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舱卸货用防水防尘装置.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377132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68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22458.X

申请日:

1998.11.12

公开号:

CN1219494A

公开日:

1999.06.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9.6.16|||公开|||

IPC分类号:

B65G67/60; B65G69/00

主分类号:

B65G67/60; B65G69/00

申请人:

张永平;

发明人:

方津; 吕华光

地址: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优先权:

1997.11.14 US 08/970,705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张恒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船舱卸货用防水防尘装置,包括一主框架元件,其具滚轮两容置槽的侧壁与两端壁间置有一副框架元件,副框架元件的两短壁设有延伸至侧壁槽内的滚轮,及两形成滚轮容置槽的长壁。一卸货框架元件置于长壁与短壁之间,且具有两滚轮安装壁,其设有延伸至长壁槽内的滚轮。一主覆盖棚单元包括两覆盖棚,其分别连接于其中一侧壁及长壁。一副覆盖棚单元也包括两覆盖棚,其分别连接于其中一短壁及卸货框架元件的一连接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船舱卸货用防水防尘装置,该散装货轮具有四个形成一舱口在其间 的舱口壁,其特征在于:该防水防尘装置包含一矩形的主框架元件、一矩形的副 框架元件、一矩形的卸货框架元件、一主覆盖棚单元及一副覆盖棚单元;该矩形 的主框架元件具有两个相对侧壁和两个连接该等侧壁的相对端壁,每个侧壁和端 壁是被定位在对应的一个舱口壁上,每个侧壁形成一个纵向地延伸於该等相对的 端壁间的长形滚轮容置槽;该矩形的副框架元件置放於该主框架元件的该等侧壁 与该等端壁间,该副框架元件具有两个与该主框架元件的端壁平行的长壁,以及 两个与该主框架元件的侧壁平行的短壁,每个短壁具有至少两个可转动地安装於 其上的滚轮,该等滚轮延伸至该主框架元件对应侧壁的滚轮容置槽内,该副框架 元件以与该等侧壁平行的方向相对於该主框架元件移动,每个长壁形成一个纵向 地延伸於该等相对的短壁间的长形滚轮容置槽;该矩形的卸货框架元件置放於该 框架元件的该等长壁与该等短壁间,该卸货框架元件具有两个与该副框架元件的 长壁平行相对的滚轮安装壁,以及两个与该副框架元件的短壁平行且连接该等滚 轮安装壁相对的连接壁,每个滚轮安装壁具有至少两个可转动地安装於其上的滚 轮,该等滚轮可转动地延伸至该副框架元件对应的一个长壁的滚轮容置槽,该卸 货框架元件以与该副框架元件的长壁平行的方向相对於该副框架元件移动;该主 覆盖棚单元包括一第一挠性覆盖棚和一第二挠性覆盖棚,该第一覆盖棚置放於该 主框架元件的侧壁、该主框架元件的其中一个端壁与该副框架元件的其中一个长 壁间,该第二覆盖棚置放於该主框架元件的侧壁、该主框架元件的另一端壁与该 框架元件的另一个长壁间,该主覆盖棚单元的第一和第二覆盖棚各具有一个被连 接至该主框架元件对应一端壁的第一端部和一个被连接至该副框架元件对应的 一长壁的第二端部,该主覆盖棚单元的第一和第二覆盖棚各具有多数个等距杆 体,每个第一和第二覆盖棚的该等杆体被固定在对应的覆盖棚上且具有延伸在该 对应覆盖棚两侧外的相对末端,每个杆体具有可转动地安装至相对末端且可转动 地延伸至该主框架元件的侧壁的滚轮容置槽的滚轮;该副覆盖棚单元包括一第一 挠性覆盖棚和一第二挠性覆盖棚,该第一覆盖棚置放於该副框架元件的长壁、该 副框架元件的一短壁与该卸货框架元件的一连接壁间,该第二覆盖棚置放於该副 框架元件的长壁、该副框架元件的另一短壁与该卸货框架元件的另一连接壁间, 该副覆盖棚单元的第一和第二覆盖棚各具有一被连接至该框架元件对应的一 短壁的第一端部和一被连接至该卸货框架元件对应的一连接壁的第二端部,该副 覆盖棚单元的第一和第二覆盖棚各具有多个等距杆体,每个第一和第二覆盖棚的 该等杆体固定至对应的覆盖棚且具有延伸在对应的覆盖棚两侧外的相对末端,每 个杆体具有可转动地安装至相对末端且可转动地延伸至该副框架元件的长壁的 滚轮容置槽的滚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舱卸货用防水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水防 撞装置更包含用於驱动该副框架元件其中一滚轮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用於驱动 该卸货框架元件的其中一滚轮的第二驱动装置。