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丙涂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376670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4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90698.7

申请日:

2010.09.21

公开号:

CN101982512A

公开日:

2011.03.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9D 151/08登记生效日:20171207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常州大学变更后权利人:溧阳常大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路1号变更后权利人:213311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埭头镇渡头街8-2号7幢|||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9D 151/08申请日:20100921|||公开

IPC分类号:

C09D151/08; C09D133/12; C09D133/10; C09D183/04; C09D7/12; C08F290/06; C08F220/14; C08F220/18; C09J151/08; C09J133/12; C09J133/10; C09J183/04

主分类号:

C09D151/08

申请人:

常州大学

发明人:

李坚; 王红丹; 吴佳佳; 任强

地址: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楼高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涂料、粘合剂及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丙涂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由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以及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共聚得到丙烯酸树脂。再加入有机硅树脂混合均匀得到硅丙树脂(也可在丙烯酸树脂的合成中加入含双键的硅油参与聚合,直接得到硅丙树脂)。其中各组分按质量比,丙烯酸酯类单体∶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为(75%~90%)∶(0%~15%)∶(5%~10%)。将硅丙树脂与固化剂混合均匀即可使用。本发明获得的硅丙树脂,可在室温下固化,且耐老化性以及各项漆膜性能优异。

权利要求书

1: 硅丙涂料树脂, 由硅丙树脂与固化剂混合得到, 其中所述的硅丙树脂, 为含硅油的硅 丙树脂, 其中所述的固化剂为乙二胺、 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γ- 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 硅烷、 γ-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者二乙胺 ; 其中所述的含硅油的硅丙树脂是由丙烯酸酯 类单体、 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 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以及含双键的硅油共聚 得到硅丙树脂, 由下列组分按质量比反应生成 : 丙烯酸酯类单体 : 60 ~ 90 份, 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 : 5 ~ 15 份, 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 : 5 ~ 10 份, 乙烯基硅油 : 2 ~ 30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硅丙涂料树脂, 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硅丙树脂为含硅树脂 的硅丙树脂先由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以及含不饱和键的硅烷 偶联剂共聚得到丙烯酸树脂后, 再加入有机硅树脂混合均匀得到硅丙树脂, 其中丙烯酸树 脂由下列组分按质量比反应生成 : 丙烯酸酯类单体 : 75 ~ 90 份, 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 : 0 ~ 15 份, 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 : 5 ~ 10 份。 其中加入的有机硅树脂占丙烯酸树脂质量的 10%~ 50%。
3: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硅丙涂料树脂的制备方法, 分为硅丙树脂的制备和涂料树脂的配 制两步, 具体方法如下 : 硅丙树脂的制备方法 : 其中所述含硅油的硅丙树脂的制备 : (1) 将二甲苯、 异丙醇混合溶剂加入到反应器中 ; 其中所述的二甲苯和异丙醇的混合 溶剂的混合质量比例为 (2 ~ 8) ∶ (8 ~ 2) ; (2) 将丙烯酸酯类单体、 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 含有双键的硅油以及含不饱和 键的硅烷偶联剂和引发剂混合均匀, 按质量百分比, 丙烯酸酯类单体∶含环氧基团的丙烯 酸酯类单体∶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含双键的硅油为 (60 ~ 90) ∶ (5 ~ 15) ∶ (5 ~ 10) ∶ (2 ~ 30), 其中引发剂是上述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混合 单体总质量的 0.1%~ 10% ; (3) 将步骤 (2) 中 20%混合溶液液一次性加入步骤 (1) 反应器中, 100 ~ 110℃, 保温 1h ; (4) 将步骤 (2) 中 80%混合溶液滴加到步骤 (1) 反应器中, 滴加时间 2h, 滴加完保温 3h, 降温, 得到含硅油的硅丙树脂 ; 二、 涂料树脂的配制 将上述得到的硅丙树脂与固化剂混合, 搅拌均匀, 即可使用 ; 其中固化剂∶含环氧基团 丙烯酸酯单体的比例以摩尔比计为 (1.5 ~ 1) ∶ 1, 亦可加催化剂促进固化, 催化剂用量 为有机硅树脂质量的 0%~ 10% ; 其中所述的固化剂为乙二胺、 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γ- 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γ-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者二乙胺 ; 所述的催化剂可为有 机锡、 有机钴、 有机铅、 有机铁、 二丁基二月桂酸锡或 N, N, N′, N′一四甲基胍盐。
4: 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硅丙涂料树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含硅树脂的硅丙 2 树脂的制备步骤如下 : (1) 将二甲苯、 异丙醇混合溶剂加入到反应器中 ; 其中所述的二甲苯和异丙醇的混合 溶剂的混合质量比例为 (2 ~ 8) ∶ (8 ~ 2) ; (2) 将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以及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 和引发剂混合均匀 ; 按质量百分比, 丙烯酸酯类单体∶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含 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为 (75 ~ 90) ∶ (0 ~ 15) ∶ (5 ~ 10), 其中引发剂是丙烯酸酯类单 体和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混合单体总量的 0.1%~ 10% ; (3) 将步骤 (2) 中 20%混合溶液液一次性加入步骤 (1) 反应器中, 100 ~ 110℃, 保温 1h ; (4) 将步骤 (2) 中 80%混合溶液滴加到步骤 (1) 反应器中, 滴加时间 2h, 滴加完保温 3h ; (5) 降温, 当温度降到 80℃时, 加入有机硅树脂, 继续保温, 反应, 得到硅丙树脂 ; 其中 有机硅树脂加入量是步骤 (4) 得到的树脂质量的 10%~ 50%。
5: 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硅丙涂料树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其中含硅树脂的硅丙树脂 的制备中, 步骤 (2) 可不加入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类单体, 即步骤 (2) 中加入的含环氧基团 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为 0 时, 则可将步骤 (5) 得到的硅丙树脂与交联剂混合, 搅拌均匀, 即可 使用, 其中交联剂用量为硅丙树脂总质量的 0%~ 15% ; 所述的交联剂可为正硅酸乙酯、 正 硅酸丙酯或钛酸丁酯。
6: 权利要求 1 或 2 的硅丙涂料树脂, 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丙烯酸酯单体分为硬单体 或软单体, 其中硬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 醋酸乙烯酯、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或甲基丙烯酸异 丁酯 ; 其中软单体可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乙酯、 丙烯酸丁酯或丙烯酸异辛酯 ; 其中所述的 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等中的一 种或者几种 ; 其中所述的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为 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 烷、 γ-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或 γ-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 其中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 酰等过氧化物类引发剂、 偶氮二异丁腈偶氮类引发剂或是氧化还原自由基引发剂 ; 其中所 述的乙烯基硅油具有如下结构特征 : 式中, R 为烷基、 芳基, R′为烷基、 芳基、 氢、 碳官能基或不饱和双键、 聚醚链 ; n, m = 0、 1、 2、 3…… ; 乙烯基摩尔含量计 : 1.0%~ 10% ; 分子量为 300 ~ 300000 ; 其中所述的硅树脂的具有如下结构特征之一 : 硅树脂一 : 3 式中, R 为甲基或者乙基, R’ 为甲基或者苯基, n = 20 ~ 40, 苯基 / 甲基 ( 或者乙基 ) = (0 ~ 1)/(1 ~ 0) ; 或硅树脂二 : 式中, R 为甲基或者乙基, n = 10 ~ 20, m = 10 ~ 20, 苯基 / 甲基 ( 或者乙基 ) = (0 ~ 1)/(1 ~ 0)。
7: 权利要求 3 或 4 的硅丙涂料树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丙烯酸酯单体 分为硬单体或软单体, 其中硬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 醋酸乙烯酯、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或甲 基丙烯酸异丁酯 ; 其中软单体可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乙酯、 丙烯酸丁酯或丙烯酸异辛酯 ; 其中所述的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 醚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 其中所述的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为 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 三甲氧基硅烷、 γ-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或 γ-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 其中所述的引发剂为 过氧化苯甲酰等过氧化物类引发剂、 偶氮二异丁腈等偶氮类引发剂或是氧化还原自由基引 发剂 ; 其中所述的乙烯基硅油具有如下结构特征 : 式中, R 为烷基、 芳基, R′为烷基、 芳基、 氢、 碳官能基或不饱和双键、 聚醚链等 ; n, m= 0、 1、 2、 3…… ; 乙烯基含量 : 1.0%~ 10% ( 摩尔含量 ) ; 分子量为 300 ~ 300000 ; 其中所述的硅树脂的具有如下结构特征之一 : 硅树脂一 : 式中, R 为甲基或者乙基, R’ 为甲基或者苯基, n = 20 ~ 40, 苯基 / 甲基 ( 或者乙基 ) = (0 ~ 1)/(1 ~ 0) ; 或硅树脂二 : 式中, R 为甲基或者乙基, n = 10 ~ 20, m = 10 ~ 20, 苯基 / 甲基 ( 或者乙基 ) = (0 ~ 4 1)/(1 ~ 0)。

