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装置及光盘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98120791.X的申请的分案申请,申请日为1998年9月28日,在先申请为JP47-261621,在先申请日为1997年9月26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形成于基板上的材料薄膜上通过照射激光光束等高能量光束记录再生高密度信号的光盘装置以及光盘。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能够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消除的光盘和把该光盘进行记录再生的光盘装置正在商品化。进而,正在蓬勃地进行能够记录再生高画质动画的高密度改写型光盘和光盘装置的研究开发。
作为改写型的光盘,已知有在盘形的基板上,例如具有Ge-Sb-Te和In-Se等的硫族薄膜等的相变化盘。另外,还知道有把Fe-Tb-Co等的金属薄膜作为记录层的光磁记录媒体。
在相变化光盘中,例如,在由上述相变化材料构成的记录簿膜层上照射聚光的激光光束,在局部把照射部分加热到预定的温度。照射部分如果其达到的温度大于结晶化温度则转化为结晶的状态,超过融点熔融后如果急剧地冷却,则转换为非晶形状态。把非晶形状态,结晶状态的某一种定义为记录状态,消除状态(未记录状态),通过用对应于信息信号地图形形成,进行可逆的信息记录或者消除。在结晶状态和非晶形状态下光学特性不同,利用该特性差,通过光学地检测反射率变化或者透射率变化能够再生信号。
在光磁记录媒体中,例如,在光磁记录薄膜上照射聚光了的激光光束,局部地加热到预定温度。在加热的同时加入磁场,通过使光磁记录薄膜的磁化方向根据信息而反转,进行信息的记录或者消除。
在上述这样的光盘中,预先在基板上刻入凹凸状导槽(以下有时称为导行记录道),形成信息记录道。凸凹状导槽中,对于光的入射一侧,把与其较近的一方称为纹,把与其较远的一方称为纹间。通过纹或者纹间聚集激光,进行扫描,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者再生。该信息信号意味着使用者自身能够进行记录,称为用户数据。
在当前销售的一般的光盘中,仅在纹或纹间的某一方记录信息信号,另一方分离开相邻的记录道,成为保护带。
进而,作为增加光盘的记录容量的技术,如特公昭63-57859号公报中揭示的那样,具有在纹记录道和纹间记录道的双方都记录信息信号,加大记录道密度的技术。
进而,还有为了加大记录道密度,在上述纹间记录道和纹记录道的双方进行记录信息的同时,缩小导行记录道的记录道间隔的方法。这种情况下,具有为了遮挡由于激光而升温的记录道的热传递到相邻的记录道而加深导槽的技术。
另一方面,在改写型的光盘中,需要预先把表示媒体上的位置信息等的地址信号记录为凹凸状槽。作为该地址信号的记录装置,例如提出特开平6-176404号公报中揭示的中间地址法。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从光盘读出信息的光束的跟踪控制方法。
图7是示出现有的光盘装置概要的框图。在光盘500上形成有信息记录道501。
图8是信息记录道501的放大图。信息记录道501由纹记录道606和纹间记录道607构成,具有记录信息的数据区602以及记录信息记录道的位置信息等的地址部(识别信号区)601。纹记录道606和纹间记录道607以记录道间隔Tp的间隔相互地配置。在地址部(识别信号区)601上形成有由凸起和凹洼构成的前置槽604,其中心配置在沿光盘的半径方向从纹记录道606的中心仅偏离Tp/2的位置上。根据该前置槽604的配置,在纹记录道和纹间记录道的双方能够再生地址信号。前置槽604的深度或高度一般与数据区602的槽深度相同。
另外图8中,还在纹记录道606以及纹间记录道607的每一个中,形成有记录标志605,光束点502沿箭头方向扫描纹记录道606以及纹间记录道607。
使用图7,说明再生记录在光盘500上的信息时的动作。
激光驱动电路525接受来自控制器518的信号L3转换为再生模式,输出驱动电流以一定的再生强度使半导体激光器510发光。
其次,进行光束点焦点方向(聚焦方向)的位置控制,这时可以使用光点尺寸法或者象散法等一般的聚焦控制方法,在此省略说明。
从安装在光头514上的半导体激光器510射出的激光通过物镜511聚光到信息记录道501上。由信息记录道501反射的激光根据反射光量分布给出信息记录道501上的信息以后,入射到光检测器512中。构成光检测器512的感光单元512a,512b把入射光束的光量分布的变化变换为电信号,分别输出到差分放大器515以及加法放大器521中。差分放大器515把各个输入电流变化为电压后,取其差分,作为差信号输出到LPF(Low Pass Filter)516中。LPF516从差信号抽取出低频成分,作为信号S1输出到极性反转电路517中。
极性反转电路517根据来自控制器518的控制信号L1,使信号S1直接通过,或者把信号S1的极性反转作为信号S2输出到跟踪控制电路519。信号S2是所谓的推挽信号,对应于光束点502和信息记录道501的跟踪误差量。这里,极性反转电路517的动作在要记录(包含消除。以下相同。)或者再生的记录道是纹时,使信号S1直接通过,在要记录或者再生的记录道是纹间时,把信号S1的极性反转。
跟踪控制电路519根据被输入的信号S2的电平,把跟踪控制信号驱动到调节器驱动电路520。调节器驱动电路520根据跟踪驱动信号,把输出电流输出到调节器513中,使得物镜511沿着横切信息记录道521的方向移动。根据该控制,光束点502能够扫描信息记录道中所希望的纹或者纹间的中心。
