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品的卷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染色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纺织品的卷染方法。
背景技术
在纺织品的染色加工中通常使用卷染法对织物进行染色,卷染法是将织物放入卷染机中,平幅卷绕在卷染机的第一只卷布辊上,织物通过导布辊经由染液浸渍后卷绕于另一只卷布辊,当织物即将绕完时,再重新卷绕到第一只卷布辊上,每卷绕一次称为一道,如此往复直到上染完毕。卷染法染色方便、染色色域广,被广泛应用于多品种纺织品的小批量染色加工。
卷染法工艺适应的染料种类较为广泛,如直接染料、活性染料、硫化染料等。但直接染料和硫化染料等色牢固度差的染料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目前在卷染法染色加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活性染料,活性染料固色率较高,可达70%~85%,而且具有较好的环保性。使用活性染料进行卷染加工可大大降低染色废水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有利于环境保护。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活性染料卷染工艺为湿布法卷染工艺,这种工艺需要在初开车时对被染织布进行过水处理,即将煮练丝光后的织物以80℃~90℃热水来回洗涤3道左右,然后以冷水走几道至织物接近染色温度,加入溶解好的染料染2~3道,将电解质放入后再染3~4道,加固色剂染5~6道。固色完毕后经水洗、皂洗、烘干等完成整个染色过程。
这种湿布法卷染工艺的缺陷在于,织物进行染色的过程中,由于刚开始染色时染色槽内染液浓度较高而使织物头部颜色较深,随着卷染过程的进行,卷染机槽内的染料由于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而浓度降低,使得织物尾部颜色较浅,从而使染色后的织物头尾有色差;染色时所使用的染料是将染色底料和助剂化料混合均匀后分两次加入卷染机染色槽中,即先将2/3体积的染料加入到染色槽中,对织物进行染色,染完第一道后再将余量的染料加入到染色槽中,因此,每缸染料的染布量较低,大概为2000米织物,生产效率较低;此外,由于用此方法进行染色时需将织物进行过水处理,染色后织物内的部分水分经干燥后蒸发,因此织物内染料浓度在烘干前后发生变化,也使得织物颜色在烘干前后存在色差,也就是在对织物进行染色时不能准确把握最终制品的颜色,很有可能造成最终制品颜色与希望颜色存在色差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人考虑,采用干布直接进行卷染,并在染色过程中稳定染料浓度,边染色边追加染料,进而减少织物头尾部色差,同时还能提高卷染机的生产效率,提高染色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纺织品的卷染方法,使用该方法对纺织品进行染色能减小织物头尾色差,并提高单缸染色效率。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纺织品的卷染方法,包括:织布上卷、加料染色、水洗、干燥,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染色的过程包括:
将染色底料溶解后加入第一加料缸,用水稀释后搅拌均匀,将助剂溶解后加入第二加料缸,用水稀释后搅拌均匀,所述第一加料缸中的染料溶液和第二加料缸中的助剂溶液最高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且所述两个加料缸中的溶液密度相同;
将两个加料缸中的溶液混合后连续加入染色槽中,对织布进行染色。
优选的,所述将两个加料缸中的溶液混合后连续加入染色槽的过程为:两个加料缸中的溶液通过输送管道混合,混合后连续加入染色槽中。
优选的,所述对织布进行染色具体为:将织布依次进行第一遍染色和第二遍染色,所述第一遍染色的染色温度为30℃~40℃,织布运转道数为2~4道,所述第二遍染色的染色温度为60℃~70℃,织布运转道数为2~3道。
优选的,所述水洗的过程为:将染色后的织布用20℃~28℃的水洗涤1~2道。
优选的,所述卷染方法还包括对织布进行染前预处理,所述预处理为将织布在布宽方向上进行拉伸。