说明书


一种硅丙涂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 粘合剂及功能材料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硅丙涂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有机硅单体及其聚合物具有低表面张力、 低玻璃化转变温度、 良好的渗透率以及 耐水、 耐温、 耐候等性能, 为有机硅在高分子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有机 硅系聚合物的分子链较柔顺, 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小, 因此机械强度较低, 与其它物体的粘附 性较差。
     丙烯酸树脂是由丙烯酸酯类和甲基丙烯酸酯类及其它烯属单体共聚制成的树脂, 通过选用不同的树脂结构、 不同的配方、 生产工艺及溶剂组成, 可合成不同类型、 不同性能 和不同应用场合的丙烯酸树脂。 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具有优良的耐候性、 成膜性和粘结性, 在 涂料、 粘合剂等方面应用广泛。但存在耐水性、 透湿性及耐粘污性差等缺点。
     目前, 对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树脂的研究较多, 主要研究方向是提高树脂的综 合性能, 如耐候性, 耐溶剂性, 耐污性等。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常用的方法有物理混合法、 化学改性法。(1) 物理混合法 物理混合法又称冷拼法, 是一种简单易行且能使产物性能得到较大改善的方法。但是采用 物理共混制备的聚硅氧烷一丙烯酸酯体系稳定性较差, 并且因为两者的结构和极性相差较 大又没有化学键作用, 易产生相分离和聚硅氧烷的表面迁移。(2) 化学改性法通过化学反 应, 在极性相差很大的聚硅氧烷和聚丙烯酸酯之间形成化学键, 可明显改善两者之间的相 容性。 引入硅氧烷的丙烯酸酯体系具有聚硅氧烷一聚丙烯酸酯简单物理共混所没有的优良 性能。但常规的化学改性法, 当改性聚酯中含有少量有机硅时, 涂膜具有良好的性能。而有 机硅质量分数较大时, 改性丙烯酸树脂体系的相容性会变差, 综合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化学改性法, 在丙烯酸酯主链上引入硅氧烷和环氧结构, 提高相容性 以及交联能力, 使用可与空气中水反应的交联剂, 旨在于提供一种耐老化性以及各项漆膜 综合性能较好的可室温固化的硅丙涂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硅丙涂料树脂由硅丙树脂与固化剂混合得到, 其中所述的硅丙树 脂, 包括含硅油的硅丙树脂和含硅树脂的硅丙树脂两种, 其中所述的固化剂为乙二胺、 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γ- 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γ-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者二 乙胺等 ;
     其中所述的含硅油的硅丙树脂是由丙烯酸酯类单体、 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 体、 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以及含双键的硅油共聚得到硅丙树脂, 由下列组分按质量比 反应生成 :
     丙烯酸酯类单体 : 60 ~ 90 份,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 : 5 ~ 15 份,
     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 : 5 ~ 10 份,
     乙烯基硅油 : 2 ~ 30 份。
     其中所述的含硅树脂的硅丙树脂先由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 类单体以及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共聚得到丙烯酸树脂后, 再加入有机硅树脂混合均匀 得到硅丙树脂, 其中丙烯酸树脂由下列组分按质量比反应生成 :
     丙烯酸酯类单体 : 75 ~ 90 份,
     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 : 0 ~ 15 份,
     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 : 5 ~ 10 份。
     其中加入的有机硅树脂占丙烯酸树脂质量的 10%~ 50%。
     本发明所述的硅丙涂料树脂的制备方法分为硅丙树脂的制备和涂料树脂的配制 两步, 具体方法如下 :
     其中所述的硅丙树脂的制备方法 :
     其中所述含硅油的硅丙树脂的制备 :
     (1) 将二甲苯、 异丙醇混合溶剂加入到反应器中 ; 其中所述的二甲苯和异丙醇的 混合溶剂的混合质量比例为 (2 ~ 8) ∶ (8 ~ 2) ; (2) 将丙烯酸酯类单体、 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 含有双键的硅油以及含 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和引发剂混合均匀, 按质量百分比, 丙烯酸酯类单体∶含环氧基 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含双键的硅油为 (60 ~ 90) ∶ (5 ~ 15) ∶ (5 ~ 10) ∶ (2 ~ 30), 其中引发剂是上述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 类单体混合单体总量的 0.1%~ 10% ;
     (3) 将步骤 (2) 中 20%混合溶液液一次性加入步骤 (1) 反应器中, 100 ~ 110℃, 保温 1h ;
     (4) 将步骤 (2) 中 80%混合溶液滴加到步骤 (1) 反应器中, 滴加时间 2h, 滴加完保 温 3h, 降温, 得到含硅油的硅丙树脂。
     其中所述含硅树脂的硅丙树脂的制备 :
     (1) 将二甲苯、 异丙醇混合溶剂加入到反应器中 ; 其中所述的二甲苯和异丙醇的 混合溶剂的混合质量比例为 (2 ~ 8) ∶ (8 ~ 2) ;
     (2) 将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以及含不饱和键的硅烷 偶联剂和引发剂混合均匀 ; 按质量百分比, 丙烯酸酯类单体∶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 体∶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为 (75 ~ 90) ∶ (0 ~ 15) ∶ (5 ~ 10), 其中引发剂是丙烯酸 酯类单体和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混合单体总量的 0.1%~ 10% ;
     (3) 将步骤 (2) 中 20%混合溶液液一次性加入步骤 (1) 反应器中, 100 ~ 110℃, 保温 1h ;
     (4) 将步骤 (2) 中 80%混合溶液滴加到步骤 (1) 反应器中, 滴加时间 2h, 滴加完保 温 3h ;
     (5) 降温, 当温度降到 80℃时, 加入有机硅树脂, 继续保温, 反应, 得到硅丙树脂 ; 其中有机硅树脂加入量是步骤 (4) 得到的树脂质量的 10%~ 50%。
     其中所述的丙烯酸酯单体分为硬单体或软单体, 其中硬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
     醋酸乙烯酯,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或甲基丙烯酸异丁酯 ; 其中软单体可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 乙酯, 丙烯酸丁酯或丙烯酸异辛酯等 ;