光束点502如果正确地扫描在信息记录道501上,则通过在前置槽604和记录标志605(参考图8)中光相互干涉而使反射光量变化,感光单元512a,512b的输出信号电平变化。在加法放大器521中把其输出信号相加作为和信号输出到前置放大器522。在前置放大器522中放大的信号通过再生信号处理电路523被解调为再生数据,输出到控制器518中。
另一方面,在进行记录时,激光驱动电路525接受来自控制器518的信号L3成为记录模式。同时,记录信号处理电路524接受来自控制器518的记录数据信号L2,把调制信号输出到激光驱动电路525中。激光驱动电路525根据调制信号把输出到半导体激光器510的驱动电流进行调制。由此,光束点502的强度变化,在信息记录道501上形成记录标志。
在以上各动作进行期间,主轴电机530以一定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使得光盘500旋转。
然而,在上述那样的现有光盘装置中,有时信号S1的极性不能够根据信息记录道501的槽深度进行反转,不能够跟踪作为目标的纹或者纹间记录道。
图9中示出基于推挽法的信息记录道的槽深度和跟踪误差信号的信号振幅之间的关系。如果把记录再生的激光的波长取为λ,把基板的折射率取为n,则跟踪误差信号的信号振幅,在槽深度为λ/8n时最大,为λ/4n时等于0。随槽深度从λ/4n向3λ/8n变化,振幅增加,而反射光的绕射方向逆转,光检测器512a,512b的动作信号反转。另外,跟踪误差信号振幅和反射光的强度分布以λ/2为周期进行重复。由此,在现有的光盘装置中,从差分放大器515输出的推挽信号即S1的极性根据信息记录道501的槽深度反转。
另外,在本说明中,跟踪信号的极性以槽深度λ/4n为分界进行反转,而极性反转的槽深度依赖于槽的形状。即,在以槽深度λ/4n的周期跟踪极性反转的情况,只限于信息记录道501的纹间记录道607和纹记录道606的边界壁面对于光盘面垂直的情况。由此,在纹间记录道和纹记录道的边界壁面对于光盘面成为倾斜面的情况下,跟踪信号的极性反转的槽深度成为比λ/4n稍大的值。
图7中,极性反转电路517在扫描具有槽深度从0到λ/4n的范围内的某一个(例如槽深度λ/6n)光盘500的纹记录道时,使信号S1直接通过,在扫描纹间记录道时,使信号S1的极性反转成为负极性。
然而,如果原样不变地用该控制方法扫描具有从λ/4n到λ/2n范围的某一个光盘,则信号S1的极性与扫描槽深度λ/6n的光盘的情况相比较被反转。如果原样不变地用现有的控制方法进行纹记录道和纹间记录道的跟踪极性的切换控制,则在要使光束点502跟踪纹记录道的情况下,由于极性反转电路517使信号S1直接通过,因此信号S2成为负极性,成为跟踪纹间记录道。另外,在要使光束点502跟踪纹间记录道的情况下,由于极性反转电路517使信号S1反转,因此信号S2成为正极性,成为跟踪纹记录道。
即,存在着根据信息记录道501的导槽深度不同,扫描纹记录道和纹间记录道的跟踪极性反转,搞错跟踪的记录道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成为把通过在纹记录道和纹间记录道的双方记录信息提高记录道密度并且通过加深导槽的深度抑制向相邻记录道热传递的上述光盘中进行记录再生时的障碍。
另外,随着前置槽604的高度或深度的改变,扫描了地址部时的差分放大器515的输出信号也同样地正负逆转。从而,如果以与数据区602的凹凸槽相同的深度形成前置槽604,则存在与槽深度不同的光盘之间在从地址部得到的信息方面不能够维持互换性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课题,提供预先检测跟踪极性随槽深度进行反转的情况,对于任意深度的导槽,能够对作为目标的纹记录道和纹间记录道进行跟踪控制的光盘以及光盘装置(以下,将其称为「第1目的」)。
还有,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对于任意深度的导槽,即使在跟踪极性反转了的情况下,也能够把纹间记录道以及纹记录道的光束点的照射条件和调制波形等的记录再生条件发生反转的状况进行补偿的光盘(以下,将其称为「第2目的」)。
还有,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与信息记录道的槽深度无关,能够在从地址部得到的信息方面维持互换性的光盘(以下,将其称为「第3目的」)。
为达到上述第1目的,本发明的光盘装置采取以下的结构。
即,本发明第1结构的光盘装置,特征在于具备对于在设置了凹凸状导槽的基板上具有记录薄膜的光盘照射激光的聚焦光学系统;进行控制使得由上述聚焦光学系统聚焦的激光扫描上述导槽的凸部或凹部的跟踪控制装置,上述跟踪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使得对应于上述导槽的深度把跟踪极性进行反转。
本发明第2结构的光盘装置,特征在于具备对于在设置了凹凸状导槽的基板上具有记录薄膜的光盘照射激光的聚焦光学系统;进行控制使得由上述聚焦光学系统聚焦的激光扫描上述导槽的凸部或凹部的跟踪控制装置;使上述跟踪控制装置的极性反转的极性反转装置;判别上述导槽的深度的盘判别装置,根据上述判别结果,上述极性反转装置使上述跟踪控制装置的极性反转。
如果依据本发明第1或者第2结构的光盘装置,则由于跟踪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使得对应于导槽的深度把跟踪极性进行反转,或者由于根据盘判别装置的判别结果极性反转装置使跟踪控制装置的极性反转,因此无论是具有何种槽深度的光盘,都能够使激光正确地扫描作为目标的纹记录道或者纹间记录道。从而,对于导槽深度不同的光盘能够正确地进行记录或者再生。
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第1目的,本发明的光盘采用以下的结构。
本发明第1结构的光盘是具有形成了凹凸状导槽的基板,被收容在盘盒中的光盘,特征在于在上述盘盒上具备与上述导槽深度有关的识别元件及/或与再生光学系统的跟踪极性有关的识别元件。
