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码分多址的时分双工通信系统的蜂窝小区查找过程.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376366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77124.6

申请日:

2000.05.24

公开号:

CN1592153A

公开日:

2005.03.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4B7/26

主分类号:

H04B7/26

申请人: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发明人:

纳迪尔·塞兹金; 法蒂希·奥兹路图尔克

地址:

美国特拉华州

优先权:

1999.05.28 US 60/136,664

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谷惠敏;袁炳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在时分双工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一个基站在一个分配的时隙中向一个用户设备发送一个同步信号。基站具有从一个预定数量的代码组的分配的一个代码组。基站发送从一个二次同步代码信号组中选定的二次同步代码信号。多个二次同步代码信号的数量少于预定的代码组的数量的一半。用户设备识别发送的选定二次代码信号。部分地根据识别的二次同步代码信号,确定分配的代码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自N个代码组中指出一代码组的方法,一时分双工基站属于所述代码组,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
自所述时分双工基站传输一个一次同步码与复数个二次同步码,所述复数个二次同步码的数量少于(log2N)+1以及所述二次同步码是四相相移键控调制的;其中所述时分双工基站的所述代码组是由被传输的所述复数个二次同步码所指出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每一所述二次同步码皆来自于一Hadamard矩阵的一行。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N为32。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32个代码组被区分成多个代码组,而且所述多个代码组中的每一代码组是通过使用所述二次同步码的一不同组合来辩识的。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32个代码组被分成两半部,其中下半部具有代码1-16,而上半部具有代码17-32。

6.
  一种具有自N个代码组中选出的一代码组的时分双工基站,所述基站的特征在于包含:
一传输装置(58),用以自所述时分双工基站传输出一个一次同步码与复数个二次同步码,所述复数个二次同步码的数量少于(log2N)+1以及所述二次同步码是四相相移键控调制的;其中所述时分双工基站的所述代码组是由被传输的所述复数个二次同步码所指出的。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时分双工基站,其特征还在于每一所述二次同步码皆来自于一Hadamard矩阵的一行。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时分双工基站,其特征还在于所述N为32。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时分双工基站,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32个代码组被区分成多个代码组,而且所述多个代码组中的每一代码组是通过使用所述二次同步码的一不同组合来辨识的。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时分双工基站,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32个代码组被分成两半部,其中下半部具有代码1-16,而上半部具有代码17-32。

11.
  一种时分双工用户设备,所述时分双工用户设备的特征在于包含:
一接收装置(70),用以接收来自一时分双工基站的一个一次同步码与复数个二次同步码,所述时分双工基站具有由N个代码组中选出的一代码组,所述复数个二次同步码的数量少于(olg2N)+1以及所述二次同步码是四相相移键控调制的;其中所述时分双工基站的所述代码组是由被传输的所述复数个二次同步码所指出的。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时分双工用户设备,其特征还在于每一所述二次同步码皆来自于一Hadamard矩阵的一行。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时分双工用户设备,其特征还在于所述N为32。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时分双工用户设备,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32个代码组被区分成多个代码组,而且所述多个代码组中的每一代码组是通过使用所述二次同步码的一不同组合来辨识的。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时分双工用户设备,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32个代码组被分成两半部,其中下半部具有代码1-16,而上半部具有代码17-32。