     其中所述的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甲基丙烯酸 缩水甘油醚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
     其中所述的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为 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γ-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或 γ-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等。
     其中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等过氧化物类引发剂、 偶氮二异丁腈 (AIBN) 等偶氮类引发剂或是氧化还原自由基引发剂。
     二、 涂料树脂的配制
     将上述得到的硅丙树脂与固化剂混合, 搅拌均匀, 即可使用 ; 其中固化剂∶含环氧 基团丙烯酸酯单体为 (1.5 ~ 1) ∶ 1( 摩尔比 ), 亦可加催化剂促进固化, 催化剂用量为有机 硅树脂质量的 0%~ 10%; 其中所述的固化剂为乙二胺、 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γ- 氨丙 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γ-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者二乙胺等 ; 所述的催化剂可为有机锡、 有机钴、 有机铅、 有机铁、 二丁基二月桂酸锡或 N, N, N′, N′ - 四甲基胍盐等。
     其中含硅树脂的硅丙树脂的制备中, 步骤 (2) 可不加入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类单 体 ( 即步骤 (2) 中加入的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为 0 时 ), 则可将步骤 (5) 得到的 硅丙树脂与交联剂混合, 搅拌均匀, 即可使用, 其中交联剂用量为硅丙树脂总质量的 0%~ 15% ; 所述的交联剂可为正硅酸乙酯, 正硅酸丙酯, 钛酸丁酯等。
     其中所述的乙烯基硅油具有如下结构特征 :式中, R 为烷基、 芳基, R′为烷基、 芳基、 氢、 碳官能基或不饱和双键、 聚醚链等 ; n, m = 0、 1、 2、 3…… ; 乙烯基含量 : 1.0%~ 10% ( 摩尔含量 ) ; 分子量为 300 ~ 300000。
     其中所述的硅树脂的具有如下结构特征之一 :
     硅树脂一 :
     式中, R 为甲基或者乙基, R’ 为甲基或者苯基, n = 20 ~ 40, 苯基 / 甲基 ( 或者乙 基 ) = (0 ~ 1)/(1 ~ 0)。
     硅树脂二 :
     式中, R 为甲基或者乙基, n = 10 ~ 20, m = 10 ~ 20, 苯基 / 甲基 ( 或者乙基 ) = (0 ~ 1)/(1 ~ 0)。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 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中的不饱和键可作为 与丙烯酸酯共聚的活性中心, 反应后使得丙烯酸树脂主链中具有一定的硅氧烷链段, 丙烯 酸树脂与硅树脂以及硅油的相容性大大改善, 提高了硅丙树脂的综合性能 ; 丙烯酸树脂主 链上可引入活性环氧基团, 与固化剂发生化学交联反应, 形成了无异氰酸酯的可室温固化 的硅丙树脂 ; 且加入的交联剂, 可与空气中的水发生缩合反应, 产生硅氧结构, 增强漆膜性 能, 使改性树脂能充分发挥出有机硅的特性, 从而使硅丙涂料树脂的耐老化性以及各项漆 膜性能优异。
     附图说明 图 1 所示是含 10%硅油的硅丙树脂制备得到的硅丙涂料树脂与普通丙烯酸树脂 保光率随时间变化曲线,
     图 2 所示是含 30%硅树脂的硅丙树脂制备得到的硅丙涂料树脂与普通丙烯酸树 脂保光率随时间变化曲线,
     图 3 所示是含 30%硅树脂的硅丙树脂制备得到的硅丙涂料树脂与市售氟碳树脂 保光率随时间变化曲线,
     注: 保光率表征硅丙涂料树脂的耐老化性能。采用 Luv-2 紫外加速老化试验箱机 进行紫外老化, WGG-20/60 镜像微机光泽计测定光泽度, 保光率为紫外老化一定时间后测定 光泽度 (60° ) 的计算结果,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
     保光率= ( 一定时间测定光泽度 / 初始光泽度 )×1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本发明每个实施例将分两部分进一步说明, 即硅丙树脂的制备和涂料的配 制。 实施例 1
     一、 硅丙树脂的制备 ( 含 10%硅树脂的硅丙树脂 )
     在 500mL 四口烧瓶中, 加入 80g 二甲苯, 20g 异丙醇 ; 称取 60g 甲基丙烯酸甲酯, 20g 丙烯酸丁酯, 10g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10g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配 成混合单体, 加入 0.1g 过氧化苯甲酰, 搅拌溶解, 配成混合溶液 ; 将 20g 上述混合溶液一次 性加入反应器中, 100 ~ 110℃, 在回流状态下保温 1h ; 然后将 80g 上述的混合溶液滴加到 反应器中, 滴加时间 2h, 滴加完在回流状态下保温 3h ; 然后降温, 当温度降到 80℃时, 加入 20g 硅树脂一, 继续保温, 得到含 10%硅树脂的硅丙树脂。
     二、 涂料树脂的配制
     步骤一中得到的硅丙树脂中加入 15.56g 固化剂 γ- 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混 合搅拌均匀, 得到硅丙涂料树脂。并将其制成漆膜, 测试其漆膜性能, 各项测试性能结果见 表 1。
     实施例 2
     一、 硅丙树脂的制备 ( 含 20%硅树脂的硅丙树脂 )
     在 500mL 四口烧瓶中, 加入 60g 二甲苯, 40g 异丙醇 ; 称取 60g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 20g 丙烯酸乙酯, 15g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5g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配 成混合单体, 加入 0.5g 过氧化苯甲酰, 搅拌溶解, 配成混合溶液 ; 将 20g 上述混合溶液一次 性加入反应器中, 100 ~ 110℃, 在回流状态下保温 1h ; 然后将 80g 上述的混合溶液滴加到 反应器中, 滴加时间 2h, 滴加完在回流状态下保温 3h ; 然后降温, 当温度降到 80℃时, 加入 40g 硅树脂一, 继续保温, 得到含 20%硅树脂的硅丙树脂。
     一、 涂料树脂的配制
     步骤一中得到的硅丙树脂中加入 23.3g 固化剂 γ- 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混 合搅拌均匀, 得到硅丙涂料树脂。并将其制成漆膜, 测试其漆膜性能, 各项测试性能结果见 表 1。 实施例 3
     一、 硅丙树脂的制备 ( 含 30%硅树脂的硅丙树脂 )
     在 500mL 四口烧瓶中, 加入 50g 二甲苯, 50g 异丙醇 ; 称取 50g 甲基丙烯酸甲酯, 30g 丙烯酸丁酯, 10g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10g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配 成混合单体, 加入 0.2g 过氧化苯甲酰, 搅拌溶解, 配成混合溶液 ; 将 20g 上述混合溶液一次 性加入反应器中, 100 ~ 110℃, 在回流状态下保温 1h ; 然后将 80g 上述的混合溶液滴加到 反应器中, 滴加时间 2h, 滴加完在回流状态下保温 3h ; 然后降温, 当温度降到 80℃时, 加入 60g 硅树脂一, 继续保温, 得到含 30%硅树脂的硅丙树脂。