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舱卸货用防水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驱 动装置包括一个被置放於该副框架元件其中一短壁上并且具有一具一驱动轮盘 的驱动轴的第一双向驱动电动机,以及一连接该第一驱动装置的该驱动轮盘与在 其中一短壁上的该副框架元件其中一滚轮的驱动皮带,该第二驱动装置包括一个 被置放於该卸货框架元件其中一滚轮安装壁上并且具有一具一驱动轮盘的驱动 轴的第二双向驱动电动机,以及一连接该第二驱动装置的该驱动轮盘与在其中一 滚轮安装壁上的该卸货框架元件其中一滚轮的驱动皮带。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舱卸货用防水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水防 撞装置更包含一第一感应器单元及一第二感应器单元;该第一感应器单元电气地 连接至该第一驱动电动机,并且包括一讯号发送器和一讯号接收器,该讯号发送 器安装於该卸货框架元件的其中一连接壁上且接近该卸货框架元件的其中一滚 轮安装壁并且持续地产生一感应讯号,而该讯号接收器安装於该卸货框架元件的 另一连接壁上且在一个与该第一感应器单元的讯号发送器相对的位置处并且接 收来自该第一感应器单元的讯号发送器的感应讯号,该第一驱动电动机的驱动轴 在该第一感应器单元的讯号接收器接收不到来自该第一感应器单元的讯号发送 器的感应讯号时被作动以顺时针方向转动;该第二感应器单元被电气地连接至该 第一驱动电动机,且包括一讯号发送器和一讯号接收器,该讯号发送器安装於该 卸货框架元件的其中一连接壁上且接近该卸货框架元件的另一个滚轮安装壁并 且持续地产生一感应讯号,而该讯号接收器安装於该卸货框架元件的另一连接壁 上且在一个与该第二感应器单元的讯号发送器相对的位置处并且接收来自该第 二感应器单元的讯号发送器的感应讯号,该第一驱动电动机的驱动轴在该第二感 应器单元的讯号接收器接收不到来自该第二感应器单元的讯号发送器的感应讯 号时被作动以逆时针方向转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舱卸货用防水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水防 撞装置更包含一第三感应器单元及一第四感应器单元;该第三感应器单元电气地 连接至该第二驱动电动机,且包括一讯号发送器和一讯号接收器,该讯号发送器 安装於该卸货框架元件的其中一个滚轮安装壁上接近该卸货框架元件的其中一 个连接壁并且持续地产生一感应讯号,而该讯号接收器安装於该卸货框架元件的 另一滚轮安装壁上且在一个与该第三感应器单元的讯号发送器相对的位置处并 且接收来自该第三感应器单元的讯号发送器的感应讯号,该第二驱动电动机的驱 动轴在该第三感应器单元的讯号接收器接收不到来自该第三感应器单元的讯号 发送器的感应讯号时被作动以顺时针方向转动;该第四感应器单元电气地连接至 该第二驱动电动机,且包括一讯号发送器和一讯号接收器,该讯号发送器安装於 该卸货框架元件的其中一滚轮安装壁上且接近该卸货框架元件的另一连接壁并 且持续地产生一感应讯号,而该讯号接收器安装於该卸货框架元件的另一滚轮安 装壁上且在一个与该第四感应器单元的讯号发送器相对的位置处并且接收来自 该第四感应器单元的讯号发送器的感应讯号,该第二驱动电动机的驱动轴在该第 四感应器单元的讯号接收器接收不到来自该第四感应器单元的讯号发送器的感 应讯号时被作动以逆时针方向转动。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舱卸货用防水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框架 元件的每个侧壁具有一被设置於其内表面上且纵向地延伸於该等相对端壁间的 长形的凹槽形成板,该凹槽形成板具有一个从一对应的侧壁内表面延伸出来的水 平板部份和一个从该水平板部份向上延伸的垂直板部份,该对应的侧壁的内表 面、该水平板部份与该垂直板部份间具有一水容置槽。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舱卸货用防水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框架 元件的每个长壁具有一内表面,该内表面形成一从其那里向下延伸的安装板,以 及一设置於该安装板的内表面上的长形的凹槽形成板,该凹槽形成板具有一个从 该安装板的内表面延伸出来的水平板部份和一个从该水平板部份向上延伸的垂 直板部份,该安装板的内表面、该水平板部份与该垂直板部份间具有一水容置 槽。