本发明第2结构的光盘是具有形成凹凸状导槽的基板的光盘,特征在于在设置于上述光盘的识别信号区中,记录着有关上述导槽深度的信息及/或有关再生光学系统的跟踪极性的信息。
如果依据上述第1以及第2结构的光盘,则由于在盘盒或识别信号区中记录着有关上述导槽深度的信息及/或有关再生光学系统的跟踪极性的信息,所以通过光盘装置在记录再生之前读取这些信息,能够进行对应于导槽深度的跟踪控制。从而,无论是具有何种槽深度的光盘,都能够使激光正确地扫描作为目标的纹记录道和纹间记录道。从而,对于导槽深度不同的光盘,能够正确地进行记录或者再生。
本发明第3结构的光盘是在把记录再生激光的波长取为λ,基板的折射率取为n,把0或者正偶数记为m的情况下,在基板上设置了具有大于(m+1)λ/4n小于(m+2)λ/4n深度的凹凸状导槽的光盘,特征在于在上述光盘的管理区中,记录了有关再生光学系统的跟踪极性的信息。
本发明第4结构的光盘是在把记录再生激光的波长取为λ,基板的折射率取为n,把0或者正偶数记为m的情况下,在基板上设置了具有大于(m+1)λ/4n小于(m+2)λ/4n深度的凹凸状导槽的光盘,特征在于在上述光盘的管理区中,记录了有关上述导槽深度的信息。
本发明第5结构的光盘是在把记录再生激光的波长取为λ,基板的折射率取为n,把0或者正偶数记为m的情况下,在基板上设置了具有大于(m+1)λ/4n小于(m+2)λ/4n深度的凹凸状导槽的光盘,特征在于具有识别上述导槽位置的地址部,在上述地址部中记录了有关再生光学系统的跟踪极性的信息。
本发明第6结构的光盘是在把记录再生激光的波长取为λ,基板的折射率取为n,把0或者正偶数记为m的情况下,在基板上设置了具有大于(m+1)λ/4n小于(m+2)λ/4n深度的凹凸状导槽的光盘,特征在于具有识别上述导槽位置的地址部,在上述地址部中记录了有关上述导槽深度的信息。
如果依据上述第3~第6结构的光盘,则在形成了具有大于(m+1)λ/4n小于(m+2)λ/4n深度的导槽的光盘中,由于在管理区或者地址部记录着有关再生光学系统的跟踪极性的信息或者有关导槽深度的信息,所以通过光盘装置在记录再生之前读取这些信息,能够进行对应于导槽深度的跟踪控制。从而,对具有这样深度的光盘,能够使激光正确地扫描作为目标的纹记录道或者纹间记录道。从而,能够正确地进行记录或再生。
进而,为达到上述第2目的,本发明的光盘采取以下的结构。
本发明第7结构的光盘是在把记录再生激光的波长取为λ,基板的折射率取为n,把0或者正偶数记为m的情况下,在基板上设置了具有大于(m+1)λ/4n小于(m+2)λ/4n深度的凹凸状导槽,在上述导槽的凹部和凸部的两方记录信号的光盘,特征在于与设置了具有大于mλ/4n小于(m+1)λ/4n深度的凹凸状导槽的光盘具有互换性,具备记录凸部记录再生信息以及凹部记录再生信息的管理区,在具有大于mλ/4n小于(m+1)λ/4n槽深度的光盘中在记录凹部记录再生信息的区域中记录有上述凸部记录再生信息,在具有大于mλ/4n小于(m+1)λ/4n槽深度的光盘中在记录凸部记录再生信息的区域中记录有上述凹部记录再生信息。
本发明第8结构的光盘是在把记录再生激光的波长取为λ,基板的折射率取为n,把0或者正偶数记为m的情况下,在基板上设置了具有大于(m+1)λ/4n小于(m+2)λ/4n深度的凹凸状导槽,在上述导槽的凹部和凸部的两方记录信号的光盘,特征在于与设置了具有大于mλ/4n小于(m+1)λ/4n深度的凹凸状导槽的光盘具有互换性,具有识别上述导槽的位置的地址部,在上述地址部中设置记录凸部记录再生信息的区域和记录凹部记录再生信息的区域,在具有大于mλ/4n小于(m+1)λ/4n槽深度的光盘中在记录凹部记录再生信息的区域中记录有上述凸部记录再生信息,在具有大于mλ/4n小于(m+1)λ/4n槽深度的光盘中在记录凸部记录再生信息的区域中记录有上述凹部记录再生信息。
如果依据上述第7或者第8结构的光盘,则由于把记录在管理区或者地址部的记录再生信息记录在特定的区域中,所以在设置了大于mλ/4n小于(m+1)λ/4n深度的导槽的现有光盘用的光盘装置(以下,有时将其简单地称为「现有的光盘装置」)中,能够正确地设定对于设置了大于(m+1)λ/4n小于(m+2)λ/4n深度的导槽的本发明光盘的纹间记录道或者纹记录道的记录再生条件。
即,在用现有的光盘装置进行记录再生了的情况下,根据槽深度不同跟踪信号的正负反转,扫描的记录道反转,应该扫描纹记录道然而扫描了纹间记录道,应该扫描纹间记录道然而扫描了纹记录道。然而,如果依据本发明,则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际上能够从光盘分别正确地读出要扫描的纹间记录道或者纹记录道的记录再生条件,所以设定对应于扫描记录道的记录再生条件。
其结果,能够在现有的光盘装置上不必进行任何变更,在深度不同的本发明的光盘上记录信息或者再生被记录的信息。
为了达到上述第3目的,本发明的光盘采取以下的结构。
本发明第9结构的光盘是在把记录再生激光的波长取为λ,基板的折射率取为n,把0或者正偶数记为m的情况下,在基板上设置了具有大于(m+1)λ/4n小于(m+2)λ/4n深度的凹凸状导槽,在上述导槽的凹部和凸部的两方记录信号的光盘,特征在于具有识别上述槽位置的地址部,构成上述地址部的前置槽的高度或深度大于mλ/4n小于(m+1)λ/4n。
如果依据上述第9结构的光盘,则由于信息记录道的槽深度大于(m+1)λ/4n小于(m+2)λ/4n的同时,地址部的前置槽的高度或深度大于mλ/4n小于(m+1)λ/4n,所以用现有的光盘装置,把本发明的光盘进行记录再生时,关于地址部,差分放大器输出信号的正负不会逆转。由此,在使用现有的光盘装置读λ记录在本发明光盘的地址部中的信息时,所得到的信息与现有光盘的情况具有互换性,能够不进行任何变换而直接地加以利用。