优选的,所述卷染方法还包括将水洗后的织布进行后处理,所述后处理过程具体为:
将水洗后的织布用冰醋酸酸洗1~2道;
将酸洗后的织布用60℃~65℃的温水洗涤1~2道;
将温水洗涤后的织布用90℃~95℃的皂洗液皂洗1~2道;
将皂洗后的织布用90℃~95℃的水清洗1~2道后用25℃~30℃的水清洗3~4道。
优选的,所述冰醋酸浓度为5.5kg/L~5.8kg/L。
优选的,所述皂洗液中皂剂的浓度为1.8kg/L~2.2kg/L。
优选的,所述皂剂为中性皂剂。
优选的,所述干燥的温度为110℃~120℃。
本发明提供一种纺织品的卷染方法,将染色底料和和助剂分别化料后加入分别加入第一加料缸和第二加料缸,将两个加料缸的溶液用水稀释后搅拌均匀,根据伯努利方程P+ρgh+ρv2/2=C,式中P、ρ、v、h分别为流体地压强、密度、速度、铅垂高度,g为重力加速度,C为常量,两个料缸中的溶液在混合时的v只与流体的压强和浓度有关,为了使两个料缸中的溶液混合时在单位时间内具有相同的流速v,本发明使两个加料缸中的溶液最高液面处于同一铅直高度,且两个加料缸中的溶液密度相同,由于两个加料缸中的溶液的最高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以同一水平面上两个料缸中的溶液流体的P相同,由于两个料缸中溶液浓度ρ也相同,因此两个料缸中的溶液在混合时的速度v也相同。根据Q=v×S,式中Q为流体单位时间内流量,v为流体流速、S为流体横截面积,所以当两个料缸的溶液的S相等时时即可实现染料溶液和助剂溶液在混合时单位时间内的流量相等,进而稳定了染色槽染液中染料和助剂的比例,减少了织物头尾部色差。同时由于这种卷染方法加料方式的变化,添加染料的量可以摆脱卷染机染缸体积的束缚,根据织布的量和染色浴比预先调配好染料溶液和助剂溶液,按照上述方法对织布进行染色,进而提高了卷染机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加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纺织品的卷染方法,包括:
a、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将织布上卷;
b、加料染色。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加料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加料染色的过程为:
将染色底料溶解后加入第一加料缸1,用水稀释后搅拌均匀,将助剂溶解后加入第二加料缸2,用水稀释后搅拌均匀,所述第一加料缸1中的染料溶液和第二加料缸中2的助剂溶液最高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且两个加料缸中的溶液密度相同;
将两个料缸中的溶液混合后连续加入卷染机染色槽5中,对织布进行染色,对于卷染机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设备,本发明对此并无特别限制。
所述染色底料优选包括:活性染料、促染剂、匀染剂和分散剂,所述活性染料优选为双活性基活性染料,双活性基活性染料具较高的固色率,使用双活性基活性染料进行染色能够降低染色废水色度,进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所述助剂优选包括:固色剂、促染剂、匀染剂和分散剂;所述促染剂优选为元明粉,所述固色剂优选为纯碱。
按照本发明,所述第一加料缸1中的染料溶液和第二染料缸2中的助剂溶液最高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且两个加料缸中的溶液密度相同,根据伯努利方程P+ρgh+ρv2/2=C,式中P、ρ、v、h分别为流体的压强、密度、速度、铅垂高度,g为重力加速度,C为常量,两个加料缸中的溶液在混合时的流速相同。根据Q=v×S式中Q为流体单位时间内流量,v为流体流速、S为流体横截面积,所以可以通过调节S来调节两个料缸中染料溶液和助剂溶液在混合时的比例,当两个料缸中溶液的S相等时,便可实现两个料缸中的溶液在混合时单位时间内的流量相等,从而稳定了染色槽染液中染料和助剂的比例。
按照本发明,所述第一加料缸1中的染料溶液和第二加料缸2中的助剂溶液最高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且两个加料缸中溶液密度相同的实现方式可以为:
