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输设备时钟倒换延时系统的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输设备的测试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传输设备时钟倒换延时系统的测试方法。
现有技术
现有的传输设备的时钟工作模式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按优先级的时钟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可选的时钟按优先级排序暨优先级表,设备跟踪时钟的依据是:存在的且优先级最高的时钟源。
第二种是时钟同步信息(SSM)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也有一张时钟的优先级表,另外每个时钟还有时钟ID,时钟质量信息(用S1字节来表示,称之为SSM质量),设备跟踪时钟地依据是:有时钟ID,时钟质量最高且存在于时钟优先级表中;网元设备会将当前跟踪的时钟的ID和质量信息通过光路广播出去。
在上述两种工作模式中,时钟源的类别主要有:
1 外部时钟源(简称外部源):网元有两个外部时钟源接口,可以从外部BITS(一种专门提供时钟信号的设备)得到时钟信号,这种从外部时钟接口得到的时钟信号我们称之为外部时钟源。
2 线路时钟源:网元设备从进到网元设备的光信号中提取时钟信号给设备使用,这种就是线路时钟源。线路源有可以有多个,取决于有多少光纤接入到网元设备。
3 内部源,当优先级表中的外部源和线路源都无效时,网元考网元内部自己的晶振提供时钟信号给设备使用,这个是时钟源就是网元内部时钟;内部源只有一个。
针对第二种时钟工作模式,国际电信联盟的G.781协议对于SSM过程中的倒换时延作了详细的规定,主要有保持信息延时THM(Holdover Message Delay),非倒换信息延时TNSM(Non-switching message delay)和倒换信息延时TSM(Switching messagedelay)。
保持信息延是指当网元设备当前跟踪的时钟源变的无效,且优先级表中其他时钟源除了网元内部时钟外都不可用时,这时网元设备会进入保持模式,网元时钟跟踪网元自己内部时钟,并经过一个延时之后,将内部时钟的质量信息广播出去,这个延时成为保持信息延时;该延时时间THM为300-2000ms。
非倒换信息延时(TNSM)是指当网元设备跟踪的时钟源的质量信息改变了,但仍然时在优先级表中质量最好的,比如时钟质量由原来的0x02变为0x04,网元跟踪的时钟源不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时钟源没有发生倒换,网元设备会在经过一个短暂的延时之后将时钟新的质量信息(比如0x04)沿光路广播出去,这个短暂的延时叫非倒换信息延时;该延时时间TNSM为0-200ms。
倒换信息延时(TSM)是指当网元设备跟踪的时钟源的质量信息变的无效时,也就时时钟质量信息变成0xff,网元设备会跟踪优先级表中其他质量最好的时钟源,这个重新跟踪新时钟源的过程也就是时钟倒换过程;跟踪新的时钟源之后,设备不会立即将新的时钟源的质量信息广播出去,而是要经过一个短暂的延时之后,才将新的时钟源的新的质量信息广播出去、这个延时称之为倒换信息延时;该延时时间TSM为180-500ms。
现有的对时钟同步信息(SSM)工作模式中倒换延时的测试是通过时间间隔分析仪来进行测试的,时间间隔分析仪跟踪网元的输出时钟,当网元时钟源时钟发生变化的时候,时钟相位会有一个大的跃变,然后趋于稳定,根据相位的变化可以准确测试时间倒换的延时。虽然,此种技术能满足时间倒换延时的测试,但是它需要专门的测试仪表,所以具有测试成本高、测试通用性较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传输设备时钟倒换延时系统的测试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时间倒换延时的测试需要专门测试仪表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传输设备时钟倒换延时系统的测试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将N个网元依序连接成一条长链,N不小于2;