说明书


船舱卸货用防水防尘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防尘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船舱卸货用防水防尘装置。

    如图1所示,以往卸货机主塔12的卸货机垂杆120经由该货轮11的舱口111延伸至该货轮11的货舱110内,该卸货机垂杆120是透过一抽吸手段而可运作,使松散的粉粒货物10沿着该卸货机垂杆120运送至一个卸货机横杆121,该横杆121经由其他运输设备把货物10运送至在港岸14处的一货物贮存库13。但是,因为该舱口111的尺寸相当大,在卸货运作期间,会因阵风而造成空气污染。且为了防止该粉粒货物10被弄湿,在雨天时,卸货运作必需暂时停止,因此增加卸货运作所负担的成本。

    本发明的目在于提供一种船舱卸货用防水防尘装置,能够在雨天期间卸货时防止粉粒货物被弄湿,且其能够在卸货运作期间防止粉粒货物污染空气。

    本发明的船舱卸货用防水防尘装置,包含一散装货轮及一种适於与该散装货轮一起使用防水防尘装置,该散装货轮具有四个形成一舱口在其间的舱口壁,该防水防尘装置包括:一矩形的主框架元件、一矩形的副框架元件、一矩形的卸货框架元件、一主覆盖棚单元及一副覆盖棚单元,该主框架元件具有两个相对侧壁和两个连接该等侧壁的相对端壁,每个侧壁和端壁是被定位在对应的一个舱口壁上,每个侧壁形成一个纵向地延伸於该等相对的端壁之间的长形滚轮容置槽,该矩形的副框架元件是被置放於该主框架元件的该等侧壁与该等端壁之间,该副框架元件具有两个与该主框架元件的端壁平行的长壁,和两个与该主框架元件的侧壁平行的短壁,每个短壁具有至少两个滚轮可转动地安装於其上,该等滚轮延伸至该主框架元件的对应侧壁的滚轮容置槽内,使该副框架元件可以一个与该等侧壁平行的方向来相对於该主框架元件移动,每个长壁形成一个纵向地延伸於该等相对短壁之间地长形滚轮容置槽,该卸货框架元件是被置放於该副框架元件的该等长壁与该等短壁之间,该卸货框架元件具有两个与该副框架元件的长壁平行的相对的滚轮安装壁和两个与该副框架元件的短壁平行且连接该等滚轮安装壁的相对的连接壁,每个滚轮安装壁具有至少两个滚轮被可转动地安装於其上,该等滚轮是可转动地延伸至该副框架元件对应的一个长壁的滚轮容置槽,使该卸货框架元件可以一个与该副框架元件的长壁平行的方向来相对於该副框架元件移动,该主覆盖棚单元包括一第一挠性覆盖棚和一第二挠性覆盖棚,该第一覆盖棚是被置放於该主框架元件的侧壁、该主框架元件其中一个端壁与该副框架元件其中一个长壁之间,该第二覆盖棚是被置放於该主框架元件的侧壁、该主框架元件的另一端壁与该副框架元件的另一个长壁之间,该主覆盖棚单元的第一和第二覆盖棚各具有一个被连接至该主框架元件对应的一个端壁的第一端部和一个被连接至该框架元件对应的一个长壁的第二端部,该主覆盖棚单元的第一和第二覆盖棚各具有数个等距杆体,每个第一和第二覆盖棚的该等杆本是被固定至对应的覆盖棚且具有延伸在对应的覆盖棚的两侧外的相对末端,每个杆体具有可转动地安装至其相对末端且可转动地延伸至该主框架元件侧壁的滚轮容置槽的滚轮,该副覆盖棚单元包括一第一挠性覆盖棚和一第二挠性覆盖棚,该第一覆盖棚被置放於该副框架元件的长壁、该副框架元件的其中一个短壁与该卸货框架元件的其中一个连接壁之间,该第二覆盖棚被置放於该框架元件的长壁、该副框架元件的另一短壁与该卸货框架元件的另一个连接壁之间,该副覆盖棚单元的第一和第二覆盖棚各具有一个被连接至该副框架元件对应的一个短壁的第一端部和一个被连接至该卸货框架元件对应的一个连接壁的第二端部,该副覆盖棚单元的第一和第二覆盖棚各具有数个等距杆体,每个第一和第二覆盖棚的该等杆体是被固定至对应的覆盖棚且具有延伸在该对应覆盖棚的两侧外的相对末端,每个杆体具有可转动地安装至其相对末端且可转动地延伸至该副框架元件长壁的滚轮容置槽的滚轮。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松散的粉粒货物借着使用现有卸货机主塔来从一散装货轮卸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防水防尘装置的主框架元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防水防尘装置的副框架元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防水防尘装置的卸货框架元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防水防尘装置的主覆盖棚单元的其中一个挠性覆盖棚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防水防尘装置的副覆盖棚单元的其中一个挠性覆盖棚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防水防尘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感应器单元配置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部份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另一部份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在卸货运作期间的侧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在卸货运作期间的另一侧视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在卸货运作期间的俯视示意图。

