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377246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4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22797.X

申请日:

1998.12.09

公开号:

CN1219484A

公开日:

1999.06.1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4.6.2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8.12.9|||公开

IPC分类号:

B62K11/00

主分类号:

B62K11/00

申请人: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奥村英隆; 藤井宏始; 铃木达也

地址:

日本静冈县

优先权:

1997.12.09 JP 338661/97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赵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既能避免提高成本又能阻止雾状的水吸入空气滤清器内。将空气滤清器箱体26配置在车座2的下方。在空气滤清器箱体26的上部突出地设置吸气管道20。在车座底板17上整体地形成隔壁21,使其由车身的前方与两侧方包围前述吸气管道20。另外,将前述隔壁21上的位于吸气管道20的两侧方的部分固定在车架上的车座支持托架22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将在上部突出设置有吸气管道的空气 滤清器箱体配置在车座的下方,在该车座底板上整体地形成隔壁,使其 由车身的前方与两侧方包围前述吸气管道,将前述隔壁上的位于前述吸 气管道两侧方的部分固定在车架上的车座支持托架上。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将副隔壁整体地形成 于空气滤清器箱体上,使其面向吸气管道与车座底板上的隔壁之间,并 且由车身的前方与两侧方包围吸气管道。

说明书


摩托车

    本发明涉及将空气滤清器安装在车座下方的摩托车。

    以往,在这种摩托车上,为了使雨于时降落的雨水与前轮带起的泥水等不吸入空气滤清器内,在设置空气滤清器的吸入管道时,使吸气口指向车体的后方。

    但是,只将吸气管道的吸气口朝向车体的后方,随着行驶风吹入的雾状的水,有被吸入空气滤清器内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缺点,考虑到在吸气管道的周围设置能捕获雾状水的过滤器的方法,但采用这种构成时,就会增加零件数量因而提高成本。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既能避免提高成本又能阻止将零状的水吸入空气滤清器内。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的摩托车,是在车座的下方设置的空气滤清器的上部,突出地设置吸气管道,并在车座底板上整体地形成隔壁,使其由车身的前方与两侧方包围前述吸气管道,将前述隔壁的位于吸气管道两侧方的部分固定于车架上地车座支持托架上。

    根据本发明,由车身前侧向吸气管道流动的行驶风,通过与设置在车座底板上的隔壁接触而改变流动方向,因此能使随着行驶风流动的雾状的水附着于前述隔壁的外面上而被捕捉。另外,由于是利用车座底板捕捉雾状水的构造,不增加零件数量。再者,在吸气管道的两侧方,除了车座底板上的隔壁之外还设置车座支持托架,因此还能由该车座支持托架捕捉雾状的水。

    另一个有关发明的摩托车是基于上述的有关发明的摩托车,是将副隔壁整体地形成于空气滤清器箱体上,使其面向吸气管道与车座底板上的隔壁之间,并且由车身的前方与两侧方包围吸气管道。

    根据该发明,形成利用隔壁与副隔壁抑制空气流的迷宫构造,因此通过该迷宫构造的部分而流动的行驶风的流速降低,并且包含于其中的雾状的水容易附着在隔壁与副隔壁上。其结果,能使通过隔壁的下方而流向吸气管道侧的雾状水附着于隔壁与副隔壁上而进行捕捉。另外,由于副隔壁是与空气滤清器箱体整体形成,不会增加零件数量。

    图1是本发明的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表示空气滤清器箱体的吸气管道部分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车座后部的侧视图。

    以下,按照图1~图4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摩托车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摩托车的侧视图,图2是将主要部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空气滤清器箱体的吸气管道部分的俯视图。而且,图3是以Ⅱ-Ⅱ线表示图2的剖断位置。图4是表示车座后部的侧视图,该图将车座底板与车架侧的横向构件的结合部分剖切表示。

    在这些图中,标记1表示该实施例的摩托车。该摩托车1,在车座2的下方侧罩3的内侧装有空气过滤器4。前述侧罩3具有图中未示出的键锁,采取不将该键锁打开即不能从车身上卸下的构造。

    在图1中,标记5表示炮架型车架,6是装载在车架5上的空冷式4循环单缸发动机,7表示回转自如地支持在车架5的头管8内的前叉。前轮9与转向车把10安装在该前叉7上。

    另外,标记11表示燃料箱,12是后臂,摆动自如地支持在车架5的后臂托架13上,14是后轮,回转自如地安装在前述后臂12上。前述燃料箱11支持在车架5的燃料箱轨15以及与该燃料箱轨15的中途连结的车座轨16上。再者,燃料箱轨15是由1根管体形成,车座轨16是由在车宽方向成对的2根管体形成。前述车座2支持在该车座轨16上。

    前述车座2如图2所示,采取在车座底板17与表皮材料18之间充填缓冲材料19的构造,作成能使驾驶者与同乘者乘坐。前述车座底板17由合成树脂制成,整体地形成后述的包围空气滤清器4的吸气管道20的隔壁21。该隔壁21如图3所示,是由前壁21a与左右一对的侧壁21b形成,其水平剖面成为朝向车身后方开放的字状,由车身的前方与两侧方包围吸气管道20。

    另外,前述隔壁21是将位于吸气管道20的两侧方的侧壁21b的后端部,利用固定螺栓23固定于车架5上的车座支持托架22上。前述车座支持托架22是由板材制成,分别向前下方延伸地焊接在横管24的车身左侧与车身右侧,该横管24用于连结前述在车宽方向上一对的车座轨16。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从侧方看,车座2的侧部下缘2a是同吸气管道20和吸气管道20的吸气口20a重叠地使车座侧部向下方延伸地设置,以防止水从车身的侧方随着空气流进入吸气口20a侧。由于采取该构造,车座2的侧部下缘2a的位置变低,因此,为了不损于固定螺栓23的连结与拆卸操作的作业性,使前述车座支持托架22与前述侧壁21b的后端部由前述侧部下缘2a向下方突出。

