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67268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63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31012.9

申请日:

2011.10.27

公开号:

CN102357219A

公开日:

2012.02.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合同备案号:2015610000026让与人:陈仁德受让人:西安恒生堂制药有限公司发明名称: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日:20111027申请公布日:20120222授权公告日:20130213许可种类:独占许可备案日期:2015042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申请日:20111027|||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 A61P15/00

主分类号:

A61K36/90

申请人:

陈仁德

发明人:

陈仁德

地址:

710043 陕西省西安市纬什街新科路1号新城科技产业园新园产业大厦8楼B座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代理人:

张培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是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药物领域,该制剂主要由丹参50-300份、土茯苓50-300份、益母草100-600份、茜草50-300份、山楂50-300份、蒲公英66.5-399份、桃仁40-240份、续断40-240份、败酱草66.5-399份、醋香附40-240份、车前草50-300份、泽泻50-300份为原料制成。其功效为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主要用于妇科湿热带下,具有标本兼顾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 其原料由下述重量配比组成 : 丹参 50-300 份、 土茯苓 50-300 份、 益母草 100-600 份、 茜草 50-300 份、 山楂 50-300 份、 蒲公英 66.5-399 份、 桃仁 40-240 份、 续断 40-240 份、 败酱草 66.5-399 份、 醋香附 40-240 份、 车前草 50-300 份、 泽泻 50-300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 其原料优 选的重量配比是 : 丹参 80-150 份、 土茯苓 80-150 份、 益母草 160-300 份、 茜草 80-150 份、 山楂 80-150 份、 蒲公英 106.4-199.5 份、 桃仁 64-120 份、 续断 64-120 份、 败酱草 106.4-199.5 份、 醋香附 64-120 份、 车前草 80-150 份、 泽泻 80-150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 其原料重 量配比是 : 丹参 100 份、 土茯苓 100 份、 益母草 200 份、 茜草 100 份、 山楂 100 份、 蒲公英 133 份、 桃 仁 80 份、 续断 80 份、 败酱草 133 份、 醋香附 80 份、 车前草 100 份、 泽泻 100 份。
4: 根据权利要求 1-4 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是 : 其 中所述的药物丹参、 土茯苓、 益母草、 茜草、 山楂、 蒲公英、 桃仁、 续断、 败酱草、 醋香附、 车前 草、 泽泻治疗妇科湿热带下。
5: 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取原料药按重量配比 : 丹参 80-150 份、 土茯苓 80-150 份、 益母草 160-300 份、 茜草 80-150 份、 山楂 80-150 份、 蒲公 英 106.4-199.5 份、 桃仁 64-120 份、 续断 64-120 份、 败酱草 106.4-199.5 份、 醋香附 64-120 份、 车前草 80-150 份、 泽泻 80-150 份 ; 1) 按上述比例取丹参、 山楂、 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处方量的一半, 混合, 超微粉碎, 过 150 目筛, 细粉备用 ; 2) 按上述比例取取丹参、 山楂、 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另一半与按上述比例的益母草、 土茯 苓、 茜草、 桃仁、 蒲公英、 败酱草、 续断、 泽泻、 车前草 9 味药材混合, 采用热循环低温提取低 温浓缩技术进行提取浓缩, 加水 8-12 倍量, 起始提取 1-3 小时, 然后低温循环提取浓缩直至 提取液浓缩至温度在 60℃时相对密度为 1.25-1.30 的稠膏, 备用 ; 3) 将步骤 2) 的稠膏与步骤 1) 的细粉按照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 85%的乙醇制粒、 干 燥、 整粒, 加入硬脂酸镁进行总混, 按行业常规制成药物。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其中所述药物为片剂、 胶囊剂、 颗粒剂。
6: 5-399 份、 桃仁 40-240 份、 续断 40-240 份、 败酱草 66.5-399 份、 醋香附 40-240 份、 车前草 50-300 份、 泽泻 50-300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 其原料优 选的重量配比是 : 丹参 80-150 份、 土茯苓 80-150 份、 益母草 160-300 份、 茜草 80-150 份、 山楂 80-150 份、 蒲公英 106.4-199.5 份、 桃仁 64-120 份、 续断 64-120 份、 败酱草 106.4-199.5 份、 醋香附 64-120 份、 车前草 80-150 份、 泽泻 80-150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 其原料重 量配比是 : 丹参 100 份、 土茯苓 100 份、 益母草 200 份、 茜草 100 份、 山楂 100 份、 蒲公英 133 份、 桃 仁 80 份、 续断 80 份、 败酱草 133 份、 醋香附 80 份、 车前草 100 份、 泽泻 100 份。 4. 根据权利要求 1-4 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是 : 其 中所述的药物丹参、 土茯苓、 益母草、 茜草、 山楂、 蒲公英、 桃仁、 续断、 败酱草、 醋香附、 车前 草、 泽泻治疗妇科湿热带下。 5. 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取原料药按重量配比 : 丹参 80-150 份、 土茯苓 80-150 份、 益母草 160-300 份、 茜草 80-150 份、 山楂 80-150 份、 蒲公 英 106.4-199.5 份、 桃仁 64-120 份、 续断 64-120 份、 败酱草 106.4-199.5 份、 醋香附 64-120 份、 车前草 80-150 份、 泽泻 80-150 份 ; 1) 按上述比例取丹参、 山楂、 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处方量的一半, 混合, 超微粉碎, 过 150 目筛, 细粉备用 ; 2) 按上述比例取取丹参、 山楂、 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另一半与按上述比例的益母草、 土茯 苓、 茜草、 桃仁、 蒲公英、 败酱草、 续断、 泽泻、 车前草 9 味药材混合, 采用热循环低温提取低 温浓缩技术进行提取浓缩, 加水 8-12 倍量, 起始提取 1-3 小时, 然后低温循环提取浓缩直至 提取液浓缩至温度在 60℃时相对密度为 1.25-1.30 的稠膏, 备用 ; 3) 将步骤 2) 的稠膏与步骤 1) 的细粉按照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 85%的乙醇制粒、 干 燥、 整粒, 加入硬脂酸镁进行总混, 按行业常规制成药物。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其中所述药物为片剂、 胶囊剂、 颗粒剂。