提供质量比为a∶1的染色底料和助剂,提供横截面积比为a∶1的第一加料缸1和第二加料缸2,其中a根据染料品种和染色基布的不同为一可变数值,将所述染色底料和助剂用体积比为a∶1的水分别稀释,从而实现了两个加料缸中的溶液密度相同,且溶液最高液面在同一水平面。
或者,通过调整促染剂的量使染色底料和助剂的质量相同,再将所述染色底料和助剂分别化料后分别加入相同型号的第一加料缸1和第二加料缸2,稀释至相同体积,从而实现两个加料缸中溶液密度相同,且溶液最高液面在同一水平面。出于对生产成本以及灵活性的考虑,本发明优选采用此种实现方式。
此外,为了方便控制两个加料缸中的溶液最高液面在同一水平面,可以在两个加料缸中设置液面传感器,或在两个加料缸内侧设置刻度线,本发明对此并无特别限制。
按照本发明,所述第一加料缸1和第二加料缸2优选通过输送管道4与染色槽5相连,所述输送管道4在与第一加料缸1和第二加料缸2相连接的端口处均设有截止阀3,更优选采用内径均匀的管道,根据Q=v×S,此时S为管道的横截面积,因为输送管道内径均匀,所以两个料缸中的溶液在混合时单位时间内的流量相等,故染料和助剂可以一稳定比例混合后连续加入染色槽中。
按照本发明,为了便于将第一加料缸中和第二加料缸中的溶液搅拌均匀,优选在所述第一加料缸1和第二加料缸2中设置搅拌器。
所述对织布进行染色的过程为:将织布依次进行第一遍染色和第二遍染色,所述第一遍染色的染色温度优选为30℃~40℃,织布运转道数为2~4道,所述第二遍染色的温度优选为60℃~70℃,织布运转道数为2~3道。
加料染色后,继续进行如下工序:
c、水洗:将染色后的织布用20℃~28℃的水洗涤1~2道。
d、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将水洗后的织布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优选为110℃~130℃。
按照本发明,为防止织布在染色过程中起褶皱,在对织布进行染色前需对织布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过程为将织布在布宽方向上进行拉伸,优选将织布在拉幅定型机上,将布面幅宽拉宽3cm~5cm。
按照本发明,在对织布进行染色前还包括:截取部分织布用所述染液试染,检查试染后的织布染色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如果符合标准,可以立即开车染色,如果不符合标准,需重新调配染液配方直至试染样品符合标准为止。
按照本发明,为使最终染织品具有更高的颜色牢度和艳度,还优选包括将水洗后的织布进行后处理,所述后处理的过程具体为:
将水洗后的织布用冰醋酸酸洗1~2道;
将酸洗后的织布用60℃~65℃的温水洗涤1~2道;
将温水洗涤后的织布用90℃~95℃的皂洗液皂洗1~2道;
将皂洗后的织布用90℃~95℃的水清洗2道后用25℃~30℃的水清洗3~4道。
所述冰醋酸的浓度优选为5.5kg/L~5.8kg/L;所述皂洗液中皂剂的浓度选为1.8kg/L~2.2kg/L;所述皂剂优选为中性皂剂。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卷染方法进行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的染料底料均由江苏申新染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以下实施例中的助剂均由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以下实施例中的加料装置均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第一加料缸1和第二加料缸2为型号完全相同的料缸,所述第一加料缸和第二加料缸中均设有搅拌器,所述第一加料缸和第二加料缸通过内径均匀的输送管道4与卷染机染色槽5相连。
实施例1
织布规格:C40×40133×172宽幅:272cm数量:21000m
将如下成分的染色底料和促染剂用去离子水化料后装入第一加料缸,用水稀释至750L,开启第一加料缸中的搅拌器,将染色底料溶液搅拌均匀;
染色底料工艺配方:
HF-G翠兰 16.3Kg
RSP艳兰 1.45Kg
SGE嫩黄 1Kg
棉匀染剂TF-210 2Kg
螯合分散剂CM-5 1Kg
元明粉 13Kg
将如下成分的助剂和促染剂用去离子水化料后装入第二加料缸,用水稀释至750L,开启第二加料缸中的搅拌器,将助剂溶液搅拌均匀。