    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船舱卸货用防水防尘装置包括一矩形的主框架元件

    2、一矩形的副框架元件3、一矩形的卸货框架元件4、一主覆盖棚单元5及一副覆盖棚单元6。

    如图2所示,该主框架元件2具有两相对的侧壁20和两连接该等侧壁20的相对的端壁21,配合图9所示,每个侧壁20具有一内表面,该内表面在靠近该侧壁20的顶部形成一长形的滚轮容置槽200。

    该主框架元件2的每个侧壁20和端壁21是被定位在形成一散装货轮的舱口111的其中一个舱口壁8上,一向下延伸凸缘201形成在每个侧壁20和端壁21的底部并且紧靠对应的舱口壁8的内表面,可防止在该主框架元件2与该等舱口壁8之间的相对移动。每个侧壁20更具有一被设置在其内表面上於该向下延伸凸缘201上并且纵向地延伸於该等相对的端壁21之间的长形的凹槽形成板202,该凹槽形成板202具有一个从该对应的侧壁20的内表面延伸出来的水平板部份2020,及一个从该水平板部份2020的末端向上延伸的垂直板部份2021,使一水容置槽203形成在该侧壁20的内表面、该水平板部份2020与该垂直板部份2021之间。

    如图3、7、9、10所示,该副框架元件3被置放於该主框架元件2的该等侧壁20与端壁21之间,并且具有两个与该主框架元件2的端壁21平行的相对的长壁30,以及两个与该主框架元件2的侧壁20平行且连接该等长壁30的相对的短壁31。至少两个滚轮301是被可转动地安装於每个短壁31的外表面上,而且是可转动地延伸至该主框架元件2对应的一个侧壁20的滚轮容置槽200内,使该副框架元件3可以一个与该主框架元件2的侧壁20平行的方向相对於该主框架元件2移动,一双向驱动电动机302被设置於该副框架元件3的其中一个短壁31的顶部上,该驱动电动机302具有一驱动轴3020,在该驱动轴3020上安装有一驱动轮盘3021,如图9所示,一驱动皮带3022连接该驱动轮盘3021和其中一个滚轮301的轴3010,使该驱动电动机302的驱动轴3020以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的任一方向转动的作动导致该其中一个滚轮301对应的转动,借此相对於该主框架元件2来移动该副框架元件3,每个长壁30具有一个形成一长形滚轮容置槽300的内表面,和从其底部向下延伸的安装板303,一长形凹槽形成板304被设置於每个长壁30的安装板303的内表面上,该凹槽形成板304具有一个从与其对应的安装板303内表面延伸出来的水平板部份3040,及一个从该水平板部份3040的末端向上延伸的垂直板部份3041,因此一水容置槽3042被形成於该水平板部份3040、该垂直板部份3041、与该安装板303的内表面之间。