说明书


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 特别是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 法, 属药物领域。
     背景技术 妇女带下量多, 色、 质、 味发生异常, 或伴全身、 局部症状者, 中医归为 “带下病” 范 畴, 西医归为 “生殖系统炎症” 。
     “带下病” 中医多认为主要原因是 “湿” , 如 《傅青主女科》 云: “夫带下俱是湿症” 。 湿有内外之分, 均可导致湿热蕴结, 流注下焦。素不注意外阴、 阴道卫生, 或经行产后, 胞脉 空虚, 湿毒秽浊之邪乘虚内侵, 郁而化热, 湿热蕴结, 流注下焦, 伤及冲任, 带疾丛生。 或脾虚 湿盛, 郁久化热, 或恣食膏梁厚味酿生湿热 ; 或情志不畅, 肝郁化火, 横克脾土, 湿热蕴结, 均 能导致湿热下注, 损及任带二脉而带下。
     “生殖系统炎症” 西医认为大多由细菌、 原虫、 病毒、 真菌等感染引起, 也可由物理、 化学或生化等因素引起, 其中以细菌感染最为常见。 主要分为外阴炎、 阴道炎、 宫颈炎、 盆腔 炎等。
     西医针对炎症性带下多采用抗生素、 甲硝唑等治疗, 容易产生耐药性, 且副作用 大。中医辩证施治, 分型治疗, 效果确切, 毒副作用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该中药制 剂有活血化瘀、 清热解毒、 利湿止带之功, 对湿热蕴结所致的带下异常疗效显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 其原料由下 述重量配比组成 :
     丹参 50-300 份、 土茯苓 50-300 份、 益母草 100-600 份、 茜草 50-300 份、 山楂 50-300 份、 蒲公英 66.5-399 份、 桃仁 40-240 份、 续断 40-240 份、 败酱草 66.5-399 份、 醋香附 40-240 份、 车前草 50-300 份、 泽泻 50-300 份。
     其原料优选的重量配比是 :
     丹参 80-150 份、 土茯苓 80-150 份、 益母草 160-300 份、 茜草 80-150 份、 山楂 80-150 份、 蒲公英 106.4-199.5 份、 桃仁 64-120 份、 续断 64-120 份、 败酱草 106.4-199.5 份、 醋香 附 64-120 份、 车前草 80-150 份、 泽泻 80-150 份。
     其原料重量配比是 :
     丹参 100 份、 土茯苓 100 份、 益母草 200 份、 茜草 100 份、 山楂 100 份、 蒲公英 133 份、 桃仁 80 份、 续断 80 份、 败酱草 133 份、 醋香附 80 份、 车前草 100 份、 泽泻 100 份。
     其中所述的药物丹参、 土茯苓、 益母草、 茜草、 山楂、 蒲公英、 桃仁、 续断、 败酱草、 醋 香附、 车前草、 泽泻治疗妇科湿热带下。
     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取原料药按重量配比 :
     丹参 80-150 份、 土茯苓 80-150 份、 益母草 160-300 份、 茜草 80-150 份、 山楂 80-150 份、 蒲公 英 106.4-199.5 份、 桃仁 64-120 份、 续断 64-120 份、 败酱草 106.4-199.5 份、 醋香附 64-120 份、 车前草 80-150 份、 泽泻 80-150 份 ;
     1) 按上述比例取丹参、 山楂、 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处方量的一半, 混合, 超微粉碎, 过 150 目筛, 细粉备用 ;
     2) 按上述比例取取丹参、 山楂、 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另一半与按上述比例的益母草、 土茯苓、 茜草、 桃仁、 蒲公英、 败酱草、 续断、 泽泻、 车前草 9 味药材混合, 采用热循环低温提 取低温浓缩技术进行提取浓缩, 加水 8-12 倍量, 起始提取 1-3 小时, 然后低温循环提取浓缩 直至提取液浓缩至温度在 60℃时相对密度为 1.25-1.30 的稠膏, 备用 ;
     3) 将步骤 2) 的稠膏与步骤 1) 的细粉按照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 85%的乙醇制粒、 干燥、 整粒, 加入硬脂酸镁进行总混, 按行业常规制成药物。
     其中所述药物为片剂、 胶囊剂、 颗粒剂。
     本发明的特点 :
     湿性粘滞, 病程多长, 久病不愈者, 或脏腑受损, 或邪气留恋, 均会导致血行障碍, 治应虑及血瘀 ; 另兼有腰骶小腹疼痛难消、 固定不移者, 当以瘀血论治。 本发明丹参、 益母草 活血化瘀, 为君药。败酱草、 蒲公英、 车前草、 茜草清热利湿解毒, 为臣药。醋香附、 泽泻、 桃 仁协助活血化瘀、 利湿止带、 止痛 ; 土茯苓协助解毒 ; 续断改善腰骶胀痛 ; 山楂健脾行气 ; 共 为佐药。全方活血化瘀、 清热解毒、 利湿止带, 用于瘀毒内结, 湿热下注所致的带下病。此类 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 色白或黄、 质稠臭秽, 小腹疼痛, 腰骶酸痛, 西医检查多为宫颈炎、 盆 腔炎等妇科炎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组方中各药味有抑菌、 抗炎的作用, 从另一方面说明本 处方对妇科炎症引起的宫颈炎、 盆腔炎有较好疗效。 丹参 : 性味苦, 微寒, 归心, 肝经。具有活血调经, 凉血消痈, 安神的功效。常用于妇 女月经不调, 痛经, 经闭, 产后瘀滞腹痛。能活血化瘀善调妇女经水, 为妇科要药。
     益母草 : 性味苦, 辛, 微寒。归肝, 心, 膀胱经。具有活血调经, 利水消肿的功效。用 于血滞经闭, 痛经, 经行不畅, 产后瘀滞腹痛, 恶漏不尽等。 苦泻辛散, 主入血分, 善于活血祛 瘀调经, 为妇科经产要药。
     土茯苓 : 性味甘, 淡, 平。归肝, 胃经。具有除湿, 解毒, 通利关节的功效。用于湿热 淋浊, 带下等病。
     茜草 : 性味苦, 寒。归肝经。具有凉血化瘀止血, 通经的功效。
     山楂 : 性味酸, 甘, 微温。归脾, 胃, 肝经。具有消食化积, 行气散瘀的功效。性温能 通行气血, 有活血祛瘀止痛之功。用于产后瘀阻腹痛, 恶漏不尽或瘀阻痛经。
     桃仁 : 性味苦, 甘, 平, 有小毒。归心, 肝, 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 润肠通便的功效。 用于多种瘀血证, 如经闭, 痛经, 产后瘀滞腹痛等证。
     蒲公英 : 性味苦, 甘, 寒。归肝, 胃经。具有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 利湿通淋的功 效。苦, 寒可用于清热利湿, 利尿通淋, 对湿热引起的淋证等有较好的效果。
     败酱草 : 性味辛, 苦, 微寒。归胃, 大肠, 肝经。具有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祛瘀止痛 的功效。辛散行滞, 破血行瘀, 通经止痛。
     续断 : 性味苦, 甘, 辛, 微温。归肝, 肾经。具有补肝肾, 强筋骨, 止血安胎, 疗伤续折 的功效。可用于肝肾虚弱, 冲任失调的胎动欲坠或崩漏经多等证。
     醋香附 : 性辛, 微苦, 微甘, 平。归肝, 脾, 三焦经。具有疏肝理气, 调经止痛的功效。 可用于肝郁月经不调, 痛经, 乳房胀痛。可以疏肝解郁, 行气散结, 调经止痛。
     泽泻 : 性味甘, 淡, 寒。归肾, 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 泄热的功效。用于小便不利, 淋浊带下等。利水作用较茯苓强, 且性寒能泄肾与膀胱之热, 小焦湿热者尤为适宜。
     车前草 : 性味甘, 寒, 归小肠经, 大肠经。具有利水, 清热, 明目, 祛痰, 用于小便不 通, 淋浊, 带下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原料药按重量配比取 丹参 80-150 份、 土茯苓 80-150 份、 益母草 160-300 份、 茜草 80-150 份、 山楂 80-150 份、 蒲公 英 106.4-199.5 份、 桃仁 64-120 份、 续断 64-120 份、 败酱草 106.4-199.5 份、 醋香附 64-120 份、 车前草 80-150 份、 泽泻 80-150 份 ;
     1) 按上述比例取丹参、 山楂、 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处方量的一半, 混合, 超微粉碎, 过 150 目筛, 细粉备用 ;
     2) 按上述比例取丹参、 山楂、 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另一半与按上述比例的益母草、 土 茯苓、 茜草、 桃仁、 蒲公英、 败酱草、 续断、 泽泻、 车前草 9 味药材混合, 采用热循环低温提取 低温浓缩技术进行提取浓缩, 加水 10 倍量, 起始提取 2 小时, 然后低温循环提取浓缩直至提 取液浓缩至温度在 60℃时相对密度为 1.25-1.30 的稠膏, 备用 ;
     3) 将步骤 2) 的稠膏与步骤 1) 的细粉按照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 85%的乙醇制粒、 干燥、 整粒, 加入硬脂酸镁进行总混, 按行业常规制成药物。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下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 对本发明的限制, 其中没有叙述到的制备方法都是按照行业常规制备。
     实施例 1 : 片剂的制备
     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 : 丹参 50g、 益母草 100g、 土茯苓 50g、 茜草 50g、 山楂 50g、 桃仁 40g、 蒲公英 66.5g、 败酱草 66.5g、 续断 40g、 醋香附 40g、 泽泻 50g、 车前草 50g。
     1、 药材净制
     丹参 : 挑拣除去杂质、 冲洗、 切制、 干燥 ;
     益母草、 茜草 : 挑拣除去杂质、 切段 ;
     桃仁 : 挑拣除去杂质、 捣碎 ;
     山楂 : 挑拣除去杂质、 冲洗、 切片, 干燥 ;
     蒲公英、 败酱草 : 挑拣除去杂质、 切断 ;
     续断、 泽泻 : 挑拣除去杂质、 切片 ;
     醋香附 : 挑拣除去杂质、 清洗、 切制、 干燥 ;
     车前草 : 挑拣除去杂质 ;
     土茯苓 : 挑拣除去杂质、 清洗、 干燥。
     2、 药材粉碎
     取丹参、 山楂、 醋香附三味药材处方量的一半混合采用超微粉碎设备粉碎成细粉, 过 150 目筛, 细粉备用。