(二)根据需测试的倒换延时的种类,合理配置各网元的工作模式、时钟优先级、时钟的ID和时钟源的质量;
(三)根据需测试的倒换延时的种类,对应输入或变更首个网元的外部时钟信息并运行;得到一些网元相应的告警时间;
(四)根据需测试的倒换延时的种类,取出其中的两个告警时间,计算出这两个告警时间的差值T和这两个告警时间中完成相应种类倒换延时的个数K,即可得出该类倒换延时的平均值T/K,将该类倒换延时的平均值T/K视为该类倒换延时的值。
当测试倒换延时系统中的保持信息延时时,所述的步骤(二)中每个网元的工作模式配置为时钟同步信息(SSM);首个网元时钟优先级配置为跟踪外部时钟和网元内部时钟,首个网元的内部时钟ID不予配置;首个网元之后的N-1个网元的时钟优先级配置为跟踪线路时钟和网元内部时钟;所述的步骤(三)中运行前的输入或变更首个网元的外部时钟信息为断开外部时钟。
当测试倒换延时系统中的保持信息延时时,所述的步骤(二)中每个网元的工作模式配置为时钟同步信息(SSM);首个网元之后的N-1个网元的时钟优先级配置为跟踪线路时钟和网元内部时钟;各网元的内部时钟质量的配置为依序增高;所述的步骤(三)中运行前的输入或变更首个网元的外部时钟信息为断开外部时钟。
当测试倒换延时系统中的非倒换信息延时时,所述的步骤(一)中的N不小于3,所述的步骤(二)中每个网元的工作模式配置为时钟同步信息(SSM);首个网元时钟优先级配置为跟踪外部时钟和网元内部时钟,首个网元的外部时钟质量配置为高于首个网元的网元内部时钟质量;首个网元之后的N-1个网元优先级配置为跟踪线路时钟和网元内部时钟;首个网元之后最后一个网元之前的N-2个网元内部时钟质量配置为均低于首个网元的网元内部时钟质量,最后一个网元的内部时钟质量配置为高于首个网元内部时钟质量;所述的步骤(三)中运行前的输入或变更首个网元的外部时钟信息为将外部时钟的质量变更为低于首个网元的内部时钟的质量。
当测试倒换延时系统中的倒换信息延时时,所述的步骤(二)中每个网元的工作模式配置为时钟同步信息(SSM);首个网元时钟优先级配置为外部一时钟、外部二时钟和网元内部时钟,首个网元的外部一时钟的质量低于网元内部时钟的质量,外部二时钟的质量配置为不低于其网元内部时钟的质量;首个网元之后的N-1个网元优先级配置为跟踪线路时钟、外部时钟和网元内部时钟;首个网元之后的N-1个网元的质量配置为各网元的外部时钟质量高于其跟踪线路时钟的质量并不低于其内部时钟的质量,所述的步骤(三)中运行前的输入或变更首个网元的外部时钟信息为将外部一时钟的质量变更为不低于外部二时钟的质量并不低于首个网元之后的N-1个网元的外部时钟质量。
所述的首个网元的外部二时钟和首个网元之后的N-1个网元的外部时钟可以用同一质量的线路时钟二替代。
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根据两个告警时间的差值和两个告警时间内完成的相应种类的倒换延时的次数即可计算出相应种类的倒换延时,从而解决了现有测试时钟同步信息(SSM)工作模式中的倒换延时需要时间间隔分析仪来进行测试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流程图。
图2是利用本发明测试传输设备时钟倒换延时中保持信息延时的流程图。
图3是利用本发明测试传输设备时钟倒换延时中非倒换信息延时的流程图。
图4是利用本发明测试传输设备时钟倒换延时中倒换信息延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一种传输设备时钟倒换延时中保持信息延时的测试方法,可具体实现如下:
(一)将20个网元依序连接成一条长链;
(二)将每个网元的工作模式配置为时钟同步信息(SSM);首个网元时钟优先级配置为跟踪外部时钟和网元内部时钟,外部时钟质量信息为0x02,首个网元的内部时钟ID不予配置;配置外部时钟ID为1;首个网元之后的19个网元的时钟优先级配置为跟踪线路时钟和网元内部时钟;
(三)断开外部时钟,1到20号网元均得到各自的告警时间;
(四)取出其中的两个告警时间,计算出这两个告警时间的差值T和这两个告警时间中完成保持信息延时的个数K,即可得出保持信息延时的平均值T/K,将保持信息延时的平均值T/K视为保持信息延时的值。