本发明第10结构的光盘是在把记录再生激光的波长取为λ,基板的折射率取为n,把0或者正偶数记为m的情况下,在基板上设置了具有大于(m+1)λ/4n小于(m+2)λ/4n深度的凹凸状导槽,在上述导槽的凹部和凸部的两方记录信号的光盘,特征在于沿着记录道在上述导槽之间具备识别上述导槽位置的地址部,上述地址部相对于上述导槽的记录道,具有在半径方向的外周侧仅大致偏移1/2记录道间隔的第1前置槽和在半径方向的内周侧仅大致偏移1/2记录道间隔的第2前置槽,接在上述地址部后被扫描的是上述导槽的凸部的情况下和凹部的情况下,使得上述第1前置槽和上述第2前置槽的扫描方向的排列顺序不同。
如果依据上述第10结构的光盘,则通过与设置了大于mλ/4n小于(m+1)λ/4n深度的导槽的现有光盘的情况相反进行前置槽的半径方向的配置,能够使用现有的光盘装置正确地进行连接着地址部的记录道是凸部还是凹部的判断。即,关于连接在地址部的记录道是凸部还是凹部这样的信息,能够与现有的光盘维持互换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光盘装置概要的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光盘的概略透视图。
图3是图2的光盘中RAM区域的半径方向中的厚度方向剖面的部分放大图。
图4是示出了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光盘中信息记录道一例的放大平面图。
图5示出差分放大器的输出信号。
图6是示出本发明实施形态5的光盘中信息记录道一例的放大平面图。
图7是示出现有的光盘装置概要的框图。
图8是示出图6的光盘中信息记录道一例的放大平面图。
图9示出导槽深度和跟踪误差信号的振幅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光盘装置以及光盘。
实施形态1
下面说明为实现本发明第1目的的第1实施形态的光盘装置以及光盘。
图1是本实施形态的光盘装置的框图。
光盘1构成为顺序设置为了记录信息吸收激光使状态发生变化的记录层,保护该记录层的电介质层,以及使激光反射的反射层等。另外,光盘1具有形成凹凸状的信息记录道(导槽)4,这些导槽由纹部分以及纹间部分组成。本实施形态中,作为光盘1,假设信息记录道的导槽深度不同的两种光盘。这里,把信息记录道4的导槽深度从0到小于λ/4n的盘作为第1光盘,把大于λ/4n小于λ/2n的盘作为第2光盘(这里,λ是激光的波长,n是构成光盘1的基板的折射率)。
光盘1为了保护盘表面等而收容在盘盒2中。盘盒用树脂等材料构成。盘盒2具有识别孔3,本实施形态中,在第1光盘的情况下识别孔闭合,在第2光盘的情况下识别孔打开。
存在于光盘装置中的发光二极管10设置成使得当光盘1安装到本实施形态的光盘装置上的时候位于识别孔3的上方。光传感器11设置成与发光二极管10将盘盒夹在中间的相对的位置。
如果收容了光盘1的盘盒2安装到光盘装置上,则控制器1 2输出信号L1,使得发光二极管灯10发光。发光二极管灯10的光通过识别孔3入射到光传感器11,变换为电信号L2。盘判别电路32检测使发光二极管10接通/断开的信号L1和来自光传感器11的信号L2,判别盘的种类,把判别结果输出信号L3输出到控制器12。
本实施形态中,识别孔3构成为相对于信息记录道4的槽深度不同其开闭状态变化。例如,在槽深度从0到小于λ/4n的第1光盘的情况下识别孔3成为闭状态(信号L2是0),在槽深度大于λ/4n小于λ/2n的第2光盘的情况下识别孔3成为开状态(信号L2是1)。其结果,盘判别电路32把第1盘时是正极性第2盘时是负极性的信号L3传送给控制器12。
激光驱动电路51接受来自控制器12的信号L7成为再生模式,向半导体激光器20输出驱动电流以一定的再生强度使其发光。
其次,进行光束点的焦点方向(聚焦方向)位置控制,可以使用光点尺寸法或者象散法等一般的焦点控制方法,在这里省略说明。
从半导体激光器20射出的激光通过物镜21作为光束点5聚光到信息记录道4上。被信息记录道4反射的激光通过记录标志或者地址槽,绕射或者反射光量发生变化。其结果,反射光入射到2分割光检测器22中。
构成光检测器22的感光单元22a,22b把入射光束光量的变化变换为电信号,分别输出到差动放大器30以及加法放大器40中。差放大器30把各个输入电流变换为电压以后,取其差,作为差信号输出到LPF31中。LPF31从差信号中抽取出低频成分,作为信号S1输出到极性反转电路33。
这里,信号S1的极性如果设为在从0到小于λ/4n的槽深度的情况下(第1光盘)以正极性输出,则在大于λ/4n小于λ/2n的槽深度的情况(第2光盘)下由于以槽深度λ/4n为边界点光的相位进行反转因而成为负极性进行输出。
控制器12根据盘判别电路32的信号L3判别信息记录道4的槽深度,在判断为是第1光盘的情况下,把控制信号L5传送到极性反转电路33,使得当跟踪纹记录道时使信号S1直接通过,当跟踪纹间记录道时使信号S1的极性反转。另外,从信号S3判断为是第2光盘的情况下,在跟踪纹记录道时使信号S1的极性反转,在跟踪纹间记录道时使信号S1直接通过。作为本发明的极性反转装置的极性反转电路33根据信号L5把使信号S1的极性反转了的信号S2输出到跟踪控制电路34。
信号S2是所谓的推挽信号,对应于光束点5和信息记录道4的跟踪误差量。
跟踪控制电路34根据被输入的信号S2的电平和极性,把跟踪驱动信号输出到调节器驱动电路35。调节器驱动电路35根据跟踪驱动信号,把驱动电流输出到调节器23,使得物镜21沿垂直于信息记录道4的方向移动。
通过以上的控制,即使在再生不同槽深度的光盘的情况下,作为光盘判断装置通过设置了形成在盘盒上的识别孔3和检测该识别孔3的开闭的检测装置,能够正确地跟踪纹记录道以及纹间记录道。
如果光束点5正确地扫描了信息记录道4,则对应于前置槽604和记录标志605(参照图8),反射光量或者光量分布变化,感光单元22a,22b的输出信号电平变化。把该输出信号在加法放大器40中进行相加作为和信号输出到前置放大器41。在前置放大器41中放大了的信号通过再生信号处理电路42复合到再生数据上,输出到控制器12。