     3、 提取工艺优选取丹参、 山楂、 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另一半与按上述比例的益母草、 土茯苓、 茜草、 桃 仁、 蒲公英、 败酱草、 续断、 泽泻、 车前草 9 味药材混合, 进行热循环低温提取低温浓缩提取。 根据该技术的影响因素, 选定起始提取时间、 加水量、 药材形式为 3 个因素, 每个因素 3 个水 平, 考察其对干膏出膏率的影响, 因素水平设计见表 1。
     表 1 因素水平表
     水平 1 2 3
     A 起始提取时间 1h 2h 3h B 加入溶媒 ( 水 ) 量 12 倍 10 倍 8倍 C 药材颗粒 最粗粉 饮片 粗粉正交试验结果见表 2。 表 2 L9(3)4 正交试验结果
     以产品的出膏率为衡量指标, 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见表 3。 表 3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根据以上结果, 进行 F 比的计算, 结果见表 4。 表 4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F 值正交实验结果表明 : B 因素影响较大, A、 C 两因素影响性不大, 结合实际生产情况 确定 A2B2C1 为优选方案, 即: 首次提取 2h, 加溶媒 10 倍量, 饮片投料。
     据此优选条件, 对正交实验优选工艺进行验证, 结果见表 5。
     表 5 工艺优化验证试验结果
     4、 制备方法
     将低温循环提取的药液继续浓缩至温度为 60℃时相对密度为 1.25-1.30 的稠膏, 与备用的药材细粉按照等量递增法进行混合, 真空干燥, 干膏进行粉碎, 过 100 目筛, 药粉 与适量糊精按照等量递增法混匀, 85%的乙醇制粒、 干燥、 整粒, 加入硬脂酸镁进行总混, 压 片、 包衣即得。可制成本发明的片剂 1000 片。
     实施例 2 片剂的制备
     (1) 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 : 丹参 100g、 益母草 200g、 土茯苓 100g、 茜草 100g、 山 楂 100g、 桃仁 80g、 蒲公英 133g、 败酱草 133g、 续断 80g、 醋香附 80g、 泽泻 100g、 车前草 100g。
     (2) 取丹参、 山楂、 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处方量的一半, 混合, 超微粉碎, 过 150 目筛, 细粉备用。
     (3) 取丹参、 山楂、 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另一半与按上述比例的益母草、 土茯苓、 茜
     草、 桃仁、 蒲公英、 败酱草、 续断、 泽泻、 车前草 9 味药材混合, 采用热循环低温提取低温浓缩 技术进行提取浓缩, 加水 12 倍量, 起始提取 2 小时, 然后低温循环提取浓缩直至提取液浓缩 至温度在 60℃时相对密度为 1.25-1.30 的稠膏, 备用。
     (4) 将步骤 3 的稠膏与步骤 2 的细粉按照等量递增法进行混合, 真空干燥, 干膏进 行粉碎, 过 100 目筛, 药粉与适量糊精按照等量递增法混匀, 85%的乙醇制粒、 干燥、 整粒, 加入硬脂酸镁进行总混, 压片、 包衣即得。可制成本发明的片剂 1000 片。
     实施例 3 片剂的制备
     (1) 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 : 丹参 300g、 益母草 600g、 土茯苓 300g、 茜草 300g、 山 楂 300g、 桃仁 240g、 蒲公英 399g、 败酱草 399g、 续断 240g、 醋香附 240g、 泽泻 300g、 车前草 300g。
     (2) 取丹参、 山楂、 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处方量的一半, 混合, 超微粉碎, 过 150 目筛, 细粉备用。
     (3) 取丹参、 山楂、 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另一半与按上述比例的益母草、 土茯苓、 茜 草、 桃仁、 蒲公英、 败酱草、 续断、 泽泻、 车前草 9 味药材混合, 采用热循环低温提取低温浓缩 技术进行提取浓缩, 加水 12 倍量, 起始提取 2 小时, 然后低温循环提取浓缩直至提取液浓缩 至温度在 60℃时相对密度为 1.25-1.30 的稠膏, 备用。
     (4) 将步骤 3 的稠膏与步骤 2 的细粉按照等量递增法进行混合, 真空干燥, 干膏进 行粉碎, 过 100 目筛, 药粉与适量糊精按照等量递增法混匀, 85%的乙醇制粒、 干燥、 整粒, 加入硬脂酸镁进行总混, 压片、 包衣即得。可制成本发明的片剂 1000 片。
     实施例 4 胶囊剂的制备
     (1) 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 :
     丹参 150g、 益母草 300g、 土茯苓 150g、 茜草 150g、 山楂 150g、 桃仁 120g、 蒲公英 199.5g、 败酱草 199.5g、 续断 120g、 醋香附 120g、 泽泻 150g、 车前草 150g。
     (2) 取丹参、 山楂、 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处方量的一半, 混合, 超微粉碎, 过 150 目筛, 细粉备用。
     (3) 取丹参、 山楂、 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另一半与按上述比例的益母草、 土茯苓、 茜 草、 桃仁、 蒲公英、 败酱草、 续断、 泽泻、 车前草 9 味药材混合, 采用热循环低温提取低温浓缩 技术进行提取浓缩, 加水 12 倍量, 起始提取 2 小时, 然后低温循环提取浓缩直至提取液浓缩 至温度在 60℃时相对密度为 1.25-1.30 的稠膏, 备用。
     (4) 将步骤 3 的稠膏与步骤 2 的细粉按照等量递增法进行混合, 真空干燥, 干膏进 行粉碎, 过 100 目筛, 药粉与适量糊精按照等量递增法混匀, 85%的乙醇制粒、 干燥、 整粒, 加入硬脂酸镁进行总混, 填充。可制成本发明的胶囊剂 1000 粒。
     实施例 5 颗粒剂的制备
     (1) 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 : 丹参 80g、 益母草 160g、 土茯苓 80g、 茜草 80g、 山楂 80g、 桃仁 64g、 蒲公英 106.4g、 败酱草 106.4、 续断 64g、 醋香附 64g、 泽泻 80g、 车前草 80g。
     (2) 取丹参、 山楂、 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处方量的一半, 混合, 超微粉碎, 过 150 目筛, 细粉备用。
     (3) 取丹参、 山楂、 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另一半与按上述比例的益母草、 土茯苓、 茜 草、 桃仁、 蒲公英、 败酱草、 续断、 泽泻、 车前草 9 味药材混合, 采用热循环低温提取低温浓缩技术进行提取浓缩, 加水 10 倍量, 起始提取 2 小时, 然后低温循环提取浓缩直至提取液浓缩 至温度在 60℃时相对密度为 1.25-1.30 的稠膏, 备用。
     (4) 将步骤 3 的稠膏与步骤 2 的细粉按照等量递增法进行混合, 真空干燥, 干膏进 行粉碎, 过 100 目筛, 药粉与适量糊精、 糖粉按照等量递增法混匀, 85%的乙醇制粒、 干燥、 整粒, 分装, 可制成本发明的颗粒剂 500 袋。
     实施例 6 丸剂的制备
     (1) 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 : 丹参 150g、 益母草 160g、 土茯苓 100g、 茜草 100g、 山 楂 100g、 桃仁 80g、 蒲公英 130g、 败酱草 130g、 续断 80g、 香附 80g、 泽泻 100g、 车前草 100g。
     (2) 取丹参、 山楂、 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处方量的一半, 混合, 超微粉碎, 过 150 目筛, 细粉备用。
     (3) 取丹参、 山楂、 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另一半与按上述比例的益母草、 土茯苓、 茜 草、 桃仁、 蒲公英、 败酱草、 续断、 泽泻、 车前草 9 味药材混合, 采用热循环低温提取低温浓缩 技术进行提取浓缩, 加水 10 倍量, 起始提取 2 小时, 然后低温循环提取浓缩直至提取液浓缩 至温度在 60℃时相对密度为 1.25-1.30 的稠膏, 备用。
     (4) 将步骤 3 的稠膏与步骤 2 的细粉按照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 制丸条, 分粒, 搓 圆, 可制成本发明的丸剂 1000 粒。 药理研究 :
     1、 实施例 1-3 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的影响
     取大鼠 50 只, 随机分为 5 组, 每组 10 只, 雌雄各半。 第 1 组对照组灌胃蒸馏水 10ml/ kg, 第 2 组阳性组灌胃吲哚美辛 17.5mg/kg, 第 3 ~ 5 组为试验组, 试验组按实施例 1-3, 灌 胃 1.00g/kg 剂量。除吲哚美辛组致炎当日灌胃一次外, 其余各组均在致炎前连续给药或蒸 馏水 7 天, 每天 1 次。致炎前先测所有动物右后足趾围 (mm)2 次 ( 用手术线在右后足趾同 一部位缠绕 2 周, 剪下, 量手术线的长度作为足趾围 ), 以 2 次的平均值作为正常值。 所有动 物右后足皮下注射 1%角叉菜胶 0.1ml/ 只, 并同时给药或蒸馏水, 然后每隔 1 小时测右足趾 围 1 次, 共测 5 次, 作为肿胀值 (mm), 肿胀值减去致炎前足趾围即为大鼠的肿胀度, 进行组间 比较, t 检验, 结果见表 6。
     表 6 本试验组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 (n = 10)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P < 0.01
     由表 6 可见, 与对照组比较, 阳性对照吲哚美辛和本品试验组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2、 最佳实施例实施例 2 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的影响