当1号网元外部源断开的时候,1号网元优先级表中只剩下网元内部时钟可用,于是时钟源从外部源倒换到内部源,同时会中断上报LTI告警;在经历一个保持信息延时之后1号网元会将1号网元内部时钟源的质量信息沿光路广播给2号网元。但因为1号网元内部时钟源没有配置时钟ID,所以2号网元只接受到1号网元广播过来的时钟质量,但没有时钟ID,没有时钟ID的时钟源是无效的,即2号网元的线路源变的无效,于是2号网元倒换到内部源;依次类推3号到20号网元也依次从线路源倒换到内部源,直到20号网元也中断上报LTI告警,这个过程共经历20个保持信息延时,也就是说1号网元和20号网元LTI上报的时间差就是20个保持信息延时。因此可以测试出产品的平均保持信息延时。
当然在实施例一中的步骤(二)中也可对首个网元的内部时钟配置ID,而首个网元之后的19个网元的内部时钟质量的配置依序增高,这样断开外部时钟时同样也可得到保持信息延时。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一种传输设备时钟倒换延时中非倒换信息延时的测试方法,可具体实现如下:
(一)将20个网元依序连接成一条长链;
(二)将每个网元的工作模式配置为时钟同步信息(SSM);首个网元时钟优先级配置为跟踪外部时钟和网元内部时钟,外部时钟质量信息为0x02,首个网元的内部时钟质量信息为0x08,配置外部时钟ID为1;首个网元之后的19个网元的时钟优先级配置为跟踪线路时钟和网元内部时钟,中间18个网元的内部时钟质量配置为0x0b,最后一个网元的内部时钟质量配置为0x04
(三)修改首个网元的外部时钟质量为0x08,1到20号网元均得到各自的告警时间;
(四)取出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告警时间,计算出这两个告警时间的差值T和这两个告警时间中完成非倒换信息延时的个数18,即可得出非倒换信息延时的平均值T/18,将非倒换信息延时的平均值T/K视为非倒换信息延时的值。
当修改外部时钟源的质量信息为0x0b时,则1号从原来的外部源倒换到内部源,则会上报时钟倒换告警S1CHANGE和时间,接着变化后的时钟质量信息(0x08)广播给2号网元,2号网元广播给3号网元,于是变化后时钟质量信息(0x08)在整条链2~19号网元中传递,但时钟源不发生倒换,到了20号网元,接受到的时钟质量信息(0x08)比内部源的时钟质量信息(0x04)质量低,所以时钟源倒换到内部时钟源,也中断上报告警S1CHANGE和告警开始时间。从1号网元S1CHANGE上报到20号网元S1CHANGE上报,经历的时间是18个非倒换信息延时,也就是两个告警上报时间差,因此也可以得到非倒换信息延时。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一种传输设备时钟倒换延时倒换信息延时的测试方法,可具体实现如下:
(一)将20个网元依序连接成一条长链;
(二)将每个网元的工作模式配置为时钟同步信息(SSM);首个网元时钟优先级配置为外部一时钟、外部二时钟和网元内部时钟,首个网元的外部一时钟的质量为0x08,时钟ID是1,外部二时钟的质量配置为0x04,首个网元内部时钟的质量配置为0x04;首个网元之后的19个网元优先级配置为跟踪线路时钟、外部时钟和网元内部时钟;首个网元之后的19个网元的外部时钟质量配置为0x04,时钟ID为2,首个网元之后的19个网元的内部时钟质量配置为0x04;
(三)修改首个网元的外部时钟质量为0x02,得到1到20号网元各自的告警时间;
(四)取出其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告警时间,计算出这两个告警时间的差值T和这两个告警时间中完成倒换信息延时的个数19,即可得出倒换信息延时的平均值T/19,将倒换信息延时的平均值T/19视为倒换信息延时的值。
当修改外部时钟源的时钟质量为0x02的时候,1号网元优先级表的外部时钟源质量(0x02)变的比线路时钟源质量信息(0x04)更好,于是1号网元时钟倒换到外部时钟源,并在经历一个倒换信息延时之后将这个外部源时钟质量(0x02)和时钟ID信息广播给2号网元,于是2号网元发现线路时钟质量信息(0x02)比原来外部时钟质量(0x04)信息要更好,于是也倒换到外部时钟;类似地3到20号网元都依次倒换到线路时钟源,跟踪外部时钟源提供的时钟。这个过程,1到20号网元每个网元都经历一个倒换信息延时,也就是从1号网元倒换开始到20号网元倒换结束,共经历了19个倒换信息延时,即1号网元倒换开始S1CHANGE告警上报时间和20号网元S1CHANGE自动上报的时间差。
当然,实施例三的步骤(二)中首个网元的外部二时钟和首个网元之后的19个网元的外部时钟可以用同一质量的线路时钟二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