助剂工艺配方:
元明粉 17Kg
纯碱 15Kg
棉匀染剂TF-210 2Kg
螯合分散剂CM-5 1Kg
2、将织布在拉幅定型机上,将布面幅宽拉宽4cm,将拉伸后的织布放入卷染机用本领域人员熟知的方法进行织布上卷。
3、打开第一加料缸和第二加料缸的截止阀,染色底料溶液和助剂溶液通过输送管道混合后加入染色槽中,将染色槽中染液升温至35℃,车速设为90m/min,织布运转2道,再将染色槽中染液升温至65℃,织布运转2道后关闭第一加料缸和第二加料缸的截止阀。
4、将经步骤3染色后的织布用25℃的水洗涤2道;
5、将经步骤4水洗后的织布进行后处理:
用浓度为5.6g/L的冰醋酸酸洗2道,酸洗温度为45℃;
将酸洗后的织布用63℃的温水洗涤1道;
将温水洗涤后的织布用浓度为2.0g/L的中性皂洗剂SPC皂洗2道,皂洗温度为95℃;
将皂洗洗后的织布用90℃的水清洗2道后用27℃的水清洗3道;
6、将经步骤5处理后的织布退卷落布,在120℃进行干燥。
实施例2
织布规格:C40×40133×172宽幅:272cm数量:41508m
1、将如下成分的染色底料和促染剂用去离子水化料后装入第一加料缸,用水稀释至1000L,开启第一加料缸中的搅拌器,将染色底料溶液搅拌均匀;
染色底料工艺配方:
SBE红 13.5Kg
SGE嫩黄 5.25Kg
棉匀染剂TF-210 2.5Kg
螯合分散剂CM-5 1.5Kg
元明粉 10Kg
将如下成分的助剂和促染剂用去离子水化料后装入第二加料缸,用水稀释至1000L,开启第二加料缸中的搅拌器,将助剂溶液搅拌均匀。
助剂工艺配方:
元明粉 11Kg
纯碱 18Kg
棉匀染剂TF-210 2.5Kg
螯合分散剂CM-5 1.5Kg
2、将织布在拉幅定型机上,将布面幅宽拉宽5cm,将拉伸后的织布放入卷染机用本领域人员熟知的方法进行织布上卷。
3、打开第一加料缸和第二加料缸的截止阀,染色底料溶液和助剂溶液通过输送管道混合后加入染色槽中,将染色槽中染液升温至38℃,车速设为90m/min,织布运转2道,再将染色槽中染液升温至67℃,织布运转3道后关闭第一加料缸和第二加料缸的截止阀;
4、将经步骤3染色后的织布用26℃的水洗涤2道;
5、将经步骤4水洗后的织布进行后处理:
用浓度为5.7g/L的冰醋酸酸洗2道,酸洗温度为45℃;
将酸洗后的织布用65℃的温水洗涤1道;
将温水洗涤后的织布用浓度为2.1g/L的中性皂洗剂SPC皂洗2道,皂洗温度为95℃;
将皂洗后的织布用93℃的水清洗2道后用30℃的水清洗4道;
6、将经步骤5处理后的织布退卷落布,在130℃进行干燥。
实施例3
织布规格:C60×60200×(60×3)宽幅:279cm数量2000m
1、将如下成分的染色底料和促染剂用去离子水化料后装入第一加料缸,用水稀释至850L,开启第一加料缸中的搅拌器,将染色底料溶液搅拌均匀;
染色底料工艺配方:
SDE黄 1.14Kg
SGE嫩黄 0.72Kg
棉匀染剂TF-210 2Kg
螯合分散剂CM-5 1Kg
元明粉 24Kg
将如下成分的助剂和促染剂用去离子水化料后装入第二加料缸,用水稀释至850L,开启第二加料缸中的搅拌器,将助剂溶液搅拌均匀。
助剂工艺配方:
元明粉 6Kg
纯碱 20Kg
棉匀染剂TF-210 2Kg
螯合分散剂CM-5 1Kg
2、织布上卷
3、打开第一加料缸和第二加料缸的截止阀,染色底料溶液和助剂溶液通过输送管道混合后加入染色槽中,将染色槽中染液升温至30℃,车速设为90m/min,织布运转2道,再将染色槽中染液升温至62℃,织布运转2道后关闭第一加料缸和第二加料缸的截止阀。
4、将经步骤3染色后的织布用22℃的水洗涤2道;
5、将经步骤4水洗后的织布退卷落布,在110℃进行干燥。
将实施例1至3制得染布,分别从布头和布尾取6寸宽的样布,对比AATCC灰度表,实施例1至3制得的染布色差等级如表1:
表1实施例1至3制得的染布色差等级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色差 4 4 4
由上述结果可知,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卷染方法,可以稳定染色槽染液中染料和助剂的比例,减少了织布头尾部的色差,并且采用本方法可使卷染机容布量提升至4000米/缸~5000米/缸,提高卷染机的生产效率。
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纺织品的卷染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