     取大鼠 50 只, 随机分为 5 组, 每组 10 只, 雌雄各半。 第 1 组对照组灌胃蒸馏水 10ml/ kg, 第 2 组阳性组灌胃吲哚美辛 17.5mg/kg, 第 3 ~ 5 组为试验组, 试验组按实施例 2 的高、 中、 低剂量, 灌胃 2.00、 1.00、 0.50g/kg。除吲哚美辛组致炎当日灌胃一次外, 其余各组均在 致炎前连续给药或蒸馏水 7 天, 每天 1 次。致炎前先测所有动物右后足趾围 (mm)2 次 ( 用 手术线在右后足趾同一部位缠绕 2 周, 剪下, 量手术线的长度作为足趾围 ), 以 2 次的平均值 作为正常值。 所有动物右后足皮下注射 1%角叉菜胶 0.1ml/ 只, 并同时给药或蒸馏水, 然后 每隔 1 小时测右足趾围 1 次, 共测 5 次, 作为肿胀值 (mm), 肿胀值减去致炎前足趾围即为大 鼠的肿胀度, 进行组间比较, t 检验, 结果见表 7。
     表 7 试验组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 2(n = 10)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P < 0.01
     由表 7 可见, 与对照组比较, 阳性对照吲哚美辛、 本品 2.00g/kg 在 2 ~ 5h, 1.00g/ kg 在 2 ~ 3h, 0.50g/kg 在 2h, 可明显降低大鼠足跖的肿胀度 (P < 0.05 ~ 0.01)。提示试 验组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3、 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取 SD 大鼠 60 只, 体重 220g 左右, 分为 5 组, 每组 12 只。试验组按实施例 2 的大、 中、 小剂量 2.00、 1.00、 0.50g/kg( 相当于临床用量的 14、 7、 3.5 倍 ), 灌胃给药 ; 阳性药泼尼 松量为 3.5mg/kg( 相当于临床用量的 7 倍 ) ; 对照组给予纯净水 1ml/100g 灌胃。各组大鼠 均用乙醚麻醉, 剪去大鼠腋下处毛, 用碘酒及酒精消毒后, 作一横切口, 直径约为 10mm, 用血 管钳将皮肤组织分离至肌筋膜, 然后用镊子轻轻拉开切口, 将 20mg 消毒的棉球埋入切口, 最后用 0 号线缝合两针, 以防脱落, 手术当日肌肉注射青霉素钠 4000 单位, 连续 3 天, 以防 感染, 手术第二日开始给药, 连续 7 天, 第 8 天, 乌拉坦麻醉, 颈动脉放血处死, 用手术剪刀和 镊子把肉芽组织剥离, 细心地将附在肉芽上的血痂和肌筋膜分离干净, 用电子天平称重, 所 得重量减去原棉球重量 20mg, 即得肉芽肿湿重, 收集肉芽肿置 60℃的烘箱中 2 小时取出在 干燥器中冷却后, 称量所得重量减去原棉球重量, 即得肉芽肿干重, 以每百克体重计算肉芽 肿的重量。组间比较, t 检验, 结果见表 8。
     表 8 试验组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的影响
     *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 P < 0.05**P < 0.01表 8 可见, 与对照组比较, 泼尼松及本品 2.00、 1.00、 0.50g/kg 对大鼠棉球肉芽组 织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本品对慢性炎性增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 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的影响
     选健康 ICR 小鼠 60 只, 雌雄各半, 体重 25g 左右, 随机分为 6 组, 每组 10 只。正 常对照组, 模型对照组, 阳性药对照组, 试验组按实施例 2 的大、 中、 小三个剂量组。正常对 照组灌胃蒸馏水, 阳性对照组肌注胸腺肽 50mg/kg(12.5ml/kg), 其他三组分别灌胃试验组 2.50、 1.25、 0.625g/kg, 相当于成人用量的 18、 9、 4.5 倍。每日给药一次, 各组灌胃体积均 为 10ml/kg, 连续给药 10 天。除正常对照组外, 给药的第 1、 2、 3、 4 日, 每组每鼠腹腔注射氢 化可的松 25mg/kg, 连续注射 4 天。在给药的第 8、 9、 10 日, 每组每鼠肌肉注射植物血凝素 (PHA)10mg/kg。末次给药后 1 小时, 每只小鼠剪尾取血推片, 瑞氏染色, 在油镜下计数 100 个淋巴细胞, 计其中淋巴母细胞和过渡型淋巴细胞各占的百分率。并计算淋巴细胞转化率 =转化的淋巴细胞数 ( 淋巴母细胞和过渡型淋巴细胞 )/100 个淋巴细胞。与模型对照组比 较, 进行组间 t 检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 9。
     表 9 试验组对免疫低下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影响 n = 10
     * **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 P < 0.05 P < 0.01
     表 9 可见, 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淋巴母细胞、 过渡型细胞、 淋巴转化率均明 显降低, 表明模型基本成立, 胸腺肽组、 试验组 2.50、 1.25、 0.625g/kg 组与模型对照组比 较, 淋巴母细胞、 淋巴转化率均有显著性增加, 胸腺肽组、 试验组 2.50g/kg 过渡型细胞有显 著性增加。 提示, 试验组具有增强免疫低下小鼠淋巴细胞转化作用, 从而提高机体细胞免疫 作用。
     5、 对小鼠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取健康 ICR 小鼠 50 只, 雌雄各半, 体重 18g-22g, 随机分为 5 组, 每组 10 只。正常 对照组, 阳性药左旋咪唑组, 试验组按实施例 2 的大、 中、 小三个剂量组。正常对照组灌胃蒸 馏水, 阳性组口服左旋咪唑 2.5ml/kg, 其他三组分别灌胃试验组 2.50、 1.25、 0.625g/kg。每 日给药一次, 各组灌胃体积均为 10ml/kg, 连续给药 5 天。第 3 日, 每鼠腹腔注射 0.8%肝糖 原 1ml, 48 小时后, 腹腔注射 1%鸡红细胞 0.5ml, 1 小时后, 颈椎脱臼处死小鼠, 立即腹腔注 射 2ml 肝素生理盐水, 按摩小鼠腹部, 吸取 0.5ml 腹腔液涂片, 吉氏法染色, 油镜观察, 计数 100 个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 ( 为吞噬百分率 ) 以及被吞噬的红细胞数, 被吞噬 的红细胞数除以 100 为吞噬指数, 组间比较 t 检验。实验结果见表 10。
     13102357219 A CN 102357228
     说明书n = 1012/14 页表 10 试验组对小鼠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 **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 P < 0.05 P < 0.01
     表 10 可见, 左旋咪唑、 试验组 2.50、 1.25、 0.625g/kg 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吞噬百 分率、 吞噬指数均明显升高。提示有提高机体非特性免疫能力。
     6、 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
     本实验主要通过对比显微镜下给药前后小鼠耳廓特定部位毛细血管开放量, 血流 速度 ( 微米 / 秒 ), 血管输入口径 ( 微米 ) 及血管输出口径 ( 微米 ) 的变化, 以此来判断本 品的活血化瘀作用。
     选健康 ICR 小鼠 50 只, 体重 22±2g, 随机分成 5 组, 每组 10 只, ♀♂各半, 将小鼠用 1%戊巴比妥钠 0.05ml/10g 腹腔注射麻醉 ( 严格消毒 ), 腹向下固定在小鼠观察台上, 使耳 廓平展在耳托上, 并选定耳边界某处用苦味酸标记, 在耳托上和耳廓表面滴加少许香柏油, 将观察台置于 BI-2000 图像分析系统的显微载物台上, 调节泛光源适当亮度, 在 50 倍镜下 观察, 启动微循环软件、 调整镜下视野, 使由摄像机传输到电脑屏幕上的图像清晰, 在标记 点附近选定某一边界, 画出血管分布草图 ( 以备下次观测时找到原测血管部位 ), 测量其毛 细血管开放量, 血流速度 ( 微米 / 秒 ), 血管输入口径 ( 微米 ) 及血管输出口径 ( 微米 ), 然 后连续给药 3 日, 第一组为正常对照组灌胃去离子水 0.1ml/10g, 第 2 组灌胃多贝斯 0.25g/ kg, 为临床用量的 10 倍, 第 3-5 组分别按实施例 2 的 2.50g/kg、 1.25g/kg 及 0.625g/kg 进 行灌胃试验。测末次给药后 10、 20、 30 分钟血管开放量、 血流速度、 血管输入口径及血管输 出口径, 减去给药前的相应值即为血管开放量变化值, 血流速度变化值, 血管输入及输出口 径变化值, 结果见表 11-1、 11-2、 11-3, 组间对比, t 检验。
     表 11-1 试验组对小鼠耳廓毛细血管开放量 (n) 的影响 (X±S) n = 10
     表 11-2 试验组对小鼠耳廓毛细血管血流速度 (u m/s) 的影响 (X±S)n = 10
     表 11-3 试验组对小鼠耳廓毛细血管输入管径 (u m) 的影响 (X±S)n = 10
     表 11-4 试验组对小鼠耳廓毛细血管输出管径 (u m) 的影响 (X±S)n = 10
     与对照组对比 **P < 0.01*P < 0.05从表 11-1, 11-2, 11-3, 11-4 可见, 试验组 2.5g/kg、 1.25g/kg 及 0.625g/kg 可使小 鼠耳廓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多, 血流速度加快, 血管输入及输出口径增大, 与正常对照组比 较, 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提示试验组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临床研究 :
     案例 :
     宋某, 女, 36 岁, 已婚, 2009 年 4 月诊。 2008 年秋曾患急性盆腔炎, 经西医治疗后痛 减但始终不断。2008 年冬因人流后出现带下异常, 经抗感染等治疗效果不佳。临床症状为 白带量明显增多, 色黄味臭 ; 大便不爽, 小便黄赤短少 ; 舌质红, 苔黄 ; 小腹坠胀疼痛, 于劳 累后或性交后疼痛加重 ; 经期量多且延长, 腹痛加重。 临床检查双侧附件明显增厚, 有触痛、 压痛, 子宫活动度差。阴道清洁度检查为 II 度, 带下量为 III 级, B 超示有盆腔积液 2.5cm。 诊断中医证候为湿热蕴结, 西医疾病为慢性盆腔炎。服本药 1 周后, 白带量、 色味有明显好 转, 继服药 10 天, 小腹坠胀也有较大改善。连服 2 个月后, 诸症全消, 妇检正常, B 超 (-), 3 个月后电话随访未复发。16