    如图4、7、8、10所示,该卸货框架元件4被置放於该副框架元件3的该等长壁30和短壁31之间,且具有两个与该副框架元件3的长壁30平行相对的滚轮安装壁41,及两个与该副框架元件3的短壁31平行且连接该等滚轮安装壁41的相对连接壁40,至少两个滚轮401被可转动地安装於每个滚轮安装壁41的外表面上并且延伸至该副框架元件3对应的一个长壁30的滚轮容置槽300内,使该卸货框架元件4可以一个与该等长壁30平行的方向相对於该副框架元件3来移动,一双向驱动电动机402被设置於该卸货框架元件4的其中一个滚轮安装壁41的顶部上,该驱动电动机402具有一驱动轴4020,在该驱动轴4020上安装有一驱动轮盘4021,一驱动皮带4022连接该驱动轮盘4021和其中一个滚轮401的轴4010,因此该驱动电动机402的驱动轴4020以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的任一方向转动的作动导致其中一个滚轮401对应的转动,借此相对於该副框架元件3来移动该卸货框架元件4。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是有四个感应器单元被设置於该卸货框架元件4上。一第一感应器单元被电气地连接至该驱动电动机302,并且包括一讯号发送器42和一讯号接收器43,该发送器42是被安装於该卸货框架元件4的其中一个连接壁40上接近该卸货框架元件4的其中一个滚轮安装壁41并且持续地产生一感应讯号,而该接收器43被安装於该卸货框架元件4的另一个连接壁40上在一个与该第一感应器单元的讯号发送器42相对的位置处并且接收来自该第一感应器单元的讯号发送器42的感应讯号。在该讯号发送器42与该讯号接收器43之间的讯号路径是由虚线Ⅰ表示。该驱动电动机302的驱动轴3020在该第一感应器单元的讯号接收器43接收不到来自该第一感应器单元的讯号发送器42的感应讯号时是被作动来以顺时针方向转动。

    一第二感应器单元也被电气地连接至该驱动电动机302,第二感应器单元包括一讯号发送器44和一讯号接收器45,该讯号发送器44是被安装於与该讯号发送器42相同的连接壁40上接近该卸货框架元件4的另一个滚轮安装壁41并且持续地产生一感应讯号,而该接收器45被安装於与该讯号接收器43相同的连接壁40上在一个与该第二感应器单元的讯号发送器44相对的位置处并且接收来自该第二感应器单元的讯号发送器44的感应讯号,在该讯号发送器44与该讯号接收器45之间的讯号路径是由虚线Ⅱ表示,该驱动电动机302的驱动轴3020在该第二感应器单元的讯号接收器45接收不到来自该第二感应器单元的讯号发送器44的感应讯号时是被作动来以逆时针方向转动。

    一第三感应器单元是被电气地连接至该驱动电动机402。该第三感应器单元包括一讯号发送器46和一讯号接收器47,该发送器46是被安装於该卸货框架元件4的其中一个滚轮安装壁41上接近该卸货框架元件4的其中一个连接壁40并且持续地产生一感应讯号,而该接收器47被安装於该卸货框架元件4的另一个滚轮安装壁41上在一个与该第三感应器单元的讯号发送器46相对的位置处并且接收来自该第三感应器单元的讯号发送器46的感应讯号,在该讯号发送器46与该讯号接收器47之间的讯号路径是由虚线Ⅲ表示,该驱动电动机402的驱动轴4020在该第三感应器单元的讯号接收器47接收不到来自该第三感应器单元的讯号发送器46的感应讯号时是被作动来以顺时针方向转动。

    一第四感应器单元也是被电气地连接至该驱动电动机402,该第四感应器单元包括一讯号发送器48和一讯号接收器49,该发送器48被安装於与该讯号发送器46相同的滚轮安装壁41上接近该卸货框架元件4的另一个连接壁40并且持续地产生一感应讯号,而该接收器49被安装於与该讯号接收器47相同的滚轮安装壁41上在一个与该第四感应器单元的讯号发送器48相对的位置处并且接收来自该第四感应器单元的讯号发送器48的感应讯号,在该讯号发送器48与该讯号接收器49之间的讯号路径是由虚线Ⅳ表示,该驱动电动机402的驱动轴4020在该第四感应器单元的讯号接收器49接收不到来自该第四感应器单元的讯号发送器48的感应讯号时是被作动来以逆时针方向转动。