     二、 涂料树脂的配制
     在步骤一中得到的硅丙树脂中加入 23.3g 固化剂 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混合 搅拌均匀, 得到硅丙涂料树脂。并将其制成漆膜, 测试其漆膜性能, 各项测试性能结果见表 1。
     实施例 4
     一、 硅丙树脂的制备 ( 含 30%硅树脂的硅丙树脂 )
     在 500mL 四口烧瓶中, 加入 50g 二甲苯, 50g 异丙醇 ; 称取 50g 甲基丙烯酸甲酯, 30g 丙烯酸丁酯, 10g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10g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配 成混合单体, 加入 0.2g 过氧化苯甲酰, 搅拌溶解, 配成混合溶液 ; 将 20g 上述混合溶液一次 性加入反应器中, 100 ~ 110℃, 在回流状态下保温 1h ; 然后将 80g 上述的混合溶液滴加到 反应器中, 滴加时间 2h, 滴加完在回流状态下保温 3h ; 然后降温, 当温度降到 80℃时, 加入 60g 硅树脂一, 继续保温, 得到含 30%硅树脂的硅丙树脂。
     二、 涂料树脂的配制 ( 加催化剂催化固化 )
     在步骤一中得到的硅丙树脂中加入 23.3g 固化剂 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0.4g 催化剂有机锡, 混合搅拌均匀, 得到硅丙涂料树脂。 并将其制成漆膜, 测试其漆膜性能, 以及 耐老化性能。各项测试性能结果见表 1、 图 2 和图 3。
     实施例 5
     一、 硅丙树脂的制备 ( 含 50%硅树脂的硅丙树脂, 不加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 单体, 加入交联剂交联 )
     在 500mL 四口烧瓶中, 加入 40g 二甲苯, 60g 异丙醇 ; 称取 60g 甲基丙烯酸甲酯, 30g 丙烯酸丁酯, 10g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配成混合单体, 加入 0.5g 过氧化 苯甲酰, 搅拌溶解, 配成混合溶液 ; 将 20g 上述混合溶液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 100 ~ 110℃, 在回流状态下保温 1h ; 然后将 80g 上述的混合溶液滴加到反应器中, 滴加时间 2h, 滴加完在 回流状态下保温 3h ; 然后降温, 当温度降到 80℃时, 加入 100g 硅树脂二, 继续保温, 得到含 50%硅树脂的硅丙树脂。
     二、 涂料树脂的配制
     在步骤一中得到的硅丙树脂中加入 15g 交联剂正硅酸乙酯, 混合搅拌均匀, 得到 硅丙涂料树脂。并将其制成漆膜, 测试其漆膜性能, 各项测试性能结果见表 1。
     实施例 6
     一、 硅丙树脂的制备 ( 含 2%硅油的硅丙树脂 )
     在 500mL 四口烧瓶中, 加入 60g 二甲苯, 40g 异丙醇 ; 称取 60g 甲基丙烯酸甲酯, 18g 丙烯酸丁酯, 10g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 10g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2g 硅 油配成混合单体, 加入 0.1g 过氧化苯甲酰, 搅拌溶解, 配成混合溶液 ; 将 20g 上述混合溶液 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 100 ~ 110℃, 在回流状态下保温 1h ; 然后将 80g 上述的混合溶液滴 加到反应器中, 滴加时间 2h, 滴加完在回流状态下保温 3h ; 然后降温, 得到含 2%硅油的硅 丙树脂。 二、 涂料树脂的配制
     在步骤一中得到的硅丙树脂中加入 23.3g 固化剂 γ-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混合 搅拌均匀, 得到硅丙涂料树脂。并将其制成漆膜, 测试其漆膜性能, 各项测试性能结果见表 1。
     实施例 7
     一、 硅丙树脂的制备 ( 含 5%硅油的硅丙树脂 )
     在 500mL 四口烧瓶中, 加入 50g 二甲苯, 50g 异丙醇 ; 称取 50g 甲基丙烯酸甲酯, 30g 丙烯酸丁酯, 10g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10g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5g 硅 油配成混合单体, 加入 0.2g 过氧化苯甲酰, 搅拌溶解, 配成混合溶液 ; 将 20g 上述混合溶液 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 100 ~ 110℃, 在回流状态下保温 1h ; 然后将 80g 上述的混合溶液滴 加到反应器中, 滴加时间 2h, 滴加完在回流状态下保温 3h ; 然后降温, 得到含 5%硅油的硅 丙树脂。
     二、 涂料树脂的配制
     在步骤一得到的硅丙树脂中加入 23.3g 固化剂 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混合搅 拌均匀, 得到硅丙涂料树脂。并将其制成漆膜, 测试其漆膜性能, 各项测试性能结果见表 1。
     实施例 8
     一、 硅丙树脂的制备 ( 含 10%硅油的硅丙树脂 )
     在 500mL 四口烧瓶中, 加入 40g 二甲苯, 60g 异丙醇 ; 称取 50g 甲基丙烯酸乙酯, 20g 丙烯酸丁酯, 10g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 10g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10g
     硅油配成混合单体, 加入 0.5g 过氧化苯甲酰, 搅拌溶解, 配成混合溶液 ; 将 20g 上述混合溶 液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 100 ~ 110℃, 在回流状态下保温 1h ; 然后将 80g 上述的混合溶液 滴加到反应器中, 滴加时间 2h, 滴加完在回流状态下保温 3h ; 然后降温, 得到含 10%硅油的 硅丙树脂。
     二、 涂料树脂的配制
     在步骤一得到的硅丙树脂中加入 23.3g 固化剂 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混合搅 拌均匀, 得到硅丙涂料树脂。并将其制成漆膜, 测试其漆膜性能, 以及耐老化性能。各项 测试性能结果见表 1。注 : 涂料树脂的各项常见性能测试方法参考下列国标方法进行, 其 中附着力 : 按照 GB1720-179288 测定, 铅笔硬度 : 按照 GB6739-86 测定, 耐冲击强度 : 按照 GB1732-791887 测定, 耐老化性能 : 按照 GB/T1865-88 测定。
     表1
     上述试验可见, 本发明所述的硅丙树脂的漆膜综合性能较优, 且耐老化性能优于 普通丙烯酸树脂, 且接近甚至优于市售氟碳树脂。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 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 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 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 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 对于本发明作出的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 内。
    