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57219A43申请公布日20120222CN102357219ACN102357219A21申请号201110331012922申请日20111027A61K36/90200601A61P15/0020060171申请人陈仁德地址710043陕西省西安市纬什街新科路1号新城科技产业园新园产业大厦8楼B座72发明人陈仁德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108代理人张培勋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是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药物领域,该制剂主要由丹参50300份、土茯苓5。

2、0300份、益母草100600份、茜草50300份、山楂50300份、蒲公英665399份、桃仁40240份、续断40240份、败酱草665399份、醋香附40240份、车前草50300份、泽泻50300份为原料制成。其功效为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主要用于妇科湿热带下,具有标本兼顾的特点。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4页CN102357228A1/1页21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由下述重量配比组成丹参50300份、土茯苓50300份、益母草100600份、茜草50300份、山楂50300份、蒲公英665399份、桃仁。

3、40240份、续断40240份、败酱草665399份、醋香附40240份、车前草50300份、泽泻503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优选的重量配比是丹参80150份、土茯苓80150份、益母草160300份、茜草80150份、山楂80150份、蒲公英10641995份、桃仁64120份、续断64120份、败酱草10641995份、醋香附64120份、车前草80150份、泽泻8015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重量配比是丹参100份、土茯苓100份、益母草200份、茜草100份、山楂100份、蒲公英。

4、133份、桃仁80份、续断80份、败酱草133份、醋香附80份、车前草100份、泽泻100份。4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其中所述的药物丹参、土茯苓、益母草、茜草、山楂、蒲公英、桃仁、续断、败酱草、醋香附、车前草、泽泻治疗妇科湿热带下。5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取原料药按重量配比丹参80150份、土茯苓80150份、益母草160300份、茜草80150份、山楂80150份、蒲公英10641995份、桃仁64120份、续断64120份、败酱草10641995份、醋香附64120份、车前草80150份、泽泻80150份;1按上述比。

5、例取丹参、山楂、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处方量的一半,混合,超微粉碎,过150目筛,细粉备用;2按上述比例取取丹参、山楂、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另一半与按上述比例的益母草、土茯苓、茜草、桃仁、蒲公英、败酱草、续断、泽泻、车前草9味药材混合,采用热循环低温提取低温浓缩技术进行提取浓缩,加水812倍量,起始提取13小时,然后低温循环提取浓缩直至提取液浓缩至温度在60时相对密度为125130的稠膏,备用;3将步骤2的稠膏与步骤1的细粉按照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85的乙醇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进行总混,按行业常规制成药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中所述药物为片。