另一方面,在记录时,激光驱动电路51接受来自控制器12的信号L7成为记录模式。同时,记录信号处理电路50接受来自控制器12的记录数据信号L6,把调制信号输出到激光驱动电路51。激光驱动电路51根据调制信号调制输出到激光器20的驱动电流。由此,光束点5的强度变化,在信息记录道4上形成记录标志。
在进行以上各动作期间,主轴电机13以预定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使光盘1旋转。
如以上那样如果依据本实施形态,则由于根据基于信息记录道4的槽深度信息的控制器12的控制信号L5,适宜地使差动放大器30的输出信号S1的极性反转,因而即使安装了信息记录道4的槽深度不同的光盘,也能够始终正确地跟踪作为目标的纹间记录道或者纹记录道。其结果,能够在作为目标的纹间记录道或者纹记录道上记录信息以及再生记录在作为目标的纹间记录道或者纹记录道上的信息。
另外,本实施形态中,以槽深度从0到小于λ/4n的情况(第1光盘)和大于λ/4n小于λ/2n的情况(第2光盘)的2种盘作为例子,而跟踪信号振幅正负的反转以λ/2n周期循环。由此,在槽深度大于λ/2n的盘中,也可以把0或者正偶数取为m,分为大于mλ/4n小于(m+1)λ/4n小于槽深度的光盘和大于(m+1)λ/4n小于(m+2)λ/4n小于槽深度的光盘的2种情况进行控制。
进而,本实施形态中,作为槽深度的判别装置示出了使用设置在盘盒2上的识别孔3,发光二极管10以及光传感器11的例子,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代替识别孔3,也可以在盘盒2的预定区域或者光盘1表面的预定区域记录有关导槽深度的信息。具体地讲,可以把盘盒2或者光盘1的预定区域形成为在第1光盘和第2光盘反射率不同,把反射率小于一定值的情况设定为第1光盘,大于一定反射率的情况设定为第2光盘。
另外,也可以在盘盒2的固定位置设置机械式开关,把开关的闭状态设定为第1盘,把开关的开状态设定为第2盘。
另外,还有在后面详细叙述的图2的管理区61上预先把关于导槽深度的信息设为凹凸位的方法。如果这样做,则在把光盘安装到光盘装置的阶段,通过再生管理区61的写入识别元件可以判断槽深度。还有,这种情况下,光盘1在半径方向具有多个区域,在根据区域槽深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记录各区域的半径位置和槽深度的信息,能够按照各区域判断槽深度。
另外,还可以不在图2的管理区61而在图8的地址部601中预先记录槽深度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光盘1也在半径方向具有多个区域,在根据区域槽深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在各区域的地址部中预先记录槽深度的信息,能够按照各区域判断槽深度。
如以上那样,在光盘的管理区和地址部等的识别信号区域中预先记录关于导槽深度的信息的情况下,光盘装置一侧将不再需要发光二极管10和光传感器11等的检测器。另外,即使在没有使用盘盒的光盘中也能够取得槽深度的信息。
另外,还能够把记录在盘盒或者光盘的管理区以及地址部的信息取作为不是关于槽深度的信息而是关于光盘装置的再生光学系统的跟踪极性的信息。例如,能够预先记录有关极性反转电路33是选择使信号S1直接通过还是使信号S1的极性反转后通过这两者之一的信息。光盘装置通过读取该信息能够适宜地设定跟踪极性,能够正确地跟踪控制作为目标的纹记录道或者纹间记录道。
进而,在盘盒或者光盘的管理区以及地址部上,在上述信息的基础上还可以预先记录有关在光盘上照射的激光的照射功率信息或者有关激光的调制波形的选择的信息等。光盘装置通过读取这些信息能够适宜地设定光盘装置的记录再生条件。
实施形态2
其次,说明有关为实现本发明第1目的第2实施形态的光盘。本实施形态的光盘是与现有的具有大于mλ/4n小于(m+1)λ/4n槽深度的光盘具有互换性的并具有大于(m+1)λ/4n小于(m+2)λ/4n槽深度的光盘。
图2是本实施形态的光盘的概略透视图。本实施形态的光盘60具有把光盘的种类和记录再生条件的信息形成为凹凸槽的管理区(再生专用ROM区)61和记录再生图像信息等的数据的RAM区62。
图3模式地放大示出图2的RAM区62半径方向的厚度方向剖面一部分。基板63由聚碳酸脂等树脂材料或玻璃材料等构成。基板63的RAM区上形成着凹凸状信息记录道66,信息记录道66由纹记录道64和纹间记录道65构成。基板63上为记录信息顺序设置用于吸收激光使状态变化的记录层,保护该记录层的电介质层以及用于反射激光的反射层等,在其上面进行过涂覆以及粘贴保护板(未图示)构成光盘60。
本实施形态的光盘用于通过在RAM区的信息记录道66的纹记录道64以及纹间记录道65上照射激光,记录再生信息。RAM区62的记录再生条件通过读出预先记录在图2的由凹凸槽构成的管理区61中的条件决定。
例如,在管理区61上预先记录表示光束点扫描信息记录道66的纹记录道64以及纹间记录道65时的跟踪极性的信息。或者,预先记录信息记录道66的槽深度信息。在通过由光盘装置进行记录再生之前读取这些信息,能够使光盘装置正确地扫描作为目标的纹记录道64或者纹间记录道65。
另外,在管理区61上为了修正在纹记录道64和纹间记录道65之间所产生的热光学特性差,还能够预先记录在进行记录时的激光5的照射功率等。光盘装置在进行记录之前读出这些照射条件并设定记录条件。
另外,在管理区61上还能够预先记录选择在纹记录道64或者纹间记述道65上进行记录时把激光5进行调制的调制图形的信息。光盘装置在进行记录之前读出该照射条件并设定记录条件。
如以上那样,在把本实施形态的光盘安装到光盘装置上时,光盘装置通过读出最初记录在管理区的上述信息,能够在作为目标的纹记录道或者纹间记录道上进行稳定的记录再生动作。
另外,当然还能够把在上述管理区记录的信息的全部或者一部分预先记录在地址部上。光盘装置在预定的地址进行记录再生时,读取被记录在地址部的这些信息,能够按照每个地址进行适宜的跟踪控制以及设定适宜的记录再生条件。