一种硅丙涂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硅丙涂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硅丙涂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硅丙涂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硅丙涂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82512A43申请公布日20110302CN101982512ACN101982512A21申请号201010290698722申请日20100921C09D151/08200601C09D133/12200601C09D133/10200601C09D183/04200601C09D7/12200601C08F290/06200601C08F220/14200601C08F220/18200601C09J151/08200601C09J133/12200601C09J133/10200601C09J183/0420060171申请人常州大学地址213164江苏省常。

2、州市武进区滆湖路1号72发明人李坚王红丹吴佳佳任强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代理人楼高潮54发明名称一种硅丙涂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涂料、粘合剂及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丙涂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由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以及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共聚得到丙烯酸树脂。再加入有机硅树脂混合均匀得到硅丙树脂也可在丙烯酸树脂的合成中加入含双键的硅油参与聚合,直接得到硅丙树脂。其中各组分按质量比,丙烯酸酯类单体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为7590015510。将硅丙树脂与固化剂混合均匀即可使用。本发明获得的硅丙树。

3、脂,可在室温下固化,且耐老化性以及各项漆膜性能优异。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4页说明书7页附图1页CN101982514A1/4页21硅丙涂料树脂,由硅丙树脂与固化剂混合得到,其中所述的硅丙树脂,为含硅油的硅丙树脂,其中所述的固化剂为乙二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者二乙胺;其中所述的含硅油的硅丙树脂是由丙烯酸酯类单体、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以及含双键的硅油共聚得到硅丙树脂,由下列组分按质量比反应生成丙烯酸酯类单体6090份,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515份,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

4、联剂510份,乙烯基硅油23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丙涂料树脂,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硅丙树脂为含硅树脂的硅丙树脂先由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以及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共聚得到丙烯酸树脂后,再加入有机硅树脂混合均匀得到硅丙树脂,其中丙烯酸树脂由下列组分按质量比反应生成丙烯酸酯类单体7590份,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015份,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510份。其中加入的有机硅树脂占丙烯酸树脂质量的1050。3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丙涂料树脂的制备方法,分为硅丙树脂的制备和涂料树脂的配制两步,具体方法如下硅丙树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含硅油的硅丙树脂的制备1将二甲苯、异丙醇混合溶剂。

5、加入到反应器中;其中所述的二甲苯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的混合质量比例为2882;2将丙烯酸酯类单体、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含有双键的硅油以及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和引发剂混合均匀,按质量百分比,丙烯酸酯类单体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含双键的硅油为6090515510230,其中引发剂是上述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混合单体总质量的0110;3将步骤2中20混合溶液液一次性加入步骤1反应器中,100110,保温1H;4将步骤2中80混合溶液滴加到步骤1反应器中,滴加时间2H,滴加完保温3H,降温,得到含硅油的硅丙树脂;二、涂料树脂的配制将上述得到的硅丙树。