6、剂、胶囊剂、颗粒剂。权利要求书CN102357219ACN102357228A1/14页3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是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药物领域。背景技术0002妇女带下量多,色、质、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中医归为“带下病”范畴,西医归为“生殖系统炎症”。0003“带下病”中医多认为主要原因是“湿”,如傅青主女科云“夫带下俱是湿症”。湿有内外之分,均可导致湿热蕴结,流注下焦。素不注意外阴、阴道卫生,或经行产后,胞脉空虚,湿毒秽浊之邪乘虚内侵,郁而化热,湿热蕴结,流注下焦,伤及冲任,带疾丛生。或脾。

7、虚湿盛,郁久化热,或恣食膏梁厚味酿生湿热;或情志不畅,肝郁化火,横克脾土,湿热蕴结,均能导致湿热下注,损及任带二脉而带下。0004“生殖系统炎症”西医认为大多由细菌、原虫、病毒、真菌等感染引起,也可由物理、化学或生化等因素引起,其中以细菌感染最为常见。主要分为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0005西医针对炎症性带下多采用抗生素、甲硝唑等治疗,容易产生耐药性,且副作用大。中医辩证施治,分型治疗,效果确切,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制剂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利湿止带之功,对湿热蕴结所致的带下异常疗效显著。0。

8、00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由下述重量配比组成0008丹参50300份、土茯苓50300份、益母草100600份、茜草50300份、山楂50300份、蒲公英665399份、桃仁40240份、续断40240份、败酱草665399份、醋香附40240份、车前草50300份、泽泻50300份。0009其原料优选的重量配比是0010丹参80150份、土茯苓80150份、益母草160300份、茜草80150份、山楂80150份、蒲公英10641995份、桃仁64120份、续断64120份、败酱草10641995份、醋香附64120份、车前草80150份、泽泻8。

9、0150份。0011其原料重量配比是0012丹参100份、土茯苓100份、益母草200份、茜草100份、山楂100份、蒲公英133份、桃仁80份、续断80份、败酱草133份、醋香附80份、车前草100份、泽泻100份。0013其中所述的药物丹参、土茯苓、益母草、茜草、山楂、蒲公英、桃仁、续断、败酱草、醋香附、车前草、泽泻治疗妇科湿热带下。0014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取原料药按重量配比说明书CN102357219ACN102357228A2/14页4丹参80150份、土茯苓80150份、益母草160300份、茜草80150份、山楂80150份、蒲公英10641995。

10、份、桃仁64120份、续断64120份、败酱草10641995份、醋香附64120份、车前草80150份、泽泻80150份;00151按上述比例取丹参、山楂、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处方量的一半,混合,超微粉碎,过150目筛,细粉备用;00162按上述比例取取丹参、山楂、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另一半与按上述比例的益母草、土茯苓、茜草、桃仁、蒲公英、败酱草、续断、泽泻、车前草9味药材混合,采用热循环低温提取低温浓缩技术进行提取浓缩,加水812倍量,起始提取13小时,然后低温循环提取浓缩直至提取液浓缩至温度在60时相对密度为125130的稠膏,备用;00173将步骤2的稠膏与步骤1的细粉按照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

11、85的乙醇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进行总混,按行业常规制成药物。0018其中所述药物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0019本发明的特点0020湿性粘滞,病程多长,久病不愈者,或脏腑受损,或邪气留恋,均会导致血行障碍,治应虑及血瘀;另兼有腰骶小腹疼痛难消、固定不移者,当以瘀血论治。本发明丹参、益母草活血化瘀,为君药。败酱草、蒲公英、车前草、茜草清热利湿解毒,为臣药。醋香附、泽泻、桃仁协助活血化瘀、利湿止带、止痛;土茯苓协助解毒;续断改善腰骶胀痛;山楂健脾行气;共为佐药。全方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利湿止带,用于瘀毒内结,湿热下注所致的带下病。此类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白或黄、质稠臭秽,小腹疼痛,腰骶。

12、酸痛,西医检查多为宫颈炎、盆腔炎等妇科炎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组方中各药味有抑菌、抗炎的作用,从另一方面说明本处方对妇科炎症引起的宫颈炎、盆腔炎有较好疗效。0021丹参性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的功效。常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能活血化瘀善调妇女经水,为妇科要药。0022益母草性味苦,辛,微寒。归肝,心,膀胱经。具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血滞经闭,痛经,经行不畅,产后瘀滞腹痛,恶漏不尽等。苦泻辛散,主入血分,善于活血祛瘀调经,为妇科经产要药。0023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归肝,胃经。具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等病。0。

13、024茜草性味苦,寒。归肝经。具有凉血化瘀止血,通经的功效。0025山楂性味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的功效。性温能通行气血,有活血祛瘀止痛之功。用于产后瘀阻腹痛,恶漏不尽或瘀阻痛经。0026桃仁性味苦,甘,平,有小毒。归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多种瘀血证,如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等证。0027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的功效。苦,寒可用于清热利湿,利尿通淋,对湿热引起的淋证等有较好的效果。0028败酱草性味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的功效。辛散行滞,破血行瘀,。

14、通经止痛。0029续断性味苦,甘,辛,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折的功效。可用于肝肾虚弱,冲任失调的胎动欲坠或崩漏经多等证。说明书CN102357219ACN102357228A3/14页50030醋香附性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具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的功效。可用于肝郁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可以疏肝解郁,行气散结,调经止痛。0031泽泻性味甘,淡,寒。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的功效。用于小便不利,淋浊带下等。利水作用较茯苓强,且性寒能泄肾与膀胱之热,小焦湿热者尤为适宜。0032车前草性味甘,寒,归小肠经,大肠经。具有利水,清热,明目,祛痰,。

15、用于小便不通,淋浊,带下等。具体实施方式0033一种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原料药按重量配比取丹参80150份、土茯苓80150份、益母草160300份、茜草80150份、山楂80150份、蒲公英10641995份、桃仁64120份、续断64120份、败酱草10641995份、醋香附64120份、车前草80150份、泽泻80150份;00341按上述比例取丹参、山楂、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处方量的一半,混合,超微粉碎,过150目筛,细粉备用;00352按上述比例取丹参、山楂、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另一半与按上述比例的益母草、土茯苓、茜草、桃仁、蒲公英、败酱草、续断、泽泻、车前草9味药。

16、材混合,采用热循环低温提取低温浓缩技术进行提取浓缩,加水10倍量,起始提取2小时,然后低温循环提取浓缩直至提取液浓缩至温度在60时相对密度为125130的稠膏,备用;00363将步骤2的稠膏与步骤1的细粉按照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85的乙醇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进行总混,按行业常规制成药物。003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下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其中没有叙述到的制备方法都是按照行业常规制备。0038实施例1片剂的制备0039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丹参50G、益母草100G、土茯苓50G、茜草50G、山楂50G、桃仁40G、蒲公英665G、败酱草665G。

17、、续断40G、醋香附40G、泽泻50G、车前草50G。00401、药材净制0041丹参挑拣除去杂质、冲洗、切制、干燥;0042益母草、茜草挑拣除去杂质、切段;0043桃仁挑拣除去杂质、捣碎;0044山楂挑拣除去杂质、冲洗、切片,干燥;0045蒲公英、败酱草挑拣除去杂质、切断;0046续断、泽泻挑拣除去杂质、切片;0047醋香附挑拣除去杂质、清洗、切制、干燥;0048车前草挑拣除去杂质;0049土茯苓挑拣除去杂质、清洗、干燥。00502、药材粉碎0051取丹参、山楂、醋香附三味药材处方量的一半混合采用超微粉碎设备粉碎成细粉,过150目筛,细粉备用。00523、提取工艺优选说明书CN1023572。