说明书

使用码分多址的时分双工通信系统的蜂窝小区查找过程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0年5月24日发明名称为“使用码分多址的时分双工通信系统的蜂窝小区查找过程”的中国专利申请00808115.8的分案申请。
发明背景
本发明一般涉及使用码分多址(CDMA)的扩展频谱时分双工(TDD)通信系统。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TDD/CDMA通信系统内的用户设备(UE)的蜂窝小区查找过程。
图1示出了一个无线扩展频谱TDD/CDMA通信系统。该系统具有多个基站301至307。每个基站301具有一个关联的蜂窝小区341至347,并且与在其蜂窝小区341中的用户设备(UE)321至323通信。
除了通过不同的频谱通信外,TDD/CDMA系统通过同一频谱进行多个通信。多个信号以它们各自的代码序列(多个代码)区分。此外,为了更有效地利用频谱,图2中所示的TDD/CDMA系统使用分割成许多时隙361至36n的循环帧38,例如,分割成十六个时隙0至15。在这种系统中,利用选定的代码在选定的时隙361至36n中发送一个通信。因此,一帧38能够携带用时隙361至36n以及代码区分的多个通信。
对于与基站311通信的UE 321,需要时间和代码的同步。图3是蜂窝小区查找和同步处理的流程图。最初,UE 321必须确定要与哪个基站301至307和蜂窝小区341至347通信。在一个TDD/CDMA系统中,所有的基站301至307都是在一个基站组内时间同步的。为了与UE321至327同步,每个基站在专用于同步化的时隙中发送一个一次同步码(PSC)和几个二次同步码(SSC)信号。PSC信号具有一个关联的片段码,例如一个未调制256分级码,并且在专用时隙中发送,步骤46。为了说明,一个基站301可以在一个或两个时隙中发送,例如,对于一个使用时隙0至15的系统,在时隙K或K+8中发送,其中K是0,....,7。
一种用于产生一个PSC信号的技术是使用了两个16分级序列,例如等式1和2中的X1和X2。
X1=[1,1,-1,-1,1,-1,1,-1,-1,-1,-1,-1,1,1,1,-1]    等式1
X2=[1,1,-1,-1,-1,-1,1,-1,1,1,-1,1,1,1,-1,1]      等式2
等式3示出了一种使用X1和X2产生一个256分级码y(i)的方法。
y(i)=X1(i mod 16)×X2(i div 16),其中i=0,...,255             等式3
利用y(i),产生PSC,例如,如等式4中所示,通过y(i)与长度为256的哈达玛矩阵h0的第一行组合产生Cp(i)。
Cp(i)=y(i)×h0(i),其中i=0,...,255                         等式4
由于哈达玛矩阵的第一行是一个全是1的序列,因而等式4简化为等式5。
Cp(i)=y(i),其中i=0,...,255                                 等式5
将Cp(i)用于产生一个适合于发送的扩展频谱PSC信号。
为了防止基站的通信相互干扰,每个基站301至307用一个离开时隙边界40的独特时间偏离,toffset,发送它的PSC信号。图4中示了时隙42的不同时间偏移。为了说明,第一基站301具有PSC信号的第一时间偏移441,toffset,1,第二基站302具有第二时间偏移442,toffset,2
为了区分不同的基站301至307和蜂窝小区341至347,给该组中的每个基站301至307分配一个不同的代码组(代码组)。一种将一个toffset,toffset,n,分配给一个使用第n代码组44n的基站的方法是等式6。
toffset,n=n·71Tc                                    等式6
Tc是片段的持续时间,每个时隙具有2560个片段的持续时间。结果,每个连续代码组的偏移42n间隔71个片段。