    如果使前述侧壁21b沿着上下方向形成得较长时,对于横向负荷的刚性容易降低,但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以前壁21a将左右侧壁21b的前端互相连结起来,以加强侧壁21b从而提高刚性。即,将由上述前壁21a与左右一对侧壁21b构成的俯视为字状的隔壁21与车座底板17整体地形成,能提高车座底板17的刚性,并且能使用该隔壁21将车座2强固地固定在车架5上。

    再者,关于车座2的支持,除了将前述隔壁21固定在车架5上之外,还可以如图4所示那样进行,使车座底板17的后端部的止动片17a与车座轨16后端部的横向构件25结合,并且使在车座底板17上向下方突出设置的多个承重体17b(参照图2)支承在车座轨16上。前述横向构件25,是为了连结左右一对的车座轨16而横架于其上,并在上端部的车宽方向的中间部,突出设置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开口的结合环25a。使前述止动片17a由前方卡入该结合环25a内,即将车座2的后端部连结在车架5上。

    前述空气滤清器4是由形成为箱形的空气滤清器箱体26(参照图2),和装设在该空气滤清器箱体26内部的空气滤清器元件(图中未示出)构成。关于空气滤清器箱体26,在车身后侧的上部向上方突出地设置吸气管道20,并且如图1所示那样使气化器27连接在车身前侧的端部上,将车身后侧与前侧的端部支持在车架5上。

    空气滤清器箱体26的车身后侧的支持部采取的构造如图2所示,将突出设置在空气滤清器箱体26上的连结板26a以固定螺栓28固定在车身左侧的车座支持托架22(在图2中以双点划线表示)的下端部。空气滤清器箱体26的车身前侧的支持部采取的构造是,将突出设置在空气滤清器箱体26上的连结板26b通过图中未示出的撑杆支持在连结前述后臂托架13与燃料箱轨15的连结管29上。

    前述吸气管道20,其吸气口20a指向车身后方地形成,并被整体形成于空气滤清器箱体26上的副隔壁30由车身的前方与两侧方进行包围。前述副隔壁30是由下方面向吸气管道20与车座底板17的隔壁21之间地形成。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摩托车1在行驶时,行驶风在图2中如箭头所示,在燃料箱11与车座前端部的下方由车身前侧流向吸气管道20。该行驶风通过与设置在车座底板17上的隔壁21接触而改变流动方向。

    因此,在雨天行驶等情况下,当雾状的水随着行驶风从车身前侧吹入到空气滤清器4侧时,该雾状的水能附着在前述隔壁21的外面而被捕捉。另外,由于采取利用车座底板17捕捉雾状的水的构造,不会增加零件数量。

    再者,该摩托车1,由于在空气滤清器箱体26上设置面向吸气管道20与车座底板17的隔壁21之间的副隔壁30,由隔壁21与副隔壁30形成迷宫构造,因此能使通过隔壁21的下方而流向吸气管道20侧的雾状水附着于隔壁21与副隔壁30上而被捕捉。这是由于迷宫构造抑制了空气的流动,由隔壁21的外侧向吸气管道20流动的行驶风的流速由于前述迷宫构造而降低,其中所含的雾状水容易附着于隔壁21与副隔壁30上。而且,副隔壁30与空气滤清器箱体26形成整体,因此不会增加零件数量。另外,前述副隔壁30还具有将与隔壁21进行冲突而滴下的水同吸气管道20和吸气管道20的安装部隔离开的功能。

    此外,该摩托车1是将车座底板17的隔壁21上的位于吸气管道20的两侧的部分固定在车座支持托架22上,因此在吸气管道20的两侧方,除了隔壁21之外,还设置有车座支持托架22,还能由该车座支持托架22捕捉雾状的水。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由车身前侧向吸气管道流动的行驶风,通过与设置在车座底板上的隔壁接触改变了流动方向,因而能使随着行驶风而流动的雾状的水附着于前述隔壁上而被捕捉。

    因此,能阻止雾状的水被吸入吸气管道内。另外,由于隔壁与车座底板整体地形成,不会增加零件数量,能使捕捉雾状的水的构造不提高成本地实现。而且,在吸气管道的两侧方,除了车座底板的隔壁之外,还配置有车座支持托架,还能由该车座支持托架来捕捉雾状的水,因此能更进一步使水难以吸入。

    根据使副隔壁整体地形成于空气滤清器箱体上的另一发明,由于由隔壁与副隔壁形成迷宫构造,通过该迷宫构造的部分而流动的行驶风的流速降低,其中所含的雾状的水容易附着于隔壁与副隔壁上。其结果,能使通过隔壁的下方向吸气管道侧流动的雾状的水附着于隔壁与副隔壁上而被捕捉。另外,由于副隔壁与空气滤清器箱体整体地形成,不会因零件增加而提高成本。

摩托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摩托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摩托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摩托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摩托车.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既能避免提高成本又能阻止雾状的水吸入空气滤清器内。将空气滤清器箱体26配置在车座2的下方。在空气滤清器箱体26的上部突出地设置吸气管道20。在车座底板17上整体地形成隔壁21,使其由车身的前方与两侧方包围前述吸气管道20。另外,将前述隔壁21上的位于吸气管道20的两侧方的部分固定在车架上的车座支持托架22上。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