6、脂与固化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可使用;其中固化剂含环氧基团丙烯酸酯单体的比例以摩尔比计为1511,亦可加催化剂促进固化,催化剂用量为有机硅树脂质量的010;其中所述的固化剂为乙二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者二乙胺;所述的催化剂可为有机锡、有机钴、有机铅、有机铁、二丁基二月桂酸锡或N,N,N,N一四甲基胍盐。4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丙涂料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含硅树脂的硅丙权利要求书CN101982512ACN101982514A2/4页3树脂的制备步骤如下1将二甲苯、异丙醇混合溶剂加入到反应器中;其中所述的二甲苯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的混合质量比例为。

7、2882;2将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以及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和引发剂混合均匀;按质量百分比,丙烯酸酯类单体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为7590015510,其中引发剂是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混合单体总量的0110;3将步骤2中20混合溶液液一次性加入步骤1反应器中,100110,保温1H;4将步骤2中80混合溶液滴加到步骤1反应器中,滴加时间2H,滴加完保温3H;5降温,当温度降到80时,加入有机硅树脂,继续保温,反应,得到硅丙树脂;其中有机硅树脂加入量是步骤4得到的树脂质量的1050。5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丙涂料树脂的制备方法,其。

8、特征在于其中含硅树脂的硅丙树脂的制备中,步骤2可不加入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类单体,即步骤2中加入的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为0时,则可将步骤5得到的硅丙树脂与交联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可使用,其中交联剂用量为硅丙树脂总质量的015;所述的交联剂可为正硅酸乙酯、正硅酸丙酯或钛酸丁酯。6权利要求1或2的硅丙涂料树脂,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丙烯酸酯单体分为硬单体或软单体,其中硬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或甲基丙烯酸异丁酯;其中软单体可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或丙烯酸异辛酯;其中所述的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等中的一种或者几。

9、种;其中所述的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为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或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其中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等过氧化物类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偶氮类引发剂或是氧化还原自由基引发剂;其中所述的乙烯基硅油具有如下结构特征式中,R为烷基、芳基,R为烷基、芳基、氢、碳官能基或不饱和双键、聚醚链;N,M0、1、2、3;乙烯基摩尔含量计1010;分子量为300300000;其中所述的硅树脂的具有如下结构特征之一硅树脂一权利要求书CN101982512ACN101982514A3/4页4式中,R为甲基或者乙基,R为甲基或者苯基,N2040,苯基/甲基或者乙基01/10;或硅树脂。

10、二式中,R为甲基或者乙基,N1020,M1020,苯基/甲基或者乙基01/10。7权利要求3或4的硅丙涂料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丙烯酸酯单体分为硬单体或软单体,其中硬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或甲基丙烯酸异丁酯;其中软单体可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或丙烯酸异辛酯;其中所述的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其中所述的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为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或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其中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等过氧化物类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等偶氮类引发剂或是。

11、氧化还原自由基引发剂;其中所述的乙烯基硅油具有如下结构特征式中,R为烷基、芳基,R为烷基、芳基、氢、碳官能基或不饱和双键、聚醚链等;N,M0、1、2、3;乙烯基含量1010摩尔含量;分子量为300300000;其中所述的硅树脂的具有如下结构特征之一硅树脂一式中,R为甲基或者乙基,R为甲基或者苯基,N2040,苯基/甲基或者乙基01/10;或硅树脂二式中,R为甲基或者乙基,N1020,M1020,苯基/甲基或者乙基0权利要求书CN101982512ACN101982514A4/4页51/10。权利要求书CN101982512ACN101982514A1/7页6一种硅丙涂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12、0001本发明属于涂料、粘合剂及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丙涂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背景0002有机硅单体及其聚合物具有低表面张力、低玻璃化转变温度、良好的渗透率以及耐水、耐温、耐候等性能,为有机硅在高分子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有机硅系聚合物的分子链较柔顺,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小,因此机械强度较低,与其它物体的粘附性较差。0003丙烯酸树脂是由丙烯酸酯类和甲基丙烯酸酯类及其它烯属单体共聚制成的树脂,通过选用不同的树脂结构、不同的配方、生产工艺及溶剂组成,可合成不同类型、不同性能和不同应用场合的丙烯酸树脂。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具有优良的耐候性、成膜性和粘结性,在涂料、粘合剂等方面应用广。

13、泛。但存在耐水性、透湿性及耐粘污性差等缺点。0004目前,对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树脂的研究较多,主要研究方向是提高树脂的综合性能,如耐候性,耐溶剂性,耐污性等。0005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常用的方法有物理混合法、化学改性法。1物理混合法物理混合法又称冷拼法,是一种简单易行且能使产物性能得到较大改善的方法。但是采用物理共混制备的聚硅氧烷一丙烯酸酯体系稳定性较差,并且因为两者的结构和极性相差较大又没有化学键作用,易产生相分离和聚硅氧烷的表面迁移。2化学改性法通过化学反应,在极性相差很大的聚硅氧烷和聚丙烯酸酯之间形成化学键,可明显改善两者之间的相容性。引入硅氧烷的丙烯酸酯体系具有聚硅氧烷一聚丙烯酸酯。

14、简单物理共混所没有的优良性能。但常规的化学改性法,当改性聚酯中含有少量有机硅时,涂膜具有良好的性能。而有机硅质量分数较大时,改性丙烯酸树脂体系的相容性会变差,综合性能下降。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采用化学改性法,在丙烯酸酯主链上引入硅氧烷和环氧结构,提高相容性以及交联能力,使用可与空气中水反应的交联剂,旨在于提供一种耐老化性以及各项漆膜综合性能较好的可室温固化的硅丙涂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0007本发明所述的硅丙涂料树脂由硅丙树脂与固化剂混合得到,其中所述的硅丙树脂,包括含硅油的硅丙树脂和含硅树脂的硅丙树脂两种,其中所述的固化剂为乙二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氨丙基三甲氧基硅。

15、烷或者二乙胺等;0008其中所述的含硅油的硅丙树脂是由丙烯酸酯类单体、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以及含双键的硅油共聚得到硅丙树脂,由下列组分按质量比反应生成0009丙烯酸酯类单体6090份,说明书CN101982512ACN101982514A2/7页70010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515份,0011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510份,0012乙烯基硅油230份。0013其中所述的含硅树脂的硅丙树脂先由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以及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共聚得到丙烯酸树脂后,再加入有机硅树脂混合均匀得到硅丙树脂,其中丙烯酸树脂由下列组分按质量比反应生成0。