由于最初UE 321和基站301至307没有时间同步化,因而UE 321在帧38中的每个片段中查找PSC信号。为了完成这个查找,将接收的信号输入到一个匹配于PSC信号的片段码的匹配过滤器。PSC匹配过滤器用于查找一个帧的所有片段,以识别具有最强信号的基站301的PSC信号。这个过程被称为蜂窝小区查找过程的步骤-1。
在UE 321识别出最强基站301的PSC信号之后,UE 321需要确定PSC和SSC信号在其中发送的时隙361至36n(称为物理同步信道(PSCH)时隙),和识别出的基站301使用的代码组。这个过程被称为蜂窝小区查找过程的步骤-2。为了指出分配给基站301的代码组和PSCH时隙下标,基站301发送具有选定二次同步码(SSC)的信号,步骤48。UE 321接收这些SSC信号,步骤50,并且根据接收到哪些SSC,识别基站的代码组和PSCH时隙下标,步骤52。
对于一个使用了32个代码组和每帧两个可能的PSCH时隙,例如时隙K和K+8,的TDD系统,一种识别代码组和PSCH时隙下标的方法是发送一个具有64个SSC中一个的信号。每个同步码对应于32个代码组中的一个和两个可能的PSCH时隙。由于需要至少64个匹配过滤器和延长的处理过程,这种方法在UE 321增加了复杂性。为了识别代码组和PSCH时隙下标,在每个PSCH时隙需要17,344次实数加法和128次实数乘法,并且需要64次实数加法来判决。
一种蜂窝小区查找过程的步骤-2的替代方法使用了17个SSC。这17个SSC被用于标示32个代码组和每帧两个可能的PSCH时隙。为了实现这种方法,需要至少17个匹配过滤器。为了识别代码组和时隙,每PSCH时隙需要1,361次实数加法和34次实数乘法。此外,需要512次实数加法来判决。
WO 99/12273公开了一个与基站同步化的系统。将一个基站发送分割成多个时隙。每个时隙包括一个一次同步码和一个二次同步码,二次同步码包括成帧同步和倒频或长码信息。
TR 101 146通用移动电信系统30.06,3.0.0版(TR 101 146Universal Mol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30.06 version 3.0.0)公开了一种基站同步化系统。为一个帧和一个相位参考发送一个一次同步码。将16个可能地基站代码组的每一个分配给一个独特的二次同步码。基站发送的二次同步码标识基站的代码组。
Higuchi等的“利用长扩展码的DS-CDMA移动无线电中的快速蜂窝小区查找算法”(Fast Cell Search Algorithm in DS-CDMA MobileRadio Using Long Spreading Codes)一文中公开了一种将长扩展码分配给蜂窝小区的系统。通过蜂窝小区站-唯一长码与一个所有蜂窝小区站共有的短码组合扩展一个控制信道。每个蜂窝小区的发送的短码具有一个长代码组标识符代码以标识该长码。
因而,希望能够减小UE 321执行蜂窝小区查找过程所需的复杂性。
发明综述
在时分双工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一个基站在一个分配的时隙中向一个用户设备发送一个同步信号。基站具有一个从预定数量的代码组中分配的代码组。基站发送从一组二次同步码信号中选定的二次同步码信号。多个二次同步码信号的数量少于代码组的预定数量的一半。用户设备识别发送的选定二次同步码信号。部分地根据识别的二次同步码信号,确定分配的代码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示出了一个现有技术的TDD/CDMA系统;
图2示出了一个TDD/CDMA系统中的循环帧中的时隙;
图3是蜂窝小区查找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区分发送一次同步码信号的基站使用的时间偏移;
图5是使用二相相移键控调制查找蜂窝小区的一个用户设备和一个基站的简化组件的示意图;
