮车的后挡泥板安装构造.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在后挡泥板31的前部左右设置向前方开放的大体为U字形的前侧安装部40,在贯通车座轨22的加强部42并向内外凸出的安装轴43的车身内侧端部设防振橡胶44。在左右车座轨22之间放入后挡泥板31,将前侧安装部40对齐防振橡胶44向前方推,从而使防振橡胶44与前侧安装部40接合,把后挡泥板31支承到车座轨22一侧。在安装轴43的外侧端部安装缓冲器26的上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