实施形态3
其次,说明有关实现本发明第2目的的第3实施形态的光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制造槽深度与现有的从0到小于λ/4n的光盘具有互换性而且槽深度大于λ/4n小于λ/2n的光盘。即,提供在对应于现有的从0到λ/4n槽深度的现有光盘装置中能够记录再生的槽深度大于λ/4n小于λ/2n的光盘。
即,槽深度大于λ/4n小于λ/2n的本发明的光盘需要与槽深度小于λ/4n的现有光盘有关在纹记录道以及纹间记录道上进行记录时或者再生时的激光照射功率和调制波形等的记录再生条件方面具有互换性。
对于上述目的,本发明中采取以下的结构。
本实施形态的光盘的记录层,电介质层,反射层等的层结构可以使用与实施形成2相同的结构,在这里省略说明。
在现有的槽深度从0到小于λ/4n的光盘的管理区61中,把记录纹记录道的记录再生信息的区域作为纹信息记录区A,把记录纹间记录道的记录再生信息的区域作为纹间信息记录区B。这里,作为要记录的记录再生信息,可以例举出关于在信息记录道上记录信息时的光束点403的照射功率的信息或者有关光束点403的调制图形的选择的信息等。
与此不同,本实施形态的槽深度大于λ/4n小于λ/2n的光盘中,在管理区61中的上述纹信息记录区A(如果槽深度是从0到小于λ/4n的光盘则是记录纹记录道的记录再生信息的区域)上记录有关纹间记录道的记录再生条件的信息,在上述纹间信息记录区B(如果是槽深度从0到小于λ/4n的光盘则是记录纹间记录道的记录再生信息的区域)上记录有关纹记录道的记录再生条件的信息。
其结果,能够补偿由导槽深度引起的跟踪极性的反转,能够使用现有的光盘装置记录再生本发明的槽深度大于λ/4n小于λ/2n的光盘。
其次,详细地说明在本实施形态的光盘上记录再生信息的方法。
由于与从0到小于λ/4n槽深度的光盘具有互换性,所以在光盘60记录再生时可以使用图7记载的现有的光盘装置。光盘在安装到主轴电机530上以后,按照预定的转速旋转。从光头514照射光束,光束点502在光盘500的管理区(RAM区)61(参照图2)上聚光。反射了管理区61的激光入射到光学头514的感光部512,变换为电信号。该电信号经过加法放大器521,前置放大器522以及再生信号处理电路523,成为管理区61的再生信号,根据该再生信号,光盘装置设定光盘500的种类判别和RAM区62的纹记录道64以及纹间记录道65的照射功率,调制图形等记录再生条件。
其次,说明在光盘的RAM区62中记录信息或者再生该信息的情况。
首先,说明再生具有记录信息道的槽深度小于λ/4n的槽的现有光盘的情况。
再生光盘的纹记录道时,首先,读取记录在纹信息记录区A中有关纹记录道的再生信息。接着跟踪预定的纹记录道。由于极性反转电路517使信号S1直接通过,因此能够使光束点502跟踪纹记录道。而且,根据基于前面读取的有关纹记录道的再生信息的再生条件,可以再生纹记录道。
另一方面,再生纹间记录道时,首先读取记录在纹间信息记录区B中有关纹间记录道的再生信息。接着,跟踪预定的纹间记录道。由于极性反转电路517使信号S1的极性反转,因此使光束点502跟踪纹间记录道。而且,根据前面读取的有关纹间记录道的再生信息可以再生纹间记述道。
其次,说明使用图7的现有光盘装置,再生具有信息记录道66的槽深度大于λ/4n小于λ/2n的槽的本实施形态的光盘60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如在图9中所说明过的那样,以λ/4n为边界点跟踪信号S1的信号振幅的正负反转。
然而,如前所述那样,在本实施形态的光盘中,管理区61的纹信息记录区A上记录着纹间记录道的信息,纹间信息记录区B上记录着纹记录道的信息。从而,例如要再生纹记录道时,光盘装置读取记录在纹信息记录区A中的信息。而光盘装置实际读取的是纹间记录道的再生信息,根据该信息设定各种再生条件。其次,光盘装置将跟踪预定地址的纹记录道。然而,如图9所示那样,由于跟踪信号S1的极性反转,所以实际上跟踪了纹间记录道。从而,光盘装置根据前面读取的纹间记录道的再生信息,成为再生纹间记录道。
要再生纹间记录道的情况也完全相同,光盘装置根据从管理区读取的纹记录道的再生信息,成为再生纹记录道。
概括而言,即使跟踪极性反转,在跟踪纹间记录道时能够根据纹间记录道的记录再生信息进行跟踪,另外,在跟踪纹记录道时能够根据纹记录道的记录再生信息进行跟踪。即,如果用现有的光盘装置记录再生本实施形态的光盘,则能够正确地设定扫描着的记录道的再生条件。
根据以上的结果,如果依据本实施形态的方法,则在光盘装置中把记录在管理区的纹记录道的信息识别为纹间记录道的信息,把纹间记录道的信息识别为纹记录道的信息。从而,对于导槽深度大于λ/4n小于λ/2n的本实施形态的光盘,能够与槽深度从0到小于λ/4n的光盘进行相同的跟踪动作。另外,在记录条件的设定中,由于在导槽深度大于λ/4n小于λ/2n的本实施形态的光盘中,用于在纹记录道上记录的记录信息记录在纹间信息记录区B上,用于在纹间记录道上记录的记录信息记录在纹信息记录区A上,因此实际上根据有关跟踪着的记录道的记录条件能够进行记录。
这样,对于与小于λ/4n的槽深度相对应的现有光盘装置(参考图7),能够补偿由于本发明的槽深度大于λ/4n小于λ/2n的光盘的槽深度引起的跟踪极性的反转,能够对于纹间·纹的两方进行最佳的记录再生。其结果,能够确保与具有小于λ/4n槽深度的光盘的互换性。
在上述的例中,通过在记录在管理区61上的记录再生信息的记录区域进行改进,确保与现有光盘的互换性。然而,通过不是对记录在管理区而是对记录在地址部中的信息进行改进也同样能够确保互换性。以下示出其一例。
本实施形态的光盘中,以预定的形式构成光盘的地址部。以下,说明与信息记录道的导槽深度从0到小于λ/4n的光盘具有互换性的本实施形态的光盘中地址部的形成方法。
图4示出本实施形态的光盘中信息记录道一例的部分放大图。地址例如以凹凸的前置槽404的列形成在地址部401中。图中,402是数据区,405是记录标志,406是纹记录道,407是纹间记录道。