图6是二次同步码分配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使用四相相移键控调制查找蜂窝小区的一个用户设备和一个基站的简化组件;
图8示出了减少了最大发送二次同步码数量的使用四相相移键控调制的一个用户设备和一个基站的简化组件图;
图9至17是说明在变化的模拟信道条件下各种同步系统的性能的曲线图。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以下参考附图说明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所有相同的单元使用了相同的标号。图5示出了蜂窝小区查找中使用的一个基站301和一个UE 321的简化电路。在蜂窝小区查找的步骤-1中,基站301使用一个PSC扩展频谱信号发生器66在与基站301关联的时隙42中产生一个具有时间偏移的PSC信号。组合器63将PSC信号与M个SSC信号组合。调制器62将组合信号调制到载频。调制信号通过隔离器60,并且通过天线58,或作为替代,通过一个天线阵发射。
UE 321利用天线70,或作为替代,也可以使用一个天线阵,接收信号。接收信号通过隔离器72,在隔离器72中它们被解调器74解调到基带频率。在蜂窝小区查找的步骤-1期间,处理器80使用PSC匹配过滤器76搜索帧38的所有片段,以识别具有最强信号的基站301的PSC信号。
以下是一种用于检测PSC信号在帧中位置的方法。将接收信号帧中具有最高累加片段匹配数量(即,最大信号强度)的选定数量的位置,例如,四十个位置,在后续帧38中的相同位置循环相关。在选定位置中,将一个具有最高累加匹配数量(即,最大信号强度)的位置识别为PSC信号的位置。
对于蜂窝小区查找过程的步骤-2,基站301利用SSC扩展频谱信号发生器681至68M产生SSC信号,SSC1至SSCM。为了减小在UE 321的复杂性,使用了减少数量的SSC。通过减少SSC,减少了UE 321所需的匹配过滤器的数量。此外,减少的SSC降低了区分不同代码所需的处理资源。减少SSC也减小了代码组号和PSCH时隙下标的错误检测的可能性(见图9-15)。
在图6的流程图中示出了一种减少SSC的方法。使用的SSC的数量M基于代码组的数量和每帧使用的PSCH时隙数量,步骤54。SSC的数量M是最大组合数的以2为底的对数上舍入到下一个更高整数,步骤56,如等式7。
M=log2(代码组数量×每帧的PSCH时隙数量)      等式7
基站301利用SSC信号发生器681至68M产生与基站的代码组和每帧PSCH时隙数量关联的SSC信号。通过组合器63将SSC信号彼此以及PSC信号组合。接下来,调制器62调制组合信号,通过隔离器60,用天线58发射。UE 321接收发射的信号,将它通过隔离器72,并用解调器74解调接收的信号。利用对应的SSC1至SSCM匹配过滤器781至78M,处理器80确定调制SSC的二进制代码。根据确定的二进制代码,确定基站的代码组和帧中的PSCH时隙下标。为了说明一个使用32个代码组和每帧两个可能的时隙,例如,时隙K和K+8,的系统,调制SSC所需的二进制比特数,M,是6(log264)。在这样一个系统中,使用二相相移键控(BPSK)调制,用6比特调制六个SSC。这六个SSC是在哈达玛矩阵,H8,的256行中选择的。例如,哈达玛矩阵是利用等式8和9顺序产生的。
H0=(1)                                        等式8
H t = H t - 1 H t - 1 H t - 1 H t - 1 , t = 1 , . . . , 8 ]]>等式9
利用等式10产生一个特定代码,Ck,n(i),其中n是与一个SSC关联的代码组号。哈达玛矩阵,H8,的六行是r(k)=[24,40,56,104,120,136]。
Ck,n(i)=bk,n×hr(k)(i)×y(i),其中i=0,1,...,255和k=1,...,6    等式10
表1中列出了b2至b6的值。
表1