16、014丙烯酸酯类单体7590份,0015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015份,0016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510份。0017其中加入的有机硅树脂占丙烯酸树脂质量的1050。0018本发明所述的硅丙涂料树脂的制备方法分为硅丙树脂的制备和涂料树脂的配制两步,具体方法如下0019其中所述的硅丙树脂的制备方法0020其中所述含硅油的硅丙树脂的制备00211将二甲苯、异丙醇混合溶剂加入到反应器中;其中所述的二甲苯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的混合质量比例为2882;00222将丙烯酸酯类单体、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含有双键的硅油以及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和引发剂混合均匀,按质量百分比,丙烯酸酯类单体含环氧基。

17、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含双键的硅油为6090515510230,其中引发剂是上述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混合单体总量的0110;00233将步骤2中20混合溶液液一次性加入步骤1反应器中,100110,保温1H;00244将步骤2中80混合溶液滴加到步骤1反应器中,滴加时间2H,滴加完保温3H,降温,得到含硅油的硅丙树脂。0025其中所述含硅树脂的硅丙树脂的制备00261将二甲苯、异丙醇混合溶剂加入到反应器中;其中所述的二甲苯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的混合质量比例为2882;00272将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以及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和引发剂混。

18、合均匀;按质量百分比,丙烯酸酯类单体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为7590015510,其中引发剂是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混合单体总量的0110;00283将步骤2中20混合溶液液一次性加入步骤1反应器中,100110,保温1H;00294将步骤2中80混合溶液滴加到步骤1反应器中,滴加时间2H,滴加完保温3H;00305降温,当温度降到80时,加入有机硅树脂,继续保温,反应,得到硅丙树脂;其中有机硅树脂加入量是步骤4得到的树脂质量的1050。0031其中所述的丙烯酸酯单体分为硬单体或软单体,其中硬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说明书CN101982512ACN。

19、101982514A3/7页8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或甲基丙烯酸异丁酯;其中软单体可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或丙烯酸异辛酯等;0032其中所述的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0033其中所述的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为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或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等。0034其中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等过氧化物类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等偶氮类引发剂或是氧化还原自由基引发剂。0035二、涂料树脂的配制0036将上述得到的硅丙树脂与固化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可使用;其中固化剂含环氧基团丙烯酸。

20、酯单体为1511摩尔比,亦可加催化剂促进固化,催化剂用量为有机硅树脂质量的010;其中所述的固化剂为乙二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者二乙胺等;所述的催化剂可为有机锡、有机钴、有机铅、有机铁、二丁基二月桂酸锡或N,N,N,N四甲基胍盐等。0037其中含硅树脂的硅丙树脂的制备中,步骤2可不加入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类单体即步骤2中加入的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为0时,则可将步骤5得到的硅丙树脂与交联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可使用,其中交联剂用量为硅丙树脂总质量的015;所述的交联剂可为正硅酸乙酯,正硅酸丙酯,钛酸丁酯等。0038其中所述的乙烯基硅油具有如下结构特。

21、征00390040式中,R为烷基、芳基,R为烷基、芳基、氢、碳官能基或不饱和双键、聚醚链等;N,M0、1、2、3;乙烯基含量1010摩尔含量;分子量为300300000。0041其中所述的硅树脂的具有如下结构特征之一0042硅树脂一00430044式中,R为甲基或者乙基,R为甲基或者苯基,N2040,苯基/甲基或者乙基01/10。0045硅树脂二0046说明书CN101982512ACN101982514A4/7页90047式中,R为甲基或者乙基,N1020,M1020,苯基/甲基或者乙基01/10。0048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含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中的不饱和键可作为与丙烯酸酯共聚的活。

22、性中心,反应后使得丙烯酸树脂主链中具有一定的硅氧烷链段,丙烯酸树脂与硅树脂以及硅油的相容性大大改善,提高了硅丙树脂的综合性能;丙烯酸树脂主链上可引入活性环氧基团,与固化剂发生化学交联反应,形成了无异氰酸酯的可室温固化的硅丙树脂;且加入的交联剂,可与空气中的水发生缩合反应,产生硅氧结构,增强漆膜性能,使改性树脂能充分发挥出有机硅的特性,从而使硅丙涂料树脂的耐老化性以及各项漆膜性能优异。附图说明0049图1所示是含10硅油的硅丙树脂制备得到的硅丙涂料树脂与普通丙烯酸树脂保光率随时间变化曲线,0050图2所示是含30硅树脂的硅丙树脂制备得到的硅丙涂料树脂与普通丙烯酸树脂保光率随时间变化曲线,0051。

23、图3所示是含30硅树脂的硅丙树脂制备得到的硅丙涂料树脂与市售氟碳树脂保光率随时间变化曲线,0052注保光率表征硅丙涂料树脂的耐老化性能。采用LUV2紫外加速老化试验箱机进行紫外老化,WGG20/60镜像微机光泽计测定光泽度,保光率为紫外老化一定时间后测定光泽度60的计算结果,具体计算公式如下0053保光率一定时间测定光泽度/初始光泽度100。具体实施方式0054以下本发明每个实施例将分两部分进一步说明,即硅丙树脂的制备和涂料的配制。0055实施例10056一、硅丙树脂的制备含10硅树脂的硅丙树脂0057在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80G二甲苯,20G异丙醇;称取60G甲基丙烯酸甲酯,20G丙烯。

24、酸丁酯,10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0G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配成混合单体,加入01G过氧化苯甲酰,搅拌溶解,配成混合溶液;将20G上述混合溶液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100110,在回流状态下保温1H;然后将80G上述的混合溶液滴加到反应器中,滴加时间2H,滴加完在回流状态下保温3H;然后降温,当温度降到80时,加入20G硅树脂一,继续保温,得到含10硅树脂的硅丙树脂。0058二、涂料树脂的配制说明书CN101982512ACN101982514A5/7页100059步骤一中得到的硅丙树脂中加入1556G固化剂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硅丙涂料树脂。并将其制成漆膜,测试。