18、19ACN102357228A4/14页60053取丹参、山楂、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另一半与按上述比例的益母草、土茯苓、茜草、桃仁、蒲公英、败酱草、续断、泽泻、车前草9味药材混合,进行热循环低温提取低温浓缩提取。根据该技术的影响因素,选定起始提取时间、加水量、药材形式为3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考察其对干膏出膏率的影响,因素水平设计见表1。0054表1因素水平表0055水平A起始提取时间B加入溶媒水量C药材颗粒11H12倍最粗粉22H10倍饮片33H8倍粗粉0056正交试验结果见表2。0057表2L934正交试验结果00580059说明书CN102357219ACN102357228A5/14页。

19、70060以产品的出膏率为衡量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0061表3正交试验方差分析00620063说明书CN102357219ACN102357228A6/14页80064根据以上结果,进行F比的计算,结果见表4。0065表4正交试验方差分析F值00660067正交实验结果表明B因素影响较大,A、C两因素影响性不大,结合实际生产情况确定A2B2C1为优选方案,即首次提取2H,加溶媒10倍量,饮片投料。0068据此优选条件,对正交实验优选工艺进行验证,结果见表5。0069表5工艺优化验证试验结果007000714、制备方法0072将低温循环提取的药液继续浓缩至温度为60时相对密度为125。

20、130的稠膏,与备用的药材细粉按照等量递增法进行混合,真空干燥,干膏进行粉碎,过100目筛,药粉与适量糊精按照等量递增法混匀,85的乙醇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进行总混,压片、包衣即得。可制成本发明的片剂1000片。0073实施例2片剂的制备00741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丹参100G、益母草200G、土茯苓100G、茜草100G、山楂100G、桃仁80G、蒲公英133G、败酱草133G、续断80G、醋香附80G、泽泻100G、车前草100G。00752取丹参、山楂、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处方量的一半,混合,超微粉碎,过150目筛,细粉备用。00763取丹参、山楂、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另一半与按上述。

21、比例的益母草、土茯苓、茜说明书CN102357219ACN102357228A7/14页9草、桃仁、蒲公英、败酱草、续断、泽泻、车前草9味药材混合,采用热循环低温提取低温浓缩技术进行提取浓缩,加水12倍量,起始提取2小时,然后低温循环提取浓缩直至提取液浓缩至温度在60时相对密度为125130的稠膏,备用。00774将步骤3的稠膏与步骤2的细粉按照等量递增法进行混合,真空干燥,干膏进行粉碎,过100目筛,药粉与适量糊精按照等量递增法混匀,85的乙醇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进行总混,压片、包衣即得。可制成本发明的片剂1000片。0078实施例3片剂的制备00791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丹参30。

22、0G、益母草600G、土茯苓300G、茜草300G、山楂300G、桃仁240G、蒲公英399G、败酱草399G、续断240G、醋香附240G、泽泻300G、车前草300G。00802取丹参、山楂、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处方量的一半,混合,超微粉碎,过150目筛,细粉备用。00813取丹参、山楂、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另一半与按上述比例的益母草、土茯苓、茜草、桃仁、蒲公英、败酱草、续断、泽泻、车前草9味药材混合,采用热循环低温提取低温浓缩技术进行提取浓缩,加水12倍量,起始提取2小时,然后低温循环提取浓缩直至提取液浓缩至温度在60时相对密度为125130的稠膏,备用。00824将步骤3的稠膏与步骤2的细粉按。

23、照等量递增法进行混合,真空干燥,干膏进行粉碎,过100目筛,药粉与适量糊精按照等量递增法混匀,85的乙醇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进行总混,压片、包衣即得。可制成本发明的片剂1000片。0083实施例4胶囊剂的制备00841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0085丹参150G、益母草300G、土茯苓150G、茜草150G、山楂150G、桃仁120G、蒲公英1995G、败酱草1995G、续断120G、醋香附120G、泽泻150G、车前草150G。00862取丹参、山楂、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处方量的一半,混合,超微粉碎,过150目筛,细粉备用。00873取丹参、山楂、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另一半与按上述比例的益母草。

24、、土茯苓、茜草、桃仁、蒲公英、败酱草、续断、泽泻、车前草9味药材混合,采用热循环低温提取低温浓缩技术进行提取浓缩,加水12倍量,起始提取2小时,然后低温循环提取浓缩直至提取液浓缩至温度在60时相对密度为125130的稠膏,备用。00884将步骤3的稠膏与步骤2的细粉按照等量递增法进行混合,真空干燥,干膏进行粉碎,过100目筛,药粉与适量糊精按照等量递增法混匀,85的乙醇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进行总混,填充。可制成本发明的胶囊剂1000粒。0089实施例5颗粒剂的制备00901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丹参80G、益母草160G、土茯苓80G、茜草80G、山楂80G、桃仁64G、蒲公英1064。

25、G、败酱草1064、续断64G、醋香附64G、泽泻80G、车前草80G。00912取丹参、山楂、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处方量的一半,混合,超微粉碎,过150目筛,细粉备用。00923取丹参、山楂、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另一半与按上述比例的益母草、土茯苓、茜草、桃仁、蒲公英、败酱草、续断、泽泻、车前草9味药材混合,采用热循环低温提取低温浓缩说明书CN102357219ACN102357228A8/14页10技术进行提取浓缩,加水10倍量,起始提取2小时,然后低温循环提取浓缩直至提取液浓缩至温度在60时相对密度为125130的稠膏,备用。00934将步骤3的稠膏与步骤2的细粉按照等量递增法进行混合,真空干燥,。

26、干膏进行粉碎,过100目筛,药粉与适量糊精、糖粉按照等量递增法混匀,85的乙醇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可制成本发明的颗粒剂500袋。0094实施例6丸剂的制备00951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丹参150G、益母草160G、土茯苓100G、茜草100G、山楂100G、桃仁80G、蒲公英130G、败酱草130G、续断80G、香附80G、泽泻100G、车前草100G。00962取丹参、山楂、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处方量的一半,混合,超微粉碎,过150目筛,细粉备用。00973取丹参、山楂、醋香附三味药材的另一半与按上述比例的益母草、土茯苓、茜草、桃仁、蒲公英、败酱草、续断、泽泻、车前草9味药材混合,采用热循环。

27、低温提取低温浓缩技术进行提取浓缩,加水10倍量,起始提取2小时,然后低温循环提取浓缩直至提取液浓缩至温度在60时相对密度为125130的稠膏,备用。00984将步骤3的稠膏与步骤2的细粉按照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制丸条,分粒,搓圆,可制成本发明的丸剂1000粒。0099药理研究01001、实施例13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的影响0101取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第1组对照组灌胃蒸馏水10ML/KG,第2组阳性组灌胃吲哚美辛175MG/KG,第35组为试验组,试验组按实施例13,灌胃100G/KG剂量。除吲哚美辛组致炎当日灌胃一次外,其余各组均在致炎前连续给药或蒸馏水7天,。

28、每天1次。致炎前先测所有动物右后足趾围MM2次用手术线在右后足趾同一部位缠绕2周,剪下,量手术线的长度作为足趾围,以2次的平均值作为正常值。所有动物右后足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01ML/只,并同时给药或蒸馏水,然后每隔1小时测右足趾围1次,共测5次,作为肿胀值MM,肿胀值减去致炎前足趾围即为大鼠的肿胀度,进行组间比较,T检验,结果见表6。0102表6本试验组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N100103说明书CN102357219ACN102357228A9/14页110104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0105由表6可见,与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吲哚美辛和本品试验组有一定的抗炎作用。01062、最佳。

29、实施例实施例2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的影响0107取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第1组对照组灌胃蒸馏水10ML/KG,第2组阳性组灌胃吲哚美辛175MG/KG,第35组为试验组,试验组按实施例2的高、中、低剂量,灌胃200、100、050G/KG。除吲哚美辛组致炎当日灌胃一次外,其余各组均在致炎前连续给药或蒸馏水7天,每天1次。致炎前先测所有动物右后足趾围MM2次用手术线在右后足趾同一部位缠绕2周,剪下,量手术线的长度作为足趾围,以2次的平均值作为正常值。所有动物右后足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01ML/只,并同时给药或蒸馏水,然后每隔1小时测右足趾围1次,共测5次,作为肿胀值M。