为了确保与信息记录道408的槽深度小于λ/4n的光盘和跟踪极性的互换性,在槽深度大于λ/4n小于λ/2n的本发明的光盘中,在光束点403要扫描的信息记录道408是纹间记录道407的情况下,在前一个地址部中预先记载纹记录道的记录再生信息,在要扫描的信息记录道408是纹记录道406的情况下在前一个地址部中预先记载纹间记录道的记录再生信息。
例如,在要再生纹记录道406的情况下,现有的光盘装置读取在该纹记录道靠前地址部所记录的再生信息。这时,光盘装置实际读取的是有关纹间记录道的记录再生信息。将用所读取的再生条件再生在该地址后的纹记录道。但是,如图9所示,因为跟踪信号S1的极性反转,所以,实际跟踪了纹间记录道407。因此,光盘装置变成根据有关先读取的纹间记录道的再生信息,再生纹间记录道407。
这样,即使跟踪极性反转,在跟踪纹间记录道时能够根据纹间记录道的记录再生信息进行跟踪,另外,在跟踪纹间记录道时能够根据纹记录道的记录再生信息进行跟踪。即,如果使用现有的光盘装置记录再生本实施形态的光盘,则能够正确地设定扫描着的记录道的记录再生条件等信息。
其结果,对于与小于λ/4n的槽深度相对应的现有光盘装置(参考图7),能够补偿由于本发明的槽深度大于λ/4n小于λ/2n的光盘的槽深度引起的跟踪极性的反转,能够对于纹间·纹的两方进行最佳的记录再生。其结果,能够确保与具有小于λ/4n槽深度的光盘的互换性。
作为记录在前一个地址部401中的信息,也可以是有关在信息记录道上记录信息时的光束点403的照射功率的信息,还可以是有关光束点403的调制图形的选择信息。
本实施形态中,在槽深度小于λ/4n的现有光盘中,在纹信息记录区A中记录着有关纹记录道的记录再生条件的信息,在纹间信息记录区B中记录着有关纹间记录道的记录再生条件的信息的情况下,在槽深度大于λ/4n小于λ/2n的本发明的光盘中,使得在纹信息记录区A中记录有关纹间记录道的记录再生条件的信息,在纹间信息记录区B中记录有关纹记录道的记录再生条件的信息,而本发明并不拘泥于此。在槽深度小于λ/4n的光盘中,在纹信息记录区A中记录有关纹间记录道的记录再生条件的信息,在纹间信息记录区B中记录有关纹记录道的记录再生条件的信息的情况下,在大于λ/4n小于λ/2n小于的本发明的光盘中,也可以使得在纹信息记录区A中记录有关纹记录道的信息,在纹间信息记录区B中记录有关纹间记录道的信息。
另外,本实施形态中,例举了槽深度从0到小于λ/4情况和大于λ/4n小于λ/2情况的2种光盘,跟踪信号极性的正负反转以λ/2n为周期循环。由此,即使在槽深度大于λ/2n的光盘中,取0或正偶数为m,则能够分为大于mλ/4n小于(m+1)λ/4n槽深度的光盘和大于(m+1)λ/4n小于(m+2)λ/4n槽深度的光盘2种类型进行控制。
实施形态4
下面,说明为达到本发明第3目的的第4实施形态的光盘。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说明过的光盘中,形成在地址部401上的前置槽404的高度或深度一般形成与信息记录道402的槽深度相同。然而,在具有大于λ/4n小于λ/2n槽深度的本实施形态的光盘中,也可以把形成在地址部401中的前置槽404的高度或深度预先形成为小于λ/4n。即,使得信息记录道的槽深度和地址部的前置槽的高度或深度不同。通过这样做,在现有的光盘装置中,能够正确地判别连接在地址后面的记录道是纹间记录道还是纹记录道。
图5中示出在光束点403扫描图4所示的地址部401时所输出的差动放大电路515的信号。这里,地址部401的前置槽404并不是形成在光束点403的扫描路径的中央部分,而是形成在相对于记录道沿某个半径方向大致位移Tp/2的位置上。
在地址部的前置槽形成为小于λ/4n的情况,光束点403扫描纹记录道406的前一个地址部401时差动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如图5(a)所示。在该例中,设定为对于光束点403的扫描路径的中心线前置槽404形成在光盘的外周侧的情况下,工作的放大器输出正的输出信号,前置槽形成在内周侧的情况下输出负的输出信号。
与此相反,在地址部的前置槽形成为深度大于λ/4n小于λ/2n的情况下,光束点403扫描了记录道406的前一个地址部401时差动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如图5(b)那样进行输出,这与图5(a)的输出信号的正负反转后的信号一致。这是由于通过使地址部前置槽的形成深度不同,根据图9说明过的作用,与图5(a)进行信号正负反转的缘故。
以往,所熟知的光盘装置的结构为:根据扫描了地址部时的差动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的正负输出顺序,判定连接在地址后的是纹记录道还是纹间记录道。在这样的光盘装置中,对于地址部的平面前置槽形状完全相同仅前置槽深度不同的光盘,纹间记录道和纹记录道的判断结果逆转。
然而,使用与槽深度小于λ/4n的光盘相对应的现有的光盘装置,要记录再生信息记录道402的槽深度大于λ/4n小于λ/2n的本发明的光盘的情况下,如果预先把地址部前置槽的深度设为小于λ/4n,则扫描地址部时跟踪信号的信号振幅的正负与槽深度小于λ/4n的情况相同,能够正确地进行连接在地址部后的记录道是纹间记录道还是纹记录道的判定。即,在使用现有的光盘装置读取记录在地址部的信息的情况下,所得到的信息与现有光盘情况具有互换性,能够不进行任何改变而直接利用。
另外,还能够按照本实施形态3中说明过的结构预先记录连接在地址部后的记录道的记录再生条件等信息。由此,能够使用现有的光盘装置与具有小于λ/4n槽深度的光盘同样地正确读取记录在地址部上的记录再生条件。
实施形态5
下面,说明为实现本发明第3目的的第5实施形态的光盘。
根据信息记录道的槽深度能够使形成图4的地址部的前置槽404的排列沿光盘的半径方向不同。