    代码组(n)    b6,n    b5,n    b4,n    b3,n    b2,n    1    +1    +1    +1    +1    +1    2    +1    +1    +1    +1    -1
    3    +1    +1    +1    -1   +1    …    …    …    …    …   …    32    -1    -1    -1    -1   -1

表2中列出了b1,n的值。
表2帧中的PSCH时隙顺序b1,nK,其中K=0,...,7+1K+8-1

每个代码对应于SSC1至SSC6中的一个SSC。为了使不同基站的SSC信号相互区分,每个基站的SSC信号具有与其PSC信号相同的偏移。在UE 321,按如下所述执行蜂窝小区查找过程的步骤-2(即,代码组号和PSCH时隙顺序检测)。首先把接收的基带信号与等式4的Cp相关,以获得相位参考。这个相关是由图5中的PSC匹配过滤器76执行的。相位参考是通过规格化在PSC匹配过滤器76的输出端获得的相关值得到的。也把接收的基带信号与等式10的C1,...C6相关,以获得代表基站301的代码组和帧中的PSCH时隙顺序的二进制数据。这个相关是由图5中的SSC匹配过滤器781-78M执行的。在BPSK解调之前,对这些匹配过滤器输出进行消旋。消旋是通过相位参考的复共轭的复数乘法进行的。将消旋的SSC匹配过滤器输出BPSK解调。BPSK解调是由一个对消旋SSC匹配过滤器输出的实数部分的硬限幅器执行的。结果,如果消旋SSC匹配过滤器输出的实数部分大于零,那么它解调为+1。否则,它解调为-1。解调二进制数据分别代表如表1和表2中所示的基站301的代码组和帧中的PSCH时隙顺序。为了容易检测六个SSC,UE 321累加多个,例如,四个或八个,PSCH时隙上的SSC匹配过滤器781-78M的消旋输出。
使用六个SSC,对于32个代码组和两个可能的PSCH时隙,在UE 321需要653次实数加法和28次实数乘法来识别代码组/PSCH时隙下标。对于判决,不需要加法或乘法。因此,减少PSCH时隙中发送的SSC数量减轻了UE 321的处理。
作为替代,为了进一步减少SSC的数量,使用了四相相移键控(QPSK)调制。为了减少SSC数量,将每个SSC信号在PSCH的同相(I)或正交(Q)分量上发送。使用了一个与使用I或Q载波相关的额外比特来区分代码组/PSCH时隙。结果,等式6需要的SSC数量M减小了1。
例如,为了区分32个代码组和两个可能的PSCH时隙,需要五个SSC(M=5)。将代码组分割成两半(代码组1-16和代码组17-32)。当在I载波上发送SSC时,将代码组限制于下半部分(代码组1-16),当在Q载波上发送SSC时,将代码组限制于上半部分(代码组17-32)。五个SSC区分剩余的十六个可能的代码组和两个可能的PSCH时隙。
图7中示出了使用QPSK调制的简化基站301和UE 321。基站301利用SSC扩展频谱信号发生器681至68M产生适合于其代码组和PSCH时隙的SSC信号。也是根据基站的代码组/PSCH时隙下标,开关901至90M将发生器681至68M的输出切换到一个I组合器86或一个Q组合器88。在发送前,I调制器82调制包括PSC信号的组合I信号。在发送前,Q调制器84调制组合Q信号。产生用于调制信号的Q载波的一种方法是用一个延迟设备98将I载波延迟90度。UE 321用I解调器92和Q解调器94解调接收的信号。与基站301一样,UE 321可以利用一个延迟设备96产生用于解调的Q载波。获得代表16个代码组的下半部分或上半部分和PSCH时隙下标的二进制数据分别与在接收信号的I和Q分量上应用BPSK解调一样。处理器80使用I匹配过滤器1001至100M确定是否要PSCH的I分量上发送任何SSC信号。可以使用等式11获得判决变量,Idvar
Idvar=|rx1|+|rx2|+...+|rxm|             等式11
|rxi|是第i个SSC匹配过滤器输出的实部(I分量)的幅度。同样地,处理器80使用Q匹配过滤器1021至102M确定是否要在PSCH的Q分量上发送任何SSC信号。可以利用等式12获得判决变量,Qdvar
Qdvar=|ix1|+|ix2|+...+|ixM|             等式12
|ixi|是第i个SSC匹配过滤器输出的虚部(Q分量)的幅度。
如果Idvar大于Qdvar,那么在I分量上发送SSC信号。否则,在Q分量上发送SSC信号。
图8描述了另一种使用QPSK调制减少发送的SSC信号数量的方法。不是发送图7的数量的SSC,而是代表代码组数量和PSCH时隙下标的SSC数量M减少了1。为了恢复减少SSC而丢失的一个信息比特,使用了两组M个SSC。例如,使用32个代码组和两个可能的PSCH时隙时,将一组SSC11至SSC14分配给下代码组,例如代码组1至16,将第二组,SSC21至SSC24分配给上代码组,例如,代码组17至32。对于下代码组,在I载波上发送SSC11至SSC14将代码组限制于1至8。Q载波将代码组限制于9至16。同样,对于上代码组,同相SSC21至SSC24将代码组限制在17至24,Q SSC21至SSC24将代码组限制在25至32。结果,将一次发送的SSC的最大数量减少了1。通过减少SSC的数量,减小了SSC信号之间的干扰。减小了SSC之间的干扰允许每个SSC有更高的发射功率电平,使得在UE 321的检测更容易。
图8中示了一种实现了减少SSC方法的简化基站301和UE 321。在基站301中,两组M个SSC扩展频谱信号发生器10411至1042M产生对应于基站的代码组和PSC时隙的SSC信号。利用开关10611至1062M将对应的SSC信号切换到适合于该基站的代码组和PSCH时隙的I调制器82或Q调制器84。在UE 321,使用了一个I匹配过滤器组10811至1082Q来确定是否要在I载波上发送任何SSC。使用了一个Q匹配过滤器组11011至1102M来确定是否要在Q载波上发送任何SSC。通过检测发送的I和Q SSC,处理器80确定基站的代码组和PSCH时隙。