30、M,肿胀值减去致炎前足趾围即为大鼠的肿胀度,进行组间比较,T检验,结果见表7。0108表7试验组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2N1001090110说明书CN102357219ACN102357228A10/14页12011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0112由表7可见,与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吲哚美辛、本品200G/KG在25H,100G/KG在23H,050G/KG在2H,可明显降低大鼠足跖的肿胀度P005001。提示试验组有一定的抗炎作用。01133、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0114取SD大鼠60只,体重220G左右,分为5组,每组12只。试验组按实施例2的大、中、小剂量200、100、。

31、050G/KG相当于临床用量的14、7、35倍,灌胃给药;阳性药泼尼松量为35MG/KG相当于临床用量的7倍;对照组给予纯净水1ML/100G灌胃。各组大鼠均用乙醚麻醉,剪去大鼠腋下处毛,用碘酒及酒精消毒后,作一横切口,直径约为10MM,用血管钳将皮肤组织分离至肌筋膜,然后用镊子轻轻拉开切口,将20MG消毒的棉球埋入切口,最后用0号线缝合两针,以防脱落,手术当日肌肉注射青霉素钠4000单位,连续3天,以防感染,手术第二日开始给药,连续7天,第8天,乌拉坦麻醉,颈动脉放血处死,用手术剪刀和镊子把肉芽组织剥离,细心地将附在肉芽上的血痂和肌筋膜分离干净,用电子天平称重,所得重量减去原棉球重量20MG。

32、,即得肉芽肿湿重,收集肉芽肿置60的烘箱中2小时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量所得重量减去原棉球重量,即得肉芽肿干重,以每百克体重计算肉芽肿的重量。组间比较,T检验,结果见表8。0115表8试验组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的影响01160117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说明书CN102357219ACN102357228A11/14页130118表8可见,与对照组比较,泼尼松及本品200、100、050G/KG对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本品对慢性炎性增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01194、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的影响0120选健康ICR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25G左右,随机分为6组,。

33、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试验组按实施例2的大、中、小三个剂量组。正常对照组灌胃蒸馏水,阳性对照组肌注胸腺肽50MG/KG125ML/KG,其他三组分别灌胃试验组250、125、0625G/KG,相当于成人用量的18、9、45倍。每日给药一次,各组灌胃体积均为10ML/KG,连续给药10天。除正常对照组外,给药的第1、2、3、4日,每组每鼠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25MG/KG,连续注射4天。在给药的第8、9、10日,每组每鼠肌肉注射植物血凝素PHA10MG/KG。末次给药后1小时,每只小鼠剪尾取血推片,瑞氏染色,在油镜下计数100个淋巴细胞,计其中淋巴母细胞和过渡型淋巴细胞。

34、各占的百分率。并计算淋巴细胞转化率转化的淋巴细胞数淋巴母细胞和过渡型淋巴细胞/100个淋巴细胞。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进行组间T检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9。0121表9试验组对免疫低下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影响N1001220123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0124表9可见,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淋巴母细胞、过渡型细胞、淋巴转化率均明显降低,表明模型基本成立,胸腺肽组、试验组250、125、0625G/KG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淋巴母细胞、淋巴转化率均有显著性增加,胸腺肽组、试验组250G/KG过渡型细胞有显著性增加。提示,试验组具有增强免疫低下小鼠淋巴细胞转化作用,从而提高机体细胞免疫作用。

35、。01255、对小鼠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0126取健康ICR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18G22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阳性药左旋咪唑组,试验组按实施例2的大、中、小三个剂量组。正常对照组灌胃蒸馏水,阳性组口服左旋咪唑25ML/KG,其他三组分别灌胃试验组250、125、0625G/KG。每日给药一次,各组灌胃体积均为10ML/KG,连续给药5天。第3日,每鼠腹腔注射08肝糖原1ML,48小时后,腹腔注射1鸡红细胞05ML,1小时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立即腹腔注射2ML肝素生理盐水,按摩小鼠腹部,吸取05ML腹腔液涂片,吉氏法染色,油镜观察,计数100个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的巨噬。

36、细胞数为吞噬百分率以及被吞噬的红细胞数,被吞噬的红细胞数除以100为吞噬指数,组间比较T检验。实验结果见表10。说明书CN102357219ACN102357228A12/14页140127表10试验组对小鼠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N1001280129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0130表10可见,左旋咪唑、试验组250、125、0625G/KG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均明显升高。提示有提高机体非特性免疫能力。01316、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0132本实验主要通过对比显微镜下给药前后小鼠耳廓特定部位毛细血管开放量,血流速度微米/秒,血管输入口径微米及血管输出口径微米的变化,以。

37、此来判断本品的活血化瘀作用。0133选健康ICR小鼠50只,体重222G,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各半,将小鼠用1戊巴比妥钠005ML/10G腹腔注射麻醉严格消毒,腹向下固定在小鼠观察台上,使耳廓平展在耳托上,并选定耳边界某处用苦味酸标记,在耳托上和耳廓表面滴加少许香柏油,将观察台置于BI2000图像分析系统的显微载物台上,调节泛光源适当亮度,在50倍镜下观察,启动微循环软件、调整镜下视野,使由摄像机传输到电脑屏幕上的图像清晰,在标记点附近选定某一边界,画出血管分布草图以备下次观测时找到原测血管部位,测量其毛细血管开放量,血流速度微米/秒,血管输入口径微米及血管输出口径微米,然后连续给药3日。

38、,第一组为正常对照组灌胃去离子水01ML/10G,第2组灌胃多贝斯025G/KG,为临床用量的10倍,第35组分别按实施例2的250G/KG、125G/KG及0625G/KG进行灌胃试验。测末次给药后10、20、30分钟血管开放量、血流速度、血管输入口径及血管输出口径,减去给药前的相应值即为血管开放量变化值,血流速度变化值,血管输入及输出口径变化值,结果见表111、112、113,组间对比,T检验。0134表111试验组对小鼠耳廓毛细血管开放量N的影响XSN1001350136说明书CN102357219ACN102357228A13/14页150137表112试验组对小鼠耳廓毛细血管血流速度。

39、UM/S的影响XSN1001380139表113试验组对小鼠耳廓毛细血管输入管径UM的影响XSN1001400141表114试验组对小鼠耳廓毛细血管输出管径UM的影响XSN1001420143与对照组对比P001P005说明书CN102357219ACN102357228A14/14页160144从表111,112,113,114可见,试验组25G/KG、125G/KG及0625G/KG可使小鼠耳廓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多,血流速度加快,血管输入及输出口径增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0145提示试验组具有活血化瘀作用。0146临床研究0147案例0148宋某,女,36岁,已婚,20。

40、09年4月诊。2008年秋曾患急性盆腔炎,经西医治疗后痛减但始终不断。2008年冬因人流后出现带下异常,经抗感染等治疗效果不佳。临床症状为白带量明显增多,色黄味臭;大便不爽,小便黄赤短少;舌质红,苔黄;小腹坠胀疼痛,于劳累后或性交后疼痛加重;经期量多且延长,腹痛加重。临床检查双侧附件明显增厚,有触痛、压痛,子宫活动度差。阴道清洁度检查为II度,带下量为III级,B超示有盆腔积液25CM。诊断中医证候为湿热蕴结,西医疾病为慢性盆腔炎。服本药1周后,白带量、色味有明显好转,继服药10天,小腹坠胀也有较大改善。连服2个月后,诸症全消,妇检正常,B超,3个月后电话随访未复发。说明书CN10235721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