例如,如图4以及图6那样,把前置槽404配置在对于记录道沿某个半径方向大致偏移Tp/2的位置上。这里,把向半径方向的外周侧偏移的前置槽称为第1前置槽,把向半径方向的内周侧偏移的前置槽称为第2前置槽。另外,前置槽的形成深度大致与信息记录道的槽深度相同。
在信息记录道的槽深度大于0小于λ/4n的现有光盘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设在前置槽404的列相对于光束点403的前进方向配置成第1前置槽列,第2前置槽列的顺序的情况下,连接在该前置槽404的列后面的记录道是纹记录道406,在前置槽404的列对于光束点403的前进方向配置成第2前置槽列,第1前置槽列的顺序的情况下,连接在该前置槽404的列后面的记录道是纹间记录道407。这时,光束点403扫描纹记录道406的前一个地址部401使得差动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如图5(a)所示。
与此相反,在信息记录道的槽深度大于λ/4n小于λ/2n的本实施形态的光盘中,如图6所示那样配置前置槽404。即,在连接到前置槽404的列后面的记录道是纹记录道406的情况下,相对于光束点403的前进方向,把前置槽404的列配置成第2前置槽列,第1前置槽列的顺序,在连接到前置槽404的列后面的记录道是纹间记录道407的情况下,相对于光束点403的前进方向把前置槽404的列配置成第1前置槽列,第2前置槽列的顺序。在用与上述相同的光盘装置扫描了这样配置的图6的纹记录道406的前一个地址部401时的差动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如图5(a)所示。即,扫描了信息记录道的槽深度大于λ/4n小于λ/2n的本实施形态的光盘的纹记录道406的前一个地址部所得到的输出信号与扫描信息记录道的槽深度从0到小于λ/4n的现有光盘的纹记录道406的前一个地址部401所得到的输出信号相同。这是因为前置槽半径方向的配置在本实施形态的光盘和现有光盘的情况下相逆转,进而因使前置槽形成深度不同差动放大器输出信号的正负逆转的缘故。
通过采取以上那样的结构,使用现有的光盘装置扫描地址部时的跟踪信号振幅的正负与槽深度小于λ/4n的情况相同,能够正确地进行连接在地址部后面的记录道是纹间记录道还是纹记录道的判定。即,能够与现有的光盘维持有关连接在地址部后面的记录道是纹间记录道还是纹记录道的信息的互换性。
进而,还能够使用实施形态3说明过的结构预先记录连接在地址部后面的记录道的记录再生条件等的信息。由此,能够使用现有的光盘装置与具有小于λ/4n槽深度的光盘一样正确地读取记录在地址部的记录再生条件。
还有,与上述的例相反,在具有从0到小于λ/4n槽深度的现有的光盘中,在连接到地址部后面的记录道是纹记录道的情况下,可以按照第2前置槽列和第1前置列的顺序配置在地址部上,在连接到地址部后面的记录道是纹间记录道的情况下,可以按照第1前置槽列和第2前置槽列的顺序配置在地址部上,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光盘在连接到地址部后面的记录道是纹记录道的情况下可以按照第1前置槽列和第2前置槽列的顺序配置在地址部上,在连接到地址部后面的记录道是纹间记录道的情况下可以按照第2前置槽列和第1前置槽列的顺序配置在地址部上。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4、5中,例举了槽深度小于λ/4n情况和大于λ/4n小于λ/2n情况的两种盘,跟踪信号的振幅正负的反转以λ/2n为周期循环。由此,即使在槽深度大于λ/2n的盘中,取0或正偶数为m,能够分为大于mλ/4n小于(m+1)λ/4n槽深度的光盘和大于(m+1)λ/4n小于(m+2)λ/4n槽深度的光盘2种类型进行控制。
如果依据本发明的光盘装置,则由于跟踪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使得对应于导槽深度使跟踪极性反转或者根据盘判别装置的判别结果极性反转装置使跟踪控制装置的极性反转,因此无论是具有何种槽深度的光盘,都能够使激光正确地扫描作为目标的纹记录道或者纹间记述道。从而,对于导槽深度不同的光盘能够正确地进行记录或者再生。
另外,如果依据本发明的光盘,则由于在盘盒或者识别信号区记录有关上述导槽深度的信息及/或有关再生光学系统的跟踪极性的信息,因此通过光盘装置在进行记录再生之前读取这些信息,能够进行对应于导槽深度的跟踪控制。从而,无论是具有何种槽深度的光盘,都能够使激光正确地扫描作为目标的纹记录道或纹间记录道。从而,对于导槽深度不同的光盘能够正确地进行记录或者再生。
还有,如果依据本发明的光盘,则在形成了具有大于(m+1)λ/4n小于(m+2)λ/4n深度的导槽的光盘中,在管理区或者地址部上,由于记录着有关再生光学系统的跟踪极性的信息或者有关导槽深度的信息,因此光盘装置在进行记录再生之前通过读取这些信息,能够进行对应于导槽深度的跟踪控制。从而,对于具有任何深度的光盘,都能够使激光正确地扫描作为目标的纹记录道或者纹间记录道。从而,能够正确地进行记录或者再生。
还有,如果依据本发明的光盘,则由于使得记录在管理区或者地址部上的记录再生信息记录在特定区域内,因此在设置了大于mλ/4n小于(m+1)λ/4n深度的导槽的现有光盘用的光盘装置中,能够正确地设定对于设置了大于(m+1)λ/4n小于(m+2)λ/4n深度的导槽的本发明的光盘中纹间记录道或者纹记录道的记录再生条件。其结果,能够在现有光盘用的光盘装置中不进行任何变更,就能够在槽深度不同的本发明的光盘上记录信息或者再生被记录了的信息。
进而,如果依据本发明的光盘,则在使用现有光盘用的光盘装置读取记录在地址部的信息时,所得到的信息与现有光盘的情况具有互换性,能够不进行任何变更而直接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