    如图5、7、10所示,该主覆盖棚单元5包括一第一挠性覆盖棚50和一第二挠性覆盖棚51,该第一覆盖棚50被置放於该主框架元件2的侧壁20、该主框架元件2其中一个端壁21与该副框架元件3其中一长壁30之间,而该第二覆盖棚51被置放於该主框架元件2的侧壁20、该主框架元件2的另一端壁21与该副框架元件3的另一长壁30之间,该主覆盖棚单元5的第一和第二覆盖棚50、51各具有一个被连接至该主框架元件2对应的端壁21的第一端部和一个被连接至该副框架元件3对应的长壁30的第二端部,在本实施例中,该主覆盖棚单元5的第一覆盖棚50的第二端部设置有一勾钩元件500,该勾钩元件500可相互配合且可分离地连接至一形成於该框架元件3对应的长壁30上的勾钩元件305,该主覆盖棚单元5的第一和第二覆盖棚50、51各具有数个以缝接方式来被固定至其那里且具有延伸在其两侧外相对末端的等距杆体52。每个杆体52具有可转动地安装至其的相对末端且可转动地延伸至该主框架元件2的滚轮容置槽200的滚轮520。

    如图6、7、12所示,该副覆盖棚单元6包括一第一挠性覆盖棚60和一第二挠性覆盖棚61,该第一覆盖棚60被置放於该副框架元件3的长壁30、该副框架元件3的其中一个短壁31与该卸货框架元件4的其中一个连接壁40之间,而该第二覆盖棚61被置放於该副框架元件3的长壁30、该副框架元件3的另一短壁31与该卸货框架元件4的另一连接壁40之间,该副覆盖棚单元6的第一和第二覆盖棚60、61各具有一个被连接至该副框架元件3对应的短壁31的第一端部,和一个被连接至该卸货框架元件4对应的连接壁40的第二端部。该副覆盖棚单元6的第一和第二覆盖棚60、61各具有数个以缝接方式来被固定至其那里且具有延伸在其两侧外的相对末端的等距杆体62,每个杆体62具有可转动地安装至其相对末端且可转动地延伸至该框架元件3的滚轮容置槽300的滚轮620。

    如图7、8、11、12所示,在卸货运作期间,一卸货机主塔的卸货机垂杆120经由该卸货框架元件4延伸至散装货轮的货舱110内,而且是被运作沿着它来传输松散粉粒货物(图未示),该垂杆120可以被驱动来移动而可卸下在该货舱110的每一位置的粉粒货物。当该垂杆120与其中一个讯号路径Ⅰ、Ⅱ、Ⅲ、Ⅳ相交时,也就是,来自其中一个讯号发送器42、44、46、48的感应讯号不被该对应的讯号接收器43、45、47、49接收,该对应的驱动电动机302、402的驱动轴3020、4020是视哪个讯号路径Ⅰ、Ⅱ、Ⅲ、Ⅳ被阻挡而定来被作动使以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转动,借此导致该副框架元件3和该卸货框架元件4中对应的一个移动而可防止该垂杆120与该卸货框架元件4的安装壁和连接壁41、40发生碰撞。例如:如果该讯号接收器43接收不到来自该讯号发送器42的感应讯号,该驱动电动机302的驱动轴3020是被作动来以顺时针方向转动而可相对於该主框架元件2移动该框架元件3。

    如图13所示,因为该副框架元件3可相对於该主框架元件2移动,且因为该卸货框架元件4可相对於该副框架元件3移动,该卸货机主塔的垂杆120可以在不受该卸货框架元件4阻挡下延伸至该货舱110的任何位置。

    特别的是,经由该主、副覆盖棚单元5、6的覆盖棚50、51、60、61两侧滴下的水可以被接收在该水容置槽203、3042并且经由一排水孔(图未示)排放。另外,如果散装货轮的舱口111非常大的话,也可以使用一个以上的防水防尘装置。

船舱卸货用防水防尘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船舱卸货用防水防尘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船舱卸货用防水防尘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船舱卸货用防水防尘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舱卸货用防水防尘装置.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船舱卸货用防水防尘装置,包括一主框架元件,其具滚轮两容置槽的侧壁与两端壁间置有一副框架元件,副框架元件的两短壁设有延伸至侧壁槽内的滚轮,及两形成滚轮容置槽的长壁。一卸货框架元件置于长壁与短壁之间,且具有两滚轮安装壁,其设有延伸至长壁槽内的滚轮。一主覆盖棚单元包括两覆盖棚,其分别连接于其中一侧壁及长壁。一副覆盖棚单元也包括两覆盖棚,其分别连接于其中一短壁及卸货框架元件的一连接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