25、其漆膜性能,各项测试性能结果见表1。0060实施例20061一、硅丙树脂的制备含20硅树脂的硅丙树脂0062在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60G二甲苯,40G异丙醇;称取60G甲基丙烯酸正丁酯,20G丙烯酸乙酯,15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G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配成混合单体,加入05G过氧化苯甲酰,搅拌溶解,配成混合溶液;将20G上述混合溶液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100110,在回流状态下保温1H;然后将80G上述的混合溶液滴加到反应器中,滴加时间2H,滴加完在回流状态下保温3H;然后降温,当温度降到80时,加入40G硅树脂一,继续保温,得到含20硅树脂的硅丙树脂。0063一、涂料树脂。

26、的配制0064步骤一中得到的硅丙树脂中加入233G固化剂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硅丙涂料树脂。并将其制成漆膜,测试其漆膜性能,各项测试性能结果见表1。0065实施例30066一、硅丙树脂的制备含30硅树脂的硅丙树脂0067在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50G二甲苯,50G异丙醇;称取50G甲基丙烯酸甲酯,30G丙烯酸丁酯,10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0G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配成混合单体,加入02G过氧化苯甲酰,搅拌溶解,配成混合溶液;将20G上述混合溶液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100110,在回流状态下保温1H;然后将80G上述的混合溶液滴加到反应器中,滴加时间2H,滴。

27、加完在回流状态下保温3H;然后降温,当温度降到80时,加入60G硅树脂一,继续保温,得到含30硅树脂的硅丙树脂。0068二、涂料树脂的配制0069在步骤一中得到的硅丙树脂中加入233G固化剂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硅丙涂料树脂。并将其制成漆膜,测试其漆膜性能,各项测试性能结果见表1。0070实施例40071一、硅丙树脂的制备含30硅树脂的硅丙树脂0072在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50G二甲苯,50G异丙醇;称取50G甲基丙烯酸甲酯,30G丙烯酸丁酯,10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0G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配成混合单体,加入02G过氧化苯甲酰,搅拌溶解,配成混合溶液;将2。

28、0G上述混合溶液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100110,在回流状态下保温1H;然后将80G上述的混合溶液滴加到反应器中,滴加时间2H,滴加完在回流状态下保温3H;然后降温,当温度降到80时,加入60G硅树脂一,继续保温,得到含30硅树脂的硅丙树脂。0073二、涂料树脂的配制加催化剂催化固化0074在步骤一中得到的硅丙树脂中加入233G固化剂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04G催化剂有机锡,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硅丙涂料树脂。并将其制成漆膜,测试其漆膜性能,以及耐老化性能。各项测试性能结果见表1、图2和图3。说明书CN101982512ACN101982514A6/7页110075实施例50076一、硅丙树脂的制备。

29、含50硅树脂的硅丙树脂,不加含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加入交联剂交联0077在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40G二甲苯,60G异丙醇;称取60G甲基丙烯酸甲酯,30G丙烯酸丁酯,10G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配成混合单体,加入05G过氧化苯甲酰,搅拌溶解,配成混合溶液;将20G上述混合溶液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100110,在回流状态下保温1H;然后将80G上述的混合溶液滴加到反应器中,滴加时间2H,滴加完在回流状态下保温3H;然后降温,当温度降到80时,加入100G硅树脂二,继续保温,得到含50硅树脂的硅丙树脂。0078二、涂料树脂的配制0079在步骤一中得到的硅丙树脂中加入15G交联。

30、剂正硅酸乙酯,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硅丙涂料树脂。并将其制成漆膜,测试其漆膜性能,各项测试性能结果见表1。0080实施例60081一、硅丙树脂的制备含2硅油的硅丙树脂0082在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60G二甲苯,40G异丙醇;称取60G甲基丙烯酸甲酯,18G丙烯酸丁酯,10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10G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G硅油配成混合单体,加入01G过氧化苯甲酰,搅拌溶解,配成混合溶液;将20G上述混合溶液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100110,在回流状态下保温1H;然后将80G上述的混合溶液滴加到反应器中,滴加时间2H,滴加完在回流状态下保温3H;然后降温,得到含2硅油的硅丙树脂。。

31、0083二、涂料树脂的配制0084在步骤一中得到的硅丙树脂中加入233G固化剂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硅丙涂料树脂。并将其制成漆膜,测试其漆膜性能,各项测试性能结果见表1。0085实施例70086一、硅丙树脂的制备含5硅油的硅丙树脂0087在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50G二甲苯,50G异丙醇;称取50G甲基丙烯酸甲酯,30G丙烯酸丁酯,10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0G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G硅油配成混合单体,加入02G过氧化苯甲酰,搅拌溶解,配成混合溶液;将20G上述混合溶液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100110,在回流状态下保温1H;然后将80G上述的混合溶液滴加到反。

32、应器中,滴加时间2H,滴加完在回流状态下保温3H;然后降温,得到含5硅油的硅丙树脂。0088二、涂料树脂的配制0089在步骤一得到的硅丙树脂中加入233G固化剂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硅丙涂料树脂。并将其制成漆膜,测试其漆膜性能,各项测试性能结果见表1。0090实施例80091一、硅丙树脂的制备含10硅油的硅丙树脂0092在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40G二甲苯,60G异丙醇;称取50G甲基丙烯酸乙酯,20G丙烯酸丁酯,10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10G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0G说明书CN101982512ACN101982514A7/7页12硅油配成混合单体,加入0。

33、5G过氧化苯甲酰,搅拌溶解,配成混合溶液;将20G上述混合溶液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100110,在回流状态下保温1H;然后将80G上述的混合溶液滴加到反应器中,滴加时间2H,滴加完在回流状态下保温3H;然后降温,得到含10硅油的硅丙树脂。0093二、涂料树脂的配制0094在步骤一得到的硅丙树脂中加入233G固化剂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硅丙涂料树脂。并将其制成漆膜,测试其漆膜性能,以及耐老化性能。各项测试性能结果见表1。注涂料树脂的各项常见性能测试方法参考下列国标方法进行,其中附着力按照GB1720179288测定,铅笔硬度按照GB673986测定,耐冲击强度按照GB173279。

34、1887测定,耐老化性能按照GB/T186588测定。0095表100960097上述试验可见,本发明所述的硅丙树脂的漆膜综合性能较优,且耐老化性能优于普通丙烯酸树脂,且接近甚至优于市售氟碳树脂。0098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对于本发明作出的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1982512ACN101982514A1/1页13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8251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