以下是一种确定基站321使用哪32个代码组和两个可能的PSCH时隙的方法。在处理器80累加了来自匹配过滤器11011至11024的数据之后,利用等式13和14确定代码组,SSC11至SSC14或SSC21至SSC24
var_set1=|rx11|+|ix12|+,....+|rx14|+|ix14|    等式13
var_set2=|rx21|+|ix22|+,....+|rx24|+|ix24|    等式14
值rx11至rx24是在I信道中接收的SSC11至SSC24的各个SSC的累加匹配数。同样,ix11至ix24是SSC11至SSC24的Q信道的累加匹配数。等式13和14需要总共16次实数加法。var_set 1代表第一SSC组,SSC11至SSC14,的总累加数。var_set 2代表第二SSC组,SSC21至SSC24,的总累加数。处理器80将var_set 1与var_set 2比较,并且将两个变量中较大的一个假定为基站321发送的SSC组。
为了确定是在I还是在Q信道上发送SSC,使用了等式15和16。
var_I=|rxp1|+...+|rxp4|                        等式15
var_Q=|ixp1|+...+|ixp4|                        等式16
如果选择var_set1大于var_set2,那么p的值是1。相反,如果var_set2大,那么p的值是2。var_I是选定组在I载波上的累加值,var_Q是在Q载波上的累加值。两个变量,var_I和var_Q中较大的一个,假定为选定组要通过其发送的信道。通过给等式13和14中的加法排序,可以同时用var_set1和var_set2确定var_I和var_Q的值。因此,确定是使用I载波还是使用Q载波不需要额外的加法。结果,使用QPSK调制和两个SSC组在每个时隙需要803次实数加法和36次实数乘法,和16次实数加法用于判决。
图9至15是显示区分使用了32个SSC的系统128,17个SSC的系统134和6个SSC的系统的32个代码组/两个PSCH时隙的性能的曲线图。曲线图显示了各种模拟信道条件的性能。模拟在UE 321累加四个或八个PSCH时隙上的SSC匹配,并且将错误同步化的概率与以分贝表示的信道的信噪比(SNR)比较。
图9模拟使用了一个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AWGN)并且在八个PSCH时隙上累加。图10模拟使用了一个具有6千赫(kHz)频率偏移的单路瑞利衰落信道,并且在四个PSCH时隙上累加。图11模拟除了在八个PSCH时隙上累加之外与图10模拟相同。图12模拟使用了一个具有三路的ITU信道,UE 321以每小时100千米(km/h)运动,并且在八个PSCH时隙上累加。图13模拟使用了一个具有6千赫(kHz)频率偏移的三路ITU信道,UE 321以500km/h运动,并且在八个PSCH时隙上累加。图14模拟使用了一个具有10kHz频率偏移的单路瑞利信道,并且在八个PSCH时隙上累加。图15模拟使用了一个具有10kHz频率偏移的三路ITU信道,UE 321以500km/h运动,并且在八个PSCH时隙上累加。
在图14和15的模拟条件下,6 SSC 128好于其它技术24,126。如图9至13中所示,6 SSC 128与其它技术124,126相比更好。
图16是使用BPSK的6 SSC 114和使用QPSK调制的两组4 SSC的模拟性能的曲线图。模拟使用了每SSC八PSCH时隙匹配累加,和通过一个AWGN信道发送。如图所示,两组QPSK调制112好于6 SSCBPSK调制114。
图17示出了在四个和八个PSCH时隙上累加匹配的BPSK和两组QPSK调制的性能。将SSC模拟为通过一个单路瑞利信道发送。用附加的时隙相关提高了两种模拟方案的性能。四PSCH时隙116和八PSCH时隙120的两组QPSK调制分别好于四PSCH时隙118和八PSCH时隙122的BPSK调制。

使用码分多址的时分双工通信系统的蜂窝小区查找过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使用码分多址的时分双工通信系统的蜂窝小区查找过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使用码分多址的时分双工通信系统的蜂窝小区查找过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使用码分多址的时分双工通信系统的蜂窝小区查找过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使用码分多址的时分双工通信系统的蜂窝小区查找过程.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在时分双工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一个基站在一个分配的时隙中向一个用户设备发送一个同步信号。基站具有从一个预定数量的代码组的分配的一个代码组。基站发送从一个二次同步代码信号组中选定的二次同步代码信号。多个二次同步代码信号的数量少于预定的代码组的数量的一半。用户设备识别发送的选定二次代码信号。部分地根据识别的二次同步代码信号,确定分配的代码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